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计算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设计内容: 新建单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变异水平的等级: 中级

可靠度系数: 1.13

行驶方向分配系数0.5 车道分配系数0.75

轮迹横向分布系数0.55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 6 %

设计轴载100 kN

最重轴载104.3 kN

路面的设计基准期: 20 年

设计车道使用初期设计轴载日作用次数: 412

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上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e: 3042500

路面承受的交通荷载等级:重交通荷载等级

混凝土弯拉强度 5 MPa 混凝土弹性模量31000 MPa

混凝土面层板长度 5 m 地区公路自然区划Ⅱ

5

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88 ℃/m 接缝应力折减系数 0.87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10 10-6/℃

初拟基(垫)层类型----新建公路路基上修筑的基(垫)层

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4m ,石灰土层厚度为0.18m ,级配碎石层为0.3m 路基回弹模量取30 MPa

层位 基(垫)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材料模量(MPa) 1 水泥稳定粒料 200 2000 2 石灰稳定粒料 300 1500 3 新建路基 30

板底地基当量回弹模量 ET= 140 MPa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计算公式如下:31

0???

? ??=E

E E ah E x

b x t (7-15) 2

2

212

2

2121h h E h E h E x ++=

(7-16)

31

12???

? ??=x

x

x E

D h (7-17) ()1

221

12

213

2

23

1

1114

12-???? ??++++=h E h E h h h E h E D x (7-18)

???

?

???

????

?

??-=-45

.0051.1122.6E E a x (7-19) 55

.00

44.11-???

? ??-=E

E b x

(7-20)

式中:t E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MPa ; 0E ——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MPa ;

x E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MPa ,按式(5)计算;

1E 、2E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MPa ; x h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m ,按式(6)计算;

x D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弯曲刚度(MN-m ),按式(7)计算;

1h 、2h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厚度(m ); a 、b-——与

E E x

有关的回归系数,按式(8)和式(9)计算;

由以上计算公式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2

2

212

2

2121h h E h E h E x ++=

=2

22

215.018.015.0150018.02000+?+?=1795.08 (MPa )

()1

22112

21

3

2

23

111

14

12-???

? ??++++=h

E h E h h h E h E D x =()1

2

3315.01500118.020001415.018.01215.0150018.02000-??? ???+?++?+?

=5.16

31

12???

? ??=x x

x E

D h =308.179516.512?=0.326(m ) ???

????

????

?

??-=-45

.0051.1122.6E

E a x

=???????????

??--45.03008.179515.1122.6=5.09

55

.0044.11-???

? ??-=E

E b x

=55

.03008.179544.11-?

?

?

??-=0.85

31

00???

? ??=E

E E ah E x b

x t =31

85.03008.179530326.009.5??? ?????=230.35(MPa ) 普通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按公式计算得 3537.0t

c

E E h r ?==335.2303100024.0537.0??=0.67(m )

②荷载疲劳应力

2-=h P Ar n m Ps σ

式中: P ——标准轴载,KN ; H ——混凝土板厚度,m ;

R ——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m ;

A ,m ,n ——与轴型有关的回归系数,见下表。表7-15 荷

载应力公式中的回归系数

则 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

260.0077.0-=h r Ps σ=260.024.067.0077.0-??=1.05(MPa )

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接缝传荷的应力折减系数r k =0.87,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积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f k =v

e N =057.06)103.0(?=2.34,根据公路等级,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c k =1.20。 按公式 ps c

f r pr k k k σσ= (7-21) 式中:pr δ——标准轴s P 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MPa ;

ps σ——标准轴s P 在四边自由板的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MPa ;

r k ——应力传荷系数;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时,r k =0.87-0.92(刚性和半

刚性基层取低值,柔性基层取高职);纵缝为不设拉杆的平缝或自由边时,r k =1.0;纵缝为设拉杆的企口缝时,r k =0.76-0.84;

计算得到荷载疲劳应力为:

ps c f r pr k k k σσ==05.12.134.287.0???=2.56(MPa )

③温度疲劳应力

查表可知Ⅱ区最大温度梯度取88(℃/m )。板长5m ,L/r=5/0.707=7.07,查图,得普通混凝土板厚h=0.24m ,x B =0.64。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计算为:

x

g

c c tm B hT E 2

ασ=

=

03.12

88

24.0310001015?????-=2.09(MPa ) (7-22)

式中:tm σ——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MPa ; c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1/℃),通常可取为/1015-?℃; g T ——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

x B ——综合温度翘曲应力和内应力作用的温度应力系数,可查图得到;

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g T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t k ,由公式计算得:

???

?????-???? ??=

b f

a f k c r tm

tm r t σσ=????????-??? ??041.00.509.2828.009.20.5323.1=0.53 (7-23) 式中:a 、b 和c ——回归系数,按所在地区的公路自然区划查表确定

表7-17 回 归 系 数 a 、b 和 c

再由公式计算温度疲劳应力为:

tm

t tr k σσ==0.53?2.09=1.11(MPa ) (7-24)

查表,二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三级,相应于三级安全等级的变异水平等级为中级,目标可靠度为85%。再由查的的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查表确定可靠度系数r γ=1.13。

表7-18 可 靠 度 系 数

由公式()

tr r p r σσγ+=()11.156.213.1+?=4.15 MPa≤r f =5.0MPa (7-25) 式中:r f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MPa ;

r γ——可靠度系数,依据所选目标可靠度及变异水平等级确定; pr σ——行车荷载疲劳应力,MPa ; tr σ——温度梯度疲劳应力,MPa ;

因而,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0.24m )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