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根法

特征根法
特征根法

(45) 特征方程法求解递推关系中的数列通项

一、(一阶线性递推式)设已知数列}{n a 的项满足d ca a b a n n +==+11,,其中,1,0≠≠c c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采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求解这一问题,然而这样做太过繁琐,而且在猜想通项公式中容易出错,本文提出一种易于被学生掌握的解法——特征方程法:针对问题中的递推关系式作出一个方程,d cx x +=称之为特征方程;借助这个特征方程的根快速求解通项公式.下面以定理形式进行阐述.

定理1:设上述递推关系式的特征方程的根为0x ,则当10a x =时,n a 为常数列,即

0101,;x b a a x a a n n n +===时当,其中}{n b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01111,x a b c b b n n -==-.

证明:因为,1,0≠c 由特征方程得.10c

d

x -=

作换元,0x a b n n -=则.)(110011n n n n n n cb x a c c

cd ca c d d ca x a b =-=--=--

+=-=-- 当10a x ≠时,01≠b ,数列}{n b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1

1-=n n c b b

当10a x =时,01=b ,}{n b 为0数列,故.N ,1∈=n a a n (证毕) 下面列举两例,说明定理1的应用.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4,N ,23

111=∈--=+a n a a n n 求.n a

解:作方程.2

3

,2310-=--=x x x 则

当41=a 时,.211

23,1101=+=≠a b x a

数列}{n b 是以3

1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于是

.N ,)3

1

(2112323,)31(211)31(1111∈-+-=+-=-=-=---n b a b b n n n n n n

例2.已知数列}{n a 满足递推关系:,N ,)32(1∈+=+n i a a n n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当1a 取何值时,数列}{n a 是常数数列? 解:作方程,)32(i x x +=则.5360i x +-=

要使n a 为常数,即则必须.5

3601i

x a +-== 二、(二阶线性递推式)定理2:对于由递推公式n n n qa pa a +=++12,βα==21,a a 给出的数列{}n a ,方程02

=--q px x ,叫做数列{}n a 的特征方程。

若21,x x 是特征方程的两个根,当21x x ≠时,数列{}n a 的通项为1

211--+=n n n Bx Ax a ,其中A ,B 由βα==21,a a 决定(即把2121,,,x x a a 和2,1=n ,代入1

211--+=n n n Bx Ax a ,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当21x x =时,数列{}n a 的通项为1

1)(-+=n n x B A a ,其中A ,B 由βα==21,a a 决定(即把2121,,,x x a a 和2,1=n ,代入1

1)(-+=n n x Bn A a ,得到关于A 、

B 的方程组)。

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0(0253,,1221N n n a a a b a a a n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法一(待定系数——迭加法) 由025312=+-++n n n a a a ,得

)(3

2

112n n n n a a a a -=

-+++, 且a b a a -=-12。

则数列{}n n a a -+1是以a b -为首项,

3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于是 11)3

2

)((-+-=-n n n a b a a 。把n n ,,3,2,1???=代入,得

a b a a -=-12,

)32

()(23?-=-a b a a ,

234)3

2

()(?-=-a b a a ,

???

21)3

2

)((---=-n n n a b a a 。

把以上各式相加,得

])3

2()32(321)[(21-+???+++-=-n n a b a a )(3

21)32(11

a b n ---=

-。 a b b a a a b a n n n 23)3

2

)((3)]()32(33[11-+-=+--=∴--。

解法二(特征根法):数列{}n a :),0(025312N n n a a a n n n ∈≥=+-++, b a a a ==21,的特征方程是:02532

=+-x x 。

3

2,121=

=x x , ∴1

211--+=n n n Bx Ax a 1)3

2(-?+=n B A 。

又由b a a a ==21,,于是

??

?-=-=???

?

??+=+=)(32332b a B a b A B A b B

A a 故1

)

3

2

)((323--+-=n n b a a b a

三、(分式递推式)定理3:如果数列}{n a 满足下列条件:已知1a 的值且对于N ∈n ,都有

h ra q pa a n n n ++=

+1(其中p 、q 、r 、h 均为常数,且r

h

a r qr ph -≠≠≠1,0,),那么,可作特

征方程h

rx q

px x ++=

.

(1)当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同的根λ(称作特征根)时, 若,1λ=a 则;N ,∈=n a n λ 若λ≠1a ,则,N ,1∈+=

n b a n n λ其中.N ,)1(11∈--+-=n r p r n a b n λ

λ特别地,当存在,N 0∈n 使00=n b 时,无穷数列}{n a 不存在.

(2)当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的根1λ、2λ(称作特征根)时,则1

1

2--=

n n n c c a λλ,,N ∈n

其中).(,N ,)(211212111λλλλλ≠∈----=-a n r

p r p a a c n n 其中

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性质:对于,3

24

,N 1++=∈-n n n a a a n 且,31=a 求}{n a 的通项公式.

解:依定理作特征方程,3

24

++=

x x x 变形得,04222=-+x x 其根为.2,121-==λλ故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的根,使用定理2的第(2)部分,则有

.N ,)2

21211(2313)(1

1212111∈?-?-?+-=--?--=

--n r p r p a a c n n n λλλλ

∴.N ,)5

1(521

∈-=

-n c n n ∴.N ,1)5

1(521

)51

(5221

1112∈----?-=--=--n c c a n n n n

n λλ 即.N ,)5(24

)5(∈-+--=n a n

n n

例5.已知数列}{n a 满足:对于,N ∈n 都有.3

25

131+-=+n n n a a a

(1)若,51=a 求;n a (2)若,31=a 求;n a (3)若,61=a 求;n a

(4)当1a 取哪些值时,无穷数列}{n a 不存在?

解:作特征方程.3

25

13+-=

x x x 变形得,025102=+-x x

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同的特征根.5=λ依定理2的第(1)部分解答.

(1)∵∴=∴=.,511λa a 对于,N ∈n 都有;5==λn a (2)∵.,311λ≠∴=a a ∴λ

λr p r

n a b n --+-=

)1(11

51131

)1(531?-?

-+-=

n ,8

121-+-=n

令0=n b ,得5=n .故数列}{n a 从第5项开始都不存在, 当n ≤4,N ∈n 时,5

17

51--=+=

n n b a n n λ. (3)∵,5,61==λa ∴.1λ≠a ∴.,8

1

1)1(11N n n r p r n a b n ∈-+=--+-=

λλ

令,0=n b 则.7n n ?-=∴对于.0b N,n ≠∈n ∴.N ,743

558

1111

∈++=+-+

=+=

n n n n b a n

n λ (4)、显然当31-=a 时,数列从第2项开始便不存在.由本题的第(1)小题的解答过程知,

51=a 时,数列}{n a 是存在的,当51=≠λa 时,则有.N ,8151)1(111∈-+-=--+-=

n n a r p r n a b n λλ令,0=n b 则得N ,1

13

51∈--=n n n a 且n ≥2. ∴当1

13

51--=

n n a (其中N ∈n 且N ≥2)时,数列}{n a 从第n 项开始便不存在. 于是知:当1a 在集合3{-或,:1

13

5N n n n ∈--且n ≥2}上取值时,无穷数列}{n a 都不存

在.

练习题:

求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1、 在数列}{n a 中,,7,121==a a )3(3221≥+=--n a a a n n n ,求n a 。(key :

21)1(32---+?=n n n a )

2、 在数列}{n a 中,,5,121==a a 且2145---=n n n a a a ,求n a 。(key :)14(3

1-=

n

n a )

3、 在数列}{n a 中,,7,321==a a )3(2321≥-=--n a a a n n n ,求n a 。(key :121

-=+n n a )

4、 在数列}{n a 中,,2,321==a a n n n a a a 3

1

3212+=

++,求n a 。(key :2)3

1

(4147--?+=

n n a ) 5、 在数列}{n a 中,,35,321=

=a a )4(3112n n n a a a -=++,求n a 。

(key :13

2

1-+=n n a ) 6、 在数列}{n a 中,,,21b a a a ==n n n qa pa a +=++12,且1=+q p .求n a .(key :1

=q 时,))(1(a b n a a n --+=;1≠q 时,q

q a b b aq a n n +---+=-1))((1

7、 在数列}{n a 中,,,21b a a a a +==0)(12=++-++n n n qa a q p pa (q p ,是非0常数).

求n a .(key : b p

q q p p a a n n )](1[1

---+

= (q p ≠); b n a a n )1(1-+=)(q p =)

8、在数列

}

{n a 中,

2

1,a a 给定,

2

1--+=n n n ca ba a .求

n a .(key:122211)

(a c a a n n n n n ?--+?--=

----α

βαβαβαβ)(βα≠;若βα=,上式不能应用,此时,.)2()1(112

2----?-=n n n a n a n a αα

附定理3的证明

定理3(分式递推问题):如果数列}{n a 满足下列条件:已知1a 的值且对于N ∈n ,都有

h ra q pa a n n n ++=

+1(其中p 、q 、r 、h 均为常数,且r

h

a r qr ph -≠≠≠1,0,),那么,可作特

征方程h

rx q

px x ++=

.

(1)当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同的根λ(称作特征根)时, 若

,

1λ=a 则

;

N ,∈=n a n λ若

λ

≠1a ,则

,N ,1

∈+=

n b a n

n λ其中

.N ,)1(11∈--+-=

n r p r

n a b n λ

λ特别地,当存在,N 0∈n 使00=n b 时,无穷数列}{n a 不存在.

(2)当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的根1λ、2λ(称作特征根)时,则1

1

2--=

n n n c c a λλ,,N ∈n 其

中).(,N ,)(211

212111λλλλλ≠∈----=-a n r

p r p a a c n n 其中

证明:先证明定理的第(1)部分. 作交换N ,∈-=n a d n n λ 则λλ-++=

-=++h

ra q

pa a d n n n n 11

h ra h

q r p a n n +-+-=

λλ)(

h

d r h

q r p d n n ++-+-+=

)())((λλλλ

λ

λλλr h rd q p h r r p d n n -+--+--=]

)([)(2 ①

∵λ是特征方程的根,∴λ.0)(2=--+?++=q p h r h

r q

p λλλλ

将该式代入①式得.N ,)

(1∈-+-=+n r

h rd r p d d n n n λλ ②

将r

p

x =代入特征方程可整理得,qr ph =这与已知条件qr ph ≠矛盾.故特征方程的根λ,r

p

于是.0≠-r p λ ③ 当01=d ,即λ+=11d a =λ时,由②式得,N ,0∈=n b n 故.N ,∈=+=n d a n n λλ 当01≠d 即λ≠1a 时,由②、③两式可得.N ,0∈≠n d n 此时可对②式作如下变化:

.1)(11

r

p r

d r p r h r p d r h rd d n n n n λλλλλ-+?-+=--+=

+ ④

由λ是方程h rx q px x ++=的两个相同的根可以求得.2r h

p -=λ

∴,122=++=---+=-+h p p h r

r

h p p r

r h p h r p r h λλ

将此式代入④式得

.N ,111

∈-+=

+n r

p r d d n n λ 令.N ,1∈=n d b n n 则.N ,1∈-+=+n r p r b b n n λ故数列}{n b 是以r

p r λ-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N ,)1(1∈-?

-+=n r

p r

n b b n λ 其中.11111λ

-==

a d

b 当0,N ≠∈n b n 时,.N ,1

∈+=

+=n b d a n

n n λλ 当存在,N 0∈n 使00=n b 时,λλ+=

+=0

001

n n n b d a 无意义.故此时,

无穷数列}{n a 是

不存在的.

再证明定理的第(2)部分如下:

∵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的根1λ、2λ,∴其中必有一个特征根不等于1a ,不妨令.12a ≠λ于是可作变换.N ,2

1

∈--=

n a a c n n n λλ

故21111λλ--=

+++n n n a a c ,将h

ra q

pa a n n n ++=+1代入再整理得

N ,)()(22111∈-+--+-=

+n h

q r p a h

q r p a c n n n λλλλ ⑤

由第(1)部分的证明过程知r p x =

不是特征方程的根,故.,21r

p r p ≠≠λλ 故.0,021≠-≠-r p r p λλ所以由⑤式可得:

N ,2211211

∈--+

--+

?--=+n r

p h q a r p h

q a r

p r p c n n n λλλλλλ ⑥

∵特征方程h

rx q px x ++=

有两个相异根1λ、2λ?方程0)(2

=--+q p h x rx 有两个相

异根1λ、2λ,而方程xr

p xh q x --=

-与方程0)(2

=---q p h x rx 又是同解方程.

222111,λλλλλλ-=---=--r

p h

q r p h q

将上两式代入⑥式得

N ,2121211∈--=--?--=

-n c r

p r

p a a r p r p c n n n n λλλλλλ

当,01=c 即11λ≠a 时,数列}{n c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

r

p r

p 21λλ--.此时对于N ∈n 都有

.))(()(

1

2121111211------=--=n n n r

p r p a a r p r p c c λλλλλλ

当01=c 即11λ=a 时,上式也成立. 由2

1

λλ--=

n n n a a c 且21λλ≠可知.N ,1∈=n c n

所以.N ,1

1

2∈--=

n c c a n n n λλ(证毕)

注:当qr ph =时,

h ra q pa n n ++会退化为常数;当0=r 时,h

ra q

pa a n n n ++=+1可化归为较易解

的递推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特征方程特征根法求解数列通项公式

特征方程特征根法求解数列通项公式 一:A(n+1)=pAn+q, p,q为常数. (1)通常设:A(n+1)-λ=p(An-λ), 则λ=q/(1-p). (2)此处如果用特征根法: 特征方程为:x=px+q,其根为x=q/(1-p) 注意:若用特征根法,λ的系数要是-1 例一:A(n+1)=2An+1 , 其中q=2,p=1,则 λ=1/(1-2)= -1那么 A(n+1)+1=2(An+1) 二:再来个有点意思的,三项之间的关系: A(n+2)=pA(n+1)+qAn,p,q为常数 (1)通常设:A(n+2)-mA(n+1)=k[pA(n+1)-mAn], 则m+k=p, mk=q (2)此处如果用特征根法: 特征方程是y×y=py+q(※) 注意: ①m n为(※)两根。 ②m n可以交换位置,但其结果或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数列形式,但同样都可以计算An,而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③m n交换位置后可以分别构造出两组An和A(n+1)的递推公式,这个时侯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关于An和A(n+1)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那么不就可以消去A(n+1),留下An,得了,An求出来了。 例二:A1=1,A2=1,A(n+2)= - 5A(n+1)+6An, 特征方程为:y×y= - 5y+6 那么,m=3,n=2,或者m=2,n=3 于是,A(n+2)-3A(n+1)=2[A(n+1)-3A] (1) A(n+2)-2A(n+1)=3[A(n+1)-2A] (2) 所以,A(n+1)-3A(n)= - 2 ^ n (3) A(n+1)-2A(n)= - 3 ^ (n-1) (4) you see 消元消去A(n+1),就是An勒 例三: 【斐波那挈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斐波那契数列:0,1,1,2,3,5,8,13,21…… 如果设F(n)为该数列的第n项(n∈N+)。那么这句话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F(0) = 0,F(1)=F(2)=1,F(n)=F(n-1)+F(n-2) (n≥3) 显然这是一个线性递推数列。 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一:利用特征方程 线性递推数列的特征方程为: X^2=X+1 解得 X1=(1+√5)/2, X2=(1-√5)/2. 则F(n)=C1*X1^n + C2*X2^n ∵F(1)=F(2)=1 ∴C1*X1 + C2*X2 C1*X1^2 + C2*X2^2

求递推数列通项的特征根法与不动点法

求递推数列通项的特征根法与不动点法 一、形如21(,n n n a pa qa p q ++=+是常数)的数列 形如112221,,(,n n n a m a m a pa qa p q ++===+是常数)的二阶递推数列都可用特征根法求得通项n a ,其特征方程为2x px q =+…① 若①有二异根,αβ,则可令1212(,n n n a c c c c αβ=+是待定常数) 若①有二重根αβ=,则可令1212()(,n n a c nc c c α=+是待定常数) 再利用1122,,a m a m ==可求得12,c c ,进而求得n a .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12,3,32()n n n a a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 解:其特征方程为232x x =-,解得121,2x x ==,令1212n n n a c c =?+?, 由1122122243a c c a c c =+=??=+=?,得121 12 c c =???= ??, 112n n a -∴=+. 例2.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11,2,44()n n n a a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 解:其特征方程为2 441x x =-,解得121 2x x ==,令()1212n n a c nc ?? =+ ??? , 由1122121()121(2)2 4 a c c a c c ? =+?=????=+?=??,得1246c c =-??=?, 1322n n n a --∴=. 二、形如2n n n Aa B a C a D ++= +的数列 对于数列2n n n Aa B a C a D ++= +,*1,(,,,a m n N A B C D =∈是常数且0,0C AD BC ≠-≠) 其特征方程为A x B x C x D += +,变形为2()0C x D A x B +--=…②

关于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与技巧

关于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与技巧 摘 要:矩阵的初等变换是高等代数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算工具,对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对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得出了通过对矩阵进行行列互逆变换就可同时求出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结论。文章给出求解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两种简易方法: 列行互逆变换方法与列初等变换方法。 关键词: 特征值,特征向量; 互逆变换; 初等变换。 1 引言 物理、力学、工程技术的许多问题在数学上都归结为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问题,直接由特征方程求特征值是比较困难的,而在现有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上由特征方程求特征值总要解带参数的行列式,且只有先求出特征值才可由方程组求特征向量。一些文章给出了只需通过行变换即可同步求出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新方法,但仍未摆脱带参数行列式的计算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 了系统的归纳,给出了两种简易方法。 一般教科书介绍的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是先求矩阵A 的特征方程()0A f I A λλ=-=的全部特征根(互异) ,而求相应的特征向量的方法则是对每个i λ 求齐次线性方程组()0i I A X λ-=的基础解系,两者的计算是分离的,一个是计算行列式,另一个是解齐次线性方程组, 求解过程比较繁琐,计算量都较大。

本文介绍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两种简易方法, 只用一种运算 ——矩阵运算, 其中的列行互逆变换法是一种可同步求出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方法, 而且不需要考虑带参数的特征矩阵。而矩阵的列初等变换法, 在求出特征值的同时, 已经进行了大部分求相应特征向量的运算, 有时碰巧已完成了求特征向量的全部运算。两种方法计算量少, 且运算规范,不易出错。 2 方法之一: 列行互逆变换法 定义1 把矩阵的下列三种变换称为列行互逆变换: 1. 互换i 、j 两列()i j c c ?,同时互换j 、i 两行()j i r r ? ; 2. 第i 列乘以非零数()i k kc , 同时第i 行乘11i c k k ?? ?? ? ; 3. 第i 列k 倍加到第j 列()j i c kc +, 同时第j 行- k 倍加到第i 行 ()i j r kr -。 定理1 复数域C 上任一n 阶矩阵A 都与一个Jordan 标准形矩阵 1212,,....r k k kr J diag J J J λλλ? ? ???????? ??? ? ?? ?? ? ? ? ?? ? ?=相似, 其中 111110...0001...00..................000...1000...0ki ki J λλλλ?? ?? ?? ??=????????称为Jordan 块, 12r k k k n ++ +=并且 这个Jordan 标准形矩阵除去其中Jordan 块的排列次序外被矩阵A 唯一确定, J 称为A 的Jordan 标准形。 定理2 A 为任意n 阶方阵, 若T A J I P ?? ????????→ ? ????? 一系列列行互逆变换其中

史上最全的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13种

最全的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数列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每年的高考题都会考察到,小题一般较易,大题一般较难。而作为给出数列的一种形式——通项公式,在求数列问题中尤其重要。本文给出了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一、直接法 根据数列的特征,使用作差法等直接写出通项公式。 二、公式法 ①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定义求通项 ②若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n S 与n a 的关系,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可用公式 ?? ?≥???????-=????????????????=-2 1 11n S S n S a n n n 求解. (注意:求完后一定要考虑合并通项) 例2.①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1,)1(2≥-+=n a S n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②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2 1n S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③ 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11=a ,公比10<

【高中数学】特征根法求通项公式

特征方程法 解递推关系中 通项公式 一、(一阶线性递推式)若已知数列}{n a 的项满足d ca a b a n n +==+11,,其中,1,0≠≠c c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采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求解这一问题,然而这样做太过繁琐,而且在猜想通项公式中容易出错,这里提出一种易于掌握的解法——特征方程法:针对问题中的递推关系式作出一个方程,d cx x +=称之为特征方程;借助这个特征方程的根快速求解通项公式.下面以定理形式进行阐述. 定理1:设上述递推关系式的特征方程的根为0x ,则当10a x =时,n a 为常数列,即0101,;x b a a x a a n n n +===时当,其中}{n b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01111,x a b c b b n n -==-. 证明:因为,1,0≠c 由特征方程得.10c d x -=作换元,0x a b n n -=则.)(110011n n n n n n cb x a c c cd ca c d d ca x a b =-=--=--+=-=-- 当10a x ≠时,01≠b ,数列}{n b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11-=n n c b b 当10a x =时,01=b ,}{n b 为0数列,故.N ,1∈=n a a n (证毕) 下面列举两例,说说说说明定理1的应用.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4,N ,23 1 11=∈--=+a n a a n n 求.n a 解:作方程.2 3,2310-=--=x x x 则 当41=a 时,.2 1123,1101=+=≠a b x a 数列}{n b 是以3 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于是 .N ,)31(2112323,)31(211)31(1111∈-+-=+-=-=-=---n b a b b n n n n n n 例2.已知数列}{n a 满足递推关系:,N ,)32(1∈+=+n i a a n n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当1a 取何值时,数列}{n a 是常数数列? 解:作方程,)32(i x x +=则.5360i x +-= 要使n a 为常数,即则必须.5 3601i x a +-== 二、(二阶线性递推式) 定理2:对于由递推公式n n n qa pa a +=++12,βα==21,a a 给出的数列{}n a ,方程

33_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学案33 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阶段分析方法 [目标定位] 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经济、人口、城市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对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成因的解释。应掌握区域特征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 一、区域特征 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例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区域地理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数列的特征方程

递推数列特征方程的来源与应用 递推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递推数列问题能力要求高,内在联系密切,蕴含着不少精妙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新教材将数列放在高一讲授,并明确给出“递推公式”的概念: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数列的递推公式。有通项公式的数列只是少数,研究递推数列公式给出数列的方法可使我们研究数列的范围大大扩展。新大纲关于递推数列规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但从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常以递推数列或与其相关的问题作为能力型试题来看,这一目标是否恰当似乎值得探讨,笔者以为“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无论从思想方法还是从培养能力上来看,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发现数列的递推关系,学会如何将递推关系转化为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本文以线性递推数列通项求法为例,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关于一阶线性递推数列:),1(,11≠+==+c d ca a b a n n 其通项公式的求法一般采用如下的参数法[1],将递推数列转化为等比数列: 设t c ca a t a c t a n n n n )1(),(11-+=+=+++则 ,令d t c =-)1(,即1 -= c d t , 当1≠c 时可得 )1 (11-+=-++c d a c c d a n n 知数列???? ??-+1c d a n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1)1 (1--+=-+∴n n c c d a c d a 将b a =1代入并整理,得()1 1---+=-c d c b d bc a n n n 对于二阶线性递推数列,许多文章都采用特征方程法[2]: 设递推公式为,11-++=n n n qa pa a 其特征方程为02 2=--+=q px x q px x 即, 1、 若方程有两相异根A 、B ,则n n n B c A c a 21+= 2、 若方程有两等根,B A =则n n A nc c a )(21+=

特征值解法

《结构动力学》大作业 结构大型特征值问题的求解 0810020035 吴亮秦 1振动系统的特征值问题 1.1实特征值问题 n 自由度无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可表示为: []{}[]{}()M u K u F t += (1.1) 其中,{}u 是位移向量,[]M 和[]K 分别是系统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都是n 阶正定矩阵,()F t 是激励向量。 此系统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为 []{}[]{}0M u K u += (1.2) 设其主振型为: {}{}sin()u v t ω?=+ (1.3) 其中,{}v 为振幅向量,ω为圆频率,?为初相位。将(1.3)代入自由振动微分方程(1.2), 得: []{}[]{}K v M v λ= (1.4) 其中2 λω=,(1.4)具有非零解的条件是 ()[][]det 0M K λ-= (1.5) 式(1.4)称为系统的特征方程,由此可以确定方程的n 个正实根1{}n i i λ=,称为系统的特征值,1{}n i i ω=称为系统的固有频率,{}i v (i=1,2,…..n )为对应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或称为系统的振型或模态。 因为[]M 矩阵正定,则[]M 有Cholesky 分解: [][][]T M L L = (1.6) 其中,[]L 是下三角矩阵。引入向量{}x 满足:{}[]{}T x L v =,则: 1 {}([]){}T v L x -= (1.7) 代入(1.4),得: ([][]){}0I P x λ-= (1.8) 其中,( ) 1 1 [][][][] T P L K L --=,式(1.8)称为标准实特征值问题。 1.2复特征值问题 多自由度阻尼自由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为如下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组: []{()}[]{()}[]{()}0 M x t C x t K x t ++= (1.9) 其中 []M ,[]C ,[]K 分别是n 阶的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q t 是n 维可微向量函数。用分离变量法,设{()}{}t x t e λφ=,其中{}φ是与时间t 无关的常向量,λ为待定参数。将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很有用,请好好学习之。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 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 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 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

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

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 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十一种方法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十一种方法(方法全,例子全,归纳细) 总述:一.利用递推关系式求数列通项的11种方法: 累加法、 累乘法、 待定系数法、 阶差法(逐差法)、 迭代法、 对数变换法、 倒数变换法、 换元法(目的是去递推关系式中出现的根号)、 数学归纳法、 不动点法(递推式是一个数列通项的分式表达式)、 特征根法 二。四种基本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和数列、等积数列及其广义形式。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是:累加和累乘,这二种方法是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最基本方法。 三 .求数列通项的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所求数列通过变形,代换转化为等级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四.求数列通项的基本方法是:累加法和累乘法。 五.数列的本质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是自然数集的一个函数。 一、累加法 1.适用于:1()n n a a f n +=+ ----------这是广义的等差数列 累加法是最基本的二个方法之一。 2.若1()n n a a f n +-=(2)n ≥, 则 21321(1) (2) () n n a a f a a f a a f n +-=-=-=

两边分别相加得 111 ()n n k a a f n +=-= ∑ 例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11n n a a n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由121n n a a n +=++得121n n a a n +-=+则 11232211 2 ()()()()[2(1)1][2(2)1](221)(211)1 2[(1)(2)21](1)1(1)2(1)1 2 (1)(1)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 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n a n =。 例2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313n n n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法一:由1231n n n a a +=+?+得1231n n n a a +-=?+则 11232211 122112211()()()()(231)(231)(231)(231)32(3333)(1)33(13) 2(1)3 13 331331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 所以3 1.n n a n =+- 解法二:13231n n n a a +=+?+两边除以1 3 n +,得 111 21 3333n n n n n a a +++=++, 则 111 21 3333 n n n n n a a +++-=+,故

用特征方程求数列的通项

用特征方程求数列的通项 一、递推数列特征方程的研究与探索 递推(迭代)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递推数列问题能力要求高,内在联系密切,蕴含着不少精妙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递推数列的特征方程是怎样来的? (一)、 若数列{}n a 满足),0(,11≠+==+c d ca a b a n n 其通项公式的求法一般采用如下的参数法,将递推数列转化为等比数列: 设t c ca a t a c t a n n n n )1(),(11-+=+=+++则 ,令d t c =-)1(,即1 -= c d t ,当1≠c 时可得 )1 (11-+=-+ +c d a c c d a n n ,知数列? ????? -+1c d a n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1)1 (1--+=-+ ∴n n c c d a c d a 将 b a =1代入并整理,得()1 1---+=-c d c b d bc a n n n . 故数列d ca a n n +=+1对应的特征 方程是:x=cx+d (二)、二阶线性递推数列,11-++=n n n qa pa a 仿上,用上述参数法我们来探求数列{}n n ta a ++1的特征:不妨设 )(11-++=+n n n n ta a s ta a ,则11 )(-++-=n n n sta a t s a , 令 ? ??==-q st p t s ( ※) (1)若方程组( ※)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2211t s t s , 则)(11111-++=+n n n n a t a s a t a , )(12221-++=+n n n n a t a s a t a , 即{}n n a t a 11++、 {}n n a t a 21++分别是公比为1s 、2s 的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得 1 1 11211)(-++=+n n n s a t a a t a ①, 1 2 12221)(1-++=+n n n s a t a a t a ②, ∵,21t t ≠由上两式①+②消去1+n a 可得 ()()() n n n s t t s a t a s t t s a t a a 22121221211112..-+--+= . (2)若方程组( ※)有两组相等的解???==21 2 1t t s s ,易证此时11s t -=,则 ())(2112 111111---++=+=+n n n n n n a t a s a t a s a t a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定义判断之主特征分析法

公务员的行测考试,从试卷整体来看,不大部分考生会觉得,除了数量关系有时候不会算,其他的我都看得懂,也会简单的分析,就是得不了高分,特别是言语理解、定义判断,甚至有些考生,认为这些我不复习就可以答题,但是的高分却很难,明明都排除了2个错误选项,还能选错,这些都是公考中的坑,说明你走的路还是太少,不会总结,每错一道题,你要去总结你哪里错了,出题人常在哪里设坑,这样才能避免踩坑,今天新西南教育跟大家聊聊定义判断的坑,定义判断看似简单,正确率却往往不高,反而是很多学员的失分项。要想提高定义判断的正确率,一般应该分三步走:首先,看清问法。问法分为“属于”与“不属于”,不能因为粗心栽在这个上面;其次,积累常识。定义判断涉及到很多常识,比如行政机关、金融机构等等,如果这方面积累不够很容易失分;最后,掌握方法与技巧。我们在之前已经给大家分享过一些方法,今天给大家分享另一种方法——主特征分析法。 所谓主特征分析法,也称归纳概括。当我们遇到一些不能明确区分核心成分或者定义本身简单但措辞不好理解的定义时,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出定义的主要特征,然后依据我们概括出来的信息比照选项,从而确定正确答案。这种容易被忽略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做题效率以及正确率。不信?来看两道例题。 【例题1】飞轮效应指的是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类似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飞轮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飞轮效应? A、一只蚂蚁都发现了一大块面包,开始它拖不动;不久,又来了一只蚂蚁,还是拖不动;三只、四只、五只??最终面包被一群蚂蚁搬回了家 B、为了使得公司各个部门始终保持活力,某公司每年都会在各个部门中调走一名员工,

43多项式方法求特征值问题

4.3多项式方法求特征值问题 4.3.1 F-L 方法求多项式系数 我们知道,求n 阶方阵A 的特征值就是求代数方程 0||)(=-=I A λλ? (4.3.1) 的根。)(λ?称为A 的特征多项式。上式展开为 n n n n p p p ++++=--.....)(2211λλλλ? (4.3.2) 其中n p p p ,...,21为多项式)(λ?的系数。 从理论上讲,求A 的特征值可分为两步: 第一步 直接展开行列式|I A λ-|求出多项式)(λ?; 第二步 求代数方程0)(=x ?的根,即特征值。 《 对于低阶矩阵,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对于高阶矩阵,计算量则很大,这种方法是不适用的。这里我们介绍用F-L (Faddeev-Leverrier )方法求特征方程(4.3.2)中多项式)(λ?的系数。由于代数方程求根问题在第2章中已经介绍,所以本节中解决特征值问题的关键是确定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λ?,所以称这种方法为多项式方法求特征值问题。 记矩阵A=n n ij a ?)(的对角线元素之和为 nn a a a trA +++=...2211 (4.3.3) 利用递归的概念定义以下n 个矩阵:),....,2,1(n k B k = ???????????????-=-=-=-==----),(................),(...............),(),(,11112231121I p B A B I p B A B I p B A B I p B A B A B n n n k k k n n k k trB n p trB k p trB p trB p trB p 11312133221 1===== (4.3.4) 可以证明,(4.3.4)式中,,...,2,1,n k p k =即是所求A 的特征多项式)(λ?的各系数。用()式求矩阵的特征多项式系数的方法称为F-L 方法。相应特征方程为: 0).....()1(2211=-------n n n n n p p p λλλ (4.3.5) 而且可证矩阵A 的逆矩阵可表示为 )(1111I p B p A n n n ----= (4.3.6) ? 例1 求矩阵 ??????????=324202423A

特征根法求数列通项

特征根法在求递推数列通项中的运用 各种数列问题在很多情形下,就是对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数列问题中,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问题往往是解决数列难题的瓶颈。如: (08年广东高考)设p 、q 为实数,α、β是方程x 2-px+q=0的两个实数根,数列{x n }满足x 1=p,x 2=p 2-q,x n =px n-1-qx n-2(n=3,4,5……) 1)…………… 2)求数列{x n }的通项公式。 3)若1=p ,4 1 = q ,求数列{x n }的前n 项的和s n (09年江西高考)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n a 中 都有的正整数且对满足q p n m q p n m b b a a ,,,,,11+=+==,=+++)1)(1(m n m n a a a a ) 1)(1(q p q p a a a a +++, 1)当时,求通项5 4 ,21== b a n a 。 像上述两道题,如果不能顺利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就不能继续做后面的题,想得高分就难,对于那些有可能上重点大学的绩优学生来说重点大学之梦就可能是两个字——遗憾。本文就一、两种题型进行探讨,重点强调求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之一——特征根法的运用,希望能对部分同学有帮助。 类型一、递推公式为n n n qa pa a +=++12(其中p ,q 均为非零常数)。 先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112112n n n n a x a x a x a -=-+++,其中21,x x 满足 ?? ?-==+q x x p x x 2121,显然21,x x 是方程02=--q px x 的两个非零根。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

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 (一)学习者一般特征的了解 学生的一般特征只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一些背景因素,与具体的学科内容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即便如此,这些因素还是对学生学习新知识起着促进或妨碍的作用,影响教学设计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影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美国教育技术界著名学者海涅克等在1989年指出:对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即使作一些粗略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也是有益的。 了解学习者一般特征的主要方法有观察、采访(面试)、填写学生情况调查表和开展态度调查、查阅学习者的人事或学习档案等。 学生的一般特征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这里只介绍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中学生的基本特点是:在整个中学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了优势。这样的思维特点构成了中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一般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 ②思维有了预计性。在进行复杂活动之前,学生有能力去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和策略。 ③思维的形式化倾向。思维成分逐步发展到形式运算思维占优势。 ④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从中学开始,学生反省的监控性的思维特点越来越明显。一般情况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智力活动的过程并对它们加以控制,使得思路更加清晰,判断也更为正确。 ⑤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从这个阶段起,创造性思维获得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思维过程中,追求新颖独特的因素,追求个性,具有系统性和结构性。虽然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具体到初中生和高中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是有所区别的。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的,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下进行;而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的,他们已经能够在理论指导之下,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可见,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着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过程,但是这个转化时期并不以初中、高中为界限来划分,而是从初二年级开始到高二年级初步完成并趋向定型的,所以初二年级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关键期,而高二年级则意味着学生的思维已趋向成熟。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开始有可能初步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到高中阶段则基本上可以掌握辩证思维的规律了。上面讲的是中学生智能发展的总体趋势,如果具体到不同的学习对象或不同的学科及不同的智能成分时,这种一般趋势又会存在着某些差异。 上面只介绍了小学生和中学生智能、情感发展的一般特征,若想深入了解他们的一般特征,可以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查阅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及基本情况登记表等,还可以通过观察或找学生谈话等方式去获得。 (二)初始能力的分析 初始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科内容之前,已经掌握的与这门学科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 了解学生的初始能力的意义在于能够确定正确的教学起点。因为当教学起点高于学生的初始能力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新的知识、技能之间存在着差距,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有障碍;而当教学起点低于学生的初始能力时,学习内容就会出现重复,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与精力,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确定了学生的初始能力以后,就可以对经过学习内容分析以后选择的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学生尚未掌握的预备技能,删除他们已经掌握的部分目标技能。可见,确定学生的初始能力与学习内容分析是密切相关的。

用特征根方程法求数列通项

特征方程法求解递推关系中的数列通项 当f(x)二X 时,x 的取值称为不动点,不动点是我们在竞赛中解决递推式的基本方法。 aa n ■ b 人 ax ■ b 2 典型例子:a n 1 - 令 x ,即 ex ? (d -a)x —b = 0 ca n +d cx + d 令此方程的两个根为 x , , x 2 1 (1)若x , = x 2,则有 a n^ _x 1 a n — X , a - — X , a — ex , ⑵若X i=X 2,则有—— -=q — -(其中q —) a n 半 一 x 2 a n —X 2 a ~ cx 2 —2x +3 例题1:设f(x)= 2x —7 (i)求函数y = f (x)的不动点;(2 )对(i)中的二个不动点a,b (a ::- b),求使 f (x) _ a = k x _ a 恒成立 f(x)-b x —b 的常数k 的值; 2X 3 ⑶对由a — =1,a n = f (a n 丄)(n_2)定义的数列{a n },求其通项公式a n 。f(x)= 2x —7 解析:⑴设函数f (x)的不动点为x 0,则X o 2X0 3 2x o -7 -2x 3 1 1 / 1、 1 X (x ) x — ⑵由 2X-7 2 2 U 2 -2x+3 3 8x+24 -8(x-3) 8 x -3 2x -7 可知使f (x) -a _k x _a 恒成立的常数 f (x) -b x -b a n 1 31 3(1厂-〕 —2=2 .(丄严,则a 二吐 2 a n -3 4 8 n 「3(—严 4 W a +4 例2?已知数列{a n }满足性质:对于n ?N,a n1 n ,且a^3,求{a n }的通项公式. 2 a n 3 1 P (其中P ) a n - x ! a d 1 解得x 0 或x 0 =3 2 1 + 丄 ,2 k 。(3)由⑵可知an 2 J an 」2,所以数列 8 a 8 a 丄 (3)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8

数列通项特征根法的证明

数列{a(n)},设递推公式为a(n+2)=p*a(n+1)+q*a(n),则其特征方程为 x^2-px-q=0 . 若方程有两相异根A、B,则a(n)=c*A^n+d*B^n (c、d可由初始条件确定,下同) 若方程有两等根A=B,则a(n)=(c+nd)*A^n 以上部分内容的证明过程: 设r、s 使a(n+2)-r*a(n+1)=s[a(n+1)-r*a(n)] 所以a(n+2)=(s+r)*a(n+1)-sr*a(n) 即,s+r=p,sr=-q,由韦达定理可知,r、s 就是一元二次方程x^2-px-q=0 的两根,也就是刚才说的特征根。 然后进一步证明那个通项公式: 如果r=s,那么数列{a(n+1)-r*a(n)} 是以a(2)-r*a(1) 为首项、r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a(n+1)-r*a(n) = [a(2)-r*a(1)]*r^(n-1), 两边同时除以r^(n+1),得到a(n+1)/r^(n+1)-a(n)/r^n = a(2)/r^2-a(1)/r 等号右边的是个常数,说明数列{a(n)/r^n} 是个等差数列。显然等号右边那个就是公差,首项也比较明显,这里不重复了。根据等差数列性质:a(n)/r^n = a(1)/r + (n-1)*[a(2)/r^2-a(1)/r] 整理一下,并设a(2)/r^2-a(1)/r = d ,再设2a(1)/r-a(2)/r^2 = c ,然后把那个r 用A 来代,就可以得到a(n)=(c+nd)*A^n 了。 至于那个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的情况,证明起来原理基本一致,就是略微繁琐一点,这里就不多说了,lz自己试试,当成数列练习把~~ 如果r不等于s,那么可得,a(n+2)-r*a(n+1)=s[a(n+1)-r*a(n)] (1) a(n+2)-s*a(n+1)=r[a(n+1)-s*a(n)] (2) (1) 公式,[a(n+2)-r*a(n+1)]/[a(n+1)-r*a(n)]=s,换元得b(n+1)/b(n)=s等比数列, 则有b(n)=a(n+1)-r*a(n)= [a(2)-r*a(1) ]s^(n-1) (3) (2) 公式,[a(n+2)-s*a(n+1)]/[a(n+1)-s*a(n)]=r等比数列, 则有a(n+1)-s*a(n)= [a(2)-s*a(1) ]r^(n-1) (4) (3)-(4)可得,(s-r) a(n)= [a(2)-r*a(1) ]s^(n-1)- [a(2)-s*a(1) ]r^(n-1) a (n)= ([a(2)-r*a(1) ]/[s(s-r)])*s^n-([a(2)-s*a(1) ] /[r(s-r)])* /[s(s-r)] *r^n a(n)=a*s^n+b*r^n 若方程有两相异根A、B,则a(n)=c*A^n+d*B^n (c、d可由初始条件确定,下同) 若方程有两等根A=B,则a(n)=(c+nd)*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