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说健康百家讲坛笔记

郝万山说健康百家讲坛笔记
郝万山说健康百家讲坛笔记

目录

(一)人的自我调节功能称人的真气或正气。人的一身生长由肾气来控制。 (2)

(二)外感七日节律。昼夜节律。(9点-14点容易好)。自愈一定要吃清淡、不能消耗体力。 (2)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2)

(四)中医中的阴、阳概念: (2)

(五)食物的阴阳: (2)

(六)人的阴阳 (3)

(七)治病以平衡阴阳为主。 (3)

(八)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 (3)

(九)五行 (3)

(十)五行的关系 (5)

(十一)不吃药能治病的刺激方法 (6)

(十二)经络 (7)

(一)人的自我调节功能称人的真气或正气。人的一身生长由肾气来控制。

●心静能生智,身动能生阳气

●生活工作中要达到四种状态:放松、专注、愉悦

●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和条件。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二)外感七日节律。昼夜节律。(9点-14点容易好)。自愈一定要吃清淡、不能消耗

体力。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变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某些消化系统疾病、

●某些难治的皮肤病、

●某些呼吸系统疾病、

●某些生殖系统疾病

(四)中医中的阴、阳概念:

●什么是阳:具有温暖作用的、可以提供热量的我们称之为阳。

●什么是阴:人体内有滋润作用的、可以提供营养的、有润泽作用的我们称之为阴。

●阴阳的分类:阴静阳燥,指不同事物同一个级别的,或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二个方面。

(五)食物的阴阳:

●食物的阴阳的判断:一看生长环境,如西瓜生长在大热天,有抗热能力,所以就具

备寒凉的性质。在水里、潮湿、阴冷的地方长大植物,一定有抗水能力。向阳的山

坡长的植物大多是清热的,因为它能抗热,它为了适应环境,就练就了康热的能力,它能抗热就是寒凉的。二看本身属性,如鸭子受水的影响,属阴性,鸡在陆地接受

阳气,所以属阳,三看人吃了后的感觉,这更为重要。

●属于阳性的食物:

韭菜、葱、葱头、大蒜、蒜头、香椿、香菜、生姜、糯米、榴莲、杏、栗子、大枣、荔枝、龙眼、桃、樱桃、杨梅、核桃、葵花子、桂花、茴香、羊肉、狗肉

●属于阴性的食物:

蒲公英、马齿苋、苦菜、白菜、黄花菜、空心菜、西瓜、苦瓜、黄瓜、紫菜、还带、芋头、豆腐、绿豆芽、木耳、鸭梨、香蕉、橙子、百合、柚子、芒果、山竹、里猴桃、橘子、罗汉果、甘蔗、生荸荠、青皮萝卜。

(六)人的阴阳

●人如果特别容易兴奋,怕热、多动,性格外向,我们说他是个阳性体质的人。

●人如果特别怕冷,性格内向,情性少动,我们说他是个阴性体质。

(七)治病以平衡阴阳为主。

●阳人吃阴物,阴人吃阳物。

●如果一个人手脚发冷,稍微吃点凉的东西就要拉肚子,这不紧是体质的问题了,而

且是阳气不足了,阳气虚了。在这种情况下要用药物来调理了,仅靠食疗不行了。

他手脚发凉、怕冷,还伴有心慌心跳的,那是心阳虚;如果伴有腰膝酸软,性欲低

下,甚至阳痿的,就是肾阳虚;如果伴有肚子胀,常拉肚子,一吃凉的东西,就腹

泻,那是脾阳虚;

●如果一个人口干鼻燥,五心烦热,小便量少,大便干燥,这就是阴虚的体质;如果

伴有心慌心跳,我们说那是心阴虚;如果他伴有腰膝酸痛软,我们说他是肾阴虚;

如果他伴有咳嗽、痰少,那是肺阴虚;这些靠食物的属性去纠正就难了了,要靠药

物去治疗了。

(八)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

●有个小伙子,游泳喝了几口水,就肚子疼,拉肚子,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伴有轻

度发烧,医院化验说急性痢疾。其实这是个阳热盛的病,我就开了寒凉的药,阴性

的药,只吃五副。但是,该人吃了14副,而出现了脾阳虚,脾气虚,是寒湿下注

的表现,结果我用温热性的,阳性的药,才慢慢好了。

●有位女同志,白带清稀而量多,而且从腰以下至腿冰凉,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我觉

得是阳虚水湿下注的病。我开了温阳的利水的药,只开了一星期的药。但是她在有

效后想继续除根,就继续吃,结果3星期后,口干,就多喝水,出现心烦,其实这

是阳热病,药用的过了,阳就要伤阴。

●有些老年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嗓子总是干,就吃清火的药,结果越吃嗓子越干

燥,口腔溃疡越发作。这是这么回事呢?实际上,老年人常常阴阳二虚,出现溃疡

等是因为虚火上炎导致的,不是真正的实火,而吃清热的、清凉的阴性药,那是清

实火的,反而使自己的阳气更虚了,自己的阳气不足了,它就不能化生阴液。因为

我们人体的阴液的化生,要靠阳气作为动力去推动,所以越吃清热的药,阴(液)越虚,虚火越旺。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越吃清火的药,越感觉自己上火一样。

(九)五行

气的运动趋向或气的运动方式。气的运动时展放还是收敛、上升或下降,都是印验在动植物身上。

●木春气的展放养肝。

如植物根的向四周的伸展,所以人的养生要利于肝的疏泄,以利于肝的展放。

助阳气利肝疏泄的食物:

香菜香椿韭菜

大蒜蒜苗

花生、虾仁、青椒、辣椒

平肝火收肝气的食物

乌梅西红柿橘子橙子

柚子木瓜琵琶山楂

柠檬甘蓝石榴青皮萝卜

芹菜莴笋油菜

●火夏气的上升养心。

火代表阳气的上升,火苗温度向上,植物潘秀生长对应夏、肝。

如,由于太贪凉开空调,又吃了很多的冰淇淋,人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出现发冷、发烧呕吐、拉肚子呢?这是因为人在夏季毛孔开着,如果环境温度太低,就会导致外邪通过汗孔直接进入体内,如果吃的寒冷的东西多,就更伤中阳,特别容易导致呕吐、拉肚子、发冷、发烧。导致了外受风寒,内伤寒湿所引起的,这种情况正好用藿香生气散。所以不是中暑。

中暑的病症是,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血压下降、意识淡漠、昏厥、昏迷,甚至发展到四肢抽搐,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脑水肿,肾功能衰减等,直到死亡。

夏季我们要养阳气的上升,夏季的中午时阳气最亢盛的时候,就不能在室外活动了,要回避暑热邪气,睡午觉。所以,夏季午睡,是保护阴液,减少损耗,保护心脏,抵御暑热的重要方法,也是人夏天养生的重要方法。

●金秋气的内收阳肺。

如同金属致密收敛一样,秋季是气容平,即是收敛、平静的。

秋季容易出现肺阴虚的干燥咳嗽,干咳无痰、咽喉发痒,咳嗽起来没完没了,要适当的吃一些养肺阴的食物,即润肺养阴的食物:鸭梨、甘蔗、百合,麦冬、玉竹、阿胶,天花粉、冬虫夏草。

如,春捂秋冻:春天阳气刚展放,要适当的保温,利于阳气的壮大;秋天阳气刚收敛,冻一下使毛孔收一下。

●水冬气的潜降养肾脏。

冬季种子不能发芽,是气的潜藏和下降运动支配在动植物界,于是用一个水字代表阳气的潜藏和下降运动,因为水性是就下的,水往低处流。而肾是主藏精的,和气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

冬季怎么养生?阳气潜藏在体内,千万不要扰动阳气。在平静中养阳,注意避寒。

冬季不能出汗,这是一个冬季养生的重要法则。如冬季不能汗蒸,否则阳气不能固表(西医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果阳气不能固表,我们用温阳的、益气的方法来调理。

春夏养阳:在春季我们要养阳气的展放疏泄,在夏季我们要养阳气的上升。二者都是阳气的阳性运动。

秋冬养阴:在秋季养阳气的内收,在冬季养阳气的潜降。是气的阴性运动。

●土长夏气的平衡阳脾胃。

夏季的最后十八天为长夏,地面湿热交蒸,人感觉天气非常闷热,此时植物已经开花结果,动植物都在化育下一代的过程,整个自然界的阳气上升和下降运动相对均衡,展放和内收相均衡。

土壤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你看不到运动,所以用土来代表长夏。

这个季节湿热交互,气机平和,我们的脾胃和他相对应。因为,食物经胃消化食物产生浊物而下降,另一方面,食物经脾消化,其营养上升的心脏,一降一升,他们二个相平衡。

所以在长夏容易呕吐、来肚子等急性胃肠炎病,所以长夏的养生法原则是:饮食清淡,少吃生冷。

土气管72天,木、火、金、水也是管72*5天。

(十)五行的关系

●比相生间相胜,用来制定某些疾病的治疗策略。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肾

青、赤、黄、白、黑

筋、脉、肉、皮、骨

目、舌、口、鼻、耳

●颜色经大面积渲染,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反应,这才是五行和五色归类的内

在原因。如,青(蓝绿色)大面积渲染后,利于人的气的展放,利于人的肝气的宣泄;

●老年人耳聋耳鸣,常常是肾虚的表现,中医一般采用补肾的办法。

肾阳虚了,气化失司了,或小便量多或少了:肾阴阳了,虚火内盛,小便黄了,尿道涩痛。这是肾和前阴的关系。

中医里有: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老啦肚子。即肾阳不足导致脾阳虚了,从而运化机能低下,老啦肚子,都是不消化的食物。所以中医治疗室要补肾阳、要补脾肾之阳、散寒邪来治疗。这是肾和后阴的关系。

如果年高体弱,肾阳特别虚,也可出现胃肠挪无力,而出现大便秘结。在治疗方法上就要温肾阳。

(十一)不吃药能治病的刺激方法

●放血是个很好的治疗方法,机理是通过刺激的方式,调动自身调节机制。

如中暑病人放十指头血能治疗。耳尖放血法治疗高血压。

放血还能治疗红眼病、针眼、头痛。

●拍、搓揉也是很好的刺激方法。

(十二)经络

●针灸的手法:产生热感和冷感的不同,是因为火烧山是以按压为主,透心凉是以提

拉为主。

烧山火:针灸从天到人、地,即从上到下反复。使血流量增加,毛细血管扩展,从而代谢旺盛。透心凉:针灸从地到人、天,即从下到上反复。是因为流量减少,毛细血管收缩。

如头痛的人,如果他按着来的,说明的他的头部毛细血管在收缩在痉挛,他这个头痛是虚寒证,怕冷风,这时的治疗就用升阳的方法,给他益气、养血。如果他揪着头,揪出一条血印,这是实热证,那是毛细管在扩展了,血液循环量增加了,脑袋又涨又热又痛,凉风一吹就舒服了,所以喜欢揪。

●全身经脉有十四条。

1)大肠经:

大肠经流域的病都能治疗,如胳膊痛,肩膀痛,脖子痛,头痛,面部是所以疾病,

眼睛痛,鼻子痛,牙痛,口腔疾病,咽喉疾病,肺部疾病(咳嗽、喘),大肠病(拉

肚子、肚子胀、便秘)。

2)手厥阴心包经:

流域的病都能治疗,(胸部、腹部、胳膊的内侧),如肺部病变,咽喉病变,腹部的胃痛,胃胀、呕心,呕吐,心脏的心慌心跳等,

3)胃经:

范围最广。

三个保健的重要穴位

1)合谷穴脑中风的克星。

2)内关穴心脏病、哮喘病的治疗法宝。

3)足三里著名的强壮穴。

百家讲坛观后感10篇

《百家讲坛观后感》 百家讲坛观后感(一): 这天我看了百家讲坛,主要讲的是贞观之治之李世民夺位。 当时汉高祖时期,皇帝李渊治国有方,当时全国上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时,李世民就起了夺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齐王开刀,他设计计谋在玄武门把太子和齐王杀了。这就是所谓的玄武门政变。为什么当时皇帝不处罚李世民呢是因为他的声望太高了,杀了他天下就会暴乱。杀了齐王和太子后,李世民就派他的一员大将去找皇帝要兵权。当时,皇帝和几个大臣在划船,看见一名全副武装的将士来到他的面前,就被吓着了,明白了此人的来意,但皇帝还是故作镇静地问他:你来干什么此人就说外面有人生乱,请你把兵权交给秦王,让他来 统一安排,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旁边两位大臣也帮李世民说好话,皇帝没有办法,也只有交了兵权。从而也把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让了,因为当时兵权就等于一切,所以李世民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他篡位,有的又说是继位。史书是史书,说法归说法,我认为李世民的做法是错的。因为他不就应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兄囚父。虽然他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却失去了手足、父子亲情。 百家讲坛观后感(二): 近一段时间来,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红极一时,其间的易中天品三国、阎崇年评清史、张瑞芳说聊斋、刘心武谈红楼。虽其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是却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理解,使其收视率大大提高。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对我们中学历史老师也有不少启示,《百家讲坛》却能深受大众欢迎肯定有其优秀之处,所以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学习、借鉴《百家讲坛》的长处也是很有必要的。 课程悬念化就是值得历史教师学习的重要技巧。悬念的设置是为了引起观众紧张而期盼的情绪,《百家讲坛》的学者充分利用悬念作为牵引,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在历史教学中,悬念同样能够运用于新课导入、授课过程、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使授课场景波澜起伏,给学生留下无尽思考和品味。 场景生动化也是值得历史教师借鉴的。所谓的场景,包括授课过程中的语言、肢体动作和情景表演等。《百家讲坛》超多运用上述这些元素,大大增加了讲座的幽默感并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这一点,历史教师透过借鉴与钻研,一样能够做到。 知识故事化是《百家讲坛》值得借鉴的另一大法宝。之所以此刻的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重要原因在于,历史教师将精彩的历史史实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抽象成了教条理论,完全消磨了学生的兴趣。相反,《百家讲坛》那种故事化的讲述却充满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情节,这也是其深受大众喜爱的重要原因。历史教师如果能尝试着将历史知识进行故事化的改造,并在讲故事的过程透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那么这样的历史教学必须是十分成功的。 百家讲坛观后感(三): 回家有一段时间了,除了和哥们在一齐抽烟,侃大山,就是看电视了,说实在的啊,电视上是真的没有什么好节目啊,电视剧还是以前那几个,翻来覆去的,这帮电视台也不明白烦不

百家讲坛文字稿:诗经中的不老爱情2

二、桃花盛开的时候 有首诗有名,崔护的《题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写得非常好。桃花还有一个笑,诗看得懂,实际是用了典的。用的是《诗经》中的“桃之夭夭”。古代对婚礼的歌唱,在《诗经》中许多篇,其一就是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今天意思用反了,叫逃之夭夭。实际上这儿的桃之夭夭,讲的是结婚的时令性。《诗经》诞生于北方,桃花开放是在三四月份。桃花开放时,“夭夭”写出了桃花盛开的情形。还有解释的是桃花绽放时,风一动,微微摆动的动人形象。也有说“夭”是笑的意思。这三种解释,都可以。诗无达诂。(《诗经》从成书起,注解就众说纷纭。汉人董仲舒说过“诗无达诂gu”的话,意谓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因时因人而有歧异。有鉴于此,注释者权衡众说,选取自认为最贴切、最能反映原意的那一种说法,介绍给读者。)桃花主要是红的,红喜事就是指婚姻。所以这种颜色择红。灼灼其华,指的是红的特点,灼人眼睛。(之子:人。)之子于归,这里讲的是出嫁的人,归在这儿指的是女子的出嫁。娘家只是暂时的。嫁才是归。对女子出嫁的祝福:桃花绽放时,女子出嫁,之后是“宜其室家”,宜就是给这个家庭带来兴旺的意思。这是古代婚姻的意思,娶女子是带来兴旺。有蕡fen其实(fen大的意思)。花朵旺盛,意味着果实多。蕡有人说是斑斓的意思,桃子熟了一面红一面绿。接着讲蓁zhen 蓁然。有花有果是当年的事,叶子旺盛是长久的事。荫泽子孙。这首诗整个地说是,送亲时歌唱的,祝愿她到归宿后,做好主妇,传宗接

代。这是美好的祝福。这种意象,灼人眼睛,让人读了后觉得有了鲜明的印象。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先民在春天的审美。这是大自然的美好赏赐。后来用桃花写诗的多,“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白居易的。还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人面桃花写美人。写桃花是不是写女子的美?唐诗是这样。《诗经》中却只是象征,春天时生机绽放鲜艳夺目的灵气。象征的是生命力。与唐诗的区别是,这首诗是从天地的特有的灵光与生机来形容女子的特质。这不是比喻。这就是诗独有的魅力。与《尚书》《周礼》《论语》不同。我们仿佛置身于桃树面前。不是价值的判断。这里讲的是送女的部分。那么迎亲呢?男方怎样迎亲?再看《诗经-少男-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这里涉及到鹊与鸠。鹊是什么?就是喜鹊。鸠是八哥。鹊搭好窝,八哥跑到喜鹊窝里去。喜鹊回来一看,窝脏了,就再盖一个。八哥就住进去。这首诗让我们觉得他们离自然的近。而我们离得太远了。我们今天对它们的习性,不知道。因为我们对自然太遥远了。这里将女子发嫁个好婆家,比喻成这些。有福的女子嫁到婆家,有房有地,是祝福。拿自然的现象来比喻结婚的事。百两御之,百辆车迎接。这是场面。阶层不同,追求是相同的,是属于民族性的。要这么多车,还有拉的人多。古代的婚姻,一娶九女。这是媵ying 嫁制度,像嫁女儿,得陪嫁一个妹妹一个侄女。姬姓的亲戚国家还有两个国家陪嫁。加起来是九个女子。实际这是婚姻的政治上的保障。

郝万山伤寒论讲义(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目录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2)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3)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4)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19)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 (23)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26)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 (29)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 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第5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6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7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8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9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10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11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12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13篇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14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112方 第15篇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 水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 水执 小时,一昼夜12段) 第16篇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第17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清通“圊”,欲通“续”,自可 即“犹,宜”。 第18篇辨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吐篇》) 第19篇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吐篇》) 第20篇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下篇》) 第21篇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下篇》) 第22篇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以下简称《汗吐下后篇》) 后8篇,应了解,特别是8篇中出现的而未在中十篇中的条文。通常我们学习的是《伤寒论》节本――中十篇。以阴阳辨脉、辨病,辨预后。 二、学习《伤寒论》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内容 (二)学思路和方法 思路:鉴别诊断的思路 例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除外了少阳-呕阳明-渴太阳-见表证。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主讲人简介: 郝万山,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名中医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六经辨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经方防治常见病和疑难病的研究。《伤寒论》文献研究。当前为负责人的在研课题是教育部名牌课程建设研究项目。 主编有《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 21 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辅导丛书 ?伤寒论》等 8 部著作,副主编或合编有《实用经方集成》、《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解》、《伤寒论诠解》等 12 部著作,发表《论伤寒学科的确立及其内涵建设》、《伤寒论用方思路》、《伤寒论字词训释札记》、《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精神抑郁症》、《论少阳腑实证和仲景用大柴胡汤》等论文 60 余篇。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会得季节病?大树又为什么会有深深浅浅的年轮?一年四季的寒来暑往和生命体 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医学采用了五行学说,来解释刚才所提出的几个疑问。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医把它和大自然以及人体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医的特色理论。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然而这种五行学说为什么会被一些人说成是迷信?在现代社会,古老的中医学说还能发挥作用吗? 我们民间,我们很多人对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有许多误解。张仲景用五行生克的理论,通过脉象和病证的关系,来判断病证。用五行生克的思想,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他曾经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伤寒杂病论》。什么意思呢?你要见到肝病的话,那你就会知道,这个肝病容易影响消化系统,容易影响脾胃,你要先把脾胃,给它补好了,肝病就不容易犯脾胃了,这个病就容易好,这都是运用的五行理论。五行大家都知道,是木火土金水。那么这五个字,是指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五种东西呢?还是另有所指?要我说,古人说得很清楚,在古代,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有两个层次的概念,一个层次叫五材,五种具体的材料,五种具体的物质,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千百年来,人们对五行学说存在着很多的误读。那么中医学中的五行究竟指的是什么?郝万山教授又是如何理解五行的呢? 汉代医学家张仲景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天就是大自然,敷布了春季气的展放,夏季气的上升,长夏,就是夏季的末尾,这段时间,中医把它叫做长夏,长夏气的平稳,秋季气的内收,冬季气的潜降,大自然敷布了,气的五种运动方式,才使万事万物,有了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节律,才使人有了五脏系统。大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化育了肝心脾胃肾五脏,而五脏又分别配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等五腑,而五脏又分配配合筋、脉、肉、皮毛、骨这五体。请听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千古中医故事系列节目中讲述张仲景之五行生克。 [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十四)《张仲景》五行生克(文稿)

郝万山说健康百家讲坛笔记

目录 (一)人的自我调节功能称人的真气或正气。人的一身生长由肾气来控制。 (2) (二)外感七日节律。昼夜节律。(9点-14点容易好)。自愈一定要吃清淡、不能消耗体力。 (2)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2) (四)中医中的阴、阳概念: (2) (五)食物的阴阳: (2) (六)人的阴阳 (3) (七)治病以平衡阴阳为主。 (3) (八)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 (3) (九)五行 (3) (十)五行的关系 (5) (十一)不吃药能治病的刺激方法 (6) (十二)经络 (7)

(一)人的自我调节功能称人的真气或正气。人的一身生长由肾气来控制。 ●心静能生智,身动能生阳气 ●生活工作中要达到四种状态:放松、专注、愉悦 ●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和条件。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二)外感七日节律。昼夜节律。(9点-14点容易好)。自愈一定要吃清淡、不能消耗 体力。 (三)常见的心身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变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某些消化系统疾病、 ●某些难治的皮肤病、 ●某些呼吸系统疾病、 ●某些生殖系统疾病 (四)中医中的阴、阳概念: ●什么是阳:具有温暖作用的、可以提供热量的我们称之为阳。 ●什么是阴:人体内有滋润作用的、可以提供营养的、有润泽作用的我们称之为阴。 ●阴阳的分类:阴静阳燥,指不同事物同一个级别的,或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二个方面。 (五)食物的阴阳: ●食物的阴阳的判断:一看生长环境,如西瓜生长在大热天,有抗热能力,所以就具 备寒凉的性质。在水里、潮湿、阴冷的地方长大植物,一定有抗水能力。向阳的山 坡长的植物大多是清热的,因为它能抗热,它为了适应环境,就练就了康热的能力,它能抗热就是寒凉的。二看本身属性,如鸭子受水的影响,属阴性,鸡在陆地接受 阳气,所以属阳,三看人吃了后的感觉,这更为重要。 ●属于阳性的食物: 韭菜、葱、葱头、大蒜、蒜头、香椿、香菜、生姜、糯米、榴莲、杏、栗子、大枣、荔枝、龙眼、桃、樱桃、杨梅、核桃、葵花子、桂花、茴香、羊肉、狗肉 ●属于阴性的食物: 蒲公英、马齿苋、苦菜、白菜、黄花菜、空心菜、西瓜、苦瓜、黄瓜、紫菜、还带、芋头、豆腐、绿豆芽、木耳、鸭梨、香蕉、橙子、百合、柚子、芒果、山竹、里猴桃、橘子、罗汉果、甘蔗、生荸荠、青皮萝卜。

郝万山老师伤寒论研究生讲座讲稿

郝万山老师伤寒论研究生讲座讲稿 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1418) 目录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2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3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4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19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23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26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29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 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112方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伤寒论讲义课后题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目前在我国广泛流行的《伤寒论》版本有哪两种? 2.简述《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及其成就。 3.“伤寒”的涵义是什么? 4.怎样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它与八纲辩证,脏腑辩证的关系如何。 5.何为传变,影响传变的因素有那些?何为合病,并病,直中?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太阳病脉证提纲? 2.太阳病基本类型有几种?各自病因病机及脉证表现特点如何? 3.如何判断疾病的阴阳及寒热真假属性? 4.如何判断太阳病是否发生传变?怎样正确理解太阳病欲解时? 第二节太阳表证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症脉症、病机、治法、方药。 2.如何理解53、54条之营卫不和? 3.简述桂枝汤的煎服法。 4.桂枝汤和麻黄汤各有那些禁例?如何理解? 5.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兼证各有几种?分别简述其脉症、病机、治法和方药。 6.据46、47和55条,简述太阳表证衄血之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7.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何以宜麻黄汤而不宜下? 8.简要鉴别桂枝加葛根汤证与葛根汤证。 9.据31、32条,简述葛根汤的应用依据。 10.试述大、小青龙汤证的脉症、病机、治法、方药,比较二者的不同。 11.小青龙汤证为何有“或渴”、“不渴”、“服汤已渴”三种不同情况? 12.简述太阳表郁证的几种类型。 第三节太阳里证 【复习思考题】 1 蓄水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2 胃津不足之口渴与蓄水证口渴有什么区别? 3 分析蓄水重症出现“水逆”的机理 4 蓄血证根据轻重缓急不同,有哪几种证型,其证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5 如何鉴别蓄水证与蓄血证? 6 如何鉴别瘀血身黄与湿热发黄? 7 蓄血证兼表,应如何辩治?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笔记

易经的奥秘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 第一集何为易经 《周易》。周:周密,周详,周流不息,往复循环,生生不息之意。 一、作者及年代 人更三圣,世立三古—《汉书·艺文志》。伏羲(上古,约7000年前)、周文王(中古)、孔子(下古或近古),集体创作。 二、地位 1、《易经》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诸子百家的开始)。所谓“儒道相济”(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相互补充)。 2、《易经》是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吕氏春秋》。 3、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宇宙密码已经解开了,要靠人来发扬光大,而不是等密码把人解开)。 三、作用—三把钥匙 1、伏羲八卦—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元素。 2、文王六十四卦—宇宙的64个密码。 3、孔子《十翼》也称《易传》。孔子删《书经》、《诗经》,制定《礼乐》,修了一部很难的书《春秋》,对《周易》肃然起敬。孔子把易经变成一种非常严肃的哲学。 四、起源 1、《易经》的起源—天气预报的符号。“坎”水,“离”火

伏羲八卦,无字天书,伏羲“一画开天”。 2、《易经》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仰视天象,俯察地理。“万物皆备于我”(宇宙所有的东西在人身统统找得到)。伏羲八卦是由数字和图像组成的。 五、现代人学习《易经》的意义 1、纠正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如自信。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2、具有神秘性、道德性。神秘性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诠释。 3、广大包容,求同存异,尊重当地文化。 第二集何为阴阳 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 一、阴阳相对 有相对才有阴阳。天是阳,地是阴;晴是阳,阴天下雨是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白天是阳,晚上是阴;手心是阳,手背是阴;右手是阳,左手是阴(左手习惯,反之则反);奇数是阳,偶数是阴(所以:头是阳,脚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阳代表人生理想,阴就是脚踏实地,去实现理想。 二、阴阳共存、阴阳合一:是不可分割的—一阴一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体两面,如影随形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幼学琼林》,阴阳亦一亦二,阳在先,阴在后。 芽是阳,叶是阴。摘芽不人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

百家讲坛观后感10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1000字 百家讲坛观后感1000字评论家们说,中国的老百姓现在存在着一种“收视饥渴”。于是《百家讲坛》就这么应运而生了,紧接着有这么一批以易中天、于丹为首的人物也就活跃在了荧幕上。霎时间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阵风,叫做“全民送暖”,春天是被春风送来的,但如果像沈阳的春风一样卷着沙尘到处刮刮,也就不是什么好现象了。这《百家讲坛》到底是哪样的风,至今仍众说纷纭。 我读《于丹论语心得》是在模拟考试前后,因为学习的关系,所以并没有认真细读,只是粗略了解了其大概。那时只觉得它是众多《百家讲坛》中的一本,只因为它不是什么“疑案”,不是什么“之谜”,加之舆论哗然,对之赞赏有佳,才买来读的。只当读故事一般,觉得于丹的“心得”不无道理,之后就渐渐忘了。《于丹论语心得》再一次引起我的关注是1月份的一次新闻联播,以及紧随其后的焦点访谈,主要是对XX年一年里中国的娱乐传媒作以总结,其中特意提到于丹和她的这本《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到处签名售书,这本心得狂卖60万册等等。我买了一套光盘,决定亲自看看这位所谓“美女学者”。看过之后,我的感慨颇多,真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于丹谈不上漂亮,但绝对能看出她是一位受过国学熏陶的学者。于丹说话有她自己的魅力,从最基本的说,在没有稿子的情况下,她不说错字,妙语连

珠,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先不论她到底讲了些什么,她的语言就可以留住一批观众,这就是许我迩者做不到的。中国的历史上不缺乏研究《论语》这本儒家至上经典的学者、专家,他们语言的精僻,理解的深入,只过不惑之年的于丹是无法与之相比的;中国也不科学家能说会道的教师、出口成章的文人。但于丹却可以做到让一本冷了几十年的《论语》重新回到中国书生的视野里,是因为她兼容了这两者,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赏析视角和表现能力,她能够站在现如今最有影响力的传媒平台——电视上讲《论语》,以最现代的手段传播最古老的经典,最重要的是她有了这样一次机会并且逢着这样一个时代。正是有了这多方的融合,才有了《于丹论语心得》今天奇迹般的效应和影响力。 再说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我只看过前两部,第一部说魏,第二部说蜀。易中天吸引人的地方众所周知,就是他特别通俗的个性语言。比如“美女”、“帅哥”随处可闻,他说诸葛亮是刘备民营企业里的CEO,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还开了个公司……易中天话说得不是字正腔圆,长得也只是五官端正,但他的话中却散发着磁性的魅力。这点很多老师都可以做到,易中天用的就是好多老师为了吸引同学们眼球的惯用的伎俩,就以我们的物理老师为例,听易中天讲三国和上物理课可能会收获同样的笑声,但效果不同。易中天顶着一个群雄逐鹿的社会和一个人才辈出时代,他的幽默也带

郝万山《伤寒论》70全集

郝万山《伤寒论》70全集 01《伤寒论》的作者春风微拂151,437 02《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春风微拂63,527 03《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春风微拂61,037 04《伤寒论》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春风微拂74,374 05《伤寒论》学习方法和要求(1)春风微拂61,396 06《伤寒论》学习的方法和要求(2)、太阳病概说(1)春风微拂68,666 07《伤寒论》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春风微拂67,404 08《伤寒论》太阳病的分类提纲春风微拂56,792 09《伤寒论》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春风微拂50,793 10《伤寒论》太阳中风论治春风微拂53,404 11《伤寒论》桂枝汤的适应症春风微拂55,905 12《伤寒论》桂枝汤的禁忌症、桂枝汤的加减应用(1)春风微拂52,188 13《伤寒论》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春风微拂48,216 14《伤寒论》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症春风微拂46,560 15《伤寒论》麻黄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春风微拂44,190 16《伤寒论》伤寒兼证(1)春风微拂45,149 17《伤寒论》伤寒兼证(2)春风微拂38,498 18《伤寒论》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春风微拂38,447 19《伤寒论》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春风微拂47,627 20《伤寒论》太阳蓄水证(2)、太阳蓄血

证概说春风微拂47,06621《伤寒论》太阳蓄血证(1)春风微拂42,620 22《伤寒论》太阳蓄血证(2)、太阳变证及其治则春风微拂39,274 23《伤寒论》表里先后治则、虚烦证春风微拂40,906 24《伤寒论》邪热壅肺证、协热下利证春风微拂36,115 25《伤寒论》心阳虚证春风微拂36,979 26《伤寒论》水气病春风微拂36,728 27《伤寒论》脾虚证春风微拂37,280 28《伤寒论》肾阳虚证春风微拂52,706 29《伤寒论》阴阳两虚证春风微拂33,876 30《伤寒论》结胸证(1)春风微拂31,261 31《伤寒论》结胸证(2)春风微拂29,710 32《伤寒论》结胸证(3)、脏结证春风微拂29,487 33《伤寒论》心下痞证(1)春风微拂32,965 34《伤寒论》心下痞证(2)春风微拂28,257 35《伤寒论》痞证及其类证春风微拂27,578 36《伤寒论》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春风微拂26,513 37《伤寒论》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春风微拂25,581 38《伤寒论》阳明病概说春风微拂30,630 39《伤寒论》阳明病纲要春风微拂27,650 40《伤寒论》阳明热症春风微拂37,579 41《伤寒论》阳明腑实证(1)春风微拂34,894 42《伤寒论》阳明腑实证(2)春风微拂22,673 43《伤寒论》阳明腑实证(3)、脾约证春风微拂22,124 44《伤寒论》津亏便结证、下法辨证和禁

百家讲坛笔记1-辛弃疾

《百家讲坛》笔记——金戈铁马辛弃疾(八)词坛飞将 【字幕配画外音】自起义南归之后,辛弃疾一直渴望着弛骋疆场、恢复中原,但机会却总就是与她擦肩而过。公元1206年,宋、金之间烽烟再起,当施展抱负得机会终于来临之时,辛弃疾却溘然长逝,留下了千古遗憾。辛弃疾这位生于乱世,胸怀抗金复国大志得铁血男儿,没能在疆场上实现自己得抱负,最终却在词得世界里留下了自己不朽得身影,并被后人誉为“词坛飞将军”,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弃疾与苏轼得词风有什么不同?后人又就是怎样评价这位名垂千古得词坛传奇人物得呢???【赵晓岚】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五月初七这一天,临安皇宫里议事大殿上气氛非常肃穆,负责宣读圣旨得侍从正一字一顿地念着一份将要影响到无数人命运得诏书,“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这份诏书就就是宋宁宗下得北伐诏书,在沉寂了四十多年以后,南宋终于 再次对金国宣战,准备复仇雪耻、恢复中原,历史上将这次北伐称为“开禧北伐”。在这场战争开始得时候,辛弃疾正在江西铅山家中,这位梦想着、一生都梦想着成为将军,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得她,这个时候却不得不以一个旁观者得身份关注着这场战争。??而随着战争得进行,她得身份又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辛弃疾得身份发生了什么样得变化呢?她首先就是由这场战争得旁观者变成了一场悲剧得预言家。在镇江得时候,辛弃疾曾经就北伐得军事问题提出过四点非常具体得建议:(第一)招兵要择,辛弃疾认为南宋部队得官兵,在经过“符离之役”不战而溃之后,她(们)已经对金兵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北伐得时候这些部队只能让她们屯驻在长江上虚张声势,真正要渡淮作战得话,必须另外在边境地区招募壮丁、组建专门得北伐部队,因为这些人从小就习武骑马、经常与金人周旋,所以打起仗来她们就不会产生敌人不可战胜得那种心理阴影。为此她当时就叫人专门制

百家讲坛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650字

百家讲坛专题节目观后感作文650字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但今天观看了《百家讲坛》推出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百家讲坛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家讲坛观后感1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的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那里有天下纷争,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谋士;有文韬武略,气贯长虹;有儿女情长,肝胆相照。三 国给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迈,每当我们看到赵云单骑救主,诸葛亮火攻赤壁,张飞在长坂坡那声惊天一吼,在我们内心升腾的是无限的敬佩与正义感,我们从三国中看到了战争,看到了侠客,看到了谋士,我们成醉于其中......可是,我们不曾思考,也不曾问自我:“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袁术为什么最终会饿死于长亭”三国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疑问......

然而,一位学者跳了出来,他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必须正确,但他仍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欢迎,正如他自我所讲的那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他使更多的人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也是更多的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许多人恍然大悟:原先历史也能够这样读!这个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为《品三国》。 易中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文化名人,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收到的评论大多是溢美之词,如五月槐花,香气飘飘。在网上,竟然有网友放出话来:嫁人就嫁易中天!当然,易中天的魅力也着实让人着迷,他的文才,他的口才,他性格的温厚,他口碑的甚佳等等这些都能够从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 比如他为了形容项羽是妇人之仁,对虞姬和自我的战马十分有情意,他就说:“项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那时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了。”一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魅力十足的易中天,当然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于是,众多热门话题再次被放到台面上被人们热烈讨论着,品味着。

郝万山伤寒论全集完整版

郝万山伤寒论全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郝万山《伤寒论》70全集 01《伤寒论》的作者春风微拂 151,437 02《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春风微拂 63,527 03《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春风微拂 61,037 04《伤寒论》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春风微拂 74,374 05《伤寒论》学习方法和要求(1)春风微拂 61,396 06《伤寒论》学习的方法和要求(2)、太阳病概说(1)春风微拂 68,666 07《伤寒论》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春风微拂 67,404 08《伤寒论》太阳病的分类提纲春风微拂 56,792 09《伤寒论》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春风微拂 50,793 10《伤寒论》太阳中风论治春风微拂 53,404 11《伤寒论》桂枝汤的适应症春风微拂 55,905 12《伤寒论》桂枝汤的禁忌症、桂枝汤的加减应用(1)春风微拂 52,188 13《伤寒论》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春风微拂 48,216 14《伤寒论》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症春风微拂 46,560 15《伤寒论》麻黄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春风微拂 44,190 16《伤寒论》伤寒兼证(1)春风微拂 45,149 17《伤寒论》伤寒兼证(2)春风微拂 38,498 18《伤寒论》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春风微拂 38,447 19《伤寒论》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春风微拂 47,627 20《伤寒论》太阳蓄水证(2)、太阳蓄血证概说春风微拂 47,06621《伤寒论》太阳蓄血证(1)春风微拂 42,620 22《伤寒论》太阳蓄

郝万山伤寒论28讲肾阳虚证

第28 讲肾阳虚证太阳变证,是指的大阳病失治或者误治以後,使临床证候发生了新变化。而新的证候,又不能够用六经正名来命名的,我们就把它叫做太阳变证。我们前面学了,太阳变证的一部分证候,我们首先谈到了变证的治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由于变证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在脏,或在腑,变化多端,错综复杂,所以在《伤寒论》中就举出了热证的例子、虚寒证的例子。热证的例子我们前面举了虚烦证的例子,举了葛根芩连汤〔证〕,里热又兼有表证发热的例子,举了麻杏石甘汤〔证〕,邪热壅肺的例子。虚寒证的例子,我们首先谈到了心阳虚的一组证候,那就是桂枝甘草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还有桂枝加桂汤证。随後我们讲了水气病的例子,心阳虚,下焦水邪欲乘虚上冲而出现脐下悸动,奔豚发作前兆的症状,用苓桂枣甘汤,心脾阳虚,水邪上逆,出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用苓桂术甘汤。水气病还涉及到脾阳虚,脾虚水停,水邪停滞以後,阻遏大阳经气,阻遏太阳腑气,阻遏中焦气机,而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等等,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这是我们上次课提到的关於水气病的〔证治〕,随後我们又提到了一组脾虚证,其中有脾虚运化失司、痰湿阻滞,然後出现腹满的厚姜半甘参汤证,又有脾虚气血不足,心脏失养,出现心中悸而烦的小建中汤证。还有脾阳虚,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寒湿下注,里虚寒的下利,又兼有表证的桂枝人参汤证。 现在我们接着往下讲新课,就谈一组肾阳虚的证候。肾阳虚的证候,我们先谈61 条,“下之後,复 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这一条的主症,《伤寒论》的原文说,是“昼日烦躁不得眠” 。这是一个甚麽样的证候呢?应当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肢体躁动不宁而不自知的躁烦证。躁烦证它的临床特徵是肢体躁动不宁而不自知,它和烦躁不同,烦躁是因烦而躁,因为他有心烦才坐卧不宁,才辗转反侧出现了肢体的躁动。而这这种病人,他是肢体躁动不宁而不自知,严重的时候撮空理线,循衣摸床,这是我们中医大家都熟悉的两个词,肢体躁动不宁,问他找甚麽?要干甚麽?也不会回答,他也不会回答心烦不心烦。是甚麽样的病机导致这样的症状?主要是肾阳虚衰,虚弱的阳气,其实这个病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在讲大青龙汤适应证的时候,和少阴阳虚的躁烦证相鉴别的时候,提到过,弱阳勉强和盛阴相争,但是争而不胜,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出现了,肢体躁动不宁的一种躁扰的症状,为甚麽说是“昼日烦躁不得眠”呢?白天自然界阳气盛,所以肾阳在自然界的阳气资助下,还能够勉强和阴寒相争,所以白天出现躁动不宁,“夜而安静”,不是说夜间病好了,而是夜间自然界中的阴气盛,肾阳得不到阳气的资助,得不到自然界阳气的资助,就更加虚衰,夜间就无力和阴寒相争,不争则静,完全是阴寒邪气占据了优势,阳气没有力量和阴寒相争,不争则静,所以“夜而安静”不是病情减轻了,而是病情更加沉重了。虚弱的阳气连和阴寒邪气相争的能力都没有了,当然就不躁动了。这样的一个证候,见到了肢体躁动不宁,那必须进行鉴别。 下面第一个症状“不呕” ,病人没有呕吐,除外了少阳病胆热扰心的心烦,少阳病是胆热气郁的证候,由於足少阳胆经的经别过於心,所以当少阳胆腑之热循经上扰心神的时候,可以出现心烦。少阳病的主证之一就有心烦喜呕嘛,所以这里的不呕,就告诉你这不是少阳病,言外之意,这里的躁动不宁的证候,不是少阳病的胆热扰心的心烦。“不渴”就除外了阳明里热里实上扰心神的烦躁,阳明的经别上通於心,所以当阳明里热里实,循经上扰心神的时候,常常有烦躁,严重的时候还有心中懊恼,现在有烦躁的证候,肢体躁动不宁,会不会是阳明里热里实上扰心神所造成的烦躁呢?所以他在这里说不渴,那就说这不是阳明病,不是阳明之热、阳明之实热上扰心神所造成的心烦,

”百家讲坛——马未都说陶瓷“笔记

第一讲陶器 人类用火的目的:取暖、熟制(用火是人类文明的开始) 烧造陶器的原始目的:容器(容器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广泛的概念:住房、澡盆、U盘) * 陶器并非由中国人发明,之前在欧洲有出土,但是瓷器确实由中国人发明 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定居,自给自足,生产发达,但是贸易不发达 游牧名族:贸易发达,使用金属器、皮制、木制(不易碎、轻便) 陶器的缺点:易碎、吸水 * 现代仅存的陶器使用:花盘(利用了其吸水、透气性) 早期陶罐:以数量取胜,因质量较差(甘肃、青海在历史上大量出产彩陶) 战国时期便可大量烧造高质量的砖(秦砖并非起始烧造于秦朝,汉瓦同) * 当时的骑兵不能在马上打仗,因为没有马鞍、马镫,使不上力;骑兵只是一种行进速度,在马上行至敌人面前后下马作战,当时多为步兵,马鞍、马镫等大概在三国以后才出现 灰陶比红陶更加坚硬,因多加了一道工序 * 兵马俑都是灰陶,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代替了人殉制度(孔子反弹: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我国历代的陶俑大致分两种: 1)兵马俑(庄重——中原,战争连连) 2)说唱俑(生活富足,歌舞升平地区——如四川,大量出土,国家的后方) 釉陶的出现,克服了陶器吸水率高的问题 * 含铁呈黄色,含铜呈绿色——汉绿(黄)釉,开始反映生活,大量生产生活用具 “反铅”:长时间的地下埋藏,使器物表面泛着金属光泽(似云母) “唐三彩”:典型的釉陶,陶器非瓷器;也并非只有三种颜色;烧造温度比灰陶提高一百度,硬度提高;多用于陪葬(明器、冥器),汉、唐为中国历史上两次厚葬之风;古时认为三彩并不吉利(挖到就打碎) 唐代爱马: 唐太宗“昭陵六骏”(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勤骠、飒露紫、清骓)——最心爱的六匹马 * 唐太宗:“马,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强国,对军事重视 * 唐玄宗过生日时:舞马衔杯(陕西出土的金银器酒壶)

百家讲坛读后感5篇

百家讲坛读后感5篇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百家讲坛读后感5篇(一) 看了这期的《百家讲坛》真是感触良多。也让我们获益良多,记忆深刻。这期讲的“信”让我想起了书上的《期行》。而且钱教授也讲了这个故事。 现代人的怀疑越来越多,信任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也就是因为“利益”这两个字了吧! 在诚信的背后藏着人的道德品格。但有人却因为“利益”抛弃了这高尚的东西。 街头巷尾都可以看见的小商贩,他们的不诚信相信你们也遇到过——什么缺斤少两,什么以次充好。这不正是遭人唾弃的吗?就是在这种小事上却联系着更重要的问题——诚信。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篇关于诚信的文章。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买苹果的故事。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买了两斤苹果,可当他埋头掏钱时,小商贩却从已经称好的苹果中拿出来一个。没想到小男孩离开不久后又回来了。正当商贩以为他是回来讨回那个苹果时,情节却来了个大反转。原来是小男孩发现商贩多给他找了一元钱,特意将钱送回来了。这篇文章通过小男孩和商贩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小男孩的行为不正是我们认为遥不可及又不愿为之的诚信吗? 其实诚信是源自你内心的选择,是别人无法决定和控制的。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要做到却是很难。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承诺,不是一味追求名利和金钱。而是一个诚信的人。 我仿佛看到了男孩高大的背影,元方明礼诚信的心和华歆不想失信于人的神情。这不就是温馨世界,真诚交流的表现吗? 百家讲坛读后感5篇(二) 我是《百家讲坛》一名忠实的小“坛友”,收看这个节目已经两三年了。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个节目增长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最近一期节目是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讲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暴虐无道,也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名垂青史。听了王教授精辟的讲解和独到的见解,我对秦始皇有了新的认识,也了解了许多这位“始皇帝”鲜为人知的故事。 世人对秦始皇的功过评说不一。他有许多伟大的功绩,像众所周知的灭六国、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统一车轨、修建驰道和水路等等。并且秦始皇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次,秦始皇派兵攻打楚国,由于没有听取老将军王翦的意见,而是派遣了没有经验的李信,李信大败而归,秦始皇事后非常后悔,便亲自去王翦家认错,请王翦亲征伐楚。这件事反映出秦始皇知错就改的品质和他宽厚的胸襟气度。 当然秦始皇犯的错误也不少,他增加税赋,刑法严苛,加重了老

郝万山老师讲解药量

郝万山老师讲解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

合(读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着 螽斯振羽整理 说明 1.本书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整理录入。 2.本书仅供学习研究《伤寒论》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3.本次文字录入和排版尽量忠实于书籍原貌,对于原书印刷错误或不合适的地方,我本人录;入时直接进行了更正。如“段玉才”改为“段玉裁”《方言》的作者“杨雄”,通作“扬雄”,径改。 4.对于讲稿里面部分有争议的地方,为忠实于原书,尊重郝先生的学术思想,录入时一仍其旧。如“项背强几几”不作“项背强”。 5.删除了篇首的《出版者的话》和篇末的《附录》部分。 6.本书整理时我尽量做到减少错讹,但由于工作较为繁琐,难免会有错误或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望读者阅读时仔细核对原书。 螽斯振羽2011年春节于福建 作者简介郝万山,男,1944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在中医药教育岗位上工作近40年,主要讲授《伤寒论》。教学缜密严谨,深入浅出,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强调讲授中医经典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解析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条理清楚,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估成绩名列全校前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

的中医经典着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临床重医术,讲医德。既为患者解除病痛,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深受学生和患者的拥戴。、曾主编《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增订本)《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第3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伤寒、、论选读》等10部着作。副主编或合着《实用经方集成》《四季饮食养生丛书》《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义》《伤寒论讲解》《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等14部着作。发表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部级)二等奖。 1前言人们在反复研究了历代中医的成才规律之后,一致认为“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是造就中医临床名家的必需条件。而《伤寒论》就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的经典着作之一。从唐代开始,《伤寒论》被列入国家选拔医官考试的必考科目,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清代。在当代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把《伤寒论》列入本科以上教育的主干课程。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特别是临床医师职称晋升考试等,也都把《伤寒论》列入了考试范固。因此无论是初学中医的人士,还是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乃至中医药学的终生教育,都需要反复学习《伤寒论》。于是《伤寒论》几乎成了中医各科临床医师的案头书。我从事《伤寒论》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近40年,愚者千虑,或许会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所体会和感悟。承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抬爱,推举我作《伤寒论》示范教学的主讲人,并将我所讲的《伤寒论精讲》制作成了VCD发行,受到读者广泛的关爱。本书即是将我讲课的讲稿摘取大要就正于各位中医经典的热爱者。讲稿的《伤寒论》原文,遵照明赵开美《仲景全书翻刻宋版伤寒论》,但本书为现代普及读物,原文一律改用规范简化字体,原书中的异体字或讹字,如也一律改为通行的简化字,“鞕”、、、改作“硬”“蚘”改作“蛔”“欬”改作“咳”“痓”改作“痉”等。讲稿所选原文取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止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从中选择理论和临床意义较大的条文,进行归类编排讲解。对于争议颇多,存疑待考,或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