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治国

管仲治国
管仲治国

管仲治国

摘要和引子:

本文是最近看老版春秋战国电视剧和读了一些史料的总结,主要分三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讲管仲从囚犯到宰相的过程,当然他那时候的齐国宰相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长,齐桓公也就是现在的省委书记而已,呵呵。第二部分身临其境,假如你是管仲,在那种情况下你将怎么样治理齐国呢?我想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够的,当然他还做了一些伍鄙制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城乡二元结构,当然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了,我们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第三部分主要讲齐国怎么样和平崛起与仁爱称霸,关于“尊王攘夷”是可以和“远交近攻”、“挟天子以令诸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农村包围城市”等等

战略思想并驾齐驱的,有想法,可操作。最后再说一下这个题目为什么叫“管仲治国”,

不叫“管仲改革”,这也是管仲只是强齐半世,一些措施没有完全继续贯彻,称改革那商

鞅就没词用了。当然管仲的一些古典的经济思想是对的,需要我们很好地借鉴发挥,而且我们今天的人肯定要做得比古人要好才行。

管仲治国(上):从囚犯到宰相

梁启超先生曾经把管仲、商鞅、李德裕、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在这个小册子里面,除了李德裕和诸葛亮,其他四个人我们都会详细提到。中国台湾的柏杨先生对此排名有异议,把李德裕换成王猛,我虽然不赞同,但是这也算一家之言吧。第一部分我想论述一下管仲治国的故事。提起他,一般人说想起两件事,一个是管鲍之交,一个是尊王攘夷,这个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我们不会过多的强调这些,我们主要说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全国伍鄙之制,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使齐国迅速强盛起来;对外,管仲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正是他的精心辅佐,使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公元前685年的一天,齐国都城临淄郊外。刚刚登基不久的齐国国君齐桓公,亲临郊外,隆重欢迎一个刚刚被押解回来的囚徒,并恳请他出任齐国的国相。这个地方需要说明一下背景,大概一年前,原来的国君齐襄公被他的堂弟公孙无知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也逃亡国外。公孙无知确实也挺无知的,做了国君不到一年,也被人杀死了,据说,春秋战国时期最赚钱的营生就是当刺客,经常会有贵族王公大臣死于非命,这也是社会体制问题,当体制内不能解决的时候,人们总是寻求体制外的解决方式。一时间,国内无主,齐国大乱。当时对于逃亡国外的两兄弟来说,谁先回国,谁就可能先继承国君位。公子小白走得快,管仲也怕他先到,就在路上截住,放了个冷箭,以前我们都知道,管仲文采治国很在行,其实管仲文武双全,骑射也很好,但是庆幸的是,这一箭没能射中,小白诈死。两兄弟比心计,公子纠逊色太多。我们可以作一个假设,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之所以假设是为了说明问题,假设公子纠先到,凭小白的智商和情商估计最后的国君还是他。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小白当上国君之后,公子纠当然不服,就请鲁国发兵攻打齐国,只不过后来败了,公子纠也惨遭杀害。前面的假设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公子小白绝非等闲之辈。那个时代,领导的水平基本上决定了国家的水平。

小白当了国君之后,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杀管仲报仇,一箭之仇,不得不报,这是人之常情,政治斗争自古以来就是你死我活;第二就是重用管仲,以此来缓和以前跟着公子纠的一批人,从而缓和国内矛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时候小白也对管仲咬牙切齿,鲍叔牙出来给管仲求情,并推荐管仲出任宰相,管鲍的交情大家都知道的。生死相扶才是真正的友谊,我们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鲍叔牙劝小白,他不是说管仲有多牛,多好,人才难得,你不要杀他等等,这些话显然不具体也不生动,小白一想,哦,你的好朋友要杀我,你现在给他求情,你收了什么好处吧?我现在怎么可能因为他牛,我就不杀他呢,他越牛我越要杀才对。那鲍叔牙怎么说的呢?像齐桓公这种角色,不差钱不差权,你只能用理想来感召他,确实,小白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鲍叔牙说,你要只想搞好齐国,我的才能就够用了,而要想称霸天下,那必须管仲来。然后他反问小白,你想怎么样呢?小白说,当然不仅仅是搞好齐国!这就是鲍叔牙劝人的智慧。后来我们知道,管仲从阶下囚一下子变成一国宰相,后来号称“春秋第一相”,而正是这个阶下囚,帮助齐桓公开创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可以说,没有管仲,就不可能会有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当然,反过来说,也是对的,没有齐桓公,也就没有管仲的明天。同样的君臣还有,商君之于孝公,桑大夫之于孝武,张居正之于神宗,当然神宗这个例子有点特殊,我们后面会提及。

齐桓公的宽宏大量,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声誉,退一步海阔天空,还试图给我们一种思考,就是政治斗争,只要不是罪魁祸首,或者罪大恶极,尽量不要你死我活,可以囚禁,可以判刑,最好不要剥夺生命,说不定哪一天为我所用呢?公子纠已死,首恶必诛,胁从不问,这才能赢得人心。第二方面,不管是革命还是改革,选对人很重要,选对人,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就是我们搞人才计划的一个基本常识。我们政治格局向来重视人事安排而轻视制度安排,近些年来,很多人又多提出要安排好制度,制度好可以解决一切,这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然,单纯强调制度要比单纯强调人事要好,设计一种制度,来降低权力的含金量,当然这本身是好事,但是我们必须把制度和人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我们的文化氛围里面,再好的制度,搞不好都会走向畸形,这个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齐桓公选对了管仲,这个是齐桓公的幸运,更是管仲的幸运。我们说管仲,是那“一将”,鲍叔牙也“委屈”自己,说管仲很牛,那么管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到底有多大才呢?配不配得上鲍叔牙的竭诚推荐呢?或者说,管仲的性格怎么样,他的人生经历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什么启发呢?

春秋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前有殷商周礼,后有诸子百家。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管氏本是姬姓的一支,和周天子是同姓。管仲出身于没落贵族,小时候家里很有钱,也比较有权,也算个富二代吧,只不过后来不行了,条件变得不好。家道中落的人,历史上有很多后来都成才了,比如后来的曹雪芹和鲁迅,有人曾经问过鲁迅的儿子周海婴,这里面有什么共性。周说,有一种落差,无形中形成压力,让他们有一种光耀门楣的动力,日子也许清苦,但是此志不渝,往往就成功了。我同意这种分析。管仲的父亲管庄曾经做过齐国的大夫,只是后来家道中落,管仲也就成了贫民,年轻的时候,非常困苦。他替人养过马,做过小商人,游历过很多地方,积累了广泛的社会经验,这个非常重要,研究改革者,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有广泛的社会经验,眼界和视野都很开阔

,不是十分闭塞,也就是说,他们知道问题出在哪,知道人民心里怎么想的,等等。比如桑弘羊出仕前是商人世家;王安石进中央之前有十几年当县长的经历,在基层摸爬滚打。管仲那时候也曾做过生意,当过兵,打过仗,也几次谋官求仕,都不成功。他碰过壁,受过伤,失败过,才知道成功的可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能力,智商情商才能得到充分锻炼和陶冶,当然我认为,还有管仲本身的天赋,和后天努力也很重要。

前面说了,春秋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要想在这样的时代里出人头地,就必须文才武略,样样皆通,而管仲正是这样的一个全才。他从小就熟读《诗》、《书》,通晓礼乐

,射箭、驾车的本事也很高超,这个必须要说,普通人家的孩子大字都不识,哪有可能受到这么好的教育呢?这要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管仲之才,确实很大,即使在国外也很出名。当时,小白即位以后,鲁国派人攻打齐国,以此来支持公子纠即位,结果,鲁军大败。小白谈判的时候,就要求鲁庄公杀死公子纠,将管仲送回齐国治罪。这个时候鲍叔牙已经劝过了,小白正准备重用他。这时候,鲁国的大夫就建议国君杀死管仲,他说,管仲大才,他们要求杀死公子纠,而送回管仲,目的就是想用他为政。管仲的才干世间少有,他辅佐的国家一定会称霸天下。如果管仲真的被齐国所用,必然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破罐子破摔,不如把他和公子纠一块杀了。他说得对,管仲之才确实世间罕见,只不过当时的国君胆小怕事,没有听从手下的建议。

这里要再说一下齐桓公,管仲之才得以施展,确实要感谢小白,小白是个求贤若渴、宽宏大量的人,管仲回到齐国后,小白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祸乱已平,国家是不是可以从此安定了呢?这说明,小白是一个理智的思考者,他知道,祸乱平了,人心更重要,他不仅要让齐国上下知道,他重用管仲,也促使其他人来归顺自己,以此安抚民心,因为他也知道,他的父辈祖辈,以及篡位的公孙无知都没有把这个国家治理好,搞得一团糟,他的使命就是拨乱反正,彻底走出祸乱,使人民安定团结。管仲也知道小白是个雄心大志的君王,只苦于没有人给他贡献定国称霸的大计,于是就说,大王如果下决心称霸诸侯,心中有了远大的目标,齐国就能安定富强;如果只安于现状,胸无大志,安定富强恐怕就不可能了。管仲直截了当就给了一条路,称霸。小白说,不称霸,这主要是出于低调考虑,他有些犹豫地说,现在我还不敢说有这样的雄心,但是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不会错过的。这话讲得也是很有水平,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管仲这时候表态了,大王赦免了我的死罪,是我的万幸。我之所以苟且偷生,不为公子纠死节,就是想富民强国,成就一番大业。要不然,我岂不成了贪生怕死、追名逐利、不忠不义之徒了吗?小白也确实深受感动,两个人一唱一和,一拍即合,于是拜管仲为相,主持国政。管仲非常感激齐桓公的知遇之恩,就尽心尽力地辅佐桓公,开创霸业。

管仲治国(中):假如你是管仲

有前面一篇很详细的文章作为铺垫,我想作一个写作上的尝试,先做一个假设,读者诸君,如果你是管仲,处在当时的情况,你将怎么治理齐国,管仲本人又是怎么做的呢?这样

写,会给当事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清楚当时的情况,从而有所思考,得出启示。

前面说了,小白想称霸,这是一个构想,还没有变成现实。那怎么办呢?我们也知道,你要想称霸诸侯,在那个时代,你必须有强盛的国力,主要是军事实力要过硬,说话才能硬气,用我们现在的话,叫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后盾,构建一流军事国防。你要做的事情,和管仲一样就是四个字,富国强兵。大方向我们说清楚了,那剩下就是做的问题了。我们自然要想,怎么富国强兵?其实治国,主要分两大块,一个是内政,一个是外交,相辅相成。那么哪一个先呢?蒋介石先生曾经强调“攘外必先安内”,这个政策在当时看来是不对的,因为当时的情况就是外族入侵,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现在齐国的情况则是刚刚经历混乱,人心不稳,自然内政要重要的多。经过这一番分析,我们知道,先安内。管仲也同样这样做的,他当政以后,首先集中精力整顿内政,然后再希望富国强兵,为争霸大业建立基础。齐桓公以前的齐国,基本都很乱,主要是继承权力,新老交替的问题,这种问题苦苦缠了我们两千多年,确实要引起我们不断地重视。继承的问题,由于当时的时代局限性,管仲不可能做出什么新的制度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能做好本分,富国强兵,发展经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管仲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为什么呢?这主要跟他年轻时候的体会有关,知道要繁荣要发展,就要搞好经济,否则你外强中干,必然最后会衰败下去。管仲有一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仓廪充实,人民衣食无忧,然后才会有光荣耻辱的观念,才会知礼守法。当然后来很多学者专家,把这一句作了一些新的解读,拔高到先物质后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这些话可以听听,但是我想管仲是没有这么高的境界的。读者诸君,如果有人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就知道了,这句话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一般的常识。以前,先民们是很愚昧的,不要说读书识字,有的人连简单加减都不怎么会,连年征战,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就想吃饱肚子,还图什么呢?肚子吃不饱你跟他们说礼义廉耻,毫无作用,他们也基本上不会理你。这也是那时候孔子学说不受待见的原因之一吧。我们把发展经济当作治国的第一要务,你想做好,就要让农民吃饱穿暖,管仲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一开始就采取了许多“富民惠农”的经济政策。这个地方需要说明一下,怎么富农惠农,补助吗?还是把钱打到人家银行卡里面,不是的,诸君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传统的农业社会,刀耕火种,土地才是经济问题的核心。当然齐国的国情和其他诸侯国还有点不同,还有点副业,就是齐国临海,还有一些制盐“工业”,但是不管怎么讲,土地问题是关键。

关于中国的土地问题,可以写一本很厚的学术专著了,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仍然有讨论和探索的学术空间和实用价值。我们就不做展开,因为在商鞅变法的时候,我们会详细谈一谈土地问题,我们说,商鞅变法最彻底,基本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了,关键就在于土地问题解决好了,不然我们那样说就是不科学的,武断的。那时候,基本都是奴隶制,奴隶种田,奴隶主坐收渔翁之利。只不过那时候隐隐约约,社会上有点变化,有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苗头。我们都知道,要调动奴隶的积极性,那就要在土地分配上下功夫。所以管仲在土地问题上,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放弃公田制度,分田到户;第二废除劳役地租,按照土地的好坏,分等级征收实物地租。这样一来,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贫瘠土地的

利用率也提高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诸君会说,等一下,你没搞错吧?那时候就分田到户了,也忒先进了,这不家庭联产的雏

形嘛?!其实不是,前面说了,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性,管仲那时候不可能说,搞一个彻底

的分田到户,真把土地分给农民。首先要承认,这在当时看来,管仲的土地政策有先进的

一面,但是与后面商鞅变法和桑弘羊经济体制改革不一样,管仲的土地改革有他不彻底的

一方面。原来奴隶给人劳动,自己也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管仲这样做就是说,你不没土

地种嘛?好,我把公田的土地给你一部分,这里也并不包括一些权贵的土地,所以也基本

不存在王安石变法的境遇,要土地变法就要得罪大地主,要打“老虎”的问题,这里的分田,只是田的使用权,你劳动,然后你交实物地租给奴隶主,多余的你自己过小日子吧,

但是你本身还是奴隶主的。换句话说,奴隶们的政治地位基本没变,但是经济地方提高了

,吃饱了,就当时来看,这也是一种巨大的解放。

我们知道,解决并搞好土地问题,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搞好“

三农”或者“四农”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一样。农业之后,我们还得关注一下

工业问题,管仲就规定盐铁官营,这个后面桑弘羊改革,我们会详细阐述其中利害。在古

时候,你要想赚钱,就得贩盐,就像现在你想赚钱发横财,就得弄毒品一样。当时政府想

赚钱,你就得把采盐卖盐的权力收归国有,现在政府想赚钱,那就得增加企业税收。当时

,管仲设立“轻重九府”,这不是一个部门,是很多部门,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政府,银行,法院等等机构单位的总和,也是管仲治国的行政体系。在这里,由政府掌握铸币权,

并根据每年的收成,收购或抛售谷物,既可以平抑粮价,又能够从中得利。当时粮食就是

最大的消费品。前面说了,齐国临海,这就有区域优势了,我们也要把这一点发挥出来。

管仲也非常重视商业贸易,尤其是境外贸易,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加强国际交流,搞好国

际贸易,发挥齐国临海的地理优势,大兴鱼盐之利,甚至以免税的方法来进行鼓励。这些

思想和方法,不仅在当时为人称道,同时也启迪着今天,更影响着未来。

这里面我们穿插讲一下,管仲的治国理念,前面提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

荣辱”,也阐述了一下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但是我更强调的是,这就是一般老百姓过

日子的常识。管仲还说过,“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后来司马迁的《史记》把这句话改

为“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这些话现在看来,都很有指导意义。早在1983年12月22日,胡耀邦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审议《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时,

就提到这种古典的经济思想是对的,需要我们很好地借鉴发挥,而且我们今天的人肯定要

做得比古人要好才行。

前面主要谈了一些经济问题,诸君也知道,内政又主要包括几块,一个经济,一个政治,

一个军事等等。所以管仲还改革了行政组织,简单来说,就是实行“叁其国而伍其鄙”。

实际上翻译成我们现在的意思就是划分行政区域来管理,实行初期的户籍管理制度。具体

来说,“叁其国”就是把都邑划分成21个乡(这里的乡不是现在的乡,实际上相当于我们

现在大城市的一个区),各有特色,其中工商乡6个,士乡15个,又把15个士乡分成三份,

由三个人来管理,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郡县制,只是这样人为划分,没有制度化,只是便于管理。“鄙”就是乡村,管仲把乡村分为五属,分别由五个大夫治理,还在“属”下设立了县、乡(这里的乡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乡)、卒、邑四级行政组织。“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五个大夫就是五个省长,这样读者诸君就理解了。但是这样管理的亮点还不止于此,关键在于国鄙分治,这个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体制安排。简单的说,就是农村城市分开治理,这样好就好在为战争做准备,古时候打仗都是攻守城池的,农村地方主要就是种粮食,所以一个点要带动一片,你必须要建立一个农村和城市的枢纽网络,城市里搞军备,搞贸易,盐铁专营,农村就一心一意搞好农业生产。行政区划规定好了之后,管仲下令禁止随意迁徙,禁止杂处改业,使人们各定其居,各守其业,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总之一句话,管仲这样的行政体制设计,就是为了战争中准备的,后面军事改革,大家也会有深刻体会,这也是在那个时代生存的朴素真理。

接着,管仲又推行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有点像我们的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在冷兵器时代,就是这样,人民拿起锄头耕地就是农民,拿起锄头打仗就是士兵。管仲按照行政组织来设立军事组织,人们平时生产,战时从军。每逢春季、秋季农闲之时,就集合进行军事训练。训练结束后,不许迁徙,使同一支队伍中的士兵彼此熟识,祸福与共。管仲的这一举措扩大了兵源,也增强了战斗力。当时的齐国军备非常缺乏,就是缺人,缺男丁,缺武器等等,那怎么办呢?按照我们的思路来说,假如我们是管仲,我们肯定会先鼓励生育,计划生育也不要搞了,多生孩子好打仗啊。管仲除了鼓励人口生育之外,其实那个时代鼓励不鼓励也没什么关系,大家都自动想生,越多越好,只不过那时候营养和卫生条件也更不上,也不是你想生多少就生多少的。军备怎么搞,自动化工业也不发达,造个兵器或者箭镞也不容易,铸把剑也耗时耗力,管仲就实行了一个“馊”主意,就实行了用兵器或者铜铁赎罪的政策,就连一般的民事诉讼,也可以用箭作为诉讼费,如此一来,齐国的军备很快就得到了充实。这一招立竿见影,但是也有不好的后果,这也佐证了我在序言里面说的,改革是一把双刃剑,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不管怎么说,管仲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整顿之后,齐国迅速强大起来,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已经有足够的力量称霸诸侯了。下面在第三部分,我们会详细论述到,至此,我们关于管仲内政改革的内容就全部讲完了。

管仲治国(下):和平崛起与仁爱称霸

上一篇,我们讲到了管仲的内政改革措施,其实还是蛮简单的,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复杂,主要是那时候的政治经济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也不存在国际化的问题,但是内政与外交不同,后者要更复杂一些,要想在这一篇里面彻底讲清楚管仲的外交策略,还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基本会按照时间顺序来讲那些“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战略目标与战术实现,希望各位看官能有所启迪。

其实,管仲最主要的一个战略就是“尊王攘夷”,顾名思义,就是尊周天子,为了得到诸

侯的认同,把自己放在有利的位置上,抵御蛮夷,主要是周朝行政区域以外的北方戎狄,类似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商鞅变法的时候,再强调尊王,估计没人理他,春秋后

期和战国,其实你太强调尊王,效果是不大,那时候就是诸侯相互混战的局面,谁占了什么地方,灭了什么国,周天子就识时务的来个册封或者恭贺之类的“诏书”。春秋早中期

,管仲那个时候,提出这一策略有他的考虑。当时各路诸侯都是天子属国,谁都不服谁,那怎么办呢?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的策略,这个策略其实有一定的法理基础。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派使臣朝见周天子,并取得其信任和授权,这里面有一些连哄带骗的成分,然后开始了自己的争霸战争。其实说白了,还是自己实力强了,不然哄什么都没用,没用军事力量何来争霸。这时候齐国已经不是3年多前的齐国了,急于用武力向外证明了。

管仲建议桓公先出兵灭掉谭国。为什么选谭国?一方面谭国是个小国,好欺负;一方面,有适合的理由。桓公流浪在外,谭国将其拒之门外,后来小白即位,谭国也没有来祝贺。灭掉谭国之后,齐国的领土向西延伸了很多,更接近中原了。其实这时候开始,管仲就可以罢兵,休养生息20年,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但是处在中原附近这块地方,跟秦国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不同,这基本是今天的中东,战争的策源地。正在这时,宋国发生了变乱。所以桓公就以天子的名义,邀请诸侯会盟于齐国西南的北杏,商讨摆平宋国的方法,想借机收买人心,也是把自己当做“诸侯警察”的身份。结果很没面子,前来参加的只有宋、陈、蔡、邾四国。管仲建议桓公拿遂国开刀,以儆效尤。为什么选遂国?一方面遂国非常弱小,还是柿子捡软的捏;一方面遂国离北杏很近,竟然也敢不来,马上出兵马上到。遂国被灭以后,一些大国也都归顺了齐国,这主要是利用武力上的“威”,没有什么“恩”。被孤立的鲁国无可奈何,只得同意与齐国结盟。这个时候,其实霸业小成了,基本可

以静一静了,但是春秋的时候,有些战争就是这样,不打不行,通过战争来增加土地和人口,掠夺财富,而忽视了国内工农业的发展。历史惊人的相似,有点像地理大发现之后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只顾从海外掠夺财富,增加殖民地,而没有搞实业,最后霸权旁落给工业革命起源的英国。

言归正传,从两次选择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管仲的策略和手段,先易后难,打蛇打七寸,管仲执行的实际上就是非常务实,非常理性的外交政治,务实和理性也是成功改革者所必备的素质,后来的商鞅做得更好,商鞅在收复函谷关以后,基本对外没发动什么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其实那时候秦国的实力已经很强,打几场硬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商鞅继续推动第二次改革,我们后面会提及到,但是可惜的是,管仲没有适合而止,其实从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81年这段时间,齐国的老百姓也就刚刚适应了新的规矩,勉强解决温饱,主要是齐国那个地方不像长江中下游靠天吃饭,具体的一些生活并没有明显改善,更别说小康了。

关于齐鲁结盟,还是有很多小故事的。据说,结盟这天,齐国高手云集,摩拳擦掌,规定

鲁国只准一君一臣登坛,其他人在坛下守候。鲁庄公手下有个保镖,叫曹沫,带着武装护送庄公登坛。齐国的会场工作人员东郭牙对曹沫说,沫哥,今天两位老板在这谈谈人生,谈谈理想,是希望和平的,大哥带着武器,啥子意思哦!请曹将军把短剑除去。曹沫怒目而视,眼眶都要瞪裂了,东郭牙大惊失色。曹沫护主而上,就在双方要歃血为盟时,曹沫忽然拔出短剑,逼住桓公。管仲急忙插到二人之间,护住桓公说,曹将军,这是什么意思?曹沫不卑不亢,义正词严地说,如今你们强我们弱,贵国不断地侵犯我们鲁国,可是鲁国的城墙一旦塌了,就会压在齐国境内,请您多加考虑!这话的意思,很明确,杀人不过头点地,要死磕,我鲁国临死也要拉几个齐国的垫背。这个就是这样,就像今天的一些国家,被霸权主义逼得走投无路,只能耍流氓了。不要我有核武器,我偏偏搞核武器。其实称霸并不是实行霸道,一旦肆无忌惮,必会招致反弹。关于肆无忌惮这个问题我要多说几句,一个国家如果肆无忌惮必然灭亡,因为物极必反,月盈则亏,自然之理。一个人如果肆无忌惮,欲望膨胀,为所欲为,人性的缺点和阴暗面也会喷射出来,伤害到身边的人。举个例子,夫妻俩吵架之后,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以前恋爱的时候,我不这样啊,现在怎么跟泼妇一样,或者现在我怎么这样,为点小事就大打出手,这个就是我们在婚姻关系中有点肆无忌惮了。正如我题目中所说,和平崛起在那个时代不可能,但是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做到,现在的齐国已经崛起,那作为最高智囊的管仲,你就应该清楚,要称霸,稳定霸权,更要施仁义,要恩威并用。“威”短平快,但是“恩”却能持久而弥坚,当然忘恩负

义除外。

当时那种情况,桓公只得答应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曹沫于是撒手扔剑,下坛归座。事后,桓公非常恼怒,就想劫持鲁庄公,背弃诺言。管仲劝桓公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

只为一时痛快,背信弃义,必然会失信于天下,以后的霸业就更困难了。”桓公觉得有理

,就听从管仲的劝告,归还了鲁国的土地。管仲不仅仅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他还知道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争霸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是他也许不知道,当年的承诺,要称霸,并不应该是改革的终极目标,只能是齐国强大的一个副产物而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有且只有让人民富足,也就是说,治国之道,不仅仅是必先富民,也不是司马迁说的,富民为始,而是富民为本,这个“本”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是以人为资本,希望他们身体强壮,能劳动能打仗,而是以人为根本,这才是我们以史为鉴的最大启示。

公元前680年,齐国又征服了背弃盟约的宋国。管仲建议桓公趁此机会,再次会盟,提高齐国的威望。这年冬天,桓公在鄄城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使臣参加,齐国成了事实上的诸侯霸主。公元前678年,周惠王正式任命齐桓公为“侯伯”,“伯”是领袖的意思,“侯伯

”就是诸侯的领袖。从此以后,桓公的霸主地位,就真的名正言顺了。以前我在很多关口的地方说过,不要再称霸,不要再打仗,要低调,但是真到了这名义和事实上霸主宝座的时候,骑虎难下了,也就注定齐国最终走向衰落的命运了。管仲这时候必须要巩固制度,选好接班人了,不然辛辛苦苦建立起的霸业必然灰飞烟灭。这时,远在江南的楚国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兴兵北上,侵扰中原。所以,齐桓公和管仲统领八国联军,挥师南下,征讨楚国。双方一直相持了几个月,楚国同联军讲和。桓公和管仲本来也只是想显显霸主的威风,让楚国宾服,见占了上风,也就及时收场,这一点很重要,两个大国打仗,决不能打全面战争,局部战争就好,一旦大规模作战,必然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齐楚两国会盟

,缔结和平条约,此后,楚国暂时收敛,不敢再兴兵北犯了。

桓公还听从管仲攘夷的建议,这个政策,一方面体现了管仲“华夏一家”的理念,一方面也是“仁爱称霸”的体现。桓公号令诸侯,存邢救卫,多次击退了北方戎狄对中原的侵扰。公元前664年,山戎大举南下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援。桓公二话没说,出征山戎,挽救了燕国,收拢了人心,但是人心这东西虚的很,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你齐国本身衰落,什么人心都不管用。其实这个时候,因为连年征战,齐国内部矛盾日益突出。这次战役之后,山戎再也无力为患了。燕国君臣对齐桓公感恩不尽,诸侯列国也更加钦佩齐国,桓公的声望更高了。桓公征伐山戎的时候,曾请鲁国共同出兵,鲁国口头答应,却一兵未发。桓公对此很恼怒,就想去攻打鲁国。管仲劝他说:“大王现在是天下霸主,要有霸主

的气量,为了一点小事,就举兵征讨,恐怕不太合适。大王这次长征,得到了很多中原没有的珍宝,不如送一些给鲁国,来祭祀周公。鲁国一定会感激归顺的。”桓公依照管仲的

主意,给鲁国送去一些珍宝。鲁国见桓公如此宽宏大量,果然非常敬服。前期管仲“威”用得多,主要是人家不知道你强了,后期人家知道你的实力,你用些小恩小惠,用些外交斡旋的手段,已经可以达到战争的目的,那为什么不用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大概公元前660年,太行山一带的狄人攻灭了黄河北岸的卫国,卫国有700多人逃到了黄河东岸,加上原来住在东岸的人,整个卫国只剩了5000人。卫国国君戴公,带领这5000人,这5000人里面就有后来变法强秦的商鞅的先辈,临时驻扎在曹城。他们既没有御敌的军队,又缺乏生活必需品,桓公和管仲雪中送炭,派公子无亏率领军队来帮助卫国防御,还带来了各种物资,援助卫国。后来,在管仲的筹划下,桓公又联合了几家诸侯,在曹城附近的楚丘,给卫国建了一座新的都城。卫国以此为中心,又逐渐恢复发展起来。两年后,狄人进犯邢国,齐国出兵相救,狄人听说齐国发兵,很快撤退,邢国转危为安。后来,狄人卷土重来,占领了邢国国都。齐国派了大军前往救援,击退了狄人,并替邢人在靠近齐国的夷仪建了新都,并把邢国旧都收集的财物都交还给了邢国。这里不得不说,救邢存卫,是桓公和管仲的两大功业。它阻止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侵扰,对保护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战争和前面那些诸侯争霸战,在历史意义上迥然不同。公元前649年,周襄王的弟弟叔带勾结戎人叛乱,攻进京师洛邑。齐桓公又派管仲到周天子的京城,帮助襄王平定了叛乱。在管仲的辅佐下,桓公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帮助周天子平定了一次叛乱,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公元前645年,管仲为齐国辛辛苦苦操劳了40年,已经重病,桓公亲自去探望他。看到管仲病势严重,估计不行了,就问他,您病得不轻啊,如果您有个啥意外,谁人可以接班呢?管仲说,隰朋可以,他为人宽厚仁慈,对大王又忠心不二。目前更重要的是,希望大王能斥逐易牙、竖刁和卫公子开方这三个小人。桓公很吃惊,因为这三个人是小白很信任的,易牙曾经为了给小白做肉羹,连亲生的儿子都煮了;竖刁为了进宫侍奉小白,挥刀自宫;卫公子开方已经侍奉小白十五年,兢兢业业,连父亲去世,他都没有回去奔丧。桓公有点

想不通,管仲就告诉他说,世界上,没有人不疼爱自己儿子的,易牙连自己的儿子都忍心杀死,又怎么会忠于大王呢?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的,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忍心伤害,又怎么会忠于大王呢?没有人不敬爱自己的父母的,自己父亲去世,他都忍心不回去,这样的人,大王怎么能指望他为您尽忠呢?管仲分析得是人之常情,所以当读者诸君,看到类似的新闻,比如一劳模坚守在岗位第一线,父母去世都没回去奔丧,等等,这些不符合人情人性的所谓楷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都会原形毕露的,所以我们要倡导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爱岗敬业,需要我们的人事干部细细体察与品味。

故事讲到这里,也注定是一个悲剧收场,可惜的是,桓公没有听信管仲的话,仍然宠信这三个小人。就在这一年,管仲病逝,仅仅三年之后,桓公就被易牙等人饿死宫中,尸体直到60多天后才被收殓埋葬。管仲和桓公去世之后,齐国的霸业也就终结了,可惜管仲的远见卓识和苦口婆心,心里面清楚,有识人用人之才,却没有在死后留下什么制度设计或者人事安排,悲夫,也没能改变这位春秋第一霸主悲惨的结局。

至此,我们就把管仲治国,分上中下,三篇文章讲完了,其中也穿插讲了一些得失,希望读者诸君体会。管仲治理齐国40年,使齐国国富民丰,兵强马壮。他的许多政策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桑弘羊经济体制改革,就学到了管仲的一些策略,实行盐铁专营。管仲“尊王攘夷”的政策,不仅使齐桓公小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还援助燕国、匡救邢国、保存卫国、压制楚国、安定周朝,仁爱称霸,为保卫华夏的先进文化,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孔子和司马迁也很赞赏管仲其人。当然,管仲治国也有很多缺陷,前四年的内政改革,执政之基,制度安排,人事任命也有一些不能尽善尽美的地方,后期过于关注外部局势,而忽略了国内的矛盾。管仲个人性格,习惯,也有他的缺点,他生活极为奢侈,其程度甚至可以和国君相媲美。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批评过这一点,孔子也批评过他不知节俭,不遵礼法,多所僭越,但是,毕竟瑕不掩瑜,管仲终究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梁启超把管仲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管仲是当之无愧的。

管仲:《治国》全文阅读

管仲:《治国》全文阅读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 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 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 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 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 则田荒而国贫矣。 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倍贷以给上之 征矣。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 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 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 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 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 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 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 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 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 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 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上不利农 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

论管仲的监察思想

论管仲的监察思想 程希 政法学院07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702034 中国的监察制度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就对此有过不少论述,其中法家最早并较为全面地提出了监察思想。而作为“齐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的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涉及到了社会的多个领域,这其中也包括对监察制度的一些理论。 管仲,又称管敬仲,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名夷吾,字仲,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帮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但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的保举,任用其为卿,尊称“仲父”。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分国都为十五个士乡和六个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设置选拔人才的制度,士经三次审选,可作上卿的辅佐;将士乡按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的军事编制进行组织。征税按土地好坏分等,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由官府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使得齐国因此而国力富强,遂在此基础上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与商鞅、韩非子等三晋法家相对立的“齐法家”的代表人物,有著述总集《管子》。 管仲的监察思想,在监察目的等多个方面皆有所论述,具体而言,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国之本在于治官 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加强对官吏的管理和监督逐渐受到重视。在君臣关系上,管仲认为君臣之间纯粹是权力与利害关系,并无信义可言。他将臣分为七种:即“法臣”、“饰臣”、“侵臣”、“谄臣”、“愚臣”、“乱臣”、“奸臣”,其中只有法臣为治国之吏,其他皆为害国之臣,害国之臣是为“社鼠”,若不能控制百官的枉法行为,“而求上之毋危,下之毋乱,不可得也。”《管子·立政》中说“治国有三本”,中心就是吏治问题,官吏治不好,“属数虽众,非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以任国也。”治吏而令官吏守法是国家与君主生死存亡之大计。 (二)事断于法,法不阿贵 先秦的法家一般都认为,要加强君权、制臣治官,必须打破周代“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取消贵族特权,即实行“不别亲疏,不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所有人的行为都应当由法来裁断。《管子·七臣七主说》中提出:“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而《管子·任法》则是进一步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即使是法律的制定者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这一理论,与封建领主的世袭特权严重对立,为封建地主阶级以法治吏的监察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无法避免的是,这一理论只是一种理想,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地主阶级在执法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徇私枉法和违法乱纪,在皇权的专断之下,君主极易随心所欲地歪曲、破坏自己制定的法律,以言代法。 (三)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 《管子》一书中多处提到应当设置专职监察官的问题,《管子·君臣上》中说,是故有道之君,“下有五横以揆其官,则有司不敢离法而使矣。”而选择监察官员之标准则在于“廉以摽(监)人”,其意就是只有廉洁奉公的人才能发挥监

《管仲列传》原文及逐字逐句翻译【全】免费_高二语文

管仲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鲍叔知其贤(才能)。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把这种)。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等到)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推荐)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管仲之谋也.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经商),分财利多自与(自己拿),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君主免职),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没有才干),知我不遭时(没有遇到好时机)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他而死),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苏洵《管仲论》赏析

苏洵《管仲论》赏析 《管仲论》古文赏析【作品介绍】《管仲论》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并批评了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代为“不知本”。同时以晋国在文公死后有“老成人”执政为例来对照论述,还以史蝤荐蘧伯玉、萧何荐曹参作对比证明。全文析理精细,反复对比,层层深入,笔锋流畅犀利,见识独特,很有说服力。【原文】管仲论①作者:苏洵管仲相威公②,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③,威公薨于乱④,五公子争立⑤,其祸蔓延,讫简公⑥,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⑦。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⑧。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⑨,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

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注释】①管

管仲治国

管仲治国 摘要和引子: 本文是最近看老版春秋战国电视剧和读了一些史料的总结,主要分三个部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讲管仲从囚犯到宰相的过程,当然他那时候的齐国宰相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长,齐桓公也就是现在的省委书记而已,呵呵。第二部分身临其境,假如你是管仲,在那种情况下你将怎么样治理齐国呢?我想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够的,当然他还做了一些伍鄙制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城乡二元结构,当然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了,我们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第三部分主要讲齐国怎么样和平崛起与仁爱称霸,关于“尊王攘夷”是可以和“远交近攻”、“挟天子以令诸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农村包围城市”等等 战略思想并驾齐驱的,有想法,可操作。最后再说一下这个题目为什么叫“管仲治国”, 不叫“管仲改革”,这也是管仲只是强齐半世,一些措施没有完全继续贯彻,称改革那商 鞅就没词用了。当然管仲的一些古典的经济思想是对的,需要我们很好地借鉴发挥,而且我们今天的人肯定要做得比古人要好才行。 管仲治国(上):从囚犯到宰相 梁启超先生曾经把管仲、商鞅、李德裕、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在这个小册子里面,除了李德裕和诸葛亮,其他四个人我们都会详细提到。中国台湾的柏杨先生对此排名有异议,把李德裕换成王猛,我虽然不赞同,但是这也算一家之言吧。第一部分我想论述一下管仲治国的故事。提起他,一般人说想起两件事,一个是管鲍之交,一个是尊王攘夷,这个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我们不会过多的强调这些,我们主要说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全国伍鄙之制,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使齐国迅速强盛起来;对外,管仲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正是他的精心辅佐,使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公元前685年的一天,齐国都城临淄郊外。刚刚登基不久的齐国国君齐桓公,亲临郊外,隆重欢迎一个刚刚被押解回来的囚徒,并恳请他出任齐国的国相。这个地方需要说明一下背景,大概一年前,原来的国君齐襄公被他的堂弟公孙无知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也逃亡国外。公孙无知确实也挺无知的,做了国君不到一年,也被人杀死了,据说,春秋战国时期最赚钱的营生就是当刺客,经常会有贵族王公大臣死于非命,这也是社会体制问题,当体制内不能解决的时候,人们总是寻求体制外的解决方式。一时间,国内无主,齐国大乱。当时对于逃亡国外的两兄弟来说,谁先回国,谁就可能先继承国君位。公子小白走得快,管仲也怕他先到,就在路上截住,放了个冷箭,以前我们都知道,管仲文采治国很在行,其实管仲文武双全,骑射也很好,但是庆幸的是,这一箭没能射中,小白诈死。两兄弟比心计,公子纠逊色太多。我们可以作一个假设,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之所以假设是为了说明问题,假设公子纠先到,凭小白的智商和情商估计最后的国君还是他。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小白当上国君之后,公子纠当然不服,就请鲁国发兵攻打齐国,只不过后来败了,公子纠也惨遭杀害。前面的假设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公子小白绝非等闲之辈。那个时代,领导的水平基本上决定了国家的水平。

2020高考满分作文:我看管仲

2020高考满分作文:我看管仲 【篇一】XX高考满分作文 我看管仲 有人认为,英雄应是站在荣耀之巅,享受无上的荣光和赞美。但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应是这样的。 春秋战国,硝烟弥漫,中原各国自相残杀。国内明争暗斗,北狄、南蛮、东戎、西夷大举侵犯中国。举世皆浊有一人独清;众人皆醉,有一人独醒。 “微管仲,吾将被发左衽乎!” 管仲,于战火纷争中崛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他先前侍奉于公子纠,面对公子纠的败落,他面临一个问题:死或不死。是用死亡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赤胆,亦或是保全姓名于乱世,完成自己治世之理想?他的同僚选择了死亡:召乎死之。而管仲则选择了后者:管仲请囚。他深知,他不能死,他要为更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他不拘于此小节。“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他赢了,他赢得了齐桓公的信任,任卿相。助小白完成了北杏之盟、荆之盟,齐侯会宋公、卫候,会陈人、蔡人等一霸春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不拘于小节,有伟大的抱负和理想,并有与之匹配的才华。 管仲,于民族大义中抉择,以仁为本,解救中原! 狄人伐邢,救亦或是不救?救,对齐有何益处?邢国远于千里之外,路途遥远,风餐露宿,将士疲敝,能不能赢先不说,光是外出花销便

会拖垮齐国经济的发展。不救,狄人距齐甚是遥远,一年两年似乎也打不到这里来。救还是不救?管仲给出的回答是“救”“夷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诗曰:“‘畏此简书,且不怀归’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遂救邢。”站在本国的立场考虑,自然不救为好,可是站在仁义、站在中原文化的角度来看,救,必须救,现如今礼崩乐坏,中原文化处于千钧一发之际。若不救,将使千古仁义毁于一旦,使千年的文明消失殆尽。他深谙此理,所以“纵千万人,吾往矣”。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大局面前,不顾及小家的利益。在历史兴衰面前,能敏锐察觉出时局的变化,做出有利于天下的决定,是的,是天下,不在一人,一家、一国,而是全天下。 真正的英雄就是像管仲一般,能于乱世之中崛起,不拘小节,真正的英雄应以仁义为本,以天下为己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篇二】XX高考满分作文 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各位嘉宾: 大家好! XX年,一场突发的新冠疫情让原本高度发达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仿佛一下子放慢了脚步。但是我相信:这根本阻挡不了全人类共谋发展的大趋势,更加阻挡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们仍将朝着人类美好未来的星辰大海继续努力地前进着。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始终和世界保持着密切广泛

关 于 管 仲 的 法 律 思 想

关于管仲的法律思想 内容提要:通过分析春秋时期的基本历史状况和简单介绍管仲的法律思想,分析管仲法律思想的得与失,并思考法律思想与时代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关键字:“井田制”、“百家争鸣”、德化、四维、修旧法、与民分货、三国五鄙、 一、春秋时期基本历史状况 1、社会阶层分化的变动 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相对来说是整齐有序的:君主、卿大夫和士(官员、武士和贵族的家宰)组成了统治集团。然而,这种整齐有序是短时期来看的,从长远来看就可以发现一些显著的变化:首先,名义上的君主的权威被卿大夫所篡夺,君王被大夫和贵族联合起来废黜掉。其次,士阶层,一反以前不显眼的态势,开始加入了创造历史的行列,尤其是春秋末期,士变得最为活跃。最后,在原来的奴隶和奴隶主这两个对立的阶级以外,又出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手工业者。在奴隶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矛盾激化的同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旧的社会秩序被完全打乱,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缺乏解决争端与保持和谐关系的统一标准,连续不断的战斗是唯一被证实了的生存之道,因此大家都认为战争是正当的。 2、经济的转变 首先,这一时期,土地所有权逐渐从奴隶主贵族手中转移到独立

的庶人等非贵族的土地所有者手中,奴隶制的“井田制”受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挑战,公元前549年,鲁国“初税亩”改革正式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开创了租税取代力役的封建土地制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激化。其次,每个国家控制地域的扩大使商人能在更为广大的地域安全旅行,列国频繁的接触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地方产品越来越专业化以及货币的出现,商业活动开始盛行,工业变得专业化且规模逐渐变大,城市化作为一个新的因素开始出现。 3、观念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与变革,必然要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都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从而揭开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思想观念在仙湖的冲击中发生巨大的转变。首先,君主与大夫的关系从家族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神权思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然神权法思想进一步动摇,重民轻神思想兴起。其次,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弑君杀父,与革旧立新之事不断发生,宗法“礼治”思想衰弱,“法治”思想开始萌发。最后,随着人民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劳动者身份的变化,奴隶主贵族“折民惟刑”的传统思想受到打击,重视“德化”和“以德服人”的思想有所发展。 二、管仲简介 管仲(?—公元前643年),又称管夷吾、管敬仲,郑国颖上人,。他出生于平民,曾与鲍叔牙一同经商,曾在贫困中度日,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由于鲍叔牙的推荐,委任管仲为相。此后,管仲主

治国必先富民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治国必先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试题】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1)是以善为国者()(2)民富则安乡重家()(3)奚以知其然也()2.翻译下列句子。(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答:(2)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答:3.在短短百十字的文字中,直接体现了管仲“”这一远见卓识。【参考答案】 1.(1)的人(2)就(3)这样 2.(1)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2)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 3.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意思相同即可)( 2007年四川省安岳县中考语文试题)【作者简介】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称敬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译文】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尊敬皇上而畏惧刑罚,尊敬皇上、畏惧刑罚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皇上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长久富裕,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评析】这篇短文为了讲清“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讲“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紧接着从另一方面讲“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从这两个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治国常富,乱国常贫”进而得出“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的道理。

作文素材 管仲其人瑕不掩瑜

作文素材管仲其人瑕不掩瑜 管仲任政于齐,使得齐桓公成了春秋史上第一个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谓旷世英才,功高盖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除了得人得时之外,还因为他有以下这几方面的品质。 知轻重别大小,能屈能伸。他屡次失败而不甘沉沦。“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三仕三见逐”,努力寻找机遇。他轻小节重功名。想当初,公子纠被杀后,与管仲一同辅佐纠的召忽自杀殉主,而他却甘愿“幽囚受辱”。是因为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用文天祥的话说就是“隐忍不死,将以有为也”。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乃大丈夫也!设若他也殉主了,还有后来的齐桓公称霸,齐国的百年富强吗?他的价值观改写了春秋的历史。他轻名节,重亲情。战场上多次当逃兵,是因为家有老母,恰是人性的体现,孝顺是善良、有爱心的表现,也是他当宰相以后能顺应民心,“与俗同好恶“的基础。进而“通货积财”,才能“富国强兵”。他的“贵轻重,慎权衡”冷静理智的品质使他走向了成功之路。 善于因势利导,扬善避恶。司马迁对管仲的评价是“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意即要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是非常恰当的。有这样两个典型的例子:《齐太公世家》中记载:“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不断绝关系)。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齐桓公袭击蔡国是出于一己之私而发动的不义战争,而管仲却趁势伐楚,以“责苞茅不入贡于周室”的正当理由替齐桓公成就正义的美德,掩饰过错。再有,《齐太公世家》里说,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逞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齐桓公想悔过,是管仲成就了他能克制忍辱,信守盟约的美德,才赢得了诸侯们的拥戴。 任人唯贤,忠于国家不私友。按说鲍叔对管仲可谓恩重如山,临终前应该推荐鲍叔接替宰相的位置,但他为了国家,如实地指出了鲍叔不能胜任宰相一职的缺憾:“鲍叔牙,君子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人善恶过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恶(wǜ厌恶,)恶已甚,人谁堪(忍受)之?鲍叔牙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是其短也(《东周列国志》)”。鲍叔为相后,见桓公重又亲近易牙等奸佞小人,谏之而不听,结果“愤郁,发病而死”。管仲太了解他的朋友了。任人不唯亲,足见管仲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心。 洞察世相,明智过人。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管仲特别善于通过人的表象看透其本质。他治理百姓方面自不必说,单看他怎样识人。例如《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一回管仲临终前与齐桓公的对话:桓公曰:“然则易牙何如?”仲对曰:“君即不问,臣亦将言之。彼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必不可近也!”桓公曰:“易牙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是爱寡人胜于爱子,尚可疑耶?”仲对曰:“人情莫爱于子。其子且忍(残忍对待)之,何有于君?”桓公曰:“竖刁自宫以事寡人,是爱寡人胜于爱身,尚可疑耶?”仲对曰:“人情莫重于身。其身且忍之,何有于君?”桓公曰:“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于寡人,以寡人之爱幸之也。父母死不奔丧,是爱寡人胜于父母,无可疑矣。”仲对曰:“人情莫亲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于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弃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过于千乘者矣。君必去之勿近,近必乱国!”照一般人的看法,和桓公一样认为他们都是衷心耿耿的好人,而管仲却能洞察入微,看透这些小人阴险狡诈的本性。 - 人无完人,司马迁并不避讳管仲的缺点。比如他和鲍叔经商常给自己多分财利,成为宰

管仲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编辑[guǎn zhòng]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1]“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失败,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即宰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孟子·告子下》中说“管夷吾举于士”。是指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加以任用的。大唐李靖有云“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查天时地利,安能迩忽?”(出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2-3] 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

管子--小匡原文及翻译

管子小匡翻译 原文: 桓公曰:“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管子对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今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弟。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士之子常为士。今夫农群萃而州处,审其四时,权节具,备其械器用,比耒耜谷芨。及寒击槁除田,以待时乃耕,深耕、均种、疾耰。先雨芸耨,以待时雨。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暮从事于田野,税衣就功,别苗莠,列疏遬。首戴苎蒲,身服袯襫,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力,以疾从事于田野。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事。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今夫商群萃而州处,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筋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相语以利,相示以时,相陈以知贾。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商之子常为商。相地而衰其政,则民不移矣。正旅旧,则民不惰。山泽各以其时至,则民不苟。陵陆、丘井、田畴均,则民不惑。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劳,则牛马育。” 翻译: 桓公说:“划定人民居处,安排人民职业,应怎么办?”管子回答说:“士农工商四民,是国家的柱石之民,不可使他们杂居,杂居则说的话做的事都不一样。因此,圣王总是安排士住于闲静之地,安排农住近田野,安置工匠靠近官府,安置商人靠近市场。使士人们居处相聚而集中,闲时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悌。朝夕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从小时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因此,其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弟的学问,不劳苦也能学会。所以士人的子弟常为士人。使农家居处相聚而集中,分别四季,安排用具,置备器械。搞齐全耒耜枷镰等等。在天气尚冷的时候。就铲除杂草修整土地,以待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

管仲治国与校长治校

管仲治国与校长治校 新沂市北沟镇田吴小学徐勤再 刘向的《说苑尊贤》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 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孔子认为管仲之所以能让齐桓公成为春秋诸侯霸主,关键就是因为管仲从齐桓公那里得到了“官、钱、权”。 管仲“得此三权”治理好了一个国家,校长也只有“得此三权”才能治理好一所学校。 校长是最小的官,也是最窝囊的官。校长不能与上级意见相左,上级说的正确,校长要执行,上级说的不正确,校长也要执行;校长不能处理犯错误的教师,因为校长处理了犯错误的教师就会与教师之间产生矛盾,而校长一旦和教师之间有矛盾,这所学校就不是和谐校园;校长不能处理犯错误的学生,即使是对犯了重大错误的学生,校长也不能处理,因为校长批评他就是在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开除他就是在剥夺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校长不能理直气壮地和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讲道理,因为校长一旦哪句话说得不中家长的意,有些家长轻者会找到校长的上级去告刁状,或直接到学校里闹的鸡犬不宁,重者这

些家长会上访,或在网上搬弄是非……凡此种种,让学校校长当得不像校长。俗话说:“无力不劝架,无势不圆场”。校长在学校大小也算个“官”,既然是个“官”,就必须有一定的地位。“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即使是尧这样一位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的大贤、大才之人,若没有一定的地位,至多也就能管三个人罢了。所以,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不能给校长封官加爵,但是应该着力提高广大中小学校长的地位。否则,校长虽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拳拳之心,但人微言轻,其言其行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让“当得不像校长”的校长去担当事关国计民生的教育改革重任,无异于纸上谈兵。 校长不能谈钱。哪个校长如果经常谈钱,就会被认为俗气、无能、没有开拓精神、不理解政府难处,并且会被“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冠冕堂皇的话搪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不是与世隔绝、没有人间烟火的地方,许多只有用钱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靠钱去解决。学校修修补补需要钱,虽然校长和教师可以义务出力出工,但是购买材料需要付现金;学校购买图书仪器需要钱,虽然校长可以号召师生捐赠,但是很难保证质量;学校添置教具、学具需要钱,虽然校长可以发动师生动手制作,但是不能保证使用效果;学校表彰先进教师需要钱,虽然校长可以用尽华丽辞藻来表扬先进的教师,但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一次又一次的精神鼓励已经越来越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需要钱的地方很多,但是校长手里掌握的钱却很少。自从中小学的财务实

管仲治国之道

管仲治国之道

————————————————————————————————作者:————————————————————————————————日期:

一、绪论 管仲,名夷吾,字仲,今安徽颍上人,被尊称为“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在鲍叔牙的举荐下,辅佐齐桓公创立了霸业。他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的时候,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成就了霸业,管仲的治国之道也在其霸业中得以体现。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华民族自西周以来是王道传统,即所谓的王政,而从管仲开始以后叫霸道,即所谓的霸政。管仲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政治模式,也就是霸政模式。这样的模式跟之前的王政传统是不一样的,孟子说过,以力服人者霸,以德服人者王,在他看来,王政模式中,政治只是手段,道德才是目的,政治的最高目的是让全体国民有一个非常高的道德境界。但霸政不一样,它是功利的,道德在这里变成了为实现功利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西周的王权本来是统一的,进入春秋以后,周天子的权力不断衰落,各个诸侯国都在富国强兵,谋求扩张,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在管仲的主政下,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走向了强盛。管仲让齐国强盛起来的这个过程并不难,难的是当齐国的经济起来以后,它的道德建设。在当时的环境下,迅速发展经济是让国家强大起来的首要因素,所以管仲提出了“仓廪实”和“衣食足”。一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接下来的就是怎样治国。管仲最早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从治国战略的高度看待法治,并从德行相辅、礼法并重的角度看待用法。 管仲的治国之道在春秋时期齐国称霸的时候得以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他的思想使齐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大国,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用礼义廉耻来教化人民,提高人民的素质。本篇论文所论述的是其治国之道与礼义廉耻以及它们的关系。 二、管仲的治国之道 管仲治国的三重点是:先经济、次政治、后军事。经济方面,管仲造福民众的一条重要原则: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政治方面:顺应民心、礼法并用。军事方面,制服天下国家用三招: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他以这样的治国谋略辅佐齐桓公改革内政,振兴经济,富国强兵,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的经济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其核心是主张富民。在先秦诸子中,管仲是非常重视经济问题的,并且对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形成了朴素的认识。《管子?牧民》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道德进步必须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义利观,所以管仲把富民作为治国的首要任务。“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1认为只有让百姓富足,他们才能知礼守法,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衣食需求之后,人们才会有廉耻之心,国家才易于治理,反之,国家则难于治理。管仲认为,国家富强的基础首先是得民心,人民愿意拥护和服从领导者,领导者的政令才能流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和柳宗元是对好朋友,曾巩曾携欧阳修、王安石访三苏即苏轼、苏洵、苏辙。 公元907-960年为中国的五代十国。 五代指的是如下五个朝代: 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0-960年。 十国指的是以下十个割据政权: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 唐宋八大家个人作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

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艺术风格韩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笔”之美称。他的散文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著名的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有《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2020高考满分作文:我看管仲

2020高考满分作文:我看管仲 【篇一】2020高考满分作文 我看管仲 有人认为,英雄应是站在荣耀之巅,享受无上的荣光和赞美。但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应是这样的。 春秋战国,硝烟弥漫,中原各国自相残杀。国内明争暗斗,北狄、南蛮、东戎、西夷大举侵犯中国。举世皆浊有一人独清;众人皆醉,有一人独醒。 “微管仲,吾将被发左衽乎!” 管仲,于战火纷争中崛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他先前侍奉于公子纠,面对公子纠的败落,他面临一个问题:死或不死。是用死亡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赤胆,亦或是保全姓名于乱世,完成自己治世之理想?他的同僚选择了死亡:召乎死之。而管仲则选择了后者:管仲请囚。他深知,他不能死,他要为更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他不拘于此小节。“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他赢了,他赢得了齐桓公的信任,任卿相。助小白完成了北杏之盟、荆之盟,齐侯会宋公、卫候,会陈人、蔡人等一霸春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不拘于小节,有伟大的抱负和理想,并有与之匹配的才华。 管仲,于民族大义中抉择,以仁为本,解救中原! 狄人伐邢,救亦或是不救?救,对齐有何益处?邢国远于千里之外,路途遥远,风餐露宿,将士疲敝,能不能赢先不说,光是外出花销便会拖垮齐国经济的发展。不救,狄人距齐甚是遥远,一年两年似乎也打不到这里来。救还是不救?管仲给出的回答是“救”“夷狄豺 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诗曰:“‘畏此简书,且不怀归’ 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遂救邢。”站在本国的立场考虑,自然不救为好,可是站在仁义、 站在中原文化的角度来看,救,必须救,现如今礼崩乐坏,中原文化处于千钧一发之际。若不救,将使千古仁义毁于一旦,使千年的文明消失殆尽。他深谙此理,所以“纵千万人,吾往矣”。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大局面前,不顾及小家的利益。在历史兴衰面前,能敏 锐察觉出时局的变化,做出有利于天下的决定,是的,是天下,不在一人,一家、一国,而是全天下。 真正的英雄就是像管仲一般,能于乱世之中崛起,不拘小节,真正的英雄应以仁义为本,以天下为己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诸子百家简介

诸子百家简介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 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四、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五、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