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塑模具的一点常识

关于注塑模具的一点常识
关于注塑模具的一点常识

关于注塑磨具的一点常识

一般把模具按使用寿命的长短分五级,一级在百万次以上,二级是50万----100万次,三级在30万-----50万次,四级在10万---30万次,五级在10万次以下,一级与二级模具都要求用可以热处理硬度在HRC50左右的钢材,否则易于磨损,注塑出的产品易超差,故所选的钢材既要有较好的热处理性能,又要在高硬度的状态下有好的切削性能,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通常选用瑞典的8407,S136,美国的420,H13,欧洲的2316,2344,083,或日本的SKD61,DC53(原为五金模材料,特殊情况下使用。)一类的钢材。除此外,注塑的原料及其所增加的填料对选用刚才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玻璃纤维对模具的磨损大。

. j7 y1 }" l+ T5 G

有些塑胶料有酸腐蚀性,有些因添加了增强剂或其他改型剂,如玻璃纤维对模具的损伤大,选材时均要综合考虑。有强腐蚀性的塑胶一般选S136,2316,420一类钢材,弱腐蚀性的除选S136,2316,420外,还有SKD61,NAK80,PAK90,718M。强酸性的塑胶料有:PVC,POM,PBT弱酸性的塑胶料有:PC,PP,PMMA,PA,产品的外观要求对模具材料的选择亦有很大的影响,透明件和表面要求抛镜面的产品,可选用的材料有S136,2316,718S,NAK80,PAK90,420,透明度特高的模具应选S136,其次是420。

以上是从满足产品要求来说,但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只考虑这些的话,你不但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可能你的饭碗都有问题,你涉及的模具所需求的成本是重中之重,你还要考虑价格,就拿S136与2316来比较,每公斤相差55—60元,如果你选择不当,你老板不是接不到单,就是做到破产。

) f6 Y' R) B/ \7 J

三级模具用预硬料多,牌号有:S136H,2316H,718H,083H,硬度HB270----340,四五级模具用P20,718,738,618,2311,2711,对于要求特低的模具,还有可能用到S50C,45#钢,即直接在模胚上做型腔。

1.高耐蚀性很多树脂和添加剂对型腔表面都有腐蚀作用,这种腐蚀使型腔表面金属溶蚀、剥落,表面状况变坏、塑件质量变差。所以,最好使用耐蚀钢,或对型腔表面进行镀铬、钹镍处理。

2.耐磨性好注塑塑件表面的光泽度和精度都和注塑模具型腔表面的耐磨性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有些塑料中加人了玻纤、无机填料及某些颜料时,它们和塑料熔体一起在流道、模腔中髙速流动,对型腔表面的摩擦很大,若材料不耐磨,很快就会磨损,使塑件质量受到损伤。

3.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在注塑成型时,注塑模具型腔的温度要达到300℃以上。为此,最好选用经适当回火处理的工具钢(热处理钢)。否则会引起材料微观结构的改变,从而造成注塑模具尺寸的变化。

4.易于加工模具零件多为金属材料制成,有的结构形状还很复杂,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要求模具材料易于加工成图纸所要求的形状和精度。5 L2 h1 j) @3 G

5.抛光性能好注塑塑件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光泽和表面状态,因此要求型腔表面的粗糙度非常小,这样,对型腔表面必须进行表面加工,如抛光、研磨等。所以,选用的钢材不应含有粗糙的杂质和气孔等。8 x7 J* N7 m4 k( k& _

6.受热处理影响小为了提髙硬度和耐磨性,一般对注塑模具要进行热处理,但这种处理应使其尺寸变化很小。因此,最好采用能切削加工的预硬化钢。

注塑模具钢分以下6类:0 g5 W4 U) d, Y& G

1、碳素类模具钢:主要采用中碳结构钢,代表钢号有S45C、S48C、S50C、S55C等。常用于制造小型朔料模具或者精度要求不高的模座

2、预硬化型模具钢:主要是采用淬透性较高的中碳合金钢,代表钢号有P20、718、2311、2738、42CrMnMoV、WSM30B,钢板采用预硬化交货,无需热处理可直接使用,适用于批量大、模具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模具。

3、时效硬化模具钢:在低碳合金中,添加一定的微量元素,硬度较低,便于模具加工,然后通过热处理,达到高硬度要求,常见钢号为P80B,用于形状复杂、抛光性能要求高的模具。

4、耐腐蚀性模具钢:代表钢号为WSM136B。

5、易切削模具钢:代表钢号:2312B.

6、电渣型模具钢:可以达到抛光至镜面的效果,同时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代表钢号有20R、718R4 J! N0 v- p& ~% V& v5 k! u% D

G

塑料模具设计实例

塑料模设计实例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是通过设计图1.1所示的防护罩的注射模,全面介绍了从塑料成形工艺分析到确定模具的主要结构,最后绘制出模具的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全过程。 设计任务: 产品名称:防护罩 产品材料:ABS(抗冲) 产品数量:较大批量生产 塑料尺寸:如图1.1所示 塑料质量:15克 塑料颜色:红色 塑料要求:塑料外侧表面光滑,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料允许最大脱模斜度0.5° 图1.1 塑件图 一.注射模塑工艺设计 1.材料性能分析 (1)塑料材料特性 ABS塑料(丙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在聚苯乙烯分子中导入了 丙烯腈、丁二烯等异种单体后成为的改性共聚物,也可称为改性聚苯乙烯,具有 比聚苯乙烯更好的使用和工艺性能。ABS是一种常用的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 能的工程材料。ABS塑料为无定型料,一般不透明。ABS无毒、无味,成型塑 料的表面有较好的光泽。ABS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特别是抗冲击强度高。ABS 还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水性、耐油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性能。ABS 的缺点是耐热性不高,并且耐气候性较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2)塑料材料成形性能

使用ABS 注射成形塑料制品时,由于其熔体黏度较高,所需的注射成形压力较高,因此塑料对型芯的包紧力较大,故塑料应采用较大的脱模斜度。另外熔体黏度较高,使ABS 制品易产生熔接痕,所以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ABS 易吸水,成形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在正常的成形条件下,ABS 制品的尺寸稳定性较好。 (3)塑料的成形工艺参数确定 查有关手册得到ABS (抗冲)塑料的成形工艺参数: 密 度 1.01~1.04克/mm3 收 缩 率 0.3%~0.8% 预热温度 80°c~85°c ,预热时间2~3h 料筒温度 后段150°c~170°c ,中段165°C~180°c ,前段180°c~200°c 喷嘴温度 170°c~180°c 模具温度 50°c~80°c 注射压力 60~100MPa 注射时间 注射时间20~90s ,保压时间0~5s ,冷却时间20~150s.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该塑件上未注精度要求的均按照SJ1372中8级精度公差值选取,则其主要尺寸公差标注如下(单位均为mm ): 外形尺寸:26.0040+φ、 1.2050+、12.0045+、94.0025+R 内形尺寸:26.008.36+φ 孔 尺 寸:52.0010+φ 孔心距尺寸:34.015± (2)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要求外形美观,外表面表面光滑,没有斑点及熔接痕,粗糙度可取Ra0.4μm ,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允许最大脱模斜度0.5°,而塑件内部没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4)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高达玩具造型及其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

高达玩具造型及其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浙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报告 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 1 国内外塑料行业发展现状浅析 塑料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为制品的某阶段可流动成型的材料。塑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以及优良的成型加工性能[1]。塑料工业是新兴的工业,塑料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材料,发展势头极其迅猛,跻身于

金属、纤维材料和硅酸盐三大材料之列,已经广泛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因此,塑料的加工和成型工艺越来越得到重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目前,塑料成型种类包括注射成型、压铸成型、吸塑成型、吹塑成型、发泡成型、挤压成型等,其中注射成型是最常用的方法,几乎所有的塑料都可以注射成型[2]。塑料制品行业是中国轻工业中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统计,2004 年中国塑料制品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达到500 万元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9473家[3]。 2 国内外塑料模具行业发展现状 2、1 我国模具发展基本情况 我国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地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约占全国模具总产值 的三分之二以上,模具发展有力地支持着这两个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从1999年至2009年产值从250亿元增长到亿元,年均增长率在%;进口从亿美元增至亿美元;出口从亿美元增至亿美元;进口:出口从:1跌至:1。表明了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呈逐年递增趋势,模具进口金额的增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出口比例逐年 加大,同时反映我国模具任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仍为世界上模具年进口量较大的 国家[4]。当前国内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其中发展重点为工程塑料模具。随着中国汽车、家电、电子通讯以及各种建材的迅速发展,预计在未来模 具市场中,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仍将逐步提高,且发展速度将快于其他模具。 2、2 发展趋势 随着我过模具行业的发展,简单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都没有困难,模具行业将 向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命和多功能方向发展。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日 渐广泛,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能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使用模具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一、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 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3.1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3.1.1须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 3.1.4模具装上注射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3.2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3.2.1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 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推杆、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 3.2.3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 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餐巾纸和高级脱脂棉蘸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 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3.2.6 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 3.2.7 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 3.3停机模具的保养 3.3.1 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喷上防锈油或脱模剂,尤其在潮湿地区和雨季,时间再短也要做防锈处理。空气中的水汽会使模腔表面质量降低,制品表面质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有镜面要求的清洗压缩空气吹干后再用热风吹干,否则会在成型时渗出而使制品出现缺陷。 3.3.2临时停机后开机,打开模具后应检查滑块限位是否移动,未发现异常才能合模。总之,开机前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 3.3.3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机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管道有一层防锈油层。 3.3.4工作中认真检查各控制部件的工作状态,严防辅助系统发生异常,加热,控制系统的保养对热流道模具尤为重要。在每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都应对棒式加热器,带式加热器,热电偶学用欧母进行测量,并与模具的技术说明资料相比较,以保证其功能的完好。与此同时,控制回路可能通过安装在回路内的电流表测试。抽芯用的液压缸中的油尽可能排空,油

最详细的注塑部门资料

前言 注塑加工是一门知识面广,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注塑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塑胶原料、色粉、水口料、模具、注塑机、周边设备、工装夹具、喷剂、各种辅料及包装材料等,这些给注塑车间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和一定的难度,与其它行业或部门相比,对注塑车间各级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 注塑生产需要24小时连续运作,一般为两面三刀班或三班制工作方式,注塑车间的工作间的工作岗位多、分工复杂,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技能要求亦不同。要想使注塑车间的生产运作顺利,需要对每个环节和各个岗位所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工具等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原料房、碎料房、配料房、生产现场、后加工区、工具房、半成品区、办公室等区域的运作与协调管理工作。 对注塑部建立一套“优质、高效、低耗”的运作管理体系,是每一位注塑生产管理工作者努力达到的目标,能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注塑管理者最大的慰。在实际注塑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方法和观念方面的原因,很多注塑管理者每天忙于处理各种问题,“跟着问题后面跑”,干得非常辛苦,而且问题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累,压力越来越大… 本教材是专为学习“注塑车间管理”知识的人员编写的,内容主要包括注塑部合理的组织架构、注塑部生产运作流程、原料/色粉的管理、注塑机/周边设备的管理、注塑模具的管理、注塑生产计划的管理、注塑生产现场的管理、碎料房/混料房的管理、工装夹具的管理、看板管理、量化管理、工具

/辅料的管理、胶件品质管理、注塑安全生产管理、注塑部主要管理制度及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等实用知识,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和运用,触类旁通。本教材突出实用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全面性,传授注塑车间管理的经验、方法与技巧,“学以致用、立竿见影”,能快速提升学习者管理注塑车间的能力和水平,少走弯路、减少问题的性生,减轻工作压力,让工作更有成效。 希望通过参加本次专题讲座,能让大家对注塑车间管理的精髓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对你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和启迪。 注塑车间管理的概述 注塑加工是24小时连续性运作,涉及到塑胶原料、注塑模具、注塑机、周边设备、工装夹具、喷剂、色粉、包装材料及辅助物料等,且岗位多、人员分工复杂,怎样让注塑车间的生产运作顺畅,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是每位注塑管理者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注塑车间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注塑生产效率、不良率、料耗、机位人手、交期及生产成本的高低。注塑生产主要在于控制和管理,不同的注塑管理者,其思想观念、管理作风和工作方法不同,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截然不一样,甚至相差甚… 注塑部是每个企业的“龙头”部门,如果注塑部的管理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到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造成品质/交期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及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拉伸侧冲孔复合模及 自动送料装置与塑料 模设计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模具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3月15日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部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代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扩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 二、研究主要成果 现代模具设计的内容是:产品零件(常称为制件)成型工艺优化设计与力学计算,尺寸与尺寸精度确定与设计等,因此模具设计常分为制件工艺分析与设计、模具总体方案设计、总体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7]。 (1)AD/CAE/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与制造一体化 CAD/CAE/CAM 一体化集成技术是现代模具制造中最先进、最合理的生 产方式。 (2)设备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作用 现代模具制造尽可能地用机械加工取代人工加工。这就确定了先进设备在现代制造中的作用,尤其现在加工中心、数控高速成型铣床、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多轴联动机床、数控模具雕刻机、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精密磨床、三坐标测量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在工厂中的广泛使用。 (3)代模具制造中的检测手段 模具的零部件除了有高精度的几何要求外,其形位精度要求也较高,一般的量具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目的,这时就要依赖精密零件测量系统。这种精密零件测量系统简称C M M ,即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是数控加工中心的一种变形。它的测量精度可达0.25 μ m。 (4)成型制造(RPM)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快速成型制造(RPM)技术是美国首先推出的。它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是基于新颖的离散/堆积(即材料累加)成形思想,根据零件CAD 模型,快速自动完成复杂的三维实体(模型)制造。RPM技术是集精密机械制造、计算机、NC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材料科学最新发展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被公认为是继NC技术

InventorMold塑料模具设计实战word文档

Inventor Mold塑料模具设计实战 默认分类 2010-05-28 00:36:30 阅读1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旨在与读者分享Inventor Mold的设计思路。其特点是在一款三维设计软件中完成所有的设计,并且集成模流分享软件Mold Flow 功能,满足塑料模具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塑料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制造精度的提高以及模具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消费者对塑料模具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同时考虑设计精度和设计周期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塑料模具设计都是在三维软件中进行分模设计,在二维中进行排位的设计。这种方式,由于三维软件和二维软件分别独立,缺乏关联,存在着一些弊病,很容易出现设计的错误。另外三维与二维的“拼凑式”设计, 也严重影响了塑料模具设计的精度。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介绍Inventor Mold的设计流程。塑料产品如图1所示。该产品的特点是需要修补孔,要做抽芯机构。 1.新建模具设计 打开Inventor Mold后,新建一塑料模具设计,进入到Inventor Mold塑料模具设计的环境下,在未导入塑料产品之前,其中很多 的指令都处于不可用状态,如图2所示。

2.导入塑胶产品 执行“塑料零件”指令,选择塑件产品,将塑件产品导入到塑料模具设计环境中,如图3所示。此时可看到菜单都已经被激活,如 图4所示。

3.调整出模方向 此步骤是用来调整塑件产品的出模方向,当塑件导入模具设计环境后,会有一个默认的方向,但是默认的方向有可能不是正确的模具出模方向,所以必须进行调整。如图5所示,这里调整出模方向非常重要,因为Inventor Mold自动补孔(自动修补破孔)方式会根据 出模的方向来定。 4.选择材料 材料库是Inventor Mold的一大特色,Inventor Mold基本上含有模具行业常用的材料,共有七千多种塑料材料,且每种材料都有其属性,包括厂商以及牌号,当然还包括收缩率。之所以Inventor Mold含有如此丰富的材料库,那是因为Inventor Mold中含有Mold Flow 的功能,在进行模流分析时,必须先定义具体的材料,才可以进行工艺的设定和模流的分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选定材料,后面的模流分析将不能进行,收缩率也将没有参考值,如图6所示。

注塑模具_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赵蓓蓓. 初探塑料模具材料现状及发展方向[J]. 科技资讯, 2009, (34). [2] 孙安垣, 闫烨, 杨超谈, 桂春.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前景[M].《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社, 2010, 11(2):83-87. [3] 伍先明,王群. 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4] 朱光力, 万金保. 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5] 杨明锦, 陆长征. 结构型与复合型导电塑料研究进展[J]. 塑料, 2005, 34(3); 15-18. [6] 陈勇, 官建国, 谢洪泉. 导电塑料的研究进展[J]. 弹性体, 2008, 18(2). [7] 彭竹琴. 塑料导电改性原理及应用[J]. 绝缘材料, 2004(06). [8] 赵幸, 王立新. 复合型导电塑料的发展[J]. 塑料科技, 2002(2). [9] 韩小雪, 季静. 纤维增强塑料(FRP)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FRP材料性能与发展[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0(2). [10] 田水, 朱墩. 纤维增强塑料(FRP)在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结构, 2000(03). [11] 金秀莲. 浅谈注塑工艺的影响因素[J]. 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 2010, (2). [12] 刘松年, 崔怡. 水辅助注塑工艺介绍[J]. 模具技术, 2009, (2). [13] 马俊彪. 微发泡注塑成型设备的改造[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9, (3). [14] 几种新型注塑设备的简单介绍[J]. 中国液压机械网, 2009. [15] 刘钵, 陈利民. 热塑性塑料注塑工艺参数优化设计[J]. 工程塑料应用, 2005,36(4): 8-11. [16] 翁其金. 塑料模塑成型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17] 许发樾. 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8] 申树义. 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9] 盛晓敏, 邓朝晖主编. 先进制造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0] 唐志玉主编. 注塑模具设计师指南[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6 [21] 华希俊, 张培耘. 模具工业先进制造技术特点及发展概况[J]. 金属成形工艺,2001, 18(2): 3-5.

注塑车间管理方案

注塑车间管理方案 注塑加工是一门知识面广,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注塑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塑胶原料、色粉、水口料、模具、注塑机、周边设备、工装夹具、喷剂、各种辅料及包装材料等,这些给注塑车间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和一定的难度,与其它行业或部门相比,对注塑车间各级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 注塑生产需要24小时连续运作,一般为两班或三班制工作方式,注塑车间的工作岗位多、分工复杂, 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技能要求亦不同。要想使注塑车间的生产运作顺利,需要对每个环节和各个岗位所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工具等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原料房、碎料房、配料房、生产现场、后加工区、工具房、半成品区、办公室等区域的运作与协调管理工作。 对注塑部建立一套“优质、高效、低耗”的运作管理体系,是每一位注塑生产管理工作者努力达到的目标,能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注塑管理者最大的安慰。在实际注塑管理工作中,由于工作方法和观念方面的原因,很多注塑管理者每天忙于处理各种问题,“跟着问题后面跑”,干得非常辛苦,而且问题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累,压力越来越大… 本内容主要包括注塑部合理的组织架构、注塑部生产运作流程、原料/色粉的管理、注塑机/周边设备的管理、注塑模具的管理、注塑生产计划的管理、注塑生产现场的管理、碎料房/混料房的管理、工装夹 具的管理、看板管理、量化管理、工具/辅料的管理、胶件品质管理、注塑安全生产管理、注塑部主要 管理制度及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等实用知识,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和运用,触类旁通。以下概述突出实用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全面性,传授注塑车间管理的经验、方法与技巧,“学以致用、立竿见影”,能快速提升学习者管理注塑车间的能力和水平,少走弯路、减少问题的发生,减轻工作压力,让工作更有成效。 注塑车间管理的概述 注塑加工是24小时连续性运作,涉及到塑胶原料、注塑模具、注塑机、周边设备、工装夹具、喷剂、 色粉、包装材料及辅助物料等,且岗位多、人员分工复杂,怎样让注塑车间的生产运作顺畅,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是每位注塑管理者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注塑车间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注塑生产效率、不良率、料耗、机位人手、交期及生产成本的高低。注塑生产主要在于控制和管理,不同的注塑管理者,其思想观念、管理作风和工作方法不同,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截然不一样,甚至相差甚… 注塑部是每个企业的“龙头”部门,如果注塑部的管理工作做不好,就会影响到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造成品质/交期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及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注塑车间的管理主要包括:原料/色粉/水口料的管理、碎料房的管理、配料房的管理、注塑机的使用与管理、注塑模具的使用与管理、工装夹具的使用与管理、员工培训与管理、安全生产的管理、胶件质量的管理、辅助物料的管理、运作流程的建立、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的制定、样板/文件资料的管理等。 一、科学合理的人员编制

双层齿轮注塑模具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双层齿轮注塑模设计 一、前言 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模具行业是现代工业里面必不可少的部分,又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 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等领域都需要模具,使得模具成为最主要的 工艺装备,它承担了 60%~90% 的产品零件,组件和部件的加工生产。随着现代材料技术 和模具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塑料凭借着优良的加工性、品种的多样性,已经成为当 前人类使用的四大材料(木材、水泥、钢铁、塑料)中发展最快的一类。 由于塑料齿轮具有传动噪声低、可以或者许吸振、自润滑、生产模型加工生产效率高 等优点,塑料齿轮在齿轮行业的应用会愈来愈多,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日常生活中的 塑料制品越来越多,例如:手机、塑料盆、塑料杯、塑料笔、电脑等等。本课题研究的 塑料齿轮也将是未来轻化、量化齿轮的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容,如何使得塑料齿轮寿 命更长,精度更高,效果更好,啮合更准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概况 整体来看,中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 大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 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低档 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供 过于求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塑料模具制造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大型塑料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到 50t 以上的注塑模,精密塑料模具的精度已达到 2μm,制件精度很高的小模数齿轮模具 及达到高光学要求的车灯模具等也已能生产,多腔塑料模具已能生产一模 7800 腔的塑封

注塑成型的基本知识及常见不良

注塑成型的基本知识及常见不良 (结合本公司设备进行) 一、注塑的基本原理: 1将原料预热,去除原料中的水份(预加工); 2.原料进入料筒进行加热,(固体原料变为液体),压注入模具里; 3?经冷却(液体变为固体)后出模,去除飞边、退火等加工后变为成品。 螺杆式注射机的模塑原理:先动模与定模全模,注射油缸活塞推动螺杆按要求的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将已塑化的塑料经喷嘴及模具的浇注系统射入型腔,当塑料充满型腔后,螺杆继续对塑料保持一定压力,促使塑料补充塑件冷却收缩所需之料,同时阻止塑料倒流。经一定时间的保压后,注射油缸活塞压力消失,螺杆开始转动,这时,由料斗落入料筒的塑料在料筒中塑化。当模具型腔内的塑件(部品)冷却定型后,模具打开,在模具推出机构的作用下(顶针),塑件由模具型腔中脱出。 二、注塑的基本操作: 本公司有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形式。 1.关安全门---- 自动锁模------- 射台前进——射胶------ 溶胶 ----- 倒索 再循循------ 开安全门------ 顶针顶出 ---- 开模----- 射台后退呻 「1?热固性塑料:在受热或其他条件作用下,能固化成不熔,不熔性物料;塑料V 2 .热塑性塑料: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凝固。 三、常用塑料及性能 1.常用热固性塑料:酚醛、氨基(三聚氰胺、脲醛)、聚邻苯=甲酸丙烯酯(DAP)、硅酮、环 氧村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 2.常用热塑性塑料: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丁苯橡胶改性聚苯 乙烯、聚苯乙烯改性有机玻璃、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烯-丙烯腈共聚物 (ABS )、聚酰胺(尼龙)、聚甲醛、聚碳酸酯、氯化聚醚、聚砜、聚苯醚、氟塑料、醋酸纤维素、聚酰亚胺等。 公司常用:ABS (苯乙烯-丁=烯-丙烯腈共聚物)、POM (聚甲醛)、PPS(聚苯硫醚)、PA (聚酰胺) 四、注塑部品的常见不良:

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发展趋势 1前言部分 1.1模具工业的地位 用模具生产的塑料制品(简称塑料)具有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等特点,因此广泛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汽车行业。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日本则称“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1] 1.2我国模具现状分析 整体来看,中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人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人需要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低档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具有供过于求的趋势。[2] 中国模具塑料行业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发展不平衡,产品总体水平较低。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等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尚有10年以上的差距。 [2]工艺装备落后,组织协调能力差。 [3]大多数企业开发能力弱,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4]供需矛盾短期难以缓解。 [5]体制和人才问题的解决尚需时日。 在信息化代工工业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又要重视落后,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在经济全球化趋向日渐加速的情况下,尽快提高塑料模具水平,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去,以促进中国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2] 2主题部分

双层齿轮注塑模具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双层齿轮注塑模设计一、刖言 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模具行业是现代工业里面必不可少的部分,又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 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等领域都需要模具,使得模具成为最主要的 工艺装备,它承担了60%~90%的产品零件,组件和部件的加工生产。随着现代材料技术和模具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塑料凭借着优良的加工性、品种的多样性,已经成为当 前人类使用的四大材料(木材、水泥、钢铁、塑料)中发展最快的一类。 由于塑料齿轮具有传动噪声低、可以或者许吸振、自润滑、生产模型加工生产效率高 等优点,塑料齿轮在齿轮行业的应用会愈来愈多,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日常生活中的 塑料制品越来越多,例如:手机、塑料盆、塑料杯、塑料笔、电脑等等。本课题研究的 塑料齿轮也将是未来轻化、量化齿轮的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容,如何使得塑料齿轮寿 命更长,精度更高,效果更好,啮合更准确,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国内概况 整体来看,中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低档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供过于求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塑料模具制造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大型塑料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到 50t以上的注塑模,精密塑料模具的精度已达到2卩m制件精度很高的小模数齿轮模具 及达到高光学要求的车灯模具等也已能生产,多腔塑料模具已能生产一模7800腔的塑封模,高速模具方面已能生产挤出速度达6m/min以上的高速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及主型材双腔共挤、双色共挤、软硬共挤、后共挤、再生料共挤出和低发泡钢塑共挤等各种模具。 在生产手段上,模具企业设备数控率已有较大提高,CAD/CAE/CA技术的应用面已大为扩展,高速加工及RP/RT等先进技术的采用已越来越多,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及模具商品化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热流道模具的比例也有较大提高。另外,三资企业的蓬勃发 展进一步促进了塑料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些企业已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全数字化无图制造。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实例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实 例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塑 料 模 具 设 计 说 明 书 姓名吴高安 班级模具1301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塑件的工艺分析 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塑件如图1所示。 图1 塑件图 产品名称:套管 产品材料:ABS 产品数量:较大批量生产 塑件尺寸:如图1所示 塑件重量:25克 塑件颜色:红色 塑件要求:塑件外侧表面光滑,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件允许最大脱模斜度° 塑件材料ABS的使用性能 可参考《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P30表1-13综合性能较好,冲击韧度、力学强度较高,尺寸稳定,耐化学性、电气性能良好;易于成形和机械加工,与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可作双色成形塑件,且表面可镀铬。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摩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信结构零件。 塑件材料ABS的加工特性 可参考《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P32表1-14无定型塑料,其品种很多,各品种的机电性能及成形特性也各有差异,应按品种确定成形方法及成形条件。 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必须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泽的塑件应要求长时间预热干燥。 流动性中等,溢边料 mm左右(流动性比聚苯乙烯,AS差,但比聚碳酸酯、聚氯乙烯好)。

比聚苯乙烯加工困难,宜取高料温、模温(对耐热、高抗冲击和中抗冲击型树脂,料温更宜取高)。料温对物性影响较大、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50℃左右,比聚苯乙烯易分解),对要求精度较高塑件,模温宜取50~60℃,要求光泽及耐热型料宜取60~80℃。注射压力应比加工聚苯乙烯稍高,一般用柱塞式注塑机时料温为180~230℃,注射压力为100~140 MPa,螺杆式注塑机则取160~220℃,70~100 MPa为宜。 模具设计时要注意浇注系统,选择好进料口位置、形式。推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呈现“白色”痕迹(但在热水中加热可消失)。脱模斜度宜取2℃以上。 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确定 可参考《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P54表1-18查手册得到ABS塑料的成型工艺参数: 适用注射机类型螺杆式 密度~ g/cm3; 收缩率~ % ; 预热温度 80C°~ 85C°,预热时间 2 ~ 3 h ; 料筒温度后段150C°~170C°,中段180C°~200C°,前段160C°~180C°; 喷嘴温度 170C°~ 180C°; 模具温度 50C°~ 80C°; 注射压力 60 ~ 100 MPa ; 成型时间注射时间20 ~ 90s ,保压时间0 ~ 5s ,冷却时间20 ~ 120s 。 2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模具的基本结构 确定成型方法 塑件采用注射成型法生产。为保证塑件表面质量,使用直浇口成型,因此模具应为单分型面注射模。

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目录 一、课程报告 摘要:介绍铸造模、锻模、级进模、汽车覆盖件模和塑料注射模CAD/CAE/CAM技术的发展概况并论述了模具CAD/CAE/CAM技术的最新开发成果和发展趋势。 模具CAD/CAE/CAM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CAD/CAE/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模具CAD/CAE/CAM在近二十年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试点到普及的过程。进入本世纪以来,模具CAD/CAE/CAM技术发展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广,为了使广大模具工作者能进一步加深对该技术的认识,更好发挥模具CAD /CAE/CAM的作用,本文针对模具中应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铸造模、锻模、级进模、汽车覆盖件模和塑料注射模CAD/CAE/CAM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作概括性的介绍和分析。1.铸造模CAD/CAE/CAM的发展概况铸造成形过程模拟的探索性工作始于求解铸件的温度场分布。1962年丹麦的Fursund用有限差分法首次对二维形状的铸件进行了凝固过程的传热计算,1965年美

国通用汽车公司Henzel等对汽轮机铸件成功进行了温度场模拟,从此铸件在模具型腔内的传热过程数值分析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丹麦等相继在铸件凝固模拟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并陆续推出一批商品化模拟软件。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该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单纯的传热过程模拟并不能准确计算出铸件的温度变化和预测铸造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充模过程对铸件初始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以及凝固过程中液态金属的流动对铸件缺陷形成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铸件充模过程的模拟技术始于上世纪8 0年代,它以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经历十余载,从二维简单形状开始,逐步深化和扩展,现已成功实现了三维复杂形状铸件的充模过程模拟,并能将流动和传热过程相耦合。目前国外已有一批商品化的三维铸造过程模拟软件,如日本的SOL IDIA、英国的SOLSTAR、法国的SIMULOR、瑞典的NOVACAST、德国的MAGMA和美国的AFSOLID、PROCAST等。国内也有清华大学的铸造之星、华中科技大学的华铸CAE等。这些铸造模CAE软件已覆盖铸钢、铸铁、铸铝和铸铜等各类铸件,大到数百吨,小至几千克,无论是在消除缩孔和缩松,还是在优化浇冒口设计,改进浮渣夹渣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伴随着CAE技术在铸造领域的成功应用,铸造工艺及模具结构CAD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国外已陆续推出了一些应用软件,如美国铸造协会的

双色注射模具设计10个实例(经典案例)

这是一款手机护套,如下图 产品分析: 此款为某品牌手机的外圈护套,由二种塑料(PC+TPE)组成。由于要求外形美观光滑,分模线必须做在内侧圆弧切点,所以外模要四面滑开,再看内侧,四周全部是内扣的,必须全方位内抽芯,也就是俗称的“爆炸芯”。 关于“爆炸芯”的模具结构,假如是普通的注塑模具,已经有非常经典的机构,我下面将有详细的介绍。现在问题是双色模具,有二组动模和二组定模,二组动模的所有部件是完全一致的,要在双色注塑机的转盘上进行180度旋转,二种不同的塑料分别射进模腔,注射硬胶(PC)时动模的顶出机构和抽芯机构不动作,再注射软胶(TPE)并开模后,对准软胶料筒的一侧的动模的抽芯机构和顶出机构才开始动作,将完整的双色制品顶出。由于动模旋转后,交换又合模后的浇口必须在同一位置,所以软胶和硬胶的浇口的处理显得令人困惑。

由于模具必须四周都要进行“内外同抽”,内、外滑块怎样排列,轨道设置在哪里?这个问题同样有被逼入墙角的感觉。 且不谈模具滑块机构的复杂性,我们从双色模具的基本原理来考虑,硬胶部分的成型和内外同抽机构是一定要设置在定模一侧的,软胶部分的成型机构也要设置在定模。而且这个部分是由内外同抽的机构组成的凸起插入到动模的凹槽中。转盘旋转180度后,这组凸起刚好插入到另外一个动模的凹槽中。也就是说,二个定模上的由内外同抽滑块组成的凸起的外部形状和尺寸是完全相同的。仅仅是成型软胶和硬胶的型面不同而已。 问题的难点是,这个凸起会分成上下二层,一层向外移动,另一层向内移动,也就是俗称的“内外同抽”,合成的凸起的侧面是一个统一的斜面,但是,传统的滑块必须要有滑动轨道等必要的条件,怎样设置轨道?这便成了本案例的核心问题。 我是这样设置动模部分的凹槽和定模部分凸起的。

注塑模具入门基础知识

一、塑料的定义及组成 塑料是指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成份、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塑性和流动 性,可被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组成:聚合物合成树脂(40 ~ 100%) 辅助材料:增塑剂、填充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发泡剂、增强材料。 辅助材料作用:改善材料的使用性能与加工性能,节约树脂材料(贵) 二、塑料的分类: 300 余品种,常用的是40 余种 名称是以所使有的合成树脂作为名称来称呼: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氧树脂,俗称:电木(酚醛树脂),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玻璃钢(热固性树脂用玻璃纤维增强);英文名称:尼龙(聚酰胺)PA 聚乙烯PE 分类: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按塑料的分子结构) 1、热塑性塑料 具有线型分子链成支架型结构加热变软,泠却固化不可逆的 2、热固性塑料:具有网状分子链结构加热软化,固化后不可逆. 通用塑料:指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廉的一类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醛酚塑料,氨基塑料占塑料产量的60% 工程塑料:指机械性能高,可替代金属而作工程材料的一类,尼龙,聚磷酸脂,聚甲醛,ABS 特种塑料:隙氧树脂 三、塑料的性能 1、质量轻,密度0.9~0.23g /cm^ 泡沫塑料0.189g/cm 2、比强度高:是金属材料强度的1/10 。玻璃钢强度更高 3、化学稳定性好 4、电气绝缘性能优良 5、绝热性好 6、易成型加工性,比金属易 7、不足:强度,刚度不如金属,不耐热。100C 以下热膨胀系数大,易蠕变,易老化。 热塑性塑料成型加工性能: 一、吸湿性:吸水的(ABS.尼龙,有机中玻璃)懦水的(聚乙烯)含水量大,易起泡,需干燥。 二、塑料物态: 1、玻璃态:一般的塑料状态TG 高于室温。 2、高弹态:温度商于TG ,高聚物变得像橡胶那样柔软,有弹性。 3、粘流态:沾流化温度以上,高聚物相继出现塑料流动性与粘性液体流动区移,塑料成型加工就在材料的粘流态进引。 三、流动性:塑料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能够充分满模具型腔各部分的性能,称作流动性。流动性差,注射成型时需较大的压力;流动性太好,容易发生流涎及造成制件溢边。 四、流变性:高聚物在外加作用下产生流动性与变形的性质叫流变性。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 牛顿流体:主要取决于(流变形为)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绝对粘度,低分子化合物的液体或溶液流体属于牛顿流体。大多数高聚物熔体在成型过程中表现为非牛顿流体。 五、结晶性:冷凝时能否结晶。无定型塑料与结晶型塑料。 结晶型:尼龙,聚丙烯,聚乙烯,无定型塑料:ABS 六、热敏性与水敏性。 七、相熔性:熔融状态下,两种塑料能否相熔到一起,不能则会分层,脱皮。 八、应力开裂及熔体破裂。 九、热性能及冷却速度。 十、分子定向(取向)。

注射模具设计实例样稿

第二章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 实例一:单分型面注塑模具设计 一、塑件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是一塑料瓶盖,如图2一1所示,塑件壁厚属薄壁塑件,生产批量很大,材料为聚乙烯(PE ,在高密度聚乙烯中掺入了部分低密度聚乙烯,改善塑件的柔韧性),成型工艺性很好,可以注射成型。 二、塑成型设备的选择及成型工艺规程的编制 1. 注射机的选用 1)注射量的计算 通过计算或Pro/E 建模分析,塑件质量m 为2.8g ,塑件体积V 1=3.077cm 3流道凝料的质量m 2还是个未知数,可按塑件质量的0.6倍来估算。从上述分析中确定为一模八腔,所以注射量为: m =1.6nm = 1.6 ×8 ×2.8=35. 84g 2)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 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2,在模具设计前是个未知值,根据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A 2是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1的0.2倍~0.5倍,因此可用0. 35 nA 1来进行估算,所以 A=nA 1+A 2=nA 1+0. 35nA 1=1.35nA 1=8412. 336mm2 式中 A 1= 24 d = 0. 785 ×31. 52=778. 92mm 2 F m =A p 型=8412. 336 ×30=252370N =252. 37kN 式中型腔压力p 型取30MPa (因是薄壁塑件,浇口又是潜伏式浇口,压力损失大,取大一些)。 3)选择注射机 根据每一生产周期的注射量和锁模力的计算值,可选用SZ 一60/450卧式注射机,见表2一1 2. 注塑成型工艺参数选用 图2—1

三、塑模具结构方案设计 1.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1)型腔数量的确定 该塑件精度要求不高,又是大批大量生产,可以采用一模多腔的形式。考虑到模具制造费用、设备运转费用低一些,初定为一模八腔的模具形式。 2)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

二、注塑模具设计实例 实例1——电流线圈架的模具设计及制造 塑料制品如图3—219所示,大批量生产,试进行塑件的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并选择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与工艺。 图3— 219 电流线圈架零件图 (一)成型工艺规程的编制 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分析 1)结构分析。从零件图上分析,该零件总体形状为长方形,在宽

度方向的一侧有两个高度为8.5mm ,R5mm 的两个凸耳,在两个高度为12mm 、长、宽分别为17mm 和13.5mm 的凸台上,一个带有的凹槽(对称分布),另一个带有4.lmmXl .2 mm 的凸台对称分布。因此,模具设计时必须设置侧向分型抽芯机构,该零件属于中等复杂程度。 2)尺寸精度分析。该零件重要尺寸如:0 12.01.12-mm 、04.002.01.12++mm 、 14.002.01.15++mm 、012.01.15-mm 等精度为3级(Sj1372—78), 次重要尺寸如:13.5±0.11、0 2.017-mm 、10.5±0.1mm 、02.014-mm 等的尺寸精度为4~5级 (Sj 1372—78)。 由以上分析可见,该零件的尺寸精度中等偏上,对应的模具相关零件的尺寸加工可以保证。 从塑件的壁厚上来看,壁厚最大处为1.3mm ,最小处为0.95mm ,壁厚差为0.35mm ,较均匀,有利于零件的成型。 3)表面质量分析。该零件的表面除要求没有缺陷、毛刺,内部不得有导电杂质外,没有特别的表面质量要求,故比较容易实现。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注射时在工艺参数控制得较好的情况下,零件的成型要求可以得到保证。 (3)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计算塑件的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射机及确定型腔数。经计算塑件的体积为V =4087mm 3; 计算塑件的质量:根据设计手册可查得增强聚丙烯的密度为ρ=1.04g /cm 3。 故塑件的质量为W =V ρ=4.25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