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影像学表现资料讲解
肝癌影像学诊断表现PPT
正常CT表现
平扫:实质均匀等密度,血管分布走行均匀, 密度略低,肝内胆管不显示 平扫:肝>脾>肾
增强:肝<脾、肾 动态增强表现: • 动脉期:20s 腹主动脉及主要分支增强显著,
肝实质轻度强化,CT强化值在10-20Hu • 门静脉期:60s 主动脉与腔静脉密度趋向一致,
肝实质开始强化,CT值达140-150Hu • 平衡期:2min 左右,肝实质密度与静脉相当
对包膜的显示:T1WI>PDI>T2WI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T2WI
信号改变
等低信号占10%,高信号占90% 镶嵌征(mosaic pattern):癌结节被薄的隔
膜或坏死分隔,隔膜为纤维组织,在T2WI上 为低信号,整个病灶信号不均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肝癌MRI诊断要点小结
结合T1WI、T2WI信号特点 巨块合并卫星灶 假包膜征 镶嵌征 病灶内脂肪变性 血管受侵 合并肝硬化 AFP持续增高
Freeny标准: 早期边缘高密度强化
(3+2)
强化范围进行性扩大 54%
延迟等密度充填
平扫低密度病变
79%
3分钟以后才出现等密度充填
补 充 经 验: a.平扫边缘清楚
b.增强“外不清内清”
c.“慢进慢出”、“快进慢出”
肝血管瘤不典型CT表现
快进快出
(5.2.1)--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5:肝硬化再生结节(RN)与DN
• RN:肝硬化局灶增生形成, 小于10mm,成分类似正常 (肝枯胆纤); DN(发育不良结节):较大, 有假包膜。与周围肝实质有异。 肝细胞、血管、胆管(成分变 化,细胞异化) 多数情况下,肝内弥漫性再生 结节,T1稍高,T2低等,信 号均匀,无膜无强 少数小肝CA与RN无法鉴别 RN:动脉期显著强化,门脉期 与肝等密度,似小HCC 肝硬化之后:RN---DN--EHCC(早期HCC)---SHCC(小 HCC)
不同类型肝硬化
•
•
• • •
鉴别6:转移瘤*(CT/MRI)
7.其他肿瘤或非肿瘤
原发肝淋巴瘤
原发肝淋巴瘤
肝脓肿
小结
• 肝癌为常见疾病,表现为肿块或结节,多 为巨块型,密度、信号不均,有多种表现 • 依据密度(信号)差别推测病理成分 • 增强曲线通常为流出型,典型病例可直接 诊断 • 不典型病例需结合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 史或AFP等作出诊断并鉴别 • 可采用多种影像手段或新技术(MRI系列)
假包膜征
不同的密度,发现病 变的难易程度,
M/21
M/48
巨块型肝癌(平扫及多期增强)
CASE—小肝癌
强化减退
(平衡期)
平扫 低密 度灶 增强动脉期 (强化)
弥漫型肝癌(鉴别于罕见胆管错构瘤**)
门脉、IVC瘤栓,血管异常沟通
(医学课件)肝癌影像诊断
84
胰腺癌肝转移
85
胃癌肝转移 (环形强化)
86
少血供 MHC
87
淋巴瘤
继发多见,多数为NHL 结节型:单发或多发的结节影,无包膜。边缘较
清,密度较均。轻度强化。 弥漫型:肝体积大。整个肝脏信号不均,T1WI呈
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边界模糊 需结合其它征象,如脾大,腹腔及后腹腔淋巴结
受累程度,如局限在3个肝段以下,可行切除
81
转移瘤
多数转移瘤:T2WI为中等高信号 T2WI明显高信号:富血供者,如胃癌、结肠癌、乳
腺癌、甲状腺癌、肾癌、黑色素瘤和肉瘤 T2WI等或低信号:乏血供转移瘤,如结肠癌和淋巴
瘤
82
转移瘤
牛眼征,又叫靶征:肿瘤内出血、黑色素样物质或 高蛋白。病理基础:中央为低密度的液化坏死区, 中间高密度为肿瘤组织,外层低密度为正常肝组织 和血管的受压改变
6
7
8
9
三、肝癌的分型及分期
1. 根据大体标本观察:
结节型:最常见,多伴肝硬化,常为多个结节,
巨弥块漫型型::大例多成少小波为,见不及单较,一全个少为,肝癌肝广分。结硬泛布节化分广或,布泛多切的,个除小有癌机结半结会节数节多癌以融。灶上合,病而肉眼
下难与结节性肝硬化区分。
10
• 1.块状型:
18
影像学检查方法
肝脏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同前病例栓塞前造影
栓塞后造影图象
21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MRI
T1WI稍低或等信号,肿瘤出血或脂肪变性为高信号, 坏死囊变则出现低信号;
T2WI为稍高信号; 巨块型肝癌T2WI信号多不均匀,呈“镶嵌征”。 门静脉周围出现高信号套袖状水肿,或肿瘤内出现 偶数回波重聚性高信号血管影提示肿瘤侵犯血管。 MRI发现肿瘤假包膜和血管受侵或肿瘤内的脂肪变性 征象,则支持早期肝癌的诊断。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8
犯。 多来自消化道、肺、胰腺、肾及乳腺等。 转移瘤的大小、数目和形态多变,以多个结节灶较普遍,
也有形成巨块的。 其组织学特征与原发癌相似。可发生坏死、囊性变、病
灶内出血及钙化等。 临床兼有原发癌症状及转移癌本身引起症状,此外,
CEA生高有一定意义。
32
肝转移瘤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多血供、少血供 【CT】 肝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病灶;囊变、钙化等;界不清或
3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CT
平扫:密度,形态,境界。 增强扫描反映肿瘤内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时
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 动脉期明显强化,实质期及平衡期呈相对低密度。 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分隔) 。 肿瘤血管及肝内血管受侵犯。例如:肝动脉-门静脉
肝癌影像诊断–影像PPT
肝癌影像诊断–影像PPT
(一)肝癌的分期
T:原发性肿瘤,N:淋巴结,M:转移
T1:肝脏单发肿瘤,肿瘤最大直径在2cm或以下,无血管受侵
T2:T1中3项条件之一不符合者
T3:T1中3项条件有2项不符合者
T2、T3二者中包括多发肿瘤但局限于一叶者
T4:多发肿瘤分布超过一叶或肿瘤累及门静脉或肝静脉的主要分支
N:局部淋巴结;N0:无局部淋巴结转移;N1:局部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
(二)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选择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超声、CT、MRI、血管造影、核素扫描、PET等。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检查方法。其检查对人体无损伤,一般不需要用造影剂或做特殊的检查前准备,对鉴别囊实性病变及肝内、外病变的敏感性高。超声检查可以作多方位、多层面的扫描,易于发现病变。且可通过肝内血管、胆囊、韧带的部位而对病变的定位作出判断,部分肝癌的定性诊断也可通过肿瘤的回声特点而作出判断。超声检查的最大局限性是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操作医生的技术及经验。
全身CT扫描应用于临床以来肝脏是最常用的检查器官之一。随着检查仪器、造影剂的改进而不断完善,诊断准确性不断提高。CT平扫可以显示密度较高的转移瘤,如类癌、肾癌、乳腺癌等的肝转移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增强扫描的目的主要是形成肝实质与病灶之间的密度差,以利诊断。由于正常肝实质大部分由门静脉供血,肝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也就形成了密度差。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可以了解肝脏肿瘤的位置,肿瘤的特点及对肝脏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肝癌影像学表现
• T1WI
– 等或略高信号
• T2WI
– 等或略低信号
• 血供
– 门静脉供血为主,极少数RN动脉血供增多 – 动脉期:常无明显强化 – 门静脉期:等信号 – 延迟期:强化纤维网格中的低密度或低信号结节
RN的CT、MRI表现
2、不典型增生结节(DN)
• HCC癌前病变 • 一个结节由一个肝细胞克隆增值形成 • 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但未到达HCC标准 • 组织分型
• 容积扫描和采样以及一次屏气扫描减少病 灶的漏检,部分重叠重建也可增加小病灶的 检出率等
• 最突出的优点是利用肝脏双重血供的特点, 发挥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以控制扫描期相 的优势,进行动脉期、门脉期,或者双期甚 至多期增强扫描。
• 国内HCC的发生绝大部分病例与乙型肝炎 感染后肝硬化有关,包膜型肝癌属多数, 浸润生长型较少见。
门静脉癌栓---门静脉高压 下腔静脉癌栓---下腔静脉阻 塞综合征 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继发 性布加综合征
DSA
直接征象 肿瘤染色 肿瘤血管 间接征象 动静脉瘘 门/腔静脉内充 盈缺损 门静脉内线样征
三、典型病例分析
致谢!
– 高分化HCC – 中分化HCC – 低分化HCC
• 其他偶发伴随结节
– FNH等
Efremidis SC, et al. Eur Radiol 2002; 12:753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郭佑民
.
不同影像学手段比较
超声 CT MRI DSA 核素
.
超声检查
无损伤检查 不需要造影剂。 无需特殊的检查前准备。 2厘米以上的肿瘤检出率大于90%。 易受操作人员水平影响。 图像在不同医院、不同人员之间的 重复性差。
.
C T检查
肝癌检查最主要的手段。 图像质量好,具有可重复性。 有利于了解旰外情况和手术方案制定。 有X线辐射。 检查的价格稍高。
.
.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A 单纯结节型 DSA表现 动脉期显示血供丰富,部分有动静脉 瘘形成。 毛细血管期有异常的毛细血管网和肿 瘤染色存在。
.
动脉早期有动静脉瘘
门静脉左支提前显影
.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癌的分型
2 结节型 B 多结节型 有两个结节以上的肿瘤,大小比较均 匀,直径多在 2 厘米以上 。可以是单结节 的肝内转移,也可以是多中心癌。
.
DSA检查
超选择性肝动脉介入插管造影
.
肝脏密度异常的判定
以正常肝脏为标准
A 低于正常肝脏为低密度。 B 高于正常肝脏为高密度。 C 与正常肝脏一致者为等密度。
.
肝脏密度异常的表现
平扫
A 高密度病变 B 低密度病变 C 等密度病变 D 混杂密度病变
不典型肝细胞肝癌CT表现病例详解,超全总结!@MedSci
不典型肝细胞肝癌CT表现病例详解,超全总结!@MedSci
肝癌:全球第五大常见肿瘤,肝癌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以下肝癌均指肝细胞肝癌)
①临床诊断相对困难,甲胎蛋白(AFP)有一定作用,但是有1/3的患者,AFP正常;
②影像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来诊断肝癌,甚至不需要活检;
③典型肝癌:动脉晚期(注射造影剂后约35s)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洗脱,这种典型表现占60%;
④因此,影像诊断肝癌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一些不典型或者不常见的征象。
下文提要:不典型的肝癌影像表现总结
小的分化良好的肝癌、含有脂肪成分的肝癌、肝癌的囊性退变、肝癌破裂、纤维板层状肝癌、静脉侵犯、胆管癌栓、巨大的肝癌、和肝脓肿相似的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同时存在、肝外转移、弥漫性肝癌、浸润性肝癌。
小的分化良好的肝癌
肝癌的典型影像表现的出现主要依赖肿瘤的大小和分化程度(表1、表2):
表1
表2
66岁男性,高分化肝癌,不典型CT表现,动脉期未见强化,门脉期呈稍低密度
含有脂肪成分的肝癌
脂肪变性在肝癌结节中并不少见,约有20%的肝癌结节中有脂肪
变性。有研究证实较小的肝癌结节中的脂肪变性多于较大的肝癌结节,1-1.5cm结节中,脂肪变性的比例达到35%,脂肪变性的原因有研究认为可能和缺血有关系,这些发生脂肪变性的肝癌结节中通常存在血管发育不好;
肝癌结节中的脂肪成分,可以分为大泡性(macrovesicular )和小泡性(microvesicular ),CT对脂肪不敏感,MRI对脂肪敏感,有14%的肝癌结节内有小泡性脂肪变性;CT对大泡性脂肪变性的检出有作用,病灶内含有肉眼可见的脂肪时,与血管瘤和脂肪瘤鉴别有困难;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
引言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之一,也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像学是诊断和评估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将介绍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方法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超声(Ultrasound, US)、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和肝动脉造影(Hepatic Arteriography, HA)等。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和技术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应症,医生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方法。
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多样,以下为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
超声
1.肝内低回声结节:多为单个或多发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
2.壁结节征:部分HCC可出现结节样改变,呈壁结节征,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呈高回声分界。
3.黄韧性结节:较大的HCC可显示坚韧、弹性变形的特点,
称为黄韧性结节。
4.血流信号:超声多普勒可显示肿瘤的血流信号,高频彩色
多普勒可显示肿瘤内的血流分布及血流速度。
CT
1.扫描增强表现:肝动脉期呈等或低密度,门静脉期稍有增强,延迟期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动脉期增强和门静脉期稍有增强是HCC的特征之一。
2.强化模式:根据HCC病灶的强化模式可分为动脉期早期强化、门静脉期稍有增强和延迟期似正常肝组织三种类型。
3.动态增强扫描:可进一步观察病灶边界、内部坏死、包膜、侵犯周围组织等特征。
MRI
影像诊断学:肝脏恶性肿瘤
2、平扫:
(1)肝内有大小不一致的多发性低密度灶(亦 可单发),边缘清楚。
(2)病灶密度均匀,或中心为低密度,CT值在 15-45H之间,表现为瞳孔症、圆环征、牛眼 征、液—液平面(坏死区下方为一小液平 面,上方密度低,下方为坏死出血密度较 高)。
(3)病灶内可有钙化灶(钙化灶不定型,呈弥 漫性密度增高),约占10%有之。
(4)门肝静脉癌栓:增宽,内见软组织样影。
(5)转移:腹部淋巴结肿大等。
T1加权相— 低信号病灶
T2加权相— 高信号,内部 信号不均匀
肝右叶 巨块型肝癌
肝右叶 巨块型肝癌(同上例)
多发 结节型肝癌
二、胆管细胞癌
(一) 临床与病理
1、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在未梢胆 管;常发生于无肝硬化的肝脏。占肝脏原发 恶性肿瘤第二位,男女发病率相近。
8、 由于癌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病程长 短和有无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致其临床 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最常见症 状:肝区疼痛,腹部肿块及消瘦。
9、并发症:
(1)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2)消化道出血, (3)肝昏迷。
10、实验室检查: 70%-80%肝癌AFP升高,但有10%-30%的肝癌 为阴性。Ⅰ级和
1、肝转移瘤可广泛来自于全身多个器官系统 的原发癌,尤以胃肠道多见。途径有: (1)直接侵犯; (2)肝门淋巴结; (3)门静脉; (4)肝动脉(肺癌)。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4 混合型
MRI平扫表现 T1表现为混杂的低信号或中等偏高信 号影像。 T2为混杂稍高信号影像。
精选版课件ppt
83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4 混合型
DSA表现 浸润型和结节型并存。
精选版课件ppt
84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癌的分型
5 特殊型 A 小肝癌 B 外生型 C 纤维板层型 D 门静脉癌拴型
2 结节型
B 多结节型
DSA表现
动脉期显示肝内多发的血供丰富的结
节,部分可见动静脉瘘形成。
毛细血管期有异常的毛细血管网和肿
瘤染色存在。
精选版课件ppt
54
肿 瘤 染 色 、 毛 细 血 管 网 并 存
精选版课件ppt
55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肝癌的分型
2 结节型 C 弥漫结节型 肝内有多量的、分布于全肝的小结节, 大小在1厘米以下,相互之间可以融合或不 融合。
精选版课件ppt
69
精选版课件ppt
70
精选版课件ppt
71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3 巨块型
MRI平扫表现
T1为块状的低信号或稍高信号影像, T2病变周围常常为高信号,病变中心则呈 低信号。如果病变内有出血、坏死和囊性
变,则可表现为混杂的高信号。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58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C 弥漫结节型 CT强化扫描表现 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后,肝 脏内原低密度区显示更低密度。
59
弥漫性肝癌
60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C 弥漫结节型 MRI平扫表现 弥漫型肝癌病灶与周围正常的肝脏分 界不清常常难以显示出病变的范围。
A 单纯结节型 CT强化扫描表现 肝内病变区在动脉期,可以有较明显 的强化或不均匀性强化,延迟扫描病变呈 混杂的低密度。病变境界清楚,可有环强 化。
40
病病变变区区
41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A 单纯结节型 MRI平扫表现 肝内病变区在T1 动表现为低信号或不 均匀性低信号,边缘清楚。 T2表现为不均匀性高信号。在90-120 毫秒时,病变区信号可以减低。
2 结节型
B 多结节型 MRI平扫表现 T1表现为低信号病灶,病变边缘清楚 或不清楚 T2表现为高信号现或混杂的高信号影 像,在90-120毫秒时,信号可降低。
52
53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B 多结节型 DSA表现 动脉期显示肝内多发的血供丰富的结 节,部分可见动静脉瘘形成。 毛细血管期有异常的毛细血管网和肿 瘤染色存在。
46
肝癌的病理分型和影像学表现
2 结节型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超声检查
总结词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实时动 态成像的特点,常作为肝癌影像学诊 断的初步筛查方法。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利用高频声波显示人体组织 结构,可以实时观察肿瘤的大小、形 态和血流情况。超声检查操作简便、 价格低廉,适用于基层医院和床旁检 查。
核医学检查
总结词
核医学检查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进行显像,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和转移情况 。
CT或MRI检查
进一步确认病变性质,观察肝 脏及周围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肝脏病 变在动脉期和静脉期的血流动 力学改变。
核医学检查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肿瘤标 志物或受体显像剂,对肝癌进
行定位和定性诊断。
肝癌影像学诊断的注意事项
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
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以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
标准化诊断流程
建立肝癌影像学诊断的标 准化流程,提高不同医疗 机构之间的诊断一致性。
个性化治疗与精准医学的结合
精准诊断与分型
通过影像学技术对肝癌进行精准分型,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疗效评估与预后预测
利用影像学技术评估肝癌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预后,指导治疗方 案调整。
临床试验与新药研发
利用影像学技术评估新药或新疗法在肝癌中的疗效,加速临床试 验和药物研发进程。
原发性肝癌病理学及CT影像诊断要点总结
原发性肝癌病理学及CT影像诊断要点总结
【临床特点】
1、常见的恶性肿瘤。
2、多见于中年男性。
3、常见症状为肝区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腹部包块等。
4、甲胎蛋白(AFP)测定阳性及浓度升高。
5、少数以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就诊。
【病因】
1、大多有乙型肝炎病史。
2、中晚期肝硬化。
3、长期摄入黄曲霉素等致癌物。
4、长期摄入亚硝胺类化合物。
5、长期饮用污染严重的水。
【病理】
1、按细胞类型分为肝细胞型(最多见)、胆管细胞型(较少见)、混合型(最少见)和纤维板层型(罕见)。
2、按大体病理分
(1)巨块型(直径≥5cm)
(2)结节型(直径<5cm,单个或多个)
(3)弥漫性(弥漫性小结节)
(4)小癌型(直径≤3cm)。
3、按生长方式分
(1)膨胀型(边缘清楚,假包膜形成,常伴有肝硬化);
(2)浸润型(边缘不清,多不伴肝硬化);
(3)混合型(膨胀、浸润生长兼而有之);
(4)弥漫型(弥漫结节大小均匀,密度均匀);
(5)特殊型(外向性生长)。
4、转移途径
(1)血行转移最常见(多间肺转移,其它还有向肾上腺、骨、肾、
脑等部位的转移);
(2)淋巴转移较少见(以肝门淋巴结转移为多见,其它有向胰头周围、后腹膜和脾门淋巴结转移);
(3)种植转移最少见。
【CT表现】
1、多见于肝右叶,其次为左叶,尾叶最少见。
2、多见于肝表浅部位,可发生于深部。
3、多数为单发病灶,但多发病灶较常见。
4、多数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呈分叶状。
5、多数为低密度,少数可呈等密度甚或高密度,与瘤的分化和成分有关,也与肝脏背景有关。
6、瘤灶内可发生坏死、出血、钙化,表现为混杂密度。
肝脏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放射科】 ppt课件
ppt课件
32
肝转移瘤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多血供、少血供
【CT】 肝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病灶;囊变、钙化等;界不清或 清楚。 增强后肿瘤强化,境界清楚; “牛眼征”—表现为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高密度 强化,最外层密度又低于肝实质。 【MRI】 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
33 ppt课件 “环靶征”—肿瘤中心T WI 为高信号; T WI 为低信号; 2 1
肝脏恶性肿瘤影 像学表现
ppt课件
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是亚洲人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70 %继发于乙型 肝炎,肝硬变,男性多于女性。 分 型 : 1. 巨 块 型 : 肿 瘤 直 径 ≥5cm , 最 多 见 。 2. 结 节 型 : 肿 瘤 直 径 < 5cm , 单 发 或 多 发 。 3.弥漫型:较少见,肝内弥漫分布小结节病变。
15
肝癌并门脉癌栓
ppt课件
16
肝癌并包膜下出血
ppt课件
17
病例
男性 53 岁,以腹胀纳差消瘦 3 个月余加重 1 周入 院。有慢性肝炎病史10余年。
CT 扫描:显示肝形态异常,肝内占位病变,动 脉期强化明显并见门静脉早期显影。门静脉主 干见巨大充盈缺损。胃底脾门等静脉明显扩张 迂曲。
ppt课件
动静脉瘘
肝脏病变影像学表现
肝脏病变影像学表现
一、外生性肝癌
外生型肝细胞癌(extrahepatic grow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g-hcc)是指向肝外生长的肝细胞癌。
多见于成人,50-60岁为高峰。男性多于女性。
外生型肝癌的肝外部分最大横径应大于肝内部分,以此可以区别于常见的巨块型肝癌。
分型:
带蒂型
有明确的瘤蒂,瘤体完全位于肝外,通过瘤蒂与肝脏相连病获取营养。可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并与周围组织建立新的血液循环。
突出型
肿瘤主要向肝外突出,少部分仍然位于肝内,肿瘤也可以侵犯周围组织器官。
带蒂型罕见,突出型相对多见。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同普通的肝细胞癌。
须与后腹膜肿瘤及胃肠道肿瘤相鉴别。
发现门静脉癌栓可以提示诊断。
部分外生型肝癌是由于肝硬化再生结节突出肝外恶变而来,因此,发现肝硬化基础及肝内子灶可以提示诊断。
CT显示具有卫星病变的大肝细胞癌
不同MRI参数下的HCC
CT显示巨大HCC
二、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 fibrolamellar carcinoma
多见于左叶,常为单发分叶状病灶,质地较硬,呈膨胀性生长,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可以有包膜,呈巨块型,直径通常大于10cm。
瘤体中央有星状纤维瘢痕向周围放射并将肿瘤分隔是其重要特征。
另一特点是瘢痕中央可有斑点状钙化。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至多边形,嗜伊红染色,细跑核大。纤维基质成分较多,有时排列较整齐,将肿瘤细胞分割成条带状或团状,有一定特征性。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肝细胞癌类型,仅占总发生率的1%-2%。男女发病率相近,以青少年好发,患者中35岁以下者比例达15%-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更好的软组织分辨力
• 化学位移成像
– 脂肪变性的探测更敏感
• DWI
– 细胞密度改变
• 三维动态增强(LAVA / VIBE / THRIVE)
– 对富血供病变更敏感
• 特异性对比剂
– 肝细胞对比剂:肝细胞功能及胆管发育、排泌 – 枯否细胞对比剂:枯否细胞数量及其功能
• SWI
• 最突出的优点是利用肝脏双重血供的特点, 发挥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以控制扫描期相 的优势,进行动脉期、门脉期,或者双期甚 至多期增强扫描。
• 国内HCC的发生绝大部分病例与乙型肝炎 感染后肝硬化有关,包膜型肝癌属多数, 浸润生长型较少见。
• 结节型病例可以单发或多发,临床上单个 结节病灶手术切除后复发率甚高,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是手术前检查不彻底,小的病 灶术前甚至术中未曾发现,术后增大而归 咎为复发病灶。
确的分期,包括了解病灶的大小、数目、 分布,肝内血管有否受侵,以及肝外有无 转移存在。
• (4)术后随访,了解有否复发或转移。
各种肝硬化结节的影像表现
1、肝硬化再生结节(RN)
• 肝硬化的基本病变 • 一个结节由多个肝细胞增生形成 • 组织分型
– 小再生结节(小于/等于3mm) – 大再生结节(大于3mm)
• 肝内弥漫分布,通常为毫米级
RN的CT、MRI表现
• 肝内弥漫分布 • 与小DN难以区分 • CT平扫
– 等密度或表现为肝实质不均匀
• T1WI
– 等或略高信号
• T2WI
– 等或略低信号
• 血供
– 门静脉供血为主,极少数RN动脉血供增多 – 动脉期:常无明显强化 – 门静脉期:等信号 – 延迟期:强化纤维网格中的低密度或低信号结节
– 门静脉供血为主 – 极少数低级DN和部分高级DN动脉血供增多 – 动脉期:多数无明显强化,少数可有明显强化 – 门脉期:等信号 – 延迟期:强化纤维网格中的低密度或低信号结节
DN的典型MRI表现
T2WI
T1WI+FS
动脉期
平衡期
3、小肝癌
•中国肝癌病理协作组
•单个病灶直径小于等于3厘米 •两个病灶,其直径之和小于等于3厘米
二、乏血供型肝癌
高分化的小肝癌 低分化的大肝癌
增强扫描各期均呈低 密度(信号)
三、硬化型肝癌 致密纤维化 增强周边向中央渐进 强化
四、混合型肝癌
1、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 混合 2、肉瘤样癌 部分肝细胞癌 组织发生肉瘤样变
门脉期周边廓 清和内部造影 剂渐进强化
静脉癌栓的影像表现
平扫 静脉增宽 肿瘤和静脉相延续 增强 动脉期边缘强化 静脉期充盈 缺损 癌栓可以强化---鉴别血栓
T2WI 混杂稍高信号
T1WI+(钆)
快进快出 不均匀明显强化 延迟期环形强
化(±)
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网状内皮细胞)
HCC摄取<正常肝组织
高信号
SPIO注射 后延迟期
Turbo SE T2
DWI 弥散受限 高信号
特殊类型肝癌的影像表现
一、纤维板层型肝癌 巨大分叶状肿块 边界清楚 放射状间隔 中央纤维疤痕伴钙化(>50%) 结节状卫星灶 混杂明显强化 中央疤痕延迟强化 (±)
门静脉癌栓---门静脉高压 下腔静脉癌栓---下腔静脉阻 塞综合征 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继发 性布加综合征
DSA
直接征象 肿瘤染色 肿瘤血管 间接征象 动静脉瘘 门/腔静脉内充 盈缺损 门静脉内线样征
三、典型病例分析
致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铁沉积及微出血
CT检查技术
• 螺旋CT的出现和临床应用使小肝癌的研究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使CT爆发了新的生 命力,重新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和动态MRI 并驾齐驱,在小和微小肝癌诊断中发挥更 出色的作用。
• 容积扫描和采样以及一次屏气扫描减少病 灶的漏检,部分重叠重建也可增加小病灶的 检出率等
T2WI
注药前
动脉早期
动脉晚期
门脉期
平衡期
动脉期
门脉期
莫迪司增强扫描
平衡期
肝细胞期
肝细胞癌脂肪变性
wenku.baidu.com
CT-C
In-phase
Out-of-phase
巨块型
结节型
弥漫型
外生型 脂肪浸润
纤维包膜和间隔 马赛克征
出血
MRI
信号特征取决于继发的病理改变:出血、
坏死、钙化、脂肪浸润
T1WI 混杂稍低信号
肝癌影像学表现
一、肝脏的解剖与影像学改变
二、肝癌的病变及影像学改变
肝硬化相关的结节病变
• 再生结节(RN) • 不典型增生结节(DN)
– 低级DN – 高级DN
• 肝细胞癌(HCC)
– 高分化HCC – 中分化HCC – 低分化HCC
• 其他偶发伴随结节
– FNH等
Efremidis SC, et al. Eur Radiol 2002; 12:753
RN的CT、MRI表现
2、不典型增生结节(DN)
• HCC癌前病变 • 一个结节由一个肝细胞克隆增值形成 • 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但未到达HCC标准 • 组织分型
– 低级DN – 高级DN
DN的CT、MRI表现
• 可单发或多发 • 小的DN淹没于弥漫的RN中,难以检出 • 影像学可检出较大的DN • 直径1cm 或更大 • CT平扫:多为等密度,少数为轻微高密度 • T1WI:等或略高信号 • T2WI:等或略低信号 • 血供
小肝癌的CT、MRI表现
• MRI优于CT • CT平扫等或略低密度 • 常见信号模式
– T1WI低或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 – T1WI略高信号,T2WI略高信号
• 15~20%可见脂肪变性(化学位移成像) • 70~80%显示假包膜 • 多为增强快进快出强化
男性,67岁。乙肝+丙肝(小肝癌)
• 真正的弥漫性肝癌少见,预后也最差。肝 动脉-门静脉分流形成,肝内血管如门静脉
、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受侵和癌栓形成, 也是肝癌的常见表现。
• 归纳起来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肝癌的病理 特点为:
• 假包膜形成 • 肿瘤血供丰富 • 动静脉分流 • 门脉侵犯和癌栓形成。
• CT检查的目的: • (1)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 • (2)病灶定性。 • (3)确定HCC诊断后,尽可能做到术前明
MRI检查技术
影像学在肝硬化结节诊治中的作用
• 检出病变 • 定性诊断 • 重点
– 检出小HCC – 检出DN早期癌变灶 – 鉴别HCC与RN/DN
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过程中的血供变化
RN Low-DN High-DN Wd-HCC Mp-HCC
门脉血供逐渐减少,异常动脉血供增加
MRI技术在肝硬化相关结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