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陶渊明的悲剧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试论陶渊明的悲剧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试论陶渊明的悲剧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试论陶渊明的悲剧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

[摘要]: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伟大作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田园诗歌的开创者。他的悲剧是社会的动荡、官场的腐败与和个人人格、理想之间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悲剧过程,必然导致陶渊明的情感的变化。“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作为因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有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的陶渊明,只好借助于诗歌这种极富情感的表现方式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诗歌中,陶渊明通过对喜爱田园风光来表现对官场的厌恶,通过艰辛的劳动来表现不屈的性格,通过生活的艰辛贫困来表现坚守“君子固穷”的高节,通过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来表现自己的理想以及描写恬静安适生活表现归隐的情怀等。

[关键词]:陶渊明悲剧根源体现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是晋朝最大的诗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极富创造性的伟大文学作家。由于陶渊明的人格高洁,理想高远,而表现在诗歌中就是境界的开阔,风格的平和,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歌创作的先驱。正如苏东坡评论陶渊明的诗歌时说:“吾于诗人无所好,独好渊明诗。渊明作诗不多,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可见,陶渊明在文坛上。因而,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贡献高、影响大,他的诗作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瑰宝。

1、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生活在东晋和刘宋之间。他的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员。他在《命子》诗中颂扬其曾祖“功遂辞归,临宠不忒”,赞美其父“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这样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祖世虽盛,但到了陶渊明出生时,家境衰落,加上父亲去世早,陶渊明从小过着比较贫苦的生活。尽管如此,陶渊明从小还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正如他在《饮酒?其十六》中所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使他想在政治上干一番事业。他在《杂诗》(其五)中写到:“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诗中就表明了他盼望着像大鸟展翅高飞那样,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他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先后担任了江

州祭酒(主管教化),荆州、江州刺史幕僚以及镇军参军和建威参军。在他四十一岁时,担任彭泽县令。上任后的第二十八天,郡里督邮(督察官员)来彭泽县,陶渊明不愿意毕恭毕敬“束带”迎接,并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他在《归去来兮辞》所说的“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也可以说,自己的理想被黑暗的现实社会和官场污浊所“役”,自己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从此毅然辞官,归耕田园,直到病逝。

从以上陶渊明的家庭生活和为官到隐居之路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发展历程。陶渊明由于从小读书,涉猎广泛,不但受到在中国古代占主要地位的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当时盛极一时的道家的思想的影响。这正如他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中所说:“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为了“静念园林好”,“人间”都可以“辞”。一个“辞”字,道出道家思想在陶渊明思想中的优势地位。他那种随顺自然、执守个性、超然生死、忘怀得失、厌弃功名、鄙视官场、追求自由、乐于与大自然为伍的思想和行为都源于道家。如果从陶渊明整过思想发展过程来看,开始,儒家思想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因而积极出仕,体现出儒家的精神。当看到社会黑暗和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斗争的时候,在无可奈何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自然寻求心灵上的另以条出路,那就是:而且这种思想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又决绝。而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就思想本质来说,道家的“真”、“淳”是与社会的“伪”、“浊”相对抗的,为了自己的人格独立,选择弃官归隐。他在《感士不遇赋》中说过:“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这正好是他之所以“逃禄归耕”的诠释。辞去彭泽县令以后,他在乡间以隐即达三十二年,直至病逝对于陶渊明的这段漫长人生路,从儒家角度来看,陶渊明没有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略;从道家的角度看,他的归隐也只是实现了身理上的归隐,在心理上,他对政治的关心,对国计民生的热忱至老不衰。因此我认为他的归隐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他的人生始终是在曲折中挣扎,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种矛盾没有得到真正的调和,他的人生是悲剧性的一生。

2、

陶渊明的悲剧总的来说是源于当时黑暗的社会和官场的腐败,其本质是社会黑

暗与官场的腐败与陶渊明个人人格、美好理想之间矛盾冲突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也即是说:陶渊明的人生悲剧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1.1、社会现实是产生悲剧的外因

在中国的历史上,魏晋时代,是一个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代,又是一个“乱与簒”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人们“大有人命浅危、朝不虑夕”之感。陶渊明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必然逃不脱环境的影响。

1.1.1、尖锐激烈的社会矛盾

陶渊明所处年代,正是东晋和刘宋之交的动乱的年代。在当时,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激烈。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在中原割据混战,并对处于江南的东晋进行不停的骚扰,民族战争时有发生。在国内,由于民族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阶级矛盾极大。这一矛盾的不得不促成了以孙恩、卢循为首的农民起义的爆发。此时,内忧外患,战争致使国家混乱,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1.1.2、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加大,从统治阶级内部方面来说,各种斗争也更加激烈,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它表现在同党伐异、尔虞我诈上。这样,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极端复杂,东晋世族政权的腐败与残忍。比如,以桓温、司马道子、王恭、司马元显、桓玄、刘裕等展开了剧烈的政权斗争。在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这些斗争不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也给人民到来了痛苦。

1.2、个人的性格是产生悲剧的内因

《文艺美学》指出:“悲剧直接表现真实的社会人生问题,表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对社会历史和人类命运的关注。悲天悯人的深沉感情和人类前景的哲学思索便常常交织在悲剧之中,体现为一种明亮而敏锐的理性精神。这种精神包含着毫无隐晦的觉醒意识,抗争意识和超越意识。”我探讨陶渊明隐居田园,不然要注重他的归因。所谓归因,就是对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解释和说明。

1.1.1、理想的伟大与现实社会产生的矛盾

陶渊明是一个性格十分爽直、情感奔放、理想远大,积极向上的诗人。文如其

人,在他的诗歌中其个性有鲜明的体现。他的《闲情赋》可以看出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冲破,说明其爽直,说明陶渊明积极的思想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在《拟古九首之八》中写到:“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一种儒家积极出仕的精神,那种富有极大的为国为民、实现自己的匡时济世的抱负的思想还是占据了首要位置。可是,事实并非如此顺畅,实现理想也并非如此顺利。他在《杂诗》中写到:“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陶渊明的理想和志意是多么高远,而现实社会,是这样动乱不堪,即使“有志”也“不获骋”。这时,我们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已经感受到了他纯真的理想与现实社会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1.1.2、人格的尊严与官场政治斗争的矛盾

《社会心理学》指出:“一个人的动机一定会影响他的人格,一个人的人格同时影响着他的动机。”就陶渊明来说,他归隐田园的根本在于维护人格的独立性,在于维护个人的尊严,在于追求自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超越——追求美好的社会生活。然而,他身在官场中,所看到的是污浊不堪,是尔虞我诈,是阿谀险恶,是腐败欺诈时,内心充满了痛苦与不安。比如,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是,所见到的是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这些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使他感到失望。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处处人心惶惶,时时坐卧不安,感到的是焦虑,是惶恐,也是无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可以看出他的真纯与耿介,他在《归园田居》中也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园”“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他把官场比作“樊笼”“羁绊”,可以看出他为什么毅然选择了洁身守志、隐居田园、躬耕自资之路是他的性格无法适应官场的黑暗所致。而这种选择行为及其结果,本身表现了他与社会及其官场现实的背离思想,但这种思想又恰恰又奠定了他悲剧的必然性。

总之,陶渊明有着报国治世的远大抱负,可是他经历的是腐败黑暗的官场,看到的是社会的动乱,感受到的是人民所遭受的种种灾难和不幸。而且在这样浑浊的社会下,无疑,以陶渊明的个性去发展他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他曾经的多次出仕也给予了最铁的证明。最终陶渊明清也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当然也没有机会实现),可在心理上他始终也没有能把自己置身世外,因此他始终活在一种矛

盾的心理状态。马克思在给斐?拉萨尔的信中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可以说,陶渊明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他那高尚的人品和美好的理想是积极的、进步的、有价值的,代表着历史的必然要求。他的理想与现实充满着矛盾,时时发生着无法避免的冲突,他那“远之八表”的美好理想,却“和风弗洽”而“翻翮求新”,最终是“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鲁迅语)因而,可以说,陶渊明的悲剧也就无法避免的,是社会现实黑暗势力的强大与个人美好理想矛盾的必然结果。

3、

《文艺美学》认为,人与现实的关系是多样的,其中有一种关系叫审美关系。审美观系就表明了人们通过艺术以达到爱美恶丑,并以此求美来满足人们的情感要求。在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动乱,官场的污浊与争斗与陶渊明实现美好理想发生矛盾,造成陶渊明心理失去平衡。从心理学来说,失衡产生困惑、郁结。而内心的郁结不可能久久积郁于心,郁结需要消解,情感需要释放。这对于陶渊明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用诗歌来予以表现。这正如中国古代的《毛诗序》中说:“诗者,知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文学总是慰藉那些受伤的心灵。对陶渊明来说,归隐田园,虽他两袖清风,但有一腹诗书,他把生命的激情倾注在诗歌当中,热情地歌颂田园生活。也就是说,陶渊明通过写作诗歌来使自己受伤的心得以慰藉,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有效的慰藉方式。因此,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我感受到了陶渊明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陶渊明内心深处的隐居情怀,以及陶渊明的悲剧意识等。那么,陶渊明是怎样予以表现的?

1.1、通过对喜爱的田园风光的描绘来表现对官场的厌恶

“用自然之美来对照现实之丑。”出仕做官与入山隐逸并不是时时都是矛盾的。在中国古代,有些隐逸是为了更好的出仕,有的隐逸就是回避出仕。比如,唐代诗人李白,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出仕,就想到了隐居求志、以隐待仕,因此,他在二十二岁时,隐居在峨眉山。而陶渊明的隐居,是在风光秀美的田园。“田园”意味着“躬耕”生活,“躬耕”意味着要长期隐居下去,与仕途彻底决裂,自食其力。因此,在诗歌中,陶渊明的诗歌中,往往是把描写美好的田园风光,赞美纯朴的田园生活,并把这些与对污浊的现实的不满对比起来,突出自己否定现实社会的思想情感,从中表现自己的坚硬的性格。这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说:“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他把自《十九首》以来的人的觉醒提高到了一个

远远超出他的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角色在他的笔下,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兴趣的一部分。”根据我国传统美学中的“迁想妙得”,或称作“代景物为情思”的思想,陶渊明在诗歌中描绘出了美丽恬静的农村风光,本身也体现出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比如,他在《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中写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以‘悲’为情感特征的中国文化,在主导中国诗歌的同时,也被彻底诗化了。道德修身自赏,忧国忧民,自然观的‘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审美的直观把握,含蓄表露,深层心理的忧患意识,都是这种诗化的具体表现。”○1在诗中,田园风光是安宁的,田园生活也是安静的,没有什么可悲的。因此,在诗人的笔下,田园生活充满着自然纯朴的情趣,富有诗情画意,真诚地表达出了“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的思想内涵。我们从整首诗来看,首先,表明了自己归隐的原因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本性,这是不能适应世俗。而官场对自己来说如同“罗网”一样,进入官场,就如同笼中之鸟,池中之鱼,时刻都想回到“旧林”,游回故渊。当真正归隐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表现了脱离尘网,返归田园的喜悦,以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运用铺叙的手法,多侧面地把自己居住草房周围的自然景物,十余亩田地、傍晚远处的村庄、缓缓飘散的炊烟,以及深巷中的狗吠、桑树上的鸟鸣等描绘出来。诗人通过富有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不慕荣华,安于简朴、厌恶官场,追求平静、闲淡的的感情。最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将自己归隐田园看成是冲出束缚自己本性的“樊笼”,从新返回自然,内心充满欣喜舒畅。我从诗歌中,感受到陶渊明在这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中,在这人与自然的和谐之中,以及的家乡朴实的亲情与温馨使诗人沉醉不醒。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也说过:“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也就是说,真诚和自然是我的天性,如果让我违背自己的天性去做那苟且逢迎的事情,我会觉得比忍受饥饿寒冷更为痛苦。

1.2、通过描写艰辛的劳动生活来表现不屈的性格

归隐田园意味着劳作,是自食其力的表现。这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实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体力劳动是人们所鄙弃的,地位是低下的,更何况陶渊明身为朝廷命官,要辞官劳动,说实话,这是需要勇气的,需要胆识的,更需要舍去的决心。然而,在陶渊明看来,劳动是自己的理想,是自由生活的体现,是摆脱“羁鸟”、“池鱼”生活的唯一办法。正如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在《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说过:“诗人认为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意,并从中领受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显然,这种主张力耕的‘自然有为论’与东晋士族好逸恶劳的‘自然无为论’是针锋相对的。”因此,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思想,他通过艰辛的劳动不但表现自己不屈的性格,而且也表现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生活和劳动的喜爱之情。比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二》中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从这首诗开头,化用了汉人杨恽得罪罢官后种豆寄兴发牢骚的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诗中的“芜秽不治”喻指朝廷荒乱,豆实零落喻己见放弃。诗人借这首诗,表现了早出晚归的劳动和心理感受。劳动是辛苦,即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最终还是“草盛豆苗稀”。这对于陶渊明来说,收获不收获,是否关系不大。劳动虽辛苦,收获又不大,但这样的劳作只要“但使愿无违”也就心甘情愿。我们从“但使愿无违”这句话中来看,明显的表现了诗人的思想与情感走向,可以感受到诗人甘愿过着夕露沾衣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到污浊的官场中去。自立能保住了人格,保住了理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失去了富裕的物质基础,生活上表现出极度的窘迫,即使这样,我们在诗歌中,也能真正感受到了诗人那脱离污浊的官场所表现出来的自食其力的喜悦,以及在劳动中表现出的怡然自得的情趣。作者通过描写艰辛的劳作,表现了自己的追求自由的生活和自在的不屈的人格。

1.3、通过描写生活的极度贫困来表现固穷节

《美学理论》告诉我们:“从悲剧人物的人格和情操看,它表现出一种直情至性的坚定、顽强和伟大,体现出一种忍受苦难,抗争困厄,征服邪恶的至死不渝的

崇高精神和英雄气质。”陶渊明要实现自我,走出迷失和困惑,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要付出代价的。然而,陶渊明的隐居,表面看来是摆脱了污浊的官场,走向自由的生活。但对一个文人来说,离开官场就意味着生活失去保障,不但自己也付出了“栖栖失群鸟”那种寂寞孤独的代价,一家人也付出了挨饥受冻的代价。这正如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一文中写到:“使汝等幼而饥寒”,“每役柴水之劳”。文章中表明了自己作为父亲,而自己的孩子们从小就在饥寒交迫的痛苦中生活,还要帮助我砍柴、担水等,自己也内疚与不安。他在《咏贫士》其二中写到:“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他在《乞食》中描写了自己为饥饿所迫而乞食的情境: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之斯里,叩门拙言辞。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诗中描写了诗人为饥饿驱使,出门乞贷,诗人确实感到十分惭愧。这样的处境,生活到了“乞食”的地步。陶渊明隐居田园,想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事实上这换来的只是一家人的生活贫困。

但是,在这样的艰辛的生活环境中,陶渊明却是“至死不悔”。这正如《美学理论》告诉我们:“从悲剧人物的人格和情操看,它表现出一种直情至性的坚定、顽强和伟大,体现出一种忍受苦难,抗争困厄,征服邪恶的至死不渝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质。”我们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这种品质的表现。他在《饮酒?其二》中写道:“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在《饮酒?十六》中写道: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蔽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诗中的“固穷节”就是坚守“君子固穷”的高节,无论生活陷入怎样的艰难困顿,在他的心目中,“穷节”高于一切,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因此,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不屈的性格,感受到了诗人在贫困的境遇下所表现的复杂情感。可以说,陶渊明的隐居不是一种退隐,而是一种积极的表现人生奋进的一种方式。据记载,就在陶渊明临终前一年,江州刺史檀道济请陶渊明出仕,当时陶渊明已经因为饥饿和瘦弱僵卧在床,如果出仕,可以改变经济状况。但陶渊明为了自己的人格,坚辞不仕,并拒绝道济送来的粮食等。在他的诗歌《归去来兮辞》的序里也说道:“饥冻虽切,违己交兵。”就是说,饥饿和冷冻是切身的痛苦,可是

如果违背自己的本性去与那些污浊的官们同流合污,我觉得比饥饿和寒冷更痛苦。这些诗作中,表现了陶渊明并不是要人们同情他,而是在表明自己贫贱不移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的性格。

1.4、通过描写恬静安适生活来表现归隐的情怀

陶渊明的“逃禄归耕”,从本质上说就表现了自己自食其力的生活愿望。农村,对陶渊明来说,是一个美好理想之地、自由生活的乐园。在陶渊明的心里,农村,不但有适宜自己内心需要的自然风景,更主要的是有农民的朴实真纯的品质,有亲情的温暖,这些都能给人的精神生活以安静、恬适的感受。农村生活虽然贫苦,劳作艰辛,但这样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惬意,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绝对没有官场的尔虞我诈,惶惶不可终日的斗争与惶恐。因此,在诗作中,陶渊明通过对农村的恬美安静的生活来表现自己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归隐情怀。下面我们通过对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的简单分析,感受陶渊明的归隐情怀。○2诗歌开始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在诗人眼里,田园是人类的生命、人类存在的根本。可是“田园将芜”,就意味着生存的根本的丧失。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也表明了自己归隐的心迹,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了摆脱“心为形役”,也表明了自己的选择是符合自己的心愿的,认识到了“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了辞官归隐时的心情愉悦。家乡的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亲切,那“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这是一种无比幸福的体现,同时从另一角度表现出陶渊明归隐的愉悦心情。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我们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到了此时的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找到自我,也发现了自我,而他终日留恋于田园栽种,从中感受大自然的优美与恬适,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惬意。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这样的自然美景,这样的安宁生活,深深的吸引着陶渊明,打动陶渊明的心灵。因此,陶渊明再次表明要与逃离污浊的世道,“息交以绝游”。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依恋之情。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这里,陶渊明强调了“息交以绝游”,归隐田园后,还有“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甜美的亲情,愉悦的“琴书”,如此生活,心情畅快。除了躬耕,还可以欣赏“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美景。可以说,此时的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达到和谐的状态。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然而,陶渊明对归隐田园的认识并没有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作了深层次思考,即对生命的感悟。“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这表明自己要从心顺愿,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它不但表现了陶渊明要让个体生命融入自然的运化中,而且让生命超越个体,让生命富有深邃的意义。

总之,这是一篇脱离仕途后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陶渊明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感受亲情的温情,淋漓尽致渲染了那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这首诗,不但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归隐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

1.5、通过对美好社会的描述来表现自己的理想

人的理想总是美好的。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人民生活苦难。然而,陶渊明采用的方式表面看来是一种逃避,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然而,逃避不完全等于隐居。陶渊明归隐田园,但他并不是安于现状,没有理想的隐者,也不是一个完全脱离社会的人,在他的内心世界,还是一个不懈追求美好理想、实现自我的人。我们从他在归隐中写出的《桃花源诗并序》中可以认识到这一点。而这一点,恰恰是陶渊明自己的田园生活的体验,是他内心深处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与思想情感。这首诗以及并记,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虚幻出富有诗意的、传奇色彩浓郁的美好生活图景。客观上说,虽然人隐居了,但思想并没有远离现实社会。在《桃花源诗》中写道:

瀛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我们联系“并记”,从整体上看,诗人描绘的桃花源社会,表现出了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由和谐、平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以

强凌弱、尔虞我诈的官场斗争,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美好。你看,就连渔人去了就没有疑心其真假。这种“桃源模式”的理想社会,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这“作为一种文化理想,是对传统文化思想有所继承,也有所扬弃,它吸取了《礼记?礼运》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思想。”○3诗人笔下的桃源社会,“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这不但与现实社会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还体现了在中华文化的哺育下,真正优秀的诗人在诗歌中所表现的对人对物的爱心——民胞物与精神。所谓民胞物与精神○4就是人民是我的同胞手足,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参与其中,人应该爱人、爱物、爱自然。《桃花源诗并记》中所呈现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男耕女织这样一个自由自在、自为的理想社会,从传统文化来讲,融合了李季的大同社会和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精华。在作品中,这种社会是虚构,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但恰恰是陶渊明崇高理想的表现,是对当时充满动乱、篡夺、杀戮、民不聊生的现实社会的根本否定,这一理想社会正是他民胞物与思想的体现。因此,陶渊明通过描写理想中的桃源社会,不但表现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与污浊,而且也表现了诗人执着于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向往之情。

总之,正如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所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艺术家以心灵去反映自然万物,代山川立言的,它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人生的超越与客观的自然物景交融渗透而形成的渊然幽深的意境。我们从陶渊明的诗歌来看,通过那娴熟的艺术表现方法,完全是把自然与情感、思想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散发出浓郁的田园气息,而且蕴含着苦涩的忧愁与不幸。

4、

总之,根据陶渊明诗歌分析和其中所表现的以及所处环境,我可以做出如下认识:首先,陶渊明的悲剧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相冲突的悲剧,是污浊的官场与个人人格冲突的悲剧。这正如《文艺美学》所说的那样,悲剧源于人的生存发展的无限性和特定自然、社会和历史条件的有限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陶渊明蔑视权贵和鄙薄利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不屈从的人格与污浊的官场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选择归隐田园,本质来说就是对腐败朝廷的叛逆,对特权的抗议。这是陶渊明人生的积极方面。而陶渊明面对黑暗的社会和腐败的官场,虽有“治国平天

(完整版)2018诗歌鉴赏真题

2018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 1.(2018?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4.(2018?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 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 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 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陶渊明赏析

魏晋玄学对陶渊明诗风的影响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玄学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这从魏晋玄学的几个重要论题就可以看出,即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辩,形神之辩,明理之辩。 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玄学在魏晋时期已经取代两汉经学思潮成为思想主流。其影响从思想蔓延至文学,哲学,史学等各个领域。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我们这里主要就玄学对魏晋诗学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思考。魏晋玄学作为一种思辨性的哲学是不宜直接转化为文学的,一个直接转化的例子就是占据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的玄言诗。严格的说玄言诗不属于真正意义的诗。它只是在诗的躯壳中放入玄理而已,没有诗之所以成为诗的重要东西。可是相比其它类型的诗,玄言诗毕竟沉淀了至少一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理趣。有的玄言诗不只是抽象的说理,而是借助山水风景形成象喻,或者借助参悟山水风景印证老庄的道理,这样就有了理趣。从而形成了玄言构成的以理趣为点睛之笔的诗歌形式。而这种诗歌形式字形成起便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魅力来影响后世。 东晋简历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都是被玄言诗占据着的。但是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会使诗歌偏离艺术,从而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才是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着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无疑是先驱一样的人物,他成功的将自然提升到了一种美的境地;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哲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的作品。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述躬耕,咏怀发咏史之怀,行役叹其苦,赠答抒与友人的笃厚之情。其中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诗歌史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形式。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的写出躬耕之甘苦。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守拙与适俗,田园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欣悦。这种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于日常生活的哲理的阐述都是通过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所叙述的。而这些平常事物在陶渊明笔下也散发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理趣。这当然也表现了他的生活和创作哲理崇尚自然。“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和《孟子》,是老庄哲学所特有的范畴。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论陶渊明的辞赋艺术

2004年12月社科纵横Dec,2004 总第19卷第6期S OCI A L SCIE NCES RE VIEW VO L.19NO.6论陶渊明的辞赋艺术 王艳玲 (河南开封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4) 【内容摘要】陶渊明诗歌的成就甚高,研究者甚多,但对他辞赋艺术的探讨却较少。《归来去兮辞》、 《感士不遇赋》、 《闲情赋》三赋各具特色,既继承了魏晋抒情小赋的传统,又洗净铅华,自成一家,显示了陶渊明辞赋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陶渊明 辞赋 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4)06-0124-01 东晋末年的大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他的辞赋继承了魏晋抒情小赋的传统,但能洗净铅华,与他的诗、散文在风格上形神毕肖。他的辞赋现存《感士不遇赋》、 《闲情赋》及《归来去兮辞》三篇。 在他的三篇辞赋中,以《归来去兮辞》最为传诵。它具有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朱光潜先生说:“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性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创的一个典型的例证。”(《诗论》)《归来去兮辞》可以说是典型的典型。手执书卷放声吟赋,仿佛觉得自己就是那位傲视独立而又蔼然可亲、襟怀洒脱而又热情执着、朴实平易而又睿智渊深的诗人。这篇赋是陶渊明辞离彭泽令职时所作,也是作者鄙弃仕途退隐田园的宣言。在序中,他自称出任彭泽令是因为家贫,彭泽去家又近,且“公田之利,足以为酒”。然而不久即有弃官的想法,缘由是“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易病”。从本文看来,陶渊明虽家世没落,但亦似不很贫困,至少他还有田园、童仆。可他为何有这样的人生选择?作者自云是由于一种“悟”。在深深体味到“口服自役”、 “心为形役”的苦楚,“贫富常交战”的内心纷争后,他感悟到了一个物我混化、和气同流、机趣接至的胜境。他能洒脱地逍遥倘佯于此,跃上了一个常人难于达到的审美层次。作家观物,不再以模山范水、雕声绘色为景。他的创作是在以物写心,写他的情趣与睿智,人格与风度。赋中描述他辞官后将近家门的心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那种父离乍归欢喜之情跃然纸上。文中所绘归田之后情景种种,让人神往心怡。那庭草掩蔽的小径、草中尤圣的松菊、仅可容膝的茅舍,还有那山峰间无心飘出的云气、丛林中倦飞知还的群鸟、余霞映衬的落日、苍岩中挺立的孤松等等,无不是作者心境的印证,品格的具象。作者把抒情、写景和哲理融为一体,似无意于雕饰,而文采斐然。即使一些说理之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也发人深省、为人熟知,成为警策后世子孙的格言。罗宗强先生说:“物我一体,心与大自然泯一,这是老庄的最高境界也是玄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境界自玄风煽动以来还没有达到过,陶渊明是第一位达到这一境界的人”(《玄学与魏晋人士心态》)。又说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归来去兮辞》所表现的文学思想正是对陶渊明这一人生境界的最佳阐释。这篇赋的最大特色是首尾浑成一体,很难摘句,全篇一片天籁,而其中自有“渊深朴茂不可及处”。这个特点和历代文人对他诗歌的评述是一致的。所以宋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来去兮辞》而已”。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李格非语,认为此赋“沛然如肝肺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感士不遇赋》的立意与《归来去兮辞》大体相近。此赋序言中说是读董仲舒《士不通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这篇赋比《归来去兮辞》似较多刺世之意。陶渊明生当晋宋之际,那是一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的时代。一方面,作者深感现实沉浊所造成的社会危机和精神桎梏,而对自身生存环境以及维系这一现实秩序的思想观念进行抨 击;另一方面,诗人有渴求个性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希望在对现实的超越中求得一种精神上的快乐和逍遥。这必然使陶渊明的作品在思想倾向上表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和浓郁的复古意识。在《感士不遇赋》中,作者从老庄思想出发,认为上古时代人情淳朴,没有伪作,而后来则虚伪和竞进者愈多,于是正直之士就不容于世,只能采取归隐的办法来洁身自好。这种思想当然有其落后的一面,然而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却有一定的批判意义。“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马惊”的严酷形势迫使他不能不“逃路而归耕”,去追求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认为有些人“击壤以自欢”,有些人“大济于苍生”,出处虽然不同,但都是当时的情势使然。仕途中人“雷同毁誉,物恶其上,妙算着谓迷,直痛者云妄”;正直之士则“怀起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他虽然归耕,而心中仍颇多不平,甚至对所谓“天道”也产生了怀疑:“承前壬之清海,回天道之无亲,……疑报德之若兹,俱斯言之虚陈。”这和他诗歌中所表现的“金刚怒目”式的情绪是相通的。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以来,“士”这个“学者———官僚”式的社会群体,往往有着不居官则生活来源及社会地位皆无保障,居官后服从权威又每每造成丧失独立人格精神自由的痛苦。所以仕隐冲突的困惑和选择上的两难成了历代许多知识分子和文人作品慨叹主题。明代袁中朗说“作令如啖爪,渐入苦境,”清代的曾国藩在家书中也诉官牍之书“味同嚼辣”。陶渊明正是作为这种内在矛盾在极致状态下脱轨而出的一个代表而受到瞩目。《感士不遇赋》深刻地揭露了士不遇的原因,抒发了士不遇的感慨。赋曰:“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真士哉,陶渊明! 《闲情赋》在陶渊明作品中比较特殊。此赋用意据作者自己在序中说:“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友于讽谏。”但从这篇赋的内容看 ,似无多少讽谏之意。萧统在《陶渊明集序》 中也说“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作者用反复重叠的 语句和铺张排比的手法表现了男女之间诚挚的感情。特别 是后半篇写相思之情,文字颇为别致。作者通过人物动作 和周围环境的描写,将一个相思者从傍晚等待情人的出现, 直至深夜,失望而归以及竟夕相思的种种心理描写在诗赋 中很少出现,倒有些类似小说的写法。这不但在曹植的《洛 神赋》中,就是后来以描写心理活动见长的江淹的《恨赋》和 《别赋》,也没有这样具体和传神。在这里,不论是在“南林” 中等待,夕阳中的失望而归,还是通宵失眠、仰望夜空等情 节,都与电影中的一个个镜头相似,给人以难忘的印象。这 不能不说是抒情小赋的杰作。 陶渊明的作品在流传中已有散佚,他是否还有别的赋 文没有流传下来,已不可知。然而即以这三篇赋而论,也可 以说是卓然大家,非晋代多数赋家所能及。他那种平易自 然的风格,更与后来南北朝赋家之作时有斧痕凿迹者不同。 只是由于他的诗歌成就甚高,因此掩盖了他辞赋的成就。 但从辞赋史而言,他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值得广大辞赋爱 好者认真阅读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引陶渊明诗文均出自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C].中华书 局1979年版。 [2]章海生.陶渊明和他的田园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3期 [3]阎步克.士大夫阶层的形成[J].文史知识.1989年9期 421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完整版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着名的田园大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无不透露着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因而,我们不应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应真正深入到他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意境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钟情于自然,而陶渊明更是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之美全都表现在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质朴无华,极尽纯净的语言之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是情、景、事、理的大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天世人的情怀,写出深刻的理。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诗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与生动。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之美,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陶渊明)

古诗作者介绍与诗歌赏析(陶渊明) 中国古诗内容繁多,诗人各有千秋,每个诗人人都有自 己的风格,现在我们通过了解诗人,分析他们的诗。这样可 一举两得,既可以了解诗人的情况,又可以同时学会诗的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一下陶渊明。 陶渊明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从小受儒家思想 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 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 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 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有《陶渊明集》。《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苗稀”,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是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 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说“但使愿无违”。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 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 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 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 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 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 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 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 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诗词欣赏

陶诗鉴赏及陶渊明其人。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就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凡是少涉猎他作品的人们对他不致毫无了解,但是想完全了解他,却不是易事。而诗歌讲究知人论事,所以这些就决定了这篇文章的内在结构,先了解其人,在鉴赏其诗。 历来研究陶渊明大都从他的社会政治方面入手,站在政治的高度分析陶渊明其人其诗,固然是一条捷径,但使人的感觉像是雾里看花。我试图通过本文,揭开人为的面纱,解读真实的陶渊明。 一、孤独与自卑的陶渊明 对于陶渊明,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他卸任归田的壮举,“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是人们经常引用来证明他彻底与黑暗的官场决裂、抛弃功名利禄,还有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对黑暗现实的有力反抗云云。且不说陶渊明是出自什么心理辞官归隐,让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形成陶渊明人生理想的深层的背景原因。 1、家世衰微,造就他自卑的心理 打开历史,我们看到,陶渊明的曾祖侃,“早孤贫,为县吏。”(《晋书陶侃传〉)后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尤其是平定苏俊之乱后,其声望如日中天,成帝时已成为能左右朝廷的最大的实力派,并为朝野所称。《晋书陶潜传〉:“祖茂,武昌太守。”然再看《晋书陶侃传〉称侃“有子十七人,唯洪、瞻、夏、琦、旗、斌、称、范、岱见旧史,余者皆不显。”显然没有陶渊明的祖父茂之名,可见,在陶氏曾经有过的显赫中,陶渊明的祖父茂乃是一个卑微者。再看其父亲,陶渊明在《祭从弟敬远文》中写道:“相及龀,并罹偏咎。”说的是他与敬远相及幼年而并丧父。陶渊明还在诗文中反复提到早年的贫苦,如“弱冠逢世阻”、“弱年逢家贫”、“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很显然,陶渊明的早年贫困与其父的早瘁有关。 从以上援引可知,自曾祖侃起,陶渊明经历了家族的二次衰微:一次是陶氏家族之衰微,一次是陶渊明一支非陶氏嫡嗣本支,既属显赫中卑微之庶出者,且从他的祖父茂起,家世一代不如一代,到陶渊明,不免落入“少而贫苦”的困境。从早年的家庭环境及通过家庭环境起作用的社会背景上看,陶氏家族之衰及渊明一支于陶氏家族中卑微之地位,易给渊明自小造成自卑心理,而早孤贫困之家世又加深此一心理定势。 2、对现实不满,使其落入孤独困境 再者,陶氏家族之衰及渊明一支于陶氏家族中卑微之地位,又易使陶渊明对现状产生不满,甚至愤世嫉俗,与周围群体发生不可调和之矛盾,从而落入孤独之困境。渊明“性 刚才拙,与物多忤”、“禀气寡所谐”“少无适俗韵”即由此产生。另一影响渊明的 落入孤独困境是疾患。渊明诗文中多次直接与间接言及疾患问题,总括起来,有两个特点:一是诗人的疾病并非偶然,或后天所得,或是早年就素质羸弱;二是疾患始终伴随诗人一生,以至老病而终。如《杂诗八首》其七:“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答庞参军并序》:“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另外,陶一生乐爱闲居,厌倦旅宦巅沛,亦当与体弱多病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素质羸弱之人较关注自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倾向,从而与周围环境产生矛盾冲突,落入孤独之困。 二、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凸现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辉煌 学界历来所争渊明出仕与归隐之矛盾,其人格中“浑身静穆”与“金刚怒目”之二端,实际上是由于他的自卑和孤独心理所触发的。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卑之程度与对优越感执着之程度成正比,个体为从自卑困境求解脱,往往会树立超乎于常人的人生理想和目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与人生境界的探索摘要:陶诗的内容大都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景、理的统一是陶诗的艺术特色。田园诗所歌咏的是个人悠闲的生活,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这是其不足之处,但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是有积极意义的。咏怀诗、咏史诗表现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关键词:陶渊明平淡醇美艺术特色人生境界一、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诗歌的艺术特色(一)生活背景:陶渊明(公元356--427)又名陶潜、字元亭,是东晋末年的田园大诗人。据史书记载,东至县东流镇东晋时期属浔阳柴桑(今属九江彭泽县),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经常到东流种菊。留下千古佳话,后人敬羡先生,建祠以祀。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有所作为。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时一个动乱的年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让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最终“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开始身在仕途,心在田园了。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思想与当时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二)诗歌的艺术特色: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其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1.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不错的。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一切如实说来,平平淡淡。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陶渊明诗歌创作的贡献

摘要:陶渊明的田园诗在表现艺术家归依自然的主题方面可以算是一个典型。这些田园诗通过对大自然田园景色和诗人所热爱的田园生活的热情讴歌抒发了诗人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 关键词:题材风格创作 陶渊明是晋宋时期的杰出诗人、也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之祖”。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这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陶渊明以满腔的热情描写了田园景物的美好和退隐生活的苦乐,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是长久而又广泛的。 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诗人笔下就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也显示出了一种意味 深长的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中所体现出的归依自然 陶渊明自幼在农村度过,附近的那里优美的风景孕育了诗人的才情,陶冶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操, 流露着归依自然的心理倾向,诗人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大自然相通的,他在许多诗文中描写了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陶渊明诗中的田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山水,我们在其诗中看到的是田垄村社、牛羊鸡犬,以及诗人躬耕的辛苦生活,这一切在陶渊明眼里就是最贴近生活的自然。 (一)诗中大量突出质朴自然的田园景色怡情于心 陶渊明归耕田园是生活的需要。”④因此他并不是把自然或田园当作观赏的对象,而是生活在其中,把自己完全融入了田园生活里。他写的田园风物,稼穑生活,都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 他的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纯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老朋友似的南山、东篱下盛开的菊花、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诗人心里构成一道道美妙的风景,读之,使人油然而生对回归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淳朴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成了诗人归隐后的至爱 诗人热爱自己生活的美丽田园,并怡然自得地生活于其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诗人辛勤劳作,躬耕田园,早晨赶到山下的田地里,铲除豆田里的杂草,晚上沿着草木蔓延的山间小路,扛锄而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不怕劳动的艰辛,即使每天辛苦地劳作,诗人也无怨无悔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陶渊明诗歌现存120多首,有多种题材,其中最主要的是田园诗和咏怀诗。陶渊明的后半生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平淡自然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样,将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作为重要的审美对象来描绘自然就成了陶渊明诗歌的主要主题。“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诗词10篇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拟古其九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拟挽歌辞其三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和郭主簿其一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和郭主簿其二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时运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其一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其二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其三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挣,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其四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与人生境界的探索陶诗的内容大都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景、理的统一是陶诗的艺术特色。田园诗所歌咏的是个人悠闲的生活,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这是其不足之处,但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是有积极意义的。咏怀诗、咏史诗表现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陶的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但后来也一定程度上受了道家的影响。他少有济时之志,后屡遭挫折又放弃了这种理想,但能坚持志节,不肯随俗浮沉。可惜他终于“委运乘化,”要顺应天命,对世事持消积不问的态度。他归田以后,参加了一部分生产劳动,跟农民平等相处,这是他思想进步的一面,对于他的文学成就起了很大的作用。陶诗不仅开拓了田园诗这一诗歌题材的新天地,而且在田园诗的艺术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的诗是一种新的开创,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陆机等都着重于关于国家政治的题材,陶着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常事,写得诗意盎然。陶渊明将自己的所有才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分析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分析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我国田园诗词派的鼻祖。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兼济天下”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到玄学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 由于儒家思想的盛行,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大多抱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渊明也不例外。陶渊明一生主要接受了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仕”两种思想。儒家的"入仕“思想指导着年轻的陶渊明选择他的人生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固定长久,一个放荡不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才怎会甘心遁入世俗呢?时断时续的十三年官场生活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无法融入现实世界时,陶渊明性格中的道家“出仕”精神就逐渐显现,并且逐渐成为他思想中的主导方面。越到后来,这种思想特征越突出,他的这种性格也越成熟、越坚定。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出仕失意时的痛苦挣脱。 魏晋时期的六朝社会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二十九岁的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宏图大志兴致勃勃地冲入朝廷,开始想天下一般的士人一样'驰骋官场“,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小官,四十一岁在出为澎湖令,但仕途的艰辛、官场的黑暗、同僚的矛盾等让他处处碰壁,很跨级就感受到了为官的烦恼与痛苦。于是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明确指出”性质自然,非矫励所得。即冻虽切,违已交病。《感士不遇赋》中他更从社会政治现实角度揭示了辞官之由:“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坛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方杰而谁亮。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陶渊明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感到了政治不可为,认识到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从而产生了摆脱现有生活方式寻找鑫生活的想法。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何等平淡,何等自然。 似乎是诗人不经意地与你交谈,然而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对安静田园的赞美以及对人境之喧、官场仕途的厌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言传声播,自然立现。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一句由虚入实,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有思想上的启迪。 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钟嵘说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就准确地指出了陶诗的语言简洁纯净。这是对他的田园诗的语言风格而言的。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陶渊明在思想深处成己与成人的统一、超越儒与道的纠葛的结果,这也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中的美感,正如梁启超所说:“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所以从陶诗中最能品读人生,最能体悟乡村之美。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诗词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诗词赏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官 场。 (3)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 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 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 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 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 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 自己愚拙的本性。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 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6

(14)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返自然:指归耕 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 田园,从此不再出仕。次年写了《归园田居 》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 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 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的反思, 也是对自己 弃官归田原因的交代。“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是说世俗的阿谀奉承诗人 一样也没有学会,反而喜欢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 大自然相通的。这里写的是诗人向来的志趣,也表明他后来的出仕并非本愿 。“适俗韵”,是指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 “丘山”则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适俗韵”前缀加“少无”, “丘山”前饰以“本爱”,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误落尘网 中, 一去三十年”, 是对自己仕宦生活的追悔。 说自己进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 是“误落”,表明自己是因一时迷了心窍,才不经意间糊里糊涂入仕的,心中有 几多懊悔与感慨。说自己离开故园山林入仕竟然那么长时间,真是不可思议。这 里面包含了对故园山林的几多眷恋。 “三十年”应是“十三年”, 指作者出仕为 江州祭酒到辞官之后写此诗的这段时间。 诗的五、六句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比喻自己思恋旧居,不 喜在外做官。 这是诗人弃官归田之因, 表明他厌倦官场旧生活、 向往田园新生活。
2/6

陶渊明 故乡诗歌 赏析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 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一、陶诗中的山水情结 陶渊明擅长?以情造境?,他的诗歌古朴自然,诗意深醇,且能天然入妙,体现山水情怀,究其源动力,在于他的山水情结。相较于一般文人,?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诗缘情而发,他从山川河泽中得到美的感受付之以诗,他的诗?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读者能触景生情,情以景观。陶诗中出现的物象诸如山和泽大多包含着诗人欣豫自远、委心事外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山水情结的实体化。 具体而言,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性本爱丘山——骨子里存在着亲近山水的基因 陶渊明的一生是与山水结缘的一生,单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这十个字,我们便可感知回归自然是与他的人生追求相契合的。?爱丘山?的意思就是?爱自然?,?性本爱丘山?说明他的骨子里存有着亲近自然的因素。他渴望并在后二十年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中,已融成大自然的一员,他不再是山水的旁观者、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山水早已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虽然曾经?误落尘网中?

(同上),还?一去三十年?(同上),但就像羁鸟恋着旧林,池鱼思着故渊,他?目倦川涂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无时或忘地?心念山泽居?(同上),最后?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向往山水的心被彻底放飞,即使面对死亡,他也可以高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词三首》其三)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或多或少可以领略到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眷恋。那些山,那些泽(水),以及山泽间的动物和植物,都充满着一种非凡的魅力,诱惑着他走近。?山泽久见招?(《和刘柴桑》)——山泽哪里会真的招呼人,只因为诗人心思归隐,在山水情结的作祟下,他才会觉得山水见招。这是情结与实物之间的通感。也正因为诗人?性本爱丘山?,拥有着妙造自然的山水情怀,所以别人都瞧不上眼的山野景观在他笔下却显得格外亲切,他的诗歌才能任怀得意,营造出一种属于山水独有的意境。 2、怅恨独策还——黑暗社会压迫下渴望回归自然 陶渊明生于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年少时,他也有过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但他真醇的秉性受不了宗室斗争、军阀夺权的政治野心,受不了不断的血腥杀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更兼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便选择了归隐这条路。选择归隐,证明他?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归隐后,可以?种豆南山下?(《归园田居五首》其三)、?久去山泽游?(《归园田居五首》其四),可以尝试?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归园田居五首》其五),可以怀想?在昔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