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教案1(第1课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教案1(第1课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教案1(第1课时)

《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2.厘清课文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

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学

1.通过互联网及资料搜集,了解1939年前后的中国社会和白求恩大夫的事迹。

提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回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杨成武)、《遗书——致聂荣臻同志》(白求恩)等作品,有条件的可观看影片《白求恩大夫》。

2.根据阅读材料和搜集的资料,准备一个关于白求恩的小故事,准备上课交流。

提示:学生交流故事时,要求有时间、人物和相关事件。

预设:

1938年6月,白求恩在山西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白求恩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分类、血型鉴定、配血试验、血液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32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第一个献了血。

验过血型,白求恩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人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人患者体内。

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第二个

病人推来了,白求恩主动躺在了病人的身旁不容置否地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白求恩因此被群众称赞为“群众血库”。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独立搜集不同文本信息的能力。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初步感受白求恩的人格魅力,为课堂进一步体会情感做好铺垫。

二、导入

1938年,疯狂的日军不断入侵中国,许多外国人不断逃离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但有一个人却率领着一支医疗队“逆行”前往中国。他工作极其负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

学生简单交流预学的白求恩故事。

设计意图

补充白求恩大夫的事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兴趣。

三、整体感知

1.默读勾画,分析性格。

请用3分钟默读全文,勾画文中关键语句,回答问题: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回顾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动唇、不分心、不停顿,遇到不理解的生字词做记号。

默读提示:注意勾画文章每段的关键语句,特别是表现人物品质的词句。

预设:

第1段,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他是一个毫无利己主义的人。

第2段,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对工作、对人民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是一个对工作极度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人。

第3段,作者赞美白求恩同志高超的医术,他是一个有高超医术并且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勾画的阅读方法,了解文章内容及人物形象。

2.再次默读,思考问题。

本文写于1939年12月21日,原文标题为《学习白求恩》,在编入《毛泽东

选集》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你认为“学习”与“纪念”哪个词更符合当时毛泽东写本文的初衷?

默读提示:关注文章各语段反复出现或意思相近的句子,同时回忆课前搜索的文章写作背景资料。

明确:1939年,抗战正处于艰苦卓绝的时候,从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来看,学习白求恩大夫的无私奉献精神,有着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作者在文中多次强调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第1段)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第2段)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第2段)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第4段)

预设1:我认为“学习”更符合作者写本文时的初衷,因为文中多次出现“学习”这个词语,作者在各段从不同的角度赞美白求恩大夫,而且在文中也指出了队伍中一些人身上的问题。从中看出,作者作为共产党领袖,希望所有同志能够学习白求恩的无私奉献精神。

预设2:我认为“纪念”更符合作者写本文时的初衷,因为白求恩大夫是为了中国人民而牺牲的,他身上的崇高品质让人难忘,“纪念”这个词更体现作者的痛惜与缅怀之情。尤其是在文章结尾,作者也表露出自己与白求恩大夫只见过一面的深深遗憾之情。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旨在让学生更深入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本文发表的重要意义。

四、精读探究

课文第2、3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完成下表,并分析运用对比的表达效果。

明确:“不少的人”在对工作的态度、对同志和人民的态度、对工作的要求上,都与白求恩同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品质;另一方面,作者也站在共产党领导人的角度,对于队伍中出现的不好现象深表担忧,借此表明对共产党员们的期望,希望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

设计意图

旨在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在对比中把握白求恩同志的崇高品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五、布置作业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经典的纪念性文章,作者的思路清晰,叙述议论有条有理。阅读课文,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符合本文作者写作思路的选项,并说明作者这样设计的好处。

A.①议论②叙述③赞颂

B.①议论②赞颂③叙述

C.①叙述②赞颂③议论

D.①叙述②议论③赞颂

明确:本文的写作思路是先叙述再议论,最后赞颂。先叙述白求恩支援中国抗战的事迹,再论述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处处结合正反两面展开论述,

最后表达痛惜之情,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这样的写作思路能让文章条理更清晰,逻辑更严谨。

设计意图

有利于厘清文章的叙述思路,了解先叙述再议论、最后赞颂的纪念性文章的写法思路,使文章思路更清晰,逻辑更严谨。

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