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外国语大学(中)汉硕培养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5300)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国际汉语教学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汉语言基础和较为深厚的中华文化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技能、良好的中华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胜任多种汉语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一般学习年限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学生可申请延期毕业,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一)实施双导师制,学校与行业结合,建立由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行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型”导师组。

(二)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以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有计划地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开设专题讲座,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实行档案袋管理评价方式,导师指导与学生个性设计结合,实践教学各项记录提交到个人学习档案袋,导师给予评价指导,以突出个性化过程培养。

(五)50%的核心课程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外语技能训练贯穿始终。

(六)开设二外俄语、西班牙语,同时鼓励根据个人意愿学习法、日、朝鲜、葡萄牙、德、意大利语等,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能力。

五、培养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学习与研究规划

研究生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个人“培养计划”和学习与研究规划,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手册》中填写培养计划的相关内容,经导师同意并签字后,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提交。

鼓励学生在毕业前积极考取《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

2.课程学习

在规定学制内,研究生入学后第 1-2 学期为课程学习阶段,需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积极修读研究生课程。选入个人培养计划的课程,必须修学并获得相应学分(同等学力或跨学科招录生须修学“补修课程”但不计学分)。研究生本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和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须按有关规定对培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安排、规范操作、认真核对。

3.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以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课程修学情况进行的考核。本专业学位(含留学生)中期考核时间为第二学期末,考察研究生的课程修学情况。中期考核的结果管理:(1)中期考核结果分为“达到要求”的合格与“未达到要求”的不合格二个等级;

(2)一般中期考核达到要求后才能进入学位论文开题与写作阶段;

(3)中期考核未达到要求的可以在学位论文开题前进行二次中期考核。二次中期考核合格者,可以正常参加学位论文开题;若仍不合格,将不能参加学位论文开题,必须跟随下一届学生进行三次考核。三次考核通过者,可以跟随下一届学生参加学位论文开题,若三次考核仍不合格,将取消授予学位资格。

(4)申请参加开题的研究生必须填写《吉林外国语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导师给予简要评价,所在培养学院组织考核小组进行审核评定,经培养学院和研究生院签署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

4.教学实习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实习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分为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两个部分:

(1)校内实践,一般在第一学年(第1-2 学期,1学分)进行,主要完成助教见习和微格教学,以及教学案例观摩,汉文化国际推广社团组织的各项教学实践活动,主要由任课教师、校内导师指导完成。

(2)校外实践,一般在第二学年(第 3-4 学期,4学分)进行。实习方式以赴海外孔子学院顶岗教学、实践基地实习为主,原则上尽可能考取国家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海外实习。基地实践导师全程指导及参与研究生的实践工作。研究生在实践结束后,根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规程》中关于实践的程序、内容、标准和要求,提交《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手册》作为支撑材料,海外顶岗教学不低于42学时。相关的实习总结纸质材料由学院保存归档,并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给予审核。

(3)寒假社会实践,一般在第一学年的寒假(第1-2 学期,1学分)进行,实践方式为国内(外)短期汉语教学、海外游学、文化体验项目推广、汉语课堂案例观摩50例等形式,主要由校内、外导师指导完成,开学后上交寒假实习总结以及相应实践形式的过程材料,教案不少于4次,游学或文化项目推广实践报告书,50个案例的观摩评价表。开学第三周文学院内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总结汇报会,要求校内导师全部参加,并评出优秀实习生推荐到学校。

5.学位论文开题及撰写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工作,由校内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开题工作。学位论文开题需提交学位论文开题申请,并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开题报告应包含选题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开题结束后,须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开题环节有关信息。

6.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三学期末完成,由导师组根据论文写作计划,检查学位论文写作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研究生须向学院论文中期考核小组汇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听取修改意见,之后在校内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的指导下修改完善。

7.科研学术活动

科研活动:学生申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成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获奖的,以上三项完成其中二项,获得1学分。

学术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主讲专题报告等学术活动,要求在1—4学期,每学期不少于2次,完成获1学分。

8.学位论文答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