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题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文献学概要

中国古代无“文献学”之名却有文献学之实

•孔子修“六经”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三者融为一体的学问

•始于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当时叫“校雠”

•近代受西方学术影响,一些传统学术被冠以“××学”之名,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即传统上的字书、韵书、训诂“校雠学”,“古典文献学”

“文献学”之名的提出

•梁启超1920年《清代学术概论》:“全祖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

•1923年《中国近三百学术史》:“明清之交各大师,大率都重视史学——或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

•1928年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例言》:“本编亦采其谊,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成为高等教育的独立学科

•建国后标点整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50年代末翦伯赞等教授建议建立文献学专业

•在魏建功先生领导下,1959年在北大中文系创建国内第一个古典文献学本科专业•上世纪80年代初张舜徽先生提出招收文献学研究生,于是在历史系设置历史文献学专业

•从此就形成了古典文献、历史文献两个专业并存的局面

古典文献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

•传统的文献学包括文献形态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编纂学、典藏学;文献标点、注释翻译、考证、文献检索、出土文献等•古典文献学的功用

•传统上即明道,教化,娱情,考辨,经世

•古典文献学是治中国文史之学最基本的学问

程千帆:文献学学不好,将来会被人欺负的

平时说话要负责任进行学术研究不能不顾学术常识

•他曾就读于复旦、柏林、苏黎世、哈佛,通晓八国语言,先为清华大师,后教于牛津,学贯中西。家学深厚,全唐诗10万首都可倒背如流,晚年目盲后,全靠口述,出口成章,学生整理其听课笔记便成国学巨著。号称500年才出的一个教授,蒋介

石称之为国宝,他就是陈寅恪,死于文革。(有种人叫天才,惊采绝艳啊。)

①全面认识文献,进入古代文化、学术宝库的钥匙。“得门而入,事半功倍”

•秦观?“楼观”“寺观”;“观看”“观瞻”。

•元韦居安《梅涧诗话》:陆放翁名游,字务观。“观”字系去声。或云其母梦秦少游至而寤,遂生放翁,因以其字命名,而名为字。《后村诗话》载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

去国自是台评。王景文乃云“直翁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笑云:“我

字务观乃去声,如何作平声了?”近时方蒙仲有《奉题刘后村文稿》数首,内一绝云:“昔闻秦七与黄九,后有幼安与务观。”“观”字亦作平声。想后村见之,亦发一笑。

•陆游《题秦少游像》“我名公字正相同”

②指引读书治学、寻检资料。通过目录、类书、索引等工具书,用较少的时间,尽可能全面地找到所需资料,并鉴别、确定可靠的版本

•陈垣:“不懂研究的方法,会读一辈子的书终不能入门。”

•程千帆:“今天中文系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融会贯通,不会收集和整理材料,当然也

难以从事谨严的科学研究”;“研究的最高希望就是文艺学和文献学的精密结合。这

要求一方面要有比较深刻的美学艺术修养,其中包括创作经验在内;另一方面要有深厚的文献学知识,要懂得版本、目录,要懂得音韵、训诂,还要懂风俗、制度等”。

③提供研究线索,解决问题。

•开设《古典文献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作为工具和手段的文献学,对历史和文学研究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④指导古籍整理。

•进行古籍整理,文献学积累的经验,及各分支学科的方法,可在实践中发挥重要的学术指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益,保证成果质量

学习古典文献学的意义

•1.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陈寅恪先序:“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

•古文献反映前人的智慧和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关系着中华文明的传承

•了解古籍的聚散存毁

•珍惜书籍,珍视传统

2.具备搜集、分析并正确运用文献的初步能力:掌握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传注等的原理、方法,可获得一般理论知识和经验,熟悉考辨史料、文献编纂和古籍保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史料考辨,“求真”,实事求的优良学风,崇尚实学、反对空疏,培养研究的科学态度,艰苦细致的工作、精密的校勘、严肃的辨伪、准确的注释。研究者所必备的品格。古典文献学对于人的学术品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4.提高批评地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批判地继承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施蛰存《唐诗百话》“王维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当时西域领土的广大。过了居延,已经出了汉代的边塞,可是现在还是大唐的领土。再往前走,到了萧关,才知都护的驻地还很远呢。这样看来,唐代的边塞比汉代向西扩张了几千里。但是王维的地理概念,似乎有错误。萧关在东,居延在西。如果过了居延,应该早已出了萧关。”王维曾

到过居延,“不知为什么这里却说过了居延,才出萧关”。

•“颔联是说使者过了居延,就像滚滚尘沙一样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

2011级研究生

•王晓丹:古典文献是一种工具,是文史研究的重要基础。没有文献和文献学知识,任何学术研究都是空中楼阁,都只是坐而论道式的空谈。……古典文献虽然距离今人十分遥远,但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文化意蕴以及文献作者的思想精神等,都具有生命力,是现代社会思想取之不尽的源泉。通过本课程学习,我们认识到了文献的生命活力,不再把文献学过于工具化理解。

•毕丽坤:……除知识层面的学习外,此课程带给我的感动便是古代学者们严肃、认真、艰苦朴素,却又坚定地为“继往之绝学”而奉献的精神。

•章星星:文献学从宏观上讲,可谓是中华文化的家底清单,对中华文明继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微观个人角度讲,可以增长见闻,修身养性。

•申丽君:学习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是基础,只有古典文献学扎实了,从事古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