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课题内容简说
古诗三首
《山行》描绘了一幅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对好友的敬佩之情。《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课文写了一夜秋风秋雨过后,像金色巴掌的梧桐树叶铺满了门前的水泥道,给这条水泥道增添了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秋天的雨
本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听听,秋的
声音
课文通过描绘秋天大自然里的一些声音,展现了秋天景象的美好,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1.认识37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读写“水泥、亮晶晶、图案、排列、规则、迟到、颜料、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季景色的美好。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的作用,从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体会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4.边读边想象作者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语言把秋天的美丽独特描写出来的。
4.《古诗三首》…………………………………………………………………… 2~3课时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3课时
6.《秋天的雨》…………………………………………………………………… 2~3课时
7*.《听听,秋的声音》…………………………………………………………… 1~2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学习古诗,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古诗三首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借景抒情。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导学生思考:哪些是作者
想到的?为什么会想到这
些?
4.引导学生感悟写
法。
5.读、背古诗。
5.读背古诗。
三、总结全文(用时:5分钟)
1.总结两首古诗的内容。
2.积累古诗。学生积累古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古诗以诵读为主。我在课堂上会结合自己参加语文朗读培训班时学到的古诗朗读技巧来指导。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注意“横看三字尾,竖看起承转合”。教师范读指导,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差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古诗三首》教学片段
◆揣摩诗句,领悟情感(教学重点)
师: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作品,需要我们细细去揣摩,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韵味。(课件出示一、二句诗句)从这两句诗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诗人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板书:看:梧叶)
师:是什么风?
生:凉凉的秋风。
师:这风是怎么吹?发出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觉?
生:呼呼的吹过,好冷啊!
师:用哪个词来概括?
生:寒声。
师:文中说到的风声,用的是哪个词?
生:萧萧。
师:你觉得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叶发生的是什么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更冷了)谁能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师:诗人只是感觉身体寒冷吗?还有什么?
生:还有心寒。
师:为什么心寒呢?
生: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师:你从哪看出诗人不在家乡呢?
生:“客”字。
师:(学生找“客”的意思)是啊,作者一人漂流在外地,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会是什么心情?
生:孤独寂寞。
(课件出示:诗句表达的意境)
师:在这样的意境中,他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赏析:教学中,老师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从景入手,先让学生感受到景的萧瑟;再仔细体会这些景是如何“动客情”的,让学生将这样的景与“送寒声”和“动客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