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津沽书画 香飘中外

津沽书画香飘中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天津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他们风格多样,流派并存,交相辉映,享誉海内外,为天津文化增添光彩。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天津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陶冶学生喜爱,欣赏书画艺术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天津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文字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1.说说我们学校的书法特色?

2.说说你知道的古今中外的知名书法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天津市的书法:

天津书法艺术源远流长。20世纪初期华世奎、孟广慧、严修、赵元礼享誉天津书坛,被称为天津四大家。华世奎书写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是书法艺术的佳作。吴玉如的书法则独成一家书风。解放后,天津书法界一片繁荣。王颂余、王学仲、孙其峰各得神韵,蜚声海内外。余明善、王明九、王坚白、龚望、宁书纶等,也颇有影响。一大批中青年书法家也蜂踊而起。天津书法界与各国交流日益增多,多次出国办展,同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等20余国的书法界开展了艺术交流

1.华世奎(1863~1941), 书法家, 字启臣,号璧臣。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1864年生于天津老城厢东门里。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

近代,天津最著名的书法家当推华世奎、严修、孟广慧、赵元礼。其中,华世奎位列榜首。一方面是华的书法造诣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华曾任八旗官学教习,是清朝赏加二品顶带的大臣,可谓官高爵显。

华世奎出身旧盐商家庭,四岁开始接受家塾启蒙教育。每天坚持练字不辍,其父要求甚严,偶见稍有懈怠,就拿烟袋锅往脑袋上敲。为了纠正执笔姿势,其父独出心裁地在他笔杆上放一枚铜钱,只要笔杆稍有倾斜,铜钱就会掉落下来。据说,华到后来可在笔杆上放十个铜钱,仍能运笔自如,可见功力之深。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华终成书法大家。宣统退位,华脱离官场返回天津靠卖字为生。为"天津劝业场" 题写匾额一事,最值一提。民国十七年天津劝业场建成,德商买办高星桥派人找华求写牌匾。按当时惯例,凡有登门求字者,皆与帐房管事谈妥润格即可,华从不见求字的客人。但是高星桥派来的人却走进了华的书房,简明扼要地说明" 劝业场" 牌匾的尺英寸以后,遂叫人端来三百块现洋,客气地说:"区区润金,不成敬意。"华淡然一笑,颔首将此事应允下来。

当时,还没有影印、照排、放大的技术。主家要多大的字,书家就得写多大,像"劝业场"牌匾属于榜书。写榜书是非常见功力的,不好写。事隔几天,华刚把

牌匾写好,求字的人又送来二百现洋,面带难色地告诉说,因为一时疏忽,几乎贻误大事,劳烦先生在" 劝业场" 前再加上"天津" 二字。华听了心里很是不悦,吩咐仆人当即铺纸研墨,挥笔写就"天津" 二字。

2.孟广慧字定生,号白云山人,君子泉。天津人,亚圣孟子之裔,书工四体,擅临摹,于何绍基,郑板桥,王文治,伊秉绶,陈鸿寿,翁方纲等几可乱真,时与华世奎,严修,赵元礼并称“天津四大画家”。是最早发现鉴定甲骨文之人,同时另有王襄。真草隶篆无一不能,临摹南贴北碑无不逼真肖似。李鹤年先生曾著文讲述孟先生摹古的两件事:一、鼓楼东葆翠斋裱画店有幅郑板桥的书法中堂,可惜有一笔残损,请孟广慧添补,补后,观者无不称真;二、又一次全国名书法家集齐南京举行笔会,孟广慧即席书十联,每联临摹一家,令四座惊服。

3.严范孙名严修,字范孙。

严修(1860-1929)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学者,也是革新封建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驱,字范孙,号梦扶,别号偍屚生。原籍浙江慈溪。生于1860年4月2日,汉族,世业盐商。

曾任清末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和学部左侍郎。

1904年,偕张伯苓赴日本考察教育,回津后改家馆为敬业中学堂,即南开中学前身。

1919年,与张伯苓一道创办南开大学,1923年增办南开女中,1928年增办南开小学,被尊称为“南开校父”。

幼年受传统教育,饱读经籍。

1882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后入清翰林院任职。做过清朝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会典馆详校官、贵州学政、学部侍郎,掌管全国的教育。但他不同于一般封建官史,积极倡导新式教育。曾以奏请光绪帝开设“经济特科”借以改革科举制度而传名于世。

严修大力推进民间办学,热心于乡里兴学。开始以学馆为基地,改革旧式教育,推进“西学”传播。先约张伯苓来教家塾(时称“严馆”),习英文、数学和自然科学,开津门西学之先。又联合士绅创办民立第一、第二小学堂,协助地方当局办起多所官立小学与半日学堂、补习所、研究所等多种教育机构。

4.赵元礼,(1868--1939)字幼梅,号“藏斋”,近代诗人,天津“四大书法家”之一,曾任直隶河北高等工业学堂监督,1921年与严范孙、金息侯、王守恂等人组织“城南诗社”,以“天津近代诗坛三杰”享誉津门。李叔同曾从其学,著有《藏斋集》《藏斋诗话》等。

赵元礼是这样分析字与人的关系,也是经常这样来教导后生晚学的。年少时就曾受到赵元礼指点的孟昭联现在还记得先生当年的教导:练字先要练人,做人要老实本分,做事情要严谨,心正才能字正。

“当时年纪小,他经常这样教导我,我还体会不到先生的苦心,我觉得很好笑,有时还嫌他啰嗦。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书法的进步,才发现先生的每一句话都是良句箴言。”孟昭联指着赵元礼的字对记者说:“赵先生的字洒脱而不凌乱,这也与他开朗、洒脱但做事比较严谨的个性相符合。”

赵元礼工于苏体,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早年并不是以苏体擅长。“赵元礼早年并不是专工苏体的,最初他曾师法柳公权,后来又涉猎篆书和隶书。”孙宝发告诉记者,“直到中年,他才醉心于苏轼的书法艺术,早晚临摹,有时都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工于书法擅诗名诗坛三杰誉津门

赵元礼不仅工于书法,而且擅长诗文。少年时他跟随多位老师阅读了大量的经史诗词,涉猎诸子百家之书,渐以擅长诗文出名,当时天津问津书院的院长李越缦对他就极为欣赏。因为擅长诗文,他和著名教育家严范孙、文化名人王守恂以“天津近代诗坛三杰”享誉津门。

5.作业布置:

1.说说天津的著名书画家?

2.说说你喜欢什么字体的书法?

3.你是怎么欣赏书法美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说说我们学校的绘画特色?

说说你喜欢什么画?

你喜欢画什么?

教学过程:

一.介绍天津市的绘画

天津的绘画艺术与书法交相辉映,同步发展。流派众多,画种齐全。天津美协会员已近千人。著名画家刘止庸、慕凌飞、王颂余、梁琦、博佐、穆仲芹、王学仲等人功力深原,孙其峰、孙克钢、赵松涛、秦征、孙作良、肖朗等也享有盛誉。秦征等6位画家创作的天津新车站穹顶油画"精卫填海"为津门大增异彩。天津的国画、油画、版画、漫画,各有千秋。民间绘画艺术更是称奇叫绝。杨柳青年画早已风靡全国和海外华人世界。近年出现的塘沽、汉沽、大港版画,北郊农民画引起全国和国际美术界的关注,也得到了许多海外游客的青睐。

1.张兆祥(1852~1908), 画家, 字和庵。天津人。师从孟绣村,多才多艺,通晓西洋照相技法和诗文书画,尤擅写生,画花鸟,并吸收郎世宁西洋画法,开一代画坛新风,自成一派。其作品传世甚少,尤为宝贵。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石榴花》,色彩浓艳,风姿绝伦,堪称珍品。其弟子陆文郁等人也在画坛名噪一时。

他画花卉翎毛,着色清妍,备极工致,将恽寿平的没骨和西洋写实方法融为一炉。他运用摄影的方式将花卉的各种姿态摄取下来,加以组织、变化和局部临写,因此他的作品能够深入具体而富有真实感。在摄影的启发下,他用木条订成方形的取景框,在写生时用取景框廓选景物,以寻找构图感及变化章法和角度。在颜料的选择上也十分考究,据说他曾短期受聘于如意馆,得到了一些赏赐,即民间部已得到的名贵颜料。颜色的制作也非常精细。点写虽秀巧但毫不拘执。花之向背,枝之偃仰,萦纡高下,各自条畅,生机勃露,秀润动人。

在津沽画坛,开一代新风,一时从学及私淑者甚众,黄逸儒、马家桐皆宗之,其后又有陆文郁、黄松延、姜毅然克韶箕裘。

半个多世纪,宗风不减。北京画家中也有少数学张兆祥者,如湖社中的王松峪(少竹)、李鹤筹(瑞龄)等。

提起津门花鸟画家张兆祥,闾里父老无不交口称誉。张兆祥(1852-1908),字和庵,是清末天津颇有建树和影响的画家。少时家境贫寒,未能多读,但却天资聪慧,幼喜习画;随手写生,形象毕现,为见者称道。后经亲友推荐,师从孟绣村学画,深受器重。此后进而上溯花鸟大家黄筌、徐熙,及清代的恽寿平、邹小山、张敔,并融会了西洋画家郎世宁的技法,吸收古今诸家之长;转益多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花鸟之外,亦画山水、人物,但不多作,传世甚少。

张兆祥是一个艺术思想较开放的人,既继承传统,也师法自然,相花写真,乃其特长。家住旧城报功祠胡同,画室宽畅,自名书斋曰“听松轩”。为了经常

观察花卉的生长形态,特意在院中开辟出一个小花圃,精心培植了各种花木,朝夕处之,对花写生,小圃成了他绘画取材的标本园地。

他的设色花鸟画,多有一种富贵祥和之气,姹紫嫣红,色彩绚丽,雅俗共赏,令人悦目。除工笔画外,偶尔也泼墨写意,笔墨间又透露出些许文人画的气息。

《蔬果折卉图》,为其光绪五年(1879)28岁时的早期力作;以没骨法作彩色小写意,描绘樱桃、枇杷、白菜、萝卜、牡丹、菊花等蔬果花卉几十种,活鲜鲜,水汪汪,设色妍雅,极备工致,可见其功力不薄。另外,每幅册页还配有隶书节录郭璞五言《游仙诗》一首;端庄流畅,笔画温厚,颇具汉隶风韵,由此亦可见他的隶书功底匪浅,但传世遗墨甚少,故而更加珍贵。

近年面世的张兆祥绢本《四时花卉》四小条屏,为其遗迹希见之水墨工笔画;分别绘出玉簪、百合、菊石、兰石四图,疏花奇石,尤觉生动。此画妙在以墨色之深浅,勾勒渲染、真实立体地表现出花、石的阴阳向背,中西结合,墨色滋润,似郎世宁笔意。是他工笔水墨花卉中不可多见的佳作。

天津是张兆祥的故乡,他的作品散落民间者为数不少,随着文物市场的逐渐开放,近年所见大约二百余幅;虽经“文革”的“洗礼”,竟在浩劫中保藏如此之多,足见人们对其遗墨的珍爱。

2.刘奎龄(1885~1967),画家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天津人。天津巨富“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的后裔。南开中学首班毕业生,自幼学习郎世宁画法,研究五代、宋、元诸家,尤其是明代吕纪、清代沈铨的画技,并将西洋画之色彩、透视比例融合于中国传统工笔国画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其作品纤细逼真,神态自然,以《孔雀图》最为著名,深得徐悲鸿赞扬,在中国近代画坛独树一帜。平生创作近千幅工笔画,作品有《牡丹鸡》、《松鼠》等;《孔雀》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多件作品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该馆曾为其举办遗作展。出版有《刘奎龄画集》等。其子继卣亦擅画。

徐悲鸿在评选赴苏参展作品时,见到《上林春色图》,大加赞赏,并自责道:“我怎么连这么一位画家都不知道。”不久,徐悲鸿致信刘奎龄,乞刘一幅孔雀,可惜,刘奎龄的孔雀尚未落墨,徐悲鸿已离开人世,这不仅是艺术史上的一大憾事,也让刘奎龄沉寂了二十多个春秋。

3.陈少梅(1909.

4.9~1954.9.9)名云彰,字少梅,以字行,号升湖,湖南衡山县(今衡东县霞流镇平田村)人。陈嘉言子。15岁加入金北楼、陈师曾等发起组织的中国画学研究会,17岁成为名噪一时的湖社画会骨干,21岁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22岁主持湖社天津分会,成为津门画坛领袖。艺术上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从明人唐寅、仇英得其秀逸清俊之气,从浙派戴进、吴伟得其磅礴生动之致,从元代倪云林得其幽淡恬静之趣;再溯源而上,直追宋代郭熙雄健明洁之妙,马远、夏圭遒劲苍润之势。作品功力沉雄博大,足与古贤抗衡,形成了寓秀雅于阳刚的清劲画风,成为晚明以来弘扬北宋绘画最杰出的画家,有“唐寅以后第一人”的美誉,被认为“在近现代画坛上竖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米景阳语)。建国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积极致力于民族绘画的创新与发扬。1953年底由天津回到北京,不幸于次年9月因患脑溢血病逝,惜享年仅46岁,启功叹惜“百身何赎!”。早年作品有《西园雅集图》等,后期有《江南春》、《浴牛图》等。《小姑山》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死后天津为其举办了遗作展览和“国画大师陈少梅与津派国画研讨会”,近年声誉日隆。有《陈少梅画选》、《陈少梅画辑》、《陈少梅画集》等行世。

4.溥佐(1918-2001),满族,1918年5月7日生,号庸斋松堪,北京人。因病于2001年9月10日下午1时在天津逝世,享年84岁自幼在父爱新觉罗·载瀛,及兄溥雪斋、溥敦斋、溥松窗熏陶下,酷爱书画。

1937年加入溥雪斋创办的松风画会。

1944年与堂兄溥心畲合作在天津举办扇面展览。

1946年任北京大学出版部职员。

1952年加入中国画研究会。

1959年应聘任天津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国画讲师

历任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民盟天津市委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民委副主任、天津工业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擅长中国画出版有《溥佐画集》,与孙其峰、张其翼合作出版《花鸟画范》,与孙其峰等人编绘出版《翎毛参考资料》等。

作业布置:

1..说说天津的著名书画家?

2.你希望自己成为怎么样的画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