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一

一、判断题

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18、《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21、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22、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23、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24、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主要的意图在于,试图在儿童的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所代表的人类种族经验或逻辑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明显的脱节问题。()

25、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26、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2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28、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29、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辅助的行为方式。()

30、通俗地讲,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的活动。()

3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32、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33、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4、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切忌让他们参加有报酬的劳动。()

35、教育评价主要是一种用来评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质量高低的工具与手段。()

36、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也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范围。()

37、深入实际、了解学生,是教师写好学生操行评定的基本前提。()

38、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39、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40、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二、单项选择题

1、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 A )。

A 三三分段

B 4年一贯制

C 5年一贯制

D 6年一贯制

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A )。

A 癸卯学制

B 壬子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3、1905年清政府设立( B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 教育部

B 学部

C 国子监

D 大学部

4、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 B )。

A 20世纪前

B 20世纪初

C 20世纪2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

5、“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D )。

A 南京市

B 北京市

C 洛阳市

D 成都市

6、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B )。

A 规章制度

B 思想观念

C 优秀师资

D 物资设备

7、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D )。

A 科学实验

B 社会经验

C 生产劳动

D 学校教育

8、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 C )。

A 十一二世纪

B 十三四世纪

C 十七八世纪

D 十八九世纪

9、据1995年统计我国800多所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 A )。

A 60%

B 50%

C 40%

D 30%

10、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哪个年代( D )。

A 60

B 70

C 90

D 80

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 A )。

A 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 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 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 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12、以下教育措施中与人权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D )。

A 学习了解重要的人权文件

B 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C 了解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与方法

D 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共精神

13、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C )。

A 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 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 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 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14、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D )。

A 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 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 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 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15、关于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的区别,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C )。

A 理性的权威诉诸理智的说服,非理性的权威诉诸权力的压服

B 理性的权威建立在对话、讨论、协商的基础之上,非理性的权威建立在专断独自的基础之上

C 理性的权威排斥情感,非理性的权威依赖情感

D 理性的权威愿意接受健全的批评,非理性的权威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16、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工人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 C )。”

A 教育行政人员

B 校长

C 教师

D 学生

17、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A )。

A 热爱学生

B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 热爱劳动

D 热爱教育工作

18、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B )。

A 列宁

B 加里宁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陶行知

19、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D )。

A 管理学生权

B 科研学术活动权

C 民主管理权

D 教育教学权

20、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C )。

A 高等教育

B 在职培训

C 继续教育

D 终身教育

21、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D )。

A 逻辑性

B 系统性

C 简约性

D 实践性

22、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 B )。

A (美)克伯屈

B (美)杜威

C (法)卢梭

D (德)福禄贝尔

23、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 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 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 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24、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 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

B 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 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与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D 注重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2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B )。

A 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 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 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26、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A )。

A 导入、详述和汇总

B 导入、分析和汇总

C 分析、详述和总结

D 分析、质疑和总结

27、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 A )。

A 5—8人

B 10—15人

C 越少越好

D 越多越好

28、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 A )部分。

A 主体

B 客体

C 中介

D 范式

29、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 C )。

A 任务较简单

B 教学进度快

C 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而形成的知识

D 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认识错误

30、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B )。

A 间接地获得知识

B 获得间接经验

C 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 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31、品德构成的基础是( A )。

A 道德观念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32、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 D )。

A 正面教育原则

B 集体教育原则

C 知行统一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33、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D )。

A 各科教学

B 团队活动

C 课外活动

D 班主任工作

34、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C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 思想德育

B 政治思想

C 思想品德

D 政治品德

35、社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 A )。

A 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

B 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

C 人际关系与文明礼貌

D 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

36、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D )。

A 班级环境布置

B 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 班级制度与规范

D 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37、在学习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其次要抓好()。

A 思想工作,学习成绩

B 课堂质量,家庭作业布置

C 课堂管理,学生档案管理

D 课堂管理,课外活动

38、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 A )。

A 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B 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C 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

D 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39、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C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0、以下评价方式中与个体内差评价不符的是( D )。

A 对个体同一学科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比较

B 对个体不同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C 对个体不同时期内同一方面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D 对不同个体同一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包括()等。

A 重视学术争辩和切磋

B 重视学生自学

C 课程设置繁重

D 师生关系融洽

2、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文官制

D 科举制

3、《学记》提出教育教学过程的原则有()。

A 预防性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及时施教原则

D 学习观摩原则

4、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具有全面的有效的影响,它可以()。

A 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

B 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C 促进劳动力的自身再生产

D 使简单劳动力变成复杂劳动力

5、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

B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方法

C 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D 政治决定教育的内容

6、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教育培养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B 教育延续与发展政治制度

C 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平等

D 教育引导政治制度的变革

7、在教育目的观上,具有个人本位倾向的教育学者有()。

A 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

B 存在主义者

C 自由主义者 D

柏拉图

8、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共同的价值取向有()。

A 以个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

B 主张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与基本自由权利

C 强调受教育者个性的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D 完全排斥或否定教育的社会目的

9、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A 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 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 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 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10、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

A 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B 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C 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D 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11、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2、《教育法》第四十三条指出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是()。

A 遵守法律法规

B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 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D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3、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在于()。

A 由于教材知识与儿童现有生活经验、心理经验缺乏直接联系,故容易导致儿童机械被动的学习

B 容易割裂和肢解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

C 容易导致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

D 不利于儿童获取必要的个体知识、实践知识

14、活动课程主要的优点是()。

A 课程活动贴近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能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B 能有效地沟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逻辑经验之间的联系

C 有助于儿童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个人实践知识、促进儿童实践能力的发表

D 学习过程是儿童全人格整体参与的过程,是理智与情感、思维与行动的融合过程

15、活动课程主要的局限性在于()。

A 不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 活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教师难以适应

C 容易导致学生散漫、凌乱的学习

D 片面强调从“做”中学,容易导致活动课程沦为肤浅的、缺少智力训练价值的纯操作活动

16、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

A 教育学

B 心理学

C 学科教学法

D 教育心理学

17、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A 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 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 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 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

18、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等活动。

A 独立作业

B 复习

C 预习

D 社会实践

19、班主任从事德育工作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A 经常性

B 针对性

C 多样性

D 潜在性

20、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遵循的在()。

A 基本要求

B 基本方针

C 基本规律 D基本准则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二

一、判断题

1、“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这里的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概念。()

2、“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3、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4、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而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

5、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授内容可以分成经馆和小学两类。()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2、现代教育不仅要把个体当作必要的工具塑造,更重要的是要把个体当作目的本身来加以培养。()

13、自治教育体现了“自由与责任”、“自由与纪律”的统一。()

14、清末洋务派和维新派在教育目的上均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所讲的“中学”与“西学”含义基本相同。()

15、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表述,“五育”说在逻辑上比“三育”、“四育”说更趋合理。()

16、学生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条件。()

17、教师行为的真正适应是以对学生的适应和为学生所接纳开始的。()

18、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9、教师的专业成熟不是独立个体的成熟,而是置身于班集体的环境中。()

2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环境与学习。()

21、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从“做”中学,这里所讲的“做”就是“动手操作”的意思。()

22、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23、对于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开设活动课程是比较适合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逐步成熟,他们就应当开始学习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了。()

24、学科课程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组织而成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按学科知识固有的内在逻辑与体系组织而成的课程。()

25、综合课程不可能表现为学科课程。()

26、“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含义是教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让学生最终能独立地学习。()

27、学生结合教材采取的自学和家庭作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28、教师不在现场而学生学校进行的自习不是教学活动。()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它不应该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30、教学过程应该受到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所制约。()

31、在实施自觉纪律教育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奖励,而避免使用处罚的方式。()

32、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33、“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过程”的规律,它提示教育者在实施德育中应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来进行。()

3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复杂性和曲折性是由于受到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与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的。()

35、强调教学是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主要的途径,但并不否定其他德育途径的重要性。()

36、学校管理的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和反馈机构。()

37、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38、正确的集体舆论标志着班级成员在自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39、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40、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

1、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

A 识字学习

B 音乐学习

C 绘画学习

D 算术学习

2、经馆的对象大多数是成年人,主要是()。

A 天文学习

B 技术学习

C 儒家经学学习

D “射”与“御”学习

3、书院的官学化的倾向始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明朝

D 清朝

4、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中小学堂是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明朝

D 清朝

5、“六艺”中的“礼”为()教育内容。

A 艺术

B 基础文化知识

C 文字

D 政治伦理

6、交流与合作能力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哪个目标的具体内容()。

A 态度和价值观

B 技能

C 知识

D 行动

7、下列哪个哲学家认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A 柏拉图

B 康德

C 亚里士多德

D 苏格拉底

8、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

A 遗传

B 家庭环境

C 学校教育

D 社会环境

9、青少年儿童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

A 五六岁之间

B 七八岁之间

C 三四岁之间

D 十一二岁之间

10、下列哪个时期是一个人的启蒙时期,个体开始主动地认识自己及周围世界()。

A 童年期

B 婴儿期

C 乳儿期

D 幼儿期

11、以下关于“自治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它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

B 它有助于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承担责任

C 它是学生学会运用自由的根本手段

D 自治教育是不需要纪律约束的教育

12、关于我国古代教育的教育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A 以道德教育为轴心

B 强调“明人伦”、“明礼”

C 主要反映在儒家教育思想之中

D 重视个别教育和个性发展

13、在中国近代学者中,最早专门论述设立教育目的重要性的是()。

A 严复

B 龚自珍

C 张之洞 D梁启超

14、借鉴英国学者斯宾塞的教育思想首先倡导对学生进行体育、智育与德育的我国学者是()。

A 梁启超

B 严复

C 魏源

D 康有为

15、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教育目的思想表述是()。

A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相关表述

B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相关表述

C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相关表述

D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相关表述

16、教师的专业成熟最终反映在()。

A 班集体的培养

B 对教育工作的认同程度

C 对教育工作理解认识处于稳定状态

D 对完成所担任工作的努力

17、建构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华生

B 皮亚杰

C 布鲁纳

D 班杜拉

18、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

A 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 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C 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

D 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

19、研究表明,大致30%的学期儿童和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A 沉思型

B 辐合型

C 发散型

D 冲动型

20、下列哪项权利是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本保障()。

A 参加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B 获得公正评价权

C 获得学金权

D 获得申诉或诉讼权

21、关于儿童的心理经验与学科中所包含的逻辑经验的关系,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逻辑的经验是由心理的经验发展而来的

B 二者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的关系

C 同一生长过程的起点与终点

D 逻辑的经验是运用抽象与概括的手段,将心理的经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的结果

22、下面所列举的各种课程类型中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是()。

A 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融合而成的“生物学”课程

B 环境教育课程

C 活动课程

D 中学数学课程

23、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隐性课程”,这一学术概念的是()。

A (美)杜威

B (美)克伯屈

C (美)杰克逊

D (美)阿普尔

24、下列描述与隐性课程无关的是()。

A 美国学者杜威所讲的“附带学习”

B 班级生活中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结构对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C 课程知识负载着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以隐含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态度

D 学生在家庭或社会生活中,有意无意之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

25、提出课程编制目标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美)杜威

B (美)布鲁纳

C (英)L·斯腾豪斯

D (美)R·泰勒

26、“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衡量教师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 知情意统一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7、“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 知情意统一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8、“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发展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 知情意统一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是中心环节。

A 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B 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 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D 检查和巩固知识

30、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实施教学是由()原则决定的。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C 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D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31、对学生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属于()的内容。

A 爱国主义教育

B 集体主义教育

C 理想教育

D 民主与法制教育

32、“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制定纪律条文,使学生负有责任感”,这是实施()的要求。

A 自觉纪律教育

B 集体主义教育

C 理想教育

D 道德教育

33、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A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B 教育者和德育内容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D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反映了德育的()规律。

A 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B 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C 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D 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3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 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 知比行重要

C 行比知重要

D 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36、关于操作测验,以下描述不恰当的是()。

A 它是一种非文字测验

B 它主要通过观察被试实际的操作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

C 这种评价主要用来检测被试将知识、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

D 操作测验只适用于动作技能的评价

37、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的是()。

A 校长负责制

B 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 党支部负责制

D 民主集中制

38、以下各种类型的评价形式中,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

A 新课程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的摸底测验

B 课堂提问

C 课程结业考试

D 升学考试

39、以下关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较中,不恰当的是()。

A 形成性评价是多次性的,终结性评价则是一次性的

B 形成性评价往往与教学过程合而为一,终结性评价则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

C 形成性评价往往是非正式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则往往是正式的评价

D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之中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则是在教学过程结束时进行的评价

40、以下关于纸笔测验中主观式题目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 允许学生自由作答、自由作出反应

B 命题比较简便、比较省时

C 能够较好地用来检测学生高水平的认识能力,能较为清晰地反映被试的思维过程或解题过程

D 给被试提供了猜测答案的机会

三、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概念的几个基本内涵是()。

A 教育发展受社会制约

B 教育发展受到受教育者的制约

C 教育具有不同层级、结构

D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这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最重要标志

2、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

A 官学

B 私学

C 书院

D 大学

3、我国古代的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几种形式。

A 察举制

B 推荐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4、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A 取消等级教育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 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

C 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

D 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

5、教育平等的含义包括()。

A 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社会化

B 教育权利平等

C 教育机会均等

D 差别性对待原则

6、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

A 自然环境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B 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C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 政治的可持续发展

7、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从它产生与兴起的历史背景来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A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B 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及其思想

C 近代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D 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

8、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从它产生与兴起的历史背景来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A 社群主义哲学

B 国家主义思潮

C 极权主义运动

D 科学技术的发展

9、在教育目的观上,具有社会本位论倾向的教育学者有()。

A(法)涂尔干 B(英)罗素 C(德)凯兴斯泰纳 D(意)秦梯利

10、新教师的入职辅导,主要通过()进行。

A 安排一个有序的计划

B 请有经验的导师进行指导

C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D 定期到师范院校学习

11、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履行教师聘约的义务包括()。

A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B 忠实执行教育方针,努力实现教育目的

C 遵守教育规章制度,努力工作

D 履行学校聘任合同规定的各项聘约,完成教学任务

12、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

A 教育学

B 管理学

C 心理学

D 学科教学论

13、学生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在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针对这种差别所作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学科课程中习得的主要是学术型知识,而在活动课程中习得的主要是实践型知识

B在学科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往往是外显的公共知识,而在活动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个人知识

C在学科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往往是呆滞的、固定的、无活力的知识,而在活动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往往是运转着的、有活力的知识

D 在学科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往往是远离行动,而在活动课程中习得的知识从不远离行动

14、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

B 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C 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D 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15、设置综合课程的合理性或内在依据在于()。

A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这是人类知识发展本身的内在要求和客观

B 有利于消除学生孤立地看待各门学科知识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世界观

C 有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发现新知识

D 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认识视野,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16、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是()。

A 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

B 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

C 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

D 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17、教学的任务是()。

A 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B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C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8、教学过程具有与人类认识过程不同的显著特点是()。

A 间接性

B 目的性

C 引导性

D 简捷性

19、德育目标的确定受到()制约。

A 社会发展因素中的政治思想道德对德育目标的确定的要求

B 教师的德育水平

C 社会发展因素中的生产力

D 德育对象的发展状况

20、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教师需要()。

A 建立培养一个健全的班集体

B 通过集体的实践活动来进行

C 注意非正式集体的引导

D 正面教育为主

教育学概论复习总结

制校与学教育、学? 1.我国近代系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双轨学制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2. “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非制度化的教育理3.想。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4. 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普及性、免费性、强迫性。5.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6.制度化教育7.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8.1903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年的癸卯学制终身教“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确定了9.1972”思想,并提出了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育教育系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0. 11.简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学校教育:教育目的明确,教育组织机构完善,有专门的教育场所,教育设备、图书资料、场地等较为完备。 家庭教育: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方式情感化,教育时间的持久性,教育作用的显着性。社会教育:教育影响的多样化,对象和场景的开放性。 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2.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生产工具的改进、手工业与农业逐渐分离、产生了商品生产、推动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经济基础雄厚、提供接受教育的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发展使脑力可以脱离体力劳动,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只有社会生产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时,才会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脱离生产专门学习的学生。

2.文字的出现时学校产生的文化基础:早期文字是记载文化知识的唯一工具,文字是教学必不可活少的工具。早期文字复杂,使得学习文字比较艰难耗时,必须有专人教授,专心致志才能完成。文字本身包含了各种社会知识,使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基友了极大社会意义。 3.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是学校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国家发展,阶级对立更加突出,奴隶主阶级为了加强控制,需要建立专门传授文化知识的机构,培养为他们服务的各种人才,锅里国家事务, 学校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它的产生是人类物质生产不断扩大、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13.简述我国现代学制形成的基本历程。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目的下,在全国办起了新式学堂,外国语、军事、科学技术学堂。这是西方学校教育制度在中国实施的先声,为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认识到了建立新学制、改革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性。1902年清政府颁布《情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教育史第一个较完整学制,但未能实施。1904年,又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完整且棺椁实行,这宣告了中国现代学制的正式形成。这两种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中体西用思想,它们是中国第一次全面 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它们在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简历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4.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 2.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社会、人、教育 1.社会要素的主要内容有社会生产力、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 2.制约教育的社会因素有社会生产力、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

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基础 科室: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发热: 2.主诉: 3.黄疸: 4.脑膜刺激征: 5.心脏杂音: 二填空:(每空0.5分) 1、生命体征包括、、、。 2、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恶性肿瘤。 3、触觉语颤增强主要见于肺实变、肺压迫性不张。 4、正常胸部叩诊音有清、鼓、浊、实四种。 5、法洛四联症的四种畸形包括、、、。 6、意识障碍可出现、、、等表现。 7、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有、、、、出血性疾病。 8、胸骨右缘第2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示,胸骨左缘第2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 示,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触及连续性震颤提示动脉导管未 闭,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提示室间隔缺损,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提示二尖瓣狭窄。 9、输尿管的三个生理性狭窄区:、、。 10、胸腔穿刺术的常用穿刺点有肩胛线或腋后线 78肋、腋中线 67肋或腋前线 第5肋间。 11、24小时咯血量在以内为小量咯血,为中等量,为大咯血。 12、腹膜刺激症是指腹部、、。 13、、不同部位的腹痛代表相应部位的病变,如肝胆疾病位于右上腹、胃部疾病位于 上腹、小肠疾病位于脐部、阑尾病变位于右下腹。 14、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有端坐、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 吸困难、。 15、患者呕吐大量宿食且常晨起发作提示幽门梗阻、,呕吐物有粪臭味提示肠梗 阻,伴有头痛、喷射性呕吐见于颅高压。 16、根据水肿产生原因,全身性水肿分为心、肾、肝、营养不良性。 17、匙状指又称反甲,多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

18、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电图改变分为病理性Q波缺血、损伤、坏 死。 19、浅反射包括角膜、腹壁、提睾、足趾。 20、贫血诊断三部曲:确定有无贫血、确定贫血程度、明 确贫血类型和原因。 21、病理性血糖增高见于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应激性高血糖、 药物影响。 22、当腹水量超过 3000-4000 时即可检查到液波震颤,超过 1000 时即可检查到 移动性浊音。 三单选:(每题1分) 1.以下哪三对颅神经支配眼球运动 A 动眼神经、外展神经、滑车神经 B 三叉神经、面神经、动眼神经 C 外展神经、滑车神经、视神经 D 滑车神经、外展神经、视神经 E 视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 2.以下哪种为复合感觉 A 位置觉 B 痛觉 C 温度觉 D 实体觉 E 触觉 3. 门脉高压时,腹壁浅静脉的血流方向为 A: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 由上至下 B: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 由下至上 C: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 D: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 由上至下 E: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 由下至上 4. 上腹部出现明显胃蠕动波,常见于下列 哪种疾病 A:急性胃炎 B:胃黏膜脱垂 C:胃癌 D:胃溃疡 E:幽门梗阻 5. 腹部柔韧感最常见于

教育学概论(按题型整理)讲课教案

教育学概论 名词解释、选择题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门科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孔子 ·《爱弥儿》的作者是-----卢梭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赫尔巴特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教育起源论被称为---心理起源论 ·对终身教育提出系统阐述的是----保罗*朗格朗(法) ·下列不是原始教育的特点的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文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教育的本质:培养人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而作用于社会,它的特定功能或基本职能是通过人类已有文明的传授促使受教育者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智力的沉睡状态进入激活状态,使其沉睡状态的潜能发展为动态的潜能,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教育活动的构成: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的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当代社会构成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 ·人的特征: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含义: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即个体在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结构与特征方面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2019最新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最新诊断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 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 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E肝硬化 10.四对付鼻窦哪一对在体表不能进行检查: A.上颌窦 B.蝶窦 C.额窦 D.筛窦 E.以上均不对 11.300-450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超过以下水平称颈静 脉怒张:即锁骨上缘至下颌骨距离的下: A.上1/3 B.中点 C.下1/3 D.下2/3 E.上2/3 12.奇脉检查阳性者是患者在吸气时桡动脉搏动呈下列改变: A.不变 B.减弱或消失 C.增强 D.先增强后减弱 E.先减弱后增强

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试题 单选(每题1分) 1.关于问诊内容不确切的是 A.首先从一般项目问起 B.主诉是描述主要症状、体征加时间 C.现病史不是描述病情演变全过程 D.既往史是指过去所患疾病 E.诊治经过可以忽略 2.稽留热是指 A.体温在39-40℃,持续3天 B.体温在39-40℃,24h波动不超1℃ C.体温高达39℃,每日波动2℃以上 D.体温高达39-41℃,持续2天 E.体温高达39℃,持续1周 3.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皮肤黏膜出血,因为它能导致 A.血管壁异常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血小板数量异常 D.凝血功能障碍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不符合肾源性水肿特点的是 A.可见于各型肾炎及肾病 B.从眼睑及面部开始 C.发展迅速 D.比较坚实,移动度较小 E.可伴有高血压 5.金属音调咳嗽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支气管肺癌 B.声带炎 C.喉结核 D.百日咳 E.喉癌 6.国人最常见咯血原因为 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B.肺脓肿 C.肺结核 D.肺栓塞 E.慢性肺心病 7.带状疱疹的特点不包括 A.水泡状 B.沿神经分布 C.可超过体表中线 D.伴有疼痛 E.成簇存在 8.当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多少可出现发绀 A.10g/L B.15g/L C.20g/L D.30g/L E.50g/L 9.下列哪项不是左心衰引起呼吸困难特点 A.活动时加重 B.仰卧位时加重 C.多伴有肝淤血 D.患者常采取端坐呼吸体位 E.可出现心源性哮喘 10.心悸伴有消瘦、出汗多见于哪种情况 A.高血压 B.胃溃疡 C.心绞痛 D.甲亢 E.贫血 11.幽门梗阻导致呕吐的典型特点为 A.伴有腹痛 B.餐后较久或数餐后呕吐 C.含有胆汁 D.呕吐量小 E.呕吐物内含有血液 12.临床上最常见呕血原因为 A.急性胃粘膜病变 B.胃癌 C.消化性溃疡 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E.胆道出血 13.隐血便时提示出血量在多少以上 A.3ml B.5ml C.10ml D.30ml E.50ml 14.空腔脏器痉挛引起的腹痛性质为 A.闷痛 B.胀痛 C.绞痛 D.钝痛 E.烧灼痛 15.下列哪种腹泻最易导致重度脱水 A.高渗性腹泻 B.分泌性腹泻 C.渗出性腹泻 D.动力性腹泻 E.吸收不良性腹泻 16.急性便秘多见于 A.结肠肿瘤 B.痔 C.肠梗阻 D.肠易激综合征 E.溃疡性结肠炎 17.全身黄疸,粪便白陶土色常见哪种疾病 A.急性肝炎 B.肝硬化 C.溶血性贫血 D.胆囊炎 E.胰头癌 18.下列哪种关节痛不属于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导致的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增生性关节炎 C.干燥综合征 D.过敏性紫癜 E.系统性红斑狼疮 19.无痛性血尿多见于 A.前列腺增生 B.膀胱癌 C.膀胱结核 D.前列腺炎 E.膀胱结石 20.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正常的是 A.膀胱炎 B.子宫肌瘤 C.糖尿病 D.膀胱肿瘤 E.神经源性膀胱 21.以下可导致肾前性少尿的是 A.消化道大出血 B.急性肾炎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前列腺肥大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一(附答案)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一(附答案) 一、判断题 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P5 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P249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P244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P120 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P9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P72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P111 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P81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P24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P76 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P131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P199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P174 16.《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P2 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P203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P117 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P173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P41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P249 23.《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P27 24.绝对评价也就是目标参照评价。(√)P250 25.国家课程的开发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这种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 )P161 26.德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P205 27.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P3 28.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P81 29.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P138 30.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P150 31.研究性课程在内容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与不确定性。(√)P165 32.《学记》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P27 33.综合课程的组织方式基本上属于课程的横向组织。(√)P149 34.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P49 35.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P51-52 36.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发展的高低。(√)P176 37.学科课程强调直接经验的学习。( )P174 38.卢梭是持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39.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事物的认识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P122 40.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与社会一般的活动和交往是完全相同的。( )P209 二、单选题 1.经馆的对象大多数是成年人,主要是(C)。 A、天文学习 B、技术学习 C、儒家经学著作学习 D、“射”与“御”学习 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本

佳木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考试卷 专业班级康复治疗学专升本科目诊断学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Kayser—Fleischer:环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称Kayser—Fleischer环,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2. 肝颈静脉回流征: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 Kussmaul呼吸:当有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快的呼吸,使机体代偿性地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调节血中的酸碱平衡,该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 4. 三凹征: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时,气流进入肺中畅,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加强,肺内负压明显增高,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5. 类白血反应:是指机体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和(或)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发热的临床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 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以及不规则热。 3. 胆汁淤积性典疸患者,检查时可见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4. 问个人史中的居住地时,应注意是否到过疫源病和地方病流行地区。 5. 手的感觉以指腹和掌指关节的掌面的皮肤最为敏感,故多用此两个部位进行触诊。 6. 营养状态通常根据皮肤、皮下脂肪、肌肉发育、毛发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7.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等作用。 8. 出现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的原因有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 9. 常用于计数胸椎的标志是第七颈椎棘突 10. 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右位心时,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五肋间即正常心尖搏动的镜相位置。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左移 2-3cm ;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右移 1.0-2.5cm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体温持续在39.0~40.0℃以上,数天或数周,24h内波动范围<1℃称之为( A )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回归热 D、波状热 E、驰张热 2. 一青年男性,饱餐后突发剧烈中上腹部刀割样疼痛,板状腹,最可能的诊断是(C )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消化性溃疡 D、急性胃炎 E、以上都不是 3. 某患者生气后突发呼吸困难,呼吸60次/分,伴手足抽搐,最可能的诊断是( E ) A、自发性气胸 B、肺梗死 C、支气管哮喘 D、心源性哮喘 E、癔病 4. 中枢性发绀见于( B )

教育学概论第05章在线测试及答案 (1)

《教育学概论》第05章在线测试 《教育学概论》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8:02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 )在初中进行普通教育,高中则分流为普通科和形形色色的职业科等。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朝鲜 2、提出“有教无类”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3、义务教育制度诞生于: A、欧洲 B、亚洲 C、澳洲 D、美洲 4、我国出地方政府的第一个具有义务教育性质的教育法令是在( )年颁布? A、1901 B、1902 C、1903 D、1904 5、对于农村的义务教育,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补充规定实行“以( )为主”的原则。 A、乡 B、县 C、市 D、省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列说法符合1619年德意志魏玛公国颁布的教育法令的是:

A、第一次把“教育”与履行法律“义务”联系起来。 B、以国家的强制力来推进和实现国民教育的普及。 C、被认为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 D、标志着义务教育制度的诞生。 2、义务教育制度的特点有: A、义务教育的强迫和免费 B、义务教育的普及、平等和基础性 C、义务教育的民族性和公共性 D、义务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E、义务教育制度的时代性和历史性 3、义务教育学制年限有: A、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制。 B、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小学六年、初中四年的“六四”制。 4、实施义务教育需要“系列的办学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是: A、经费 B、办公教具 C、校舍 D、师资 5、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经验包括: A、统一认识.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B、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C、调查研究,分区规划。

教育学概论重点

教育学概论重点 一、教育重点: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二、教育起源的基本观点重点: 1、生物起源论:法国社会科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动物界教育)。 2、心理起源论: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孟禄 3、劳动起源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三、教育的形态与发展。 1、非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的非独立性;教育的原始性;教育的平等性 2、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农业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出现;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与生产劳动严重分离;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 工业社会的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具有普及义务性;教育制度系统化;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多样化。 信息社会的教育:教育终身化;人性化;民主化;国际化。 四、现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职业教育重点: 职业教育是指使学习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趋势: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提高质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3、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空间的多元化;对象的大众化;合作国际化;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 4、终身教育趋势重点: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形成创新型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以远程教育为主,多种教育模式共存。 五、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孔子的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孟子的学生乐正克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教育文献。 韩愈的师说:论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育方法被视为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渊源。 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系统的教育制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首次提出了体育、德育、智育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演说家,提出来分班教学、教学适度。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研究教学法的着作。 2、教育学的创立 培根于1623年撰写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提出把教育学视为独立学科的开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被视为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开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此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 英国哲学家洛克: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法国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理论、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自然天性。 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被视为教育学在中国的开端。 3、教育学的发展 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及着作:德国的梅伊曼、实验教育纲要。 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及着作:德国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及代表着作: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 “三中心”理论:以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 克伯屈,克伯屈设计法。 4、教育学的深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法国的朗格朗的教育观点重点: 布卢姆在1956年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每种目标又分为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朗格朗在1970年出版终身教育引论: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要求把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 第二章教育与人 一、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自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单因素论和多因素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美国华生);辐合论;诸因素交互作用论。 内发论与外铄论: 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论: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4、影响个体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遗传素质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诊断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属外源性致热原的物质为(1分)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白细胞介素-1 E.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外源性致热原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某些类固醇物质;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2.下列哪种是内源性致热原(1分) A.细菌 B.坏死组织 C.肿瘤坏死因子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炎性渗出物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3.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物质是(1分) A.病毒 B.炎性渗出物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坏死物质 E.干扰素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包括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4.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1分)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5.由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是(1分) A.脑出血 B.肺炎 C.心力衰竭 D.甲亢 E.皮炎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余下四项为非致热原性发热。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6.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1分) A.变态反应 B.感染性疾病 C.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 D.内分泌代谢障碍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7.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1分) A.病毒 B.立克次体 C.细菌 D.真菌 E.肺炎支原体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局部性还是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其中以细菌最常 见。

教育学概论》第05章在线测试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第05章在线测试 A B C D “有教无类”思想的是: A B C D 、义务教育制度诞生于: A B C D 、我国出地方政府的第一个具有义务教育性质的教育法令是在年颁布? A B C D 、对于农村的义务教育,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补充规定实行“以 A B C D

C、被认为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 D、标志着义务教育制度的诞生。 2、义务教育制度的特点有: A、义务教育的强迫和免费 B、义务教育的普及、平等和基础性 C、义务教育的民族性和公共性 D、义务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E、义务教育制度的时代性和历史性 3、义务教育学制年限有: A、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制。 B、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小学六年、初中四年的“六四”制。 4、实施义务教育需要“系列的办学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是: A、经费 B、办公教具 C、校舍 D、师资 5、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经验包括: A、统一认识.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B、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C、调查研究,分区规划。 D、实行以县为主,省、地(市)和乡(镇)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 E、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正确错误 、义务教育制度诞生于欧洲。 正确错误 “有教无类”的思想。 正确错误 年清政府颁布的《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和《强迫教育章程》被认为是我国由中央政府提出的第一个义务教育的法令。 正确错误 、《义务教育法》规定:“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的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的正确错误

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4)

诊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1.鼻粘膜萎缩,鼻腔分泌物减少,鼻甲缩小,鼻腔宽大,嗅觉减退或丧失,见于 A. 急性鼻炎 B. 慢性鼻炎 C. 慢性萎缩性鼻炎 D. 过敏性鼻炎 E. 鼻腔化脓性炎症先兆 22.口腔粘膜出现蓝黑色色素沉着斑片,指缝、乳晕等处也有色素沉着,多见于 A.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B. 克汀病 C. 粘液性水肿 D. 肢端肥大症 E. Cushing病 23.下列哪种咽部病变应考虑为咽白喉 A. 咽部粘膜充血、红肿 B. 咽部粘膜充血、表面粗糙,咽后壁见淋巴滤泡增生 C. 咽及口腔见大片白色物附着 D. 扁桃体红肿,表面有白色脓性分泌物,易去除 E. 扁桃体红肿,表面的白色假膜不易剥离,若强行剥离易引起出血 24.关于头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头围测量的方法:以软尺自前额中点绕到颅后通过枕骨粗隆,测其周径 B. 头用的发育与年龄有关 C. 矢状缝和其他颅缝大多在生后6个月内骨化 D. 颅缝骨化过早会影响脑的发育 E. 头颅的检查应注意大小、外形变化和运动时的异常 25.关于巩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巩膜不透明,又因血管极少,故呈瓷白色 B. 在结膜发生黄染时,巩膜部最为明显 C. 中年后在内毗部可出现黄色斑块,为脂肪沉着所致 D. 巩膜内眦部脂肪沉着的斑块分布不均匀,应与黄疸鉴别 E. 血液中其他黄色色素成分增多时(如胡萝卜素等),一般巩膜黄染出现在远离角膜处 26.关于口唇的病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口唇苍白可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 口唇发绀可见于呼吸衰竭 C. 口唇干燥并有皲裂见于营养不良 D. 口唇疱疹可见于感冒 E. 口唇深红见于急性发热性疾病 27. 关于鼻咽的特点及病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鼻咽位于软腭平面之上、鼻腔的后方 B. 儿童时期,鼻咽部淋巴结组织丰富,称为腺状体或增殖体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02(答案版)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2) 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环境与学习。(×) 2、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师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手段都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出现的。(×) 4、教案的作用仅在于为教师的上课做准备。(×) 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6、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 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8、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9、教师劳动具有的创造性和科学家一样。(×) 10、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1、班干部是教师的助手,因此他们是具有特权的领导者。(×) 12、蔡元培提出的包括五项内容的教育目的中,强调了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13、科学教育并不限于自然学科,人文教育也不限于人文学科。(√) 14、席勒认为美育是沟通“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中介与桥梁。(×) 15、在西方社会斯巴达是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16、在教育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应结合各种调查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17、西方很早就有“无知即无德”的说法,其理由是“行善比先知善”。(√) 18、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能推动教学活动。(√) 19、学生的个性发展仅仅指的是其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正常与和谐的发展。(×) 20、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

21、课程就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 22、班级是由不同学生个体组成的群体,都是由正式群体构成。(×) 2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24、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25、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26、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27、教育文献法就是资料收集法。(×) 28、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从“做”中学,这里讲的“做”就是“动手操作”的意思。(×) 29、同行评价不太适合于形成性评价,较适用于总结性评价。(×) 30、德育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31、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 31、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 33、交流式评价优点是更自然、更隐秘,把评价与教学结合;通过问题的回答,揭示思维过程。(√) 34、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 3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36、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37、设计教学法是课程组织形式心理组织的典型例子。(√) 38、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倡导发现法。(×)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明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40、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诊断学基础_选择题

诊断学练习题库 第一篇常见症状 一. 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 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 A.感染性发热疾病 B.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 D.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E.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 2.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弛张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B.稽留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C.间歇热指体温升高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D.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E.不规则热指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性 3. 咳嗽与咳痰疾病中,下列哪些疾病最常见 A.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B. 呼吸道疾病; C. 胸膜疾病 D. 心血管疾病 E. 消化系统疾病 4. 咳嗽与咳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B. 咳嗽亦属一种病理现象 C. 咳嗽控制中枢在延髓 D. 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 E. 胸膜疾病或心血管疾病不会出现咳嗽。 5. 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最多见的是 A. 呼吸系统疾病 B. 心血管疾病 C. 中毒 D. 血液病 E. 神经精神因素 6.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突发呼吸困难(吸气或呼气)或和哮鸣音,下列哪种情况最多见 A. 隔肌运动受限 B. 神经肌肉疾病 C. 胸廓疾病 D. 肺疾病 E. 气道阻塞 7. 对发绀的描述你认为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重度贫血,有时难发现发绀 B.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绝对含量增多所致 C.发绀是由于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D.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可引起发绀 E.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时可引起发绀,经氧疗青紫可改善 8. 下列哪项是引起胸痛的胸壁疾病 A. 肺癌 B. 肋间神经炎 C. 自发性气胸 D. 胸膜肿瘤 E. 胸膜炎 9. 下列哪项不属于疼痛的性质 A. 刺痛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二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二 一、判断题 1、选修制传入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F 2、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T 3、个性的多样性有助于扩大人类集体经验的范围。T 4、运用品德评价的方法,只能表扬、奖励,而不能批评、惩罚。F 5、人文学科具有它的科学性,自然学科也具有它的人文性。T 6、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班级授课制还有长期存在的必要。T 7、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F 8、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T 9、西方的"导生制"要比中国的"转相传授"早出现1000多年。F 10、终结性评价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等级,供升学、评比、鉴定之用。T 11、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T 12、杜威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之一。F 13、发散型认知方式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点。T 14、相对评价通常以百分制的形式出现。F 15、备课特指教师对教材的研究。F 16、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F 17、《论语》被称为是"教育学的雏形"。F 18、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T 19、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没有本质上的矛盾。F 20、制定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翩中心环节。F 21、杜威是对新中国教育学影响最大的教育家。F 22、智育本身就包含德育方面的目标。T 23、1922年学制以美国学制为主要学习蓝本。T 24、清末,西方教育理论直接从欧洲传入中国,形成近代西方教育理论输入的第一个高潮。T 25、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及评价,就是道德认识。T 26、班级组织具有一种完全自治性。F 27、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T 28、个人本位论秉持一种抽象的个人观念。T 29、研究性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形成性评价、学习过程评价以及定性评价。T 30、以"知识"为本位,注重书本知识或间接经验的获取,这是课程作为动词使用的课程范式。F 3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运算"概念,是指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F 32、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T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的地位。T 34、教育的社会目的与教育的国家目的是内在一致的,不矛盾的。F 35、教育能够延续和发展社会政治制度。T 36、诊断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T 37、科学教育并不限于自然学科,人文教育也不限于人文学科。T 38、政治性是教育目的的一个属性,但不是教育目的的全部属性。T 39、研究性课程在内容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与不确定性。T 40、过了青春期之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的人,总难以摆脱原来口音影响,这是过了语言关键期的缘故。T 二、单项选择题

2020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2020诊断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25分) 1.当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一般位于: A.第5肋间水平 B.第6肋间水平 C.第7肋间水平 D.第9肋间水平 E.第10肋间水平 2."声影"是指超声检查到结石时所显示的声象,它是指: A.结石本身产生的强烈反射回声B.结石周围的折射现象

C.结石后方出现的无回声区D.结石合并梗阻的液性暗区E.以上都不是 3.在餐后几小时进行振水音检查方有意义: A.2~3小时 B.4~5小时 C.6~8小时 D.9~10小时 E.12小时以上 4. 正常脾脏的大小为: A.叩诊左腋前线第9-11肋 B.叩诊左腋中线第9-11肋 C.叩诊左腋后线第9-11肋 D.平卧时刚触 E.左侧卧位刚触及 5.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时的体征,以下那项错误: A.腹壁板样强直 B.明显压痛,反跳痛 C.肝浊音界缩小 D.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E.可伴休克。 6.左心衰竭肺淤血时咯血的特点: A.铁锈色血痰 B.砖红色胶冻样血痰 C.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D.粘稠暗红色血痰 E.浆液泡沫样痰 7.上消化道出血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粪便的颜色特点为: A.柏油样 B.暗红色 C.便后有鲜血滴出 D.脓血便 E.以上都正确8.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腹泻属于 A.分泌性腹泻 B.高渗性腹泻 C.吸收障碍性腹泻 D.运动性腹泻 E.混合性腹泻 9.黄疸同时伴有明显皮肤搔痒者,首先考虑: A.自身溶血性贫血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肝炎 D.肝脓肿

教育学概论在线测试14

1、不属于教学中介的是: A、教师 B、教材 C、教学环境 D、家长 2、提出教学过程包括诘问、归纳定义、助产的是: A、荀子 B、孔子 C、苏格拉底 D、韩非子 3、提出教学过程包括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4、提出教学过程包括情境、问题、假设、推理和验证的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5、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理论不包括: A、明了 B、系统 C、练习 D、联想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属于教学中介的是: A、教师 B、教材 C、教学环境 D、教学手段 E、工具 F、学生集体 2、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表现为: A、备课是一种同质异构的艺术创造活动。

B、上课是一种异陈异现的艺术表现活动。 C、评课是一种“空筐”艺术。 D、讲课是一种“空筐”艺术。 3、关于教学过程阶段理论.“六阶段说”包括: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 E、运用知识 F、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4、下列属于教学原则的是: A、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5、下列属于教学原则的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最优化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正确错误2、教学是一般的认识活动。

正确错误 、教学内容本身及其设计有规律。 正确错误 、《学记》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正确错误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或组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引导学正确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