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摘要:资本外逃在国际中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自1988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本外逃,超额的资本外逃数量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计的损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中国也成为继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文章主要分析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和动因,以及资本外逃如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资本外逃;我国现状;影响;地下钱庄;洗钱;外汇管制;非法所得;化公为私

一、资本外逃的界定

广义的资本外逃是资产流出中“非常的”那一部分。一般具有极强的违规性与隐秘性,主要包括未被政府掌握的部分。更为准确的解释为一国或经济体投资者在境内及境外由于担心该国将发生本国经济形势而大规模抛出该国国内金融资产,并同时将资金转移到境外的一种特殊情况。国际收支账户中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使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具备了可能性。事实上资本外逃在世界范围变成一种特殊现象是从拉美危

机之后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经济学中至今尚未对于资本外逃给出精确定义,早先对于资本外逃的定义主流趋势分为两种,分别为私人性和异常性假说:1.私人性假说。何为私人性,资本的流动性往往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和非法性,不同于官方资本,资本外逃中的资本是不被政府所掌握和了解的。2.异常性假说。一般认为,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的套汇套利的投机行为,资本外逃中的资本往往是由利率高的国家流向利率低的国家,虽然也是短期资本,但其目的通常为规避风险从而达到一种保值的期望,属于国际转移中的一种异常流动。随着一国经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经济学家对资本外逃的认知理解也在逐渐深化,关于具体资本外逃的定义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二、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外逃的现象非常明显,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仅次于俄罗斯。一般来说我国资本外逃有三个途径:CA的非法或私人转移;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资本外逃;洗钱等非法资本转移这三种普遍途径。我国近年来资本外逃数量明显呈上升趋势。可以说我国资本外逃的加剧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一个博弈悖论,自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政府一方面对外招商引资,

另一方面国内却大量资本外流,宏观表现为虽然我国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顺差,但我国却出现了结汇减少,售汇增加,外汇储备不增反减的局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1989~1995期间中国资本外逃的总额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约有50%为私人性短期资本,即未被政府所控制的资金。尤其是自1995年以来,粗略统计平均每年资本外逃数量至少在225亿美元以上。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累计资本外逃可能多达530多亿美元,每年估计为176.7亿美元。事实上对于资本外逃数量的测算存在许多误差,由于资本外逃的不确定性和很强的隐蔽性从而影响人们对实际数据的判断,因此事实上我们很难计算出我国的对外投资中资本外逃的数目到底为多少。

三、我国资本外逃的原因

中国出现资本外逃的原因很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历史遗留性,社会环境性等,使得导致资本外逃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主要针对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如国内通货膨胀率变化,货币因素或物价水平,汇率水平差异,GNP的上升或下降,本币预期的贬值或升值,以及预计外汇管制变化或等。本文主要针对于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一)金融管理与金融歧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E.S.肖和R.I.麦金农提出,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压制的现象,具体表现主要是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即所谓的“金融压制,歧视本国国内储蓄是金融压制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我国的储蓄利率低于发达国家经济市场的利率,国际之间的利率差异使得人们倾向于对外储蓄与对内投资,而我国投资者对外投资的机构性因素不多,于是国际间的储蓄资本流动随之产生,即从储蓄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储蓄利率高的地区流动,资本外逃随之产生。虽然中国近几年在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我国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差距,比如我国的实际利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国外的高额回报和较低的个人所得税使得我国投资者对境外资金投资利益持有一定程度的歧视和偏好,这种偏好的流动直接导致了资本外逃的加剧。

(二)外汇管制以及分散风险

1. 政府为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的稳定而对外汇采取限制性管理,这种管制本身就是一种限制进口的国际贸易政策。我国采取的是数量控制型管理,限制进口反而会使得外汇黑市猖獗、过高的交易成本和我国外汇管制本身的缺陷会助长官僚腐败之风,例

如贿赂,洗钱,走私等不法行为。外汇管制逐渐宽松使得我国资本拥有者对政府的政策的心理预期越来越低,对我国资本的安全制度不放心,一些国内企业的资本通过贸易转移,混入经常项目售汇等方式外逃,国际的主流趋势如金融自由化的浪潮的兴起也成为我国许多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对于投资者来说,资产组合投资具有低风险的优势。我国国内处于过渡型阶段,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且风险较大,金融衍生品发展不全可用来分散金融的金融工具种类不多。投资者会采取各种手段将其资产转移到国外再进行组合投资。

(三)转移非法所得和化公为私

1. 这里的非法所得指的是黑色收入和一部分灰色收入的转移。政府官员,毒贩等地下交易者通过走私、贩私、诈骗、偷漏税等行为所取得的非法资金,包括侵吞的国有资产都构成了资本外逃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地下交易也随之增多,黑钱流入境外也越来越频繁。走私犯罪人或政府官员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非法资金并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我国主要的洗钱手段便是通过地下钱庄跨国洗钱,如2002年汕头许鹏展地下钱庄案。粗略估计,中国的资本外逃中洗钱金额每年至少可达到2000亿元、而在

这2000亿元中私人走私大概达到700亿元人民币左右,贪污受贿金融超过300亿元。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2010年自8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8%以上,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进出口额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从月度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12月进出口受2009年高基数影响,增速正常回落,国内生产的放缓也是导致本月进出口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 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DirectInvestment,ODI)是指我国国内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投资,且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与国内投资相比,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货币利率、汇率波动复杂,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因素也更多,从而使得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明显大于国内投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积极评价风险因素,分析风险产生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才能确保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进行。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993年后,我国成为吸收外来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878亿美元,成为世界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从2000年到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增加了60余倍。二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延伸。在初期,我国的

企业一般在零售批发、采矿等行业投资,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已扩展到技术开发、商务服务、金融地产、生产制造等产业。三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我国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亿美元,居全球所有国家、地区的第13位,虽然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尽管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总量上增长迅速,但在许多项目上出现了大量的亏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不小损失。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东道国要么以保护资源或维护国家安全为理由,要么因为政权更替等原因致使我国的海外投资和并购失败或者即使能够并购成功其后续经营也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项目被迫中止。比如,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过程中由于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进行干预而失败;2009年中铝在收购矿业公司力拓的过程中,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而失败;近年来则出现了我国两大通信企业中兴和华为在美国的投资因“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而受阻。东道国政局的变动也给我国的海外投资带来很大风险。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迫使中铁在利比亚总额为42亿美元的3个铁路工程搁浅。此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发达国家恶意设置的各种壁垒也使我

我国资本外逃的研究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陈亚群王铭涵宋昕 摘要;资本外逃在国际中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自1988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本外逃,超额的资本外逃数量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计的损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中国也成为继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本文主要分析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和动因,以及资本外逃如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资本外逃我国现状影响原因地下钱庄洗钱外汇管制非法所得化公为私 一资本外逃的界定 广义的资本外逃是资产流出中“非常的”那一部分。一般具有极强的违规性与隐秘性,主要包括未被政府掌握的部分。更为准确的解释为一国或经济体投资者在境内及境外由于担心该国将发生本国经济形势而大规模抛出该国国内金融资产,并同时将资金转移到境外的一种特殊情况。国际收支账户中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使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具备了可能性。事实上资本外逃在世界范围变成一种特殊现象是从拉美危机之后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经济学中至今尚未对于资本外逃给出精确定义,早先对于资本外逃的定义主流趋势分为两种,分别为私人性和异常性假说⑴私人性假说;何为私人性,资本的流动性往往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和非法性,不同于官方资本,资本外逃中的资本是不被政府所掌握和了解的。⑵异常性假说;一般认为,不同于短期资

本流动的套汇套利的投机行为,资本外逃中的资本往往是由利率高的国家流向利率低的国家,虽然也是短期资本,但其目的通常为规避风险从而达到一种保值的期望,属于国际转移中的一种异常流动。随着一国经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经济学家对资本外逃的认知理解也在逐渐深化,关于具体资本外逃的定义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二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外逃的现象非常明显,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仅次于俄罗斯。一般来说我国资本外逃有三个途径,⑴CA的非法或私人转移,⑵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资本外逃, ⑶洗钱等非法资本转移这三种普遍途径。我国近年来资本外逃数量明显呈上升趋势。可以说我国资本外逃的加剧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一个博弈悖论,自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政府一方面对外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国内却大量资本外流,宏观表现为虽然我国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顺差,但我国却出现了结汇减少,售汇增加,外汇储备不增反减的局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1989-1995期间中国资本外逃的总额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约有50%为私人性短期资本,即未被政府所控制的资金。尤其是自1995年以来,粗略统计平均每年资本外逃数量至少在225亿美元以上。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累计资本外逃可能多达530多亿美元,每年估计为176.7亿美元。事实上对于资本外逃数量的测算存在许多误差,由于资本外逃的不确定性和很强的隐蔽性从而影响人们对实际数据的判断,因此事实上我们很难计算出我国的对外投资中资本

中国公募基金现状分析

中国公募基金现状分析 ?中国公募基金发展概况 我国公募基金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基金市场份额呈现阶梯型增长回落少许态势: 第一阶段是公募基金的初期阶段从1998 年- 2001 年,由于市场产品结构单一,四年的基金份额分别为100 亿、510 亿、610 亿、809 亿。 第二阶段是2001- 2006 年萌芽期,整个行业的任务是启蒙投资者的理财意识。这一阶段市场逐渐开放资金从社会流入,基金市场呈阶梯增长态势。第三阶段是2007 年开始,中国基金进入成长期,基金规模高速增长阶段。从2007 年到2009 年,基金业经历了大牛市和全球金融风暴这些重大事件。2007 年所有的基金公司都获得了资金流入,基金行业也毫无竞争可言。资金源源不断地从银行流入基金行业。到了2009 年,随着股市的“V ”型反转,基金净值在金融风暴中大幅缩水,饱受煎熬的投资者选择了了赎回,退出了基金投资,当年65% 的基金公司资金流出,回流到银行。 第四阶段2010 年,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基金逐步复苏,基金之间的实质性的竞争与博弈真正开始,这一年可以标志为中国基金具备成熟市场特征的元年。在这一年,50% 基金公司的资金在流出,而且整体行业资产管理金额却未大幅下降,这表明流出资金更多的流向了其他基金公司,也表明基金公司之间市场竞争加剧从而拉开了基金市场新的序幕。 图1:公募基金数目与资产管理规模趋势图(20 01 - 2009 )数据来源:Morningstar 晨星(中国) 1.中國公募基金行市場發展 中国基金业虽然在近9 年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历史还很短,和国外总体行业发展相比刚刚度过萌芽期,处于行业成长的初期,国内的基金竞争也

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与防范建议

2012年第4期下旬刊(总第478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4,2012 (CumulativetyNO.478)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借着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机遇,设立了若干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对外资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这一举措让中国从1979年到2009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11416亿美元。引进的外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外资的流入与巨大的贸易顺差,也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到2006 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却有相当规模的资本逃过货币当局的监管流向国外,这从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项”可以看出。从1987至200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金额从-14亿美元逐步扩大,最高为1997年的-223亿美元。其中,1995年的净误差与遗漏金额占当年货物贸易总金额的7.48%,远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的5%警戒线。因此,对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并研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 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资本外逃的问题,如东南亚国家、巴西等。这些国家的资本项目是开放的,资本可以随意流入流出。因此这些国家的资本外逃主要合法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中国的资本项目到目前为止仍是严格管制的,企图外逃的资本只能通过一些非法渠道流到境外。这些外逃的途径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设置大致可划分为经常项目项下、资本项目项下,以及其他一些地下渠道。 (一)经常项下的资本外逃 经常项目项是国内外商品和服务进行流通的渠道,我国在1996年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从近十多年来我国外汇收支状况看,经常项下外汇收支占我国外汇收支总量超过80%,其中贸易项下外汇收支占比超过70%。因此,在资本项目受到严格管制的中国,通过经常项目进行资本外逃就成为了外逃者的首选途径。中国的资本外逃者往往利用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性,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逃汇和骗汇。 1.进出口伪报 进出口伪报主要表现为通过系统地假报货值来转移资本。一种方式是高价报关进口:国内进口商伪造高价合同后向海关高价报关进口,再向银行购汇汇往国外,国外出口商将多收差额部分存入进口商指定的国外账户。另一种方式是低价报关出口,由国内出口商低价报关出口,通知国外进口商将应付差额存入指定的国外的账户,形成资本外逃。 2.出口少收汇甚至不收汇 资本外逃者出口货物后利用法规允许的每张核销单五千美元的差异进行少收汇核销,以实现“合法的”资本外逃。有的以购买出口核销单进行报关的手段实现出口不收汇的目的;或者采取真出口、不收汇的方式,抢在监管部门查处之前完成资本外逃后逃匿。 3.伪造进口单据骗购外汇 部分不法企业伪造进口货物报关单、合同、发票等单据,利用外汇管理部门与海关之间信息沟通上的不足,在银行骗购外汇汇往国外。特别是在1997-1998年的异地购付汇业务中,由于进口付汇核销的“二次核对”时间长、管理难度大,“假委托、真骗汇”的现象十分普遍。后来,随着国家信息系统建设的深入,海关、外汇局、外经、税务等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这一类手段已不多见。 4.通过非贸易渠道骗购外汇 非贸易是指劳务费、服务费等非实物贸易的经济行为,它涵盖的交易类型很多,包括:境外旅游;境外承包工程、劳务服务;国际交通运输业;境外寄售和维修业务;海外无偿援助和捐赠;因公出国人员的外汇;侨汇、个人的外汇;外国驻华机构及其人员的外汇;外汇出入境;其他非贸易部门的外汇等十方面内容。 现在外汇监管部门对非贸易的收付汇管制较少,法规的不完善之处和管理空白点又较多,对许多商业单据的真实性也难以鉴别,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类似的非贸易交易就给资本外逃提供了大量的可乘之机。 5.通过直接携带的方式进行资本外逃 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从2003年9月1日起调整了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的法规,将可用于境外经常项目支付的上限从2000美元外币提高到了5000美元。在实施了“港澳自由行”之后,出境的手续更加简便。对于频繁出入境的人员来说,经多次合法携带的资金就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二)资本项下的资本外逃 国际收支中的资本与金融项目是一国对资本跨国流动的统计记录。由于这个项目对一国的国际收支、资本存量、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和重大的影响,因而各国普遍对资本项目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管制。虽然中国也对资本与金融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管制,但是仍有一部分资金假借资本项目进行外逃。 1.在对外投资中大量转移资本 随着国内企业实力的增强,国内企业也开始进行对外投资。其中确实有些企业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而进行的投资,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只不过假借投资之名进行资本外逃:对外投资时低估资产价值,使国有资产流失到国外;隐瞒、截留境外投资收益和溢价收入等。 2.借助融资或汇出红利实现资本外逃 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款汇入境内完成验资以后,就以预付进口货款或者投资收益的名义分批汇出;外商以向大陆投资为由,实际资本不到位,而利润却按协议照常汇出;中、外方合谋,以 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与防范建议 王东纬 马培沛 颖 青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中国银行中山分行,广东 中山 528400;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广西 梧 州 543000)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吸收了大量外商投资的同时,也面临着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大量的资本外逃对国内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本文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设置对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上提出了一些防范建议。 【关键词】资本外逃 途径 防范建议 Times Finance 247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

当前xx宏观经济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现状可以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着手。从经济增长来看,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复苏缓慢,复苏的基础还稳定;从就业上看,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上升,社会有效吸收就业,再就业的能力明显不足;从物价上看,当前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价水平持续上涨;从国际收支看,总体顺差任然存在,但顺差额在减少。 1.经济增长GDP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日趋佳境。尤其是1996年底中国宏观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以来的十年间,中国经济走过了一段持续“高增长,低物价”的辉煌历程,从而使中国经济彻底摆脱十年前“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动特征。2006年中国GDP更是大增 10.7%,GDP总量首次突破20亿大关。 从长远看,中国庞大的农业劳动数量和“三农”问题仍将是困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转变的最大难题,尽管我们的工业GDP比重曾高达50%以上,但事实上我们仍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这便是矛盾的症结所在。同时,节能消耗和环保任务十分艰巨。 为此我们国家和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并采取相关措施,大力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国将大力发展无污染高技术的第三产业。 2.就业方面 劳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一国的国民收入中,很大一本分来自劳动力的贡献,因此,对劳动力必须加以充分利用。而劳动的实现就是就业。 只靠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必须引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是4%,由于产业的转型,许多产业都向高技术方面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急剧下降,由于现在许多企业都需要知识型人才,导致一大部分非知识型人失业找不到工作,在家滞留。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通货膨胀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一)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一) 摘要: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从资产组合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成因,接着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若干防范和控制资本外逃问题的对策。关键词:资本外逃资产组合收益风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加快而日趋严重,有资料表明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第四大资本外逃国。资本外逃又被称为资本逃避,是指由于恐惧、怀疑或者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它国家的异常流动。资本外逃不同于资本流出,它是一种出于安全功能或其它目的而发生的非正常的资本流动。在当今世界上,经济的开放性不仅体现为商品和劳务的国际流动,而且更为突出地体现为资本的跨国流动。资本外逃作为资本跨国流动的一种特别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中国日趋严重的资本外逃已构成我国开放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问题,并已日益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现状 中国自1994年起已连续6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仅在“九五”期间,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就达2900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0%多。然而在外国资本源源不断涌入中国的同时,国内资本也在加速实现外逃。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严格的资本管制制度,国内居民要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尽管如此,许多资本还是通过非法手段外逃了,把各式各样的资本外逃算起来,其总数与引进的外资规模几乎可以旗鼓相当。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1995年中国已是世界上第八大资本输出国。在输出资本的结构当中,只有小部分属于政府批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其余的都属于各种形式的资本外逃,1993年至1996年,中国每年的资本外逃额大约均在100亿美元以上,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估计,1997年从中国外逃的资本约为200亿美元。1998年,据樊纲博士领导的国民经济研究所测算,当年中国外逃的资本额达到了400多亿美元。又据《经济学家》估计,1998年到2000年中国外逃的资本额分别达到364亿、386亿和238亿美元。 有资料显示,我国1985—1994年的资本外逃占外债增长的比例为52.3%。进入90年代,资本外逃已经超过了80年代世界上15个债务最重的国家的资本外逃的平均水平。资本的大量外逃使得中国成为继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90年代以来,中国资本外逃额占GDP的比重仅小于俄罗斯,大于墨西哥、韩国等国家。中国资本外逃占GDP的比重目前已远大于1994—1995年处于金融危机中的墨西哥和1997年的韩国。考虑到中国的外汇管制相对比较严格,以进出口伪报形式逃匿的资本以及其它隐性外逃资本可能远大于墨西哥和韩国。 资本外逃可以通过种种合法与非法途径进行。在实行资本和金融帐户自由兑换的国家里,资本外逃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在我国这样实行严格资本管制的国家里,资本外逃则一般是通过种种躲避管制的非法途径实现的。最常见的方式是在国际贸易中伪造发票价格,使其偏离贸易的实际合同价格。在进口时,国外供应商开出高于合同价格的发票,进口商根据发票的数额向货币当局申请外汇并汇出到国外供应商。国外供应商再将多付部分存入进口商在国外的帐户,这样资本就转移出境了。在出口时,本国供应商开出低于合同价格的发票,国外进口商将少付部分存入出口商在国外的帐户,这样资本也转移出境了。 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从短期看,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会带来经济的混乱和动荡。从长期看,资本外逃降低了我国可利用的资本数量,减少了政府从国内资产中可获取的税收收入,增加了我国的外债负担,从而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创造一个持久稳定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并在过渡期内采用较严格的资本和金融帐户管制,这样才能减少和预防资本外逃行为。 二、我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成因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对外投资现状。根据商务部数据,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金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截至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463亿美元。数据显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增长较快。尤其对美国投资,增长了23.9%,对欧盟的投资增长了1.7倍,大大高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增速。此外,中国对服务业的投资上升明显,服务业增长最快,增速为27.1%,占全部对外投资的比重达64.6%。而对采矿等资源投资同比下降了4.1%,在全部投入中仅占18.8%。下一步中国将重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鼓励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 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境外直接投资预计将达1.25万亿美元,中国似乎正在往全球投资者的角色迅速转变。境外投资帮助更多来自各行业的中国公司进入新市场和获得更具竞争力所需的经验、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本。而中国公司的投资也从选择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转向具备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分销网络的发达国家。 (二)我国对外投资特点。一是我国即将成为净资本输出国。据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金融类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非金融类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而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197.1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7.1亿美元,这也是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中国对外投资增速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摘要:资本外逃在国际中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自1988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本外逃,超额的资本外逃数量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计的损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中国也成为继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文章主要分析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和动因,以及资本外逃如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资本外逃;我国现状;影响;地下钱庄;洗钱;外汇管制;非法所得;化公为私 一、资本外逃的界定 广义的资本外逃是资产流出中“非常的”那一部分。一般具有极强的违规性与隐秘性,主要包括未被政府掌握的部分。更为准确的解释为一国或经济体投资者在境内及境外由于担心该国将发生本国经济形势而大规模抛出该国国内金融资产,并同时将资金转移到境外的一种特殊情况。国际收支账户中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使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具备了可能性。事实上资本外逃在世界范围变成一种特殊现象是从拉美危

机之后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经济学中至今尚未对于资本外逃给出精确定义,早先对于资本外逃的定义主流趋势分为两种,分别为私人性和异常性假说:1.私人性假说。何为私人性,资本的流动性往往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和非法性,不同于官方资本,资本外逃中的资本是不被政府所掌握和了解的。2.异常性假说。一般认为,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的套汇套利的投机行为,资本外逃中的资本往往是由利率高的国家流向利率低的国家,虽然也是短期资本,但其目的通常为规避风险从而达到一种保值的期望,属于国际转移中的一种异常流动。随着一国经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经济学家对资本外逃的认知理解也在逐渐深化,关于具体资本外逃的定义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二、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外逃的现象非常明显,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仅次于俄罗斯。一般来说我国资本外逃有三个途径:CA的非法或私人转移;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资本外逃;洗钱等非法资本转移这三种普遍途径。我国近年来资本外逃数量明显呈上升趋势。可以说我国资本外逃的加剧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一个博弈悖论,自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政府一方面对外招商引资,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差距与潜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差距与潜 力 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差距与潜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贸易大国和引进外资大国,但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则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可靠的官方统计数据公布.事实上,近年来伴随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已成为受世界瞩目的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2004年,商务部首次正式发布中国(大陆)2003年度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可视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未来,伴随着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不仅作为世

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而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也将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上的地位较低,并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展望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巨大的潜力。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8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65倍,相当于1990年的3.4倍。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高速增长导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迅速扩张,截至2003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332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85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253倍,相当于1990年的13倍。2004年延续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上升势头,据商务部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中国2004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36.2亿美元,年末存量接近370亿美元。 从国际排名来看,也可以看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成绩不俗。在基本上由发达国家垄断的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上,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在19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位次稳中有升,投资存量的位次大幅提升,目前流量和存量的排名均在第20名上下(见图1和图2)。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仍面临着不少下行压力,如企业利润增速低迷,过剩产能仍有待消化,出口需求疲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等等。但总体上看,支持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仍然存在。 一、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近几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在我国,就业吸纳人员最多的就是服务业了,并且这几年来服务业所容纳的就业人员也越来越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服务在加速发展,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许多的就业人员,这也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预计在2015年新增的就业人数可超过1000万人,总体的就业压力不大,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国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较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物价温和回升 从物价方面来看,我国的工业消费品的物价基本上保持稳定,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之下,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从服务价格来看,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工资逐步上涨,使得一部分生活服务品的价格上涨。从食品价格来看,大部分的粮食都增产,粮食价格比较稳定,但是相对来说,蔬菜、肉类的价格会微涨,这可能与劳动力工资上涨有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从资源产品方面来看,近几年的资源性产品在不断地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上涨,出现高物价的局面,这与国家实行的节能减排,提倡节能减排的政策有一定的联系。此外,纵观全国的房地产业,房价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房价实现了小幅度上涨。 三、国民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速 纵观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我国的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其发展的潜力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对外投资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外投资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对外投资;区域;发展 1 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 1.1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我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231亿美元,首次接近利用外资水平,流量连续3年居世界第3位,存量达882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8位。境外投资企业总数近3万家,遍及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向东道国缴税总额192亿美元,创造186万个就业岗位。我国企业还建立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发挥了示范和带动效应。此外,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136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352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48万人次。“走出去”已成为我国与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1.2对外投资流量快速增长,与吸引外资规模首次接近。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中国发布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以来,连续12年实现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2002-201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1.3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不断扩大,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 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3.4%,在全球分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 1.4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2014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 1.5投资行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投资流量、存量均超七成。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77.8%。 1.6并购项目亮点突出,但传统采矿领域交易金额大幅下降。 2014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595起,实际交易总额569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24.8亿美元,占并购交易总额的57.1%。涉及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并购亮点突出。同时受大宗商品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采矿业并购金额虽仍保持首位,但从上年的342.3亿美元大幅下滑到179.1亿美元,同比下降47.7%。

资本外流引发中国经济牛熊之辩

资本外流引发中国经济牛熊之辩 Capital outflows reignite debate between China bulls and bears 来源:FT中文网2015-08-03 06:31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ve dropped for four straight quarters, leading to a fresh round of warnings about capital outflows. 中国外汇储备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下降,引发新一轮关于资本外流的警告。 Interpreting capital flows has long been a favourite parlour game for Chinese economy watchers. An analyst’s view on “hot money”outflows is often an indication of his or her broader stance towards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对于关注中国经济的观察人士来说,解读资本流动一直是他们最喜欢的猜谜游戏。一名分析师对于“热钱”流出的看法,往往说明了他/她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整体看法。 For those w ho believe China’s economic slowdown is worsening and risks from spiralling debt and wasteful investment are propelling the country toward a financial crisis, the spectre of capital flight lurks behind each new data point. They view capital outflows as a sign of waning confidence in China, and they warn that outflows will drain liquidity from the domestic economy, making it harder for compan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to raise funds. 对那些认为经济增长放缓加剧,同时来自债务负担加重和投资浪费的风险正推动中国滑向金融危机的人来说,每一个新的数据点背后都隐藏着资本外逃的幽灵。在他们看来,资本外流是人们对中国信心减弱的标志,他们警告称,资本外流将从国内经济抽走流动性,加大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融资难度。 For more bullish analysts, moderate capital outflows are a sign that China is liberalising capital controls and abandoning its mercantilist obsession with accumulating foreign reserves. They believe that domestic liquidity concerns are unwarranted, since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s plenty of new mechanisms to expand the money supply to replace the liquidity once created by foreign capital inflows. 对那些比较乐观的分析师来说,适度资本外流表明中国在放宽资本管制,放弃痴迷于积累外汇储备的重商主义。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为中国国内的流动性担忧,因为中国央行(PBoC)有很多新的机制可以扩大货币供应量,取代一度由外资流入创造的流动性。 Now, with the Federal Reserve preparing to raise interest rates and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suffering big losses, capital flow trends have taken on even greater importance. Higher US rates are likely to draw capital out of China and other emerging markets, which could place even greater downward pressure on Chinese share prices. 现在,随着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准备提高利率,随着中国股市出现大幅下跌,资本流动趋势显得愈发重要。美国利率上升可能从中国等新兴市场吸走资金,这可能给中国股价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 “The trend of rising outflows reflects policy measures to facilitate outward investments and the lack of stable domestic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with an additional short-run boost in outflows due to stock price volatility and concerns about growth prospects,”said Eswar Prasad, former head of the China division at the IMF, in a nod to both the bullish and bearish views.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FDI(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迅猛发展并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FDI大量涌入我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扩大我国的产品市场。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国采取更加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对外投资,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摘要:对外直接投资;FDI;全球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地加入了全球贸易的大环境下,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领域极具活跃的国家。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也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积极“走出去”,打破单方被投资的局面,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此,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发展困境,有利于我国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利用我国企业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发展。 二、目前中国FDI现状描述 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实现了连续12年的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1.高速发展,但差距依旧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年发展迅猛,2014年创下对外直 接投资的历史最高值1231.2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但是与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相比较显示出了极大差距。 2.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但是投资领域高度集中。这也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共性。 对外投资行业大多分布在服务也、资源业和制造业。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 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 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 77.8%。 3.投资地域高度集中。我国对外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2014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显示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地域的高度集中度。 4.对外投资存量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也不断扩大, 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 3.4%,在全球分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首次 步入全球前10行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