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模拟试卷一·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论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前为课文篇名,后为作者)

1 《文赋》陆机

2 《诗品序》钟嵘

3 《文心雕龙》刘勰

4 《戏为六绝句》杜甫

5 《与元九书》白居易

6 《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

7 《论诗诗》(或:《题庐陵箫彦毓秀才诗卷后》)陆游

8 《答洪驹父书》黄庭坚9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王夫之10 《人境庐诗草自序》黄遵宪

二.名词解释

1.孔子这段语录,本意是在讨论君子的道德修养。后人受到启发,将其引申到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质,即质朴,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即文采,指人的外在文饰。孔子认为,缺乏文饰,就显得粗鄙;缺乏道德修养,则显得浮华。所以,孔子认为,文质彬彬才是真正的君子。从文学理论角度看,文质关系也就是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文质彬彬即要求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发愤著书说的主要观点为:一是“人皆意有所郁积,不得通其道”。指的是文学作者在遭遇不幸或挫折后,往往转而著书立说,从事文学创作。二是“述往事,思来者”。文学作者往往目光远大,把希望寄托于将来。三是“欲遂其志之思”。即对自己的理想追求有强烈的自信心,这是他们坚持写作的强大动力。

发愤著书说的意义,一是实质上是提倡文学要具有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性。二是司马迁把文学写作同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联系起来,扩大了情感表现的社会意义。三是发愤著书说在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韩愈“不平则鸣”、欧阳修“穷而后工”等观点,都可看到司马迁的影响。

3.王国维的境界说包含了两个内容:真景物与真感情。同时,他特别强调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表现方式(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与“云破月来花弄影”为例),

要使“境界全出”。他还把境界作为诗词审美批评的基本标准,认为自己的主张比前人的理论更为接近文学艺术的本质。

三.论述题

1.(1)出于《尚书·尧典》。

(2)这段文字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诗言志”的思想,即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

先秦时期,“志”主要指思想、志向、抱负等。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对“志”的理解,大多局限在政治、道德的范畴。到了汉魏六朝以后,则逐渐走出了伦理道德的狭窄天地,一般泛指包括从情感到思想的整个意识活动。

“诗言志”这个论点表明,先秦时期人们对诗的功能和价值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即诗是表达人的内心思想感情的。

意义:“诗言志”是先秦诸子普遍持有的论诗主张,它出现在中国文学批评发展的初起阶段,表明中国文论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正确的开端。因此,后来的学者对“诗言志”一说评价很高,朱自清就认为它是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二、关于“诗、乐、舞”三者合一的特点

文学艺术发展初期,诗、乐、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尚书·尧典》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及“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论述,说明了这一特点。先秦时期与此类似的资料也可以互相印证。

意义:为研究艺术起源提供了有价值的佐证。

三、关于诗的认识作用与教育作用

1、古人在“诗言志”的认识基础上,已注意到“采诗观志”,并曾经把“采诗”作为一种制度,以期充分发挥诗的认识作用。

2、同时,诗既然可以“言志”,就必然可以从思想感情上对人的道德规范产生影响,从而发挥它的教育作用。而且这种教育作用可以与乐、舞结合在一起产生影响。《尚书·尧典》中就指出文学艺术可以培育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的人格魅力。

意义:为儒家发挥诗的社会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这段文字出自《典论·论文》,作者是曹丕。

这是曹丕关于文学作品文体分类问题的论述。首先,曹丕提出了“本同末异”的主张。本,指一切文章的共同性。末,指不同文体的各自特殊性。这样的观点,是曹丕第一个提出的。他特别重视不同文体的特点的研究,从而推动了文体研究的发展。文体研究的深入,说明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将文学与其他实用文体区别的纯文学观念。

其次,曹丕将当时流行的文体分为“四科八类”,并提出雅、理、实、丽作为各自最突出的特点。其中,“诗赋欲丽”尤为重要。丽是审美概念,说明曹丕已经认识到纯粹意义上的文学必须是审美的,这与传统儒家把诗作为伦理道德教化工具的观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变。

再次,曹丕“唯通才能备其体”的观点,意味着他在文体研究的基础上还注意到文学家创作才能的问题。他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并掌握了各类文体“末异”不同之处,才能自如地运用各种文体从事文学创作。

3.首先,李渔所说的主脑,是指作者为全剧设立的中心人物、中心事件,类似现代理论所说的戏剧矛盾冲突的焦点。

其次,李渔认为,戏曲作品如果没有主脑,作品也就失去了悬念。这样的作品,常常是“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断线之珠,无梁之屋”,结构混乱,情节散漫,绝对不是好作品,也不可能受到观众欢迎。

再次,李渔认为,创作中立主脑与减头绪应相铺相成,是辩证的关系。他认为,头绪繁多,必然缺少主脑。所以,他指出,要将“头绪忌繁四字刻刻关心”,才能在创作中思路不分,文情专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