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编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记录表

2015编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记录表
2015编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记录表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记录

目录

表1 基本情况调查 (2)

表2 岗位定员 (4)

表3 主、辅原料调查表 (5)

表4 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调查表 (6)

表5 主要或辅助设备(或生产装置)调查表 (7)

表6 卫生辅助设施调查表 (8)

表7 建筑卫生学调查表 (9)

表8 职业病防护设备(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暑降温)设施调查表 (10)

表9 机械通风调查表 (11)

表10 告知栏、警示标识、警示说明调查表 (12)

表11 个人防护用品调查表 (13)

表12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调查表 (14)

表13 个人工作日写实记录表 (15)

表14 职业健康监护调查表 (16)

表15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调查表 (17)

表16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调查表 (18)

表17 职业卫生专项经费调查表 (19)

表18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防护设施调查表 (20)

表19健康教育情况 (21)

表1 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2 岗位定员

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3 主、辅原料调查表

注:“该产物产生的工序或/及如何进厂、存放状态”填写如“火车运输,经翻车机翻车后由皮带和斗轮机堆至煤场”;成分填写如“各组分的含量”或明确填写成分。

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4 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调查表

注:类别填写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等;年产量要填写计量单位,如X吨。

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

表5 主要或辅助设备(或生产装置)调查表

注:主要内容是生产设置在工艺中的主要作用,如破碎机的主要内容填写“用于矿石破碎”。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6 卫生辅助设施调查表

注:办公室、休息室、浴室、更(存)衣室的计量单位为“间”;食堂、小便池数、蹲位、盥洗龙头数的计量单位为“个”。医务室的设置情况请在应急救援相关表格中填写。

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7 建筑卫生学调查表

单位:LBYWP/CX31-01.07

注:表内长、宽、高以及间距单位均为m。注*:为相邻/最高建筑物之间的间距。

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8 职业病防护设备(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暑降温)设施调查表

注:1、数量是指总数量,运行情况可填写运行数量。2、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暑降温等防护设备设施均填写此表。3.涉及通风罩的填写在备注栏中。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9 机械通风调查表

单位:LBYWP/CX31-01.9

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10 告知栏、警示标识、警示说明调查表

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11 个人防护用品调查表

注:

1、防尘、防毒、防噪声等职业病危害个体防护用品主要包括防毒面具、防尘口罩、耳塞、防护镜、防护服等,普通工作服、普通手套、普通口罩可不填写。

2、查看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表和使用管理制度。

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12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调查表

注:类别填写应急救援设施或报警装置。用人单位或建设单位内设的医务室填写在依托的“医疗卫生机构:”栏内,应包括医生数、护士数和床位数等内容。

调查人:陪同人:日期:

表13 个人工作日写实记录表

LBYWP/CX31-01.13姓名:单位:

工种/岗位:班制:

工作地点/生产设备或装置:

危害因素名称:

生产设备或装置状态:

防护情况: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作业指导书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和完善规范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持续提高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质量水平。 2、范围:本公司开展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活动所需要开展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3(职责: 3(1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为本项目评价报告书(含日常检测报告)的编写人,由本公司评价部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对项目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整体负责。 3.2 质量监督员 由本公司参与该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负责对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过程进行监督和核校。 4(流程: 4(1前期准备项目负责人接到本部门技术负责人的《项目安排单》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和企业相关人员联系,了解项目基本概况,安排现场调查的时间。二者交接时应在《项目开展进度表》签注项目负责人姓名和时间。 项目负责人和企业相关人员确定好现场查看时间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和本部门负责人申请出差时间和交通工具,并填写出差申请单,并准备相关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4(2实施阶段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现场后,在建设项目或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陪同下,按照本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或者车间布局进行规律性调查。必要时可对调查现场拍照,保留现场调查的影像资料

4.2.1应调查项目基本情况、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使用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1)》; 4.2.2 应调查生产车间设备布局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 查表(2)》; 4.2.3 应调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3)》; 4.2.4 应调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4)》; 4.2.5 应调查现场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 (5)》; 4.2.6 应调查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6)》; 4.2.7 应调查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内容,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7)》; 4.2.8 应调查项目辅助卫生设施设置情况,并填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8)》; 4.2.9 项目负责人应按照评价报告(含日常检测报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收集企业关于职业卫生的相关资料。对调查期间收集的资料,应与被调查单位填写资料交接单,并双方签字确认。 对调查记录和表格应有本公司质量监督员签字和被调查单位陪同人员签字确认。 4(3审核阶段 项目负责人在完成现场调查后,应将《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表》及相关材料提交于评价部组长,组长需在2个工作日内对提交材料完成审核。 二者交接时应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审核表》中签注审核人姓名和时间。 5(涉及表格

办公室日常巡查记录表

宁波创新阀门有限公司 门卫现场巡查记录表 序号项目检查情况1传达室现场卫生 2传达室物品放置 3传达室监控显示 4电动门、起落杆使用 5车棚车辆放置及卫生 6厂区路面卫生 7办公楼前地面卫生 8厂区及大门外车辆停放 9厂区绿化带 10洗手间卫生

11洗手间设施、办公楼洗手间感应 12人员车辆出入控制 13物资出入手续办理 14记录真实、及时、清晰 15保卫着装整洁,穿制服 综上 需整改项 整改期限 备注上次巡查整改情况 检查人:检查日期: 宁波创新阀门有限公司 食堂现场巡查记录表 序号项目检查情况

卫生 14饭菜价格成本公布 15公司制度是否遵守(厂纪厂规) 综上 需整改项 整改期限 备注上次巡查整改情况 检查人:检查日期: 宁波创新阀门有限公司 宿舍现场巡查记录表 序号项目检查情况 1楼道、楼梯、扶手卫生 2宿舍地面、阳台卫生

整改期限 备注上次巡查整改情况 检查人:检查日期: 宁波创新阀门有限公司 办公楼现场巡查记录表 序号区域项目检查情况 1大 厅 内门窗玻璃光亮无积尘、手印、水印、蜘蛛网 2花盆、瓷瓶清洁无积尘 3地面无杂物、灰尘、水迹 4大厅外楼梯、脚垫无积尘、树叶,清洁 5洗 刷 间地面、墙面无水迹、脚印、灰尘 6洗手台池无积水、镜面无水迹、池内无杂物8茶叶筐、手纸篓、垃圾桶固定位置、每天清9地漏清洁干净无杂物 10拖把、洁厕净、马桶刷、抹布定点放置 11大小便池无污垢、无异味、隔板清洁无污迹 12楼 道地面清洁畅通、无纸屑、灰尘、杂物,墙面 13门窗玻璃、台阶无尘、无污迹、无水印14扶手护栏无积尘、无污迹 15走 廊地面无灰尘、水迹、杂物 16墙面、电梯内壁面无污迹、手印、脚印、清17门窗玻璃、灯、轿厢、消防器材无污迹、无18会地面墙面无积尘、污迹、水迹、纸屑、无蜘19桌、椅、茶水柜等无尘土、无污迹

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书(完整资料)

第一部分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书 1 评价目的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2 评价依据 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规范;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主管部门文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资料、预评价工作委托书等。 3 评价范围 新建项目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原则上不包括建设期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产生的后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5.2 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5.3风险评估法 通过对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估,确定拟评价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承受水平,并按照承受水平采取防护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5.4 综合分析法 采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类比分析、经验推断、专家权重、定量分级等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从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对拟评价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6 评价程序 6.1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项目的立项资料和技术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收集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概况;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等;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关图纸(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等);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改、 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通过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等,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 6.3完成阶段 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组织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议。

职业卫生监督典型案例

职业卫生监督典型案例 合肥市××工贸有限公司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案 〔案情简介〕 2007年5月18日,省卫生厅给合肥市卫生局下发了“关于迅速调查发生职业中毒事故企业是否存在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行为的通知”(督办[2007]5号),称“据《安徽市场报》等媒体报道:4月28日,你市包河工业园区某公司6名喷漆工先后出现中毒症状,事件发生后,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赶赴现场进行现场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确定为一起由甲醇和丙烷引起的职业中毒事件”。要求合肥市卫生局立即组织对该企业进行调查处理。 接通知后,市卫生局立即指派4名职业卫生监督员于2007年5月18日15时30分至16时40分,对合肥市××工贸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现场调查结果发现,该公司于2006年5月23日成立并开始生产C型钢,在生产过程中喷漆工序所用油漆稀释剂中存在甲醇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该公司下料、成型、喷漆等所有工序均集中在同一个生产车间内进行,车间大小为45×36× ,喷漆工序紧邻其他工序,各工序之间未设置隔断,喷漆过程中产生的甲醇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车间内的9名操作工人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该企业自投产之日起至检查时,未按照规定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到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相关证据〕 1、合肥市卫生局2007年5月18日现场检查笔录; 2、现场询问笔录。 〔处理结果〕 该公司未按照规定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条第(四)项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由于该公司自2006年5月23日成立并开始生产C型钢以来,未按照规定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条第(四)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给予合肥市××工贸有限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听政告知书(文号:合卫职罚听告〔2007〕96号):1.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立即组织接触职业危害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给予警告;3. 罚款人民币三万元。应当事人的要求,我们于6月28日依法举行了听证会。 此案已于2007年10月31日完全自觉履行。 〔案件评析〕 我们认为此案是上级交办案件中执行得非常完美的典型案例,主要体现在: (一)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对此案进行了调查处理,并及时向省卫生厅进行报告; (二)成功举办了听证会。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当事人维权意识的增强,要求我们办案时必须严谨,证据收集尽量齐全,平时注重宣传有关法律知识,此案在听证过程中,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卫生监督员根据调查掌握的资料证据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作出正面回应,最终当事人对

饭店现场卫生学调查

饭店现场卫生学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4块(调查员:邱文亮、赵锦丽、单晓斌、汤晓群)首先跟餐饮部负责人了解事件情况,然后调查: 一、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卫生状况 (1)一般卫生情况: 场所建筑物墙体是否完整、洁净外界污染物能否直接进入室内地面污物、污水及排水设施设备、设施、工具、用具、容器摆放位置和卫生状况“三防”设施设置,有无苍蝇、老鼠、蟑螂及其数量情况 (2)平面布局及设施:粗加工和蔬菜、畜禽肉、淡水产品、海产品洗涤的区域设置及其配套设施,库房、专用间的位置与内部设施,成品暂存场地及其环境条件,平面布局与相关设施是否符合生产、制作工艺流程的卫生要求,餐饮具消毒与保洁。 (3)冰箱以及工具、用具、容器: 冰箱冷藏、冷冻温度,运转、停电情况; 冰箱中放置的物品及其状态,生、熟物品的摆放位置,即食凉菜是否与食品原料存放在同一冷藏柜(箱)内 (4)场所内是否有杀虫、灭鼠剂或其他有毒化学物品。近期内有没有在食品生产区开展灭鼠、杀虫活动,灭鼠剂、杀虫剂名称,鼠饵放置地点和杀虫剂喷洒的区域 二、从业人员卫生和健康状况 查验每个人的健康证及有效期手指甲、工作帽等个人卫生状况 了解从业人员近期健康状况;有无急性或慢性肠道疾患、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手部外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近期有无到医疗单位就诊、近期有无请病假或服药等。 三、可疑食物调查 可疑食物:海蜇、葱油蛏子、鸭、鸡 原料、配料、调料、添加剂的来源; 索证情况、数量、储存条件; 感官性状有无异常现象,运输过程卫生状况; 存放容器,贮存场所的卫生情况、温度和储存时间; 食物制作人员、加工过程及环境卫生、生产加工数量及时间; 贮存场所、温度和时间、食品流向等。 注:要仔细询问加工过程 四、一般情况

(推荐)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分为三种: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简称“控评”)。文中,将对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的概念、内容与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及确定,并将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最终作出客观、真实的验收评价结论。编写工作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按照我国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委托评价机构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主要包括收集材料、制定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工程分析、实施控制效果评价、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等。 一、收集资料

应全面收集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和技术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报告等),还应熟悉、严格掌握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评价单位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预评价报告内容和工程建设及试运行情况,编制竣工验收前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评价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②工程建设概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真实运行情况;③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质量保证措施;④组织实施评价工作计划与进度、经费安排。 三、工程分析 应用生产工艺、职业卫生和卫生工程等知识和技术,认真分析和明确预评价项目的工程技术特点,主要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建设地点、性质、规模、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专项经费投资;②总平面布置;③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④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⑤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及其存在的形态;⑥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四、实施控制效果评价

现场调查表

产妇出院前访谈表 (医院:编号:姓名:床号:)一.基本信息 1.年龄: 2. 民族: 3. 文化程度: a.小学 b.初中 c.高中或中专 d.大学及以上 4. 新生儿胎次: 5.新生儿年龄(小时): 6. 新生儿出生体重(g):出生身长(cm) 7. 新生儿为:a.正常足月产 b.早产/低出生体重 二.产前 1. 您孕期接受产检的次数: 2. 接受产检的医院:a.本院 b.外院 3. 您是否诊断为高危产妇: a.是 b.不是 如是,原因为:,接受的诊疗服务有: 4. 您产前是否接受过有关母乳喂养的宣传或教育:a.有 b.没有 如有,提供者为: 三. 生产及产后 1. 分娩方式: a.阴道分娩 b.剖宫产,原因 2. 新生儿分娩过程中 (1)医生是否鼓励您选择自己喜欢的分娩姿势(坐着、站着、躺着): a.是 b.否如是,采取的姿势是: (2)您是否自主选择陪同分娩者: a.是 b.否 (3)医生是否鼓励您在待产过程中进食和喝水: a.是 b.否 (4)医生是否给您进行了宫底加压:a.是 b.否 (5)医生是否给您进行了灌肠: a.是 b.否 3. 给新生儿洗澡了么: a.有 b.没有 如有,出生后多久洗澡的: a.<1小时 b.1-6小时 c.7-24小时 d.>24小时 4. 新生儿出生后是否与您进行皮肤接触: a.是 b.不是 如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出生后多久开始进行:a.<1分钟 b.1-10分钟 c.11-59分钟 d.≥60分钟 (2)持续了多久后与您分开:a.<10分钟 b.10-29分钟 c.30-59分钟 d.60-89分钟 e.>90分钟

(3)与您分开前新生儿是否完成第一次母乳喂养(衔接正确且大口吸吮):a.是 b.否 (4)停止皮肤接触的原因: 5. 新生儿是否在住院期间始终与您在一起:a.是 b.否 若填否,母婴分开的原因是什么: 6. 是否是母乳喂养: a.是 b.否 如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出生后多久开始母乳喂养(衔接正确且大口吸吮):a.<15分钟 b.15-60分钟 c.61-90分钟 d.>90 分钟 (2)第一次母乳喂养用了多长时间(分钟): (3)分娩后,是否有喂养母乳之外的其他东西:a.是 b.否 如是,喂的是什么 原因是: 7. 是否用瓶子喂养新生儿: a.是 b.否 8. 医生是否对新生儿脐带进行处理: a.是 b.否 如是,如何处理的,使用药物为: 9. 在医院是否收到婴儿食品厂商的礼物或产品(包括配方奶粉、奶瓶等):a.有 b.没有 如有,请展示品牌,品牌为: 10.新生儿出生后是否患病:a.是 b.否 如患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患疾病为(2)花费(元): (3)是否获得保险补偿: a.是(补偿比例为) b.否 11.产后是否接受过有关母乳喂养的宣传或教育: a.是 b.否 如是,提供者为: 12.您对本机构将开展新生儿安全项目有何期望、要求或建议: 如新生儿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您是否通过挤出母乳来喂养新生儿: a.是 b.不是 如是,请回答下列问题:(1)您每间隔多久挤一次奶(小时): (2)如何给新生儿喂奶: a.杯子 b.勺子 c.胃管 2.新生儿是否进行了袋鼠式护理:a.是 b.否如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24小时里,袋鼠式护理实施是否≥18小时: a.是b.否 (2)在此过程中,新生儿和您是否分开超过30分钟: a.是 b.否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39号文)分析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 安监总厅安键[2014]39号 第一条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服务机构) 从业行为,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行为准则: (一)坚持遵纪守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并自觉接受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强化社会责任,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三)坚持诚实守信原则,确保技术结论科学、客观、真实,对出具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四)坚持优质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坚持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自觉维护行业形象和信誉,落实行业自律的要求; (六)坚持廉洁从业,恪守职业道德,承担保密义务,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第三条专业技术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采样、检测活动时,每个检测项目应由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和复核人)完成。职业病危害评价项目组中应包含相应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卫生工程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检测人员(必要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3年以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经验。 第四条技术服务机构应积极主动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确保每年取得一定数量的评价、检测服务业绩,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五条技术服务机构应建立评价报告信息网上公开制度,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审核通过后15日内将有关信息在网上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和法律、法规规定可不予公开的除外)。网上公开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置及联系人;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三)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时间,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四)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现场工作准备 (1)人员准备:中心根据事件性质,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组,确定工作组负责人,明确成员职责和分工。 (2)技术准备:现场工作组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开展文献检索或处置技术复习,咨询有关专家意见,以及与相关实验室联系现场采样和检测准备事宜。 (3)物资准备:现场工作组领取应急箱、消杀药品和器械,现场警示标识等,清理准备个人防护用品、样本和标本采集、运输设备和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预防药物或疫苗、消杀器械、痕迹记录器材(照相机、录音笔、摄像机)、调查表、参考资料(专业、法律)、宣传资料、通信设备、电脑、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4)后勤保障:安排车辆、交通、食宿等。 (5)其他事项:现场工作组与事件发生地取得联系,预约预备会,交流情况、共商现场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6)响应时限:派出现场工作组的指令下达后,工作组应在1小时内准备完毕,从中心出发赶赴事件发生所在地。 2、现场工作实施 (1)核实疫情或事件:现场工作组一旦到达现场,应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核实疫情或事件,召开有关会议,了解情况,交流意见,安排布置有关工作。 主要内容:①听取汇报:了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最新情况;了解当地过去有无类似事件发生;发病地区人群近期与事件相关的生产、生活、娱乐等相关活动情况;共同暴露或接触人群;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周边地区或单位有无类似病例发生。②核实疫情或事件:与参与诊诒的临床医生进行访谈,查阅病历记录,核实化验结果,收集临床相关资料;访视部分病例,必要时亲自对现症病例进行体格检查和采样检测。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实验室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疫情或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2)确定现场工作计划:商讨现场工作思路,商议初步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计划,根据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已采取的措施效果,形成初步的预防控制方案,列出现场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确定联络人和现场工作例会制度,商议落实实施计划。 (3)设计调查表:根据事件性质,采用现有调查表,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或重新拟订。在病原或流行因素还未明确的情况下,调查表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和详尽。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内容: ①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15岁以下要填家长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学校名称和班级)、联系方式等; ②临床相关信息: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临床症状、体征、就诊和治疗经过、临床检查和化验结果等,以及病情的进展或转归; ③流行病学信息:患者感染、暴露来源及途径等; ④实验室资料:采样、检测情况及结果。 (4)确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病例定义,定义应包括时间、地点、人群范围界限,以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基本内容。病例定义分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在现场调查早期或搜索病例阶段,使用敏感性高的病例定义(也就是“较为宽松”病例定义),以便发现更多可能的病例及线索;如进行病因研究则使用特异性高的病例定义。按照确定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列出病例信息清单(或一览表),并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除在事件发生地通过医院、社区调查、接触者追踪进行病例搜索处,还需了解周边地区或单

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现场检查

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现场检查指南 AQ/T 4236-2014 2014-02-20发布 2014-06-01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现场检查前的准备、检查对象和要素、检查的方法措施和检查结果的确认与后续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相关执法监管部门对用人单位工作现场进行的职业卫生状况的检查和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内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适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2801-2008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280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GBZ/T 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GBZ/T 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235-201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卫生监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监管人员 inspector 具备职业卫生领域相关业务知识,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由执法监管部门指定、授权,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的人。

卫生学调查报告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 (一)实验目的 通过具体调查相关食物中毒的报道,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熟悉各类食物中毒潜伏期和所有的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食物调查处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根据和原则要求 问题1:我国对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法律依据、基本内容和原则有哪些要求? 卫生部印发《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431号、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 14938-94),以及有关法规、条例和地方性有关规定等实施。主要是明确情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处置病人、调查原因、处理食物,对肇事人员(法人)进行或协助进行卫生的、行政的和法制的善后处理。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原则要求一是提高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即一切结论、结果都是翔实的,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二是工作合法性,即一切调查处理工作都是有法律根据的,即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之内,开展调查处理工作;三是工作的有效性,即切实解决必须回答的问题。 (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案例讨论 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乐山市卫生监督所于2002年5月5日晚6时接到乐山医院值班医生苏×关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电话报告。报告称:该医院收进了20余名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这些病人都是某高校某期同学。市监督所值班食品卫生监督人员立即携带平日准备好的调查用品,包括急救箱,现场检测采样用品,调查登记本,取证工具等,立即奔赴现场。 问题2:卫生监督所如何建立食物中毒的报告系统?怎样做到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能立即出动? 食物中毒的报告:食物中毒信息的报告按照《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卫生部8号令)执行报告制度如下: 一、报告原则 1、及时报告原则。发生疑似或者食物中毒必须立即电话或短信报告,并严格按规定时限实行书面报告,同时发送电子邮件报告。 2、依法报告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餐饮服务单位应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紧急报告;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和报告,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在向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的同时通报同级卫生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保证检测活动客观公正、检测数据真实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检测,是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服务机构)为用人单位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进行的检测。 第三条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签名识别档案及其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保证其业务能力满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要。 第四条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应当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程序和内容开展(检测工作流程见附件1),不得更改、简化程序和相关内容。 第五条技术服务机构从事检测活动前,应当与用人单位(或委托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或协议),明确检测类别、检测范围、收费标准或合同价格、完成时间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或协议)前,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检测工作的来源、性质、范围和内容等,结合自身资质条件和技术能力,按要求组织开展合同评审。 第六条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独立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因计量认证范围限制或样品保存时限有特殊要求等原因需委托其他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的,委托检测样品数量应当满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以下简称《工作规范》)的要求,且委托检测项目种类数不得超过检测项目种类总数的30%。 第七条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程序和以下要求开展现场调查(包括工作日写实): (一)现场调查应当覆盖检测范围内全部工作场所。 (二)现场调查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

浅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职业卫生调查的质量控制 王荣鑫

浅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职业卫生调查的质量控制王荣鑫 发表时间:2017-11-21T10:23:21.3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作者:王荣鑫 [导读] 摘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众多污染因素,而这些因素极易引发项目建设人员的职业病。 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 510060 摘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众多污染因素,而这些因素极易引发项目建设人员的职业病。为此,本文以某建设项目为例子,就职业卫生调查材料、调查方法、调查结果、职业病危害质量控制举措等内容进行论述。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卫生调查材料;质量控制举措 引言: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众多建设项目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职业病,极大危害到项目建设人员身心健康。依据有关方面统计得知,我国已经超过2亿人不同程度患有物理性危害因素、粉尘危害因素、化学毒物危害因素等造成的职业病。从涉及行业来分析,包括传统建筑、冶金、化工、煤炭,新兴汽车制造、医药、生物、IT等行业。因此,需要有关企业或部门建立起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机制,开展卫生调查工作,并且采取相关举措预防和治疗职业病,保障我国广大公民身心健康。 一、职业卫生调查材料与调查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东某企业新建项目每一条生产线和职业卫生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为重要研究调查对象。 (二)研究范围 有关调查人员严格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中要求,就广东某企业新建项目在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举措、防护效果进行研究、评价,为今后制定出有针对性职业病预防举措提供重要数据信息参考。 (三)研究内容 优化建设项目总体布局、采取应急救援预案、应用职业病防护用品、一些辅助性基本卫生器械等,对职业病带来危害进行监督,为保障建设项目人员身心健康发挥出重要作用。 (四)研究调查方法 专业化人员依据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进行以下工作。第一,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例如:进行作业环境卫生调查、职业卫生管理调查、建设项目是否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进行调查。第二,检查表分析。这种方式主要是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方面法规法规中内容、列出检查项目、检查单元等,最终编制成检查表,开展评价项目调查研究。第三,检测检验。检测应用方法为:检测劳动者个体接触工作场合中粉尘、有毒有害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工作场合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规定内容,表示检测不合格。开展现场检测布点,严格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对工作场所有毒物质、粉尘、物理因素、地面磁场强度等进行检查监督。 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 (一)项目总体情况 本项目三条生产线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对操作人员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举措解决。(其主要工艺流程从图1中体现) 图 1 本项目三条生产线工艺流程 (二)职业危害因素识别 开展职业危害因素识别,提升分析效果。第一,专业化人员对项目中应用原材料,粘胶剂、稀释剂、固化剂、油漆、板材等严格依照部分原材料安全技术说明书进行成分分析,最终确定广大操作人员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程度。第二,开展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分析。例如:对生产中甲苯、粉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因素研究,并且以表格形式进行危害因素汇总[1]。 三、职业病危害质量控制举措 (一)开展防尘举措改进 在整个生产车间需要加装轴流风机、保持车间通风在每小时12次以上。将能够产生出较多粉尘的打磨机、成型机、推台锯等设置出独立作业单元,避免对其它方面工序造成粉尘污染。减少除尘设备塑料软管长度,对管道内积尘定期处理,并且增加必要清扫孔,提升除尘效果。吸尘罩需要对产生尘埃点全覆盖,全面性提高粉尘捕集效率,降低整个作业过程中所有空气中粉尘浓度。在打磨机、成型机、推台锯等作业部件上加装移动类型轻便防尘设备,合理对粉尘排除。在生产作业完毕后,清洁人员需要应用移动式防尘器清扫整个车间,对自身工作服粉尘有效喷吹,避免造成二次扬尘。 (二)提升防毒质量 需要专业化安全防护人员将喷漆后漆件放置在专门自然晾晒风干场所,并且将此风干场所区域上方安装高质量局部吸罩,有利于尾气及时排放。将刷完底漆木料等减少在外面停留时间,立刻放入晾干区域中,降低交叉污染概率。在生产一线车间内需要安装局部抽风设施,将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及时排除,降低这些物质浓度。更换喷漆房内水帘用水,有效避免水帘中有毒有害物质溢出导致二次污染问题。安装新型抽风设备,使喷漆房、待干区风量加大,保持新风口在清洁区域中。 (三)进行健康监护 建设项目企业需要进行以下工作提升健康监护能力。第一,用人企业需要严格依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内容,做好职工健康监护工作。例如:对每一个职工建立起健康监护信息档案,定期进行身体体检,保障所有员工身心健康。第二,对存在一定程度职业病员工需要安排定期复查、观察,对严重者需要调离现有工作岗位、安排进入新岗位中妥善治疗。第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 欧剑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复杂多样,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遵循本文所述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才能够收集到较为完整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提出特异的控制措施。但并不是在每一次现场调查中这些步骤都必须具备,而且开展现场调查的实际步骤也可以不完全按照文中所提及的顺序进行,这些步骤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1.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前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所进行的工作。在事件发生之前,应准备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调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成立现场调查组赴现场调查。现场调查组应由相应的专业人员组成,一般应该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必要时还应增加其他卫生专业和管理人员。现场调查组应有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调查组在现场的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职责。 现场调查组在奔赴现场前应准备必需的资料和物品,一般可以包括:相关调查表(有时需要在现场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现场设计调查表用于调查)和调查器材、现场预防控制器材、采样设备和相应的采样试剂、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电脑、照相机和个人防护用品等,适合的交通工具对于现场调查也必不可少。 2.核实诊断 调查组到现场后,通常先到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了解情况,收集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地址、职业以及发病日期,对流行做出简单描述。同时,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资料。在调查时,如果疾病是经水或食物传播的,则要询问接触的频率、时间及性质。如果疾病自然史是未知的或不能做出适当的定义,则应询问有关疾病传播以及危险因子等问题。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流行病学资料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 核实诊断可以通过检查病例、查阅病史及核实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核实诊断应包括相应信息的收集,尤其是疾病的特征,从而为明确流行自然史提供线索。 若为不明原因疾病流行,可以把有关病例的资料,按照表1进行整理,以便从中发现线索。

公共卫生现场调查方法与技术(含答案)

《公共卫生调查方法与技术》练习题 1、医学科研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 A随机对照重复 B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C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 D疾病健康伤害 E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策略 2、病例对照研究中,能较好地回忆和确定病因因素的病例应首选(C) A、现患病例 B、死亡病例 C、新发病例 D、重病例 E、轻病例 3、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是(D) A相对危险度(RR) B归因危险度(AR) C人群危险度估计(PAR) D比值比(OR) E相关系数(R) 4、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D) A、发病率 B、现患率 C、病死率 D、发病密度 E、死亡率 5.以下除哪项之外都属于医学科研的基本原则(D) A.创新性 B.可行性 C.科学性 D.随机性 6、在终止与某个访问对象重新取得联系的努力前,现场主管人最少要作几次尝试(E) A、2 B、3 C、4 D、5 E、6 7、医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是(B) A.研究对象、处理因素和混杂效应 B.研究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C.混杂因素、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D.混杂因素、处理因素和混杂效应 8、要完成一个完善的访问调查,调查员必须做到除了(C)

A、应当是可靠和尽职的 B、在进行访问时态度和蔼 C、根据调查需要修改调查数据 D、填写表时字体端正,字迹清楚 E、应使调查对象觉得有信心,心情舒畅 9、问卷设计中,问题的表达形式主要可分为和问题(D)。 A.主观问题客观问题 B.计量问题计数问题3 C.简单问题复杂问题 D.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10、调查问卷的评价中,不一定进行评价的指标是() A.内容效度 B、可接受性 C、重测信度 D、效标效度 E、内部一致性信度 11、现场调查资料的采集方法指(D) A.面对面访谈 B.电话访谈 C.常规资料收集 D.以上都是 12、以下关于研究真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E) A、研究的真实性反映了结果随机误差的大小 B、内部真实性高的研究结果结论外推具有普遍性 C、外部真实性回答了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 D、真实性的反面是研究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 E、真实性好的研究能反映研究对象及目标人群的真实变异 13、问卷调查中,按是否需要调查员现场提问协助,调查方法可分为(C) A.自填式和计算机辅助式调查 B.调查员协助式和计算机辅助式调查 C.自填式和调查员辅助式调查 D.纸笔式和计算机辅助式调查 14、未采用盲法收集资料的临床药物疗效实验研究,最容易产生的偏倚是(D) A、选择偏倚 B、无差异错分偏倚 C、混杂偏倚 D、有差异错分偏倚 E、以上都是 15.描述性研究的用途,以下哪个是错误的(C) A.描述疾病或某种特征的分布 B.提出进一步病因研究的线索 C.验证病因假设 D.提出初步的病因假说 E.进行社区诊断

食品卫生学调查

食品卫生学调查 食品卫生学调查不同于日常监督检查,应针对可疑食品污染来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对相关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各环节开展卫生学调查,以验证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查明事故原因、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食品卫生学调查应在发现可疑食品线索后尽早开展。 (一)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方法包括访谈相关人员,查阅相关记录,进行现场勘察、样本采集等。 1.访谈相关人员:访谈对象包括可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加工制作人员及其他知情人员等。访谈内容包括可疑食品的原料及配方、生产工艺,加工过程的操作情况及是否出现停水、停电、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从业人员中是否有发热、腹泻、皮肤病或化脓性伤口等。 2.查阅相关记录:查阅可疑食品进货记录、可疑餐次的食谱或可疑食品的配方、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生产车间平面布局图等资料,生产加工过程关键环节时间、温度等记录,设备维修、清洁、消毒记录,食品加工人员的出勤记录,可疑食品销售和分配记录等。 3.现场勘查:在访谈和查阅资料基础上,可绘制流程图,标出可能的危害环节和危害因素,初步分析污染原因和途

径,便于进行现场勘查和采样。现场勘查应当重点围绕可疑食品从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品存放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 (1)原材料:根据食品配方或配料,勘查原料储存场所的卫生状况、原料包装有无破损情况、是否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测量储存场所内的温度;检查用于食品加工制作前的感官状况是否正常,是否使用高风险食品,是否误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等。 (2)配方:食品配方中是否存在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是否使用高风险配料等。 (3)加工用水:供水系统设计布局是否存在隐患;是否使用自备水井及其周围有无污染源。 (4)加工过程:生产加工过程是否满足工艺设计要求。 (5)成品储存:查看成品存放场所的条件和卫生状况,观察有无交叉污染环节,测量存放场所的温度、湿度等。 (6)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查看接触可疑食品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可能污染食品的不良卫生习惯,有无发热、腹泻、皮肤化脓破损等情况。 4.样本采集:根据病例的临床特征、可疑致病因子或可疑食品等线索,应尽早采集相关原料、半成品、成品及环境样品。对怀疑存在生物性污染的,还应采集相关人员的生物标本。样本采集的方法见《食品安全事故样本采集、保存和

职业卫生调查工作流程图

职业卫生调查工作流程图

5.支持性文件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2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5.3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5.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5.6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5.7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2002]63号5.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5.9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一、企业情况 1、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联系人:;电话:;手机: 所在区:;经济类型:;主要产品:; 传真:;电子邮件:;邮政编码:; 主管部门:;职工人数:;女职工人数:; 生产面积:;年产值:; 2、企业简史 3、企业总平面布局示意图 4、总生产工艺流程图

5.各车间主要原辅材料及年消耗量 工作制度

7. 劳动定员

二.职业卫生情况 1、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⑴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有无 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有人无 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有人无 ⑵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有无 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有无 ⑷建设项目:是否有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有无 是否有职业病危害评价:有无 是否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有无;验收:有无 ⑸职业病危害申报:有无(若有,附相关资料复印件) ⑹职业卫生检测:有无(若有,附相关资料复印件) 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完整不完整无 ⑻职业性健康检查:上岗前:应检人,实检人,检出职业禁忌人数 在岗期间:应检人,实检人,检出疑似职业病人数 离岗前:应检人,实检人,检出职业禁忌人数 ⑼应急救援预案:有无(若有,附相关资料复印件),应急装备:有无 ⑽职业卫生培训: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培训:有无 劳动者上岗前应培训人数,实培训人数,未培训⑾作业场所危害告知、防护措施: 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有无;设置警示标志:有无 产生危害的设备:有无;设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有无 产生危害的化学/放射产品:有无;包装上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有无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有无;符合职卫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有无 职防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和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公告栏:有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