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固体物采样试卷

土壤和固体物采样试卷
土壤和固体物采样试卷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A)姓名

一、填空题

1.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

和。

2.固体废物中水分测定时,取试样20-100g于预先干燥的容器中,于℃干

燥,恒重至两次重量测量差小于 g,然后计算水分。

3 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和四种。

4.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

上层 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 cm击为受人为

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5.对土壤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订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答案:前期采样补充采样

6.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材质)器具采样,采集

的样品置于棕色、(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沾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х)

1.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系统随机法三种。()

2.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O~30cm的表层土。()

3.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4.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 cm的薄层,

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沙砾和植物残体。()

5.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6.由对被采批工业废物非常熟悉的个人来采取样品时,可以置随机性于不顾,凭采样

者的知识获得有效的样品。()

7.在一批废物以运送带形式连续排出的移动过程中,按一定的质量或时间间隔采样,

采第一个份样时,必须在第一间隔的起点开始。,()

8.工业固体废物样品采集时,小样指的是由一批中的全部份样或将其逐个进行粉碎和

缩分后组成的样品。()

9.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由受过专门培训、有经验的人员承

担。采样时,应由两人以上在场进行操作。()、

l 0.固体废物监测中,当样品含水率大于90%时,则将样品直接过滤,收集其全都滤

出液,供分析用。()

11.城市生活垃圾采样时,应采集各类垃圾收集点的全部垃圾。()

12.除了特殊的污染纠纷调查或污染事故调查外,一般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样点阀

尽量避开污染源,特别是工业污染源的影响。()

13.土壤样品加工过程中,不用挑除草根和石块等非土部分,以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组成。()

三、选择题

1.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适宜的野外点是:——。()

A.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地点

B.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地点

C.城镇、住宅、道路及沟渠附近

2.土壤背景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m以上。()

A.50 B.1 00 C.200 D.300

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样的柱状样采样深度一般

为——crll。()

A.20 B.60 C.1 00 D.1 20

4.测试项目需要新鲜土壤样品时,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装,并且

——保存。()

A.室温避光 B.在20℃以下 C.在4℃以下

5.固体废物样品制样时,粒度大于筛孔尺寸、不能筛过的样品应该不多于总量的

%。()

A.5 B.1 0 C.20

6.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缩分时,将样品混匀后,采用二分法,每次减量一半,直至试验

、分析用量的——倍为止。()

A.2 B.5 C.1 0 D.20

7.工业固体废物样品保存期一般为——,易变质的不受此限制。()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8.每份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的保存量至少应为试验和分析需用量的——倍。()

A.2 B.3 C.5 D.1 O

9.在进行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测试时,固液比一般为——。()

A.1:2.B.1:5 C.1:1 0 D.1:20

l 0. 市区人1:1 50万以下的城市,对生活垃圾采样时,最少采样点数一般不少于——

个。()

A.5 B.8 C.1 0 D.1 6。,

11.土壤样品全分解时,若采用酸分解,则必须使用——。()

A.硝酸 B.高氯酸 C.氢氟酸 D.盐酸

1 2.底质采样量通常不少于——kg。()

A.1~2 B.4~5 C.8 D.10

三、问答题

1. 土壤背景值指的是什么?

2.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rr 1 66一_2004)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3. 简述液体倾翻污染型事故中,土壤监测现场采样的要点。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B)姓名

一、填空题

1.土壤背景值采样一般用()布点法。

2.土壤背景值采样点可采表层样或(),一般监测采集(),采样深度()。

3.底质样品送交实验室后应()保存,如在实验室放置(),应在()冷冻柜保存。

4.采集底质样品现场记录包括()、()、()等。

5. 工业固体废物的制样过程包括()、()、()。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х)

1.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6级。( )

2. 土壤采样的布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系统随机法等。( )

3. 底质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 )

4. 底质样品如在实验室放置较长时应在-20℃冷冻保存。( )

5. 工业废物的采样过程中要防止样品受到污染和发生变质。( )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土壤环境?

2. 土壤监测前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3. 发生污染事故土壤监测如何采样?

4. 简述底质的采样的注意事项。

5. 工业固体废物如何确定份样量?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C)姓名

一、填空题

1.土壤剖面的规格一般为长1.5m、宽()、深(),土壤剖面的观察面()。2.土壤颜色可采用()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进行描述。

3. 通过采集并研究()样品中污染物含量,查明底质中污染物的()、形态、含量水平、分布范围、及状况,为评价水体()提供依据。

4.采集底质样品时,应避免搅动()和()。

5. 装工业固体废物的容器材质应不与()起反应,应没有(),使用前应洗净、并()。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х)

1. 土壤监测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多设3个采样点。( )

2. 农田土壤采样采集耕作层土样一般为20~40cm。( )

3. 采集底质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时不影响继续采样。( )

4. 在运送带上或落口处采集工业废物样品时,应截取废物流的全截面。( )

5. 底质采样点尽量与水质采样点一致。( )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土壤背景?

2. 农田土壤采样分为哪几个单元?

3. 发生污染事故土壤监测如何采样?

4. 如何对底质样品进行脱水处理?

5. 简述工业固体废物采集前现场需要调查的内容。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D)姓名

一、填空题

1. 土壤分为()、()、()。

2. 农田土壤采集()土样,种植一般农作物采集()深土样,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集()深土样。

3. 底质监测不包括工厂()及污水处理厂(),但包括工业废水排污沟底部()。

4.底质样品采集量通常为()湿样、如果一次采样量不够,可在()采集几次,并将样品()。

5.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法中的简单随机采样法分为()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х)

1.土壤酸性增大,使土壤中许多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增大,其有效性或毒性均增大。( )

2. 土壤的壤土分为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

3. 采集底质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时不影响继续采样。( )

4. 采集底质时必须一次采够样品量。( )

5. 组成随温度变化的工业废物,采样时应考虑温度的影响。( )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土壤?

2. 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如何确定采样点?

3. 如何制备土壤样品?

4. 底质采样点位如何确定?

5. 工业固体废物样品如何保存?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E)姓名

一、填空题

1. 农田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农田土壤,梅花点采样法适用于()、地势平坦和土壤组成()的地块。

2.对需要较长期存放的土样,应该在()、()、()的地方

保存。

3. 底质是指江、()、()、()、海等水体底部表层沉积物。

4. 通过对底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系()、追溯水系()、研究污染物()。

5.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法包括()、()、()等。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х)

1. 农田土壤监测混合样中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 )

2. 土壤样品粉碎用金属或木质工具均可。( )

3. 底质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 )

4. 底质采样点尽量与水质采样点一致。( )

5. 可以用实验室日常的采样工具采集工业废物样品。( )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农田土壤?

2.测试项目需要用新鲜土壤样品时如何运输和保存?

3. 农田土壤采样分为哪几个单元?

4. 底质采样点位如何确定?

5. 简述工业固体废物采样中试样和最大粒度的概念。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F)姓名

一、填空题

1. 农田土壤采集混合样有()、()、()方法。

2. 农田土壤的棋盘式采样法适用于()、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蛇形采样法适用于()、土壤()的地块。

3. 底质样品采集后应滤去()、剔除()、()等。

4. 通过特别采集的()样品并分层、测定其中的()含量,查明污染物深度的垂直分布、状况,追溯水域污染历史,研究随年代变化的()及规律。

5.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等()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х)

1. 对贮存土壤样品的房间无特殊要求。( )

2. 采集土壤样品时每个样品均应填写2个标签。( )

3. 底质采样点尽量与水质采样点一致。( )

4.沉积物能表征出水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污染现象。( )

5. 工业废物的采样过程中要防止样品受到污染和发生变质。( )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土壤剖面?

2. 土壤监测前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3.如何在野外估测土壤湿度?

4. 底质采样点位如何确定?

5. 简述工业固体废物采样中的份样、份样量和份样数的概念。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G)姓名

一、填空题

1.土壤剖面的规格一般为长、宽、深,土壤剖面的观

察面,表层和底土分两侧放置。

2.土壤的蛇形采样法适用于,且的地

块。

3.监测项目分为、和;监测频次与其相应。

4.土壤颜色可采用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进行描述。

5.土壤采样的随机布点方法包括简单随机、、等。

6.采集底质样品时,应避免搅动和。

7.通过对底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系、追溯水系、研究

污染物。

8.野外采集回来的土样,一般要经过以下处理程序:风干、、

、,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满足各种分析要求。

9.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法,必须使用氢氟酸,因为它是唯一能分解和

的酸类。

10.工业固体废物在运送带上或落口处采份样,须。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

1.土壤酸性增大,使土壤中许多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增大,其有效性或毒性均增大。( )

2. 土壤的壤土分为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 )

3.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6级。 ( )

4. 土壤监测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多设3个采样点。 ( )

5. 农田土壤采样采集耕作层土样一般为20~40cm。 ( )

6. 农田土壤监测混合样中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 ( )

7. 土壤样品粉碎用金属或木质工具均可。 ( )

8. 底质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 ( )

9. 底质采样点尽量与水质采样点一致。 ( )

10. 可以用实验室日常的采样工具采集工业废物样品。 ( )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

答:

2. 土壤剖面

答:

3. 固体废物

答:

四、简答题

1. 如何制备土壤样品?

答:

2. 土壤监测前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H)姓名

一、填空题

1.土壤剖面的规格一般为长、宽、深,土壤剖面的观察面,表层和底土分两侧放置。

2.土壤的蛇形采样法适用于,且的地块。

3.土壤颜色可采用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进行描述。

4.土壤采样的随机布点方法包括简单随机、、等。

5.通过对底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系、追溯水系、研究污染物。

6.野外采集回来的土样,一般要经过以下处理程序:风干、、

、,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满足各种分析要求。

7.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法,必须使用氢氟酸,因为它是唯一能分解和

的酸类。

8.进行含水率测定后的固体废物样品,不得用于试验。

9.液态废物样品的缩分主要采用,直至试验分析用量的为止。

10.底质样品送交实验室后应保存,如在实验室放置较长时间,应在保存。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

1.土壤酸性增大,使土壤中许多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增大,其有效性或毒性均增大。( )

2. 土壤的壤土分为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 )

3.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6级。 ( )

4. 土壤监测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多设3个采样点。 ( )

5. 农田土壤采样采集耕作层土样一般为20~40cm。 ( )

6. 农田土壤监测混合样中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 ( )

7. 土壤样品粉碎用金属或木质工具均可。 ( )

8. 底质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 ( )

9. 底质采样点尽量与水质采样点一致。 ( )

10. 可以用实验室日常的采样工具采集工业废物样品。 ( )

三、简答题

1. 如何制备土壤样品?

答:

2. 发生污染事故土壤监测如何采样?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I)姓名

一、填空题

1.土壤背景值采样点可采()或(),一般监测采集(),采样深度()。

2.土壤剖面的规格一般为长()、宽()、深(),土壤剖面的观察面()。

3. 农田土壤采集混合样有()、()、()、()方法。

4. 农田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农田土壤,梅花点采样法适用于()、()和土壤组成()的地块。

5. 农田土壤的棋盘式采样法适用于()、()、土壤不够()的地块,蛇形采样法适用于()、土壤()的地块。

6.通过采集并研究()样品中污染物含量,查明底质中污染物的()、形态、()、()及状况,为评价水体()提供依据。7.底质样品送交实验室后应()保存,如在实验室放置较长时间,应在()冷冻柜保存。

8. 工业固体废物的制样过程包括()、筛分、()、缩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

1. 底质采样点尽量与水质采样点一致。( )

2. 采集底质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时不影响继续采样。( )

3. 采集底质时必须一次采够样品量。( )

4. 底质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 )

5. 底质样品如在实验室放置较长时应在-20℃冷冻保存。( )

6.沉积物能表征出水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污染现象。( )

7. 在运送带上或落口处采集工业废物样品时,应截取废物流的全截面。( )

8. 工业废物的采样过程中要防止样品受到污染和发生变质。( )

9. 可以用实验室日常的采样工具采集工业废物样品。( )

10. 组成随温度变化的工业废物,采样时应考虑温度的影响。( )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土壤环境?

2. 什么是土壤背景?

3. 什么是农田土壤?

4. 土壤背景值监测的布点原则是什么?

5.测试项目需要用新鲜土壤样品时如何运输和保存?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J)姓名

一、填空题

1.土壤颜色可采用()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进行描述。

2. 土壤分为()、()、()。

3. 农田土壤采集()土样,种植一般农作物采集()深土样,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集()深土样。

4.对需要较长期存放的土样,应该在()、()、()的地方保存。

5.采集底质样品时,应避免搅动()和()。

6.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等()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7.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法包括()、()、()、()等。

8.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法中的简单随机采样法分为()和()。

9. 装工业固体废物的容器材质应不与()起反应,应没有(),使用前应()并()。

10. 工业固体废物的制样过程包括()、()、()、()。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

1.土壤酸性增大,使土壤中许多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增大,其有效性或毒性均增大。( )

2. 土壤的壤土分为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

3. 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6级。( )

4. 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系统随机法等。( )

5. 土壤监测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多设3个采样点。( )

6. 农田土壤采样采集耕作层土样一般为20~40cm。( )

7. 农田土壤监测混合样中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 )

8. 土壤样品粉碎用金属或木质工具均可。( )

9. 对贮存土壤样品的房间无特殊要求。( )

10. 采集土壤样品时每个样品均应填写2个标签。( )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土壤?

2. 什么是土壤剖面?

3. 什么是土壤混合样?

4. 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如何确定采样点?

5. 底质采样点位如何确定?

()环境监测站考核试题(土壤和固体废物)姓名

一、填空题

1.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和。

2.固体废物中水分测定时,取试样20~100 g 预先干燥的容器中,于℃干燥,恒重至两次重量测量差小于 g,然后计算水分。

3.城市生活垃圾的采样频率宜每月次,采样间隔时间应大于 d。

4.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和四种。

5.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

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 cm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6.对土壤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订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

7.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 (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 (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玷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二、判断题

1.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系统随机法三种。( )

2.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0~30 cm的表层土。( )

3.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黄海农场农业服务中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由于我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200~300亩。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每个采样单元采一个混合样。为使采样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土壤均一、地块形状规则的,亦可在采样单元内距地头100~200米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段采一个混合样。 2、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4、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7-20个点为宜。 5、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6、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臵,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7、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8、采样方法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由于我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200~300亩。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每个采样单元采一个混合样。为使采样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土壤均一、地块形状规则的,亦可在采样单元内距地头100~200米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段采一个混合样。 2、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4、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7-20个点为宜。 5、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6、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臵,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7、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8、采样方法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 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 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 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 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 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 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

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案

* * * * 学院校内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案 ***(2012)第02号 项目名称:校内土壤样品采集 委托单位:第二组

目录 一、前言 (1) 二、监测依据 (1) 三、方案目的 (1) 四、方案用具 (1) 五、方案步骤 (2) 5.1现场调查 (2) 5.2采样点布设及原则 (2) 5.3采样要求 (2) 六、方案记录 (3) 6.1土壤采样记录表 (3) 6.2采样图 (4)

一、前言 略 二、监测依据 《土壤样品采集行业标准》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1121.1—2006。 三、方案目的 1.掌握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2.掌握土壤样品的布点方法; 3.了解样品的前处理。 四、方案用具 采样筒,管型土钻,普通土钻,采样袋,锄头。

五、方案步骤 5.1现场调查 1.土壤所属地: 2.土壤面积: 3.土壤所受污染源: 4.周围环境: 5.2采样点布设及原则 梅花布点法:适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中心点设在两线相交处。一般采样点在5-10个以内。 原则:随机取点,多点采样,等量混合。 5.3采样要求 1.采样时间 根据土壤环境与作用,确定监测时间。本次实验监测采样一次。 2.采样深度 只是作为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采样深度只需取15cm左右耕

层土壤和耕层以下15~30cm土样。若要了解土壤污染的垂直分布情况,则按土壤剖面层次取样。典型的自然土壤剖面分为A层(表面,腐殖质淋溶层),B层(亚层,沉积层),C层(风化母岩层,母质层)和底岩层。 3.采样量 根据具体项目确定采样量,一般1kg. 对于多点采样的混合样品,要在现场或实验室用四分法弃取,剩余土样装袋保存。 4.样品保存 风干(避免阳光直射,与酸碱污染。) 六、方案记录 6.1土壤采样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严格按照已经给定大家的GPS定位为准,如果该点已经有建筑非农田,可以就近取土壤类型、种植作物一致的露天大田非大棚土壤,如玉米小麦是山东典型作物。如果就近实在没有作物地块,可以标注上是蔬菜地,如白菜地。非原始点位的,需要文字说明点位漂移的大致方位距离等) 点位漂移的另选取典型代表地块,采样地块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选取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100平方米地块。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采一个混合样。 3、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下图)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或者梅花采样即取四个角加中心点。田块选取要避开路边(有交通工具汽车尾气扬尘等污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3、采样点数量 一个样点至少采集6个点位的土壤,然后混匀。(要保证足够的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混匀后,用四分法(见下图)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混匀后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蛇皮袋上,剔除落叶石块等杂物后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 4、采样点定位(必须有,尤其是点位漂移的)

土样采集技术规范

土样采集技术规范 郑州市宇来科贸有限公司测土施肥事业部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所需工具:土钻(或土铲)、量尺、蛇皮袋。 土壤样品的采集原则: 采样点的选择:采集的土样要真实反映土地养分状况,才能够保证测土配肥的科学准确。因此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①单位田块土壤状况应基本相同。土壤比较均匀时,面积可适当大些,均匀性较差的,面积要小一些。大田作物一般在5亩至50亩之间,也可以更大。经济作物在1亩至10亩间比较合适。 ②每个田块要选择5-20个取样点,样点分布要均匀,切忌在田边、路边、沟边、粪堆旁或堆放化肥的地方取样。 ③多点混合取样采集土样要规范,各采集点土样采集方法要统一,量要一致。取样的方法可采用对角线取样法、五点取样法、蛇形取样法、棋盘取样法等。一般每块地至少取五个样点。将各点所取土样置蛇

皮袋上,压碎,充分混合均匀,依四分法(将所取土样全部集中混合均匀,平堆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分成四份,任意保留其中对角两份)弃去多余部分,拣去枯枝败叶、石砾等杂质,保留约半公斤,作为化验分析的待测样品。根据土地情况,大致可分为旱田、水田、果园三种状况,采用不同取样方式:旱田:取样深度以0-20cm为准。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平均采样单元为100亩 (平原区、大田作物每100~500亩采一个混合样,丘陵区、园艺作物每30~80亩采一个混合样)。为便于田间示范追踪和施肥分区需要,采样集中在典型农户,采样单元相对在中心部位,以一个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块为主 2、采样时间 粮食作物及蔬菜在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控措施、数理统计、成果表达与资料整编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土壤环境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170—1987 数值修约规 则 GB /T14550—1993 土壤质量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T17134,—1997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5—1997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6—1997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7—1997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8—1997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9—1997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40—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 —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 /T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原GB7172—1987) NY /T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原GB7173—1987) NY /T85—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原GB9834— 1988) NY /T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原GB9837—1988) NY /T148—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原GB12298—1990) NY /T149,一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 方法 (原GB12297一1990)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农田土壤 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 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3 .2区域土壤背景点 在调查区域内或附近, 相对未受污染,而母质、土壤类型及农作历史与调查区域土壤相似的±壤样点。 3 ,3 农田土壤监测点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或怀疑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壤样点。 3 .4 农田土壤剖面样品 按土壤发生学的主要特征,担整个剖面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各层中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均后的A 、B 、C 层或A 、C 等层的土壤样品。 3 .5农田土壤混合样 在耕作层采样点的周围采集若干点的耕层土壤、经均匀混合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 5~20个。 4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技术 4 .1采样前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4 .1.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植被、自然灾害等。 4 .1.2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状况:农作物种类、布局、面积、产量、耕作制度等。 4.1.3区域土壤地力状况: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层次特点、质地、pH 、Eh 、代换量、盐基饱和度、±壤肥力等。 4 .1.4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农灌水污染 状况、大气污染状况、农业固体废弃物投入、农业化学物质投入情况、自然污染源情况等。 4.1.5土壤生态环境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面积、侵蚀模数、沼泽化、潜育化、盐渍化、酸化等。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范本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土壤污染事故等类型的监测。 根据该技术规范的要求可大致归纳出土壤环境监测所要具备的要点:采样准备——布点与样品数容量——样品采集——样品流转——样品制备——样品保存——土壤分析测定——分析记录与监测报告——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采样准备 1.1组织准备 由具有野外调查经验且掌握土壤采样技术规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采样组,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监测技术规范。 1.2资料收集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供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用。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 1.3现场调查 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 1.4采样器具准备 1.1.1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1.1.2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胶卷、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1.1.3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1.1.4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 1.1.5采样用车辆 1.5监测项目与频次 监测项目分常规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监测频次与其相应。 常规项目:原则上为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特定项目: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但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累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者污染 事故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物质,具体项目由各地自行确定。 选测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由各地自行选择测定。 2布点与样品数容量 2.1“随机”和“等量”原则 样品是由总体中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变异,因此样品与总体之间,既存在同质的“亲缘”关系,样品可作为总体的代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质性的,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愈好;反之亦然。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

土壤采样规范

采样准备 4.1组织准备 由具有野外调查经验且掌握土壤采样技术规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采样组,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监测技术规范。 4.2资料收集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供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用。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 4.3现场调查 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 4.4采样器具准备 4.4.1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4.2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胶卷、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4.4.3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4.4.4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 4.4.5采样用车辆 4.5监测项目与频次 监测项目分常规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监测频次与其相应。

常规项目:原则上为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特定项目: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但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累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者污染事故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物质,具体项目由各地自行确定。 选测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由各地自行选择测定。 土壤监测项目与监测频次见表4-1。监测频次原则上按表4-1执行,常规项目可按当地实际适当降低监测频次,但不可低于5年一次,选测项目可按当地实际适当提高监测频次。 表4-1 土壤监测项目与监测频次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由于我场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采样单元一般为200~300亩。采样单元应集中在典型地块,相对在中心部位。每个采样单元采一个混合样。为使采样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土壤均一、地块形状规则的,亦可在采样单元内距地头 100~200米面积为1~10亩的典型地段采一个混合样。 2、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3、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4、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7-20个点为宜。 5、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6、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置,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7、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8、采样方法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48724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48724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单元 尽可能优先采用分区布点法进行监测点位的布设,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在分区时应重点考虑:①各场地实际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及其对土壤造成污染的方式和途径在区块中分布的均匀性;②尽可能以场地使用时自然形成的分界作为监测分区的边界,且区块形状基本规则;③一个区块内同样深度层的土壤应属于同一种分类;④当一个拟划分的区块面积过大时,应认真推敲是否有拆分成小区块的必要。而对于占地面积较大、无法按使用功能划分区块或拆迁后造成场地内土壤迁移、原始状况遭破坏的场地,应根据调查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系统布点法布设监测采样的点位。在设置系统网格布局时应重点考虑:①根据场地面积、土壤污染分布可能的均匀程度、监测样品控制数量等因素设置网格密度;②尽可能将网格设置成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等则形状;③场地面积过大时,可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经分析后设置分区域不同密度和形状的网格,几种典型的监测布点方法见图. 本次取样网格大小基本可采取20m×20m,其中厂内办公区、生产车间及废料堆放点等典型位置都应设置取样点。 2、采样深度 在完成土壤样品采集点位平面布设后,应根据不同阶段调查的要求进行点位的纵向布设。土壤纵向结构一般可分为表层土壤(0~0.2m)、浅层土壤(0.2m~0.6m)和深层土壤(0.6m~)。根据国外通行的做法并结合国内典型场地监测实际案例的经验,表层和浅层的土壤可在各层的深度范围内采集1个样品。一般表层土壤常用的采样方法均可以保证样品在深度方向上样品的代表性。浅层土壤采样时可在规定的深度范围内连续或分上下2段采样后制成混合样。深层土壤应采用纵向分层的方法,分别采集每1层土壤的代表性样品。在环境调查判定污染

浙江省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2017年浙江省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一、监测范围 根据《关于做好2017年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17〕999号)相关要求,2017年,浙江省需对648个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点位(表1)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具体点位详见附件1。 表1 监测点位分布情况 二、工作方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要求,统一策划、组织和实施监测工作,编制监测工作方案,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计划,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1、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共分5组,每组由省中心现场监测部技术人员担任组长,各设区市监测(中心)站派出3~4名技术人员采样,相关的县(市、区)监测站做好配合工作。采样人员均为向总站备案的技术人员。详见表2。

表2 采样分组情况 2、样品制备 理化、无机样品制备均由省中心现场监测部完成。 3、样品测试分析 样品测试分析工作由5个单位共同承担,分别是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和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三、监测项目 理化指标: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 无机项目:镉、汞、砷、铅、铬、铜、锌和镍; 有机项目:六六六、滴滴涕和多环芳烃(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苯(1,2,3-cd)芘、二苯并(a, n)蒽和苯并(ghi) 苝); 特征污染物:根据历史监测情况和实际情况确定,如钒、锰、钴、银、铊和锑等。 四、监测技术基本要求 1.样品采集 (1)采样点位

必须使用“采样移动端”进行采样,全部样品通过随机编码实现采测分离。每个采样点位均以总站确认的点位(即目标点位)经纬度为准,原则上不允许修改;点位偏移控制在30m以内;在“采样移动端”记录定位信息的同时,应记录GPS显示数值(与照片上GPS显示数值一致)。确因现场客观条件而必须调整采样地点的,在到达目标点位并记录详实证据后,可现场调整点位并进行采样;具体包括两种情况: ①永久性改点。确不符合布点原则的点位可提出永久性调整申请,具体流程为:提交点位调整书面申请、目标点位不符合布点原则的证明材料(见《质量体系文件》和相关照片等)→总站技术审核→完成点位调整。 ②临时性改点。若遇下雨或封路等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况,可提出临时性调整申请,但调整后的点位须基本满足布点原则,具体流程为:提交客观证明材料(见《质量体系文件》和相关照片等)→总站技术审核;若提交的证明材料不符合点位调整条件,总站审核未通过,须重新采样。 (2)采样方式 本次样品采集中,理化性质和无机项目测试须采集混合样品,有机项目测试采集表层单独样品。混合样采样范围至少为20m×20m,按照对角线法采集5个分点样品。记录的经纬度为中心点,采集分点样品的经纬度不做距离校验。还需要采集5个现场平行样并邮寄至总站。 (3)采样记录 采样过程应记录点位坐标,拍摄照片(8张,包括采样前、采样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标准[详]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的获得可 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方法可见 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是一种完 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测单 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代表性 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统随机 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 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农田采集混合样的样点数量见“6.2.2.2 混合样采集”。

新版见证取样和见证送检记录(模板).pdf

编号:SN001 工程名称:金沙县安洛乡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工程部位:基础 样品名称:水泥 P.C 32.5R 取样数量:一组(12kg) 取样地点:施工现场 见证取样记录见证送检记录 取样人:送样人: 取样见证人:见证人: 取样日期:年月日送样日期:年月日 说明:1、此表由见证人分别在见证取样和送样后及时填写,并由承(送)样人、见证人签字,存入该工程建设施(监理)管理档案。 2、本表主要记录确保该组(次)承样的代表性、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和确保该组(次)送样的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施工单位:桂林市灵川县泰安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号:HS001 工程名称:金沙县安洛乡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工程部位:基础 样品名称:机制砂(0-5mm) 取样数量:一组(40kg) 取样地点:施工现场 见证取样记录见证送检记录 取样人:送样人: 取样见证人:见证人: 取样日期:年月日送样日期:年月日 说明:1、此表由见证人分别在见证取样和送样后及时填写,并由承(送)样人、见证人签字,存入该工程建设施(监理)管理档案。 2、本表主要记录确保该组(次)承样的代表性、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和确保该组(次)送样的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施工单位:桂林市灵川县泰安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号:CS001 工程名称:金沙县安洛乡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工程部位:基础 样品名称:碎石(5-31.5mm) 取样数量:一组(40kg) 取样地点:施工现场 见证取样记录见证送检记录 取样人:送样人: 取样见证人:见证人: 取样日期:年月日送样日期:年月日 说明:1、此表由见证人分别在见证取样和送样后及时填写,并由承(送)样人、见证人签字,存入该工程建设施(监理)管理档案。 2、本表主要记录确保该组(次)承样的代表性、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和确保该组(次)送样的真实性,已采取的措施。 施工单位:桂林市灵川县泰安建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华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步骤

土壤样品采集流程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并根据不同分析项目采用相关的采样和处理方法。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采样误差。 1、采样时间 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采集(上茬作物已经基本完成生育进程,下茬作物还没有施肥),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2、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单元,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无机氮每个施肥时期前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钾2~4年,微量元素3~5年,采集1次。植株样品每个主要生长期采集1次。 3、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一般为5-20个点为宜。 4、采样路线 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一般采用S形布点采样,能够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所造成的误差。在地形较小、地力较均匀、采样单元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梅花形布点取样,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部位。 5、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标明采样点位臵,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6、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土壤硝态氮或无机氮的测定,采样深度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来确定。 7、采样方法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微量元素则需要用不锈钢或木制取土器采样。 8、样品重量 一个混和土样以取土1公斤左右为宜,如果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成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 9、样品标记

现场采样记录填写作业指导书

现场采样记录填写作业指导书 实施日期:2013年04月12日1. 目的 规范现场采样记录填写的格式及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水、气、声、固、振等现场采样记录。 3. 要求 3.1 使用的现场采样记录必须是本公司现行受控的版本,禁止使用非受控的现场采样记录。 3.2 现场采样记录必须在采样现场填写,不能记在草稿纸上或回来后凭记忆填写;监测点位示意图也要现场绘制,如果委托方提供有平面布置图,可直接在图上标注监测点位。 3.3 陆地上的现场采样记录使用蓝黑水性签字笔或钢笔填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填写;海洋监测的采样记录使用硬质铅笔填写,以避免被海水沾糊。 3.4 各种原始记录不准涂改或涂擦,有误时使用杠改方式改正,即在错误的地方划一横线,在其上方填写纠正的数字或字符,画杠处盖上私章或在画杠下方签名。 3.5 监测点位图中的监测点位统一使用如下标识符:废水★、环境水质☆、废气◎、环境空气○、厂(场)界等噪声▲、敏感点噪声△、振动和固体■;标识符应标在实际监测位置,在流程图中标注监测点位的,标识符应置于横线上,并在标识符边注明监测点名称或者编号。 3.6 正确描述样品状态,所用术语尽量规范化和专业化,优先采用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术语。对样品描述,颜色可采用双名法,主色在前,副色在后,如黄棕、灰棕等;颜色深浅还可以冠以深、淡/浅等形容词,如浅黄、深蓝等。气味按强烈程度可以用无味、稍有异味、有异味、有强烈异味等词分级描述,其中“有异味”、“有强烈异味”等级描述时,还应尽量具体指明是何种异味(如鱼腥味、臭鸡蛋味等)。透明度可用透明、微浑、浑浊等词分级描述。 3.7 环境水样采样前,应对所采水体水域状况进行了解,采样记录要详细记录水体的状况。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求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 本规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土壤污染事故等类型的监测。 根据该技术规的要求可大致归纳出土壤环境监测所要具备的要点:采样准备——布点与样品数容量——样品采集——样品流转——样品制备——样品保存——土壤分析测定——分析记录与监测报告——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采样准备 1.1组织准备 由具有野外调查经验且掌握土壤采样技术规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采样组,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监测技术规。 1.2资料收集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供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用。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 1.3现场调查 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容。 1.4采样器具准备 1.1.1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1.1.2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胶卷、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1.1.3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1.1.4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 1.1.5采样用车辆 1.5监测项目与频次 监测项目分常规项目、特定项目和选测项目;监测频次与其相应。 常规项目:原则上为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特定项目: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但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中积累较多、对环境危害较大、影响围广、毒性较强的污染物,或者污染事故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物质,具体项目由各地自行确定。 选测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由各地自行选择测定。 2布点与样品数容量 2.2布点方法 2.2.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 的样品,其样本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