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学1(选择)详解

管理统计学1(选择)详解
管理统计学1(选择)详解

管理统计学(选择+判断)

A

1.按调查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B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按数量标志将总体单位分组形成的分布数列是:A 变量数列;B 品质数列;C 变量分布数列;D 品质分布

数列;E 次数分布数列正确答案:ACE

B

3.比较相对指标是用于:A 不同国家、地区和单位之间的比较;B 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比较;C 先进地区水平

和后进地区水平的比较;D 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比较正确答案:ACD

4.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质量指标

5.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只能用数值来表示。正确答案: 错

6.变量之间的关系按相关程度可分为:A 正相关;B 不相关; C 完全相关;D 不完全相关正确答案:BCD

7.标志变异指标的主要作用是:A 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B 反映统计数据的节奏性和均衡性;C 反映总

体单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D 分析总体的变动趋势正确答案:ABC

8.不同总体之间的标准差不能直接对比是因为:A 平均数不一致; B 计量单位不一致 C 标准差不一致;

D 总体单位数不一致正确答案:AB

C

9.长期趋势是影响时间序列的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正确答案: 对

10.常见的离散型分布有:A 二点分布;B 二项分布; C 均匀分布; D 泊松分布正确答案:ABD

1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A 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B 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的不同;C 取

得资料的方法不同;D 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E 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正确答案:BDE

12.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性误差;C 代表性误差;D 登记性误差正确答案:A

1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D 平均误差程度

14.抽样实际误差是指某一次具体抽样中,样本指标值与总体真实值之间的偏差。答案: 对

15.抽样误差是由于破坏了随机原则而产生的系统性误差,也称偏差。正确答案: 错

16.抽样允许误差越大,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就:A 越高;B 越低;C 无法确定;D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正确答

案:B

D

17.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6%,则生产费用:A 增加

18.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单位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表述正确的是:B 前

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

19.当我们冒5%的风险拒绝了本来为真的原假设时,则称5%为显著性水平。正确答案: 对

20.当需要对不同总体或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则应使用:D 离散系数

21.当总体单位不多,差异较小时,适宜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正确答案: 对

22.点估计法一般不考虑抽样误差和可靠程度,计算简便、直观,是最常用的估计方法。正确答案: 错

23.调查时间是进行调查所需要的时间。正确答案: 错

24.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A 的连乘积

25.定序尺度可以:A 对事物分类;B 对事物排序;C 计算事物之间差距大小;D 计算事物数值之间的比值

正确答案:AB

26.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C 每一名职工

27.对连续型变量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一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

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28.对两变量的散点图拟合最好的回归线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是:D 因变量的各个观察值与拟合值差的平方

和为最小。

29.对某变量的取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10~20,第二组20~40,第三组为40~60,第四组为60~80,第五

组为80以上。习惯上规定( C )。A)20在第一组,60在第四组 B)20在第二组,80在第四组 C)4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D)60在第三组,80在第四组

30.对一个假设检验问题而言的检验统计量,和对一组特定的样本观察值而言的检验统计量分别是:B 随机变

量和确定的量;

31.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则应计算出:B 频数密度

32.对于分布不对称的数据,均值比中位数更适合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正确答案: 错

33.对于某企业统计中的总体单位,则数量标志有:A 企业的所有制; B 职工人数; C 月平均工资; D

产品合格率正确答案:CD

34.对于总体单位在被研究的标志上有明显差异的情形,适宜于:B 分层抽样

E

35.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是: C np

F

36.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正确答案: 错误

37.方差分析是:A 检验假设各个总体均值是否全部相等的一种方法;B 检验同方差的若干正态总体均值是否

相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C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STR=SST-SSE;D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组间离差方和的自由度为K 正确答案:ABC

38.方差分析中,假定各个总体的方差相同。正确答案: 对

39.方差分析中,若不同水平对结果有影响,则组间方差大于组内方差。正确答案: 对

40.方差分析中的随机误差是指在不同水平(不同总体)下,各观察值之间的差异。答案: 错

41.方差分析中的系统误差是指在同一水平(同一总体)下,各观察值之间的差异。正确答案: 错

42.方差分析中的组间方差是:A 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43.方差分析中组内方差是:B 只包括随机误差,不包括系统误差

44.非全面调查包括:A 重点调查;B 抽样调查;C 快速普查;D 典型调查; E 统计年报正确答案:ABD

45.分层抽样具体可以分为:A 等比例的分层抽样;B 纯随机抽样;C 机械抽样;D 整群抽样;E 不等比例分

层抽样正确答案:AE

46.分层抽样是把统计分组和抽样原理有机结合的一种抽样组织方式。正确答案: 对

G

47.根据时期时间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当采用:A 加权算术平均法;B 首末折半法;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正确答案:C

48.根据组距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标准差等都是近似的。正确答案: 对

49.估计标准误差值越大,直线回归方程的精确性越低。正确答案: 对

50.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阿亨瓦尔,他代表了统计学中的“有实无名”学派正确答案: 错

H

5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 重叠;B 相近;C 间断;D 不等正确答案:A

52.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关系是:A 回归分析可用于估计和预测;B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

密切程度;C 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互相推导并进行预测;D 相关分析需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E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正确答案:ABE

53.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正确答案: 错

J

54.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分子和分母的数值:B 只能是绝对数;

5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A 各组变量值; B 各组次数; C 各组比重; D 总体单位

总数正确答案:ABC

56.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条件是:A 各组变量值不相同;B 各组次数相等;C 各组权数都为1;

D 分组的组数较少正确答案:BC

5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应用小概率原理。正确答案: 对

58.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当采用:D 首末折半法

59.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权数相等时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正确答案: 对

60.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特点是:A 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对等关系;B 回归系数有正负号;C 两个变量都是随机

的;D 利用一个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E 有可能求出两个回归方程正确答案:AB

61.简单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可以表示( B )。 A)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数量关系

B)两个变量的相关方向 C)两个变量之间的计量单位 D)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

62.将各组变量值都扩大1倍,则: A 平均指标值不变;B 平均指标值扩大1倍;C 标准差不变;D 标准差系数

不变正确答案:BD

63.经济管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A 描述统计;B 设计统计;C 推断统计;D 预测统计;E 统计分析

正确答案:ACE

64.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A 信息职能; B 咨询职能; C 决策职能; D 监督职能; E 预测职能正

确答案:ABD

65.经济管理统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有:A 实验法; B 大量观察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归纳推理法; E 分

析估计法正确答案:BCD

L

66.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A 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B 二者存在关系式:

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C 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计增长量;D 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E 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水平分析指标正确答案:ABDE

67.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连续型变量只能做组距式分组。正确答案: 对

68.离散指标中受极端值影响最大的是( C )。A)平均差 B)标准差 C)全距 D)方差

M

69.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正确答案: 错

70.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下降了6%,商品零售量平均增长6%,则商品零售额:A 保持

不变;B 平均下降0.36%;C 平均上升0.36%;D 平均下降0.64% 正确答案:B

71.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那末,这四个数字是:D 标志值

72.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一定是

年年上升的。正确答案: 错

73.某产品规定的标准寿命为1300小时,甲厂称其产品超过此规定。随机选取甲厂100件产品,测得均值为1345

小时,已知标准差为300小时,计算得到样本均值大于等于1345的概率是0.067,则在:μ=1300,:μ>1300的情况下,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A 若=0.05,则接受

7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

式是:D 重点调查

75.某地从1995年到2000年各年的7月1日零时统计的人口资料分别为:23,23,24,25,25和26(单位:万人)。

则该地区1995~2000年的年平均人数为:A 24.3(万人);B 24.6(万人);C 19.7(万人);D 20.3(万人)正确答案:A

76.某工人月工资为2000元,工资属于:B 数量标志

7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未组的组中值为:A 520

78.某企业1990年的产值为2000万元,1998年的产值为1990年的150%。则:A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5%;B 年平

均增长速度为5.2%;C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6%;D 年平均增产量为125万元;E 年平均增长量为111.11万元正确答案:BD

79.某企业2006年1~4月初的商品库存额如下,(单位:万元)。月份 1 2 3 4 月初库存额 20 24 18 22

80.某企业产品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20%,单位产品成本上升5%,则产品总成本增长: B 26%;

81.某企业计划2006年成本降低率为8%,实际降低了1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10%/8%=125%;B 该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10%/108%=101.85%;C 该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为90%/92%=97.83%;D 该企业末完成计划;E 该企业超额完成计划正确答案:CE

8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其产量每年增加5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A 逐年下降;B 逐年增长;

C 逐年保持不变;

D 无法做结论正确答案:A

83.某商场2005年的销售额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16.48。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A 商品销售量未变,价格上涨了

16.48%;B 价格未变,销售量增长了16.48%;C 价格上涨了4%,销售量增长了12%;D 价格下降了4%,销售

量增长了21.33% 正确答案:ABCD

84.某商场2009年空调销售量为6500台,库存年末比年初减少100台,这两个总量指标:C 前者是时期指标,

后者是时点指标;

85.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D 111%

86.某市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同期价格水平提高了3%,则该市工业生产指数为:C 106.8%

87.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A 调

查时间;B 调查期限;C 标准时间;D 登记期限正确答案:B

N

88.能够拒绝原假设的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称为拒绝域。正确答案: 对

89.年末银行存款余额是:(甲)时期数列;(乙)时点数列。且已知2001~2005年的年末存款余额,要计算各

年平均存款余额,要运用的平均数是:(丁)“首末折半法”序时平均;(丙)几何序时平均数。则正确答案是:D 乙和丁

P

90.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A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B 品

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C 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D 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正确答案:AD

91.平均差(A.D)的取值范围是:C A.D>=0

92.平均数指数是:A 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B 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C 就计算方法上是先综合后对比;D

资料选择时,既可以用全面资料,也可以用非全面资料;E 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正确答案:ADE

93.平均数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代数变形,它是对于个体指数加权平均得到的总指数。正确答案: 对

94.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关系是:A 标志变异指标越大,平均数代表性越大;B 标志变异指标越大,平

均数代表性越小;C 标志变异指标越小,平均数代表性越大;D 标志变异指标越小,平均数代表性越小正确答案:BC

95.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一定比抽样调查准确。正确答案: 错

Q

96.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 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B 相关系数必须等于1;

C 现象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直接相关关系;

D 相关数列的项数必须足够多;

E 相关现象必须均属于随机现象

正确答案:ACDE

R

97.任何统计数据都可以归结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中的一种。正确答案: 对

98.任何正态分布变量都可以变换成标准正态分布的变量。正确答案: 对

99.任一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为:A 大于0; B 小于0; C 不小于1 D 在0与1之间正确答案:D 100.如果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一致,同时上升或下降,则两者是正相关关系。正确答案: 对

101.如果某地区工人的日工资收入(元)随劳动生产率(千元/人时)的变动符合简单线性方程Y=60+90X,请说明下列的判断中正确的有:A 当劳动生产率为1千元/人时,估计日工资为150元;B 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人时,则日工资一定提高90元;C 劳动生产率每降低0.5千元/人时,则日工资平均减少45元;D 当日工资为240元时,劳动生产率可能达到2千元/人。正确答案:AC

102.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A 开口组;B 闭口组;C 等距数列;D 异距数列正确答案:D

103.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逐期增长量:A 逐年增加

104.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的。正确答案: 错

105.若将2000~2007年各年年末国有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所得到的动态数列就是时点数列。

正确答案: 对

106.若要比较两个变量分布平均数代表性的高低,则方差或标准差大者平均数的代表性差。答案: 对

10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正确答案: 对

S

108.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10%,其绝对影响为500元,则结果表明:A 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B 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增长10%;C 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消费支出多了500元;D 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多了500元销售收入;E 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绝对相差500元正确答案:ACD

109.商品销售量指数是质量指标指数,商品价格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正确答案: 错

110.上题中,如果把月初库存指标换成当月企业利润额,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额为( B )。

A)(20+24+18+22)/4 B)(20+24+18)/3 C)(10+24+18+11)/3 D)(10+24+9)/3

111.设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用样本均值X来估计总体均值,则正确的是( D )。A)每一个X都是200; B)X的标准差是50;C)X的数学期望是100;D)X的标准差是5 112.数量指标表现为绝对数,质量指标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正确答案: 错

113.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正确答案: 错

T

114.通过对误差的分析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是:A 抽样估计;B 假设检验;C 方差分析;

D 回归分析正确答案:C

115.同度量因素,也可以叫权数,是因为:A 它使得不同度量单位的现象总体转化为在数量上可以加总;B 客观上体现它在实际经济现象或过程中的份额;C 这是我们所要测定的那个因素;D 它必须固定在相同的时期正确答案:ABD

116.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 平衡作用; B 权数作用; C 媒介作用; D 同度量作用; E 比较作用正确答案:BCD

117.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A 采访法;B 抽样调查法;C 直接观察法;D 典A:C:EAA型调查法;E 报告法正确答案:ACE

11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组限。正确答案: 对

119.统计分组的结果,应当是: A 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差异性;

120.统计分组应当使组间差异尽量小。正确答案: 对

121.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统计资料

122.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正确答案: 对

123.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B 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W

124.为调查某学校学生的上网时间,从一年级学生中抽取80名,从二年级学生中抽取60名,三年级学生中抽取50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整群抽样;C 系统调查;D 分层调查正确答案:D

X

125.西方统计学界常把概率论引入到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凯特勒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正确答案: 对126.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 性别; B 工种; C 工资; D 民族; E 年龄正确答案:CE 127.下列尺度中可以计量形成为定量数据是有: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正确答案:CD

128.下列尺度中可以计量形成为定性数据的有: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正确答案:AB

129.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A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B 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C 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E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正确答案:ACE

130.下列分组中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的:A 工人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 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 工人按产量分组;D 职工按年龄分组;E 企业按所有制分组正确答案:ACD

131.下列关系中属于负相关的是:C 商品流通规模与流通费用之间的关系

132.下列关于调查组织方式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有:A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B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C 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D 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E 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正确答案:BCDE

133.下列关于方差分析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B )。 A)检验若干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B)检验若干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 C)只要有两个总体的均值不相等,就拒绝原假设。

D)F检验值等于平均组间方差除以平均组内方差。

13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 人均国内产生总值;B 人口密度;C 人均钢产量;D 商品流通费正确答案:ABCD

13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 劳动生产率;B 废品量;C 单位产品成本;D 资金利润率;E 上缴税利额正确答案:ACD

136.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B 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13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工资正确答案:B

138.下列总体中属于有限总体的是:A 全国人口总体;B 一杯水构成的总体;C 连续生产的产品总体;D 职工人数总体正确答案:ABD

139.下面关于假设检验的陈述正确的是:A 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原假设进行检验;B 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备择假设进行检验;C 当拒绝原假设时,只能认为肯定它的根据尚不充分,而不能认为它绝对错误;D 假设检验并不是根据样本结果简单地或直接地判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哪一个更有可能正确;E 当接受原假设时,只能认为否定它的根据尚不充分,而不是认为它绝对正确正确答案:ACE

140.下面关于假设检验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C )。A)假设检验中如果结果拒绝了原假设,就说明备择假设一定是对的。B)假设检验中如果接受了原假设,则原假设就一定是对的。C)当拒绝原假设时,只能认为接受它的根据尚不充分,而不能认为它绝对错误。D)假设检验中如果接受了原假设,则备择假设一定错误。X

141.先按一定标志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类,然后分别从每一类按随机原则抽取一定单位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形式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阶段抽样;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正确答案:C

142.显著性水平是指以下的哪一种概率或风险:A 原假设为真时接受原假设;B 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C 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D 原假设为假时拒绝原假设正确答案:C

143.显著性水平是指在假设检验中犯第I类错误的概率水平。正确答案: 对

144.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D )。A)严格的关系 B)不严格的关系 C)任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D)有内在关系的,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145.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 在0到1之间; B 在-1到0之间; C 在-1到1之间; D 无限制正确答案:C

146.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正确答案: 错

147.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之间的关系是:A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B 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C 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D 回归系数等于零,则相关系数等于零正确答案:AD

Y

148.研究者想要了解的关于总体的某些特征值,称为:A 参数

149.一份报告:“由200部新车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外国新车的油耗明显少于本国生产的新车”。这一结论属于:D 对于总体的推断

150.一个管理统计总体:D 可以有多个指标

15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b可以表示为:A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B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C 当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减的量;D 当因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自变量平均增减的量;E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正确答案:BC

152.一种零件的标准直径是15cm,质量检测员对所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时,应该采取的假设形式为:正确答案:C原假设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不等于15cm;

153.已知各级别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各组工资总额,可以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工资。答案: 对

154.以下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销售额; B 商品库存量; C 工人数; D 生猪存栏头数; E 劳动生产率正确答案:BCD

155.以下属于定比尺度的数据资料是:A 满意度;B 温度;C 工资;D 时间正确答案:C

156.以下属于定距尺度的数据资料是:A 温度;B 受教育年限;C 职业技能等级;D ISBN号(书号)正确答案:A

157.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A 教龄;B 工资;C 牙膏销量;D 网络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答案:D 158.以下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 国土面积; B 人口总数; C 年龄; D 总产值正确答案:ACD 159.以下属于数量综合指数的是:A 产量综合指数

160.以下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A 体重

161.以下属于顺序变量的是:A 身份证号;B 性别;C 职称等级;D 身高正确答案:C

162.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有:A 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B 允许误差的大小;C 抽样方法;D 抽样组织方式;E 推断的可靠程度正确答案:ABCDE

163.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 样本容量;B 抽样方式;C 总体标志变异程度;D 样本指标值的大小;E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正确答案:ABCDE

164.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的执行情况使用于:C 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水平;

165.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选取样本时,如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C 4倍

166.用于分析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有:A 发展速度; B 发展水平; C 平均发展水平; D 增减量; E 平均增减量正确答案:BCDE

167.用于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称为:A 参数;B 统计量;C 变量;D 变量值正确答案:B

168.由于总体参数是未知的,因此每次抽样的实际误差是无从得知的。正确答案: 对

Z

169.在次数分配数列中,有:A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 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 各组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 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E 频率又称为次数正确答案:CD 170.在方差分析中,反映样本数据与其组平均值差异的是:D 组内误差

171.在方差分析中,若不同水平对结果没有影响,则:A组间方差接近于组内方差;

172.在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符合随机原则的组织形式是:A 分层抽样;B 整群抽样;C 简单随机抽样;D 阶段抽样正确答案:C

173.在各种时间序列中,变量值的大小都受到时间长短的影响。正确答案: 错

174.在关于H0:μ≥300,H1:μ<300的假设检验中,若抽样得到x=292,查表得到总体样本小于等于292的

概率为0.03,则有( C )成立。A)若设?=0.05,则接受H0 B. 若?=0.05,则拒绝H1 C)若设?=0.01,则接受H0 D. 若?=0.01,则接受H1

175.在计算指数的公式中,同度量因素的选择时期是:D 分子分母为同一时期

176.在建立与评价了一个回归模型以后,我们可以:D 以给定自变量的值估计因变量的值。

177.在离散趋势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C 全距

178.在全市科技人员调查中:A 全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B 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C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D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正确答案:ABC

179.在全市科技人员调查中: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 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 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联系;E 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正确答案:BCD

180.在实际中最常用的平均值是:A 算术平均数

181.在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B 按分组标志在性质上的差别,统计分组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C 连续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D 异距数列中,为了消除组距不等对次数分布的影响,一般要计算累汁次数;

182.在相关分析中,对两个变量的要求是:A 都是随机变量

183.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和置信度水平之间按如下方式变动:B 反方向

184.在以下几个指标中,最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A 众数;B 均值;C 中位数;D 标准差正确答案:C 185.在指数体系中:A 现象总变动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代数和;B 现象总变动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乘积;C 存在相对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D 存在绝对变动额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E 各指数都是综合指数正确答案:BCDE

186.在组距式数列中,对组限值的处理原则是:A 上组限不在内,下组限在内

187.在组距式数列中,用组中值来代表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 A 各个组的次数相等;B 各个组的组距相等;C 组内变量值相等;D 组内变量值呈均匀分布正确答案:D

188.在组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A 组数的多少成反比;B 组数的多少成正比;C 总体单位数多少成反比;D 全距的大小成正比正确答案:BD

18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A 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 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 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D 在开口组中也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 就是组平均数正确答案:ABD 190.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为( C )。 A(20+24+18+22)/4; B(20+24+18)/3 ;C(10+24+18+11)/3 ;D(10+24+9)/3

191.正相关指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正确答案: 错

192.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他代表了统计学中的“有名无实”学派。正确答案: 错

193.只要变量分布具有相同的标准差,就会有相同的分布形状。正确答案: 错

194.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正确答案: 对

195.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表述为:A 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B 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C 总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等于因素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的和;D 总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等于因素指数的分子分母之差的积正确答案:AC

196.自变量为X的一元回归直线方程中,X的系数的取值:C 既可能取正值,也可能取负值

197.综合指数的编制采用“先综合后对比”的做法,平均数指数编制采用“先对比后综合”的原则。对198.综合指数属于: A 总指数; B 平均指标指数;C 平均数指数;D 简单指数;E 加权指数正确答案:AE 199.最常见的统计调查方式是:A 普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科学推算正确答案:C

200.最常用的反映数据离散趋势的指标值是:B 标准差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 则 (B ) 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个统计总体 (C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 (D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 ( A ) A.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统计预测和统计 D.统计服务和 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 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 式是(B ) A.普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 40? 50;第二组为 50?60;第三组为 60?70;第四组 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C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 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 产情况()的企业。 (D )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A.性别 C.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 C.大于1 A.较好 B.中等 C.较差 D.好、中、差 9 ?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 (A )

统计学实验报告汇总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统计学 学院名称商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学 学生姓名苑蕊 学生学号0113 指导教师刘后平 实验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南校区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〇一五年十月

依据上述资料编制组距变量数列,并用次数分布表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以及向上、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 并绘制直方图、折线图。 学生 实验 心得

2.已知2001-201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如表2-16所示。 学生 实验 心得 要求:(1)依据2001-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利用Excel软件绘制线图和条形图。

(2)依据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数据,绘制环形图和圆形图。 学生 实验 心得 3.计算以下数据的指标数据 1100 1200 1200 1400 1500 1500 1700 1700 1700 1800 1800 1900 1900 2100 2100 2200 2200 2200 2300 2300 2300 2300 2400 2400 2500 2500 2500 2500 2600 2600 2600 2700 2700 2800 2800 2800 2900 2900 2900 3100 3100 3100 3100 3200 3200 3300 3300 3400 3400 3400 3500 3500 3500 3600 3600 3600 3800 3800 3800 4200

4.一家食品公司,每天大约生产袋装食品若干,按规定每袋的重量应为100g。为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该企业质检部门采用抽样技术,每天抽取一定数量的食品,以分析每袋重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现从某一天生产的一批食品8000袋中随机抽取了25袋(不重复抽样),测得它们的重量分别为: 学生实验心得 101 103 102 95 100 102 105 已知产品重量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为100g。试估计该批产品平均重量的置信区间,置信水平为95%.

统计学实训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分析实训报告册 课程名称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训 专业_________ 班级2015 级4班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杨冬梅 _______________ 学号_29 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张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训一 一、实训目的 利用Excel掌握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整理、数据描述与显示等操作。能计算各种平均指标、离散指标,会应用基本统计函数,会使用Excel描述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训内容、步骤、结果分析 (一)基本函数使用 1. 实训内容 (1)计算个人平均成绩,按平均分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挑选出学习成绩最好、最差的3个同学; (2)求这3门课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峰度、偏度; 表1某班学生期末成绩单 2. 实训步骤 (1)先使用AVERAG E数,计算出学号为301的平均分,然后使用填 充柄计算出其他同学的平均分。选中A1: F21,选择自定义排序,按 “平均分”降序排序,再突出显示单元格,分别筛选出排名最靠前和靠后的三 名同学,用红色字体突出显示成绩最好的三位同学,用蓝色字体显示成绩最差的 三名同学。 (2)用AVERAG E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平均数; 用STDEVS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标准差; 用MA)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最大值;用MIN函数计算出全班 数学、语文、外语的最小值; 用KURT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峰度系数; 用SKEV函数计算出

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偏度系数。 3. 实验结果分析 (1)计算出全班每位同学的平均分,降序排序后,筛选出成绩最好的三名同学为310,307,317 ;成绩最差的三名同学306,305,311。 (2)①用AVERAG E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平均分分别为,,; ②用STDEVS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标准差分别为11.,;; ③用MAX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最大值分别为98,92,96 ; ④用MAN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最小值分别为56,50,58 ; ⑤用KURT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峰度系数分别为,,,分别为平峰、尖峰、平峰分布; ⑥用SKEW E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偏度系数分别为,,,分别为右偏、左偏、右偏分布。 (二)计算各种平均指标 1. 实训内容 (1)(算术平均数)中国股市中的10种股票在2014年9月1日收盘价如表, 求该10种股票价格当日的平均价格。 (2)(加权平均数)某公司员工工资情况如下表,计算平均工资

管理统计学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试卷C(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统计工作; C .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 D .统计方法;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 ) A .全国所有居民户; B .全国的住宅 ; B .各省市自治区; D .某一居民户; 3.某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1999-2001年为13%,2002-2003年为9%,则这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D )。 A.52309.013.0? B. 109.013.0523-? C. 52309.113.1? D. 109.113.1523-? 4.总体中的组间方差表示( B ) A.组内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 B.组与组之间平均值的变异 C.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 D.组内方差的平均值 5.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重复抽样误差( A ) A. 大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B.小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C. 等于不重复抽样误差; D.何者更大无法判定; 6.所谓显着水平是指 ( A )

A.原假设为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B.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C. 原假设为真时将其舍弃的概率; D. 原假设不真时将其接受的概率; 7.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B)。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综合指标; D.相对指标; 8.以下最适合用来反映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拟合程度的指标是(C) A.相关系数; B.决定系数; C.修正自由度的决定系数; D.复相关系数; 9.以下方法属于综合评价中的客观赋权法( D )。 A.最大组中值法; B.统计平均法; C.层次分析法; D.变异系数法; 10.以下方法适合用来计算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D ) A. 移动平均; B.算术平均; C.几何平均; D.首尾折半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答案包含1至5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ADE)。 A.国内生产总值; B.商品库存额; C.人口数; D.出生人数; E.投资额;

管理统计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 (1) 一、项目背景 (2) 1.1研究目的 (2) 1.2研究意义 (2) 1.3项目调查对象 (2) 1.4项目调查时间 (2) 二、数据收集 (3) 2.1问卷调查 (3) 2.2问卷结构 (3) 2.3数据收集方式 (3) 2.4数据处理方式 (3) 2.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3) 三、数据分析 (4) 3.1根据调查结果,对调查数据进行整体分析 (4) 3.2就业意向相关分析 (7) 3.3回归分析 (8) 3.4对调查结果的认识 (10) 四、结果与结论 (10) 4.1、调查研究的建议: (10) 4.2总结: (11)

摘要: 本文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生就业中的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尝试性地构筑了就业意向的初步结构,并就此作了实际的调查研究,阐明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及其与现实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强调了应进一步加强“就业意向”的研究和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尤其是“一次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个高校的社会声望以及招生和办学的前景。从教育经济学理论来看:川这个问题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一般性就业问题或总量性就业问题,其表现为职业岗位总量不足;第二.结构性就业问题,其表现为有职业岗位存在而缺乏胜任的人选;第三,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其表现为既有职业岗位存在,也有胜任的人选,而求职者不愿填补此岗位。第一个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后两个问题与教育本身的关系密切。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来看,部分毕业生不能如期就业和部分用人单位不能如愿招聘,常常使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人员处于尴尬局面,这样的现象往往是由于结构性就业问题和选择性就业问题交织而成的。一般而言,学校作为人才产品的生产者,通过调整专业方向和提高教学质量,来解决结构性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不容怀疑的。但仅此还不够,学校办学上的努力往往会进一步带动毕业生择业要求的提高,而加剧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虽然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最终将通过实现就业而得到暂时解决,但往往是以毕业生错失最佳就业时机和离校后独自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代价的,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一次就业率”。本文对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就业意向做初步的探索,以期共进。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就是(A)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B) 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C)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就是(D)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就是两条(A) A、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与统计研究 C、统计预测与统计 D、统计服务与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就是(B)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 )的企业。(D) A、较好 B、中等 C、较差 D、好、中、差 该组的分组标志就是(A) A、性别 B、男、女 C、文化程度 D、性别与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与应该(B)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11.已知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其相关系数可能为(C)

管理统计学报告

《管理统计学》 综合性实验报告 题目:大学生消费情况综合分析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综合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比例得分 所有同学每月生活费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 10% 值 10% 男生、女生每月生活费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 小值 所有同学每月生活费的茎叶图10% 频数分布表10% 方差分析部分40% 聚类分析部分10% 语言表达与排版10% 实验报告总评(用A,B,C,D和E表示) 1.通过综合性实验检验对SPSS的掌握情况,并作为期末的考核标准之一。 二、实验内容: 1.用SPSS分别计算农村学生的比例,女生比例 2.用SPSS计算出所有同学每月生活费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3.用SPSS分别计算出男生、女生每月生活费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4.作出所有同学每月生活费的茎叶图。 5.整理所有同学每月生活费数据,制作一个频数分布表(分成5组)。 6.从每个班中随机抽10人,这10人每月生活费可以看作本班的一个随机样本,试分析信 管1班,2班,3班,4班,工业工程1班,2班之间的每月生活费的方差是否齐性,判 断每个班同学的月均生活费是否有显著差异;分析户口所在地、性别对每月的生活费的 影响是否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5)

7.以每月平均生活费、伙食费所占比例、生活费来源中家庭给予所占比例为观测变量,对 本专业学生进行聚类分析。 三、实验详细过程与结果 问题1解:采用频率分布表解答。将户口与性别放入变量中,得到户口与性别的频率统计 答:由上面得到的第二个表格得出农村学生的比例为48.8,女生的比例为37.7。 问题2解:采用频率分布表解答。在统计量选项中勾中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统计学原理试卷1(专科) 05工商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3.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 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 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 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 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 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报表 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 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12.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管理统计学选择

1、指出下列品质标志(C ) A、产品产量 B、工人工资 C、教师职称 D、工人工龄 2、指出下列连续变量(D) A、设备数B、学生数C、空调产量D、粮食产量 3、某三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5分、80分、90分,则这三个数字是(D )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4、指出下列数量指标(B) A、劳动生产率 B、国内生产总值 C、人均钢产量 D、人口密度 5、数量指标表现形式是(A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6、变量是(B ) A、可变的数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标志 C、可变的品质标志 1、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C) A、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畜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4、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为(D)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5、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B)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 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 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6、某市规定2010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为2011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 A、一个月 B、一天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 A、分组标志的选择 B、分组形式的选择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按数量标志分组 2、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B)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不成比例关系 3、某企业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正确的是(D) A、80—89% B、85%以下 C、90%以下 90—99% 85—95% 90—100% 100—109% 95—105% 100—110% 110%以上105—115% 110%以上 4、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是( B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1、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要求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A) A、104.76% B、95.45% C、200% D、50%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管理统计学综合训练二分析报告

管理统计学综合训练二统计分析报告(判断男生成绩与女生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专业班级:经济14-2班 指导教师: 王宏新 小组成员:宋佳玉林曼雪 潘香宇刘月 刘晓东刘子楗刘志强 时间:2016 年5月 分数:

一、训练要求与考查内容 1、训练要求:搜集某一个学期某个班级全部学生所学的全部学科的成绩,利用SPSS 软件进行处理,给出一个完整的统计分析报告。 2、考察内容: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知识单元 二、涉及的知识点回顾 (一)区间估计 1、两个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 若随机变量)(~),(~2 2222 111σμσμ,,X X , (1)方差已知 经标准化后两个总体平均数之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即 则两个总体平均数之差(μ1-μ2)在(1-α)置信水平下的双侧置信区间为 。 (2)方差未知(教材P 117,,不进行详细说明) ○1σ12=σ22,则两个总体平均数之差经标准化后服从自由度为(n 1+n 2-2)的t 分布; ○ 2σ12 ≠σ22,则两个总体平均数之差经标准化后近似服从自由度为v 的t 分布。 最终得到两个总体均值差的置信区间若是包含“0”,则认为两个总体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反之,若不包含“0”,则认为两个总体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两个总体方差比的区间估计 在总体均值μ1与μ2未知的情况下,)(~),(~2 2222 111σμσμ,,X X , 两个总体方差比服从 , 所以得到两个总体方差之比在1-α置信水平下的双侧置信区间为 ) 1,0(~) ()(2 2 2 1 2 1 2121N n n x x z σσμμ+ ---= 22 21212 21212221212 21)()()(n n z x x n n z x x σσμμσσαα ++-≤-≤+--)1,1(~//212 2 212 2 21--=n n F S S F σσ

统计学调查报告

统计学调查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统计学调查报告;随着当今国名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统计的应用和指导。8月7号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五十周年暨全国统计科学研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为纪念活动发来的贺信上也强调了统计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统计信息是认识国情、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统计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通过这一个星期的对网上统计资料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对校园内同学们走访和问卷,我也算是初步了解到统计学的定义和应用。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统计就是计数。小至一个人、家庭,大至一个企业、国家都有计数的任务,一个月的收入、一年的利润都会是我们经常关心盘算的。这些数据就是统计的成果。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官方统计,负责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各方面进行计数,并将这些数据资料以公共产品的方式定期公布,往往命名为统计年鉴。现在关心这些数据的不仅仅是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各方学者,普通老百姓由于其收入和物价水平相联系,

所以他们可能不知道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的确切含义,但对物价指数还是会投以关注。统计一词用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替代的涵义往往有三个: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1. 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为了管理或认识的需要,对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数量收集的活动。例如,为了了解国家的家底,我们进行人口、自然资源和财富的统计;为了让我们仍可以拥有蓝天白云,我们进行环境质量的统计。统计工作从人类产生、劳动开始,也就开始了,结绳记日就是最早的统计工作。统计工作的延续与发展使得其范围越来越大、经验积累得越来越多,客观上为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上面第一段中划横线的那句话,严格来说应该是这些数据就是统计工作的成果。2. 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关信息的总称。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取得的能够说明所研究对象的数据。例如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说明整个国家的生产规模;居民消费支出,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这些数据经常会在报纸、杂志上出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统计资料的公布不再仅仅是纸质资料了,大量的电子版的数据可以方便地从各国官方统计网站上获得,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在国外的统计局网站中,专家评价最高的是荷兰统计局的网站,网页显著位置的Statline 是荷兰统计局的电子数据库,通过它可以查找各类统计数据,并且可以免费下载。3. 统计学统计学是在统计工作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产生的,它是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统计数据的

管理统计学1(选择)

管理统计学(选择+判断) A 1.按调查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B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按数量标志将总体单位分组形成的分布数列是:A 变量数列;B 品质数列;C 变量分布数列;D 品质分布 数列;E 次数分布数列正确答案:ACE B 3.比较相对指标是用于:A 不同国家、地区和单位之间的比较;B 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比较;C 先进地区水平 和后进地区水平的比较;D 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比较正确答案:ACD 4.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A 质量指标 5.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只能用数值来表示。正确答案: 错 6.变量之间的关系按相关程度可分为:A 正相关;B 不相关; C 完全相关;D 不完全相关正确答案:BCD 7.标志变异指标的主要作用是:A 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B 反映统计数据的节奏性和均衡性;C 反映总 体单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D 分析总体的变动趋势正确答案:ABC 8.不同总体之间的标准差不能直接对比是因为:A 平均数不一致; B 计量单位不一致 C 标准差不一致; D 总体单位数不一致正确答案:AB C 9.长期趋势是影响时间序列的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正确答案: 对 10.常见的离散型分布有:A 二点分布;B 二项分布; C 均匀分布; D 泊松分布正确答案:ABD 1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A 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B 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的不同;C 取 得资料的方法不同;D 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E 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正确答案:BDE 12.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性误差;C 代表性误差;D 登记性误差正确答案:A 1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D 平均误差程度 14.抽样实际误差是指某一次具体抽样中,样本指标值与总体真实值之间的偏差。答案: 对 15.抽样误差是由于破坏了随机原则而产生的系统性误差,也称偏差。正确答案: 错 16.抽样允许误差越大,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就:A 越高;B 越低;C 无法确定;D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正确答 案:B D 17.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6%,则生产费用:A 增加 18.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单位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表述正确的是:B 前 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 19.当我们冒5%的风险拒绝了本来为真的原假设时,则称5%为显著性水平。正确答案: 对 20.当需要对不同总体或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则应使用:D 离散系数 21.当总体单位不多,差异较小时,适宜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正确答案: 对 22.点估计法一般不考虑抽样误差和可靠程度,计算简便、直观,是最常用的估计方法。正确答案: 错 23.调查时间是进行调查所需要的时间。正确答案: 错 24.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A 的连乘积 25.定序尺度可以:A 对事物分类;B 对事物排序;C 计算事物之间差距大小;D 计算事物数值之间的比值 正确答案:AB 26.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C 每一名职工 27.对连续型变量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一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

管理统计学SPSS数据管理 实验报告

数据管理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计算新变量、变量取值重编码的基本操作。 2.掌握记录排序、拆分、筛选、加权以及数据汇总的操作。 3.了解数据字典的定义和使用、数据文件的重新排列、转置、合并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提要 1.自行练习完成课本中涉及的对CCSS案例数据的数据管理操作 2.针对SPSS自带数据Employee data.sav进行以下练习。 (1)根据变量bdate生成一个新变量“年龄” (2)根据jobcat分组计算salary的秩次 (3)根据雇员的性别变量对salary的平均值进行汇总 (4)生成新变量grade,当salary<20000时取值为d,在20000~50000范围内时取值为c,在50000~100000范围内取值为b,大于等于100000时取值为a 三、实验步骤 1、针对CCSS案例数据的数据管理操作 1.1.计算变量,输入TS3到目标变量,在数字表达式中输入3,把任意年龄段分成三个组20-30设为1组,1-40设为2组41-50设为3组。图1, 图1 1.2.对已有变量的分组合并,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新变量名TS3单击“更改”按钮,原来的S3->?就会变为S3->TS3,单击“旧值和新值”按钮,系统打开“重新编码到其他变量:旧值和新值”,如下图2,

图2 图3 1.3.可视离散化,选择“转换”->“可视离散化”,打开的对话框要求用户选择希望进行离散化的变量,单击继续,如下图4,

图4 单击“生成分割点”,设定分割点数量为10,宽度为5,第一个分割点位置为18,单击“应用”,如下图, 图5 结果显示如下,

统计学调查报告模板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统计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大学生每吃水果店的情况调查报告调查小组:10班第9组 调查时间: 2014年6月10号-6月18号

大学生择业观现状情况的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章调查案设计 (1) (一)、大学生关于吃水果的相关调查问卷 (1) (二)、调查案 (2) 1、调查目的 (2) 2、调查案 (2) 3、报告说明: (3) 4、报告容: (3) 第二章我校边水果市场现状分析 (4) (一)、我校学生对边水果市场的感受和认识。 (4) (二)、分析我校学生每吃水果的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一吃几次水果 (5) 2、购买水果最看重的因素 (7) 3、最喜欢的水果种类 (8) (三)、决定我校学生购买水果的因素 (5) (四)、我校学生选择什么地点购买水果及原因 (9) (五)、分析我校边水果市场的竞争对手 (11) (六)、当季水果总结表 (8)

(七)总结及建议 (9)

第一章调查案设计(一)、大学生每吃水果现状调查问卷 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问卷表1、性别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出生地_________(农村、城市) 2、你一吃水果的次数是_______ A、不吃 B、二次一下 C、三,四次 D、每天 3、你最喜欢吃的水果是_____ A、苹果 B、香蕉 C、猕猴桃 D、芒果 4、一般在什么地买水果______ A、学校水果店 B、校外摊上 C、较远的大型超市 D、其他 5、购买水果最在意的因素______ A、价格 B、服务态度 C、质量 D、新鲜程度 E、包装 F、其他 6、每购买水果的支出_______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 (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 *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 (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 *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 (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 *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 (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 *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 (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 *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 (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 *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 (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 *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 (1)频数和频率;

调查报告(统计学)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调察报告 题目统计学 姓名李芳芳 学号 6 专业行政管理 批次/层次152/起点专科 指导教师贾孝龙 学习中心靖边教师进修学校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查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查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2调查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样本数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与时间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查问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3数据的收集与初步整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的收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的初步整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数据分析与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校生消费额的分析与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校生月消费额的样本均值、方差、众数、中位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校生平均月消费额的区间估计及必要样本数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校生消费结构分析与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榆林学院在校生共同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5总结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https://www.360docs.net/doc/1a1658053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B)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C)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D)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A)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 统计预测和统计 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B)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的企业。(D) A. 较好 B. 中等 C. 较差 D. 好、中、差 9.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A)

管理统计学总结

一,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区别和联系 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其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的显示方法、数据的分布特征与分析方法等。推断统计学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他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划分,一方面反映了统计方法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应用统计方法探索客观事物数量规律性的不同过程。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则是描述统计的进一步深入。 二,统计分组的原则 完备性:所分的组能涵盖总体,从而使总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有组可归 互斥性:各组之间的界限必须明确,从而使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只能划归到其中一个组 三,统计调查有哪些方式?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如何? 统计调查的方式主要包括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1)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重点了解重要的国情国力的一种调查方式。 (2)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自上而下同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调查组织方式。 (3)抽样调查是取得数据资料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指标进行测定,根据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有三个特点:第一,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第二、利用样本指标可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第三、抽样误差可以准确计算并事先加以控制。抽样调查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和整群抽样四种组织形式。 (4)重点调查是为了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在总体中选择个别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是指其标志总量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的单位。 (5)典型调查是对总体单位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代表性单位是指那些最充分、最集中地体现总体某些共性的单位。 四,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极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都具有一定的量纲,其数值的大小除了与变量的离散程度有关外,还受两个方面的影响:(1)与原变量值本身水平高低有关,也就是说各变异指标与变量的均值大小有关,变量值绝对水平高的,离散程

2019年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

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 一、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调查目的 (1)描述和反映本校商学院14级金融系学生对于毕业去向的意向,分析并研究各意向的分布情况; (2)在专业,性别,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对毕业意向的分布进行研究,探究这些因素对于毕业意向分布的影响。(3)分析和解释形成毕业意向分布差异的因素和原因;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本次调查的基本调查对象是本校商学院金融类的部分同学。调查单位为此范围内的每一个同学。 在此基础上,在每个专业内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抽样调查,进而对整体进行推断。 (三)调查的组织和实施方法 获取资料的方法:问卷法、文献法本小组采用的基本方法为问卷法,发放问卷60份,收回问卷54份。辅助方法为文献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获取相关背景资料,对研究素材进行丰富和补充。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抽样方法:分层抽样 将调查对象按专业分为金融工程、金融学和信用管理三个类别,然后从各个类别中随机抽取组成样本,用于对整体进行推断。数据资料整理结果如下:

在全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23人,占43%,女生31人,占57%,金融学18人,占总体1/3,信用管理18人,占总体1/3,金融工程18人,占总体1/3。选择考研的有14人,占总体的26%。选择出国深造的有1人,占总体的2%。选择自主创业的有3人,占总体6%。选择直接就业的有29人,占总体54%。选择考公务员的有7人,占总体12%。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20XX年5月9日 调查期限:20XX年5月9日―20XX年5月14日(五)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项目:性别年级专业毕业意向家庭收入情况性格特点就业优势调查表如下: 二、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一)总体分布情况与相关分析 根据问卷统计的数据得到的频数分布表和毕业意向分布饼图如下: 由上表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占总体的比例最大,占总体的54%其次是选择考研和考公务员,分别占总体的26%和12%。 选择出国深造和自主创业的人数最少,只占总体的2%和6%。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毕业意向集中在直接就业和考研两个方面,而出国深造和自主创业对本校商学院来说仍旧是比较冷僻的意向。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 B )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一个统计总体 ( C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 ( D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 ( A )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 统计预测和统计 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B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 C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8.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产情况()的企业。 ( D ) A. 较好 B. 中等 C. 较差 D. 好、中、差 9.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 性别职工人数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中学小学文盲半文盲 男 女 合计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 A ) A. 性别 B. 男、女 C. 文化程度 D. 性别和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B ) A. 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11.已知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其相关系数可能为 ( C ) A. 0.1 B. 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