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赏析

王昌龄《出塞》赏析
王昌龄《出塞》赏析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赏析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698—757),盛唐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在当时声名极著,影响很大,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盛唐人编选的《河岳英灵集》选他的诗最多,超过李白和王维。早年家贫,耕读为生,30岁左右时考取进士,开元十九年34岁时以博学宏词登科,一生仕途颇多坎坷。王昌龄性情豪爽豁达,与当时著名诗人孟浩然、王维、李颀、王之涣、李白、高适等人都颇有交游。

明代李攀龙选唐七言绝句,以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为唐人压卷之作。王世懋《艺圃撷余》则说:

于鳞(李攀龙字于鳞)选唐七言绝句,取王龙标“秦时明月汉时关”为第一,以语人,多不服。于鳞意止击节“秦时明月”四字耳。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

其实王翰、王之涣此二诗固然是唐诗中不可多得之神品,为同样题材中无与伦比之杰作,但是就整体艺术成就而言,与王昌龄此诗相比,还是略为逊色。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在其名著《盛唐诗》中,称赞王昌龄是“描绘动人形象、

戏剧性行为以及含蓄景象的大师”。而这首诗便是他这一赞誉的一个最好的例证。王昌龄七言绝句的含蓄的特点也是历代不少诗评所公认的,明代胡应麟《诗薮》便称赞王昌龄七言绝句:“神韵干云,绝无烟火,深衷隐厚,妙协《箫韶》,……千秋绝调”,“超凡入圣,俱神品也”。

“秦时明月汉时关”寥寥七字,简单明了,是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诗意无穷。诗人当此之时,明月城关已历千年,天地苍茫而无尽(下句“万里”接城关而出,正使明月城关的背景显出辽阔而无尽),而诗人之视界穿越时空,一时尽览。今时之月亦是古时之月,今时之城关亦犹古时之城关。而征人万里,戍此城关,

今古又何曾有异,但岂非也多少正因如此,此时此处之人(包括诗人)视秦汉其时其关其月其人,自有一种情怀,一种同情,一种亲切之情感。而昔时已逝,

昔人已去,此时心中自然也不能不有一些怅悒之情。而此句之佳,犹不止于此。反复诵读此诗,我们还会发现,这一联看似大致为静态的人与物,竟然也在表

现出一种极深沉悠远雄阔壮美之动态。原来这明月城关固然是从秦时经历时光

荏苒而至于汉,复从汉时至于今日,而万里征人亦仿佛从秦时便随此明月城关,征越无数岁月,而漫漫征途上,久久未能归还。于是我们从中看到诗人在鲜明

地表现出,一个民族为了度越一个长久的苦难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英勇坚定深沉

悲壮的历史感。所以诗人的笔下其实充满了一种抒情的性质,充分显示出一种富于诗意的美感。所以那些认为此诗下一联带有讽刺的意思,其实是不对的。在抒写出这样苍茫悠远雄阔壮美的境界后,一个优秀的诗人无论如何也不会迅速转

向对于现实某些具体情形的讽刺上来,因为相形之下那一类的事情总是未免显得琐碎了。是以下一联仍然主要含带抒情的性质,是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的想望,

也含带了诗人心中美好的祝愿。

王夫之《姜斋诗话》称赞王昌龄:“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颣”。也说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句非不炼,格非不高,但可作律诗起句,施之小诗,未免有头重之病。”这既说明王夫之对于诗感觉的敏锐,他意识到了这里应该是有问题,如果按历来人们通常的解读;也说明他没有能够看出这两句诗能够表现为一种流动的意象。王昌龄通过这种意象的流动感,达成了举重若轻的效果,极

其成功地在一首七言绝句中表现出了非常重大的思想内容。这种对流动的物体我们会觉得其轻的感觉上的习惯,被王昌龄在这里很好的利用上了。

接着诗的上两句,此时的诗人很自然想起了被匈奴号曰“飞将军”的英雄将领李广。秦汉之时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并不少,有的战绩还在李广之上,但以具体事迹而论,在此时此地,却也只能是李广最为合适了。还有谁的事迹也能够像李广的那样俊逸飞扬而且是带着些诗意的美呢?而他人生的不幸结局又是那样让人为之深深叹息。现代此诗的选本不少都是“卢城飞将”了,但是近代以前的版本大多是“龙城飞将”。认为应该是卢城,证据是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唐为北平郡,治卢龙县,《唐书》有卢龙府,有卢龙军。而龙城,在今外蒙古境内,是匈奴大会祭天之所。但实际上这并不能排除王昌龄的原文就是“龙城”的可能性。第一种可能,王昌龄也搞错了;第二种可能,他就是把卢龙称作了“龙城”;第三种可能,是如施蛰存所论,那时的诗人处理这种带些地理性质的问题相当随意。而从诗的韵律和字面美感上来讲,自然还是“龙城”为好。我以为还是应该改成“龙城”,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有几个人愿意去注意那些有些繁琐无味的考证呢。

诗的后两句意思和意境仍然是极好的,既有一种明朗俊爽优美的抒情性,一种豪情,也隐含一些昔人已逝今尚能有之的怅恨迷惘叹息。“龙城飞将”和“不教胡马渡阴山”两个意象流光溢彩,飞扬俊逸,同样有举重若轻的意韵。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有时在第一层比较明显的意思之下仍然隐含它意,或者即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所谓“深情苦恨,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惜后人不善读尔”。王昌龄此诗可能是他很费一番心意和功夫的作品,但是我们却看不出来什么用意的痕迹,亦《诗薮》所称其诗“和婉中浑成,尽谢炉锤之迹”一类。当然对于这样的神品,那也一定是王昌龄自己说的:“起于无作,兴于自然。”

于是王昌龄此诗仅仅通过这寥寥二十八个字,创造了一个艺术上的奇迹。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是和李白一道创造了唐代七言绝句艺术的巅

峰。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①长云暗雪山②, 孤城③遥望玉门关④。 黄沙百战穿⑤金甲⑥, 不破楼兰⑦终不还。 [注释] ①青海:指青海湖。 ②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③孤城:代指青海湖北戍边之城。 ④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⑤穿:磨破。 ⑥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⑦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赏析] 《从军行》原是汉代乐府旧题。王昌龄沿用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

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然而王昌龄却用来表现征戍者强烈的的爱国感情,而艺术成就也充分证明了王昌龄不愧为“七绝圣手”。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两句展开了东西数千里广阔的长卷,是对当时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也描绘出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湖与玉门关呢?唐代西北边陲的强敌,一是吐蕃(bō),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两句诗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身任务的自豪,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都融合在这悲壮、开阔而又迷蒙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二字,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豪壮的决心。 楼兰在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其国名可能来自牢兰海(即罗

王昌龄采莲曲.doc

王昌龄采莲曲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 点评和分享。 《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 两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 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 ( 《)唐因诗为解要》划船竟采,顾不 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近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 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 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①长云暗雪山②, 孤城③遥望玉门关④。 黄沙百战穿⑤金甲⑥, 不破楼兰⑦终不还。 [注释] ①青海:指青海湖。 ②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③孤城:代指青海湖北戍边之城。 ④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⑤穿:磨破。 ⑥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⑦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赏析] 《从军行》原是汉代乐府旧题。王昌龄沿用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然而王昌龄却用来表现征戍者强烈的的爱国感情,而艺术成就也充分证明了王昌龄不愧为“七绝圣手”。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两句展开了东西数千里广阔的长卷,是对当时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也描绘出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湖与玉门关呢?唐代西北边陲的强敌,一是吐蕃(bō),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两句诗点

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身任务的自豪,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都融合在这悲壮、开阔而又迷蒙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二字,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豪壮的决心。 楼兰在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其国名可能来自牢兰海(即罗布泊),东晋孝武皇帝太元元年(公元 376年)以后,就在历史上消失了。有人认为楼兰城的消失是由于战争的破坏,或因塔里木河改道断了水源所致,也有人认为是气候变迁的结果,众说纷纭。唐代时候已无楼兰国。王昌龄借来代指敌人,表达了爱国的激情,也反映了维护丝绸之路平安的艰难。 这首诗借荒漠、雪山作背景,恢宏壮阔,有力地陪衬出战士们抗击顽敌的决心,至今读来,犹有黄沙扑面之感。 王昌龄生平介绍 王昌龄( 698—约757 ),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727 )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 734 )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王江宁。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 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

王昌龄出塞赏析及诗意

王昌龄出塞赏析及诗意 【出塞】 作者: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 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诗意 1】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 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 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 “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 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 卷之作,实不过分。 【诗意 2】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 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 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 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 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 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 “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 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 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 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 他英勇善战, 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 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 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

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及赏析(2)

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及赏析(2) 三: (1)王昌龄的《采莲曲》中写出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采莲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这首诗刻画的是怎样一位少女的形象?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答]刻画的是美丽、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以自然的清新美丽来衬托采莲少女的活泼美丽,使少女的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意味。 (3)诗中的向脸二字用得极为神妙,你的看法如何? [答] 向脸二字用得极为神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 (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意趣生动的采莲图,刻画了一群的采莲女形象。诗的第三句说采莲女乱入池中看不见,这是因为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的荷叶之中,叶裙难分;少女的脸庞;又密又高的荷叶荷花遮住了采莲女。 答:美丽、快乐(或美丽、活泼/美丽的、充满青春活力的),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花面难辨;

: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此诗虽然写美丽自然的采莲少女,却始终没有让她们在诗中明显出现,而是巧妙地将她们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田田荷塘,荷花盛开,闻歌却不见人,不禁让人心驰神往。全诗别具一格,悠然不尽。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王昌龄《出塞》赏析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强烈的现实感和深远的历史感,被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 之作。 王昌龄的边塞诗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意境深远,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 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阔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盛唐边塞诗通过写苦中作乐,表现出健康、开朗的情绪,洋溢着乐观主义的风采和浪漫主义的精神。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篇幅虽小,而容量特大.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四句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呵!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面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 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诗人在三四句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为久戍的士卒发出呼吁,希望有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名将来率领广大战士打败敌人,夺取胜利,使敌人从此不敢再来侵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掷地作金石声!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王昌龄《送魏二》及赏析

王昌龄《送魏二》及赏析 送魏二 唐代: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译文 江楼上醉饮话别橘柚正飘香,江风吹洒细雨带给小船凄凉。 想象你独自远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梦里静听猿啼悠长。 注释 魏二:作者友人。排行第二,名字及生平均不详。 潇湘月:一作“湘江上”。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泛指今湖南一带。 清猿:即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猿与壶人争旦,缇幕与素濑交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后期(748—756)王昌龄贬龙标尉时,当是 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送别友人时在宴会上所创作的,为客中送客之作。 赏析 送别魏二的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 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个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 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 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 诗中不但写了江雨入舟,不过“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 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 舍和对离别的伤怀。“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不过 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使用皆妙,耐 人涵咏。凄凄风雨烘托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 推开,“忆君遥在潇湘月”,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 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 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 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 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有《水经注·三峡》中描写猿 声的意境:“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这首诗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 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 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 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 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 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通过造境,“道 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

王昌龄《出塞》赏析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赏析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698—757),盛唐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在当时声名极著,影响很大,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盛唐人编选的《河岳英灵集》选他的诗最多,超过李白和王维。早年家贫,耕读为生,30岁左右时考取进士,开元十九年34岁时以博学宏词登科,一生仕途颇多坎坷。王昌龄性情豪爽豁达,与当时著名诗人孟浩然、王维、李颀、王之涣、李白、高适等人都颇有交游。 明代李攀龙选唐七言绝句,以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为唐人压卷之作。王世懋《艺圃撷余》则说: 于鳞(李攀龙字于鳞)选唐七言绝句,取王龙标“秦时明月汉时关”为第一,以语人,多不服。于鳞意止击节“秦时明月”四字耳。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王之涣“黄河远上”二诗求之。 其实王翰、王之涣此二诗固然是唐诗中不可多得之神品,为同样题材中无与伦比之杰作,但是就整体艺术成就而言,与王昌龄此诗相比,还是略为逊色。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在其名著《盛唐诗》中,称赞王昌龄是“描绘动人形象、

戏剧性行为以及含蓄景象的大师”。而这首诗便是他这一赞誉的一个最好的例证。王昌龄七言绝句的含蓄的特点也是历代不少诗评所公认的,明代胡应麟《诗薮》便称赞王昌龄七言绝句:“神韵干云,绝无烟火,深衷隐厚,妙协《箫韶》,……千秋绝调”,“超凡入圣,俱神品也”。 “秦时明月汉时关”寥寥七字,简单明了,是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诗意无穷。诗人当此之时,明月城关已历千年,天地苍茫而无尽(下句“万里”接城关而出,正使明月城关的背景显出辽阔而无尽),而诗人之视界穿越时空,一时尽览。今时之月亦是古时之月,今时之城关亦犹古时之城关。而征人万里,戍此城关, 今古又何曾有异,但岂非也多少正因如此,此时此处之人(包括诗人)视秦汉其时其关其月其人,自有一种情怀,一种同情,一种亲切之情感。而昔时已逝, 昔人已去,此时心中自然也不能不有一些怅悒之情。而此句之佳,犹不止于此。反复诵读此诗,我们还会发现,这一联看似大致为静态的人与物,竟然也在表 现出一种极深沉悠远雄阔壮美之动态。原来这明月城关固然是从秦时经历时光 荏苒而至于汉,复从汉时至于今日,而万里征人亦仿佛从秦时便随此明月城关,征越无数岁月,而漫漫征途上,久久未能归还。于是我们从中看到诗人在鲜明 地表现出,一个民族为了度越一个长久的苦难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英勇坚定深沉 悲壮的历史感。所以诗人的笔下其实充满了一种抒情的性质,充分显示出一种富于诗意的美感。所以那些认为此诗下一联带有讽刺的意思,其实是不对的。在抒写出这样苍茫悠远雄阔壮美的境界后,一个优秀的诗人无论如何也不会迅速转 向对于现实某些具体情形的讽刺上来,因为相形之下那一类的事情总是未免显得琐碎了。是以下一联仍然主要含带抒情的性质,是诗人对于未来美好的想望, 也含带了诗人心中美好的祝愿。 王夫之《姜斋诗话》称赞王昌龄:“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颣”。也说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句非不炼,格非不高,但可作律诗起句,施之小诗,未免有头重之病。”这既说明王夫之对于诗感觉的敏锐,他意识到了这里应该是有问题,如果按历来人们通常的解读;也说明他没有能够看出这两句诗能够表现为一种流动的意象。王昌龄通过这种意象的流动感,达成了举重若轻的效果,极

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

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 此诗《采莲曲》写美丽自然的采莲少女,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王昌龄《采莲曲》阅读一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①谈谈你对前两句诗的理解: 答:诗人巧妙地将采莲女与周围的环境组成了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荷叶像罗裙,罗裙似荷叶,一样绿来一样美;少女的脸庞似荷花,荷花的娇艳又映衬着少女的脸庞,一样的红来一样的艳。 ②三、四句写出了伫立凝望着在刹那间所产生的感觉,请你谈谈这种感觉: 答:是一种人花难辨的朦胧飘渺之境,令人情飞思动,禁不住会问:“花耶?人耶?”又禁不住会自答道:“花也,人也。”回味不尽,品咂不尽,余韵无穷。 ③请谈谈这首诗的艺术构思: 答:如果说可以把这首诗看成是一幅《少女采莲图》的话,那么画面的中心自然应该是采莲的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也没有让采莲女们在画面上出现,而是将她们“隐”在了田田的荷叶、艳艳的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与荷花,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全诗洋溢着浮动着一种飘渺朦胧的美。 王昌龄《采莲曲》阅读二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参考答案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指荷花。 ④乱入:杂入、混入。 ⑤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⑥闻歌:听到歌声。 ⑦始觉:才知道。

王昌龄《出塞》古诗配图解析

王昌龄《出塞》古诗配图解析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 飞将: 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 匈奴畏惧他的神勇, 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 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至今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不曾间断,已 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只要当年镇守 龙城的大将军李广还在,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评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 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 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 “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 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 卷之作,实不过分。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 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 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

“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 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 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 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 他们的 诗歌 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王昌龄是这 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 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 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 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 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 未归的人们。 “万里长征人未还”, 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这里的“人”, 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 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 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 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 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 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 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 表现的 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 又 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 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 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 洋溢着 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 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 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 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 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王昌龄采莲曲教案

王昌龄采莲曲教案 王昌龄采莲曲教案 王昌龄采莲曲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描写荷塘采莲的课件,配乐录音带,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 教学过程: 一、“猜莲花”,感知古诗大意 1、猜谜引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吧!“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请打一植物名。学生猜。 师:对,是荷花。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采莲曲》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王昌龄写的。(齐读诗题)他生前就负盛名,你们想读好这首诗吗?那就跟我一起来欣赏下面的一幅美景吧!(课件出示诗人图像并配上古乐) 2、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美丽的荷塘,一群少女划着船从远处悠然而来。) 引导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荷叶、荷花、少女、船)

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景色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引导想象。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看你的脑海中能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想象到了些什么。 二、“读莲花”,感悟古诗韵律 1.听录音感知。 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朗读体会。 2、自由练读。 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自己练读。学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裁。指名读全诗,教师正音。 5、小组读。 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那请你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 6、全班齐读。 三、“说莲花’,再现古诗意境 1.指导第1、第2句。 (1)指名读诗的第1、第2句。

王昌龄《采莲曲》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昌龄《采莲曲》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采莲曲二首(其二)(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注释】: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芙蓉:即荷花。【翻译】: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赏析】此诗虽然写美丽自然的采莲少女,却始终没有让她们在诗中明显出现,而是巧妙地将她们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田田荷塘,荷花盛开,闻歌却不见人,不禁让人心驰神往。全诗别具一格,悠然不尽。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阅读训练】:一、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二、 1.谈谈你对前两句诗的理解: 2.三、四句写出了伫立凝望着在刹那间所产生的感觉,请你谈谈这种感觉: 3.③请谈谈这首诗的艺术构思:三、 1.王昌龄的《采莲曲》中写出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采莲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是: 2.这首诗刻画的是怎样一位少女的形象?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3.诗中的“向脸”二字用得极为神妙,你的看法如何?【参考答案】:一、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二、 1.答:诗人巧妙地将采莲女与周围的环境组成了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荷叶像罗裙,罗裙似荷叶,一样绿来一样美;少女的脸庞似荷花,荷花的娇艳又映衬着少女的脸庞,一样的红来一样的艳。 2.答:是一种人花难辨的朦胧飘渺之境,令人情飞思动,禁不住会问:“花耶?人耶?”又禁不住会自答道:“花也,人也。”回味不尽,品咂不尽,余韵无穷。 3.答:如果说可以把这首诗看成是一幅《少女采莲图》的话,那么画面的中心自然应该是采莲的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也没有让采莲女们在画面上出现,而是将她们“隐”在了田田的荷叶、艳艳的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与荷花,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全诗洋溢着浮动着一种飘渺朦胧的美。三、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答】刻画的是美丽、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以自然的清新美丽来衬托采莲少女的活泼美丽,使少女的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意味。 3.【答】“向脸”二字用得极为神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

王昌龄采莲曲赏析

王昌龄采莲曲赏析 王昌龄的《采莲曲》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湖画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昌龄的采莲曲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

塞下曲 王昌龄赏析

塞下曲王昌龄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的《塞下曲》是著名的边塞诗作,塞下曲·其一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而塞下曲·其二展现的是军旅生活艰难以及战争的残酷。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昌龄的《塞下曲》,欢迎阅读! 《塞下曲·其一》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韵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赏析】 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是别树一帜,颇为人们称道的。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的《塞上曲》,就是很有特色的作品。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

武力,抒发非战之情。 诗人先以“蝉鸣空桑林”强烈渲染悲凉之氛围,写得有声、有境、有情。尤其是著一“空”字,就给人造成一种萧瑟之感,面对叶尽林空,耳听寒蝉悲鸣,行人又将何以堪?诗的头两句,点出时令和边塞的具体地点,同时通过蝉鸣空桑林的描写,渲染了边地荒凉冷落的环境气氛。一个“空”字,既表现桑叶已经落尽,也表明林中空空,一片萧瑟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荒僻之感。诗人还以寒蝉凄切的鸣叫声,进一步烘托边塞的萧条荒僻。三四两句,一方面从戍边将士“出塞入塞”中,暗示这秋高马肥的季节,边塞形势紧张,一方面又从萧关内外处处是黄芦枯草的廷期环境描写,来显示将士守卫边地的艰苦。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 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

古诗王昌龄出塞的含义

古诗王昌龄出塞的含义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的古诗,,为诗人王昌龄所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诗篇。出塞:远出边塞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原文】 出塞 诗人:王昌龄朝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龙城飞将:指汉武帝时的镇关大将李广。

②胡马:指敌人的军队。 ③度:越过。 ④阴山: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山脉。 【译文一】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译文二】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明月下的边关,总容易与秦代筑关卫胡、汉代的汉胡战争等历史事件联想起来,因此当诗人看到明月边关时,胸中感慨万千:在边关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然而生还的将士却有几人?希望这样的历史悲剧不要再重演了吧!诗人一语道出了千万人的愿望与心声。 强烈的现实感,深远的历史感,使全诗显得分外凝重而深沉。诗人将诗歌置于深广的时空背景中,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被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之作。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

篇一: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6.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7.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一)6.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7.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篇二:王昌龄采莲曲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语文-魔方格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马上分享给同学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鉴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考点名称:古诗词鉴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 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

《斋心》(作者王昌龄)唐诗赏析

《斋心》(作者:王昌龄)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斋心》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1卷第4首。 【原文】 斋心 作者:唐;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注释】 ①女萝:指松萝,地衣类植物。 ②紫葛:紫藤,葛藤。 ③黄花:菊花。 ④娟娟:清丽美好貌。 ⑤“朝饮”句:《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吸风饮露。”又,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以饮花之露比喻

修身洁行。 ⑥云英:即云母。矿石名。析为片,晶亮透明。 ⑦精魄:精神魂魄。 ⑧寥寥:空阔貌。宇:全诗校:“一作府。”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昌龄的诗全集栏目。() 【繁体对照】 卷141_4【齋心】王昌齡 女蘿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 雲英化為水,光采與我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