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生命 传承创新——记301医院南楼临床部呼吸科主任医师_教授、名誉主任刘长庭

DOI:10.3772/j.issn.1009-5659.2015.23.041他是一位集温文尔雅与保健卫士于一身的人,他是一位将呼吸科室管理与生命艺术结合起来的人,他是一位将传统的老年呼吸医学和现代空间生物医学都纳入自己工作范围的人……这是怎样的一位医者?带着好奇与敬佩,我们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呼吸科名誉主任刘长庭的办公室,品味他的医学之旅,探索他的科研之路。

刘长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解放军总医院(301)南楼临床部呼吸科名誉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空间生物医学实验室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科委常委、巡视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中华老年医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和危重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空间站规划委员会专家、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与空间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担任二十余种专业杂志的常委及编委。

用37年聆听生命,传承创新,他就是刘长庭。

1978年,从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的刘长庭,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呼吸科工作。

“当面对生命的时候,你必须用心。”从事临床工作37年,刘长庭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刻苦钻研,用心跟着老专家学,虚心向同事学,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如COPD、肺炎、肺癌及呼吸危重症等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到的诊治方案。

随叫随到,此生不渝。2004年的“五一”节,在家休息的刘长庭接到“速来”二字的传呼,2分30秒后,他就已经到岗。这只是刘长庭参加的成百上千次抢救中的一个缩影,只要有需要,他总是争取第一时间到达抢救现场。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刘长庭时常对自己和学生说的一句话。多年的积累不仅让刘长庭拥有了丰富的临床

经验,同时养成了严谨细致的作风。刘长庭就是用这种“细致”书写着自己对医疗保健事业的无限忠诚……

一位83岁患者咳嗽2个多月,且病情逐渐恶化,经常大口大口地咯血,彻夜无法入眠,整个人完全垮掉。经过反复检查,发现患者肺部有阴影,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并感染”,给予了抗感染、止血、止咳等药物治疗,可1个月过去了,病情并没有好转的迹象。“是不是入院时的诊断有问题?”,以往的临床经验使刘长庭对患者的诊断产生了疑问,“不行,要再仔细查一查。”刘长庭反复询问病史,细致比较入院前及治疗中的每张肺部CT,并查阅了大量资料,提出患者可能是过敏性肺曲霉菌病。他马上调整了治疗方案,很快在患者痰中多次找到了肺曲霉菌。他的判断得到了证实,经过对症治疗,患者咯血的症状很快消失了,2个月后顺利出院,4个月后肺部阴影完全吸收。

细致,减轻了患者的病痛;细致,赢得了家属和同行们的信任与赞誉。一位被诊断为“肺癌”的患者住进了南楼,情绪极为低落,常常考虑后事的安排。刘长庭接诊病人后,从头到尾地翻看患者病历,反复比对历年来的

20多张片子,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病人过去两肺有陈旧性病灶,支气管壁虽然狭窄但很光滑,这应该不是肺癌,而是支气管内膜结核。”消息传来,患者情绪非常激动,在刘大夫的精心治疗下,病人不久顺利康复出院。

2006年9月27日,北京八达岭长城,一场喜庆的婚礼正在热烈地举行。然而,三个星期之前,新郎的父亲——一位90岁的患者却还躺在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的病床上,以为自己将永远看不到心爱的小儿子踏上红毯的那一刻了。主任医师张晓军为笔者讲述了刘长庭主任与患者的这个感人故事……。那是2006年9月初的一天,患者由急诊科转入南楼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当时,患者双肺纤维化、双肺肺炎、心衰,已经做了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你一定要亲眼看到儿子的结婚典礼啊,爸……”,儿子趴在父亲病床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患者的小儿子一直在美国读书,毕业后留在了美国工作,因为忙于事业,婚姻大事一拖再拖,也成了他的老父亲的一块心病。后来,儿子终于找到了知心人,吉日也已择好,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父亲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还有三个星期,我们一定努力争取让患者出现在婚礼的现场!不能让患者和自己都留下遗憾!”刘长庭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冷静沉着地制定了治疗计划。他每天都花大量时间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患者奇迹般地康复了。当患者出现在婚礼现场时,很多人都激动地掉下了眼泪,而此时的刘长庭又默默地投入到了另一场新的抢救中。南楼呼吸科杨晶、高艳红两位护士长回忆起当时治疗的情景依然是感慨万千。

刘长庭担任南楼呼吸科主任期间(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带领全院编制最大的科室,首先提出科室十条文化理念、临床科学服务工作十条规则、科室激励机制,还谱写了南楼呼吸科科室之歌;建立了老年呼吸病亚专科,并加强了呼吸机室、血气分析室、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实验室等建设;举办了全国和北京市老年呼吸病学术会议等二十余次,既为老年呼吸病学同行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也扩大了南楼呼吸科在国内的影响力,同时也提高了科室学术地位;科室所做的课题、获奖、发表的SCI 收录论文的数量显著提高。2009年南楼呼吸科被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评为全军保健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患者满意率达到了99.86%。学科评估同行专家认为,他所带领的科室是国内老年呼吸病学引领者。

大胆创新 硕果累累

刘长庭教授在科研工作中开疆拓土,不但在我国老

年呼吸病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为我国空间生物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在整体和分子水平研究失重对细胞、微生物、动物及人体等的影响及防护方面做了系统全面地研究,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在空间临床微生物领域属于开拓者和奠基人,国际空间站已经发现一些有害的病原菌,影响航天员健康及设备的安全,而探索微生物变异规律和感染疾病防治新策略是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学问题,刘长庭教授主持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1)在国内首次建立临床微生物样品的飞船搭载系统。刘长庭教授自主研发和设计了生物样品飞船搭载系统,依据HYK-GF15《航天员系统载人运输飞船/目标飞行器舱载产品环境试验技术条件》,通过了搭载系统冲击试验、快速减压试验和振动试验,该搭载系统完全符合神舟飞船搭载的要求,得到了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的高度评价并推广应用。

(2)主持空间微生物变异规律及重要感染疾病防控新策略研究。依托于我国“神舟”系列飞船搭载和采集微生物样品,结合信息技术科学,从基因、转录和蛋白、贯穿组层面对其发生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研究空间环境作用下病原菌的变异规律。刘长庭教授作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主持基于空间微生物变异规律探索重要感染疾病防控新策略研究。以病原菌在空间环境下性状变化和变异规律为主线,选择神舟系列飞船搭载临床常见病原菌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空间技术科学以及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表型实验筛选鉴定耐药性和致病性突变株,获得118株变异菌株,并验证和归纳病原菌空间变异规律,揭示了空间环境对病原菌的作用效应和分子机理;通过地面模拟,分析空间环境因素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影响,研究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动物模型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空间搭载病原菌致病和耐药相关分子机制、空间搭载病原菌代谢相关分子机制、空间环境诱变菌对模拟失重动物致病机制;首次在国内外发现肺炎克雷伯氏菌出现罕见的溶血现象,并阐述了相关机制,为地面该菌的毒力变异做出了预警;归纳分析空间环境对病原菌的作用规律;在国际微生物权威杂志发表空间微生物学发展方向的述评,为国内外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为保障航天员在轨健康和临床诊治新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主持空间环境下微生物腐蚀机理研究。刘长庭教授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紧密围绕“空间环境下的微生物腐蚀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

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利用航天器内微生物采集、“神舟”系列飞船搭载微生物,并结合地面模拟研究,明确载人航天器内微生物的分布和种类;针对空间环境胁迫后的微生物,综合运用空间微生物学、材料科学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揭示微生物在空间环境作用下的菌种演化变异特性;阐明空间环境影响下微生物的腐蚀机理;获取材料对空间环境下微生物的抗腐蚀性能;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角度初步建立空间站材料表面的微生物控制体系,有望延长航天器在轨时间。

(4)主持空间制药研究。刘长庭教授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课题负责人,通过空间搭载对工程制药菌株进行了生物制药前期研究,发现空间环境可诱导干扰素α1b 产量提高3倍,最终筛选出5株正向突变菌株。对搭载能制药的产酶溶杆菌进行研究,发现产量较地面对照增加39.1%。该研究明确了空间环境有利于获得高产工程制药菌株,对于拓展我国空间生物制药研究、服务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倾心栽培 下自成蹊

专家好比大树,如何做好这棵大树?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及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的刘长庭教授认为,导师之责在于育人。除临床工作外,培养人才是他的第二件重要任务。他要求学生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临床要兢兢业业,做学问要精益求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挑战自我、迎难而上。

他是导师,又不只是导师。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其所能达到的高度。刘长庭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鼓励他们做好每个重要转折点的人生规划;在学习和科研中,他尽全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生活上,他了解学生的生活困难,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在临床实践中,他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从医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使学生受到感悟。

目前,刘长庭教授的4名学生已成长为科室行政主任、主任医师等,17名学生为副主任医师。已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40余名;其中,3名博士后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1名博士后获得了全军三类岗位津贴、2名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新星、1名被评为院百名新秀等;获国家教育部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十佳杰出青年、南开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南开大学十佳医学生、周恩来奖学金各1名博士生;1名学生获北京市优秀硕士研究生;3篇论文被解

放军医学院评为优秀论文,多名研究生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进入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工作。

“光有头衔不行,关键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刘长庭经常用这句话告诫自己,激励自己在医疗和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多年来,刘长庭始终追踪国内外医学科技发展前沿,结合实践广泛展开临床、科研工作,坚持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取得新成果。1997年带领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空间生物医学研究;2006年组织召开国内首届空间生物医学研究与应用研讨会;2007年牵头组建中国宇航学会空间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08年在国内率先主编《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与探索》专著。在失重的生物学效应、空间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多项创新性、实用性成果,并在载人航天空间综合交叉学科领域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先后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和完成25项国家和省部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276篇;以LCT(Liu Chang Ting)命名微生物变异物种25株,其全基因组序列已被美国NCBI 数据库收录;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23件(ZL 201210444644.0;ZL 201310704805.X ;ZL 201210380031.5等),主编专著9部,其中1部被评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及医疗成果一、二等奖5项(排名一,一,一,二,三),荣立中央军委二等功1次、总后系统二等功1次、解放军总医院三等功1次

;获政府特殊津贴、中央保健委员会先进个人称号、总后系统科技银星、全军优秀专业人才岗位一类津贴等。

他以“用心、忠诚、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医学领域奉献着自己的心血、智慧和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医学人生,从一个山峰走向另一个山峰,相信,刘长庭教授将会征服更高的医学与科研之峰!CSTA

聆听生命 传承创新——记301医院南楼临床部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名誉

主任刘长庭

作者:张淑萍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国科技成果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年,卷(期):2015,16(23)

引用本文格式:张淑萍聆听生命 传承创新——记301医院南楼临床部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名誉主任刘长庭[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成果2015(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