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

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
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

中小学生禁毒宣传知识

(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一、什么叫毒品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

国际上对毒品的排列分十个号,主要是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安非他明、致幻剂等十类,其中海洛因占据第三、四号,即三号毒品和四号毒品,即通常在世界上被人们普遍习惯称的“三号海洛因”、“四号海洛因”。由于这样的习惯叫法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一号、二号海洛因,而一号、二号海洛因实际是吗啡(盐基物)或吗啡类。

三、毒品的特征

一般说来,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

(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

(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四、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联合国禁止

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五、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0条);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条);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第352条)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0)强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条);

(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条);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55条)。六、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毒品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对自己所实施的毒品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毒品犯罪刑事责任能力是指毒品犯罪行为人能够正确辩认自己行为的社

会性质及其意义,并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1)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七、吸毒的危害

滥用毒品直接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是极为明显的。吸毒不仅破坏人的正常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使吸毒者染上多种疾病,而且使人精神错乱、丧失人格尊严。吸毒成瘾者从事体力和智力劳动的能力逐渐削弱,乃至最后完全丧失,成为无益于社会的废人,更为严重的则导致死亡。在这方面,都有统计材料。每年,全世界与毒品有关的死亡人数估计为21万人。中江吸毒人员3000余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因为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真惜它,因此我们必须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毒品都是有害无利:

⑴毁灭自己

①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此外,由于毒品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各种皮肤病、慢性器质性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爱滋病。百年前就有诗曰“剜骨剃髓不用刀,请君夜吸相思膏(相思膏,即鸦片)”。

②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⑵祸及家庭

①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⑶危害社会

①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臵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据报道,在英国有一半吸毒者是靠犯罪获得买毒品的钱。

②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辑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如今,吸毒成为社会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③毒品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极大。它不仅摧毁人的意志、人格及良知,严重危害健康,而且使人犯罪,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吸毒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它对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系统以及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和结构会造成严重损害。吸毒会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减慢呼吸频率,降低肺功能,导致人体缺氧,产生肺水肿,最终因呼吸衰竭致人死亡;吸毒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引起脑部化学物质改变、神经功能紊乱、智能减退、血液循环障碍、胃肠功能紊乱等,从而导致头痛、抽搐、胃肠绞痛等毒副作用;吸毒可直接损害人体免疫功能,使人容易

感染疾病;女性吸毒者有闭经、痛经和排卵停止,妊娠妇女可导致早产、畸胎或胎儿死亡,若胎儿幸存也已成为毒品间接依赖者。同时,由于一些吸毒者采用静脉注射方式,他们共用未经消毒处理的注射器和针头,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吸毒使人道德泯灭,人格变异,不顾念亲情,抛却社会责任感,以致许多家庭妻离子散,骨肉相残。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庭。由于消费毒品耗资大,其入不敷出

者,为取得财源,获得毒品,不惜挺而走险,从事盗窃、抢劫、诈骗、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

听到这相信大家都已经毛骨悚然了,而且吸毒的人大多都只能活7—8年。为了生命,远离毒品!

中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B)起施行。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2、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A)。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3、维护了中华民族尊严的著名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指的是:(A),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在广州城外虎门海滩,将收缴英、美鸦片贩子的走私鸦片全部予以销毁的禁毒壮举。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6月9日 C、1841年7月17日 D、1842年10月10日 4、吗啡的成瘾性很强,并且有很多衍生物,下列不是吗啡的衍生物的是(D)。 A、海洛因 B、杜冷丁 C、美沙酮 D、麻黄素

5、下列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的是(D)。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以上说法正确吗?(A) A、正确 B、不正确 7、为进一步加强对羟亚胺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国务院批准将羟亚胺列入(B)附表品种目录进行管制。 A、《禁毒法》 B、《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C、《关于加强羟亚胺管理的决定》 D、《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办法》 8、制定《禁毒法》的必要性是(D) A、应对严峻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 B、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法律体系的需要 C、履行国际禁毒公约的需要 D、A、B和C 9、成都市禁毒委员会成立于(B)。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10、海洛因的化学名称是(A)。 A、二乙酰吗啡 B、盐酸哌替啶 C、甲基苯丙胺 D、盐酸二氢埃托啡 11、《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D)。 A、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 B、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 C、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2、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是由哪个部门发起的?(B) A、全国妇联 B、全国总工会 C、团中央 D、教育部 13、吸毒的危害有哪些方面?(D) A、危害个人,包括:摧残人的身体、扭曲人格、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传播疾病等。 B、危害家庭,包括:对家庭成员身心摧残、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贻害后代等。 C、危害社会,包括: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 D、A、B和C

【禁毒宣传】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禁毒宣传】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大全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大约20多年前,全世界吸毒和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6月26日即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什么叫毒品?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给毒品下了这样的定义,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种类 国际上对毒品的排列分十个号,主要是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安非他明、致幻剂等十类,其中海洛因占据第三、四号,即三号毒品和四号毒品,即通常在世界上被人们普遍习惯称的“三号海洛因”、“四号海洛

因”。由于这样的习惯叫法使人们误以为还有一号、二号海洛因,而一号、二号海洛因实际是吗啡(盐基物)或吗啡类。 毒品的特征 一般说来,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小学禁毒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小学禁毒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参考 1、《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切实做到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使广大在校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生命,拒绝毒品”意识,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 A、开展禁毒教育 B、开设禁毒课程 C、开展禁毒宣传 2、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 A、海洛因 B、冰毒 C、砒霜 3、“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老挝、缅甸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泰国、越南、缅甸 4、电视剧《永不瞑目》中陆毅所扮演的主角滥用的是什么毒品? A、海洛因 B、大麻 C、氯胺酮 5、《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A、学校 B、中小学校 C、大专院校 6、由于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性病,造成后代先天性畸形、缺陷、注射毒品是传染的主要途径。 A、痢疾 B、艾滋病 C、肺水肿 7、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 A、吸烟 B、喝酒 C、服食“摇头丸” 8、导致艾滋病的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的英文简称是。 A、HTLV B、HIV C、HDNA 9、海洛因是吗啡的半合成品,也就是俗称的“白粉”。同吗啡相比,其成瘾性。 A、更强 B、相当 C、更弱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 A、1839年 B、1840年 C、1848年 11、“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 A、甲基苯丙胺 B、二乙酰吗啡 C、大麻 、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意识12 A、识毒、防毒、拒毒 B、不吸毒 C、不贩毒 13、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责任制,其中学校主要领导为毒品预防教育第一责任人,为班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直接责任人。 A、学校主要领导 B、班主任 C、任课老师 14、刘德华主演的电影《门徒》反映了地区制造毒品的情况。 A、“金三角” B、“银三角” C、“金新月” 15、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 A、无色 B、浅黄色 C、浅褐色

最新学校禁毒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禁毒知识测试题 学校名称:班级:教师(学生)姓名: 一、单选题 1、《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切实做到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使广大在校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生命,拒绝毒品”意识,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 A、开展禁毒教育 B、开设禁毒课程 C、开展禁毒宣传 2、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 A、海洛因 B、冰毒 C、砒霜 3、“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老挝、缅甸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泰国、越南、缅甸 4、电视剧《永不瞑目》中陆毅所扮演的主角滥用的是什么毒品?( ) A、海洛因 B、大麻 C、氯胺酮 5、《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A、学校 B、中小学校 C、大专院校 6、由于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性病,造成后代先天性畸形、缺陷、注射毒品是传染()的主要途径。 A、痢疾 B、艾滋病 C、肺水肿 7、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 ) A、吸烟 B、喝酒 C、服食“摇头丸” 8、导致艾滋病的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的英文简称是()。 A、HTLV B、HIV C、HDNA 9、海洛因是吗啡的半合成品,也就是俗称的“白粉”。同吗啡相比,其成瘾性()。 A、更强 B、相当 C、更弱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 A、1839年 B、1840年 C、1848年 11、“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 A、甲基苯丙胺 B、二乙酰吗啡 C、大麻 12、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意识

中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及答案(2)

中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及答案(2) 中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及答案(2) 1、张某吸毒成瘾被公安机关查获,其将受到(B)处罚 A、劳动 2、脱毒只是戒毒过程的第一步,最根本的是要彻底摆脱(C)才能达到彻底康复 A、生理依赖性 B、戒断反应 C、心瘾 3、刘某贩卖数量较大的毒品被公安机关查获,其将受到(C) A、劳动教养 B、治安拘留 C、刑事处罚 4、毒品最早来源于一些(A) A、植物 5、我国现有的戒毒方式有(ABC) A、限期戒毒 B、公安强制戒毒 C、劳教戒毒 6、私自种植等毒品原植物是(A) A、违法的,将受到处罚B、可以种植少量,不违法 7、我国法律规定,毒品主要是指、、及以下物品(B) A、香烟 B、 C、白酒 8、吸毒人员张某将一小包交给高考 A、贩卖毒品罪 B、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毒品罪 C、不算犯罪 9、戒毒的程序一般包括(ABC)三个相互紧扣不可分割的阶段,其中哪一个环节薄弱或措施不力都会导致戒毒的失败 A、急性脱瘾 B、康复 C、回归社会 D、监测 10、国际禁毒公约把毒品分成两大类即(AB) A、品 B、精神药物 C、 D、 11、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A)意识 A、识毒、防毒、拒毒 B、不吸毒 C、不贩毒 12、我国刑法规定,毒品是指(ABC)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 A、、 B、胺、 C、、 13、今年“国际禁毒日”期间禁毒宣传的主题是:(A) A、珍惜自我,健康诀择B、珍爱 生命,关爱未来,关心下一代 14、张某吸毒,有时让王某为其购买毒品,王某借机从中牟利,对王某的行为是否应追究刑事责任(A) A、应该 B、不应该 C、由所涉毒品数量决定 15、世界著名的非法毒品生产基地是(A) A、东南亚的“金三角” 、B 阿富汗 C、伊朗 D、百慕大三角 16、是(C)的衍生物 A、B、C、 17、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A) A、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B、仅危害本人身体 18、某药材公司经营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大量出售可用于制造的原料麻黄素,其行为构成(C) A、玩忽职守罪 B、贩卖毒品罪 C、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19、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责任制,其中学校主要领导为毒品预防教育第一责

小学生禁毒知识禁毒知识

主题班会教案 内容:小学生禁毒知识的初步认识 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过程: 禁毒宣传资料 2014年6月26日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做些介绍: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二、易染人群和环境: 从理论上讲,任何人在一定环境中和条件下均有可能成为吸毒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见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瘾,被认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尽管各种条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认为是不染吸毒

人群。当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对的,还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毒品存在的情况下易感性强。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一)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三)个体户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些个体户富了,他们有的是钱,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们虽然有钱,但是也存在很多烦恼和苦闷,为了追求刺激,消除烦恼,他们走向毒渊。有些个体户的亲人长期处在吸毒的环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会参与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贩毒分子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寻这些“阔老”,使用种种技俩,诱骗这些“钱老板”吸毒,这也是个体户吸毒多的因素之一。 (四)某些职业人员

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 答案

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B) A、“7.28” B、“6.26” C、“3.15” D、“5.17” 2.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A)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下面哪种毒品属于新型毒品( C ) A、鸦片 B、海洛因 C、K粉 D、吗啡 4.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 A ) A、1839 B、1840 C、1848 D、1842 5.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D )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非法持有海洛因()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 B、10 C、 15 D、 20 7.今年联合国禁毒宣传的主题是(A) A、无毒青春健康生活 B、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C、拒绝毒品健康抉择 D、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8.毒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 )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治疗性 9.对吸毒人员吸毒后的变化描述错误的(A) A、生活规律发生改变,一般饮茶与白酒,不喜欢吃水果。 B、发生明显改变,脾气变得暴躁、易怒,甚至狠毒、残忍。 C、不明用途支出增多,编造各种谎言向家人要钱,向亲友借钱,甚至偷拿家中财物。 D、健康状况明显下降,表现为疲倦、憔悴、消瘦、衰老等。 10.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D)克,可判处死刑。 A、20 B、30 C、40 D、50 11.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A )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12. 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什么?(A) 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 B、瞳孔放大,不聚光 C、身体瘦弱 D、身体浮肿 13.吸食大麻烟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吸一支大麻烟对肺功能的影响比一支香烟大( B)倍。 A、5 B、10 C、15 D、30 14.鸦片战争前,中国吸食鸦片的人口约在( B )人以上。 A、100万 B、200万 C、250万 D、400万

中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目与答案

中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目与答案(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B)起施行。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2、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A)。A、依赖性B、非法性C、危害性D、合法性 3、维护了中华民族尊严的著名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指的是:(A),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在广州城外虎门海滩,将收缴英、美鸦片贩子的走私鸦片全部予以销毁的禁毒壮举。A、1839年6月3日B、1840年6月9日C、1841年7月17日D、1842年10月10日 4、吗啡的成瘾性很强,并且有很多衍生物,下列不是吗啡的衍生物的是(D)。 A、海洛因 B、杜冷丁 C、美沙酮 D、麻黄素 5、下列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的是(D)。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以上说法正确吗?(A)A、正确B、不正确 7、为进一步加强对羟亚胺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国务院批准将羟亚胺列入(B)附表品种目录进行管制。A、《禁毒法》B、《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C、《关于加强羟亚胺管理的决定》D、《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办法》 8、制定《禁毒法》的必要性是(D)A、应对严峻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B、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法律体系的需要C、履行国际禁毒公约的需要D、A、B和C 9、成都市禁毒委员会成立于(B)。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 10、海洛因的化学名称是(A)。A、二乙酰吗啡B、盐酸哌替啶C、甲基苯丙胺D、盐酸二氢埃托啡 11、《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D)。A、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B、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C、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 12、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是由哪个部门发起的?(B)A、全国妇联B、全国总工会C、团中央D、教育部 13、吸毒的危害有哪些方面?(D)A、危害个人,包括:摧残人的身体、扭曲人格、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传播疾病等。B、危害家庭,包括:对家庭成员身心摧残、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贻害后代等。C、危害社会,包括: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D、A、B和C 14、《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开展全民禁毒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遵循“面向全民、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注重实效”的方针。以上说法正确吗?(A)A、正确B、不正确 15、《禁毒法》规定,(B)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A、乡镇B、县C、市D、省

小学生禁毒宣传

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 毒品基本知识 我国《禁毒法》和《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

极强,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引起焦虑和紧张,易产生错觉及被迫害的感觉而引发暴力行为。 麻古,系泰语音译,是冰毒的片剂。 摇头丸,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摇头丸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精神依赖性很强,使用后使人极度兴奋或产生错觉,摇头不止,行为失控,极易诱发精神分裂症。 氯胺酮,俗称K粉,易导致迷幻,产生错觉。在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易发生氯胺酮的滥用现象。 大麻,吸食大麻会产生错觉,情绪激动,行动异常,好斗,继而会产生焦虑猜疑,倦怠昏睡。吸食过量通常导致精神失常,因而常易诱发车祸和暴力犯罪。 传统毒品种类 1、鸦片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2、吗啡 吗啡是从鸦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在鸦片中含量10%左右,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状,具有镇痛、催眠、止咳、止泻等作用,吸食后会产生欣快感,比鸦片容易成

瘾。长期使用会引起精神失常、谵妄和幻想,过量使用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历史上它曾被用做精神药品戒断鸦片,但由于其副作用过大,最终被定为毒品。 3、海洛因 化学名称“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镇痛作用是吗啡的4——8倍,医学上曾广泛用于麻醉镇痛,但成瘾块,极难戒断。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的疾病。历史上它曾用做精神药品戒断吗啡,但由于其副作用过大,最终被定为毒品。 4、大麻 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有毒大麻和无毒大麻。无毒大麻的茎、杆可制成纤维,籽可榨油。有毒大麻主要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大麻类毒品主要包括大麻烟、大麻脂和大麻油,主要活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大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吸食后产生欣快感,有时会出现幻觉和妄想,长期吸食会引起精神障碍、思维迟钝,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5、杜冷丁 杜冷丁即盐酸哌替啶,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其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但镇静、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

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哪个毒品是目前世界上吸食人群最多的?(B) A、可卡因 B、海洛因 C 、大麻 2、以下哪个是当前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 B ) A、禁贩、禁种、禁吸 B、“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C、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3、强制戒毒的期限为:(B ) A、 1 个月 B、3 至 6 个月 C、3 年 4、公安机关在吸毒者吴某住宅搜出鸦片 300 多克,经多方查证,均无法证明吴某的鸦片是从何而来。按照刑法的规定如何处罚吴某?(C ) A、以贩卖毒品罪论处 B、治安处罚 C、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 5、每年的哪个日子为国际禁毒日?( A )

A、 6 月 26 日 B 、7 月 26 日 C、 8 月 26 日 6、民族英雄林则徐于 1839 年的什么日子在广东虎门进行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B ) A、 5 月3日 B、 6月 3日 C、 7月 3日 7、王某以滑石粉冒充海洛因进行贩卖时被公安机关抓获。按照刑法规定如何处罚王某的行为?( A) A、以贩卖毒品罪处罚 B、以诈骗罪处罚 C、批评教育后释放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是哪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 A A、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 B、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C、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 9、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 B) A、 1839 年 6 月 B、 1840 年 6 月 C、 1941 年 6 月 10、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制造毒品原料的,如何处罚?( C)

A、以非法贩卖制毒物品罪论处 B、以非法提供毒品罪论处 C、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11、张某是某迪吧老板,明知一些人经常在该迪吧吸食摇头丸,张某却视而不见。对张某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C) A、批评教育 B、无法处理 C、以容留他人吸毒罪论处 12、按照有关规定,对于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 B ) A、刑事拘留 B、劳动教养 C、判处刑罚 13 、于某携带 580 克海洛因乘坐由昆明开往某市的列车,当列车到达某市后,在火车站被公安机关抓获,问于某构成何罪?( C ) A、走私毒品罪 B、贩卖毒品罪 C、运输毒品罪 14、李某带杨某去迪吧,并向杨某宣扬服食“摇头丸”的好处,引诱杨某服食“摇头丸”,服食后两人均被公安人员抓获。按照法律规定,如何对李某的行为进行处罚?( A ) A、以引诱他人吸食毒品罪论处 B、以贩卖毒品罪论处 C、以欺骗他人吸毒罪论处

学校禁毒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学校禁毒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为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知晓禁毒常识,提高学生们禁毒意识,xx 一中团委会组织开展了禁毒知识竞赛。 xx一中团委会提前向学生发放了《xx市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让学生先进行学习。全校各班级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进行2015年禁毒知识竞赛初赛,初赛结束后班主任现场讲解题目,加深学生的印象,高二级各班选出1名同学参加学校决赛。2015年9月25日上午,共28人参加决赛,决赛采用必答题、风险题、抢答题三种形式,限定答题时间,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根据自己对毒品知识的了解,积极答题,最终决出前三名,高二(7)陈xx获一等奖,高二(3)房xx获二等奖,高二(8)肖xx获三等奖,准备参加市赛。通过本次禁毒知识竞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禁毒知识的了解,全体同学参加初赛,班级为单位参加复赛,在提高禁毒教育覆盖面的同时提高了禁毒教育的延续性,比单纯的发资料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xx一中师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师生拒毒、防毒、禁毒的意识。当前,社会吸毒人员群体中,青少年的人数日趋增加,多数青少年因为对毒品的知识了解不够,对吸毒的危害性认识不清,因而走上吸食毒品道路,学校作为禁毒工作的第二道防线,为防止毒品在校园这块净土上播下种子,xx一中将继续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将禁毒教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列入课程,走进课堂,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当前禁毒形势的严峻性,

进一步增强师生识毒,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扎实推进本校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通过竞赛,让更多的在校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制毒品诱惑,不让毒品进校园、进家庭,积极投身到禁毒工作中来。比赛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不仅要做一名小小的禁毒知识宣传员,而且还要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到禁毒活动中,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谐。禁毒宣传教育是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次组织禁毒知识竞赛,是xx一中开展2015年“青少年远离毒品”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通过活动的教育引导,使青少年牢固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自觉抵制毒品,积极参与禁毒。 xx一中还积极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远离毒品宣誓签名大会,还利用黑板报禁毒专刊及预防毒品知识讲座等宣传阵地向学生进行禁毒知识的宣传,xx一中今后还将开展更多的禁毒教育活动。

小学禁毒宣传资料

小学禁毒宣传资料 导语:禁毒是指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 小学禁毒宣传资料 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摇头丸、K粉) 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

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1)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2)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吸毒贻害后代。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1)好奇心。因为新鲜好奇,想试一试而沾上了吸毒行为。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初中生开始吸毒,多数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2)寻找刺激。把吸食毒品当作吸烟、喝酒一样,满足消遣和享乐的需要。这种动机,青少年多数和在社交场合或

2021年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

1、何谓“国际禁毒日”? 欧阳光明(2021.03.07) 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什么是毒品? 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摇头丸、K粉) 3、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毒品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

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4、吸毒有哪些危害? (1)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2)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吸毒贻害后代。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吸毒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5、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好奇心。因为新鲜好奇,想试一试而沾上了吸毒行为。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初中生开始吸毒,多数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最新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

三年级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B) A、“7.28” B、“6.26” C、“3.15” D、“5.17” 2.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A)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下面哪种毒品属于新型毒品( C ) A、鸦片 B、海洛因 C、K粉 D、吗啡 4.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哪一年(A) A、1839 B、1840 C、1848 D、1842

5.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D)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非法持有海洛因()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 B、10 C、 15 D、 20 7.今年联合国禁毒宣传的主题是(A) A、无毒青春健康生活 B、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C、拒绝毒品健康抉择 D、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8.毒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 )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治疗性 9.对吸毒人员吸毒后的变化描述错误的(A) A、生活规律发生改变,一般饮茶与白酒,不喜欢吃水果。

B、发生明显改变,脾气变得暴躁、易怒,甚至狠毒、残忍。 C、不明用途支出增多,编造各种谎言向家人要钱,向亲友借钱,甚至偷拿家中财物。 D、健康状况明显下降,表现为疲倦、憔悴、消瘦、衰老等。 10.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D)克,可判处死刑。 A、20 B、30 C、40 D、50 11.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A )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12. 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什么?(A) 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 B、瞳孔放大,不聚光 C、身体瘦弱 D、身体浮肿 13.吸食大麻烟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吸一支大麻烟对肺功能的影响比一支香烟大( B)倍。 A、5

2016年禁毒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参考题目 参赛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289691.html,/Contest_2016.htm 1、氯胺酮的别称的是 A.疯药 B.狂欢 C.K粉 正确答案:C 2、我们从电视或书本上读到的“大烟”(毒品)指什么? A.鸦片 B.冰毒 C.摇头丸 D.可卡因 正确答案:A 3、以下不是合成毒品是 A.摇头丸 B.大麻 C.冰毒 D.甲卡西酮 正确答案:B 4、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个烟? A.香烟 B.大麻 C.鸦片 D.可卡因正确答案:C 5、合成毒品“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 A.甲基苯丙胺 B.大麻 C.鸦片 D.可卡因 正确答案:A 6、“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 )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缅甸、老挝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伊朗、阿富汗、伊拉克 D.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 正确答案:A 7、“银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产量集中的( )等国家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该地区主要出产的毒品原植物是古柯和大麻。 A.拉脱维亚、智利、阿根廷 B.古巴、拉脱维亚、玻利维亚 C.智利、阿根廷、巴西 D.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 正确答案:D 8、在中国下列哪一种物品是毒品? A、香烟B.茶叶C.大麻D.酒 正确答案:C 9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心理治疗是帮助成瘾者戒毒的有效方法之一B.冷火鸡疗法是海洛因成瘾者戒毒的方法之一C.美沙酮替代治疗能帮助冰毒成瘾者戒断毒瘾D.杜冷丁是一种药品 正确答案:C 10、可卡因的原植物是( ),曾经是古代美洲原住民的提神草。 A.北美仙人球 B.阿拉伯茶 C.烟草 D.古柯 正确答案:D

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_小学生禁毒宣传资料

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_小学生禁毒宣 传资料 对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禁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对小学生禁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小学生禁毒知识宣传教育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毒品基本知识我国《禁毒法》和《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鸦片,俗称大烟。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风干,变成棕褐色的粘稠状物,就是鸦片。有毒性,容易成瘾,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各种疾病。鸦片类毒品的原植物是罂粟,我国严禁非法种植罂粟。割过浆的罂粟壳也是国家规定管制的一种麻醉药品。 海洛因,学名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它是鸦片的衍生物,是吗啡与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成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剂量过大可致死。 冰毒,学名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因其形状像碎冰而得名。冰毒对人的中枢神经有极强的兴

奋作用,多次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因发生精神分裂症而自杀、自残。“成瘾性极强,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引起焦虑和紧张,易产生错觉及被迫害的感觉而引发暴力行为。 麻古,系泰语音译,是冰毒的片剂。 摇头丸,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摇头丸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精神依赖性很强,使用后使人极度兴奋或产生错觉,摇头不止,行为失控,极易诱发精神分裂症。 氯胺酮,俗称K粉,易导致迷幻,产生错觉。在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易发生氯胺酮的滥用现象。 大麻,吸食大麻会产生错觉,情绪激动,行动异常,好斗,继而会产生焦虑猜疑,倦怠昏睡。吸食过量通常导致精神失常,因而常易诱发车祸和暴力犯罪。 传统毒品种类1、鸦片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2、吗啡 吗啡是从鸦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在鸦片中含量10%左右,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状,具有镇痛、催眠、止咳、止泻等作用,吸食后会产生欣快感,比鸦片容易成瘾。长期使用会引起精神失常、谵妄和幻想,过量使用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历史上它曾被用做精

禁毒知识竞赛题库 (1)

禁毒知识竞赛题库 一、选择题 1、《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 B ),切实做到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使广大在校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生命,拒绝毒品”意识,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 A、开展禁毒教育 B、开设禁毒课程 C、开展禁毒宣传 2、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C )。A、海洛因B、冰毒C、砒霜 3、“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A )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老挝、缅甸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泰国、越南、缅甸 4、《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 C ) A. 2007年12月29日 B. 2008年1月1日 C. 2008年6月1日 5、《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A )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A、学校 B、中小学校 C、大专院校 6、由于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性病,造成后代先天性畸形、缺陷、注射毒品是传染( B )的主要途径。A、痢疾B、艾滋病C、肺水肿 7、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C)A、吸烟B、喝酒C、服食“摇头丸” 8、导致艾滋病的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的英文简称是(B)。 A、HTLV B、HIV C、HDNA 9、海洛因是吗啡的半合成品,也就是俗称的“白粉”。同吗啡相比,其成瘾性(A)。 A、更强 B、相当 C、更弱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B)。A、1839年B、1840年C、1848年 11、“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A)。 A、甲基苯丙胺 B、二乙酰吗啡 C、大麻 12、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A)意识。 A、识毒、防毒、拒毒 B、不吸毒 C、不贩毒 13、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责任制,其中学校主要领导为毒品预防教育第一责任人,(A)为班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直接责任人。A、学校主要领导B、班主任C、任课老师 14、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A)。 A、禁毒宣传教育; B、遏制毒品来源; C、全社会参与 15、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A)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 A、无色 B、浅黄色 C、浅褐色 16、( B)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C、公安部 17、氯胺酮一般以盐酸盐形式存在,盐酸氯胺酮为(A)结晶性粉末。 A、白色 B、浅黄色 C、浅褐色 18、.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是(A) A. 隔离 B. 看护 C. 约束 19、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A)。 A、负刑事责任 B、不予刑事处罚 C、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小学生禁毒知识测试题

1、《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切实做到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使广大在校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生命,拒绝毒品”意识,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单选题) A、开展禁毒教育 B、开设禁毒课程 C、开展禁毒宣传 2、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单选题) A、海洛因 B、冰毒 C、砒霜 3、“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单选题) A、泰国、老挝、缅甸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泰国、越南、缅甸 4、电视剧《永不瞑目》中陆毅所扮演的主角滥用的是什么毒品?(单选题) A、海洛因 B、大麻 C、氯胺酮 5、《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单选题) A、学校 B、中小学校 C、大专院校 6、由于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性病,造成后代先天性畸形、缺陷、注射毒品是传染()的主要途径。(单选题) A、痢疾 B、艾滋病 C、肺水肿 7、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单选题) A、吸烟 B、喝酒 C、服食“摇头丸” 8、导致艾滋病的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的英文简称是()。(单选题) A、HTLV B、HIV C、HDNA 9、海洛因是吗啡的半合成品,也就是俗称的“白粉”。同吗啡相比,其成瘾性()。

(单选题) A、更强 B、相当 C、更弱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单选题) A、1839年 B、1840年 C、1848年 11、“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单选题) A、甲基苯丙胺 B、二乙酰吗啡 C、大麻 12、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意识(单选题) A、识毒、防毒、拒毒 B、不吸毒 C、不贩毒 13、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责任制,其中学校主要领导为毒品预防教育第一责任人,()为班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单选题) A、学校主要领导 B、班主任 C、任课老师 14、刘德华主演的电影《门徒》反映了()地区制造毒品的情况。(单选题) A、“金三角” B、“银三角” C、“金新月” 15、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单选题) A、无色 B、浅黄色 C、浅褐色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自()起施行。(单选题) A、2007年12月29日 B、2008年1月1日 C、2008年6月1日 D、2008年6月26日 17、氯胺酮一般以盐酸盐形式存在,盐酸氯胺酮为()结晶性粉末。(单选题) A、白色 B、浅黄色 C、浅褐色 1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我国著名历史人物()写的诗句,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单选题)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2017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一、活动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活动目标: 1、知识: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被毒品夺去生命,100 万人因毒品丧失工作能力。毒患,正以迅疾的发展速度,威胁着人类社会,吞噬着人类文明。通过活动,再次呼吁每一位同学,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禁毒的号召,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性,真正认清毒品的危害,从内心深处憎恶毒品,拒绝毒品;自觉学习、宣传禁毒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积极配合、协助公安政法机关打击惩治毒品违法犯罪。 2、情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 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3、技能: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活动过程: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

去年,学生处与卫生室组织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上海市禁毒馆,并在全校开展了禁毒教育画展及卫生员培训。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禁毒教育,使全校师生认清毒品形势,了解毒品种类及其严重的危害性,禁毒工作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加深对毒品及其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1. 认清毒品形势,增强禁毒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毒品泛滥已构成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毒品犯罪成蔓延之势。我国毒情从1992年148000人上升到2002年的100万人。我国的吸毒人员的主要群体是青少年和青壮年,他们的年龄在15~30岁之间。南方某城市有两个班集体吸毒,全部进了青少年戒毒所,面对空旷的教室,触目惊心。经静脉吸毒者中约有40%因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我国艾滋病患者中约有80%为吸毒者。 毒品是令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公害,禁毒是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共同责任,是中国人们的根本利益所在。 2. 认清毒品及其危害性: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