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与天线习题

微波与天线习题
微波与天线习题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1.在一均匀无耗传输线上传输频率为3GHZ 的信号,已知其特性阻抗0Z =100Ω,终端接

l Z =75+j100Ω的负载,试求:

① 传输线上的驻波系数; ② 离终端10㎝处的反射系数; ③ 离终端2.5㎝处的输入阻抗。

2.由若干段均匀无耗传输线组成的电路如图,已知g E =50V ,Z 0=g Z =

1l Z =100Ω,Z 01=150Ω,2l Z =225Ω,求:

① 分析各段的工作状态并求其驻波比;

② 画出ac 段电压、电流振幅分布图并求出极值。

3.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500Ω,负载阻抗l Z =200-j250Ω,通过4

λ

阻抗变换器及并联支节线实现匹配,如图所示,已知工作频率f =300MHZ ,求4

λ

阻抗变换段的特性阻抗01Z 及并联短路支节线的最短长度min l 。

4.性阻抗为0Z 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为ρ,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min1l ,试证明此时终端负载应为

min1

min1

1tan tan l j l Z j l ρβρβ-Z =-

5 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

4

λ

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6某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特性阻抗为0Z =50Ω,终端接有未知负载l Z ,现在传输线上测得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00mV 和200mV ,第一个电压波节的位置离负载min13

l λ

=,试求

负载阻抗l Z 。

7.传输系统如图,画出AB 段及BC 段沿线各点电压、电流和阻抗的振幅分布图,并求出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图中R=900Ω)

8.特性阻抗0150Z =Ω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250100l j Z =+Ω,用

4

λ

阻抗

变换器实现阻抗匹配如图,试求

4

λ

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01Z 及离终端距离。

9.设特性阻抗为050Z =Ω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阻抗10075l j Z =+Ω的复阻

抗时,可用以下方法实现

4λ阻抗变换器匹配:即在终端或在4

λ

阻抗变换器前并接一段终端短路线,如图所示,试分别求这两种情况下4

λ

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01Z 及短路线长度l 。

(a )

(b)

10.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70Ω,负载阻抗为70140l j Z =+Ω,工作波长

20λ=cm 。试设计串联支节匹配器的位置和长度。

11.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70Ω,负载阻抗l Z =66.7Ω,为了使传输主线上不出现驻波,在主线与负载之间接一

4

λ

的匹配线。求: ①匹配线的特性阻抗;

②设负载功率为1KW ,不计损耗,求电源端的电压和电流值;

③求主线与匹配线接点处的电压和电流值; ④求负载端的电压和电流。

(答案:①200Ω,②775V ,1.29A ,③775 V ,1.29 A ,④258V ,3.87A

第二章 规则金属波导

1.空心矩形金属波导的尺寸为a ?b=2

2.86?10.16mm 2

,当信源的波长分别为10cm ,8cm 和3.2cm 时问:

①哪些波长的波可以在该波导中传输?对于可传输的波在波导内可能存在哪些模式? ②若信源的波长仍如上所述,而波导尺寸为a ?b=72.14?30.4mm 2

,此时情况又如何? 2.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7230a b mm mm ?=?,波导内充满空气,信号源频率为3GHZ ,试求:

① 波导中可以传播的模式

② 该模式的截止波长C λ,相移常数β,波导波长g λ,相速p ν,群速和波阻抗。 3.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2310a b mm mm ?=?,波导内充满空气,信号源频率为10GHZ ,试求

① 波导中可以传播的模式;

② 该模式的截止波长C λ,相移常数β,波导波长g λ及相速p v 。

4.用BJ-100矩形波导以主模传输10GHZ 的微波信号,①求C λ、g λ、β和波阻抗w Z ;②若波导宽边尺寸增加一倍,问上述各量如何变化;③若波导窄边尺寸增大一倍,上述各量如何变化?④若尺寸不变,工作频率为15GHZ ,上述各量如何变化?

5.试证明工作波长λ,波导波长g λ和截止波长C λ满足以下关系:

λλλ=

6.已知矩形波导的尺寸为2

2310a b mm ?=?,试求: ① 传输模的单模工作频带;

② 在a ,b 不变情况下如何才能获得更宽的频带? 7.用BJ-32波导作馈线。

① 当工作波长为6 cm 时,波导中能传输哪些模式?

② 若用测量线测得波导中传输TE 10模时两波节点之间的距离为10.9cm ,求λ与g λ。(答

案:g λ=21.8cm ,λ=12cm )

③ 波导中传输H 10波时,设λ=10cm ,求C λ与g λ,p v 与g v 。

第四章微波网络基础

1.同轴波导转换接头如图所示,已知其散射矩阵为

[]11

1221

22s

s s s s ??

=???

?

求:(1)求端口②匹配时端口①的驻波比

(2)求当端口②接反射系数为2Γ的负载时,端口①的反射系数; (3)求端口①匹配时端口②的驻波比。

2.求图(a)二端口网络的归一化转移矩阵及散射矩阵。

(a )

3.求如图终端接匹配负载时的输入阻抗,并求出输入端匹配的条件。

Γ处接匹配负载;测得距参考4.设某系统如图所示,双口网络为无耗互易对称网络,在终端

2

λ处为电压波节点,驻波系数为1.5。试求该双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面下距离L1=0.125

g

5.试求如图(a)所示并联网络的[]S矩阵。

(a)

6. 试求如图所示网络的[]S矩阵。

答案:[]222222Z Z Z S Z Z Z ???

?++??=???

??++?

7. 设如图所示的双口网络[]S 已知,终端接有负载l Z ,求归一化输入阻抗。

答案:11in in in

+ΓZ =

-Γ,其中in Γ=11b a =12211112211S S S S Γ

+-Γ为参考面l T 处的反射系数)

第七章 1.什么是衰落,简述引起衰落的原因 2.什么是传输失真,简述引起失真的原因。 3.什么是视距传播,简述视距传播的特点。 4.什么是天波传播,简述天波传播的特点。 5.试分析夜晚听到的电台数目多且杂音大的原因。

第八章

1.设均匀三元直线阵由三个半波振子组成,其排列如图8-45所示,求: ①此阵列的阵方向函数;

②若它们的相位差ζ=0,画出它们的阵方向图; ③若它们的相位差90ζ= ,再画出它们的阵方向图。

2.有两个平行于z 轴并沿x 轴方向排列的半波振子,若①/4d λ=,2

π

ζ=

;②

3/4d λ=,2

π

ζ=

时,试求其E 面和H 面方向函数,并画出方向图。

3.若将上述两个半波振子沿y 轴排列,重复上题的计算。

最新《微波技术与天线》傅文斌-习题答案-第2章

第2章 微波传输线 2.1什么是长线?如何区分长线和短线?举例说明。 答 长线是指几何长度大于或接近于相波长的传输线。工程上常将1.0>l 的传输线视为长线,将 1.0

微波技术与天线总结

相速Vp :电压、电流入射波(或反射波)的等相位面沿传输方向的传播速度,用Vp 表示。 波长λ:传输线上电压(或电流)波的相位相差2π的两观察点间的距离称为波长,记为λ。 反射系数Γ:传输线上任一点z 处的反射波电压(或电流)和入射波电压(或电流)的比值,记作Γu(z)(或Γi(z)),它和阻抗本身有周期=λ/2,|Γ|与ρ为系统不变量,|Γ|∈[0,1], ρ∈[1,∞)。 驻波系数ρ:传输线上波腹点电压与波节点电压之比,记为ρ。 沿z 向传播的导行波的相速定义为导波的等相位面向前移动的速度,记为Vp 。 群速Vg :指一群具有非常接近的角频率ω和相移常数β的波,在传输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同速度,这个速度代表能量的传播速度,用Vg 表示。 无纵向场分量,即Ez=Hz=0。只有横向电磁场分量,故称为横电磁模(TEM )。 有纵向场分量。a)Ez ≠0,Hz=0,为横磁模(TM )。只有电场才有纵向分量,故又称电模(E);b) Ez=0,Hz ≠0,为横电模(TE )。只有磁场才有纵向分量,故又称磁模(H);c)Ez ≠0,Hz ≠0,为混合模,TE 、TM 线性叠加。 电基本振子:无限小的线性电流单元,即长度L 远小于工作波长λ,线上电流振幅和相位处处相通。 对称振子:由两根粗细和长度都相同的导线构成,中间为两个反馈点。 全波振子:对称振子的臂长为2h=λ的振子。 半波振子:对称振子的臂长为2h=λ/i 的振子。 谐振fo :在导体中,电储能等于磁储能。 谐振波长:光波长整数倍的波长。 方向性系数D :表示天线向某一个方向集中辐射电磁波的程度,即天线在远区最大辐射方向上某点的平均辐射功率密度(Smax)av 与平均辐射功率相同的无方向性天线在同一点的平均辐射功率密度(So)av 之比(Pr 、R 相同)。 增益系数G :天线在远区最大辐射方向上某点的平均功率密度与平均输入功率相同的无方向性天线在同一点的平均功率密度之比(Pin 、R 相同)。 效率ηA :天线的平均功率Pr 与平均输入功率Pin 之比。 输入阻抗Zin :天线输入端(或传输线上任一点z 处)的复电压与复电流之比。 有效长度Lein :在保持实际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场强不变的条件下,假设天线上电流为均匀分布时天线的有效长度,天线的有效长度越长,表明天线辐射能力越强。 电基本振子:近区场kr<<1,感应场,远区场kr>>1,辐射场。 品质因数Q :描述谐振系统选频特性优势和能量损耗度。 方向图:天线辐射的电磁波在固定距离上。 二元阵天线:两个形式和取向相同的天线单元沿直线坐标系的某一坐标轴排列。 p v ω β=πλβ= 2

微波技术与天线傅文斌习题答案第4章

第4章 无源微波器件 4.1微波网络参量有哪几种?线性网络、对称网络、互易网络的概念在其中有何应用? 答 微波网络参量主要有转移参量、散射参量、阻抗参量和导纳参量。线性网络的概念使网络参量可用线性关系定义;对二口网络,对称网络的概念使转移参量的d a =,散射参量的2211S S =,阻抗参量的2211Z Z =,导纳参量的2211Y Y =。互易网络的概念使转移参量的1=-bc ad ,散射参量的2112S S =,阻抗参量的2112Z Z =,导纳参量的2112Y Y =。 4.2推导Z 参量与A 参量的关系式(4-1-13)。 解 定义A 参量的线性关系为 () () ?? ?-+=-+=221221I d cU I I b aU U 定义Z 参量的线性关系为 ?? ?+=+=2221212 2 121111I Z I Z U I Z I Z U ?? ?? ??????-=??????=c d c c bc ad c a Z Z Z Z 1 2221 1211 Z 4.3从I S S =* T 出发,写出对称互易无耗三口网络的4个独立方程。 解 由对称性,332211S S S ==;由互易性,2112S S =,3113S S =,3223S S =。三口网络的散射矩阵简化为 ???? ? ?????=1123 13 231112 131211S S S S S S S S S S 由无耗性,I S S =* T ,即 ?????? ????=????????? ???????????100010001*11*23 *13*23 *11* 12 * 13 * 12* 11 1123 13 2311121312 11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得

实用文档之微波技术与天线课后题答案

1-1 实用文档之"解: f=9375MHz, / 3.2,/ 3.1251c f cm l λλ===> " 此传输线为长线 1-2解: f=150kHz, 4/2000,/0.5101c f m l λλ-===?<< 此传输线为短线 1-3答: 当频率很高,传输线的长度与所传电磁波的波长相当时,低 频时忽略的各种现象与效应,通过沿导体线分布在每一点的损耗电阻,电感,电容和漏电导表现出来,影响传输线 上每一点的电磁波传播,故称其为分布参数。用1111,,,R L C G 表示,分别称其为传输线单位长度的分布电阻,分布电感,分布电容和分布电导。 1-4 解: 特性阻抗 050Z ====Ω f=50Hz X 1=ωL 1=2π×50×16.65×10-9Ω/cm=5.23×10-6Ω/cm B 1=ω C 1=2π×50×0.666×10×10-12=2.09×10-9S/cm 1-5 解: ∵ ()22j z j z i r U z U e U e ββ''-'=+ ()()220 1 j z j z i r I z U e U e Z ββ''-'= - 将 22233 20,2,42 i r U V U V z πβλπλ'===?= 代入 3 32 2 3 4 20220218j j z U e e j j j V ππλ-'==+=-+=- ()34 1 2020.11200 z I j j j A λ'== --=- ()()()34 ,18cos 2j t e z u z t R U z e t V ωλπω'=??''??==- ????? ()()()34,0.11cos 2j t e z i z t R I z e t A ωλπω'=??''??==- ????? 1-6 解: ∵Z L =Z 0 ∴()()220j z i r U z U e U β''==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题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微波与电磁波谱中介于(超短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它属于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的波段,其频率范围从(300MHz)至(3000GHz),通常以将微波波段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四个分波段。 2对传输线场分析方法是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求满足(边界条件)的波动解,得出传输线上(电场)和(磁场)的表达式,进而分析(传输特性)。 3无耗传输线的状态有(行波状态)、(驻波状态)、(行、驻波状态)。 4在波导中产生各种形式的导行模称为波导的(激励),从波导中提取微波信息称为波导的(耦合),波导的激励与耦合的本质是电磁波的(辐射)和(接收),由于辐射和接收是(互易)的,因此激励与耦合具有相同的(场)结构。 5微波集成电路是(微波技术)、(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结合。 6光纤损耗有(吸收损耗)、(散射损耗)、(其它损耗),光纤色散主要有(材料色散)、(波导色散)、(模间色散)。 7在微波网络中用(“路”)的分析方法只能得到元件的外部特性,但它可以给出系统的一般(传输特性),如功率传递、阻抗匹配等,而且这些结果可以通过(实际测量)的方法来验证。另外还可以根据

微波元件的工作特性(综合)出要求的微波网络,从而用一定的(微波结构)实现它,这就是微波网络的综合。 8微波非线性元器件能引起(频率)的改变,从而实现(放大)、(调制)、(变频)等功能。 9电波传播的方式有(视路传播)、(天波传播)、(地面波传播)、(不均匀媒质传播)四种方式。 10面天线所载的电流是(沿天线体的金属表面分布),且面天线的口径尺寸远大于(工作波长),面天线常用在(微波波段)。 11对传输线场分析方法是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求满足(边界条件)的波动解,得出传输线上(电场)和(磁场)的表达式,进而分析(传输特性)。 12微波具有的主要特点是(似光性)、(穿透性)、(宽频带特性)、(热效应特性)、(散射特性)、(抗低频干扰特性)。 13对传输线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是从(传输线方程)出发,求满足(边界条件)的电压、电流波动解,得出沿线(等效电压、电流)的表达式,进而分析(传输特性),这种方法实质上在一定条件下是(“化场为路”)的方法。 14传输线的三种匹配状态是(负载阻抗匹配)、(源阻抗匹配)、(共轭阻抗匹配)。 15波导的激励有(电激励)、(磁激励)、(电流激励)三种形式。

《微波技术与天线》傅文斌-习题标准答案-第章

《微波技术与天线》傅文斌-习题答案-第章

————————————————————————————————作者:————————————————————————————————日期: 2

17 第2章 微波传输线 2.1什么是长线?如何区分长线和短线?举例说明。 答 长线是指几何长度大于或接近于相波长的传输线。工程上常将1.0>l 的传输线视为长线,将1.0

微波与天线习题

第一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 1.在一均匀无耗传输线上传输频率为3GHZ 的信号,已知其特性阻抗0Z =100Ω,终端接 l Z =75+j100Ω的负载,试求: ① 传输线上的驻波系数; ② 离终端10㎝处的反射系数; ③ 离终端2.5㎝处的输入阻抗。 2.由若干段均匀无耗传输线组成的电路如图,已知g E =50V ,Z 0=g Z = 1l Z =100Ω,Z 01=150Ω,2l Z =225Ω,求: ① 分析各段的工作状态并求其驻波比; ② 画出ac 段电压、电流振幅分布图并求出极值。 3.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500Ω,负载阻抗l Z =200-j250Ω,通过4 λ 阻抗变换器及并联支节线实现匹配,如图所示,已知工作频率f =300MHZ ,求4 λ 阻抗变换段的特性阻抗01Z 及并联短路支节线的最短长度min l 。

4.性阻抗为0Z 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为ρ,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min1l ,试证明此时终端负载应为 min1 min1 1tan tan l j l Z j l ρβρβ-Z =- 5 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 4 λ 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6某一均匀无耗传输线特性阻抗为0Z =50Ω,终端接有未知负载l Z ,现在传输线上测得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00mV 和200mV ,第一个电压波节的位置离负载min13 l λ =,试求 负载阻抗l Z 。 7.传输系统如图,画出AB 段及BC 段沿线各点电压、电流和阻抗的振幅分布图,并求出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图中R=900Ω) 8.特性阻抗0150Z =Ω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250100l j Z =+Ω,用 4 λ 阻抗

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复习重点含答案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提纲(2011级) 一、思考题 1. 什么是微波?微波有什么特点? 答:微波是电磁波谱中介于超短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频率范围从300MHZ 到3000GHZ , 波长从0.1mm 到1m ;微波的特点:似光性、穿透性、宽频带特性、热效应特性、散射特性、抗低频干扰特性、视距传播性、分布参数的不确定性、电磁兼容和电磁环境污染。 2. 试解释一下长线的物理概念,说明以长线为基础的传输线理论的主要物理现象有 哪些?一般是采用哪些物理量来描述? 答:长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与工作波长相比拟的的传输线; 以长线为基础的物理现象:传输线的反射和衰落; 主要描述的物理量有:输入阻抗、反射系数、传输系数和驻波系数。 3. 均匀传输线如何建立等效电路,等效电路中各个等效元件如何定义? 4. 均匀传输线方程通解的含义 5. 如何求得传输线方程的解? 6. 试解释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参数(特性阻抗、传播常数、相速和波长) 答: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参数主要有特征阻抗Z 0,传输常数,相速及波长。 1)特征阻抗即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流的比值或反射波电压与反射波电流比值的负值,其表达式为0R jwL Z G jwC +=+它仅由自身的分布参数决定而与负载及信号源无关;2)传输常数j γαβ=+是描述传输线上导行波的衰减和相移的参数,其中,α和β分别称为衰减常数和相移常数,其一般的表达式为()()R jwL G jwC γ=++传输线上电压、电流入射波(或反射波)的等相位面沿传播方向传播的速度称为相速,即 p v ωβ=;4)传输线上电磁波的波长λ与自由空间波长0λ的关系02r π λβε==。 7. 传输线状态参量输入阻抗、反射系数、驻波比是如何定义的,有何特点,并分析 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输入阻抗:传输线上任一点的阻抗Z in 定义为该点的电压和电流之比,与导波系统的状态特性无关,10001tan ()tan in Z jZ z Z z Z Z jZ z ββ+=+ 反射系数:传输线上任意一点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的比值称为传输线在该点的反射系

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重点复习归纳

第一章 1.均匀传输线(规则导波系统):截面尺寸、形状、媒质分布、材料及边界条件均不变的导波系统。 2.均匀传输线方程, 也称电报方程。 3.无色散波:对均匀无耗传输线, 由于β与ω成线性关系, 所以导行波的相速v p 与频率无关, 称为无色散波。色散特性:当传输线有损耗时, β不再与ω成线性关系, 使相速v p 与频率ω有关,这就称为色散特性。 1101 0010110 cos()sin()tan() ()tan()cos()sin() in U z jI Z z Z jZ z Z z Z U Z jZ z I z j z Z ββββββ++==++ 2p v f πλβ===任意相距λ/2处的阻抗相同, 称为λ/2重复性z1 终端负载 221021101()j z j z j z j z Z Z A e z e e Z Z A e ββββ----Γ===Γ+ 1 10 1110 j Z Z e Z Z φ-Γ= =Γ+ 终端反射系数 均匀无耗传输 线上, 任意点反射系数Γ(z)大小均相等,沿线只有相位按周期变化, 其周期为λ/2, 即反射系数也具有λ/2重复性 4. 00()()()in in Z z Z z Z z Z -Γ=+ 0()1()()()1()in U z Z Z Z Z I z Z +Γ==-Γ 111ρρ-Γ= + 1 111/1/1Γ-Γ+=-+=+-+-U U U U ρ电压驻波比 其倒数称为行波系数, 用K 表示 5.行波状态就是无反射的传输状态, 此时反射系数Γl =0, 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即Z l =Z 0, 称此时的负载为匹配负载。综上所述, 对无耗传输线的行波状态有以下结论: ① 沿线电压和电流振幅不变, 驻波比ρ=1; ② 电压和电流在任意点上都同相; ③ 传输线上各点阻抗均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 6终端负载短路:负载阻抗Z l =0, Γl =-1, ρ→∞, 传输线上任意点z 处的反射系数为Γ(z)=-e -j2β z 此时传输线上任意一点z 处的输入阻抗为 0()tan in Z Z jZ z β= ① 沿线各点电压和电流振幅按余弦变化, 电压和电流相位差 90°, 功率为无功功率, 即无能量传输; ② 在z=n λ/2(n=0, 1, 2, …)处电压为零, 电流的振幅值最大且等于2|A 1|/Z 0, 称这些位置为电压波节点;在z=(2n+1)λ/4 (n=0, 1, 2, …)处电压的振幅值最大且等于2|A 1|, 而电流为零, 称这些位置为电压波腹点。 ③ 传输线上各点阻抗为纯电抗, 在电压波节点处Z in =0, 相当于串联谐振, 在电压波腹点处|Z in |→∞, 相当于并联谐振, 在0<z <λ/4内, Z in =jX 相当于一个纯电感, 在λ/4<z <λ/2内, Z in =-jX 相当于一个纯电容,从终端起每隔λ/4阻抗性质就变换一次, 这种特性称为λ/4阻抗变换性。 短路线ls l 110arctan()2s X l Z λπ= 开路线loc 0cot() 2c oc X l arc Z λ π= 9.无耗传输线上距离为λ/4的任意两点处阻抗的乘积均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这种特 性称之为λ/4阻抗变换性。 10.负载阻抗匹配的方法 基本方法:在负载与传输线之间接入一个匹配装置(或称匹配网络),使其输入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 0. 对匹配网络的基本要求:简单易行、附加损耗小、频带宽、可调节以匹配可变的负载阻抗。 实现手段分类:串联λ/4阻抗变换器法、支节调配器法 (1)因此当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01 Z = 时, 输入端的输入阻抗Z in =Z 0, 从而实现了负载和传输 线间的阻抗匹配(2)串联

《微波技术与天线》习题答案

《微波技术与天线》习题答案 章节 微波传输线理路 1.1 设一特性阻抗为Ω50的均匀传输线终端接负载Ω=1001R ,求负载反射系数 1Γ,在离负载λ2.0,λ25.0及λ5.0处的输入阻抗及反射系数分别为多少? 解:31)()(01011=+-=ΓZ Z Z Z πβλ8.0213 1 )2.0(j z j e e --=Γ=Γ 31 )5.0(=Γλ (二分之一波长重复性) 31 )25.0(-=Γλ Ω-∠=++= 79.2343.29tan tan )2.0(10010 l jZ Z l jZ Z Z Z in ββλ Ω==25100/50)25.0(2λin Z (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性) Ω=100)5.0(λin Z (二分之一波长重复性) 1.2 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cm 和0.75cm 的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若在两导体间填充介电常数25.2=r ε的介质,求其特性阻抗及MHz f 300=时的波长。 解:同轴线的特性阻抗a b Z r ln 60 0ε= 则空气同轴线Ω==9.65ln 600a b Z 当25.2=r ε时,Ω== 9.43ln 60 0a b Z r ε 当MHz f 300=时的波长: m f c r p 67.0== ελ 1.3题 设特性阻抗为0Z 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ρ,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1m in l ,

试证明此时的终端负载应为1 min 1 min 01tan tan 1l j l j Z Z βρβρ--? = 证明: 1 min 1min 010)(1 min 101min 010in tan l tan j 1/tan tan 1min 1min l j Z Z Z Z l j Z Z l j Z Z Z Z l in l βρβρρ ββ--? =∴=++?=由两式相等推导出:对于无耗传输线而言:)( 1.4 传输线上的波长为: m f r 2c g == ελ 因而,传输线的实际长度为: m l g 5.04 ==λ 终端反射系数为: 961.051 49 01011≈-=+-= ΓZ R Z R 输入反射系数为: 961.051 49 21== Γ=Γ-l j in e β 根据传输线的4 λ 的阻抗变换性,输入端的阻抗为: Ω==25001 2 0R Z Z in 1.5 试证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λ/4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证明:令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看进去的输入阻抗为in Z ,与其相距 4 λ 处看进去的输入阻抗为' in Z ,则有: z jZ Z z jZ Z Z ββtan tan Z 10010 in ++=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知识要点资料讲解

《微波技术与天线》复习知识要点 绪论 ●微波的定义:微波是电磁波谱介于超短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它属于无线电波中波长 最短的波段。 ●微波的频率范围:300MHz~3000GHz ,其对应波长范围是1m~0.1mm ●微波的特点(要结合实际应用):似光性,频率高(频带宽),穿透性(卫星通信),量 子特性(微波波谱的分析) 第一章均匀传输线理论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2个特性) 定义:传输线上任意一点z处的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比称为传输线的输入阻抗 注:均匀无耗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的输入阻抗与观察点的位置、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终端负载阻抗、工作频率有关。 两个特性: 1、λ/2重复性: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λ/2处的阻抗相同Z in(z)= Z in(z+λ/2) 2、λ/4变换性: Z in(z)- Z in(z+λ/4)=Z02 证明题:(作业题)

●均匀无耗传输线的三种传输状态(要会判断) 1.行波状态:无反射的传输状态 ?匹配负载: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沿线电压和电流振幅不变 ?电压和电流在任意点上同相 2.纯驻波状态:全反射状态 ?负载阻抗分为短路、开路、纯电抗状态 3.行驻波状态:传输线上任意点输入阻抗为复数 ●传输线的三类匹配状态(知道概念) ?负载阻抗匹配:是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情形,此时只有从信源到负载的入射波,而无反射波。

?源阻抗匹配:电源的内阻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电源和传输线是匹配的,这种电源称之为匹配电源。此时,信号源端无反射。 ?共轭阻抗匹配:对于不匹配电源,当负载阻抗折合到电源参考面上的输入阻抗为电源内阻抗的共轭值时,即当Z in=Z g﹡时,负载能得到最大功率值。 共轭匹配的目的就是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 ●传输线的阻抗匹配(λ/4阻抗变换)(P15和P17) ●阻抗圆图的应用(*与实验结合) 史密斯圆图是用来分析传输线匹配问题的有效方法。 1.反射系数圆图:Γ(z)=|Γ1|e j(Φ1-2βz)= |Γ1|e jΦ Φ1为终端反射系数的幅度,Φ=Φ1-2βz是z处反射系数的幅角。反射系数圆图中任一点与圆心的连线的长度就是与该点相应的传输线上某点处的反射系数的大小。 2.阻抗原图(点、线、面、旋转方向): ?在阻抗圆图的上半圆内的电抗x>0呈感性,下半圆内的电抗x<0呈容性。 ?实轴上的点代表纯电阻点,左半轴上的点为电压波节点,其上的刻度既代表r min又代表行波系数K,右半轴上的点为电压波腹点,其上的刻度既代表r max又代表驻波比ρ。 ?|Γ|=1的圆图上的点代表纯电抗点。 ?实轴左端点为短路点,右端点为开路点,中心点处是匹配点。 ?在传输线上由负载向电源方向移动时,在圆图上应顺时针旋转,;反之,由电源向负载方向移动时,应逆时针旋转。

最新微波技术与天线总复习题讲解资料

微波技术与天线基础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微波是一般指频率从 至 范围内的电磁波,其相应的波长从 至 。并 划为 四个波段;从电子学和物理学的观点看,微波有 、 、 、 、 等 重要特点。 2、无耗传输线上的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 、 、 。 3、传输线几个重要的参数: (1) 波阻抗: ;介质的固有波阻抗为 。 (2) 特性阻抗: ,或 ,Z 0=++ I U 其表达式为Z 0= ,是一个复数; 其倒数为传输线的 . (3) 输入阻抗(分布参数阻抗): ,即Z in (d)= 。传输线输入阻抗的 特点是: a) b) c) d) (4) 传播常数: (5) 反射系数: (6) 驻波系数: (7) 无耗线在行波状态的条件是: ;工作在驻波状态的条件是: ; 工作在行驻波状态的条件是: 。 (8) 无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0Z = , 输入阻抗具有 周期性,传输 线上电压与电流反射系数关系 ,驻波比和放射系数关系 。 4、负载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Z 0与源阻抗Z g 间关系: 。 5、负载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与源阻抗间关系: 。 6、史密斯圆图是求街均匀传输线有关 和 问题的一类曲线坐标 图,图上有两组坐标线,即归一化阻抗或导纳的 的等值线簇与反 射系数的 等值线簇,所有这些等值线都是圆或圆弧,故也称阻 抗圆图或导纳圆图。阻抗圆图上的等值线分别标有 , 而 和 ,并没有在圆图上表示出来。导纳圆图可 以通过对 旋转180°得到。阻抗圆图的实轴左半部和右半

部的刻度分别表示或和或。圆图上的电刻度表示,图上0~180°是表示。 7、Smith圆图与实轴右边的交点为点。Smith圆图实轴上的点代表点,左半轴上的点为电压波点,右半轴上的点为电压波点。在传输线上电源向负载方向移动时,对应在圆图上应旋转。 8、阻抗匹配是使微波电路或系统无反射运载行波或尽量接近行波的技术措施,阻抗匹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它们是:(1);(2);(3)。 9、负载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与源阻抗间关系: 10、矩形波导的的主模是模,导模传输条件是,其中截止频率为,TE10模矩形波导的等效阻抗为,矩形波导保证只传输主模的条件是。 11、矩形波导的管壁电流的特点是:(1)、(2)、(3)。 12、模式简并现象是指, 主模也称基模,其定义是。单模波导是指;多模传输是。 13、圆波导中的主模为,轴对称模为,低损耗模为。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随着w/h的增大而。相同尺寸的条件下,εr越大, 特性阻抗越 14、微波元器件按其变换性质可分为、、三大类。 15、将由不均匀性引起的传输特性的变化归结为等效。 16、任意具有两个端口的微波元件均可看做为。 17、[Z]矩阵中的各个阻抗参数必须使用法测量; [Y]矩阵中的各参数必须用法测量; 18、同一双端口网络的阻抗矩阵[Z]和导纳矩阵[Y]关系是。 19、多口网络[S]矩阵的性质:网络互易有,网络无耗有,网络对称时有 .

《微波技术与天线》习题答案

《微波技术与天线》习题答案 章节微波传输线理路 感谢所有参与习题答案录入工作的同学! 特别感谢程少飞同学完成收集和整理工作! 1.1 (李梅,王彦敏) 设一特性阻抗为Ω50的均匀传输线终端接负载Ω=1001R ,求负载反射系数1Γ,在离负载λ2.0,λ25.0及λ5.0处的输入阻抗及反射系数分别为多少? 解:31)()(01011=+-=ΓZ Z Z Z πβλ8.0213 1)2.0(j z j e e --=Γ=Γ 3 1)5.0(=Γλ(二分之一波长重复性) 3 1)25.0(-=Γλ Ω-∠=++= 79.2343.29tan tan )2.0(10010l jZ Z l jZ Z Z Z in ββλ Ω==25100/50)25.0(2λin Z (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性) Ω=100)5.0(λin Z (二分之一波长重复性) 1.2(任杰,方方) 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cm 和0.75cm 的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若在两导体间填充介电常数25.2=r ε的介质,求其特性阻抗及MHz f 300=时的波长。 解:同轴线的特性阻抗a b Z r ln 600ε= 则空气同轴线Ω==9.65ln 600a b Z 当25.2=r ε时,Ω==9.43ln 60 0a b Z r ε 当MHz f 300=时的波长: m f c r p 67.0==ελ 1.3题(陈丽,王桂兰)

设特性阻抗为0Z 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ρ,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1m in l ,试证明此时的终端负载应为1 min 1min 01tan tan 1l j l j Z Z βρβρ--? = 证明: 1min 1min 010)(1min 101min 010in tan l tan j 1/tan tan 1min 1min l j Z Z Z Z l j Z Z l j Z Z Z Z l in l βρβρρ ββ--? =∴=++? =由两式相等推导出:对于无耗传输线而言: )( 1.4 传输线上的波长为: m f r 2c g ==ελ 因而,传输线的实际长度为: m l g 5.04==λ 终端反射系数为: 961.051 4901011≈-=+-=ΓZ R Z R 输入反射系数为: 961.0514921== Γ=Γ-l j in e β 根据传输线的4λ 的阻抗变换性,输入端的阻抗为: Ω==25001 20R Z Z in 1.5(何阿甲,张姣) 试证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λ/4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证明:令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看进去的输入阻抗为in Z ,与其相距4 λ处看进去的输入阻抗为'in Z ,则有: z jZ Z z jZ Z Z ββtan tan Z 10010in ++=

微波技术与天线

知识梳理 绪论 微波、天线与电波传播是无线电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三者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有所不同。微波主要研究如何引导电磁波在微波传输系统中的有效传输,它的特点是希望电磁波按一定要求沿微波传输系统无辐射的传输,对传输系统而言辐射是一种能量的损耗。天线的任务则是将导行波变换为向空间定向辐射的电磁波,或将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变为微波设备中的导行波,因此天线有两个基本作用:一个是有效地辐射或接收电磁波,另一个是把无线电波能量转换为导行波能量。电波传播则是分析和研究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方式和特点。微波、天线与电波传输播三者的共同基础是电磁场理论,三者都是电磁场在不同边值条件下的应用。 第一章均匀传输线理论 微波传输线是用以传输微波信息和能量的各种形式的传输系统的总称, 它的作用是引导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 因此又称为导波系统, 其所导引的电磁波被称为导行波。一般将截面尺寸、形状、媒质分布、材料及边界条件均不变的导波系统称为规则导波系统, 又称为均匀传输线。把导行波传播的方向称为纵向, 垂直于导波传播的方向称为横向。无纵向电磁场分量的电磁波称为横电磁波,即TEM波。另外, 传输线本身的不连续性可以构成各种形式的微波无源元器件, 这些元器件和均匀传输线、有源元器件及天线一起构成微波系统。 1.1均匀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 定义:传输线上任意一点z处的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比称为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两个特性: (1)λ/2重复性: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λ/2处的阻抗相同Zin(z)=Zin(z+λ/2);(2)λ/4变换性:Zin(z)-Zin(z+λ/4)=Z02 1.2均匀无耗传输线的三种传输状态 (1) 行波状态:无反射的传输状态, 匹配负载: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沿线电压和电流振幅不变电压和电流在任意点上同相; (2) 纯驻波状态:全反射状态, 负载阻抗分为短路、开路、纯电抗状态; (3)行驻波状态:传输线上任意点输入阻抗为复数。 1.3传输线的三类匹配状态 (1)负载阻抗匹配:是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的情形,此时只有从信源到负载的入射波,而无反射波。 (2)源阻抗匹配:电源的内阻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电源和传输线是匹配的,这种电源称之为匹配电源。此时,信号源端无反射。 (3)共轭阻抗匹配:对于不匹配电源,当负载阻抗折合到电源参考面上的输入阻抗为电源内阻抗的共轭值时,即当Zin=Zg﹡时,负载能得到最大功率值。共轭匹配的目的就是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 1.4阻抗圆图的应用 (1) 反射系数圆图:Γ(z)=|Γ1|ej(Φ1-2βz)=|Γ1|ejΦ

微波技术与天线习题

6.1 简述天线的功能。 天线应有以下功能: ①天线应能将导波能量尽可能多地转变为电磁波能量。这首先要求天线是一个良好的电磁开放系统, 其次要求天线与发射机或接收机匹配。 ②天线应使电磁波尽可能集中于确定的方向上, 或对确定方向的来波最大限度的接受, 即天线具有方向性。 ③天线应能发射或接收规定极化的电磁波, 即天线有适当的极化。 ④天线应有足够的工作频带。 6.2 天线的电参数有哪些? 方向图参数:主瓣宽度,旁瓣电平,前后比 方向系数 天线效率 增益系数 极化和交叉极化电平 频带宽度 输入阻抗与驻波比 有效长度

6.3 按极化方式划分, 天线有哪几种? 按天线所辐射的电场的极化形式可将天线分为线极化天线、圆极化天线和椭圆极化天线。 6.4 从接收角度讲, 对天线的方向性有哪些要求? 接收天线的方向性有以下要求: ①主瓣宽度尽可能窄, 以抑制干扰。但如果信号与干扰来自 同一方向, 即使主瓣很窄,也不能抑制干扰; 另一方面, 当来波方向易于变化时, 主瓣太窄则难以保证稳定的接收。因此, 如何选择主瓣宽度, 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②旁瓣电平尽可能低。如果干扰方向恰与旁瓣最大方向相同, 则接收噪声功率就会较高, 也就是干扰较大; 对雷达天线而言, 如果旁瓣较大, 则由主瓣所看到的目标与旁瓣所看到的目标会在显示器上相混淆, 造成目标的失落。因此, 在任何情况下, 都希望旁瓣电平尽可能的低。 ③天线方向图中最好能有一个或多个可控制的零点, 以便 将零点对准干扰方向,而且当干扰方向变化时, 零点方向也随之改变, 这也称为零点自动形成技术。

6.8 有一长度为d l的电基本振子,载有振幅为I0、沿+y方向的时谐电 流,试求其方向函数, 并画出在xOy面、xOz面、yOz面的方向图。 F(θ) = sinθ,θ指辐射方向与y轴的夹角 xOy面

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试卷与答案

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试卷(A ) 一、填空(210?分=20分) 1、 天线是将电磁波能量转换为高频电流能量的装置。 2、 天线的方向系数和增益之间的关系为G D η=。 3、 对称振子越粗,其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越_缓慢_,频带越宽。 4、 分析电磁波沿传输线传播特性的方法有场和路两种。 5、 半波对称振子的最大辐射方向是与其轴线垂直;旋转抛物面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是其轴线。 6、 /4λ终端短路传输线可等效为电感的负载。 7、 传输线上任一点的输入阻抗in Z 、特性阻抗0Z 以及负载阻抗L Z 满足。 000tan tan L in L Z jZ z Z Z Z jZ z ββ+=+ 8、 微波传输线按其传输的电磁波波型,大致可划分为TEM 传输线,TE 传输线和TM 传输线。 9、 传输线终端接一纯感性电抗,则终端电抗离最近的电压波腹点的距离为14λφπ 。 10、 等反射系数圆图中,幅角改变π时,对应的电长度为0.25;圆上任意一 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4λ。 二、判断(10?2分=20分) 1. 同轴线在任何频率下都传输TEM 波。√ 2. 无耗传输线只有终端开路和终端短路两种情况下才能形成纯驻波状态。〤 3. 若传输线长度为3厘米,当信号频率为20GHz 时,该传输线为短线。╳ 4. 二端口转移参量都是有单位的参量,都可以表示明确的物理意义。√ 5. 史密斯圆图的正实半轴为行波系数K 的轨迹。╳ 6. 当终端负载与传输线特性阻抗匹配时,负载能得到信源的最大功率。√ 7. 垂直极化天线指的是天线放置的位置与地面垂直。√ 8. 波导内,导行波的截止波长一定大于工作波长。√

微波技术与天线(重点)

微波:是电磁波中介于超短波与红外线之间的波段,它属于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频率最高)的波段,其频率范围从300Mhz(波长1m)至3000GHz(波长0.1m). 微波的特性:1.似光性2.穿透性3.宽频带特性4.热效应特性5.散射特性6.抗低频干扰特性. 与低频区别:趋肤效应,辐射效应,长线效应,分布参数。 微波传输线的三种类型:1.双导体传输线,2.金属波导管3.介质传输线。 集总参数:在一般的电路分析中,电路的所有参数,如阻抗、容抗、感抗都集中于空间的各个点上,各个元件上,各点之间的信号是瞬间传递的,这种理想化的电路模型称为集总电路。 这类电路所涉及电路元件的电磁过程都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用集总电路近似实际电路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实际电路的尺寸要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的电磁波长。对于集总参数电路,由基尔霍夫定律唯一地确定了电压电流。 分布参数: 电路是指电路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同。这说明分布参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除了是时间的函数外,还是空间坐标的函数。 分布参数电路的实际尺寸能和电路的工作波长相比拟。 对于分布参数电路由传输线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均匀传输线方程(电报方程): t t z i L t z Ri z t z u ? ? + = ? ?) , ( ) , ( ) , (, t t z u C t z Gi z t z i ? ? + = ? ?) , ( ) , ( ) , ( 传输线瞬时电压电流: ) cos( ) cos( ) , ( 2 1 z t e A z t e A t z u z zβ ω β ωα α- + + =- + )] cos( ) cos( [ 1 ) , ( 2 1 z t e A z t e A Z t z i z zβ ω β ωα α- + + =- + 特性阻抗: C j G L j R Z ω ω + + = (无耗传输线R=G=0.) 平行双导线(直径为d,间距为 D): d D Z r 2 ln 120 ε = 同轴线(内外导体半径a,b): a b Z r ln 60 ε = 相移常数: λ π ω β 2 = =LC 输入阻抗: ) tan( ) tan( 1 1 0z Z Z z Z Z Z Z inβ β + + = 反射系数:z j z j e e Z Z Z Z zβ β- -Γ = + - = Γ 1 1 1 ) ( 终端反射系数:1 | | 1 1 1 1 φj e Z Z Z Z Γ = + - = Γ

(完整版)微波技术与天线考试试卷

一、填空 1、充有25.2r =ε介质的无耗同轴传输线,其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mm b mm a 72,22==,传输线上的特性阻抗Ω=__________0Z 。(同轴线的单位分布电容和单位分布电感分别 () () 70120104,F 1085.8,ln 2ln 2--?==?=== πμμεπμ πεm a b L a b C 和m H ) 2、 匹配负载中的吸收片平行地放置在波导中电场最___________处,在电场作用下吸收片强烈吸收微波能量,使其反射变小。 3、 平行z 轴放置的电基本振子远场区只有________和________ 两个分量,它们在空间上___________(选填:平行,垂直),在时间上_______________(选填:同相,反相)。 4、 已知某天线在E 平面上的方向函数为()?? ? ??-=4sin 4 sin πθπθF ,其半功率波瓣宽度 _________25.0=θ。 5、 旋转抛物面天线由两部分组成,___________ 把高频导波能量转变成电磁波能量并投向抛物反射面,而抛物反射面将其投过来的球面波沿抛物面的___________向反射出去,从而获得很强___________。 二、判断 1、传输线可分为长线和短线,传输线长度为3cm ,当信号频率为20GHz 时,该传输线为短线。( 错) 2、无耗传输线只有终端开路和终端短路两种情况下才能形成纯驻波状态。(错 ) 3、由于沿smith 圆图转一圈对应2 λ ,4 λ变换等效于在图上旋转180°,它也等效于通过圆图的中心求 给定阻抗(或导纳)点的镜像,从而得出对 应的导纳(或阻抗)。( 对) 4、当终端负载阻抗与所接传输线特性阻抗匹配时,则负载能得到信源的最大功率。( 错) 5、微带线在任何频率下都传输准TEM 波。( 错) 6、导行波截止波数的平方即2 c k 一定大于或等于零。( 错) 7、互易的微波网络必具有网络对称性。(错) 8、谐振频率0f 、品质因数0Q 和等效电导0G 是微波谐振器的三个基本参量。( 对) 9、天线的辐射功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强。(错 ) 10、二端口转移参量都是有单位的参量,都可以表示明确的物理意义。(错 ) 三、简答题(共19分) 1、提高单级天线效率的方法?(4分) (1)提高天线的辐射电阻; (2)降低损耗电阻。 2、在波导激励中常用哪三种激励方式?(6分) (1)电激励;(2)磁激励:(3)电流激励。 3、从接受角度来讲,对天线的方向性有哪些要求?(9分) (1) 主瓣宽度尽可能窄,以抑制干扰; (2) 旁瓣电平尽可能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