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分析

360°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分析
360°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分析

运维管理知识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国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都在致力于打造和培育其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更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源泉。因此,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创新绩效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知识能不断减少单位产出对原料、劳动、资本、时间及空间的需要,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而不是实物资产的扩张陀。因此,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有何联系?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些是知识管理运用到技术创新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客户信息管理、领导激励、下属反馈、共享型企业文化、员工学习与培训5个方面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以上述5个方面为基础,提出360°知识管理。并采用实证方法检验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1 国内外文献的简要回顾和评述

在国外,企业能力主要是在现有社会关系中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关系到企业如何应用知识来实现创新战略。现实中,不论什么行业,创新型企业都会增长收入,知识、行业活力和创新都可以影响企业业绩。还有学者依据西班牙生物部的调查,证明知识管理编码化策略可以影响技术创新,并检验了编码化策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国内学者以技术创新演化进程为切入点,沿技术系统的线性与非线性演化过程对知识管理的内在要求,以及知识管理对技术演化的促进

这一路径,按其内在机理的一致性对技术系统演化与相应的知识演化理论进行了梳理,较完整地论述了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并深入研究了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机制。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没有将技术创新、企业创新绩效与知识管理联系起来。笔者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它能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2 研究假设与指标的选取

2.1 假设的提出

360°知识管理是指对客户信息、领导激励、下属反馈、共享型企业文化及员工学习与培训5个方面进行知识管理,这5个方面构成知识管理圈或知识管理源。

技术创新是通过提供新服务、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生产中的新工艺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假设360°知识管理因素在技术创新各项指标与企业创新绩效中起中介作用。

H1:技术创新各指标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

H2a:360°知识管理在提供新服务与企业创新绩效中起中介作用。

H2b:360°知识管理在开发新产品与企业创新绩效中起中介作用。

H2c:360°知识管理在开拓新市场与企业创新绩效中起中介作用。

H2d:360°知识管理在生产中的新工艺与企业创新绩效中起中介作用。

2.2 研究指标的选取

我们选择了360°知识管理、提供新服务、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生产中的新工艺、企业创新绩效6个一级指标。3600知识管理指:是否对客户信息进行管理,领导是否给予适当激励,下属是否对工作进行反馈,是否有共享型企业文化,员工是否自我学习与培训;提供新服务指:扩大客户的服务范围,扩大供应商的服务范围,服务种类有所增加,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开发新产品指:产品种类有所增加,产品功能有所增加,创新产品频率增加,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开拓新市场指:原有产品市场份额有所增加,原有产品开发新市场,新产品开发原有市场,新产品开发新市场;生产中的新工艺指:生产流程有简化,生产工艺有创新,生产中应用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指:原有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通过创新使其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客户/公司高层满意度提高,客户价值增加。

3 数据收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数据资料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获取。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控制变量,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及被调查者所在公司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基于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设计。正式调查是在预调查基础上,对问卷进行适当修改后完成的。本研究共发出“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调查问卷”250份,实际回收231份,回收率为92.4%。在231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224份,有效回收率为96.9%。所得数据用SPSS16.0进行分析。

在调查对象中,高学历比例较高,多数在研发部门或技术部门。这是因为研发和技术部门与技术创新相关性较高,对这些部门进行调查可增加问卷有效性。同时,所调查企业多为规模较大、成立时间较长的公司,有自主创新能力与引入知

识管理的。它们均符合问卷调查要求。

为使研究具备科学性,本文对变量进行了信度检验。问卷信度分析就是考察问卷测量的可靠性,它是测量被测特征真实过程的指标。信度常用的指标有:稳定性、等值性和内部一致性3种。本文使用a系数来测量量表的信度。其信度值分别为:提供新服务0.807,开发新产品0.742,开拓新市场0.845,生产中的新工艺0.768,360°知识管理0.708,企业创新绩效0.853。由此可见各个变量的a值均满足不小于0.70的要求,样本信度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因此可认为本文对变量的测量具有较高的信度。

4 结果分析

4.1 变量描述与相关性分析

表1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Pearson相关系数。提供新服务的均值是3.647,表明被调查者所在企业服务范围有所增加,服务种类有所增加,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开发新产品均值为3.785,获得评价最高,说明产品种类有所增加,产品功能有所增加,创新产品频率增加,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开拓新市场均值为3.540,说明原有产品市场份额有所增加,原有产品开发新市场,新产品开发原有市场,新产品开发新市场;生产中的新工艺均值为3.642,获得评价较高,说明生产流程有简化,生产工艺有创新,生产中有新技术。同时,表1显示被调查者对360°知识管理与企业创新绩效评价较高,均值分别为3.559、3.635,说明被调查者所在企业能对客户信息进行管理,领导能给予适当激励,下属能够对工作进行反馈,企业具有共享型企业文化,员工能够自我学习与培训,客户,公司高层满意度较高,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等。

相关分析考察的是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表1中对角

线下面的值表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在0.01显著水平上,技术创新各指标与中介变量360。知识管理各因素显著正相关,并与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

表1 被测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及内部一致性

4.2 主效应回归分析

为了探讨技术创新各项指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别以提供新服务、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生产中的新工艺为自变量,以企业创新绩效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方程模型(见表2)。其中主效应一列的数值为3颗星,表明技术创新各指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同时从F值看,各指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因此:H1成立。

4.3 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中介变量指能够传递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变量,它具有解释自变量为什么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功能。一般来说,模型构思中变量的中介作用要成立,必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①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②自变量对中介变量有显著影响;③中介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④在上述3个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同时考虑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果会小于自变量单独对因变量的影响效果;当这种效果降低丽显著性没有改变时,中介变量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当这种效果降低使得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直接关系为0,彼此没有显著性时,中介变量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表2 主效应回归分析结果

当自变量为提供新服务,因变量为企业创新绩效,360°知识管理作为中介变量时,通过一元回归分析,模型2中数值0.859是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显著性水平为0.001,表明提供新服务对360°知识管理有积极影响;模型3中数值0.614

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性水平为0.0010,表明提供新服务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模型4中数值0.536是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性水平为0.001,表明360°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当360°知识管理进入回归时。模型5中数值0.419,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值小于模型3的数值。根据中介效应条件可知,360°知识管理对提供新服务和企业创新绩效起中介作用。类似的,当自变量分别为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生产中的新工艺,因变量为企业创新绩效、360°知识管理作为中介变量时,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中数值符合中介效应条件,可知360°知识管理在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生产中的新工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即360°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中起中介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假设H2a,H2b、H2c、H2d成立。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技术创新对企业刨新绩效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360°知识管理在技术刨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中起中介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①通过培训管理人员,提高对客户需求的灵敏度;②对员工创新行为有物质与精神奖励;③建立企业数据库,整理客户信息、员工经验等;④通过强化企业文化建立共享型企业文化,促进知识交流;⑤鼓励员工学习知识、技术。并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

更多文章https://www.360docs.net/doc/292481383.html,/ 运维管理编辑:ywglwk

本文分析了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然而本文并没有研究企业创新绩效中有多大比例是由知识管理贡献的;企业创新绩效中除了知识管理对其影响之外,还

有哪些方面对其有显著影响等。这些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知识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当前最管理不够的资源。随着社会不断变革,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企业的组织制度、管理模式和文化体系也发生相应的变革。知识将取代资本、劳动力而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源要素。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引起国内外企业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知识管理仍然停留在观念的阶段,只能协助我们诊断病症,而不能告诉我们如何采取治疗的行动。本文重点讨论知识管理的技术及基础构架,为企业知识管理描述一套商业运作技术,这些技术将帮助一个组织从其内部最重要的资产——知识中获取最大的优势。

1 知识管理系统架构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产品是知识的物质体现。流向企业和企业内流动的适用知识会促进企业增强竞争力。没有知识的更新,源泉就会干涸。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加快知识的流动和使用,并创造价值。在知识管理的领域内,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法。因为知识管理是多学科及商业运作的综合,所以,设计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基础架构是成功的关键。在信息系统内,一种架构必须指出系统的组成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创建知识管理基础构架有助于建立起对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关系的更深入的理解。

Gartner Group提出了3层结构的企业系统架构模式。它们是:a. 数据层。统一提取不同类型不同储存机理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库、文本数据、音像数据等)。b. 处理层。描述用户和系统利用数据库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

以人作为用户,表现为通过用户界面;第二种情况是以系统作为用户,表现为通过程序界面用于支持运用。c. 用户界面层。提供给人们在处理层通过逻辑关系获取企业信息资源的方法。

图1 金字塔形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图

朱祖平提出了金字塔形的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

本文提出一种5层结构的知识管理架构,即分为用户界面、知识元模型、知识库、知识存取工具、知识管理实施。我们用图2 来说明知识管理的5层架构模式。

图2 知识管理的5层架构图

知识管理系统构架并不独立存在,需要支持知识管理的技术并与企业总体技术构架相结合,懂得知识管理技术并利用与企业相关技术综合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系统架构与知识管理架构的关系见表1:

表1 企业系统架构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表

1.1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保护用户免受技术复杂性的影响,代表用户日常的工作空间,并提供应用和获取数据的窗口。在许多情况下,其入口类似于用Internet获取数据的窗口(如Yahoo、Lycos、Excite、Sohu等)。

设计完善的用户界面必须是直观的、易于响应和有价值的。使用方便至关重要,否则知识管理系统不能算作成功的系统。在当今的高效快节奏世界中,企业没有时间进行广泛的培训(尽管培训是唯一克服技术缺陷的方法)或者阅读用户手册。任何日常使用的系统,如果要求用户花费超过1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吸收系统性能,就会显得太复杂了。

1.2 知识元模型和知识地图(Knowledge Metamodel and Knowledge Map)知识元模型和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而且,由于它们的重要性,通常与知识库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知识系统构架中,知识元模式和知识地图将分别予以说明。元模型包含元知识,简而言之就是“有关知识的知识”。

包括:谁在何时创造了知识、知识体的格式及媒介、知识体的目的(用途)、该知识如何被应用、运用该知识的问题、围绕其存在的行动和顺序、知识开发的条件、与其他知识体的联系。

元模型中的信息提供知识体以及大多数知识内容的价值。为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清晰度和完整性,构架信息的存取显得十分重要。在知识产生时就已经完成的电子模板和方式是最好的。因为一旦错过这个时机,知识就难以捕捉。

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是用于帮助人们知道在哪能够找到知识的管理工具,是一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导航系统。知识地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员工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知识资源。它显示整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不管是分类还是查找,知识地图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结果。

从知识地图的形态来看,其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怎样变化,知识地图的最终目标是指向人、地点或者时间,告诉使用者在何时、何地能够找到所需要的知识。企业知识地图的内容包括相互联系的合同、文档、事件等元素,允许用户在浏览知识地图各个节点和节点的指向的同时发表有关的评论。

知识地图的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地图进行更新,不断地改变和调整地图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地图趋于完善。

知识地图除了为企业员工利用知识进行导向以外,还可以利用知识地图的方法来描述企业流程中的知识。将业务流程中的知识流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知识的收集、存储、共享;

知识的扩散、转移、组织;知识的整合等。表现知识流的知识地图没有必要将流程中所有出现的环节都集成进来,只需要将最关键的知识整合部分表现出来就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1.3 知识库(Knowledge Repository)当企业内部知识达到一定数量时,把它们全部编成文件进行存储是不可能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隐性知识存在于员工头脑中。解决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专门的知识库,用于储存企业中的各类知识。

知识库可以是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件(groupware)服务器、文件管理系统或网站。每一个知识库的结构依赖于该库内容或知识的存储与管理。尽管每一个库都是独立的,但他们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实际的知识库。知识地图提供的分类以及结构知识工具控制进入知识库内容的途径。

1.4 知识存取工具(Knowledge Access Toodls)知识存取工具用于管理知识库,该过程是一个系统管理与知识管理相结合的复杂过程,需要的工具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尽相同。潜在分类包括:安全模式、目录界面、网络界面、有关知识物理位臵的信息、不同类型的知识所在的数据库、必要的协议、存取知识的工具与搜索引擎、分布工具与引擎。

知识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当前最管理不够的资源。随着社会不断变革,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企业的组织制度、管理模式和文化体系也发生相应的变革。知识将取代资本、劳动力而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源要素。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引起国内外企业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知识管理仍然停留在观念的阶段,只能协助我们诊断病症,

而不能告诉我们如何采取治疗的行动。本文重点讨论知识管理的技术及基础构架,为企业知识管理描述一套商业运作技术,这些技术将帮助一个组织从其内部最重要的资产——知识中获取最大的优势。

1 知识管理系统架构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产品是知识的物质体现。流向企业和企业内流动的适用知识会促进企业增强竞争力。没有知识的更新,源泉就会干涸。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加快知识的流动和使用,并创造价值。在知识管理的领域内,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法。因为知识管理是多学科及商业运作的综合,所以,设计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基础架构是成功的关键。在信息系统内,一种架构必须指出系统的组成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创建知识管理基础构架有助于建立起对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关系的更深入的理解。

Gartner Group提出了3层结构的企业系统架构模式。它们是:a. 数据层。统一提取不同类型不同储存机理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库、文本数据、音像数据等)。b. 处理层。描述用户和系统利用数据库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以人作为用户,表现为通过用户界面;第二种情况是以系统作为用户,表现为通过程序界面用于支持运用。c. 用户界面层。提供给人们在处理层通过逻辑关系获取企业信息资源的方法。

图1 金字塔形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图

朱祖平提出了金字塔形的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

本文提出一种5层结构的知识管理架构,即分为用户界面、知识元模型、知识库、知识存取工具、知识管理实施。我们用图2 来说明知识管理的5层架构模式。

图2 知识管理的5层架构图

知识管理系统构架并不独立存在,需要支持知识管理的技术并与企业总体技术构架相结合,懂得知识管理技术并利用与企业相关技术综合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系统架构与知识管理架构的关系见表1:

表1 企业系统架构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表

1.1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保护用户免受技术复杂性的影响,代表用户日常的工作空间,并提供应用和获取数据的窗口。在许多情况下,其入口类似于用Internet获取数据的窗口(如Yahoo、Lycos、Excite、Sohu等)。

设计完善的用户界面必须是直观的、易于响应和有价值的。使用方便至关重要,否则知识管理系统不能算作成功的系统。在当今的高效快节奏世界中,企业没有时间进行广泛的培训(尽管培训是唯一克服技术缺陷的方法)或者阅读用户手册。任何日常使用的系统,如果要求用户花费超过1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吸收系统性能,就会显得太复杂了。

1.2 知识元模型和知识地图(Knowledge Metamodel and Knowledge Map)知识元模型和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而且,由于它们的重要性,通常与知识库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知识系统构架中,知识元模式和知识地图将分别予以说明。元模型包含元知识,简而言之就是“有关知识的知识”。

包括:谁在何时创造了知识、知识体的格式及媒介、知识体的目的(用途)、该知识如何被应用、运用该知识的问题、围绕其存在的行动和顺序、知识开发的条件、与其他知识体的联系。

元模型中的信息提供知识体以及大多数知识内容的价值。为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清晰度和完整性,构架信息的存取显

得十分重要。在知识产生时就已经完成的电子模板和方式是最好的。因为一旦错过这个时机,知识就难以捕捉。

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是用于帮助人们知道在哪能够找到知识的管理工具,是一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导航系统。知识地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员工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知识资源。它显示整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不管是分类还是查找,知识地图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结果。

从知识地图的形态来看,其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怎样变化,知识地图的最终目标是指向人、地点或者时间,告诉使用者在何时、何地能够找到所需要的知识。企业知识地图的内容包括相互联系的合同、文档、事件等元素,允许用户在浏览知识地图各个节点和节点的指向的同时发表有关的评论。

知识地图的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地图进行更新,不断地改变和调整地图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地图趋于完善。

知识地图除了为企业员工利用知识进行导向以外,还可以利用知识地图的方法来描述企业流程中的知识。将业务流程中的知识流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知识的收集、存储、共享;知识的扩散、转移、组织;知识的整合等。表现知识流的知识地图没有必要将流程中所有出现的环节都集成进来,只需要将最关键的知识整合部分表现出来就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1.3 知识库(Knowledge Repository)当企业内部知识达到一定数量时,把它们全部编成文件进行存储是不可能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隐性知识存在于员工头脑中。解决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专门的知识库,用于储存企业中的各类知识。

知识库可以是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件

(groupware)服务器、文件管理系统或网站。每一个知识库的结构依赖于该库内容或知识的存储与管理。尽管每一个库都是独立的,但他们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实际的知识库。知识地图提供的分类以及结构知识工具控制进入知识库内容的途径。

1.4 知识存取工具(Knowledge Access Toodls)知识存取工具用于管理知识库,该过程是一个系统管理与知识管理相结合的复杂过程,需要的工具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尽相同。潜在分类包括:安全模式、目录界面、网络界面、有关知识物理位臵的信息、不同类型的知识所在的数据库、必要的协议、存取知识的工具与搜索引擎、分布工具与引擎。

知识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当前最管理不够的资源。随着社会不断变革,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企业的组织制度、管理模式和文化体系也发生相应的变革。知识将取代资本、劳动力而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源要素。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引起国内外企业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知识管理仍然停留在观念的阶段,只能协助我们诊断病症,而不能告诉我们如何采取治疗的行动。本文重点讨论知识管理的技术及基础构架,为企业知识管理描述一套商业运作技术,这些技术将帮助一个组织从其内部最重要的资产——知识中获取最大的优势。

1 知识管理系统架构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产品是知识的物质体现。流向企业和企业内流动的适用知识会促进企业增强竞争力。没有知识的更新,源泉就会干涸。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加快知识的流动和使用,并创造价值。在知识管理的领域内,没有十全十美的解

决方法。因为知识管理是多学科及商业运作的综合,所以,设计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基础架构是成功的关键。在信息系统内,一种架构必须指出系统的组成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创建知识管理基础构架有助于建立起对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关系的更深入的理解。

Gartner Group提出了3层结构的企业系统架构模式。它们是:a. 数据层。统一提取不同类型不同储存机理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库、文本数据、音像数据等)。b. 处理层。描述用户和系统利用数据库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以人作为用户,表现为通过用户界面;第二种情况是以系统作为用户,表现为通过程序界面用于支持运用。c. 用户界面层。提供给人们在处理层通过逻辑关系获取企业信息资源的方法。

图1 金字塔形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图

朱祖平提出了金字塔形的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

本文提出一种5层结构的知识管理架构,即分为用户界面、知识元模型、知识库、知识存取工具、知识管理实施。我们用图2 来说明知识管理的5层架构模式。

图2 知识管理的5层架构图

知识管理系统构架并不独立存在,需要支持知识管理的技术并与企业总体技术构架相结合,懂得知识管理技术并利用与企业相关技术综合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系统架构与知识管理架构的关系见表1:

表1 企业系统架构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表

1.1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保护用户免受技术复杂性的影响,代表用户日常的工作空间,并提供应用和获取数据的窗口。在许多情况下,其入口类似于用Internet获取数据的窗口(如

Yahoo、Lycos、Excite、Sohu等)。

设计完善的用户界面必须是直观的、易于响应和有价值的。使用方便至关重要,否则知识管理系统不能算作成功的系统。在当今的高效快节奏世界中,企业没有时间进行广泛的培训(尽管培训是唯一克服技术缺陷的方法)或者阅读用户手册。任何日常使用的系统,如果要求用户花费超过1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吸收系统性能,就会显得太复杂了。

1.2 知识元模型和知识地图(Knowledge Metamodel and Knowledge Map)知识元模型和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而且,由于它们的重要性,通常与知识库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知识系统构架中,知识元模式和知识地图将分别予以说明。元模型包含元知识,简而言之就是“有关知识的知识”。

包括:谁在何时创造了知识、知识体的格式及媒介、知识体的目的(用途)、该知识如何被应用、运用该知识的问题、围绕其存在的行动和顺序、知识开发的条件、与其他知识体的联系。

元模型中的信息提供知识体以及大多数知识内容的价值。为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清晰度和完整性,构架信息的存取显得十分重要。在知识产生时就已经完成的电子模板和方式是最好的。因为一旦错过这个时机,知识就难以捕捉。

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是用于帮助人们知道在哪能够找到知识的管理工具,是一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导航系统。知识地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员工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知识资源。它显示整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不管是分类还是查找,知识地图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结果。

从知识地图的形态来看,其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怎样变化,知识地图的最终目标是指向人、地点或者时间,

告诉使用者在何时、何地能够找到所需要的知识。企业知识地图的内容包括相互联系的合同、文档、事件等元素,允许用户在浏览知识地图各个节点和节点的指向的同时发表有关的评论。

知识地图的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地图进行更新,不断地改变和调整地图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地图趋于完善。

知识地图除了为企业员工利用知识进行导向以外,还可以利用知识地图的方法来描述企业流程中的知识。将业务流程中的知识流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知识的收集、存储、共享;知识的扩散、转移、组织;知识的整合等。表现知识流的知识地图没有必要将流程中所有出现的环节都集成进来,只需要将最关键的知识整合部分表现出来就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1.3 知识库(Knowledge Repository)当企业内部知识达到一定数量时,把它们全部编成文件进行存储是不可能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隐性知识存在于员工头脑中。解决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专门的知识库,用于储存企业中的各类知识。

知识库可以是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件(groupware)服务器、文件管理系统或网站。每一个知识库的结构依赖于该库内容或知识的存储与管理。尽管每一个库都是独立的,但他们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实际的知识库。知识地图提供的分类以及结构知识工具控制进入知识库内容的途径。

1.4 知识存取工具(Knowledge Access Toodls)知识存取工具用于管理知识库,该过程是一个系统管理与知识管理相结合的复杂过程,需要的工具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尽相同。潜在分类包括:安全模式、目录界面、网络界面、有关知识物理位臵的信息、不同类型的知识所在的数据库、必要的协议、存取知识

的工具与搜索引擎、分布工具与引擎。

知识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当前最管理不够的资源。随着社会不断变革,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企业的组织制度、管理模式和文化体系也发生相应的变革。知识将取代资本、劳动力而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源要素。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引起国内外企业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知识管理仍然停留在观念的阶段,只能协助我们诊断病症,而不能告诉我们如何采取治疗的行动。本文重点讨论知识管理的技术及基础构架,为企业知识管理描述一套商业运作技术,这些技术将帮助一个组织从其内部最重要的资产——知识中获取最大的优势。

1 知识管理系统架构

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产品是知识的物质体现。流向企业和企业内流动的适用知识会促进企业增强竞争力。没有知识的更新,源泉就会干涸。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加快知识的流动和使用,并创造价值。在知识管理的领域内,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法。因为知识管理是多学科及商业运作的综合,所以,设计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基础架构是成功的关键。在信息系统内,一种架构必须指出系统的组成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创建知识管理基础构架有助于建立起对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关系的更深入的理解。

Gartner Group提出了3层结构的企业系统架构模式。它们是:a. 数据层。统一提取不同类型不同储存机理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库、文本数据、音像数据等)。b. 处理层。描述用户和系统利用数据库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

以人作为用户,表现为通过用户界面;第二种情况是以系统作为用户,表现为通过程序界面用于支持运用。c. 用户界面层。提供给人们在处理层通过逻辑关系获取企业信息资源的方法。

图1 金字塔形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图

朱祖平提出了金字塔形的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

本文提出一种5层结构的知识管理架构,即分为用户界面、知识元模型、知识库、知识存取工具、知识管理实施。我们用图2 来说明知识管理的5层架构模式。

图2 知识管理的5层架构图

知识管理系统构架并不独立存在,需要支持知识管理的技术并与企业总体技术构架相结合,懂得知识管理技术并利用与企业相关技术综合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系统架构与知识管理架构的关系见表1:

表1 企业系统架构与知识管理体系架构表

1.1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保护用户免受技术复杂性的影响,代表用户日常的工作空间,并提供应用和获取数据的窗口。在许多情况下,其入口类似于用Internet获取数据的窗口(如Yahoo、Lycos、Excite、Sohu等)。

设计完善的用户界面必须是直观的、易于响应和有价值的。使用方便至关重要,否则知识管理系统不能算作成功的系统。在当今的高效快节奏世界中,企业没有时间进行广泛的培训(尽管培训是唯一克服技术缺陷的方法)或者阅读用户手册。任何日常使用的系统,如果要求用户花费超过1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吸收系统性能,就会显得太复杂了。

1.2 知识元模型和知识地图(Knowledge Metamodel and Knowledge Map)知识元模型和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而且,由于它们的重要性,通常与知识库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知识系统构架中,知识元模式和知识地图将分别予以说明。元模型包含元知识,简而言之就是“有关知识的知识”。

包括:谁在何时创造了知识、知识体的格式及媒介、知识体的目的(用途)、该知识如何被应用、运用该知识的问题、围绕其存在的行动和顺序、知识开发的条件、与其他知识体的联系。

元模型中的信息提供知识体以及大多数知识内容的价值。为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清晰度和完整性,构架信息的存取显得十分重要。在知识产生时就已经完成的电子模板和方式是最好的。因为一旦错过这个时机,知识就难以捕捉。

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是用于帮助人们知道在哪能够找到知识的管理工具,是一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导航系统。知识地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员工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知识资源。它显示整个企业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不管是分类还是查找,知识地图都可以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结果。

从知识地图的形态来看,其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怎样变化,知识地图的最终目标是指向人、地点或者时间,告诉使用者在何时、何地能够找到所需要的知识。企业知识地图的内容包括相互联系的合同、文档、事件等元素,允许用户在浏览知识地图各个节点和节点的指向的同时发表有关的评论。

知识地图的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地图进行更新,不断地改变和调整地图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地图趋于完善。

知识地图除了为企业员工利用知识进行导向以外,还可以利用知识地图的方法来描述企业流程中的知识。将业务流程中的知识流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知识的收集、存储、共享;

创新与知识管理

创新与知识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概念。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源泉,尤其是在高速变化的动态市场和高度竞争的行业中,创新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同时,在物质型经济向信息知识型经济的深刻转变过程中,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知识在最终产品和劳动的价值增值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组织效率更多建立在知识整合的弹性能力上。企业创新与知识管理结合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必然路径。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知识管理被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尝试,并逐渐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战略和日常管理职能。这表明现代管理学已经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应用已经比较成熟。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已成为社会的核心概念,人们也不断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溶入创新变革之中。最重要的进步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过程。相应的对创新定义转变为:创新是将发明商品化的过程;是组织变革的过程;是有目的地引入和应用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反复性、迭代性的复杂过程;是在隐性知识作用下,包含一定反复性的线性的过程。透过定义,可看出创新不是简单的知识发现或知识创造,而是将企业资源整合的复杂过程,源自机遇发现或知识创造,经过技术开发、市场匹配、生产开发、市场开发得以实现,并通过评估反馈进入下一个更高层次创新的周期性过程。 把企业的商业创新分为选择新技术、商业匹配、创新实施和顾客价值评估四个阶段。相应于这四个阶段,创新过程中有四种能力,即选择能力、匹配能力、执行能力和评估能力,他们会影响到企业的动态创新能力。其中,各个阶段能力的高低都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能力,同时各阶段的反馈,又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前阶段的能力。选择、匹配、执行和评估能力的高低和各能力间的协调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随着人类在生产等活动中投入的智力不断增加,由智力活动创造的价值不断提升,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知识管理,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通过确定、捕获、收集、组织、标引、存储、集成、检索、共享组织的知识资产,是对组织的知识资产及

企业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1 问题提出 (1) 1.2.2 研究目的 (2) 1.2.3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1.3.1 研究方法 (2) 1.3.2 技术路线 (3) 1.4 章节框架与内容安排 (3) 第2章文献综述 (5) 2.1 资源基础理论 (5) 2.2 企业社会资本综述 (6) 2.2.1 社会资本的概念及构成 (6) 2.2.2 社会资本的维度 (6) 2.3 知识管理能力综述 (7) 2.4 技术创新绩效综述 (8) 2.4.1 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及构成 (8) 2.4.2 技术创新绩效的维度 (9) 2.5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综述 (9) 2.6 知识管理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综述 (10) 2.7 研究评述 (10) 第3章概念模型 (12) 3.1 理论框架 (12) 3.2 研究假设 (13) 3.2.1 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 (13) 3.2.2 知识管理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 (15) 3.2.3 企业社会资本与知识管理能力 (15) 3.2.4 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 (15)

3.3 研究理论模型 (16) 第4章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18) 4.1 变量的测量 (18) 4.1.1 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 (18) 4.1.2 知识管理能力的测量 (19) 4.1.3 技术创新绩效的测量 (19) 4.1.4 控制变量 (20) 4.2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0) 4.2.1 问卷设计 (20) 4.2.2 研究数据的收集 (20) 第5章数据分析 (21)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5.1.1 个人信息描述性分析 (21) 5.1.2 样本企业信息描述性分析 (22) 5.1.3 各题项描述性分析 (23)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24) 5.2.1 企业社会资本探索性因子分析 (24) 5.2.2 知识管理能力探索性因子分析 (25) 5.2.3 技术创新绩效探索性因子分析 (26) 5.3 信度分析 (27)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27) 5.4.1 企业社会资本验证性因子分析 (27) 5.4.2 知识管理能力验证性因子分析 (29) 5.4.3 技术创新绩效验证性因子分析 (30) 5.5 区别效度 (32) 第6章模型检验 (33) 6.1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与分析 (33) 6.1.1 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 (33) 6.1.2 知识管理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 (39) 6.1.3 企业社会资本与知识管理能力 (41) 6.1.4 企业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 (42) 6.1.5 Bootstrapping中介作用检验 (45) 6.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7) 6.2.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47) 6.2.2 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 (49)

新媒体时代的知识管理和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知识管理和创新(附照片)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04月30日06:55来源:文汇报作者:唐玮婕知识管理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 本报记者唐玮婕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或许并不算新鲜。对于不少成功的企业来说,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自身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招必备的“杀手锏”。 然而,数字时代的到来似乎正悄然改变着一切。微博、社交网络、维基百科……越来越多新媒体、新技术破茧而出,不仅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在给知识的创造与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本期“文汇-复旦管理学家圆桌谈”聚焦新媒体时代下的知识管理,探讨在扑面而来的信息浪潮冲击下,个人如何挑选和应用,企业又该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所拥有的知识为自身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应时代而生 问:知识管理这个概念兴起于何时?大概分为哪些研究方向? 张成洪:所谓知识管理,其实是对组织中各种有用知识的系统化管理。组织中的有用知识不仅包括以纸质或电子媒介为载体、可以用书面形式表述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存在于员工个人的大脑之中、很难用书面形式表述的隐性知识,系统化管理是通过对知识的创造、获取、组织、存储、传播、共享、服务、利用等全过程的管理,形成永不间断的知识创新、累积与利用的良性循环系统,促进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转换与共同提升。知识管理一般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

事实上,在所有的知识中,显性知识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80%甚至以上的,都是隐形知识。因此,企业管理知识一般会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强调的是编码化策略,也就是尽可能地把知识显性化,并进行知识编码后保存起来,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共享;另一种则把焦点放在隐性知识上,更多强调营造知识分享的氛围,通过人际交流,把隐藏在人们大脑中的知识传递出来。 徐笑君:知识管理这个概念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在1959年首次提出。 他预见到社会经济形态将要发生质的跃变由工业经济迈步向知识性经济。在这个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员工主体将从操作工人转变为知识工作者。德鲁克认为,20世纪管理学的重要命题是如何提高操作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而到了21世纪,管理学的焦点转移到了知识工作者身上。于是,知识管理应运而生。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知识管理的内涵得以迅速扩展,逐渐形成多个学派。 首先是狭义知识管理学派,主要研究如何有效管理组织内部与外部的知识,如何定义知识,如何存储、转移、共享知识,其目的就是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利用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简单来说,狭义知识管理学派有两个关注的重点,一是静态的知识,包括组织的记忆、知识库;二是动态的知识管理,比如如何创造、共享、传递等。 第二个是组织学习学派,更关注“如何学习”,研究各种学习的方法。譬如,探究个人、团队、组织学习方法的差异性,或者知识应用型学习和知识创造型学习之间的区别。 第三是学习型组织学派,研究通过营造何种氛围或机制搭建出一个学习型组织。最有名的研究成果之一,当属由彼得·圣吉撰写的《第五项修炼》。眼下众多企业从组织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出发,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已成为一大热点。有数据显示,全球排名前100的企业中,4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过;美国排名前25位的公司中,更有80%建立了学习型

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部 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 班级:2010年硕士5班 学号及姓名:2010209450 曹刚 学号及姓名:2010209458 李如萍 学号及姓名:2010209463 孙营营 学号及姓名:2010209468 温文 学号及姓名:2010209471 张丽媛 提交日期:2010年11月11日

目录 一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3) 二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综述 (5) (一)不同领域中知识管理研究问题分布 (6) (二)知识管理的定义 (6) (三)知识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过程 (11) (四)知识管理模型 (11) 1 基于知识的管理模型(KBM) (12) 2 基于知识管理工具的管理模型(KTBM) (17) 3 基于组织绩效的管理模型(OPKM) (22) 三关于技术创新活动中知识管理内容的综述 (25) 四关于知识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29) (一)国外研究状况 (29) (二)国内研究状况 (30) 参考文献 (34)

一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技术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结合,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创新一般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1)制造新的产品:制造出尚未为消费者所知晓的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采用在该产业部门实际上尚未知晓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国家和那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尚未进入过的市场;(4)获得新的供应商: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创造或者打破原有垄断的新组织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M·Mansfield)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一种新产品或工艺首次引进市场或被社会使用。曼斯菲尔德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常为后来学者认可并采用,曼斯菲尔德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产品创新。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即 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U.S.A)在报告《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知识管理对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知识管理对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4-11-25T14:26:31.107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9月上旬供稿作者:刘璐 [导读] 摘要院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知识管理能力作为中国城市提高创新能力的源泉,越来越受到城市的关注和重视。 Study on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on the City Innovation Ability in China刘璐LIU Lu曰裴小兵PEI Xiao-bing(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4)(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 摘要院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知识管理能力作为中国城市提高创新能力的源泉,越来越受到城市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旨在采用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知识管理与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模型以及相关假设。最后,利用SPSS 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路径分析,对建立的关系模型及假设进行了验证。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knowledg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s the source of city innovation ability in China, knowledge managementcapability draws more and more concern and attention. With combined method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study, this paper aims to buildrelation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capacity of Chinese cities, and make basic assumptions. Finally, the paper usesSPSS software to carry out path analysis against survey data and to verify the model and assumption. 关键词院知识管理;城市创新能力;路径分析;实证研究Key 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city innovation ability;path analysis;empirical research中图分类号院F204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5-0003-04 0 引言 在全球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中国正经历着由制造型国家向自主创造型国家的转变,城市也正面临着以知识竞争为基础的新挑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作为经济发展主导因素的新型经济形态,可以通过知识的获取、配置和利用而形成规模的产业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具价值的不是有形的资产,而是无形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作为城市成长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是城市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和重要支撑。只有改变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采用全新的思想和观念,才能为城市找到新的发展机遇。科学的知识管理过程是提高城市管理竞争力的动力,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因此,明确知识管理对现代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文献综述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管理能力与城市创新能力间的关系。其中,Cairncross 指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国家要在宏观层面不断调整知识的创造和吸收能力,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规范性和连贯性[1]。Freeman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国家和地方部门组成的,通过部门间的交流和互动来完成各种新型技术的吸收、修改和转移的网络结构[2]。 Groshbymark 指出城市创新能力可以划分为五部分,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创造、技术流动、外部创新环境、城市创新绩效,并且认为知识的获取和创造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3]。Todtling 通过研究不同城市的创新数据发现资源相同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4]。可见,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而知识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源泉和根本。Griliches 从系统学的理论出发,认为区域创新是相互关联的大系统,系统内的各城市间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5]。JOHANNESSEN 等认为知识管理要遵循特定的规律,不同的技术创造形式要配合相应的知识管理方式,才能实现城市创新绩效的最大化[6]。 在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中,詹湘东认为知识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最为重要而又难以管理的战略资源,要确保知识在创新过程的有效管理,以最大化地实现知识的效能[7]。赵光州等人将知识管理活动分为创造、加工、扩散、应用四个过程,并强调知识管理活动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8]。石峰等人认为基于知识链接的城市创新系统存在正反馈机制,即系统对创新知识的管理能力决定了城市创新能力的高低[9]。赵峥通过分析知识管理与区域创新能力间的联系,找到了提高区域城市创新能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10]。李柏洲、苏屹认为知识管理能够直接参与到实际生产中,要充分利用好知识管理这一管理手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城市创新系统,成为系统内的各个部门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桥梁[11]。张钢、王宇峰以区域创新为理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索知识管理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最后得出知识管理能力与区域创新水平存在显著影响[12]。 通过上述研究,国内外学者在不同角度对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做出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但多数文献注重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体系的研究,很少有学者将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间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合进行研究。本文在统计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30 多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建立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找出知识管理和城市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使知识管理能更好地为城市创新体系服务。 2 理论模型城市创新能力是指城市将自身的科技知识、人力资源、文化体制等要素转化成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它能够推动城市的持久发展和长期进步。城市创新能力一般包括:知识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体制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城市自主创新政策,随后全国涌现了大量的创新型城市。由于地理条件及区域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得各个城市的创新能力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2012》[14]一书中31 个城市的知识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不同知识管理指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和方向。 本文将集中研究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获取、知识应用两个阶段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将知识获取细分为科技合作、技术转移、科研论文、外资投入等四个不同方面,知识应用分为产品研发、产业结构优化、新技术的投入产出率等三个方面。由于关于城市创新能力的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本文提出了两类不同的创新能力:以经济指标为标准的城市创新能力和以竞争力为标准的城市创新能力。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详见图1。 根据知识管理与城市创新能力间的关系模型,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科技合作有助于城市创新能力的提高;假设2:技术转移有

360度绩效考核方案.

绩效考核方案(360度) 一、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我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使员工的工作得到认可并提高员工的绩效,提高各职能部门的满意度,促进各职能部门内部的团队合作精神,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运作,提升团队业绩,使公司得到持续性发展,经研究,特制订2010年度绩效考核办法。 二、基本目标 1、通过绩效考核,促进公司整体目标实现,提高整体运作能力和竞争力; 2、通过绩效考核,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团队士气,降低企业内耗,理顺部门关系,提高团队业绩; 3、通过绩效考核,帮助每个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与工作胜任力,建立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队伍; 4、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开放、积极参与、主动沟通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基本原则 公司实施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是: 公平:考核标准公平合理,人人都能公平竞争; 公开:考核实行公开监督,人人掌握考核办法; 公正:考核做到公正客观,考核结果必须准确。 四、适用范围 本办法考核时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本办法适用于公司除下列人员外的全体员工: 1、试用期内人员。

2、兼职、特聘人员。 3、考核期间休假停职3个月以上者。 五、年终考核内容 2010年年终考核内容重点分三部分: 1、部门员工考核─工作态度、经验学识、工作绩效。 2、管理人员考核─工作态度、领导能力、工作绩效。 3、员工互评考核─德、才、勤、纪、果。 六、考核等级、分数。 2010年年终考核综合评价等级分四级: A:优秀——总是超过标准指标且各项表现卓越。(5分) B:良好——员工该项表现较好,并无突出表现及过失,。(3分) C:合格——员工该项符合标准且并无较大过失。(1分) D:差——员工该项表现很差且各项表现均不达标。(-1) 七、考核流程 2011年1月15日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2010年度年终考核。 1、“360度”关系测评 ①人力资源部下发各部门《员工关系测评表》(附表1),员工需根据本职位实际工作情况填写测评表中上级、同级、下级服务对象。 ②服务对象:与员工本人在工作中存在互相服务关系。各级人数1-5人,各部门考核员汇总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递交人力资源部。 2、考评细则 ①人力资源部对公司全体员工下发2010年终绩效考核合同(合同内容:各级考评表、各级被考核人名单)。 ②员工根据日常工作中工作态度、积极性,上下级沟通、协作,

顾客知识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I 目录....................................................................................................................................... V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相关文献综述 (2) 1.2.1 国外的研究 (2) 1.2.2 国内的研究 (3) 1.2.3 研究述评 (3)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4) 1.4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4) 1.4.1 技术路线 (4) 1.4.2 结构安排 (5) 1.5 创新之处 (6) 2 相关理论基础 (7) 2.1 顾客知识管理理论 (7) 2.1.1 顾客知识的内涵 (7) 2.1.2 顾客知识管理的构成维度 (8) 2.2 营销动态能力理论 (10) 2.2.1 营销动态能力的内涵 (10) 2.2.2 营销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 (11) 2.3 产品创新绩效 (12) 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13) 3.1 理论模型构建 (13) 3.2 顾客知识管理与产品创新绩效 (14) 3.3 顾客知识管理与营销动态能力 (15) 3.4 营销动态能力与产品创新绩效 (16) 3.5 营销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16) 4 研究设计 (19) 4.1 变量的测量 (19) 4.1.1 顾客知识的测量 (19) 4.1.2 营销动态能力的测量 (20) 4.1.3 产品创新绩效的测量 (21) 4.2 问卷设计 (21) 4.3 问卷收集 (22) 4.3.1 预调研阶段 (22) 4.3.2 正式发放问卷 (22) V

知识管理与创新以公务福利为例

知识管理与创新 —以公务福利为例 蔡祈贤摘要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知识始终是一不可或缺的要素,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独领风骚,俨然代表一种财富与竞争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迎应知识爆增、全球化与信息革命的冲击,知识需要妥适的管理,经由良善的管理策略,使各种有用的知识能有系统的选取、储存、分享,而其终极目的,则在便利的运用与创新。因此,知识管理与创新是新世纪组织最重要的竞争源泉。住福会于93 年5月成立知识社群,在团队的合作努力下,已建构完成公务福利知识管理系统,内含1743 个知识对象,形成一个丰富且便捷运用的知识平台。同时再经由持续的建置更新与鼓舞同仁点阅应用,一年来已创新多项福利措施,计有低率的优惠贷款、多元的协助服务、优利的住宅辅购、生动的文康活动、活力的休闲旅游等。对提升公务同仁的福利服务与增益福祉,帮助甚大,此系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之原则,使公教员工享受更多、更精致福利的有效作为。壹、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kno wledge )系指人类透过认知或思考过程,而获得一切有用的有形或无形的事物。千百年来,人类文明不断进化,知识亦不停的积累。挽近以来由于科学的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的增长更为快速。根据学者的研究,当前人类总知识,每二至三年即增加一倍;每天有6千至7 千篇科学论文发表,平均每日出版13,000 本书。 管理大师于1993 年出版「后资本主义社会」( Post-capitalist Society ), 主张在资本主义之后的知识社会,资本不再是主导经济发展的力量,知识的运用与制造,才是经济成长的原动力。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360度绩效考核方案 (2)

360度绩效考评方案 撰写人:包小图

360度绩效考评方案 一、目的 1、为了更好的引导员工行为,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提高工作绩效,发掘员工潜能,同时实现员工与上级更好的沟通,创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推动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2、为了更确切的了解员工队伍的工作态度、个性、能力状况、工作绩效等基本状况,为公司的人员选拔、岗位调动、奖惩、培训及职业规划等提供信息依据。 二、适用范围 绩效考评主要是对全体正式员工进行的定期考评,适合公司所有已转正的正式员工。新进实习员工、竞争上岗的见习员工、转岗、晋升、降职等特殊阶段员工的考评另行制定,不适合此考评,但可以引用绩效考评结果的客观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三、考评分类及考评内容(考评结构图见附表1和附表2)根据考评岗位不同,分三类:一线员工、机关职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绩效考评,三者的考核范围和侧重点不同。 1、一线员工绩效考评 (1)一线员工包括:营业员、总台服务员、礼宾员、收银员、旧金回收员、顾客关系员、交易员等在卖场工作的普通员工; (2)一线员工半年考评一次,每年底综合考评一次。 (3)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顾客意见调查意见汇总,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销售完成率、工作计划完成和工作目

标达成评定等 (4)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30%) ①行为品格(10%):百分考核记录情况考评员工遵章守纪 星级服务规范履行情况、顾客意见调查结果汇总考评员工服务行为,顾客表扬加分,顾客投诉扣分。满意加1分,不满意减1分 (注意:因调查次数多少不同,加减分不机率不等现象,为此要记录调查次数折平均折合后才具有可比性) ②工作态度(10%):迟到、早退、事假、加班等考评员工出勤、加班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病假不扣分,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主动加班一次加1分,任劳任怨服从计划外工作安排一次加1分。 合作精神非曲直各项工作任务协作配合性尤其是临时性工作任务主动积极承担加1分,无故推卸减1分(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 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10%):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理解并宣传公司政策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的各项政策方针。(关键事件加减分) 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对待同事的态度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要防止只扣分不加分,防止对不良行为过于敏感而对积极优良行为却感知不到) 注意:品行考评分数记录只累计,不在日常工资表中直接体现,只作为考评本期考评原始数据依据。各部门主管在记录员工日常表现时一定要分清,不要重复奖惩。 (5)业绩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70%)

知识管理系统:目标与策略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摘要: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

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

项目管理中的创新知识管理

项目管理中的创新知识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金钱,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收益极为重要。从知识到效益,需要依赖于项目,在项目管理中进行有效的创新知识管理,是把知识转化为财富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对项目管理中的创新知识管理问题进行主要分析。 一、知识管理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迅速,知识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甚至已经开始成为生产要素,需要专门地对知识进行组织管理,这主要表现在知识的传播速度变快、在产品和服务中知识的运用越来越高、各个企业越来越注重知识保护等各个方面。所谓知识管理,即把现有的知识交给会使用它的人才,然后分配到最恰当的地方,创造最大的效益。知识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二、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分类 知识从深度来看,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写在书本上、文字化、而且可以通过正规系统的语言来传播的知识,也叫言传性知识,例如,技术理论、文件、专利等;隐性知识则是通过人的积累,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获得独特的知识,它具有只存有于特定的场合和个人的思想中,无法进行正常的传播等特点,是一种相对隐藏的知识,也叫意会性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显性知识是通过对隐性知识的深化总结,上升为理论而来,在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时,其自身也得到深化,持续修正。多年以来,人们在日常中对显性知识的关注超过了隐性知识,其实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显性知识来宏观指导我们的工作,还要用到隐性知识,在一些细微的方面给我们特别的灵感,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完善。 知识从本体论来分类,可以分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两类。人是知识产生的基本,知识的产生来自于人对经验的深化和总结,没有人,知

360度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纲要

360度绩效考核体系 360度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纲要 简介 为了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客观、公平的平价和考核,不断提高员工绩效水平,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在公司内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特制定此考核制度。本考核制度遵循量化、公平的原则,以员工的工作结果为主要考核对象,昼以客观、公开的量化指标为徇标准和考核依据,量大限度的减少主观随意性,使该考核制度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对于难以量化衡量的工作岗位,以目标管理的原则进行考核。为促进公司的不断改进,引导员工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本考核制度中考虑了员工合理化建议因素。员工的绩效在簋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直接上级的绩效,而员工的直接上级又是最了解该员工的管理者,因此直接上级应该对下属员工的绩效拥有考核的权力,并承担考核的责任。在本考核制度中赋予直接上级对下属员工的考核有核准权,直接上级的上级对些只有知情权和指导权,没有权力修改,也不承担责任。这些原则是为了防止回避责任、转移矛盾现象的发生。为了体现公平性,除了公布量化指标和考核结果外,还设立了考核仲裁制度,仲裁委员会有权改变考核结果,其审理结果具有最终效力。 文件部分: 本文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总则; (2)对非生产部门中层管理者的考核办法; (3)对生产部门(厂部)中层管理者的考核办法; (4)对非生产部门职员的考核办法; (5)对生产部门操作工人的考核办法; (6)考核结果的评级标准; (7)考核奖惩规定; (8)考核时间; (9)考核面谈; (10)考核仲裁; (11)年终考核; (12)附件; (13)其他。

一、总则 1、本制度的目的是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和考核; 2、以此为基础进行员工的奖励、提薪、晋升、能力开发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并公正合理地处理员工的待遇。 4、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除总经理外的所有员工; 5、包括试用期的员工和临时工。 6、对员工的考核分为基础部分、合理化建议两部分;其中基础部分包括①工作结果、②岗位规范 要求、③行政纪律、④上级评议、⑤同事互评(适用于部分岗位)、⑥业务相关部门对本部门工作情况的评价(适用于部分部门)。合理化建议包括本人的合理化建议、下属员工的合理化建议(适用于管理岗位)。 7、由各部门根据标准操作手册制定每个岗位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由人力资源部存档。 8、由各部门制定各自的岗位规范要求及其考核细则作为本考核制度的附件,是岗位规范考核的依 据。 9、由人力资源部制定行政要求规范及其考核细则,作为本制度的附件,是行政考核的依据。 二、对非生产部门中层管理者的考核办法 1、非生产部门中层管理者包括副总经理、非生产部门的部门经理/主管。 2、对非生产部门中层管理者每季度考核一次。 3、对非生产部门中层管理者的考核分为基础部分、合理化建议两部分。基础部分包括:①工作计划 完成情况-目标完成率;②本人和下属员工岗位规范违纪情况-岗位规范考核;③本人和下属员工 行政纪律违纪情况-行政考核;④业务相关单位的考核;⑤直接上级评议。合理化建议包括①被考 核人的合理化建议;②下属的合理化建议。 4、对非生产部门中层管理者的考核流程见附件2。 由人力资源部查阅被考核人在考核期内是否有严重违纪情况,并通知其直接上级。有严重违纪情况的不能参加考核。通知单见: 严重违纪通知单 部门: 根据考核制度规定:员工没有资格参加此次考核,特此通知。 人力资源部 年月日5、由考核组(由人力资源部主管和副总级领导共同确定考核组的数量和人选,挑选原则是有代表 性、公平性)和其直接上级共同核查被考核人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该项满分为300分,格式见下表,具体内容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计划(详见MBO绩效考核体系)确定。 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核表

【经营管理】渠道创新与知识管理

【经营管理】渠道创新与知识管理 越来越多的大众消费品制造商终于发觉, 仅靠产品的物理特性来保持竞争优势是越来越难了。一方面是由于学习方法的进步, 使得同行对相关技术的仿照越来越快,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是成功的产品创新扩大了市场需求, 刺激潜在的竞争者迅速加入。往往是有了发明未必就能领先,或者领先了却是为他人做嫁衣,如发明VCD的万燕。新经济的市场游戏规则是主流化, 即大规模的生产促进低成本的市场扩张, 并迅速成为市场主导(50%以上的占有率)。在中国大陆, 格兰士是实践主流化的表表者。新经济的另一个游戏规则是以价值链增值为主导, 即厂商共赢才是真赢。这方面格力是真正的市场英雄, 以不足同行1%的人力资源投入, 维系市场份额第一的分销网络, 同时无不良应收帐款。上下通吃只是愚蠢的反动, 创维曾经在广东全省为了直截了当操纵零售终端,开了300多家专卖店,现在一家不剩全倒闭了。然而还有业界大佬, 要把直营店开到全球去,无视自然法则, 重蹈覆辙是难以幸免的了。 从财务的角度, 生产规模越大,固定费用分摊越薄。但随着产销量的扩大, 组织治理成本也会越来越大。一方面,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市场份额的提高所发生的边际成本一旦超过边际收入, 则沦为不经济; 另一方面, 企业的本质是要降低内部交易费用。庞大的组织机构和复杂的游戏规则都可能降低运作效率。可见,关键是要改进治理技术。渠道创新作为知识治理实践其目的是改进营销治理, 是以理念创新为指导, 以组织创新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工具的系统工程。 分销渠道是产业价值链的下游, 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差不多条件。传统的渠道功能以物流通路和蓄水调剂为主。但作为一个产业, 分销商有自身的生存守则和进展目标。现代营销理念是通过满足他人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作为现代文明的准则适应任何行业和个人。分销商的立身之本是服务好下家或最终消费者而不是听命于某 一个供应商。从另一方面来说, 客户是衣食父母, 而多数消费品生产厂家的客户正是经销商。沃尔玛的理念家喻户晓: 顾客永久是对的。可多数企业的营销老总会说客户永久是奸商。由此可见, 渠道创新必须理念创新先。随着分销业的成熟和壮大, 那些从打算经济体制带着霸气过来的厂家会逐步明白得如何样尊重他们。 需求是最好的大学, 所有的创新差不多上来自于市场的压力。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过来的百年老店“宝洁”之因此现在还焕发青春,在中国大陆所向无敌,制胜的利器确实是“助销”。其差不多理念确实是帮客户赚钱创导双赢,具体表现为“经销商确实是办事处”:一切销售治理工作以经销商为中心; 一切下级分销网络拓展、终端铺货、堆头和货架陈设等工作必须借助经销商的力量; 运作机制为“渠道运作综合治理体系”:一样都市选择一家经销商作为独家总经销, 由厂方派驻一位销售代表。负责全面开发和治理该区域市场, 其核心职责是关心经销商治理下属销售队伍。一旦摆正了厂家与分销商的平等位置, 确立了帮客户赚钱的经营理念, 企业的营销团队就有了明确的组织目标。组织能否有效运作关键在于以总目标为中心的资源整合。传统的组织架构是建立在权力分配的基础上, 以经理人管经理人, 层层负责。具有革命性的组织创新起源于德鲁克创导的目标治理。从全然上讲,目标治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操纵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

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小抓手

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小抓手 ?科研记录本 科研记录本制度就是一例。在华天公司每个科研人员都有一个由公司统一提供的本,用以记录有关科研技术活动中的每一个想法和细节,只要是头脑中想到的与技术有关的内容都要记录在上面。记录本的每一页上都有编号,如果与技术有关的内容不写到本上,让公司审计人员发现会立即被开除;如果一种想法是你在公司以外的地方想出来的,可以暂时写在别的纸上,但事后必须剪下来贴到记录本上。当这个人离职的时候,公司要收回这些记录本,审计人员还会检查是否缺页。这样万一你想带走这些东西只能复印,不会带走原件。 这样的记录本制度再加上职业人员发明条例的约束,就会形成一种威慑力:带走任何资源都是不行的。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华天公司也会花很多的钱来打官司。 ?产品定义 在华天公司,每种新产品最后都会形成一本产品定义,记录好有关这个产品的来龙去脉,定位属性和竞争分析等。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拿出来看它,如果这个产品是成功的,可以拿出来看成功在何处?如果这个产品失败了,也可看出问题出在哪一步?你可以随时研究和分析当时的思路。如果该产品有了改善,公司就会重新写一本,让后人知道当时是基于什么考虑做的改善等等。这样的产品定义一般只印10本左右,印之前就已经非常明确是给谁的,再加上登记记录制度,每本是谁的、在何处,非常清楚明了。 在华天总部,类似这样的制度很多,以充分保证知识不流失,同时公司的IT系统又保证了知识的充分共享。再加上华天公司的企业文化历来注重知识分享,使华天的这些知识管理活动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目前还没有知识管理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的统计数字,但华天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却毋庸置疑,并已成为知识管理界津津乐道的服务客户。 一切从理顺流程开始 华天总部的知识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后端的管理,但像中国华天这样的分公司,主要是做前端的市场开拓等工作,而总部的知识管理并没有涉及到这一块。于是在2001年下半年,中国华天开始了销售系统的知识管理实践。 流程规范大赛 时任中国华天助理总裁的龙飞阳开始像一个企业内部顾问一样,先是协助孙振耀做好整个中国华天3~5年的战略发展规划,接着又与每一个部门一起做规划,把每个事业部的5年战略理顺。在这一过程中,龙飞阳发现公司的战略流程存在一定问题,在流程的中间经常有脱节,于是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对战略流程的规范与管理。 在这个时期,龙飞阳想起了过去经常在华天公司内部进行的TQC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这次为了理顺流程就又把这个项目弄了起来,成立了9个小组,针对公司中跨部门的问题,开始了整理流程和规范。这个项目用去了半年时间,最后还举行了大赛,这次大赛的一等奖直到现在仍然给龙飞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话应该转给谁? 这是对公司呼叫中心的改进。华天有多个呼叫中心的电话,经常接到客户对于电话多次转接的投诉。研究发现:客户一般只能容忍两次转接,但在中国华天,3次转接电话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顾客抱怨很多。于是华天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把所有客户打来电话的可能性都找到,理清每类电话都可能牵涉到谁……把流程整理以后,龙飞阳发现了一个问题:总机人员其实根本不知道有些事该归谁管!于是又要先给他们培训,使他们知道什么方面的问题应该找谁。前台人员也是如此。后又经过各个呼叫中心间人员互相交流,彼此互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