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参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模型 (一)人与环境的调和度 指人与环境的适应性、互惠性、相互性、压力程度, 以及因应情况。 (二)环境质量 1.物理环境:包含自然世界与人为世界 2.社会环境:科层组织与人际网络。 (三)生活中的问题 案主问题非行为病态或品德瑕疵。因此,干预目标在 于增进个人能力,加强建立社会支持,以及个人与 环境的调和度。

生态的评量 (一)定义:运用生态图工具描绘出个人与环境交流互 动方向与关系性质,并针对两者调和度进行分析、分 析,以及决策。 (二)评量阶段 1.收集资料:重大压力事件与系统内个人之看法、努力, 以及相关环境资源。 2.组织数据:建构重大生活压力事件之基模,进一步提 出问题界定的假设和分析架构。 3.诠释资料:根据社工员组织的数据,与案主一起进行 演绎与归纳诠释,非依社工员个人价值判断。

社工角色 (一)与会者:如同参与问题解决会议。 (二)使能者:采取各种必要行动,促使案主所在系 统发功能。 (三)中介或组织者:发挥系统链接与资源转衔的角 色。 (四)调解者:协助案主与系统接触,并以理性互动 方式处理。 (五)倡导者:为获得不足的资源社工员向别的机构 或个人施压。 (六)监护者:实行社会控制的功能角色。

基本假设





人与生俱来有能力与所在环境和其他人互动。 基因和其他生物因素经常被视为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而 非原因。 人与情境形成一联合系统,彼此互相影响且有互惠性关系。 相互调和是指个人与环境之间互惠性历程的结果。 个人行动是为了适者生存而竞争。 在其生长的自然环境与情境中理解个人(对于问题的理解亦 同)。 人格是个人与环境经年互动的成果。 个人生活经验可以产生正向改变。 社工员应随时干预案主生活空间中各层面。

处遇目标 1.改善个人管理压力的能力。 2.影响个人所在社会与物理环境。 3.改善个人与环境间交流质量。

理论评估
优点 (一)全人与整合的思考架构。 (二)无专属特定干预方法。 限制 (一)过于抽象与描述性。 (二)多元干预的建议,等于没有建议。 (三)重视协调与适应,过于传统与顺从。 (四)需求 适应与改变 新需求 新适应与改变… (五)系统外资源来源的合理性—政治议题!

处遇阶段与步骤 (一)进入系统:与重要他人或案主有兴趣的事件进行谈论, 进入案主世界。 (二)绘制生态图:以案主系统中人物和事件为中心,包含正 负行为或情感。 (三)评量生态:寻找案主生态系统中基本问题与优点。 (四)创造改变观点:向案主提议最可以有着力点产生改变的 干预方法。 (五)协调与沟通:与案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他人进行协调与 沟通。 (六)再评量:干预不顺利时,再次搜集案主更多资料。 (七)评估:评估干预成效。

(三)评量原则 1.案主与社会工作员之间的相互理解。 2.个人与环境间的交流性质与调和程度。 3.建构该事件基模成为分析架构。 4.随时随地进行评量,非单一特定时刻。
干预方法与策略—协助个人适应策略 (一)增进适应技巧 (二)增进个人胜任能力 (三)重组生活空间 (四)重新调整时间的步调与韵律。
Fra Baidu bibliotek
处遇原则与过程
案主问题的界定 (一)问题来源 1.个人或家庭内在系统的不良运作 2.社会系统的失功能 3.个人与环境资源交流不协调 (二)依类型分 1.生活转变:个人或家庭生命周期的交替或演进,包含生理与社 会变动、预期与非预期变动、长期或突发变动。 2.环境压力:环境的结构组成可能干扰个人适应发展,包括小区 邻里网络、组织政策与规定。 3.人际历程:个人与环境相互支持系统的不协调。
角色 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表现,是互惠性期待的社会层面 角色。 位置与栖息地 (一)位置(niche)是指个人在其所在立即环境或小 区中所拥有的地位。 (二)栖息地是指个人所在的物理与社会情境。 适应力 个人与环境间相互影响与反应以达最佳调和度。当适 应不良时是指个人需求与环境资源、支持无法搭配。

主要理论观点
★人类发展公式:D=f (P*E) 人在情境中 正在成长中的个人与环境经年的交流成果! 但问题是,人是主动、有目标的主体?或互为主体? 生命周期 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社会结构及历史变迁的生活事件, 对个人生活产生意义。 人际关连 个人拥有与他人连结而建立关系的能力。 胜任能力 个人与环境交流,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
生态系统理论:生命模式
内容纲要

发展历史 基本假设 主要理论观点 处遇原则与过程 理论评估
发展历史
达尔文进化论(1859)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与环境调和(goodness of fit)。 二十世纪初期—「人在情境中」与「济弱扶贫」 (一)Mary Richmond:检视案主个人需求与环境互动问题—社会诊断 (二)Jane Addams:小区发展方式组织小区居民自助人助。 1930年代—社会学(象征互动论)影响 1950年代—统整专业认同的影响 Gordon & Bartlett强调社会工作助人方法应同时注重个人与环境互动的双焦点。 1960年代—地球日 人为万物之灵 人与环境间互动 1970、80年代—生活模式 (一)充权:增强个人控制环境的能力,对抗不友善环境的压迫或歧视。建 立社工员与案主建立互惠性权力关系。 (二)生活模式:将个人置于生活场域,重视个人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环 境质量,以及个人与环境调和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