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六个部分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第一课。该单元阐述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概述了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指出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交政策作出的重大调整,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本课正是现代中国外交关系的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外交成果。且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因此学习本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总共分三个子母,叙述了四个问题:新中国诞生后为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等有一定的了解,对深入探究新时期的外交活动、周恩来等人的外交智慧等有较浓的兴趣,但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得学习。

三、目标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简要分析当时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

2、了解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政策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归纳这一时期外交成就;

3、识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有关知识,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以及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

4、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难点: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政策的影响。

五、学法教法

本课是新授课,课时为1课时。相应的学法有材料分析法、问题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教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六、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确定与学法教法的选择,本课的教学流程如下:(一)课堂导入

呈现新旧中国有关外交的照片,分别反映新时期的丰硕外交成果与旧中国屈辱的外交:(PPT展示一组习近平主席出访的图片)“通过图片,我们能够感受到,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但回首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外交却是这样的,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PPT出示图片:旧中国外交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到1100多条。在这样的外交下,我们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也是在这样的外交之下,竟然在本国领土上出现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痛心。令我们欣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带领下,我们摆脱了这一窘境,开启了外交的新篇章。”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顺势过渡到本课第一目内容学习。

(二)课堂展开

第一部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

从周恩来和毛泽东对外交的阐述中可知新中国初期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思考理解三大政策的内容、意义和影响,指导他们对三大政策进行区别,并通过习题进行巩固。通过观察第一年建交国家多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引出“一边倒”政策进行重点解释。给出一副当时的世界格局图,引导学生体验当时的国际国内情境,提问“当时中国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政策?如何评价?”等问题进行谈论。然后结合几幅照片,向学生展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特别是与苏联的建交,分析中苏结盟对中国的影响。最后联系中苏关系的变化进行学习延伸,提问“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建立何种关系才能持久?”从而引出下一部分的学习。

第二部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视频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视频中的内容引出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视频中通过图片与文字材料,介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并论从史出地总结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通过一组提问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行补充说明。

第三部分: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

这两次会议是1950年代中期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引下走上了世界外交舞台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前者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回忆,后者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讲述日内瓦会议时,要让学生从“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步入会场”的照片中提取信息,感悟周恩来的外交风采与人格魅力。在讲述万隆会议的时候,要通过视频和材料着重介绍“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让学生感悟周恩来的政治眼界(从亚非国家的共同历史与现实处境中寻求各国共鸣)、语言魅力(简洁、到位而有力)与外交智慧(抛弃狭隘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之争论,站在共同利益的高度上看问题,“求同存异”与与会国代表之见“异”忘“同”相区别,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最后归纳“万隆精神”的内容以及世界友人周恩来的高度评价,并设问“你认为外交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进行谈论,让学生充分体会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深化

联系本课所学,引导通过学生回顾近百年来我国外交的变化表现,思考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设问“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如今的和平崛起,你有何感想?”课堂深化将使本课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到有效地落实。最后进行情感教育升华: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体现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变化,表明我中华民族正走向复兴。作为当代中学生,希望同学们能肩负起振兴中华的民族使命,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充满自信与激情,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在教学设计中我运用了文字材料、影像材料、图片材料等,并结合了讲授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情境创设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努力做到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升华了情感。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设计及相应的理论依据,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