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的政治管理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儒家的政治管理思想
摘要
1
论儒家的政治管理思想
王娜
(燕山大学经管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国政
治文明的建设如何实现政治管理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已经渗入到社会民众的心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本文阐释了“修身”、“中庸”等儒家政治管理思想,分析了“仁政”、“贵和”、“人本”、“教化”的儒家政治管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儒家政治管理思想对提升价值观、建造诚信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中庸;仁政;人本;儒家;政治管理
一、引言
政治管理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是涉及人类政治生活的一种管理活动。根据当代中国政治学者观点,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
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就是说,通过这种特殊的约束方式使政治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按照某种即定的秩序和目标来运行和发展”。从政治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政治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意义,就中国社会而言,管理思想远在古代就早已有之。特别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更蕴涵着丰富的政治管理思想的遗产,有待于我们认真研究。
二、儒家政治管理思想的诠释
儒家认为政治是道德的外延,或者说他们倡导一种具有泛道德主义倾向的伦理政治观。儒家的这种政治观影响到其政治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以至于形成了内涵丰富又不同于众的政治管理思想。
1、修身作为政治管理的逻辑起点
儒家的整个政治学说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分析基础之上,认为人是政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无论是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还是孟子的“性善论”,或者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无一例外地将人作为分析的对象,都强调人必须时刻加强自身的修养。《大学》中讲,“古之欲明
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表明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先修身,用现代政治术语即可解释为管理国家和社会或者说管理公共事务必须从个人的修身做起。这便是《大学》所言的“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死,其末治者否矣。”从这可以看出,修身是儒家整个政治管理的逻辑起点。
对于管理者而言,修身可以践行“为政以德”的管理原则,进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功效。政治管理作为当政者对民众的管理,要坚持仁爱的德治理念来引导民众,使之从善。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从这也不难发现儒家极为强调为政者要以自身极高的道德修养、言行来影响、感化、带动其他所有的人,从而使被管理者从内心深处甘愿接受管理,进而对其实行内部控制达到管理的目的。也可以说,儒家将整个社会的政治管理认定为一个上行下效、推己及人、上善则民善的过程。管理者只有不断修身、以身作则、德性高尚才能
强化管理的正当性、合法性和权威性,才能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同与接受。就被管理者而言,也应该在管理者的引导和规范之下加强自身修养,以便实现整个社会德性的提升。在儒家看来,一个野蛮未化的个体,可以而且也应该通过不断的修身、学习变成文质彬彬之人,只有如此才能与德高望重的为政者产生真正的内心共鸣,进而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
儒家将修身作为整个政治管理的逻辑起点,凸显出他们在分析人性共点基础上探寻管理根源的智慧。修身不是最终目的和归宿,而是为了实施仁政、德治的管理方式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管理艺术。毋容置疑,儒家政治管理最基本的问题是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其中,尤以政府和民众的关系最为根本。儒家以建立在修身基础之上的仁爱精神为其管理理念,从个体修身、做人开始,进而逐步推延、扩充到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总之,只有不断修身,才能正己化人、充满仁爱、尊重人性,才能缓和冲突、化解矛盾,从而实现稳定有序的政治管理。
2、强化角色定位和责任意识
“角色”一词在政治学领域,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系统中扮演某种角色,并按照角色的规范和要求去行动,即这种角色的定位包涵个体自我认知和社会对个体期望双层意蕴。儒家“在其位谋其政”、“思不出其位”的主张强调的正是社会成员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意识。即“儒家的学说,否认可能有一个形式划一与平等的社会存在。它相信人类在智力、能力与道德上是有差别的。因此,社会中也不能对每个人给予同样的角色,视之为平等、毫无差别。”换句话说,儒家采取了一种社会分层、职业分工的网络体系来强化社会中每个人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意识,进而实现政治的有效管理。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体现着儒家对人的社会地位、相应职责和行为规范的界定。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2],从这看出,他认为社会物少人多,同时人们又有不断满足需求的欲望,这极易引发相互争夺、政治混乱与更严重的贫穷,因此要进行适当分工与规范,倡导社会组织应进行合理分化,确保社会成员能够找到相应地位并担负相应
责任,同时获得相应的报酬和需要,进而真正实现井然有序的分工协作和高效的社会管理。这一过程就是通过儒家所谓“礼治”的社会控制机制得以实现的。
儒家的“礼治”对人进行了群己、上下的裁定,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管理的方法。儒家所谓的君、臣、父、子、夫、妇之间职分的划分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界定,均是通过礼的规范功能来实现,这种“礼治”模式追求的就是一种在其位谋其政、各司其职的状态。儒家通过“礼”的规范,实现职业角色、生活方式、生产关系以及权力结构的合理配置。儒家社会分工的政治阶层化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是在这种社会阶层流动的过程中,社会成员得以适当定位和担负相应责任,进而扩张了社会系统和政治体系的适应性。
3、追求“义以为上”管理的价值诉求
中国古代政治的渗透性和弥散性影响到儒家政治管理思想,这种思想越出政治领域,涉及到经济领域,这种问题便是义利观的问题。所谓“义”,是指人们的道德价值;所谓“利”,是指人的物质功利。就儒家的政治管理而言,他们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