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小区采暖热负荷计算书

保障性住房小区采暖热负荷计算书
保障性住房小区采暖热负荷计算书

高新区保障性住房小区

G2#楼

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1年5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2

四、施工方案---------------------------------------------5

五、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16

六、工程防护措施-----------------------------------------19

七、季节性施工措施---------------------------------------21

八、施工进度计划-----------------------------------------22

九、施工资源计划-----------------------------------------22

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3 十一、文明施工管理---------------------------------------30 十二、技术经济指标---------------------------------------30 十三、附表-----------------------------------------------31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全部水、暖、卫施工图纸。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 50019-2003

3、《采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4、《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5、《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6、质检部门下发的有关技术文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7、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技术新成果等所编制。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高新区保障性住房小区G2工程,位于省市,.设计研究院设计,由房地产开发中心承建,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72.70平方米。

2、工程容:

本工程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工程,有给水管道安装、排水管道安装、卫生器具安装、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安装、卫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装、室采暖管道安装、散热器安装七个分项工程。

(1)给水管道采用PP-R管,热熔连接,管径均为外径。设在管道井的给水管采用难燃橡塑海绵保温。

(2)排水管道采用PVC管,粘接连接。

(3)采暖管道主管及主干管采用双面镀锌管丝扣连接,室支管采用PB 管热熔连接。设在管道井的给水管采用难燃橡塑海绵保温。散热器采用柱翼型铜铝复合散热器,采暖支管采用热镀锌钢管。

3、施工条件:

①本工程的四通一平已完成,具备开工条件。

②现场施工用地下水,施工单位现场打井用。

③现场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由承包方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工作。

4、质量目标:

(1)、合同围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其使用功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合格率100%,单位工程竣工达到合格等级,其中专项工程达到:

①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经甲方代表及监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

序施工。

②给排水管道、配件及卫生器具不出现渗漏。

5、施工进度控制:

该工程计划开竣工日期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6、工程保修:

严格按照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给排水工程保修期为2年。采暖保修期为2个采暖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组织机构:

根据工程的特点,组建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领导班子来负责工程的整个施工及验收过程,各职能部门应完成各自职责围的工作,具体落实由负责人负责抓安装施工现场的全面工作。

2、根据《质量手册》的规定,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其体系图如下:

管理人员的职责如下表:

四、施工方案

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工程施工顺序和流向:先地下、后地上,先敷管、后器具的顺序配合土建施工,穿插进行。

施工工艺流程为:

1、给排水安装:管道预留——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水汽压施工(排水管道灌水试验)——器具安装——通水试验

2、采暖:管道预留——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散热器安装——试压、冲洗——防腐、保温——试运行

总体部署:

1、依据图纸设计确定好预埋(留)管子(洞口)位置、尺寸,对进场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2、人员组织:预埋期间安排2人,土建主体施工完毕后,安装工程全面展开,人员随安装形象进度逐渐增加。

3、材料、工具、设备、各种预埋管,切割工具和小型手动工具设备进场。主体施工完毕,排水管、给水管、卫生器具、采暖管、散热器等其它材料依次进场。

(一)给排水施工方案:

给排水安装工程主要分项工程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①给水系统安装工艺流程:

料具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管道防腐和保温→试运行。

②排水系统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前准备→管道预制→污水干管安装→污水立管安装→支管安装→闭水试验→通水及通球试验

③卫生器具系统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卫生洁具及配件检验→卫生洁具安装→卫生器具配件预装→卫生洁具稳装→卫生器具与墙、地缝隙处理→卫生器具外观检查→盛水试验。(二)采暖安装施工方案

采暖安装工程主要分项工程工序施工流程如下:

①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管道预留——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防腐、保温

②散热器安装工艺流程:

搬运散热器——散热器安装——散热器冷风门安装——支管安装——系统试

采暖设计计算书

1 设计名称:辽宁省沈阳市某大学学生宿舍采暖设计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辽宁省沈阳市某大学一栋三层的学生宿舍楼,其中有宿舍、盥洗室、卫生间等用途的房间。层高为3米,建筑占地面积约62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79平米。本工程以95℃热水的市政管网为热源、为本学生宿舍设计供暖系统。 3 设计依据 3.1任务书 <<供热课程设计提纲>> 3.2规范及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 [2]<<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J114-88 [3]<<简明供热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3设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1] :1.地理位置: 辽宁省 沈阳市 2.台站位置: 北纬 41.76 东经 12 3.4 3.大气参数: 大气压 1020.8 Kpa 采暖计算温度-19℃ 室外相对湿度 64.00 % 室外平均风速 3.2 m/s 室内设计温度见表[1]。 表[1]室内设计参数 房间功能 宿 舍 盥洗室 卫生间 走 廊 楼梯间 室内设计温度(℃) 18 18 18 16 16 4 围护结构要求 为了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要求,根据室内空气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要求来确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经济传热热阻)。 4.1围护结构确定 根据参考资料,本工程选择厚度为370mm ,红砖双面抹灰外墙结构才可以满足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要求。内墙选择240mm 砖墙双面抹灰的结构。为了减少冬季的冷风渗透和考虑到装修的标准,选择双层推拉窗作为外窗。 5 采暖热负荷计算 对于本学生宿舍楼的热负荷计算只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引起的耗热量,人员、灯光等得热作为有利因素暂不考虑在热负荷计算当中。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a t t KF q w n )('1-= 式[1] 式中: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

住宅采暖热负荷计算

住宅采暖热负荷计算 下面以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住宅为例分析某地区的一般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1. 某市的气象资料(以北京为例): 纬度:北纬40°49′ 冬季采暖室外日平均温度≤8℃的天数:140天 冬季日平均温度≤8℃期间的平均温度:-6.2℃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6m/s 2.根据人体的舒适性条件选择室内设计温度:18℃ 3.根据围护结构特点选择和计算的传热系数K: 外墙:K1=1/(Rn+Rλ+Rw) 其中查表知 Rn=0.115m2K/w Rw=0.04 m2K/w Rλ=0.76 m2K/w (按空心砖墙450毫米,外抹水泥砂浆,内粉刷白灰) K1=1/(0.115+0.04+0.76)=1.09 w/ m2K 当室内外温差为24.2℃时为防止结露,外墙的最大传热系数为1.47w/ m2K, 因此,取K1=1.09 w/ m2K

外窗(双层钢窗):传热系数K2=3.3w/ m2K 外门(单框木门):传热系数K3=4.65 w/m2K 4.计算的基本传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因建筑平面图不详,故取正方形模型计算各部分面积,房间层高取3米。 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房间各部分面积如下(外墙面积按总墙面积的50%计算): 外墙:F1=10*4*3*0.5*0.7=42 m2 外窗:F2=10*4*3*0.5*0.3=18 m2 外门:F3=2 m2 Q1=K1*F1*(tn-tw)=1.09*42*(18+6.2)=1108w Q2=K2*F2*(tn-tw)=3.3*18*(18+6.2)=1437w Q3=K3*F3*(tn-tw)=4.65*2*(18+6.2)=225w 5.计算加热渗入空气所需的热量(换气次数法) Q4=0.278*C*V*N*ρ*(tn-tw) C:冷空气比热容,取C=1kJ/kg.K V:建筑物体积,V=100*3=300m3 N:换气次数,取N=1次/小时 ρ;冷空气密度,1.35kg/ m3 Q5=0.278*1*100*3*1*1.35*(18+6.2)*1000/3600=757w

供热工程中的设计热负荷计算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 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Q i 2.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Q 2 3. 加热由门、孔洞和其它生产跨间流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Q 3 4. 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 Q 4 5. 水分蒸发的耗热量 Q 5 6. 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Q 6 7. 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 Q 7 房间的的热量包括: 1. 工艺设备的散热量 Q 8 2. 热物料的散热量Q 9 3. 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 Q io 4. 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 Q ii 5. 人体散热量Q i2 6. 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热量 Q i3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损 失,在计算中又把它分成为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 (修正)耗热量两部分。基本 耗热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地板、屋顶等) ,从室内传 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附加(修正)耗热量是由于围护结构的传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对 基本耗热 量的修正。修正耗热量包括朝向修正、风力修正和高度修正等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Q j KF (t n t w ) 式中:Q j ——基本耗热量 W ; K ——传热系数 W/m 2;F ------------------ 传热面积 m 2; t 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C ; t w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C ; ——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地面传热计算:当围护结构是贴土的非保温地面时,其温差传热量为 2 Q j?d k pj?d F d (t n t w ) 式中:k pj?d ――非保温地面的平均传热系数 2 W/m ?C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0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为节省时间,采用的热负荷确定方法均为估算法,即用房间面积乘以每平方米的设计热负荷指标。通常为朝南房间为120W/m2,其它房间为120W/m2-150W/m2不等,全凭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感觉。为了设计效果,尽可能往大值选取。最终导致一些散热器型号选取过大,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在目前供暖设计中屡见不鲜,导致用户的初投资增加,整个供暖系统的花费加大。 站在为客户省钱的角度,尽可能规范选取散热器型号,我们的热负荷选择只需在充分满足房间温度的要求下,上下有轻微浮动即可。 以本公司原本设计的锦苑天元坊15幢的某户家庭暖气系统为例。该设计说明中缺少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如:建筑物所处楼层(是否有屋顶),整个建筑物的维护结构资料(外墙,外窗,地面的材质和传热系数),扬州市的气象参数等,导致估算出来的某些房间热负荷太大。以书房为例,书房面积8.2m2,选取的是雅克菲钢制板式散热器,规格型号22K-600-800,热量1399W,算下来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以北方比较成熟的供暖工艺来说,从节能角度出发,某户用热的单位面积热量超过98W/m2就要罚款,由此可见我们的设备选型不太合理,需要改进。 仍以该住宅的书房为例,采用常规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其中维护结构:层高3m,外墙:双面抹灰24空心砖墙,传热系数为1.47W/m2·K,外窗:金属框 经过计算,在保证房间温度18o C的情况下,最东北角的房间热负荷为957W。单位面积平均负荷为116 W/m2,其他房间由于朝向等因素,该值会相应降低。而本设计选择的散热器其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选择稍大,如选择小一号的散热器22K-600-600,热量1061W即可满足要求。 但是这种计算相对复杂,每个房间的外墙,外窗都要计算,如果是底层或者是顶层还需计算地面和顶层的散热量。工作量很大,对于企业设计不太适用。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首先是选择某地一建筑物,然后根据该地的气象资料特征。计算该建筑物热负荷,合理选择确定该建筑物的供暖系统方案。以及散热设备的选择与计算。并根据该供暖方案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以及系统的阻力平衡。绘制该建筑物的平面图.剖面图.供暖系统图。 考虑该地区气象特征以及建筑物的特点。根据当地节能;环保要求。选择最合理的热水供暖系统。进行该系统的设计计算。 关键词:热负荷;散热设备;水力计算

目录 5.总结 (28) 1 前言 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又分为供暖工程和集中供热, 供暖工程是以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为主要任务,集中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 生活中常见的是集中供热工程,目前已成为现代化城镇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城镇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和用户三部分。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区域锅炉房(工业区域锅炉房一般采用蒸汽锅炉,民用区域锅炉房一般采用热水锅炉),以煤、重油或天然气为燃料;有的国家已广泛利用垃圾作燃料。工业余热和地热也可作热源。核能供热有节约大量矿物燃料,减轻运输压力等优点。热网分为热水管网和蒸汽管网,由输热干线、配热干线和支线组成,其布局主要根据城市热负荷分布情况、街区状况、发展规划及地形地质等条件确定,一般布置成枝状,敷设在地下。

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和热水供应,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烘干、蒸煮、清洗、溶化、致冷、汽锤和汽泵等操作。 集中供热的优点是:①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综合热效率可达85%,而大型汽轮机组的发电热效率一般不超过40 %;区域锅炉房的大型供热锅炉的热效率可达80%~90%,而分散的小型锅炉的热效率只有50%~60%。②有条件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置,便于消除烟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卫生,还可以实现低质燃料和垃圾的利用。③可以腾出大批分散的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用于绿化,改善市容。④减少司炉人员及燃料、灰渣的运输量和散落量,降低运行费用,改善环境卫生。⑤易于实现科学管理,提高供热质量。实现集中供热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集中供热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建筑节能与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建筑节能材料;供热设备的选择;供热系统的选择和控制以及节能环保意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展望2010年,集中供热将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时间内,在供热及能源利用技术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战,实现供热技术进步关键在于抓好建立完善的技术开发体系、推广供热节能新技术...... 本次课程设计是运用供热工程的技术知识对某一建筑物进行设计计算,以及散热设备的选择与计算,合理的选择供暖系统以及管路的水力计算。

冷负荷计算说明书

冷负荷计算 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 一、室外计算参数:(地点:武汉,北纬30°37',东经114°13',海拔23.1m) 二、室内计算参数 1、测试房间:13302 2、室内计算温度:26℃;室内计算相对湿度ф:67% 三、基础资料 1、自习室从早上6:00到21:00工作15个小时; 2、土建资料: 1)外墙240mm厚,内外都粉刷; 2)窗户:单层3mm标准玻璃窗户; 3)层高:4.2m; 3、房间平面图见附录一 注:13302左右为条件相同的房间,因此不用计算内墙冷负荷;上下也为条件相同的房间,因此不用计算楼板与屋面的冷负荷。南墙外面虽然是走廊,但是忽略外檐的遮阳系数。因门的传热系数查不到所以当成外墙来算。 四、房间的人员指标 自习室可以容纳84个学生 五、房间的照明负荷 有灯管34个 自习室内无散热设备 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 一、空调负荷: 空调房间的冷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及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依 据。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 二、空调冷负荷的计算内容: 1.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计算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几部分确定: ·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Q1; ·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量Q2; ·人体散热量Q3;

·照明散热量Q4; 三、各项负荷计算方法和公式: 1.1 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Q c(τ)=AK(t’c(τ)-t R) 式中,Q c(τ)—外墙和屋面瞬时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A —外墙和屋面的计算面积,m2;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分别在文献一,附录2-4和附录2-5中查取。 t’c(τ)—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 t R—室内计算温度,℃。 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的确定见下表: 1)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为:t’c(τ)=(t c(τ)+ t d)kαkρ 式中,t c(τ)——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的不同 类型查取。 t d——地点修正值。 kα——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ρ——吸收系数修正值。 具体数据计算见附表一 1.2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为:Q c(τ)=C w K w A w(t c(τ) + t d–t R)式中,Q 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K w——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可由文献一,附录2-7和附录2-8中查得; A w——窗口面积,m2; t c(τ)——外玻璃窗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由文献一,附录2-10中查得。 C w——可从文献一,附录2-9中查得; t d——地点修正值,由文献一,附录2-11中查取。 具体数据计算见附表一 2.1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为:Q c(τ)=C a A w C s C i D jmax C LQ 式中,C a——有效面积系数,由文献一,附录2-15查得;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哈尔滨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3年1月 目录 前言 (3) 设计总说明 (4) 第一章基本资料 (8)

1.1 哈尔滨气象参数 (8) 1.2 采暖设计资料 (9) 1.3 维护结构资料 (9) 第二章建筑热负荷计算 (9) 2.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10) 2.1.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10) 2.1.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1) 2.2 冷风渗透耗热量 (11) 2.3 冷风侵入耗热量 (12) 2.4 以101会议室为例计算 (13) 2.5其余房间热负荷计算 (14) 第三章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布置 (14) 第四章散热器计算 (17) 41散热器选型 (17) 4.2 散热器计算 (18) 4.2.1 散热面积的计算 (18) 4.2.2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18) 4.2.3 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值 (19) 4.2.4 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19) 4.2.5 考虑供暖管道散热量时,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19) 4.2.6散热器的布置 (19)

4.2.7 散热器计算实例 (20) 第五章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双管异程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20) 5.1 计算简图 (20) 5.2 流量计算 (23) 5.3 初选管径和流速 (23) 5.4 环路一水力计算 (23) 5.5 环路二水力计算 (25) 第六章感言 (27) 参考文献 (28) 前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暖通空调》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冷热负荷计算书

冷热负荷计算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计算书1项目概况 2建筑 2.1建筑信息 2.2规定指标检查 2.2.1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

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 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 3 计算依据 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 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 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 ()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

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 ()n t t F K Q -?+??=-εττ () 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n t ——室内设计温度,℃ 3.2 外窗 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 j Q ——基本耗热量,W K ——外窗传热系数,W/(m 2 ·℃) F ——外窗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gc jan fg m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ββ+?+?+?++++?=11111 ()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m β——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当窗墙面积比大于1:1时,取m β=10% gc β——高层建筑外出窗的风力修正

采暖热负荷计算统一规定及地热加热管间距规定(2008)

沈阳地区居住建筑采暖热负荷计算统一规定 2008,1 一、依据:辽宁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6-2006 J10922-2007 二、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卧室、客厅、书房、餐厅、卫生间:20℃ (设计说明为18℃) 厨房:17℃ (设计说明为15℃) 三、 计算软件:鸿业暖通空调负荷计算软件4.0。 四、采暖热负荷计算统一规定: 1、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见下表:(按体型系数≤0.25) 另: a.房间窗宽<2.4m,窗户缝长按4m 计算;房间窗宽≥2.4m, 窗户缝长按8m 计算;带有露台的客厅,窗户缝长按10m 计算; 转角窗缝长按8m 计算。 对厨房、卫生间开设的小窗按窗户周长计算。 b.外窗渗风系数A1=0.5(III 级)。 2、朝向修正:采用软件给定数值。给定值如下: 南向—0.75 东、西向—0.95 北向—1.0 3、温差修正系数: a.与由外门窗的不采暖楼梯间相邻的隔墙,温差修正系数a=0.8;(辽宁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与不采暖房间的隔墙、楼板的传热系数应为1.0W/m 2.k ,计算软件中的最大选取值仅为0.747 W/m 2.k ,故温差修正系数由a=0.6改为a=0.8)。 b.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温差修正系数a=0.75。 4、主要房间(不包括厨房、卫生间、门厅)户间传热修正系数:1.5; 非主要房间(包括厨房、卫生间、门厅)户间传热修正系数:1.3。 5、其他: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不计入一层地面(土壤)热负荷,但一层地面为不采暖地下室时,需计算楼板采暖热负荷。 6、底层为网点、车库时,其上一层住宅采暖热负荷的修正系数见下表: 五、多层及高层采暖热负荷分区方式: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 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哈尔滨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2013年1月 目录 前言 (5) 设计总说明 (5) 第一章基本资料 (10) 1.1 哈尔滨气象参数 (10) 1.2 采暖设计资料 (10) 1.3 维护结构资料 (11)

第二章建筑热负荷计算 (12) 2.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12) 2.1.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12) 2.1.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4) 2.2 冷风渗透耗热量 (15) 2.3 冷风侵入耗热量 (15) 2.4 以101会议室为例计算 (16) 2.5其余房间热负荷计算 (17) 第三章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布置 (18) 第四章散热器计算 (22) 41散热器选型 (22) 4.2 散热器计算 (23) 4.2.1 散热面积的计算 (23) 4.2.2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23) 4.2.3 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值 (24) 4.2.4 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24) 4.2.5 考虑供暖管道散热量时,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25) 4.2.6散热器的布置 (25) 4.2.7 散热器计算实例 (26) 第五章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双管异程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27) 5.1 计算简图 (27) 5.2 流量计算 (29) 5.3 初选管径和流速 (29) 5.4 环路一水力计算 (30) 5.5 环路二水力计算 (33) 第六章感言 (35) 参考文献 (36)

前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暖通空调》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掌握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流程,通过对系统的设计进一步掌握供热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散热器计算、系统选择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具有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供暖系统设计的能力。 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哈尔滨某地区办公楼,地上三层,所有房间均做采暖。建筑面积为711.36,总热负荷为47801.47W,热指标为67.2W/。 二、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暖通冷负荷热负荷计算书

XXXX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暖通空调》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

第1篇采暖设计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1、本工程建筑面积约1600㎡,砖混结构,层高均为3.6M。本工程建筑所在地湖北咸宁,供暖室外计算温度0.3℃.根据设计要求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为18℃ 2、窗均为铝合金推拉窗,窗高为1.5M采用中空双层玻璃,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查得K=4 w/(㎡.℃). 3、内门为木门,门高均为2M, 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查得K=2 w/(㎡.℃) . 4、走廊根据要求没有做供暖设计 5、墙均为200空心砖墙,外墙做保温设计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查得K=1 w/(㎡.℃).内墙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查得K=1.5 w/(㎡.℃) . 6、走廊因为有两侧传热作用的存在查节能设计手册差的修正系数为0.3 7、冷风渗入由所在供暖房间窗布置情况和数量查建筑节能手册应用换气次数法计算而得。屋面为现浇为现浇板厚100MM,做保温和防漏水设计,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查得K=0.8 w/(㎡.℃) 2 负荷计算 2.1 采暖负荷 1.围护结构耗热量 (1) 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Q1j=αKF(t n+ t wn) (2) 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①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0- +10% 东、西:-5% 东南、西南:-10%- -15% 南:-15%- -30% 2.冷风渗透耗热量 Q2=0.28c pρwn L(t wn-t n) 2.2 算例:以四层办公室(编号为401)为例 咸宁市为夏热冬冷地区,由《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查得夏热冬冷地区外围护结构外墙的传热系数K≦1W/(m2·k),屋面传热系数≦0.7 W/(m2·k),窗墙面积比>0.2,由《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查得窗的传热系数K≦3.5 W/(m2·k).

采暖热负荷详细计算表采暖计算公式

采暖负荷计算书 一、工程信息 项目名称0采暖形式传统形式 地理位置0建筑层数5建筑高度 18 二、基本计算公式 计算原理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基本耗热量 K —传热系数 F —传热面积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室外供暖计算温度α —温差修正系数 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 —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修正 —两面外墙修正—窗墙面积比过大 —房高附加—间歇附加 α )(w n j t t KF Q -=j Q n t w t ) 1)(1)(1(.1j g f m li f ch j Q Q ββββββ++++++=1Q j Q ch βf βli βm βfg βj β

2若C<=-1或m<=0,可不计算冷空气渗透耗热量 3对于大于六层的高层建筑,计算中,若h<10m 时,h=10m , 当无以上及门窗构造相关数据时,可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房间类型一面外墙有窗房间 二面外墙有窗房间 三面外墙有窗房间 门厅换气次数k 0.5 0.5-1.0 1.0-1.5 2 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 2=0.28*1*1.4*(t n-t w)*k*V 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 —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 —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参见[2]p128表4.1-12 三、气象参数 室外采暖计算温度℃-22风力附加系数0热压系数0.25风压系数 0.25东/西[朝向修正] 0北/东北/西北[朝向修正]0.1南[朝向修正] -0.23东南/西南[朝向修正] -0.13 kq j Q Q β?=33Q j Q kq β

供热工程中的设计热负荷计算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一、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 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Q 1 2. 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2 3. 加热由门、孔洞和其它生产跨间流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3 4. 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 4 5. 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 5 6. 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 6 7. 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 7 房间的的热量包括: 1. 工艺设备的散热量Q 8 2. 热物料的散热量Q 9 3. 热管道及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 10 4. 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 11 5. 人体散热量Q 12 6. 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热量Q 13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损失,在计算中又把它分成为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基本耗热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附加(修正)耗热量是由于围护结构的传热条件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的修正。修正耗热量包括朝向修正、风力修正和高度修正等 二、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α)(w n j t t KF Q -= 式中:j Q ——基本耗热量 W ;K ——传热系数 W/m 2·℃;F ——传热面积 m 2; n t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 ;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地面传热计算:当围护结构是贴土的非保温地面时,其温差传热量为 )(w n d d pj d j t t F k Q -=?? 式中:d pj k ?——非保温地面的平均传热系数 W/m 2·℃ d F ——房间地面面积 m 2

热泵选型计算书

1.淋浴系统热负荷设计 按水箱积进行计算 1.1系统每天耗热量计算: h kw t t C M Q r l r /0.7853600 1)1055(187.4150003600)(1=?-??=-=ρ 式中:Q ——淋浴系统计算日耗热量(kw/h ); 1M ——每天总热水量(L ); C ——水的比热,C)/(187.4??=kg kJ C ; r t ——热水温度(℃),)℃(55=r t ; l t ——冷水温度(℃);)℃(10=r t ; r ρ——热水密度(kg/L ); 1.2设计小时最大耗热量计算: h kw T t t C M K Q r l r h h /8.8124 36001)1055(187.4150005.23600)(1=??-???=?-=ρ 式中:h Q ——设计小时耗热量(kw/h ); T ——每日使用时间(h );24h ; h K ——小时变化系数;取值=2.5 3.2.4设计小时加热功率 kw T t t C M k K Q r r l r 0.9024 36001)1055(187.4150001.15.23600)(11 h =??-????=-?=ρ淋 式中:淋Q ——空气源热泵设计供热功率(kw ) 1k ——安全系数,10.1~05.11=k 取值1.1 综合上述:系统最大小时制热量90kw

1.3.2游泳池热水系统热负荷设计 室内游泳池水体面积长25 m与宽10m,面积250㎡,水深1.45m,容积为362.5 m3。 池水热负荷计算应包含恒温热负荷计算和初始加热负荷计算两部分,按照两个负荷中较大的一个进行加热主设备选型。 泳池水恒温所需热量,应为下列热量的总和: (1)、水面蒸发和传导损失的热量; (2)、池壁和池底和设备传导损失的热量; (3)、补充水加热需要的热量。 恒温热负荷计算过程如下: (1)水表面蒸发损失热量: Qz=r(0.0174Vi+0.0229)(Pb-Pc)A(760/B)=48619.44Kcal/h 式中:Qz——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Kcal/h); r——与池水温相等的饱和蒸汽的蒸发汽化潜热(Kcal/kg); 580.6Kcal/kg Vi——池水面上的风速(m/s);按照0.5m/s ——与池水温相等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mmHg);30.1mmHg P b ——池水环境空气的水蒸汽压力(按照65%相对湿度)(mmHg); P c 19.5mmHg A——池水表面面积(㎡);250㎡ B——当地的大气压力(mmHg);760mmHg (2)、游池、游乐池水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设备等传导所损失的热量,按照游泳池水 表面蒸发损失热量20%计算; Qs= Qz×20%=48619.44 Kcal/h×20%=9723.89Kcal/h (3)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按下式计算: Qb=qb r( tr- tb )=326250Kcal Qb——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Kcal); qb ——每日的补充水量(L);按照5%补水量计算,18.125m3暨18125L

采暖设计计算书1

设计题目:某住宅采暖系统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设计内容及原始资料、设计目的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围护结构基本传热量、附加传热量、 冷风渗透传热量计算 第三章散热器计算选型 散热器面积、片数计算、设备选型 第四章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系统布置、水力计算 第五章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一、设计内容 本工程为哈尔滨市一民用住宅楼,住宅楼为六层,每一层有 8个用户,建筑总面积为 5740 ㎡。 二、原始资料 1.设计工程所在地区:哈尔滨 45°41′N 126°37 ′E 2.室外设计参数:冬季大气压 100.15KPa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26℃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8m/s 冬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供暖天数 179 天 供暖期日平均温度 -9.5℃ 最大冻土层深度 205cm 3.建筑资料 (1)建筑每层层高 3m; (2)建筑围护结构概况 外墙:砖墙,厚度为 240mm,保温层为水泥膨胀珍珠岩 l190mm,双面抹灰δ20mm;K0.45W/m2K 地面:不保温地面,K 值按地带划分,一共为四个地带; 屋顶:钢筋混凝土板,砾砂外表层 5mm,保温层为沥青膨胀岩l150mmK0.47W/(m2K) 外窗:单层钢窗,塑料中空玻璃(空气 12mm)K2.4 W/(m2K)

外门:木框双层玻璃门(高 2.0 米),K2.5W/m2.K。2100mm×1500mm,门型为无上亮的单扇门。 4.室内设计参数: 室内计算温度:卧室、起居室 18℃厨房 10℃ 门厅、走廊、楼梯间 16℃盥洗室 18℃ 三、设计目的 对该建筑进行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使其能达到采暖设计标准,同时符合建筑节能规范。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一、围护结构基本传热量 1.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 Q= KF( tn- t w) a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F——围护结构的面积 tn——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 w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的基本耗热量 Q1. j 等于它的围护结构各部分基本耗热量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示例

课程大作业说明书 课程《供热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工程概况 (11) 1.1工程概况 (11) 1.2设计内容 (11) 2设计依据 (11) 2.1 设计依据 (11) 2.2 设计参数 (11) 3负荷概算 (11) 3.1 用户负荷 (11) 3.2 负荷汇总 (11) 4热交换站设计 (11) 4.1 热交换器 (11) 4.2 蒸汽系统 (11) 4.3 凝结水系统 (11) 4.4 热水供热系统 (11) 4.5补水定压系统 (11) 5室外管网设计 (11) 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11) 5.2 热补偿 (11) 5.3 管材与保温 (11) 5.4 热力入口 (11)

课程作业总结 (11) 参考资料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为1-6#楼房采暖提供热源。 各热用户如下: 1.1.2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 1.1.3 地理位置:城市道路以北 1.1.4 热用户:1#住宅、2#住宅、3#住宅、4#公寓、5#公寓、6#公寓 1.2 设计内容 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参见附带图纸)

2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0019-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189-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 2.2 设计参数 冬季采暖设计均为水温:80/60oC 3 热负荷概算 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 Qn=qf*F 1#、12100*45=545500(w) 2#、12100*45=544500(w) 3#、12100*45=544500(w) 4#、4000*50=200000(w) 5#、4800*50=240000(w) 6#、5000*55=275000(w) 3.2 热负荷汇总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一、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简化计算 以外维护结构和室内人员两部分为基础,把整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大空间,按各朝向计算冷负荷,再加上每位在室人员按116W 计算的人体散热,然后将计算结果乘以新风负荷系数1.5,极为建筑物的冷负荷。 5.1)116(?+=∑n Q Q w 式中,Q —建筑物空调系统总冷负荷(W ) ΣQw —整个建筑物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W) n —建筑物内总人数 建筑物维护结构包括的朝向的屋顶的外墙,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整个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 ])[(N d lf i i w t t t F K Q -+=∑∑ 式中,K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系数[W/(㎡·℃)],见附录6 F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面积(㎡) t lf —冷负荷计算温度(℃),见附录7 t d —冷负荷计算温度t lf 关于地区的修正值(℃),见附录8 t N —室内空气设计温度(℃),见附录3 考虑到系统的漏冷损失,所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应由下式确定: max 0)15.1~1.1(Q Q = 式中,Q 0—所选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kW ) 如果为了预先估计空调工程的设备费用,则可根据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空调负荷概算指标作粗略估算。所谓空调负荷概算指标,是指折算到建筑物中每平方米空调面积所需制冷机或空调器提供的冷负荷制。 冷负荷指标估算法是以旅馆为基础,对其他建筑物则乘以修正系数β: 旅 馆 81~93W/㎡(中外合资旅游旅馆目前一般提高到105~116 W/㎡) 办公楼 β=1.2 图书馆 β=0.5(按总面积) 商 店 β=0.8(只营业厅空调); β=1.5(全部空调) 体育馆 β=3.0(按比赛馆面积); β=1.5(按总建筑面积) 大会堂 β=2~2.5 影剧院 β=1.2(电影厅空调); β=1.5~1.6(大剧院空调) 医 院 β=0.8~1.0 建筑物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时,宜取上限制;大于10000㎡时,宜取下限制。 对于单层住宅或楼房局部居室空调,冷负荷指标宜取150~180kcal/(㎡·h),即174~209W/㎡。(1kcal/h=1.163W )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哈尔滨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3年 1 月 目录 前言 ......................................................................................................................................... 设计总说明 ........................................................................................................................... 第一章基本资料................................................................................................................ 1.1 哈尔滨气象参数 ................................................................................................. 1.2 采暖设计资料 ..................................................................................................... 1.3 维护结构资料 ..................................................................................................... 第二章建筑热负荷计算 ..................................................................................................

冷热负荷计算书

. 计算书 1 项目概况 2 建筑 2.1 建筑信息 2.2 规定指标检查 2.2.1 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0.00 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 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 3 计算依据 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 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5.1-1)

. 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 (5.1-3)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 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 ()n t t F K Q -?+??=-εττ (20.3-1) 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n t ——室内设计温度,℃ 3.2 外窗 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5.1-1) j Q ——基本耗热量,W

室内采暖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名称:室内采暖 系: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水 122 学号: 2012306221 学生姓名:郭俊涛 指导教师:马宏雷 职称:副教授 2012年12月24日

目录一.室外参数 二.热负荷计算及其依据 三.散热器 四.管道的布置 五.管道的水利计算六.参考资料

三.散热器 考虑到散热器耐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选用铸铁柱型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选择铸铁M132散热器。结合室内负荷,散热片主要参数如下,散热面积0.24m2,水容量1.32L/片,重量7Kg/片,工作压力0.5MPa。多数散热器安装在窗台下的墙龛内,距窗台底80mm,表面喷银粉。 1、散热器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M--132型散热器。 (1)、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散热面积的计算可按《供热手册》\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t的确定。本设计在计算时,不考虑管道散热引起的温降。对于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为系统计算供、回水温度之和的一半,而且对所有散热器都相同。(2)、散热器片数的计算 散热器片数的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利用散热器散热面积公式求出房间内所需总散热面积(由于每组片未定,故先按1计算); 2) 得出所需散热器总片数或总长度H; 3) 确定房间内散热器的组数m; 4) 将总片数n分成m组,得出每组片数n`,若均分则n`=n/m(片/组); 5) 对每组片数n`进行片数修正,乘以b,即得到修正后的每组散热器片数,可根据下述原则进行取舍; m; 6) 对柱型及长翼型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减少不得超过0.1 2 7) 对圆翼型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减少不得超过计算面积的10﹪。 2、散热器数量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