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投资环境及吸引外资的相关政策

新加坡投资环境及吸引外资的相关政策
新加坡投资环境及吸引外资的相关政策

新加坡投资环境及吸引外资的相关政策

2007.8.29

(一)、投资环境

1、基础设施

1)交通

新加坡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重要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铁路公路:新加坡的铁路以地铁为主,新加坡建成轻轨铁路,与地铁相连;新加坡的公路总长约310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1.6千米。

水运:作为一个岛国,新加坡拥有发达的水运,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有3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740个港口。

新加坡2006年集装箱量蝉联世界第一:随著新加坡交通部长透露港口货柜吞吐量数字后,全球2006年十大集装箱港中,前五名的次序大体上已尘埃落定。新加坡港去年的柜量达2480万标箱,增长6.9%,独占鳌头。新加坡能够蝉联世界第一大货柜港,主要基于两大因素。首先,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旗下的巴西班让码头新增3个泊位,运力得以提升,即使马士基航运、长荣海运等国际班轮公司改用其它港口,但新加坡港的柜量仍没有下降,这是得益于该港创新、加强竞争意识的做法。其次,裕廊码头及PSA 旗下码头的分工,由以往的“大小之分”转变为目前的激烈竞争,双方尽力争取更多货源,进一步巩固了新加坡作为亚太区航运枢纽的地位。

航空:新加坡便捷周到的空运服务也享誉全球,其主要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经营92架飞机。每周提供超过3300班次的定期飞行服务,航线联系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新加坡的航空客运量为2860万人次,空运货物168万吨。其中,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它是连接欧、亚、非和澳洲的航空枢纽,进出东南亚的门户。新加坡为69家航空公司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可直飞5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城市,已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

2)通信

新加坡启动了遍及全岛的首个全国性宽带网络――新加坡综合网(Singapore One),提供了200个互动式应用程序,以光纤电缆连接因特网和多媒体互动服务,成功地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智能岛”。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行电子商务计划,鼓励各个行业设立网上机构,努力将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四通八达的“连城(connected city)”,进而把自己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电子商务中心(e-commerce hub)。如今,全岛超过99%已经联网,一半家庭拥有个人电脑,58%的互联网用户曾在网上购物。新加坡通过3个国际数码电话网、3个地面卫星转播站和海底管道电缆网络与80多个国家建立高速电信网络联系。国际互联网站普及率则以385.7个/万人的数字位居亚洲榜首。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均国际因特网互联最高的国家,因特网互联节点(SingTel Internet Exchange,STLX)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地区)连接。

新加坡政府推动网格基建,中小型企业将受惠:新加坡将出现一个商业性质的网格基础设施,新加坡中小企业2007底或2008年初,将因此能负担得起网格运算(Grid Computing)科技。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宣布成立国家网格咨询理事会(NGAC)解释,所谓网格运算科技,就是把很多电脑“连接”在一起,整个组合形成一个超级电脑,可以快速完成个别公司机构内部无法快速完成的运算和分析工作。建立了这样一个具有超强力量的网格之后,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有需要的人能够用到它的超级运算力量。新加坡资信局透露,它正在和多个政府机构以及业者谈商,例如惠普、IBM、微软、升阳(Sun Microsystems)以及甲骨文(Oracle),着手开发一个商业性质的网格基础设施,以便商家能够随时使用网格设施,并采取用多少付多少的收费制度。当这个“国家网格”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启用时,它将把高性能运算科技、软件服务以及大量的储存能力,任凭商家利用。国家网格试验平台的实验推行成功,是这个“国家网格”到来的原因。该平台为研究与发展社群以及企业,提供免费的网格运算资源。有关的公司机构为这个平台贡献了它们多余

的运算资源,从2003年初期的250个中央处理器,平台目前已经扩展到今日的接近1000个。在推出服务之后,新加坡国家网格将获得公私部门之间更大的努力,以落实这个随时、用多少付多少的企业网格。同时,其服务水平合约,将比试验平台的更加严格。新加坡资信局宣布成立的国家网格咨询理事会,将由国防科技局局长林承毅领导,14个理事来自与网格相关的各个层面,包括用户、服务供应商、学术界、以及政府机构。

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要求,新加坡的3家移动运营商都已经成功达到了资信局提出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出3G系统和服务所需的要求;新加坡资信局将允许移动运营商灵活地为网内和网间通话规定不同的价格。

新加坡公共场所将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2007年1月起,新加坡政府在全国所有公共场所架设带宽为512K的无线宽带网络,使新加坡人享受两年的免费无线上网服务。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声明,此举是政府致力于在2015年前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国家计划的一部分,目标是将宽带的使用从家庭、办公室和学校拓展到公共场所,包括交通繁忙、人员密集的中央商务区,市中心购物区及市镇中心等。新加坡政府希望,全国无线宽带网络连接计划能够促进宽带用户增长,使其在两年内从目前的5万人增加到25万人。新加坡政府也将于9年内在15所学校中设立数字化教室。目前在新加坡的公共场所中,仅一些咖啡馆以及快餐店由商家提供免费宽带上网服务。

3)电力

目前,新加坡的电力工业主要由该国最大的电力煤气公司――新加坡电力公司(Sp)负责运营。SP属于新加坡政府全资控股Temasek公司的全资子公司。4)科技

新加坡有13家研究机构,由两个研究理事会直接管理。其中,生物医药研究理事会管理5家生物和医药研究机构,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管理其他8家研究机构。科技局、经济发展局、资讯通信管理局、国际企业发展局、标准及生产力与创新局等政府机构在科研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科技局的工作以科研院(中心)、大学、医院等公共科研机构为工作对象,着眼发展公共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力资源,并为他们提供科研资金;经济发展局以公司为工作对象,负责支援公司的研究和创新项目,并为新的起步公司提供资金。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支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5)教育

新加坡自治和独立以来,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9年到1979年,偏重于普及性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培养熟练劳动力。第二阶段从1979年至今,重点发展高等普通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新加坡实行精英制教育。青少年一般必须接受10年正规教育,其中小学6年,中学4年。强调识字、识数、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英文,还要兼通母语。政府还推行“资讯科技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电脑知识。全国有小学197所,中学162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学院16所。大学主要有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此外,还有4所理工学院和33所技术/商业训练学院。

6)医疗卫生

新加坡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建立起完善的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社区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居民。医疗机构分两种:一种是个人出资兴办的营利性综合全科医院,一种是政府、慈善机构建立的非营利性医院。政府推行“三重安全保健网”(即保健储蓄计划、保健双全计划、保健基金),以确保国民都有求医受诊的能力和机会。全国有27所医院/专科中心,其中14所属于公共部门,13所属于私人机构。2006年底,国民平均预期寿命:男性78岁,女性82岁。

7)传媒

新加坡主要报刊有:英文日报《海峡时报》、《商业日报》、《新报》,华文

日报《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日报《每日新闻》,泰米尔文日报《慕拉素淡米尔日报》。其他重要传媒还有新加坡广播电台和新加坡电视台。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新加坡电视台辟有6个频道,并开通有线电视网和卫星电视。

2、劳动力情况

新加坡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是拥有175万训练有素的本地劳动力,同时还有36万外籍劳动力,其中大部分人没有专门技能。2003年新加坡人力资源部(mom)成立了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wda),wda的使命就是引导并推动新加坡的劳动力发展,提高雇员和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从而创建一种满足新加坡不断变化的经济需要的劳动力体系。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随着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 ,大批周边国家的劳动力涌向这些国家 ,到 1 991年 ,移民占据了新加坡劳动力的 1 1 % 。1970年新加坡劳动力市场上受过小学(含小学)以下教育的女性就业者高达76.9%,受过中学教育者占11.4%,受过大学教育者仅占1.8%;1984年受过小学以下教育者降到47%,受过中学教育者上升到48.7%,受过大学教育者上升到3.9%。新加坡劳动力基本工资率为11美元/小时,星期日加班可达15~16美元/小时。2006年人均国民收入45353新元。

3、开发区或自由贸易区

新加坡在四十多年的招商引资过程中所做的另一项成功工作,即设立经济园区,由此形成投资洼地,发挥着招商引资的集聚效应。新加坡的园区经济非常有名,入园企业7000多家。1968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镇管理局(现改名为裕廊国际),专门负责经营管理裕廊工业区和全国其它各工业区。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有很高的自主权,只要符合新加坡政府的工业政策,就有权吸引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尽管裕廊镇管理局从本质上看只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但是园区管理委员会有批准项目,批准城市规划以及园区规划的权力,同时能发放居民暂住证,管理贸易和市场,征税,发放商业许可证等。它不仅是园区的开发者,同时也是工业区招商引资的推广者。委员会同时还提供警察、税收、海关、社会保障、教育、全民体育运动,以及社区发展、劳工等多项公共服务。同时,裕廊镇管理局还控制着工业用地、科技园区和商业园区设施的供给。由此造成裕廊工业区的真正优势在于,与政府相关的交易成本很低,其中包括投资许可、营业执照、城市规划与建设设计许可、劳动力、税收、进出口报关服务和其他监管活动。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工业领域的政府投资、集群政策、人力资本政策、资本合作和劳动力合作等,机构之间的协作较为简易。简化了信息流动,交易速度快于包括香港在内的几乎世界上所有地区。而相比国际上其它主要城市,公共管制结构都要比新加坡复杂。

4、金融环境(外汇与银行)

新加坡在1968年建立了亚洲美元市场,这是新加坡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目前,新加坡的外汇市场是全球第四大市场,平均每日外汇交易额为1010亿美元。新加坡是亚洲地区第一个设立金融期货市场的金融中心,这对新加坡的国际风险管理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新加坡还拥有活跃的短期资金市场。

新加坡金融监管当局很自信新加坡作为区域国际金融中心所拥有的独特优势,但来自上海、香港等地的竞争,已使新加坡开始积极调整金融监管和财政政策,以期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亚洲地区,东京因为过去的经济地位也是一个金融中心,上海也将会成为一个金融中心,香港也是金融中心。但是现在香港和上海的关系还不太明确,这取决于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新加坡一直占有自己的地位,它服务于整个东南亚,也包括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基金管理、外汇兑换、财富管理方面,新加坡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1)繁荣的金融市场

早在70年代,来自金融业的收入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5%,现在已经提升至12%。新加坡现在有各类金融机构600多家,其中,银行114家(新加坡本地银行主要有星展银行、大华银行、华侨银行等),投资银行53家,保险公司132家,保险中介公司60家,基金管理公司95家,证券行61家,期货公司32家,财务顾问53家。一位分析人士说,在面积仅为69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了如此众多的金融机构,其密集度和多样化足以覆盖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巨大需求。

2)政府鼎力扶植

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其政府的鼎力扶植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成长,当局通过提供税赋和管理上的种种优惠,重点培植了亚洲美元市场和金融期货交易所。新加坡一建国就以迈向“亚洲苏黎世”为目标,利用其作为国际贸易港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金融市场。为了促进金融市场的

发育成长,当局通过提供税赋和管理上的种种优惠,重点培植了亚洲美元市场和金融期货交易所。随着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地位的提高,政府通过内改外引的方法改革和完善新加坡的金融制度,如现行的英国式的由会员管理的股票交易管理制度改为美国式的由政府及银行组织参与管理的管理制度;建立证券期货市场,允许个人用存入中央公积金局的公积金购买黄金、股票等,以促进新加坡金融市场更加国际化等等。1998年以来,新加坡开始着力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由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出台了很多有吸引力的政策,致使香港很多基金经理转到新加坡。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提供的资料看,新加坡的基金管理数量由1998年的870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2700亿美元。为了发展财富管理业,以进一步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出台了很多措施吸引跨国机构。比如,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进一步放宽公积金投资条规;政府注入投资,以扩大市场;改革监督制度,专注于监控系统上的风险;与企业磋商等等。新加坡为改善商业环境也调整了税制,一是将公司税由22%调低到20%;二是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收率为22%;三是免除来自海外收入所得税;四是专利使用费的预扣税降低到10%;五是新公司首10万新元应纳税收入将享有3年的免税待遇等。

3)金融监管体系符合国情

政府分别设立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货币发行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来执行金融监管、货币发行和管理外汇储备的职能。符合新加坡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机构设置,有效促进了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新加坡没有正式的中央银行,但政府为在强化宏观控制的基础上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分别设立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货币发行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来执行金融监管、货币发行和管理外汇储备的职能。在实施金融管理中,三者完全是独立行使职权的,没有政府及其他任何部门的干预。这其中,尤其是1971年成立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被赋予了足够的权力,以便能有效地行使中央银行对整个金融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功能。身为中央银行(包括外汇管理),同时监管银行、保险、证券与期货业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拟定货币政策、管理国家储备金和发行政府债券、监管金融业、促进与发展金融中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成立于1981年5月,专门负责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委员会大部分外汇和黄金资产的管理,将这些资产投资于有价证券和不动产,以维护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种职权分工,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制约,是适合新加坡国情的。首先,新加坡着眼于稳定货币流通,专门设立货币委员会,有助于增强国际金融机构和公众对新元的信心,这是很有远见的。事实上,货币稳定是新加坡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第二,为了更好地实施货币政策、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促进金融产业的发展,新加坡成立金融管理局,实施对国内金融的全面监管。这有助于提高金融管理当局的宏观调控能力和金融管理水平。第三,随着新加坡外汇收入的不断增加,外汇资产余额越来越大,要尽可能使其保值增值。考虑到国际投资的风险很大,作为一个小国,万一金融不稳,必然殃及经济,为了保证投资安全,新加坡专门设立了高规格的政府投资公司。

(二)吸引外资政策

新加坡鼓励投资政策吸引了大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跨国财团来新投资、兴办企业。吸引投资的领域分别为:资讯电子、生物化学、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高增值行业等。新加坡吸引外商投资的措施涵盖面非常广泛,除1975年经济扩展奖励法中规定的税收优惠外,还包括资助研究与开发事业、补助培训就业人员等。

1、鼓励投资的具体措施

1) 避免双重征税协议及投资保障协议的签署: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期间,新加坡又分别与埃及、以色列、立陶宛、蒙古、马来西亚、阿曼和斯洛伐克签署并修改了《避免双重征税协议》。截止到2006年7月,新加坡共签署了30多份《投资保障协议》,其中与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是在2005年分别签署的。

2) 资本援助计划:对能在经济方面和技术方面为新加坡带来特殊利益的投资项目企业,以有银行保证为条件,新加坡可以为之提供低息的长期贷款。

3) 对研究与开发事业的优惠措施:研究开发支出可以双倍从应课税收入所得额中扣除;用于研究与开发用的机器与设备可以加速折旧;用于研发的投资可以从应课税收入所得额中以特殊形式扣除。

4) 人力资源:新加坡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使经济从过去依靠转口贸易转变为现在的依靠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成为可能,其中教育和训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又与新加坡政府重视增加教育、培训投入有关。新加坡政府除每年由国家拨款发展教育外,还制定了一项独特的政策,即从1979年起,通过向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开发基金。政府规定,企业要为工资每月不满750新元的职工向国家缴纳相当于该职工工资1%—4%的技能发展基金,由新加坡生产力局掌管此项基金。这项基金的设立,一方面,使广大职工有可能得到提高技能水平的训练机会,以便通过技能的提高相应地增加工资收入。另一方面,它实际上是对雇主的一种强制性征税,迫使雇主减少雇佣技能低的职工,重视对这类职工的培训,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新加坡政府的巨额投资,独特的筹集办法有效地推动了人力培训的发展。此外,新加坡政府还推出一项“海外培训计划”,即要求凡资本在百万元以上或雇员在50人以上的外资企业,招聘新职员,必须派到投资者或技术先进的外国企业进行实习、培训,其差旅费和生活补助由新加坡政府提供。

5) 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的优惠:分别设立了特准国际贸易计划、商业总部计划、营业总部计划和跨国营业总部计划,对不同性质的总部实行不同的奖励。

6) 投资信息、统计数据及相关出版物的公布:经济发展局每月公布《新加坡投资新闻》,对新加坡投资环境进行定期更新。

7) 行业限制:与其他东盟国家不同,新加坡并不明确规定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或行业部门。但总的来说,新加坡不大鼓励外商投资装配型工业部门,而是欢迎能引进“新技术”的投资。

8) 股权限制:除对国家安全构成影响的敏感型部门外,新加坡政府允许外资可以拥有一个企业的100%的股份。

9)当地含量限制:根据世贸组织的TRIMS协议要求,新加坡政府在投资问题上不存在本地含量要求。

10) 出口要求限制:据世贸组织的TRIMS协议要求,新加坡政府不要求外资企业负有出口比例要求。

11) 雇用外籍人员限制:依照新加坡国内移民法办理。

12) 政府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与研究机构、大学、政府部门在新加坡联合研究开发的所有项目或企业自身进行的研发项目提供财政支持:1.对研发项目和被认定为高技术项目的资金援助最高可达项目总成本的50%;2.对符合条件的研发中心或项目的设立,政府可通过某种方式提供优惠贷款。

13) 新加坡特殊产业政策:

a. 除与国防有关的某些行业和某些特殊行业外,基本上给予外资国民待遇。

b. 特殊行业政策如下:

(a)对食品检验、卫生检疫、家电安全检测等项业务不对外资企业开放,外资检验企业多为一般出口货物的检验。

(b)对外资银行管理较严,并将其分为五类:特准全面性银行、一般合成性银行、限制性银行、特准岸外银行和一般岸外银行。

(c)本资和外资对本地保险公司增持股份至5%或20%时,均需经金融管理局同意。

(d)外国公司可以新元在新股票交易所持牌,但所筹的新元须存于新的银行或兑成外币汇出。

(e)到新加坡设立分所的外国律师事务所须向新加坡检察总长提出申请,获准后向公司和商行注册局登记。

(f)在审批商业、外贸、租赁、直销广告时,要求外商所属国政府给予新加坡企业同等的市场准入机会。此外,广告内容须报新闻艺术部审批。

14) 科技奖励措施:a. 该措施是为了在新加坡从事科学研究的公司设立的补助金。b. 凡从事竞争力强及战略科技研究的公司可享受项目支出的50%为补助金,期限5年,每年以1000万新币为限额。c. 补助金额取决于公司对新加坡科技贡献的大小及研究领域或学科。新加坡科技局在审核科技成果后给与补助金。

15) 特准石油交易商: 新政府为了把新加坡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国际石油中心,每年向具有全球网络及良好业绩的石油制品公司收取10%的所得税,享有5年税务优惠。

16) 凡享受先锋称号的企业,其资金投资于经批准的有利于创新科技及提高生产力的先进科研项目(本国境内尚无从事相同行业的公司),可减免26%的公司所得税。政府根据不同的项目分别给与5-10年的优惠期限。

17) 凡享有先锋企业科技成果的企业,在获得出口奖励后,在原基础上增加投资以扩大再生产,仍可在5年内减免至少15%的公司所得税。

18) 外商在新加坡任何银行汇出利息、利润、分红、提成以及从投资所得的其它经常性收入没有限制;所的利息予以免税。

19) 无资本利得税:新加坡政府不实行资本利得税,免征财产税;若是政府核准发展的行业,则在新加坡地区给与12%的优惠产业税。

20) 对投资生产设备的外国贷款利息免征所得税。

(三)相关税收政策

新加坡实行内外资企业享受相同的税收待遇

最近,新加坡财政部公布了2007财政年度政府预算案,宣布从2007年7月起把消费税税率由目前的5%调高至7%。同时,从2008税务年度开始,将公司税税率从目前的20%调低至18%,以增加新加坡对外资的吸引力。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依赖较高。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AD)公布的数据,中国香港2005年和2006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分别为360亿美元和414亿美元,而新加坡的数字则为200亿美元和319亿美元。近年来,新加坡与中国、中国香港一起一直共同名列亚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的前三位。但近年来,随着亚洲的迅速崛起,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都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热土,如越南,2006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超过了10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45%。无疑,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都成了新加坡强劲的竞争对手。

为了吸引外资,近年来新加坡政府通过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重点是鼓励投资政府计划大力发展的产业。根据新加坡政府公布的至2010年长期战略产业发展计划,电子、石油化工、生命科学、工程、物流等9个产业被列为政府鼓励投资的产业。凡在上述领域投资的国内外企业均可获得5年~10年的免税期。新加坡实行的是内外资企业一致的公司税制度,国外投资企业与新加坡企业享有同样的税收政策。根据政府制定的新免税计划,在2005年~2009年新成立的公司,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均可享受3年的免征所得税待遇。此外,政府还专门制定了起步公司发展计划,与投资者合作,共同资助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起步公司,并提供管理上的指导和协助。到2006年年底,该计划的总资助资金达到4760万新元(1

美元约合1.5新元),目前共有169家新加坡当地和外资企业受益。

在政府确定的上述9个产业领域内,扩大产品生产的企业、扩大业务的服务公司以及扩大出口的贸易公司被称为扩展公司。这些扩展公司将享受新加坡税法给予的部分免税优惠。例如,企业为了增产而增加的资本支出,数额超过1000万新元,可以书面申请成为扩展企业,享受特种免税待遇,一般免税期为5年。此外,新加坡政府还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工业和新兴服务业是指在新加坡尚未经营过、适合和有助于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产业。为了发展这些新产业,新加坡政府对这些产业给予5年~10年的免税优惠。而投资额大、技术先进的公司,还可享受更长的免税期。

新加坡十分注意鼓励企业的创新和自主研发。新成立的高科技公司和从事研发的公司可获得10年的免税期。此外,为降低企业使用知识产权的成本,政府规定对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而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其预提所得税税率自2005年起逐年从15%降低至10%。

为了鼓励跨国公司到新加坡设立总部,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地区总部只需缴纳10%的公司所得税。此外,为鼓励新加坡居民个人将国外的资金汇回新加坡投资或管理,居民个人的海外收入可以免税。对居民在新加坡本地通过金融投资获得的收入也一概免税。

据统计,2006年新加坡从外国投资项目中获得的附加值总额为134亿新元,制造业总投资为88亿新元,服务业总投资为28亿新元。这些投资项目全部落实后,将为新加坡创造2.68万个就业机会。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是专门负责吸引外资的政府机构,由它来制定和实施各种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并提供高效率的行政服务。经济发展局在制定政策时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定期走访外国公司,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策略,以便及时调整政策,适应投资者的发展需要。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投资环境,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表示,新加坡将致力于吸引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投资项目。欧洲、美国和日本是去年新加坡的主要投资来源地,新加坡希望今后几年能够从诸如中东等新的投资地区吸引到投资。

(四)外国企业准入程序

1、外国企业设立程序

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纷纷在新加坡设立公司或商业机构(办事处)等,以作为亚太区域业务管理中心,方便开拓亚洲市场。随着新加坡--美国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新加坡-美国双边贸易自由往来没有关税,这给亚洲国家出口美国商品的商家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新加坡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贸易中转站。设立自己的公司在新加坡,降低出口关税成本,这将是商家们所必须考虑的。

1)主管机构与注册规定:新加坡政府对于设立公司的类型没有限制,除了工作准证等方面的要求外,在注册公司的过程中基本没有内外之分。注册者必须遵守《商业注册法令》(第32章)或《公司法》(第50章)注册。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英文简称ACRA),是新加坡公司注册唯一的主管机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011240014.html,.sg)。所有公司和商行的成立,均须经ACRA注册。申请注册公司从事商业活动,除了银行/金融/保险/证券/通讯/交通/等行业和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行业需向政府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申请外(某些制造业项目,如空调、啤酒、黑啤酒、香烟、火柴也须向新加坡政府申请执照),商业机构和公司的设立,只需向注册局登记即可。

2)新加坡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新加坡公司法规定,新加坡股份制有限公司拥有独立法人资格。它可以参与诉讼,拥有资产;也可以产生债务。公司股东的责任只限于其认购,但又未缴足的数额。只要认购的股票都已缴足,公司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便不负有其它责任,除非有关的股东对公司的外债提供个人担保。

3)注册资本/缴足资本和注册费:新加坡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注册资本是最低新币10万元,缴足资本则是新币2元起。股东可随时决定提高注册资本和缴足资本,只需在注册局填写表格和交纳费用即可。注册资本代表公司可向股东发出股本之限额,公司可在这个额度内发出股票,并要求股东一次或多次交纳所认购的股票之款项。经认购而又缴足了的股票即是公司的缴足资本。

4)新加坡公司成立需呈交的文件:公司章程与细则;守法宣誓书;身份证明书;董事受任书和资格宣誓书;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时间报告表。此外,董事经理,公司秘书和审计师详情表和股票发出记录,需于公司成立后一个月内呈交。

5)董事:新加坡有限公司必须有至少1名董事。

6)审计师:新加坡公司成立后6个月内,必须委任注册的会计事务所作为公司的审计师。审计师的任务是在公司年终结帐时,独立审查公司的财务报告表并提出审计报告。

7) 新加坡公司秘书:新加坡公司成立后6个月内,必须委任一名公司秘书。其职责包括:及时呈交公司法令所规定的报告和表格给商业注册局注册官;妥善保管公司的名称和会议记录;在必要时,签署证实每份契约与董事会决议案。确保公司文件妥善地盖上公司印章。

8)新加坡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必须有注册地址。注册地址更改或办公所在地的名称改变,必须于14天内通知注册局。

9) 新加坡就业准证和新加坡工作准证:公司在新加坡成立后,如有意派遣人员来新加坡负责业务,可向新加坡人力部申请就业准证。就业准证适合大学或以上学历,薪金2500元/月以上人士申请;工作准证则适合于薪金较低和学历较低人士申请。

10) 登记注册人需支付注册费。本地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费为300新元,注册费与核定股本数额无关。对于本地担保人公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费为600新元。拥有股本的外国公司需支付300新元的注册费,没有股本的外国公司的注册费为1200新元。

11) 新加坡注册公司形式:新加坡的股份有限公司又叫私人有限公司,股东出资金额是有限的,因此无论公司亏损多少,都不牵连个人资产;股份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业务取得成功,可向政府申请为上市公司,即上市公共有限公司或称公共有限公司;外国公司也可以通过收购本地的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而申请上市;除此之外,新加坡还有两种公司式:"独资生意"和"合伙"公司。前者相当于中国的个体户。主要是小贩买卖;后者是合伙公司,也称无限责任公司。如果生意失败,债权债务将由股东全部承担。因此越来越少人注册此类公司。

2、在新加坡设立公司代表处程序

1)须得到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的许可;2)从事制造业、贸易、后勤以及与贸易相关的服务领域的公司,需向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INGAPORE,以下简称IES)提出申请;其他行业分别向新加坡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申请,如银行、财务和保险均需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提出申请;3)代表处只可从事贸易促进和联络工作,不可开展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4)填写申请表格(英文),申请表需由公司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表格可以向IES申领,也可向IES驻华机构申领;5)需提交经公证的代表处母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过去三年母公司的年度报告和审计报表复印件(英文或官方译文);6)代表处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的前4周可以提交申请办理延期,但原则上代表处设立时间不能超过3年。3年之后,母公司可以将代表处升格为分公司或其他形式的公司;7)代表处首席代表可以由母公司派驻,也可聘请新加坡公民。代表处的人数由IES审定;8)注册费每年200新元。

代表处人员可申请就业准证EP,可获得香港2年多次往返签证,自由往来新加坡-香港-中国,美国、澳洲、英国等欧美国家签证也将非常容易;办事处人员配偶可获居留证DP在新加坡居住,孩子也可获居留证DP和申请在政府学校就读。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是新加坡管理和办理注册国外各级政府代表处的主管机关。注册所需文件包括 (申请周期3-4周) :

a. 填写有关申请表;

b. 政府和机构申请办事处提供(A、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设立新加坡办事处的批文或公函;B、注册办事处的委托书)

c. 办事处人员护照和身份证复印件,护照型照片4张;

d. 办事处人员"出生公证"、"最高学历公证"原件;

e. 如配偶申请DP,须提供"结婚公证"、配偶的"最高学历公证"原件各一份、护照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和护照型照片4张。

3、新加坡股票交易所对企业上市的规定

新加坡交易所成立于1999年,由前新加坡股票交易所和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合并而成,于2000年11月成为亚太地区首家通过公开募股和私募配售方式上市的交易所。

截止到2007年3月,新加坡交易所共有700多家上市公司,包括250多家外国企业,其中117家来自中国。中国上市企业的总市值已经超过280亿新元(约合183亿美元),占新加坡市场总市值的5.5%以上。与2005年156亿新元(约合101.9亿美元)的总市值相比,增长了80%。近期在新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很多都有良好的表现,如中国农业机械从0.345新元的发行价到0.685新元大交易价,上涨了98.6%。与亚洲其他的证券市场相比,新加坡证券市场的特色与优势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制造业公司所占比例大。截至2006年末,制造业(包含电子业)占所有在新加坡上市公司的40%,同亚洲其他证券市场相比,新加坡市场对制造业公司也更为青睐。

希望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作第一上市的公司首先要指定一个新加坡机构作为其保荐人或经理人。该经理人会向公司就上市要求提供咨询和替公司进行上市方面的准备。它代表公司递交上市申请,其中包括由新加坡的会计公司根据新加坡或国际会计标准准备的财务报告。对于外国公司来说,其财务报告至少需要包括3年的经营。

关于上市程序和有关时间要求:1)向SES申请上市:8周:经理人及其他业内人士接受SES问询;SES 原则上同意上市申请。对于那些材料的各方面都完整的申请,审核的过程一般需要2个月。根据个别材料的不同时间可能会更长。2)IPO公开发行前:1个月:经理人和公司商定发行价格,签署承销和/或募集协

议;向公司登记处递交招股书草稿;准备公开发行。3)公开发行:2周:公开发行开始,通常公开招购时间为7个交易日;发行结束后公布中签情况和分配股份;股份的交易通常在“when issued”的基础上于发行结束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开始。

已经在外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可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作第二上市。这类公司需要指定一家新加坡公司作其经理人。如果该公司尚需公开发行证券,其上市要求将得到放宽,对其审核的期限也较短,如果是这种情况,公司在上市时需要提供一份信息备忘录,而不是上市招股书。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收费:1)上市初费:按证券面值每一百万新元征收500新元。最低标准2000新元,最高不超过20000新元。2)上市年费:按证券面值每一百万新元征收100新元。最低标准400新元,最高不超过2000新元。3)审核费:按每份文件500新元收取,最多不超过3000新元。经理人、承销商、销售机构方面有管理费、承销费、经纪人费,会计师、审计师方面有财务报表、项目费等,由公司与有关各方商定。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定期对SESDAQ市场向主交易板的转移作考察。已符合主交易板上市资格的SESDAQ 公司需向交易所递交书面申请,在符合以下要求之后即可转至主交易板上市:1)在SESDAQ市场已上市至少2年;2)符合主交易板上市公司关于最小股本和盈利记录的要求;3)公司需要增加发行股本和实收股本比例,以符合主交易板最小股东方面的要求;4)股东分布要求符合且无需再对其股份作市场销售之后,公司即可在向股东寄发公告之后宣布其股份转入主交易板交易;5)公司需在其转入主交易板之时交纳主交易板上市年费;6)公司必须向交易所提供遵守交易所主交易板有关要求和政策的保证书。

新加坡之所以对中国民营企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主要原因是在上市门槛较低以及锁股期短。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标准有三个,符合任意一个即可,一是税前利润过去三年累计达到750万新元,每年不少于l00万新元,有3年营业纪录,符合此项的对市值没有要求;二是税前利润在过去l一2年累计达到1000万新元,符合此项对市值扣营业纪录都没有要求;三是上市时市值达到8000万新元,符合此项对税前利润和营业记录都没有要求。除了这三个标准对于股权分布的要求是25%的股份由至少l000名股东持有(市值超过3亿新元的可以降至12%~20%)。此外民营企业对于锁股期特别敏感,新交所对于这方面的要求比较宽松,只是要求在主板上市的发起人全部股份在6个月内不得出售。

在新交所主板上市有三个标准,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行业类型的公司上市需要,企业只要符合其中的一个标准就可以。标准一:税前利润过去3年累计超过750万新元(1美元约合1.55新元),每年均需超过100万新元;业务经营记录3年以上;管理层连续服务3年以上。标准二:税前利润过去最近一年或两年累计超过1000万新元;管理层连续服务一年以上。标准三:根据发行价,上市资本值至少为8000万新元。

除了主板市场,中国内地企业还可选择在“新指”SESDAQ(新加坡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上市。这个市场是帮助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在股市集资,上市条件更较为宽松。

上市的程序也比较简单。首先,用国际会计法做会计整合,看核心业务有没有一个持久性的利润。第二,作业务重组,按国际审计法出审计报告。然后,一定要在呈交新交所之前拿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无异函”。无异函要说清股东是谁,权益者是谁,重组过程是怎么来的。注意:新加坡不是保荐人制度,是介绍人制度,就是呈交新交所的时候,必须有一家银行帮你呈交文件,递交的银行通常也是承销商,这家银行必须是在新加坡有业务,像大陆的工商、农业银行就可以。但券商必须用新加坡的。

上市成本:据有关资料,新加坡的融资成本约为8%到10%(指占融资额的比例),香港主板20%、创业板10%-15%,国内主板5%,纳斯达克10%。

中国内地企业去新加坡上市有八大好处:一、新加坡股市是独立开放的公开市场,上市条件明确。公司在寻求在新加坡上市过程中可以随时与新交所联系、了解新交所的相关规定并讨论上市前后遇到的各种问题。二、国内公司在新交所上市可以融集外资供公司进一步发展之用。新交所根据新型经济发展而设计的上市标准,有利于新兴而且具有潜力的中国公司在新加坡市场融资。在公司发展的最关键时期,给予公司最需要的资金。三、新加坡股票市场的流通性较好,换手率(交易值/市值)高,市场是十分活跃的。四、新加坡市场对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有更深的认识,估价较高。五、企业上市售股,可以选择发售新

股或由股东卖出原有股份。公司上市后亦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及市场状况,自由决定在二级市场上再次募集资金的形式、时间和数量。六、新加坡没有外汇及资金流动管制,发行新股及出售旧股所募集的资金可自由流入、流出新加坡。七、在国际市场上市,有利于企业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八、新加坡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国内公司既可在新加坡得到文化上的认同,又可以登上国际舞台。

4、劳工进入要求及工作准证

1)移民的基本政策:1966年新加坡政府颂布了《外国工人雇佣法令》(以下简称《法令》)。《法令》的主要宗旨是,建立可调控的外籍劳动力资源库,调节本国的劳动力市场,缓解本地劳动力成长慢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循环。同时,保持竞争能力。随着新加坡经济的迅速腾飞,大量的外籍劳动力涌入,除传统来源的国家外,还有许多非传统来源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菲律宾、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为了规范外籍劳动力的管理,1970年,政府对已颁布的《法令》进行了修改。其中提出,外籍劳动力在新加坡就业实行工作准证制度,并允许除传统来源外的非传统来源和非亚洲来源的外籍劳动力入境就业。尽管新的法规规范了外籍劳动力入境就业的行为,但却大大拓宽了吸纳外籍劳动力的途径,来新加坡就业的人员迅速增加。到70年代末,在新的外籍劳动力已占劳动力总数的11%,1988年上升到16%。新加坡政府对如此高的外籍劳动力比重感到担忧,政府认为过多依靠外籍劳动力将会影响本国公民的就业机会,阻碍工业的自动化进程,降低生产率,同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医疗、住房、文化差异及高犯罪率等。因此,必须限制外籍劳动力的数量,并分散其来源。1988年政府对《法令》再次进行修改,为限制过多地雇用国外廉价劳动力,而压低本地劳动力的价格,规定雇用外籍劳动力的月工资不能低于125美元,基本和本地的最低工资持平,并制定了限制雇用外籍劳动力的五项措施。90年代,新加坡政府本着发展经济,保护劳动力市场的原则,不断对《法令》进行修订,特别是对各行业劳工税的数额和雇用外籍劳动力和当地劳动力的比例重新进行了调整,以达到鼓励引进高级技术人员,限制一般劳务人员入境就业的目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办法来处理非法就业的外籍劳工,如外籍劳工在新加坡非法就业,将被强行解雇,直至被判入狱;对故意雇用非法外国劳工的雇主也要进行惩罚。为防止外籍劳工就业期满滞留,法律规定外籍劳工不允许与当地居民通婚等等。政府还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努力提高生产力,增加妇女就业率,鼓励非全日制就业和延长退休年龄等,以保持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循环。随着立法的不断健全和各项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来新就业的人数得到控制,质量也不断提高。

2)限制外国人入境就业的五项措施:a.劳工税:新加坡公民就业需要缴纳公积金,用于住房、医疗、保健等社会福利,而雇用外籍劳动力不需缴纳公积金。新《法令》规定,雇主雇用外籍劳工必须向政府缴纳劳工税。劳工税的数额根据各行业、岗位来定,技术性强的岗位劳工税低,非技术性岗位劳工税高,如制造业技术岗位330新元,非技术岗位450新元,建筑业技术岗位200新元,非技术岗位440新元。 b.配额制:为了限定外籍劳动力的数额,保证本国公民的就业机会,《法令》对各行业使用本地居民与外籍劳动力的比例作出规定,如造船业,外籍劳动力与本地居民的比例为3:1,服务业1:3 。c. 保证金制:雇主需要为拟雇用的外籍劳工提供担保,保金为5000新元,可不付现金,直接到银行担保,当外籍劳工按时离境后,保金退还雇主。若外籍劳工工作期满后,不离境,其保金充公。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担保,高技术岗位或本地居民不愿从事的岗位,雇主不需要提供担保金。d. 来源控制:新加坡的外籍劳动力的传统来源主要是马来西亚,对马来西亚人员入境手续一切从简。其次是香港、台湾、南韩、澳门人员。非传统来源是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菲律宾、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有一些行业对雇用的人员加以限定,如制造业,只允许雇用马来西亚人员。服务业,只允许雇用传统来源国家的人员,港口驳船业和建筑业,传统与非传统来源国家的人员均可雇用。中国劳工在新加坡就业的行业受到特别的限制。如建筑业、家庭服务业等不允许雇用中国劳工。e. 外籍劳工在新就业的期限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一般为2年,可延期一次2年,在新加坡就业最长期限为4年。如获得技术证书的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一次工作10年。

3) 就业准证和工作准证制度:进入新加坡就业的外籍劳工分别持两种证件,一种是就业准证,另一种是工作准证。

a.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持就业准证的外籍劳工,所从事的岗位一般为高技术或是有特殊技能的岗位。这种岗位一般本地居民不能胜任,月薪在2000新元以上,雇主雇用持就业准证的外籍劳工

免缴劳工税。申请就业准证的人员必须有学历和学位证明。且中包括一些演艺界和体育界人士,他们持有专业准证,和就业准证同等待遇。持就业准证入境就业的人员,其就业期限为1至2年,很少有3至5年的。若这类人员的工作职位不断提高,将来有可能转为永久居民、居民。

b.工作准证(Work Pass):持工作准证的外籍劳工,所从事的岗位一般为技能较低的岗位,月薪在2000新元以下,且必须缴纳劳工税。这类人员在工作期间,本人可以向劳工部申请技术准证,凡有相应的工作经历,同时通过技能鉴定的人员可获得技术准证。取得技术准证的人员,可免缴劳工税,并一次获得2年的工作期,到期后可延期,同时可以变换雇主。若工作期间通过熟练工种测试,可一次获得工作期限10年。

4) 管理机构:新加坡的外籍劳动力入境就业主要管理部门是移民局与劳工部,以劳工部为主。移民局主要受理就业准证的审批工作,这部分人极少;劳工部主要受理工作准证的审批工作。新加坡劳工部是负责外籍劳动力管理的政府部门。劳工部共有550人,按职能划分,下设劳工关系、劳工福利、劳工政策和行政服务四个处和中央公基金局、全国工资理事会。其中,劳工政策处下设统计与研究署和工作准证与就业署。外籍劳动力事务管理由工作准证与就业署负责,全署共有150人,是该部最大的署。它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关外劳的法规及政策,直接负责外籍劳动力的申请、审批、入境、管理与劳动监察,并代理移民局为外籍劳工办理居留手续(经移民局授权)。中央公基金局配合工作准证署收缴外籍劳工的劳工税。

5) 非法就业的处理:在新加坡就业的外籍劳工必须持有工作准证,无工作准证者为非法就业者。劳工部的监察部门和移民局,共同负责查处工作,发现非法就业者,遣送出境。雇主雇用非法就业者要受罚款处理,罚款金额是就业者所从事岗位4年的劳工税,同时对非法就业者本身也要罚款,一般金额不超过5000新元。若情节严重者,可能受到鞭刑(仅限男性三鞭),或被判处1年以内徒刑。判刑者今后不得再次入境就业。

6) 工作准证的申请程序:a.首次申请:雇主首先向劳工部提出申请雇用外籍劳工的数量。劳工部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对数量进行审批,也称预审批。b.雇主招聘:预审批得到批准后,雇主可能通过中介机构(此中介机构是劳工部认可机构)进行招聘。c.个别申请:雇主选定人选后,向劳工部提出聘雇个人申请。若批准,劳工部发给临时准证(一封信),雇主持临时准证到银行办理担保手续。d.工作准证:得到担保的外籍劳工可持临时准证办理工作签证入境,入境后到当地医疗部门进行体检,若体检不合格者,立即出境;合格者办理工作准证,上岗就业。

(五)投资相关机构

1、官方机构

1)贸工部(MTI):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Ministry of Trade & Industry,简称贸工部或MTI),是新加坡商务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从宏观角度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指导国家经济发展方向。贸工部主要领导有:部长林勋强,政务部长易华仁,政务部长李奕贤,常任秘书王文辉,副常任秘书(贸易)卢威强,副常任秘书(工业)黄伟钟。贸工部有14个业务司和1个国家事业局(新加坡国家统计局)。主要司局部门有:经济与战略司、工业司、企业司、资源司、贸易司、国际业务开发司、能力开发组等。依照新加坡国会通过的法案,贸工部管辖10个法定机构。法定机构既隶属于贸工部,又相对独立。在业务领域,贸工部一般不直接接触企业,而是通过所辖的10个法定机构向企业提供服务。贸工部所辖法定机构及其主要功能为: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为新加坡“知识经济”服务;新加坡竞争委员会保持和强化有效市场,全面促进新加坡生产力、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打造世界商业和投资中心,保障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吸引外资是该局重要的职能之一;新加坡能源市场局为新加坡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具竞争力和安全的能源产业;新加坡旅馆执照局负责旅馆登记,旅馆执照的发放、更新等;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协助新加坡本地企业成长以及走向国际市场,“走出去”和向海外投资是该局的重要职能之一;新加坡旅游局是新加坡旅游业主管部门;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着力提升新加坡企业的竞争能力;裕廊镇集团是新加坡工业园区早期开发者,是集规划、促进和开发高质量工业设施和标准产业使用空间(如标准厂房等)的机构;圣淘沙发展集团是新加坡

著名的旅游景点-圣淘沙岛的开发者和经营者。贸工部联系方式:地址:100 High Street #09-01 The Treasury, Singapore179434;电话:+65 62259911;传真:+65 63327260;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011240014.html,.sg。

2)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简称EDB):是新加坡负责招商引资的专门机构,是根据联合国专家团的建议成立于1961年,是一个独立的公共机构,在新加坡被称为法定机构,与公务员系统的政府部委相比,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经济发展局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从企业设立、获得基础设施服务、招聘员工到与相关商业团体联系等。经济发展局有自己的董事会,大多数董事会成员都由新加坡私人部门任命。经济发展局在环球建立联系网络,在波士顿、芝加哥、达拉斯、洛杉矶、纽约、三藩市、华盛顿、法兰克福、伦敦、米兰、斯德哥尔摩、巴黎、东京、大阪、雅加达、北京、上海、广州、孟买等地均设有海外办事处。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每年都组织十几次有计划的招商活动,致力于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将招商活动分为总理级和部长级,对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国家地区的招商都请总理或副总理带领。新加坡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能迅速配合环境变数加以调整和变化,政府决策能有效实施,其中经济发展局的作用不可没。经发局联系方式:地址:250 North Bridge Road #28-00 Raffles City Tower, Singapore 179101;电话:65-68326832;传真:65-68326565;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1240014.html,。

3)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ESINGAPORE):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ingapore)是新加坡的官方贸易促进机构,其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新加坡贸易发展局(Singapore Trade Development Board,简称TDB),2002年4月更名,简称企发局。主要任务是将新加坡发展成为全球贸易中心,促进新加坡产品、服务走向世界市场。1989年启动贸易网TradeNet),成为全球首个电子数据交换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贸易各环节的运转效率。企发局的主要任务是在新加坡国内和海外为企业提供广泛服务,帮助企业熟悉国际商务规则,建立商务联系,提供市场信息,寻找海外合作伙伴。同时,通过协助国外企业与本地企业扩大交流合作,利用新加坡独有的战略位置、稳定的政治环境、劳动力优势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商业环境,运用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投资,发展国际贸易、航运和物流、国际展览管理、基础服务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将新加坡建设成为亚洲服务中心,增强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2002年更名后,国会对原贸发局法案进行了修订,形成国际企业发展局法案,据此成立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理事会设主席、副主席各一人,局长(首席执行官)一人,理事会成员至少5人,至多9人。另有助理局长一人,协助局长处理日常事务。企发局内设8个部,分别为产业部、创业部、国际业务部、能力发展部、组织机构部、企业计划部、全球商业观察部和内部审计部。前4个部为主要业务部门。产业部依照新加坡行业情况设置7个处,分别为商务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生活用品、运输物流、国际贸易、电子和精密工程、信息通讯技术等,涵盖44个行业,主要任务是协助新加坡相关产业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创业部主要任务是为希望走向国际市场的新加坡企业提供服务,下设有客户服务中心、企业服务处、网络服务处、资源中心(图书馆)、商业合作策划处等。其中商业合作策划处的职能是吸引外国中小企业与新加坡企业相互配合和合作,共同开发亚太区域市场。能力发展部侧重于培养新加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为企业提供培训、指导和服务。国际业务部主要职能是协助新加坡企业国际化、促进新加坡成为国际企业中心、协助新加坡与主要市场谈判自由贸易协定。下设中国处,有12名人员,是该部管理国别事务的最大处室。该部在海外设有30多个办事处,还管辖企发局在全球的36个海外援助中心(为企业有针对性地提供有偿服务)。这些办事处有的设立在新驻外使领馆内,有的单独设立。目前企发局在北京、上海、大连、广州、青岛、成都设立了办事处,其中上海为中国署总部。北京办事处设在新加坡驻华使馆商务处内。企发局联系方式:地址:230 Victoria Street, 7th Floor Bugis Junction Office tower, Singapore 188024;电话:+65 6337 6628;传真:+65 6337 6898;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011240014.html,.sg。

2、商协会

商协会在新加坡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除了成立不久、代表全体新加坡工商界的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外,其他商协会都是某一行业、某一族群、某一地域的企业为了自身整体利益最大化结成的团体。因为它们是企业自愿成立的,并采取以会员代表大会对重大议题进行决策的机制,这些商协会真正成为其会员的代言人。它们代表自己的会员与政府沟通,争取企业的最佳利益;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供政府各部门与外国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交往和谈判时代表新加坡相关行业发出自己的声音。新加坡大大小小的各种商协会上百家,下面简单介绍其中主要的几家。

1)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INGAPORE BUSINESS FEDERATION,英文简称SBF,中文简称“商联会”),是新加坡政府根据“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法案”于2002年4月成立的。按照这项法律,凡在新加坡注册、其注册资本不低于50万新币的公司,必须成为其会员;现有会员15000家。2004年6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商联会为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商联会是在新加坡各种商会协会之上,代表新加坡全体企业利益的国家商会。行使在新加坡各级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桥梁的作用。作为新加坡的最高商会,努力保护新加坡商业团体在贸易、投资及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利益。在国内,商联会是连接政府与商家的渠道,协助营造利商、便商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国外,它则会在双边、区域、多边场合中充当新加坡工商界的代表,帮助其扩大国际贸易,加强国际间的业务交流。1998 年,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促请当时的新加坡国家工商会研究如何进行重组以便更有效地为会员提供服务, 同时更好地推动新加坡国民利益的发展。新加坡国家工商会提议组织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旨在提升新加坡商业团体的最高商会,它代表并推展商家在新加坡与国外的商业利益。新加坡国家工商会提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呼吁政府立法规定,名列首20%的公司需缴付商务税以资助商联会的工作。2001年2月贸工部部长采纳国家工商会的建议,委派一个临时筹备委员会组建商联会。 6月, 该筹委会向公众公布了其各项建议,其中包括缴足资本为50 万元及其以上的企业强制性成为会员的条例,并向商业团体征求反馈。同年7月,当时的新加坡贸工部部长在国会中提出成立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法案的议案。该议案在国会通过并于当年10月5日正式立法。2002年4月1日商联会成立。商联会由商业团体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负责管理。它直接对其会员负责,并必须确保能满足企业在新加坡的需求,且能在海外代表他们的商业利益。新加坡贸工部长委任一个信托委员会以保护商联会资产,并确保其活动不会偏离其宗旨。全球化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已经从根本改变了全球的经营方式。企业之间必须携手合作、取长补短,以成功实现企业的成长与国际化。对新加坡而言,必须增强其商业团体在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以及许多双边商业理事会的代表性。在双边自由贸易商谈中,商联会也协助新加坡企业辨识并抓住商机。根据 2001 年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法案的规定,信托委员会负责确保商联会的工作围绕既定目标进行,同时保证其资金与资产得到合理的应用与保护,并且确保理事会成员各司其职。商联会理事会管理商联会的各项事务,包括代表的提名、选举与指定。理事会成员数目介于20名至26名之间。三家本地商会,即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马来商会与新加坡印度商会拥有理事会的永久代表席位。理事会成员中外国商会代表的数目最多不超过总数的1/4。此外,理事会指派成员数最多不超过 6 名。其余的理事会成员由本地商会提名或是会员公司的获选代表。商联会的合作伙伴主要有新加坡贸工部下属机构,如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 (IE Singapore)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EDB Singapore)、新加坡标准、生产与创新管理局 (SPRING Singapore);本地的商协会包括新加坡会计及企业管制局、新加坡中小企业协会、新加坡注册会计师协会、新加坡国家旅行社协会、新加坡化学工业委员会(通过新加坡工业联合总会联络)、新加坡资讯通讯科技联盟 (SITF)、新加坡全国合作联盟有限公司、新加坡船务公会;外国商协会及国际组织,包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细安工商联合总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新加坡中国双边商务联络网、澳洲商会、保加利亚商会、香港总商会、亚太商工总会(CACCI)、新加坡雇主联合会、美国雇主资源协会、欧洲雇主联盟、印度工商会联合会、香港贸易发展局、国际商会 (ICC)、美国全国专业雇主机构协会(NAPEO) 、等。联系方式:SINGAPORE BUSINESS FEDERATION; 10 HOE CHIANG ROAD #22-01 KEPPEL TOWERS, SINGAPORE 089315; PHONE: 0065-6827 6828; FAX: 65-6827 6807; WEB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1240014.html,.SG

新加坡商会(香港) 、新加坡澳洲贸易委员会 (Austrade)

2)新加坡中华总商会: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SINGAPORE CHINESE CHEMBER OC COMMERCE AND INDUSTRY,英文简称SCCCI,中文简称“中华总商会”)成立于1906年,是新加坡历史悠久的工商团体。中华总商会不但是本地华商华社的最高领导机构,在国际商业舞台上享有良好的信誉,同时也是世界华商大会的创办机构,并拥有广泛联系世界各地华人企业的商业资讯网站“世界华商网络”(https://www.360docs.net/doc/2011240014.html,.sg)。在维护新加坡华商利益、推动其内外商贸、教育、文化与社区发展各个方面,都扮演着积极和重要的角色。中华

总商会于1995年荣获ISO9001-2000国际标准证书,不断为会员提供国际水准的优质服务。中华总商会目前拥有约120个工商团体会员和4000名企业会员,其中包括来自各行各业的跨国公司、政联机构、大型金融与商业组织和中小型企业。中华总商会为会员提供多种交流平台,以便会员间分享丰富的资源和商机,并共同建设极具影响力的世界华商网络,为经贸、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成为中华总商会的会员,不但能够分享彼此间强大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且可以享受多种服务、设施与活动优惠。中华总商会的组织机构为会员大会、董事会、常务董事会;会领导包括会长、前任会长、副会长。董事会下设12个行业委员会,即,总务委员会、财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资讯科技委员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商务委员会、工业委员会、产业委员会、教育委员会、文化委员会、社会事务委员会、会员与外事委员会。中华总商会附属机构主要有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产业管理委员会、中华总商会产业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企业管理学院、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基金、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有限公司。其中,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企业管理学院,中华总商会的主要商团会员有新加坡中国商会、星印商业公会、新加坡观赏鱼商公会、新加坡面包西果商公会、新加坡自由车商会、新加坡建筑材料商公会、新加坡帆布商业公会、新加坡粮油食品土产三郊联合会、新加坡瓷商公会。中华总商会主要业务包括商业研讨会、讲座和研习班、工商展与招商会、总商会电子会员录(资汇电子版)、提供商业配对服务、统计报告、维护商业利益、原产地签证、贸易网络服务中心、资料室、翻译、广告行销管道、会议与招商场地出租等。中华总商会协助新加坡政府推介并帮助其会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向政府申请各种优惠政策的贷款等支持。这些政府资助的来源与侧重点不尽相同,主要来源于新加坡生产力与标准局、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新加坡咨询通讯发展管理局、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新加坡旅游局、新加坡国内税务局、新加坡人力部、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裕廊镇管理局等。政府资助计划主要有:资金(贷款)、资讯科技应用(资助金)、业务发展(资助金)、业务发展(税务优惠)、运作(资助金)、业务创新(税务优惠))、人力资源(资助金)、业务创新(资助金)、向海外发展(资助金)、向海外发展(贷款)、向海外发展(税务优惠)、金融中介机构(融资)、其他(税务优惠)。中华总商会每年固定的主要活动有夏季的“中小企业大会”、秋季的“资信商业大会”和年底的“新加坡下一年经济展望”,还有数量庞杂的大大小小的各种华语和英语讲座及展会,尤其是为中国的各省市举办的“招商洽谈会”,也是其特色活动之一。联系方式:SINGAPORE 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47 HILL STREET #09-00 SINGAPORE 179365; PHONE: 0065-6337 8381; FAX: 65-6339 0606; WEB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1240014.html,.SG、运作(税务优惠、总商会电子商联网、新加坡针灸医学协会是中华总商会属下非营利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企业管理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学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企业管理文凭、企业管理大专文凭。此外也提供语言课程、华语证书课程、中华文化和电脑课程。

3)新加坡中国商会:新加坡中国商会(SINGAPORE-CHINA BUSINESS ASSOCIATION,英文简称SCBA,中文简称“中国商会”)成立于1970年,目前拥有500多家会员,绝大多数为新加坡当地企业,最近几年也吸收了一些中资企业。中国商会是新加坡重要的商业组织之一。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其会员与中国企业间的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加深和扩大,由最初单一的商品贸易逐步发展涉及到制造业、房地产、物流、基础设施和旅游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商会还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在协助中国各省市开展对新招商活动的同时,帮助和组织新加坡企业前往中国考察访问,寻找商机。因为中国商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一批新加坡有远见的工商界人士成立的经贸促进组织,他们的成员都是与中国大陆有着密切合作、多年往来的企业。他们的下一代正在逐渐接过接力棒,业务也从传统的贸易向贸易与投资并重方向发展。中国商会会员企业中很多在中国有一家或数家投资企业。联系方式:SINGAPORE-CHINA BUSINESS ASSOCIATION; 6001 BEACH ROAD #11-01 GOLDEN MILE TOWER SINGAPORE 199589; PHONE: 0065-6293 2209; FAX: 65-6296 9492; WEB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1240014.html, 4)新加坡制造商协会:新加坡制造商协会( SINGAPORE MANUFACTURER S’ FEDERATION,英文简称SMa,中文简称“制造商协会”)成立于1932年,由17家新加坡制造业方面的企业发起成立,有中小企业及国际性集团,共有2800多家会员。60年代新加坡处于经济腾飞时期,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在新加坡异军突起,成为新加坡经济起飞的催化剂。其会员主要有11种工业行业的企业构成:自动技术、建材、化工、电子电器、防火安全、食品饮料、生命科学、生活方式、医药、金属机械和工程、塑料与包装。制造

商协会的主要业务包括商业配对介绍商业机会、组织经贸代表团出访、会员交流恳谈会、组织论坛、会议和讲座、与政府相关机构对话等。联系方式:SINGAPORE MANUFACTURERS’ FEDERATION; THE ENPERPRISE #02-02 NO 1 SCIENCE CENTRE ROAD SINGAPORE 609077; PHONE: 0065-6826 3000; FAX: 0065-6822 8328; WEB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1240014.html,.S

5)新加坡国际商会: 新加坡国际商会(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英文简称SICC,中文简称“国际商会”)成立于1837年,是亚洲悠久的商会,而且是新加坡最早的商业组织。其会员既有新加坡企业也有非新加坡的企业,会员数为800多家,皆为企业会员;其中,80%以上的会员来自40多个国家的企业,包括很多跨国集团。会员的组成为:新加坡企业占39%,美国企业占14%,日本企业占7%,英国企业占7%。新加坡的有政府背景的公司以及新加坡的最优异公司,差不多都是该商会的会员,如星展银行、新加坡科技有限公司、新航、淡马锡控股等。有些中资企业也加入了该商会。因为是国际商会,各个国家的企业都可加入,在国际商会举办的各种交流、联谊等活动中,加强联系,促进业务的合作,具有其他商会不可比拟优越性。此外,在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成立之前,国际商会曾代行新加坡国家商会的部分职能。国际商会除了商会的各种职能和举办的活动外,还出版了几种英文刊物,包括《商业头脑》、《新加坡的生活成本》、《投资指南》、《应对变化》、《ATA通行证》等,可以为到新加坡经商和投资的人士和企业提供参考。联系方式: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6 RAFFLES QUAY #10-01 JOHN HANCOCK TOWER SINGAPORE 048580; PHONE: 0065-6224 1255; FAX: 65-6224 2785; WEB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1240014.html,.SG

6)其他商协会:除了以上介绍的综合性商协会以外,新加坡还有很多行业商协会,比如,新加坡航空航天企业协会、新加坡航空航天工业协会、新加坡石油经销商协会、新加坡塑料工业协会、新加坡海事工业协会、新加坡船东协会、新加坡索络船具商会、新加坡半导体工业协会、新加坡信息科技联合会、新加坡中小企业协会、新加坡印刷公会、新加坡家具行业协会、新加坡包装行业公会、新加坡汽车贸易商协会、新加坡食品协会,以及大量的包括金融、建筑与房地产、工程产品和服务、园艺、五金与建材、资信技术与电子、珠宝、医疗、文具与印刷、纺织服装、法律、木材与家具、运输与海运等方面的协会、公会。这些商协会与上述的几家大的商协会,为当地和外国工商企业提供了及时、周到、专业和高品质的服务。

新加坡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 □城市生态专题调研组 本文结合在新加坡实地学习、现场考察了解的情况,谈谈对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感受和体会。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经验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成就卓越,连续十年成为亚洲最适合人居城市,细究成功之道,关键在于其实行的预防、执法、监督、教育为一体的系统模式,仔细剖析,主要特点体现在机构设置、法规体系、两规融合、产业转型、绿化行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执法和监测、教育和宣传、政企合作等方面。 (一)健全的法规体系、严格的环境标准 1?环境法律体系 新加坡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采取的方法是立法先行。从I 9 6 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标准,并不断提高和完善,其中环境及水源部负责执行4 9部法律和条例,主要包括环境公共卫生法、环境污染控制法、污水道和排水道法、有害废物(进出口及转移控制法、虫害与农药控制法、氰化氢(熏蒸)法、传染病法、食品销售法、冒烟(特定地区禁止)法等。比如,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从 19 8 0年开始,发电厂、炼油厂等主要空气污染源只准使用硫磺含量不超过2%的液态油发电。对在空气中散布污染物的工业,必须安装特别设备以确保散发出来的气体符合国家标准。在工业污水处置方面,规定对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控制方法有两种:第一,制定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允许自行处理后达标排放;第二,监测排水口,防止污染,在生产废水排放处安装自动监测装置,超标排放时,闸门自动关闭,非环境部人员无法启动闸门。在公共卫生方面,注重提升街边小贩和食物供应商的卫生标准,从1 9 6 6年开始实施的新小贩准则,规定所有小贩必须领取执照,随后小贩逐步被责令迁至有适当污水处理和排水系统装置的小贩中心营业。四政府设立了一个虫害控制单位,专门负责监察和研究蚊子等害虫的滋生和控制。2?绿化管理规定 新加坡为了保护绿化资源,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1)法律上规定5%的国土要保持自然状态,绝不允许破坏;(2)颁布《公园和树木条例》、《公园和树林规则》等; (3)责任分明。城市道路两旁绿地、树木由国家公园局建设、管理,新镇中小区公园、邻里公园、袖珍绿地等由开发商建设,社区理事会维护、管理,各单位负责自己用地内的绿地建设和管理,各学校负责周围公园、绿地的种植和养护;(4)奖惩严明。每年在城 市美化绿化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者,总统亲自授予勋章,以资鼓励。但对破坏树木者处以非常严厉的惩罚,如乱摘花草者罚款5 0 0?1 0 0 0新币,随意砍伐树木者坐牢,并处以较大数目的罚款等。 (二)两规的融合协调、完善的规划管制 1.基于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一是集中、高密度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中对每寸土地的使用性质、强度都进行了严格地限制。基本上建筑成片、集中、密集地建设,且向空中发展,留出地面空间进行美化绿化,保留足够的发展用地和自然保护区。二是大幅度提升绿化标准。新加坡现有绿地7 5 0 0公顷,人均2 5m2/人,名列世界城市绿化指标前矛。公园绿地由沿岸公园、自然公园、水库公园、城市公园、新镇公园、邻里绿地和组群绿地构成。三是建立完善的生态绿化系统。绿化系统以海岸线成片绿地和风景区、中央水源森林保护区为主,以市区公园、植物园、街头绿地和快速公路道路旁的绿带为辅,以楼前屋后的绿地及建筑的窗口、阳台、屋顶及人行天桥上的花卉为点缀,扩大水域空间,形成了良好的生 态环境。 2?土地利用规划充分考虑环境管制要素 市区重建局是新加坡的土地规划与发展管制机构,主要负责全国土地规划、拟定概念蓝图以及发展指导蓝图,并把环境管制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其中环境管制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 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多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地区采石、采砂、取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取土烧砖,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活动,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 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源、土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 二、加强现有矿山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停产或者关闭。建立相对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新加坡为什么投资环境好

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背景 新加坡是共和制国家,长期以来实施一党议会制,并针对自身国情建立了一个行政主导型分权制衡的政府制度,采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政人员廉洁奉公,政府机构比较精干。对内:政府的富民政策使得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较为融洽,消除了社会动荡隐患,确保了新加坡国内的社会稳定,治安好,犯罪率低。所以在新加坡,动乱、战争等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对外: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它主张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动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新加坡积极参加东盟活动,把加强东盟及内部的团结看做是本地区安全稳定的基本前提。另外,新加坡还奉行“大国平衡政策”,重视与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前,新加坡已同世界9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1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新加坡政府不会频繁、无故变更其既定政策,更不容许毁约、背信使企业和国家丧失信用,新加坡也没有社会动荡和不明朗的未来,其政府稳定与连续的政策对外国投资者是极大地吸引力。 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入,政府大力鼓励经济发展,积极实行招商引资政策;第一二三产业均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第三产业需求越来越大,绿色产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这对于我们茶类产品占领销售市场提供了机遇。 新加坡的限制性规定:投资监管新加坡外贸厅立法对外资的限制性规定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来说要宽松得多。但外籍人员在新加坡就业须取得聘用许可证。新加坡法律对外资投向的部门没有特别限制,除交通、通信、电力及新闻等少数公共事业部门投资,行政审批上控制极严。另外,对外国投资投向金融和保险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新加坡的投资准入制度:新加坡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业严加管制,如爆竹、国防工业等。制造业中属劳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的行业(如合板业及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况下不予核准投资。新加坡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物资购买和产品销售没有太多的限制。 新加坡的限制性产业:新加坡《制造业限制投资法》规定了限制外资进入的产业,但数量较少,主要包括纤维纺织制品(雇用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者)、啤酒、海上运输、木料制材、水泥、洗涤类、烟花、铸铁、汽车、电视机、飞机、冷藏车、光学透镜、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等等。上述这些产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法律对外资限制的目的在

新加坡的环境治理

新加坡的环境治理 发表时间:2012-04-20T10:29:25.077Z 来源:《少智报(文综)》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庞绒 [导读] 事实上,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过程。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一高庞绒 新加坡是一个美丽清洁的岛国,68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几乎无处不见花,无处不披绿,享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事实上,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过程。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的迅速工业化使其经济位居亚洲“四小龙之首”。但3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使新加坡完全成为一个城市国家,各类建筑覆盖了2/3的国土,乡村消声匿迹,耕地丧失殆尽,粮食、蔬菜和肉品完全依赖进口,水资源日益短缺,治理空气污染和保持城市清洁的压力越来越重。 最近10多年来,新加坡不得不主要依靠买水度日。它从马来西亚19个水库引水,并在马来西亚建立了9个水处理厂和15个储水设施。20年来新加坡的城市垃圾增加了4倍,平均每个居民每天留下1.1公斤垃圾。新加坡现有4个垃圾焚化场,占地面积相当于350个足球场,而且每隔20~30年就须另找一处垃圾填埋场地,这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谈何容易。 鉴于此,新加坡政府提出了“洁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土地,安全的食物、优美的居住环境和低传染病率”等环境目标,通过健全的法律、周密的计划、严格的执法和到位的管理对工业化的环境后遗症进行补救。 新加坡具有完备的环境立法。新加坡环境污染管制法令,对各类废物处理和排放都规定了明确的标准,使各项工程建设、工商活动和日常生活都有法可依。新加坡也设立了相应的专门机构,负责确保各项建设和社会活动不会引起不可控制的健康问题、安全问题和污染问题。 环境维护和建设并重,从长计议,是新加坡环境管理的一大特色。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精心的城市规划却创造了令人不感到拥挤的空间。新加坡人自称是弹丸小国,但无论在新加坡的工厂区还是居民区,高楼大厦之间都建有花园,空地都铺上草坪,连过街天桥上也不例外。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在尚未开发的1/3国土上不再搞建筑工程,转而依靠填海和拆旧建新来解决土地奇缺问题,把尚存的自然地段留给子孙后代。为减少对外国水供应的依赖,新加坡计划把全国70%国土上的雨水都收集起来。 垃圾、废水、废气是世界各大城市普遍感到头痛的问题。新加坡政府设立了专职部门,帮助厂家和居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目前新加坡的制造业废料有40%已得到再循环使用。政府推行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已在1/7的居民中实施,垃圾收集人员定期发给居民专用塑料袋和定期回收纸张、旧衣服、电器元件等可再生垃圾。新加坡工业废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经净化的再生水重新用作工业用水。新加坡在主要马路上设立了汽车尾气监测体系,不符合“欧洲2号”废气标准的车辆已被禁行。 新加坡的清洁环境还得益于公共卫生教育和严厉的执法。新加坡每年都开展清洁周和绿化周活动。在新加坡的公共汽车上往往可以看到“乱扔垃圾罚款1000新元”的告示。违规者必会收到一张罚单,如果不按时交付罚款就会受到法院传讯。此外,违规者还会被有关部门召去充当反面教员,穿上标志垃圾虫的服装当众扫街,籍以示众。乱扔烟蒂、随地吐痰、攀折花木、破坏草坪、驾驶冒黑烟车辆等都会受到类似惩罚。 新加坡在工业化过程中丢掉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但经过不懈努力又建立起一个新的良好的生活环境。 经典考题(2011年新课标卷第36题)(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新加坡地名中英文(1)

ABINGDON ROAD 爱明敦路 ADAM ROAD 亚当路 ADIS ROAD 爱蒂丝路ADMIRALTY ROAD 海军部路ADMIRALTY ROAD EAST 海军部东路ADMIRALTY ROAD WEST 海军部西路 AH HOOD ROAD 亚佛路 AIRLINE ROAD 航空公司路AIRPORT CARGO ROAD 机场货运路AIRPORT ROAD 机场路 AKYAB ROAD 爱业路ALEXANDRA ROAD 亚历山大路ALJUNIED ROAD 阿裕尼路ALLANBROOKE ROAD 爱兰布鲁路ALLENBY ROAD 爱伦比路 ALNWICK ROAD 安尼克路 AMA KENG ROAD 亚妈宫路 AMBER ROAD 安珀路ANCHORVALE ROAD 安谷路 ANDERSON ROAD 安徒生路 ENGLISH CHINESE ANDOVER ROAD 安多华路 ANDREW ROAD 安德烈路 ANG MO KIO ELECTRONICS PARK ROAD 宏茂桥电子科技园路ANGSANA ROAD 安莎娜路 ANN SIANG ROAD 安祥路 ANSON ROAD 安顺路 ANTHONY ROAD 安东尼路 ARCADIA ROAD 雅凯路ARNASALAM CHETTY ROAD 安娜莎南齐智路ARTHUR ROAD 阿德路ARUMUGAM ROAD 阿鲁慕甘路 ATTAP VALLEY ROAD 亚答谷路AUCKLAND ROAD EAST 奥克兰东路AUCKLAND ROAD WEST 奥克兰西路 AVA ROAD 爱花路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 市场主体应知事项告知单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除需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外,还应根据具体经营范围分别办理如下事项: 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许可证 (一)法律、法规依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第六条:国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实行资格许可制度。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以下简称处理企业)资格;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取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办理登记并在其经营范围中注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企业,方可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活动。 (二)申请人须达到的条件、标准和要求 申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的企业应当依法成立,符合本地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的要求,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法人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与其申请处理能力相适应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车间和场地、贮存场所、拆解处理设备及配套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污染防治设施等; (二)具有与所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相适应的分拣、包装设备以及运输车辆、搬运设备、压缩打包设备、专用容器及中央监控设备、计量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设备等;

(三)具有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对不能完全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妥善利用或者处置方案,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四)具有相关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办理流程 1.申请企业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所在地的县(区)环保部门提出处理一类或多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书面申请; 2.县(区)保护部门审批(受理-公示-审查-审批); 3.符合条件的授予资格证书并予以公告,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并说明理由。 (四)提交材料 1、《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申请书》。 2、基本材料:1.新成立企业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应提供企业名称核准的相关证明文件。现有企业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应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2.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3.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报告复印件。4.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消防和安全验收的证明材料。5.土地使用证或有关租赁合同。6.现有企业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还需提交所在地县级环保部门出具的经营期间守法证明和监督性检测报告。 3、具备完善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的证明材料:1.申请企业土地使用证明文件复印件。2.厂区平面布置图(应绘出:设施法定边界;进货和出货装置地点;各处理设施、贮存设施、配套污染防治设施以及事故应急池、排污口位置的位置等)。3.贮存场地、分类贮存区的照片及文字说明,说明包括各分类区占地面积、贮存物品名称及相应的防护设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决胜高考之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信蔡哥考本科 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 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物酸雨: 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②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新加坡国家治理的特色

新加坡国家治理的特色 李路曲张飞龙 福山从分析西方殖民主义之后非西方国家国家能力低下的原因入手,提出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需要具备强政府、法治和民主问责三个基本要素。在福山看来,政治发展顺序非常重要,在进入现代化转型之后,应首先建立强势政府而非民主制度,在尚未建立有效统治能力之前就推行民主化的政府无一例外地会遭受失败,在此之后才能有民主问责。其实福山的这一观点早己为后发展国家尤其是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所证实。 新加坡是一种强国家治理模式,一党长期执政,以现代法治来维持政治秩序,政府高效而廉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政府的规模并不大,并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多元化而发展了适应的民主政治。现在其人均GDP已达5.5万美元,超过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是后发展国家中最早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

国家治理的特点之一:强政府与小政府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仅有71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50万的城市国家,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在人口规模和地域面积与之相当的中国城市中,政府机构的规模要比新加坡大的多,新加坡只设有中央政府,没有地方政府,是一级政府的行政组织构造,其中内阁各部16个,法定机构40个左右,这其中还有近20个相当于中国的行业协会。以与新加坡城市面积和城市居民规模相当的中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为例,我国是市-区-街道三级政府结构,不但市一级政府设有直属的政府分支机构--局、委、办,而且还有区一级政府及其分支机构--局、委、办。中国省会城市平均人口约为654万人,较大城市下辖的区平均人口约为117万,省会城市人口规模与新加坡几乎没有什么差距,因为新加坡的流动人口要远远多于中国的省会城市,但中国省会城市的政府行政机构却远远多于新加坡,市一级的政府机构平均约有60个左右,此外每个区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平均也达到近42个,加上每个省会城市平均8个区,这样一来,中国省会城市的政府机构比新加坡要多5倍以上,这还没有把街道一级行政组织和党的专职机构统计进去(新加坡除党的中央总部外,没有专设的党的分支机构)。

世界各国的国名和地名英汉对照

世界各国的国名和地名 英汉对照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 欧洲国家列表 国家名称翻译世界各国首都列表各国首都名称翻译安道尔 Andorra 安道尔 Andorra 奥地利 Austria 维也纳 Vienna 阿尔巴尼亚 Albania 地拉那 Tirana 爱尔兰 Ireland 都柏林 Dublin 爱沙尼亚 Estonia 塔林 Tallinn 冰岛 Iceland 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 白俄罗斯 Belarus 明斯克 Minsk 保加利亚 Bulgaria 索非亚 Sofia 波兰 Poland 华沙 Warsaw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osnia 萨拉热窝 Sarajevo 比利时 Belgium 布鲁塞尔 Brussels 德国 Germany 柏林 Berlin 丹麦 Denmark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俄罗斯联邦 Russia 莫斯科 Moscow 法国 France 巴黎 Paris 芬兰 Finland 赫尔辛基 Helsinki 荷兰 Holland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捷克 Czech 布拉格 Prague 克罗地亚 Croatia 萨格勒布 Zagreb 拉脱维亚 Latvia 里加 Riga

立陶宛 Lithuania 维尔纽斯 Vilnius 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 瓦杜兹 Vaduz 罗马尼亚 Romania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 马其顿 Macedonia 斯科普里 Skopje 马耳他 Malta 瓦莱塔 卢森堡 Luxembourg 卢森堡 Luxembourg 摩纳哥 Monaco 摩纳哥 Monaco 摩尔多瓦 Moldova 基希讷乌 Chisinau 挪威 Norway 奥斯路 Oslo 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 Serbia and Montenegro 葡萄牙 Portugal 里斯本 Lisbon 瑞典 Sweden 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 瑞士 Switzerland 伯尔尼 Bern 斯洛伐克 Slovak 布拉提斯拉发 Bratislava 斯洛文尼亚 Slovenia 卢布尔雅那 Ljubljana 圣马力诺 San Marino 圣马力诺 San Mari no 乌克兰 Ukraine 基辅 Kiev 西班牙 Spain 马德里 Madrid 希腊 Greece 雅典 Athens 匈牙利 Hungary 布达佩斯 Budapest 意大利 Italy 罗马 Rome 英国 England 伦敦 London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一)支持库区水环境保护。 国家有关部门要把库区水污染防治作为支持库区工作的重点,继续安排好库区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保障污泥安全处理;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沼气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种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继续对库区给予支持;结合水环境保护要求和土地纳污能力,划定畜禽禁养、限养区,适度控制养殖规模,畜禽养殖场应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和储存设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水污染防治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支持库区开展农林环境综合整治和水环境监测网络的能力建设;加强巡航执法,严禁客货船舶倾泻废弃物。湖北省、重庆市要会同航运部门,搞好库区船舶废弃物接收站点、油污及化学品运输船舶清污基地、船舶污染物集中转运站(场)和船舶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设备库建设。 支援省(区、市)要发挥拾遗补阙作用,为库区开展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指导,支持两地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交流合作;发挥环保科技优势,为在库区推广应用清洁生产、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供支持。库区政府和支援省(区、市)要鼓励专业化公司赴库区,以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经营乡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厂。支援省(区、市)可在库区选择1-2个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乡村,开展低成本、易维护的污水或垃圾处理示范工程建设。 (二)支持三峡生态屏障区建设。 国家有关部门要在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湖泊湿地保护与修复、自然保护区建设、风景名胜区建设、油气管道维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森林公园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加大对三峡库区的支持力度,做好水源涵养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土保持等工作;要在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动员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为三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献爱心、作贡献。支援省(区、市)要结合农村扶贫开发,重点支持库区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太阳能、省柴节煤灶等项目建设。 (三)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新模式。 支援省(区、市)要鼓励本地环保企业积极参与库区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的改造,以及电力、水泥等行业的烟尘脱硫脱硝技术改造,鼓励企业为库区开展节能环保技术的有偿服务;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动员群众以不同方式关注和参与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国家有关部门要支持对口支援双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新加坡人的环保意识

新加坡人的环保意识 2013-05-30 00:58:47 一走出樟宜机场,我便被这个国家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是个风光秀丽的花园之岛,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抬头仰望,天空是那样湛蓝,飘浮着朵朵白云;环顾左右,街道两旁花团锦簇,绿草如茵;举目远眺,到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真可谓“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在新加坡,政府明文规定,建造新房时,建筑面积只能占计划用地面积的35%,其余都用来绿化。马路和建筑物间留下15米宽的用地,种植花木,装扮城市。政府每年都要拨出大量资金,用于环境保护。 新加坡的新生水厂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一直以来,新加坡的水供应严重依赖马来西亚。为此,新政府花巨资修建了新生水厂,用于

回收生活用水,经过高科技处理成为再用水。走进新生水厂,就像走进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蝶影纷飞,鱼水荡漾。在这里,千家万户流出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再次达到饮用水标准。工作人员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瓶新生水,让大家饮用。我拿在手上,心里有种怪怪的感觉,不敢喝。工作人员说,他们平时饮用的都是新生水,不用担心。我这才放心大胆地把水喝了,觉得在口感上和其他饮用水没什么区别。 新加坡只有夏季,平均温度在28摄氏度左右。我们乘坐的旅游车都是密封的,车厢里犹如一只大蒸笼。但司机绝对遵守“车未开动,不开引擎”的规定,平时遇上红灯或是短暂的堵车,司机一般也会熄火,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在新加坡的酒店,也处处可见节能措施。洗手间所用的手纸都是有色的再生纸,有点粗糙,但投入马桶可分解掉;酒店的电梯很小,只有一个平方米左右,赶时间和腿脚方便的人大多会走楼梯;标准间只有一盏床头灯,放在两张床之间,供两人使用;卫生间没有免费的“五小件”,只有一小块肥皂;马桶水箱开关有大小两种水量选择,洗手池水龙头的水压不大,以减 少水流。

新加坡营销环境

中国丝绸服装销往新加坡营销环境分析 08级市场营销(1)班黄勤01 邵丹红04 黄芳芳16 丝绸是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也特指桑蚕丝所织造的纺织品。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丝绸服装属于中高档消费物品,深受国内外喜爱。本文就丝绸服装在新加坡进行营销的环境进行概要分析。 一、新加坡的地理环境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达4369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地理位置为丝绸服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更有利于丝绸贸易的顺畅发展。 2、投资和金融中心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讯,政局的稳定,国民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同时,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为丝绸服装贸易广阔长远的发展提供资金力量与夯实的空间。 3、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丝绸服装贸易的发展开辟了特色市场。 二、国际政治环境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在四十余年内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是中国友好邻邦,中新两国地缘、文化相近,共同利益广泛。2010年是中新两国建交20周年。2009年1月1日,《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来,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影响远大,2009年中国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占东盟贸易总额的11.6%。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以来,中新贸易额快速回升。中新的相关协定及贸易关系的建立为中国丝绸服装产品进入新加坡市场开设了保障的平台。 新加坡设立吸引外资制度,如立法为引资战略服务,专设投资促进机构统筹管理,重视投资环境改善,投资限制逐步取消市场更加开放,强化投资者利益保护减少投资风险。此外,新加坡对外资市场准入的规定中有优惠政策框架等都为丝绸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经济环境 新加坡是我国服装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我国服装类产品在新加坡服装进口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出现较大上升趋势,消费市场广。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月至12月,中国和新加坡进出口商品总值达570.57亿美元,

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与经验

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与经验 今年“两会”期间,李源潮副主席在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指出“所有现代化国家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时期,都经历了大规模、长时期、艰巨的生态环境建设。这实际上是一个再生态化的过程,几乎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一样艰难”。纵观发达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曲折之路,并无捷径可走。现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做法摘编如下,供参考。 一、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通过立法手段保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顺利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比较完善,内容十分详尽,操作性很强。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濒危动物保护法》等,凡构成环境污染威胁的都列为法律规定的内容,很全很细。美国环境立法,均以科学数据作支撑,每一项法律背后,都有科研人员付出的巨大劳动,他们经过多年实验,得出精确数据,依据这些数据立法,可以说美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实用技术实现了一体化。法国在总结以往法律法规基础上,于2009年制定了《国家环境义务法》,从能源、住房与城市规划、交通、自然资源、垃圾处理、公众监督管理、税收等7个方面,制定了257个具体条目,不仅设定了更高的环境保护目标,明确了分阶段达标计划,还规定了具体工作措施。德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着手进行环境立法工作,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环境保护系统,90年代初,德国将保护环境的内容写入修改后的《基本法》,明确“国家应该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保护自然的生存基础条件”,把环境保护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到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全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有8000部,除此之外,还实施欧盟的约400个相关法规。德国的各种法律规定非常具体详细,有效避免和减少法律上的漏洞以及执行中的随意性和扯皮现象。日本在1967年制定并实施了《公害对策基本法》,主要从污染控制的角度,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和公共团体防治污染的职责、措施和基本对策,解决环境公害问题。后为满足环境保护需要,于1993年颁布了《环境基本法》,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并将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统一纳入其中。2000年又出台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提出了建设环境负荷低和资源利用率高的循环型社会的构想。新加坡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条例达49部,主要有:《环境公共卫生法》、《环境污染控制法》、《污水道和排水道法》、《有害废物(进出口及转移控制)法》等。新加坡环境立法不仅完备,而且严格,如《环境污染控制法》用多达八个条款规定了不同情形下对环保违法行为实施连续处罚。如该法第16条规定,对违法排放污水的,在处以罚款和拘留的同时,在违法行为持续期间,每天处以1000新元以下罚款;再次实施环境违法行为的,在处以罚款和拘留的同时,在违法行为持续期间,每天另处2000新元以下罚款。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美国于1970年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局,具体职责是根据国会颁布的环境法律制定和执行环境法规,从事或赞助环境研究及环保项目,加强环境教育以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环保局现有职员一万八千多名,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华盛顿总局、10个区域分局和超过12所实验室。所有职员都受过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半数以上是工程师、科学家和政策分析员,还有部分职员是律师和公

香港地名中英文对照表

香港地名中英文对照表香港分为十八个行政分区,每行政区设一个区议会,负责讨论区内民生事务。18个分区分别为: 香港岛(Hong Kong Island)(共有4个分区) 中西区(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东区(Eastern District) 南区(Southern District) 湾仔区(Wan Chai District) 九龙(Kowloon)(共有5个分区) 九龙城区(Kowloon City District) 观塘区(Kwun Tong District) 深水埗区(Sham Shui Po District) 黄大仙区(Wong Tai Sin District) 油尖旺区(Yau Tsim Mong District) 新界(New Territories)(共有9个分区) 离岛区(Island District) 葵青区(Kwai Tsing District) 北区(North District) 西贡区(Sai Kung District) 沙田区(Sha Tin District) 大埔区(Tai Po District) 荃湾区(Tsuen Wan District) 屯门区(Tuen Mun District) 元朗区(Yuen Long District)

香港地名中英文对译 九龍水塘九龍城區九龍塘九龍灣 Kowloon Reservoir Kowloon City Kowloon Tong Kowloon Bay 八仙嶺上水上環土瓜灣 Pat Sin Leng Sheung Shui Sheung Wan To Kwa Wan 大水坑大老山大坑大尾篤 Tai Shui Hang Tate''s Cairn Tai Hang Tai Mei Tuk 大角咀大東山大埔區大埔滘 Tai Kok Tsui Tai Tung Shan Tai Po Tai Po Kau 大埔墟大浪灣大圍大帽山 Tai Po Market Tai Long Wan Tai Wai Tai Mo Shan 大窩口大網仔大潭水塘大潭灣 Tai Wo Hau Tai Mong Tsai Tai Tam Reservoirs Tai Tam Bay 大澳大嶼山大鵬灣大欖涌 Tai O Lantau Island Tai Pang Wan Tai Lam Chung 大欖涌水塘小西灣小欖中西區 Tai Lam Chung Siu Sai Wan Siu Lam Central and Western Reservoir 中環井欄樹元朗區分流 Central Tseng Lan Shue Yuen Long Fan Lau 天水圍天后太子太古 Tin Shui Wai Tin Hau Prince Edward Tai Koo 太和屯門區火炭牛池灣 Tai Wo Tuen Mun Fo Tan Ngau Chi Wan 牛尾海牛頭角北角北區 Ngau Mei Hoi Ngau Tau Kok North Point North 北潭涌打鼓嶺汀九石門 Pak Tam Chung Ta Kwu Ling Ting Kau Shek Mun 石崗石硤尾石塘咀石壁

新加坡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

对新加坡投资环境的等级评分 1. 资本抽回:对资本有限制抽回——6分 新加坡税收体系简单低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中国的一半,无资本税,且实行区域征税(即海外收益汇回新加坡免税),资本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动。利于投资企业享受新加坡低税率(6%-18%),还可实现国际合法避税(适合用于操作离岸业务),实现资产转移(国际化)和保障。使得企业业务转型,内贸变外贸,获更多税务减免。 新加坡没有外汇及资金流动管制,发行新股及出售旧股所募集的资金可自由流入或流出新加坡。新加坡拥有最先进的资讯科技,新交所已开始应用开放式交易平台,可让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在不同的地方实施买卖新交所得股票,将来客户还可将自己的结算及风险分析系统与新加坡中央托收公司直接相连,从而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2. 外商股权: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10分 (1)关于外资投资比例的限制,除商业企业要求外资不超过40%以外,其他企业则规定得比较宽松。高科技或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外资可全资;一般产业虽然鼓励合营,但对外资股份比例并未加以限制,除新闻业不得超30%、广播业不得超过49%的出资比例,以及公共事业属禁止投资产业外,外国投资人均可拥100%的股权。 (2)新加坡并不明确规定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或行业部门。但总的来说,新加坡不大鼓励外商投资装配型工业部门,而是欢迎能引进“新技术”的投资,除对国家安全构成影响的敏感型部门外。 (3)国外的经济实体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在所有权方面,对外商无特别要求,外商可自由地获取必要的生产要素和进行融资活动,并自由地支配所生产产品的销售市场,其对东南亚各国条件最为宽松。 3.对外商的歧视和管制程度:对外商略有限制但无管制——10分 (一)投资准入制度 新加坡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业严加管制,如爆竹、国防工业等。制造业中属劳动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的行业(如合板业及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况下不予核准投资。新加坡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物资购买和产品销售没有太多的限制。 (二)限制性规定 投资监管新加坡外贸厅立法对外资的限制性规定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来说要宽松得多,但对外籍人员在新加坡就业须取得聘用许可证。新加坡法律对外资投向的部门没有特别限制,除交通、通信、电力及新闻等少数公共事业部门投资,行政审批上控制极严。另外,对外国投资投向金融和保险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三)限制性产业 新加坡《制造业限制投资法》规定了限制外资进入的产业,但数量较少,主要包括纤维纺织制品(雇员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者)、啤酒、海上运输、木料制材、水泥、洗涤类、烟花、铸铁、汽车、电视机、飞机、冷藏车、光学透镜、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等等。上述这些产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法律对外资限制的目的在于保护这些行业的民族工业,促使新加坡经济的健康发展。 4. 货币稳定性:完全自由兑换——20分 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自由兑换货币的国家,其中就包含新加坡元。新加坡已经成为继伦敦、纽约、东京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从1991年起,新加坡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20年,该汇率制度维持了新元名义有效率的基本稳定,为新加坡实现低通胀和经济增长目标提供了稳定的货币环境,为新加坡的经

一些香港地名中英对照

一些香港地名中英对照 2008年12月26日10:30 标签:暂无 觉得香港的地名很陌生,为工作方便,收集一些中英文对照。 香港分为十八个行政分区,每行政区设一个区议会,负责讨论区内民生事务。18个分区分别为:香港岛(Hong Kong Island)(共有4个分区) 中西区(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东区(Eastern District) 南区(Southern District) 湾仔区(Wan Chai District) 九龙(Kowloon)(共有5个分区) 九龙城区(Kowloon City District) 观塘区(Kwun Tong District) 深水埗区(Sham Shui Po District) 黄大仙区(Wong Tai Sin District) 油尖旺区(Yau Tsim Mong District) 新界(New Territories)(共有9个分区) 离岛区(Island District) 葵青区(Kwai Tsing District) 北区(North District) 西贡区(Sai Kung District) 沙田区(Sha Tin District) 大埔区(Tai Po District) 荃湾区(Tsuen Wan District)

屯门区(Tuen Mun District) 元朗区(Yuen Long District) Chan Uk 陈屋 Chau Tau 洲头 Cheung Sha Wan 长沙湾Ching Chau Steep Island Green Island Tsing Chau Table Island 青洲 Chuk Hang 竹坑 Chuk Yuen 竹园 Chung Hau 涌口 Chung Uk Tsuen 钟屋村Ham Tin 咸田 Hung Fa Leng Robin's Nest 红花岭 Kai Kung Leng 鸡公岭Kai Kung Shan 鸡公山Kwun Yam Shan 观音山Lai Chi Yuen 荔枝园 Lei Uk 李屋 Lin Fa Shan 莲花山 Lo Uk 罗屋 Luk Wu 鹿湖 Lung Mei 龙尾 Nam Fung Wan 南风湾Nam Hang 南坑 Nam Shan 南山 Nam Wan 南湾 Ng Uk Tsuen 吴屋村Nga Yiu Tau 瓦头 Ngan Chau Flat Island Round Island 银洲 Ngau Liu 牛寮 Pak Kok North Point Boulde Poi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