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返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物质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差异主要体现于二者对物质的不同理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精神是统一的,物质第一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而物质主义将物质理解为可感知的事物。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基础,并不否认意识和精神的作用;物质主义截取了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的观点,并将其“扩展”为物质占有的重要性,将哲学对世界的理解简单化为大众在消费中的价值观。

因此,唯物主义幸福观和物质主义幸福观具有不同含义。唯物主义的幸福观不等同于物质消费和物质崇拜的物质主义幸福观,前者强调物质是追求幸福的基础,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共同作用,后者是被消费文化推向极致的物质崇拜。二者对物质的根本认识不同,物质主义强调物质的占有和不断更新,而唯物主义强调以物质为本源解释世界。物质主义幸福观完全忽视了唯物主义中对理性和精神世界的思辨,从而抛却了哲学的本性。

此外,二者在历史中出现的时间也不同。物质主义幸福观的兴起需要社会经济的大范围繁荣,这种经济条件伴随18世纪工业革命才得以成熟,而唯物主义则是一种哲学本体论,在这个意义上说,唯物主义较物质主义出现早得多。历史上曾相继衍生三种唯物主义,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因辩证唯物主义强调面向“现实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的立场和方法,我们也称为新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正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性所在。对物质的占有欲自古有之,但作为社会思潮的物质主义幸福观的兴起,只是在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物质丰富社会中才出现。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基础的重要性,但生活的物化不可取。可以说,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境域、不同社会的共同追求,是人性的本真表现和哲学的根本任务。幸福生活,体现着人类理性的崇高精神,它始终表现的是“一种针对过去的不满,一种身处现在的应对,一种朝向未来的期待”。因此,不管

是物质主义的占有欲,还是经验世界的感官愉悦,它们并不是幸福追寻的根本样态。幸福是人对世界的追问和人对自我的反思,在创造丰富的物质世界同时,幸福始终是一条向着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实践道路,伴随着自我反思和理性思辨。幸福的追寻必然带有实践的色彩,在这个意义上说,幸福不是某种固定状态,而是人实现理想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以整体观的实践哲学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将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作为终极目标:“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活动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得到的内心的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幸福的追寻只有伴随哲学的思辨特质,才具有指导和批判现实的力量。马克思以哲学的方式关注和把握人的现实世界,这才是实践意义上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超越物质主义的幸福追寻。

(摘编自马妮《超越“物质主义幸福观”的幸福追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唯物主义和物质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是不同的,前者正确,后者是完全错误的。

B.唯物主义比物质主义更重视幸福的基础一物质,并认为幸福还应有精神追

求。

C. 18世纪工业革命使社会经济得以大范围繁荣,从而产生了物质主义幸福观。

D.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只有具有指导和批判现实的力量,才有伴随哲学的思辨

特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多次运用因果论证的方法,揭示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深刻。

B.文章前三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幸福观的特

点。

C.文章第二、三段开头分别用“因此”“此外”,承上启下,衔接紧凑,层次

分明。

D.文章第四段引用马克思的话,论证幸福追寻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

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和精神的作用,但不会简单地把大众在消费中的价值观认

为是哲学对世界的理解。

B.物质主义幸福观与消费文化关系密切,这种幸福观绝对地崇拜物质,认为对

物质的占有越多,便越幸福。

C.新唯物主义具有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性,强调面向现实生活”和社会历史

实践的立场和方法,这是它“新”之所在。

D.幸福是一种朝向未来的期待,体现着人类理性的崇高精神,而针对过去的不

满和身处现实的应对都不是幸福的表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8月30日晚,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软件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刷屏,用户只需要一张正脸照片就可以将视频中的人物替换为自己的脸。但是,在一夜爆红之后,ZAO却深陷隐私和版权争议的旋涡之中,9月1日,该软件微信分享链接已经停止访问。

(摘编自微热点) 材料二: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精准且全面的大数据基础之上的,随着各类人工智能终端的发明与运用,我们在学生教育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障碍越来越小。但是,全面、真实、系统的大数据收集过程将使得学生的个人信息高度透明化。且不论数据的初始收集是否已经触犯到学生的个人隐私权,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收集与应用过程中出现隐私暴露和非法利用等问题将由谁来负责?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根据前期反馈数据对学生的来来行为进行精准预测,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系统反馈提前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动态进行干预性引导,有效避免学生错误行为的发生。但是,从教育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权利对任何学生进行“有罪推定”,这将会涉及学生的尊严和名誉问题。受到数据分析结果的指引,在事情发生以前已经被刻画为“存在不良倾向”的对象,其丰富的情感与内心活动被忽视,干预性教育使他们失去了及时纠正自己以保持尊

严、获得尊重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探索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况且,我们在进行数据收集前能否获得所有学生的授权许可?即使拿到了授权许可,谁又能保证自己手中的数据是绝对安全的?数据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每一步是否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摘编自李家圆、高殿帅《人工智能技术融人高校思政课堂的实践与伦理困境》) 材料三: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当天,上海市教育部门联合科大讯飞等16家企业,现场签署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健康发展倡议书》,呼吁各方共同建立“人工智能+教育”的行为规范。10条简单的倡议内容,既反映出政府和企业对绿色用网的重视和期待,也带出了人工智能热背后的“伦理道德冷思考”。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家长教育需求的提升,带动了一批信息类教育企业的诞生,这些企业紧跟通信技术步伐,适时开发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在内的系列教育软件或产品,一定程度上对辅助教育教学、缓解教师压力、加强家校互动、助推学生学习等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市场大了,产品多了,情况也变得复杂了,不少产品提供遭明令禁止的分数排名、加塞游戏广告推销商品,更有甚者含有暴力黄色等内容,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助长学习焦虑、传播有害思想,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

企业开门运营自然有盈利需求,但不应忘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在运用新技术赋能教育的同时,最根本的伦理道德、公序良俗要遵守,教育教学的规律应遵循。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备受关注的马云、马斯克“双马对话”,部分话题也带出了人工智能伦理的双重“拷问”。近日人们对ZAO换脸软件的争议,则暴露了对人工智能应用下的隐私的担心。具体到教育领域,除了要提防显性危害外,对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带来的信息鸿沟、隐私保护、学习依赖等都需要正视和考虑。

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过程中,我们应积极放大其正向效果,削弱其负面效应。增强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桑翔《“人工智能+教育”应融人伦理道德课》)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19年8月,ZAO换脸软件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刷屏,一夜走红,但

随即陷入隐私和版权争议的旋涡,不久该软件的链接就被停止访问。

B.从ZAO关键词中看,网友热议的有“权利、许可、法律责任、侵权”等涉及

法律方面的词汇,而ZAO软件本身的有趣性却较少出现在关键词中。

C. ZAO本身话题的阅读量才一千多万,远不及它所带来的-些负面信息的阅读

量,一些负面信息还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这表明人们对信息隐私有猎奇心理。

D.我们在收集学生数据时,要考虑多个问题,比如是否有学生的授权许可,这

些数据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每-步是否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思政课教师可以提前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趋势,并

进行干预,但是,在收集学生个人信息的过程中,缺乏全面、真实、系统的大数据。

B.《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健康发展倡议书》反映出政府、企业对绿色用网的重视

和期待,内容虽简单,但却让人冷静地思考人工智能热潮背后的伦理道德问题。

C.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家长教育需求的提升,推动了一批信息类教育企业的

产生,这些企业开发的人工智能应用的系列教育软件或产品,定程度上有正面作用。

D.有些企业片面追求盈利,开发明令禁止的产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黄色内容,

造成不良影响,阻碍青少年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6.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过程中,应该如何避免负面效应?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玫瑰与九妹沈从文

大哥从学堂归来时,手上拿了一大束有刺的青绿树枝。

“妈,我从萧家讨得玫瑰花来了。”

大哥高兴的神气,象捡得“八宝精”似的。

“不知大哥到哪个地方找得这些刺条子来,却还来扯谎妈是玫瑰花,”九妹说,“妈,你莫要信他话!”

“你不信不要紧。到明年子四月间开出各种花时,我可不准你戴……还有好吃的玫瑰糖。”大哥见九妹不相信,故意这样逗她。说到玫瑰花时,又把手上那一束青绿刺条子举了一举,——象大朵大朵的绯红玫瑰花已满缀在枝上,而立即就可以摘下来做玫瑰糖似的!

“谁希罕你的,我顾自不会跑到三姨家去摘吗!妈,是罢?”

“是!我宝宝不有几多,会希罕他的?”

妈虽说是顺到九妹的话,但这原是她要大哥到萧家讨的,是以又要我去帮大哥的忙:“芸儿去帮大哥的忙,把那蓝花六角形钵子的鸡冠花拔出不要了,就用那四个钵子分栽。剩下的把插到花坛海棠边去。”

大哥在九妹脸上轻轻的刮了一下,就走到院中去了。娇纵的小九妹气得两脚乱跳,非要走出去报复一下不可。但给妈扯住了。

“乖崽,让他一次就是了!我们夜里煮鸽子蛋吃,莫分他……那你打妈一下好罢。”

“妈讨厌!专卫护大哥!他有理无理打了人家一个耳巴子,难道就算了?”

妈把九妹正在眼睛角边干擦的小手放到自己脸上拍了几下,九妹又笑了。

大哥这一刮,自然是为的报复九妹多嘴的仇。

满院坝散着红墨色土砂,有些细小的红色曲蟮四处乱爬着。几只小鸡在那里用脚乱扒,赶了去又复拢来。大哥卷起两只衣袖筒,拿了外祖母剪麻绳那把方头大剪刀,把玫瑰枝条一律剪成一尺多长短。又把剪处各粘上一片糯泥巴,说是免得走气。

“老二,这一些是三种(大哥用手指点),这是红的,这是水红,这是大红,那种是白的。是栽成各自一钵好呢,还是混合起栽好——你说?”

“打伙栽好玩点。开花时也必定更热闹有趣……大哥,怎么又不将那种黄色镶边的弄来呢?”

“那种难活,萧子敬说不容易插,到分株时答应分给我两钵……好,依你办,打伙儿栽好玩点。”

我们把钵子底底各放了一片小瓦,才将新泥放下。大哥扶着枝条,待我把泥土堆到与钵口齐平时,大哥才敢松手,又用手筑实一下,洒了点水,然后放到花架子上去。

每钵的枝条均约有十根左右,花坛上,却只插了三根。

就中最关心花发育的自然要数大哥了。他时时去看视,间或又背到妈偷悄儿拔出钵中小的枝条来验看是否生了根须。

妈也能记到每早上拿着那把白铁喷壶去洒水。当小小的翠绿叶片从枝条上嫩杈桠间长出时,大家都觉得极高兴。

“妈,妈,玫瑰有许多苞了!有个大点的尖尖上已红。往天我们总不去注意过它,还以为今年不会开花呢。”

六弟发狂似的高兴,跑到妈床边来说。九妹还刚睡醒,正搂着妈手臂说笑,

听见了,忙要挣着起来,催妈帮她穿衣。

她连袜子也不及穿,披着那一头黄发,便同六弟站在那蓝花钵子边旁数花苞了。“妈,第一个钵子有七个,第二个钵子有二十几个,第三个钵子有十七个,第四个钵子有三个;六哥说第四个是不大向阳,但它叶子却又分外多分外绿。花坛上六哥不准我爬上去,他说有十几个。”

当妈为九妹在窗下梳理头上那一脑壳黄头发时,九妹便把刚才同六弟所数的花苞数目告妈。

没有做声的妈,大概又想到去年秋天栽花的大哥身上去了。

当第一朵水红的玫瑰在第二个钵子上开放时,九妹记着妈的教训,连洗衣的张嫂进屋时见到刚要想用手去抚摩一下,也为她“嗨!不准抓呀!张嫂”忙制止着了。以后花越开越多,九妹同六弟两人每早上都各争先起床跑到花钵边去数夜来新开的花朵有多少。九妹还时常一人站立在花钵边对着那深红浅红的花朵微笑,象花也正觑着她微笑的样子。

花坛上大概是土多一点罢。虽只三四个枝条,开的花却不次于钵头中的。并且花也似乎更大一点。不久,接近檐下那一钵子也开得满身满体了。而新的苞还是继续从各枝条嫩芽中茁壮。

屋里似乎比往年热闹一点。

凡到我家来玩的人,都说这花各种颜色开在一个钵子内,真是错杂的好看。同大姐同学的一些女学生到我家来看花时,也都夸奖这花有趣。三姨并且说,比她花园里的开得茂盛的远。

妈因为爱惜,从不忍摘一朵下来给人,因此,谢落了的,不久便都各于它的蒂上长了一个小绿果子。妈又要我写信去告在长沙读书的大哥,信封里九妹附上了十多片谢落下的玫瑰花瓣。

那年的玫瑰糖呢,还是九妹到三姨家里摘了一大篮单瓣玫瑰做的。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于北京窄而霉小斋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小说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我”是家庭中的一员,小说故事是由“我”

讲述出来的,增强了故事的亲切感和真实性,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B.小说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充实故事情节,如妈妈拿九妹的手拍自己的脸,

大哥拔起玫瑰枝条检验是否生根,九妹到三姨家摘玫瑰,内涵丰富、情趣盎然。

C.“像花也正觑着她微笑的样子”这-处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九

妹对玫瑰花开的欣悦、喜爱之情,营造了一种美好纯真、充满童趣的意境。

D.小说的主人公是“妈妈”,作者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塑造这位善良、温婉的

慈母形象,是为了表达对母爱的崇敬与感恩,对血缘亲情的礼赞这一主题思想。

8.简要分析这篇小说人物对话语言的特点。(6分)

9.“玫瑰”这一意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珍国字德重,任齐为南谯太守,有能名。时郡境苦饥,乃发米散财以振穷乏。高帝手敕云:“卿爱人活国,甚副吾意。”永明初,迁桂阳内史,讨捕贼盗,境内肃清。罢任还都,路经江州,刺史柳世隆临渚饯别,见珍国还装轻素,叹曰:也。”还为大司马中兵参军。武帝雅相知赏,谓其父广之曰:“珍“此真良二千石

...

国应堪大用,卿可谓老蚌

也。”广之曰:“臣不敢辞。”帝大笑。帝每叹曰:“晚

..

去职。梁武起兵,东昏召珍国代将家子弟如珍国者少矣。”累迁游击将军,父忧

..

以众还都,使出屯朱雀门,为王茂所败。乃入城,密遣郗纂奉明镜献诚于梁武帝,帝断金以报之。时侍中、卫尉张稷都督众军,珍国潜结稷腹心张齐要稷,稷许之。

旦,珍国引稷于卫尉府勒兵入自云龙门,杀东昏于内殿,与稷会尚书十二月丙寅

..

仆射王亮等于西钟下,使国子博士范云等奉东昏首归梁武。后因侍宴,帝曰:“卿明镜尚存,昔金何在?”珍国日:“黄金谨在臣肘,不敢失坠。”历位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封滠阳侯,迁都官尚书。初,珍国自以废杀东昏,意望台鼎。先是出为梁、秦二州刺史,心常郁快,酒后于坐启云:“臣近入梁山便哭。”帝大惊曰卿若哭东昏则已晚若哭我我复未死珍国起拜谢竟不答坐即散因此疏退久方有此进天监五年,魏任城王澄攻钟离。帝遗珍国为援,因问讨贼方略。对曰:“臣常惠魏众少,不苦其多。”武帝壮其言,乃假节与众军同赴。魏军退,班师。改封宜阳县侯,累迁丹阳尹。卒,赠车骑将军,谥曰威。

(选自《南史·王珍国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帝大惊曰/卿若哭东昏则已晚/若哭我/我复未死/珍国起拜谢竟/不答/坐即

散/因此疏退/久方有此进/

B.帝大惊曰/卿若哭东昏则已晚/若哭我/我复未死/珍国起拜谢竞/不答/坐即

散/因此疏退久/方有此进/

C.帝大惊曰/卿若哭东昏则已晚/若哭我/我复未死/珍国起拜谢/竟不答/坐即

散/因此疏退久/方有此进/

D.帝大惊曰/卿若哭东昏则已晚/若哭我/我复未死/珍国起拜谢/竟不答坐即散

/因此疏退/久方有此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千石,文中指官员。因官员所得的俸禄以米谷为标准故以“石”称之。

B.老蚌,又叫老蚌生珠,比喻年纪老了的人宝刀不老,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C.父忧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逄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要离职居家守丧。

D.丙寅,于支之一,顺序为第三个,介于乙丑和丁卯之间,文中为干支纪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珍国体恤百姓,恪尽职守。他在齐国担任南谯太守时,在饥荒之年发放粮

食及财物给贫困的人;他在桂阳任职时肃清境内的贼寇。

B.王珍国为官清廉,深受赏识。王珍国离开桂阳途经江州时,柳世隆为他饯行,

看到他轻装廉洁,对他大加赞赏;皇帝表示要重用王珍国。

C.王珍国忠于梁武帝,立下功劳。梁武帝起兵时,王珍国暗中对梁武帝表达诚

意,并要求张稷胁迫张齐同起事,杀了东昏侯献给梁武帝。

D.王珍国重信贵义,不忘恩情。梁武帝向王珍国表示自已还珍存着先前的明镜,

而王珍国也一直将梁武帝砍断的黄金贴身存放,妥帖保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高帝手敕云:“卿爱人活国,甚副吾意。”(5分)

(2)因问讨贼方略。对日:“臣常患魏众少,不苦其多。”(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鹊①

韩偓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

高处营巢亲凤阙②,静时闲语上龙墀。

化为金印③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④。

[注]①本诗作于后梁乾化二年,当时诗人隐居福建南安。诗人曾任唐朝兵部侍郎。②凤阙,汉代官阙名。③化为金印,《搜神记》卷九:“常山张颖,为梁州牧。天新雨后,有乌如山鹤,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颗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颗以上闻,藏之秘府。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颗后官至太尉。”④万年枝,此处指年代悠久的大树,喻指唐王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偏承雨露润毛衣”表层意思是鹊经雨承露而羽毛润泽的姿态,暗寓自己受

帝王恩泽。

B.“黑白分明众所知"写鹊的羽毛有明显的黑白两种颜色暗喻自己有爱憎分明

的品行。

C.“凤阙”是汉代宫阙名,诗中指皇宫、朝廷。“高处营巢亲凤阙”暗喻自己

曾在朝为官。

D.颈联下句化用喜鹊为牛郎织女在银河上架桥的传说,表达仕途多外、思念家

人的悲苦。

15.请解释诗的尾联的意思,并分析这一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陶潜《桃花源记》中,通过对老人和小孩状态的描写,展现桃花源中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气息的两句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借设问突出诗人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凉,以寄寓苦情。

(3)苏轼(赤壁赋)中,关于月亮,作者认为“▲,▲”,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无所增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优秀作品是衡量文艺家和一个时代文艺成就的重要坐标。创造文艺精品是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也是神圣使命。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受生活,( ▲),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为社会提供思想动力和精神滋养。文艺表达最忌讳的就是直接的呐喊和生硬的说教。每一个文艺门类都有一整套成熟的技术表现体系,文艺家需要长期沉浸其中,经过刻苦训练和细心▲,才能确保文艺作品传情达意的准确、妥帖雅致和蕴藉。那些无关创作本身的无聊表演与炒作,那些不加节制的人情吹捧,在强大的时间长河面前必将▲,唯独留下那些安静、踏实、苦干的身影。在具体的文艺创作过程中,作家艺术家还需要对作品进行精心构思、细致斟酌和仔细修改,以实现▲的效果。同时还需要深入理解生活,▲地运用自己掌握的基本技能。身处新时代的作家艺术家,理当用心用情用功凝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空,以深厚的思想底蕴和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致力于创造文艺精品方面取得佳绩,实现艺术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完美。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领悟生活中蕴含的朴素道理,反过来服务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才能让文艺

作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B.让文艺作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领悟生活中蕴含的朴素道理,也

才能反过来服务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C.服务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才能让文艺作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也才能反

过来领悟生活中蕴含的朴素道理。

D.领悟生活中蕴含的朴素道理,才能让文艺作品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也

才能反过来服务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琢磨黯然失色洗心革面流利

B.揣摩黯然失色脱胎换骨娴熟

C.琢磨相形见绌脱胎换骨流利

D.揣摩相形见绌洗心革面娴熟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高超的思想底蕴和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创造出文艺精品,实现艺术理

想与人生理想的完美结合。

B.以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高超的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致力于创造文艺精品方

面取得佳绩,实现艺术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完美结合。

C.以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高超的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致力于创造文艺精品,

实现艺术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完美结合。

D.以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高超的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创造出文艺精品.实现

艺术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完美。

20.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胡蜂中的工蜂是蜂群中的主要成员。①:有的负责整个社会群体的扩巢,有的负责保温,有的负责捕猎食物,有的负责采集。幼年工蜂从事比较安全的工作,成年工蜂从事捕食、防御等②。胡蜂的大脑结构比较简单,③。胡蜂的学习记忆能力是为了适应外界食物源的变化,以获取更多的食物来维持蜂群的生存。

21.下面是《人民日报》记者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刘结一的一段访谈摘录,请结合被访谈人的回答摘要,在横线处简要填写记者提出的问题。不超过30个字。(5分)

记者:▲

刘结一: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有能力、更有条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一。

第一,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从根本上决定着两岸关系走向。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极大提升。大陆已经对台湾形成全面性、压倒性优势。第二,两岸已经形成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命运共同体成为日益生动的现实,为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第三,国际社会一个中国格局持续稳固。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持续巩固发展,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理解和支持中国统一事业。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列出了国家文化公因建设的内容: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

材料二: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

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方案》。

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成后,某报征集解读这三个文化公园的文章,请你从以上三个文化公园中选取一个,写一篇文章,参与征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A项“后者是完全错误的”判断不准确,因为物质主义也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观点,所以它不是完全错误的。B项“唯物主义比物质主义更重视幸福的基础——物质”于文无据。原文的“强调物质是追求幸福的基础”意思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幸福的基础,而不是全部,不是更重视物质。D项条件关系颠倒)

2.D(论证幸福追寻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性”错,文章第四段所引用的马克思的话,是马克思对幸福的理解,文章引用马克思的话强调幸福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得到的内心的精神上的满足)

3.D(“针对过去的不满和身处现实的应对都不是幸福的表现”错。原文认为,幸福表现为“一种针对过去的不满,一种身处现在的应对,一种朝向未来的期待”,针对过去的不满和身处现实的应对都是幸福的表现)

4.C(人们关注ZAO带来的负面信息,是对人工智能应用下的隐私的担心,而并非对信息隐私有猎奇心理)

5.A(“缺乏全面、真实、系统的大数据”与原文不符,参见材料二第一段“但是,全面、真实、系统的大数据收集过程将使得学生的个人信息高度透明化”等内容)

6.①在收集学生大数据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权;在使用学生大数据时,要保护学生的尊严和名誉,不能剥夺学生的探索和选择的自由。②既提防那些显性的危害,同时也要考虑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带来的信息鸿沟、学习依赖等影响。

③增强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教育。(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7.D(D项涉及对小说主要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内涵的理解,该项分析不正确。“对比”这一表述不当,从原文内容看,并无对比;“主人公是‘妈妈'”这一

理解也缺乏足够充分的依据,就小说标题的拟定,以及全文情节线索来看,主人公应是“九)”;“表达对母爱的崇敬与感恩,对血缘亲情的礼赞”这一主题意蕴的理解不够全面,通观全文,小说主题意蕴应该还包涵对童真、童趣的礼赞,儿童的纯洁、天真、富于幻想是作者心目中自然优美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8.示例:①人物对话语言呈现鲜明的个性化:大哥的话语,表现出他的成熟、懂事、对弟弟妹妹的关爱与包容;九妹的话语,刻画出她的天真、稚气、娇纵、任性的特点;妈妈的话语,则体现了她的温柔、慈爱,对九妹的宠溺,对大哥的疼爱。(3分)②人物对话语言呈现浓郁的乡土风味:人物话语中密集地运用地道的乡土方言语词,如“刺条子”“明年子”“顾自”“打伙”等,使小说呈现浓郁的生活气息。(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鉴赏小说人物对话语言的特色,一般从对话语言与人物性格个性的关系,以及对话语言遣词造句的风格等角度思考解析。这篇小说人物对话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文中写到大哥与妹妹、妹妹与妈妈、大哥与二弟等人的对话,这些对话语言无不个性鲜明。九妹的撒娇、天真、稚气,大哥的成熟、懂事、对弟弟妹妹的关爱与包容,妈妈对九妹的宠溺、对大哥的疼爱等,从其话语中可以看出这些人物的鲜明个性。其次,小说人物对话话语表达,具有鲜明的地域或乡土特点,用了较多的方言语词,有浓郁的湘西风味与生活气息)

9.①联结故事情节。小说围绕“玫瑰”这一核心意象,依次追叙讨玫瑰枝、插玫瑰枝、数玫瑰花苞、夸玫瑰花好看、寄玫瑰花瓣等情节,结构紧凑,主线明晰。

②折射九妹形象。标题为“玫瑰与九妹”,含有“九妹”恰似玫瑰一样娇美可爱的内蕴。③深化小说主题。小说娓娓叙写玫瑰从栽下枝条到花朵开放、凋谢的过程,渲染出九妹一家生活的和谐、温馨,其乐融融。④寄托对大哥的思念。玫瑰由大哥折回种下,在种玫瑰过程中大哥与玫瑰建立了联系,在家人心中玫瑰成为大哥的象征,当玫瑰绽放而大哥求学未归之时,玫瑰便成为家人心灵的寄托。(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10.D(帝大惊曰:“卿若哭东昏则已晚,若哭我,我复未死。”珍国起拜谢,竟不答,坐即散,因此疏退,久方有此进。)

11.B(“比喻年纪老了的人宝刀不老,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错,应是比喻人年纪老了但有贤能的儿子,后泛指老年得子)

12.C(“要求张稷胁迫张齐一同起事”错,应是王珍国私下”交张稷的心腹张齐,邀张稷一起策反)

13.( 1)高帝亲手写诏书道,“您爱民救治国家,很合我意。”(得分点,“手”“敕”“活”“副”各1分,大意1分)

(2)(梁武帝)于是问王珍国讨伐贼兵的策略。王珍国回答说:“我常害怕魏

兵少,不以他们兵多将广而苦恼。得分点,“对”“患”“苦”各1分,大意1分)

14.D(“表达仕途多舛、思念家人的悲苦”这一分析不恰切,该句用典,表达自己隐居南安,心系朝廷的忠心)

15.尾联意思是说自己如今栖身天涯,迁徙不定,能够托身的只有唐王朝。(3分)抒发了诗人去国怀乡之痛和不忘君恩、是非分明的爱国情怀。(3分)

16.(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17.D(“领悟生活中蕴含的朴素道理”与上文“深入生活、感受生活”衔接紧密;“服务于生活、作用于生活”与下文“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衔接紧密,故选D项)

18.B(揣摩:反复思考推求。琢磨:思索,考虑。语境意为文艺家打磨作品,应选“揣摩”。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与光彩。也指心情沮丧,无精打采的样子。相形见细:互相比较之下,就显示一方的不足之处。语境没有两者比较之意,故应选“黯然失色”,语段中是比喻手法。脱胎换骨:比喻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立场和世界观或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改悔或转变。含贬义。语境中不能使用贬义,应选“脱胎换骨”。娴熟:熟练。流利:话说得快而清楚;文章读起来通畅;灵活,不凝滞。“流利”与语境不符,应选“娴熟”)

19.C(A项“高超”和“思想底蕴”不搭配;B项“致力于创造文艺精品方面取得佳绩”句式杂糅;D项成分残缺,可以在句末加“结合”)

20.①工蜂具有明确的劳动分工;②危险工作;③但它们具有良好的学习记忆能力;(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示例:实现祖国统一,今天我们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机遇和现实条件(5分)

(从刘结一回答的第一段文字看,谈论的话题应该是“祖国和平统一”的问题;从回答的三个角度一祖国大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超出台湾地区,两岸形成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中国统一事业——来看,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机遇和现实条件。所以该问题就应从访谈的核心及具体阐述的要点倒推相关问题。关键信息点应包括“实现祖国统一”“历史机遇”“现实条件”等)

22.参照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对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化公园是一类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对于阐释、解说或研究国家遗产的自然或文化主题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是国家文化财富的宝贵载体。国家文化公园也是国家形象和文化传统的标志体现,饱含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起源、民族精神与国家价值观的渗透。

万里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象征,凝聚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大运河与长城一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是中国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历史文化。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反映了红色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

“某报征集解读这三个文化公园的文章”是重要的情境,“从以上三个文化公园中选取一个”是重要指令,写作时要特别注意。

参考立意角度: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立意;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立意;从文化保护的角度立意;从文化影响力、感召力的角度立意;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