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2》物品能打的最大孔数

《暗黑2》物品能打的最大孔数
《暗黑2》物品能打的最大孔数

匕首

匕首 1 (阔)锐匕 1 (精)骸骨小刀 1 长匕首 1 (阔)诗歌匕首 1 (精)秘银小刀 1 波形刀 3 (阔)强波刀 3 (精)齿缘小刀 3 短刀 2 (阔)小剑 2 (精)传说尖刺 2

单手剑

短剑 2 (阔)罗马短剑 2 (精)短剑 2 弯刀 2 (阔)微弯剑 2 (精)土耳其剑 2 军刀 2 (阔)虚伪之刃 2

弯形大刀 2 (阔)圆月弯刀 2 (精)九头蛇刃 2 水晶剑 6 (阔)空间之刃 6 (精)幻化之刃 6 阔剑 4 (阔)战斗剑 4 (精)征服之剑 4 长剑 4 (阔)符文剑 4 (精)神秘之剑 4 巨战之剑 3 (阔)古代之剑 3 (精)秘仪之剑 3

双手剑

双手剑 3 (阔)斩铁剑 3 (精)传说之剑 3 双刃大刀 4 (阔)双刃镰 4

大剑 4 (阔)长牙剑 4 (精)炎魔之刃 4 巨剑 4 (阔)哥德剑 4 (精)冠军之剑 4 双手饰剑 5 (阔)瑞韩德之剑 5 (精)巨神之剑 5 卓越之剑 6 (阔)死刑之剑 6 (精)巨神之刃 6

单手斧

手斧 2 (阔)小斧 2 (精)战铖 2 斧 4 (阔)切肉斧 4 (精)弯月斧 4 双刃斧 5 (阔)强化双斧 5

军用锹 6 (阔)喙钳 6 (精)战刺 6 巨战斧 6 (阔)纳卡 6 (精)狂战士斧 6

双手斧

巨斧 4 (阔)军斧 4 (精)猛禽斧 4 阔斧 5 (阔)钩斧 5 (精)银刃斧 5 战斗斧 5 (阔)战斗斧 5 (精)斩首斧 5 卓越之斧 6 (阔)哥德之斧 6 (精)豪杰斧 6 大斧 6

(精)荣光之斧 6 棒

木棒 2 (阔)棍棒 2 (精)战仪杖 2 狼牙棒 2 (阔)倒钩槌 2 (精)暴君之棒 3 钉头锤 2 (阔)凸缘钉头锤 2 (精)强化钉头锤 2 流星锤 3 (阔)锯齿流星锤 3 (精)恶魔流星锤 3 链枷 5 (阔)铁皮鞭 5 (精)天罚之锤 5 巨战铁槌 4 (阔)战斗铁槌 4 (精)传说之锤 4

双手锤

大木棍 6 (阔)巨战木棍 6 (精)食人魔之锤 6 卓越巨棍 6 (阔)战槌 6 (精)雷锤 6

权杖

权杖 2 (阔)符文权杖 2 (精)强威权杖 2 雄伟权杖 3 (阔)圣水喷杖 3 (精)炽天使法杖 3 巨战权杖 5 (阔)神属权杖 5 (精)神使之杖 5

长杖

短棍 2 (阔)乔木棒 2 (精)手杖 2

长棍 3 (阔)六尺棍 3 (精)钟乳石之杖 3 多节棍 4 (阔)杉木之棍 4 (精)长老之杖 4 战斗法杖 4 (阔)哥德之棍 4 (精)树皮之杖 4 巨战法杖 6 (阔)符文之棍 6 (精)执政官之杖 6

长矛 3 (阔)巨战长矛 3 (精)亥伯龙之矛 3 三叉戟 4 (阔)魔鬼之叉 4 (精)冥河之枪 4 叉 5 (阔)巨战之叉 5

大战戟 6 (阔)三叉长枪 6 (精)鬼魂之矛 6 矛 6 (阔)长枪 6 (精)战枪 6

长柄刀

大砍刀 3 (阔)罗佳伯斧 3 (精)食人魔之斧 3 钩镰枪 4 (阔)比尔长刀 4 (精)巨神之斧 4 镰刀 5 (阔)战斗镰刀 5 (精)锐利之斧 5 长柄战斧 5 (阔)战戟 5 (精)神秘之斧 5 长戟 6 (阔)双锋战戟 6

巨战镰刀 6 (阔)残酷镰刀 6 (精)鲛尾巨斧 6

短弓 3 (阔)锋锐之弓 3 (精)蜘蛛弓 3 猎弓 4 (阔)剃刀之弓 4 (精)刀锋弓 4 长弓 5 (阔)杉木弓 5 (精)阴影弓 5 组合弓 4 (阔)双弓 4 (精)巨弓 4 短战斗弓 5 (阔)短攻城弓 5 (精)钻石弓 5 长战斗弓 6 (阔)长攻城弓 6

(精)十字军之弓 6 短巨战弓 5 (阔)符文之弓 5 (精)庇护之弓 5 长巨战弓 6 (阔)哥德弓 6 (精)九头蛇弓 6 弩

轻十字弓 3 (阔)石弓 3 (精)弹丸弓 3 十字弓 4 (阔)攻城十字弓 4 (精)蛇魔女十字弓 4 重十字弓 6 (阔)弩弓 6 (精)巨神十字弓 6 连射十字弓 5 (阔)巧工弩 5 (精)恶魔十字弓 5

盔甲

布甲 2 (阔)鬼魂战甲 2 (精)灰暮寿衣 4 皮甲 2 (阔)海蛇皮甲 2 (精)古龙皮 4 硬皮甲 2 (阔)魔皮战甲 2 (精)圣甲虫壳皮甲 4 镶嵌甲 2 (阔)攀绕战甲 2 (精)绵羊毛皮甲 4 锁环甲 3 (阔)连扣战甲 3 (精)钻石锁子甲 4 鳞甲 2 (阔)提格莱特战甲 2 (精)甲壳铠鳞甲 4 胸甲 3 (阔)护胸甲 3 (精)巨型鳞铠胸甲 4

(阔)织网战甲 2 (精)骸骨链甲 4 板甲 2 (阔)罗瑟战甲 2 (精)炎魔皮板甲 4 轻型装甲 3 (阔)法师铠甲 3 (精)执政官铠甲 4 实战铠甲 2 (阔)鲨齿战甲 2 (精)海妖壳甲 4 铠甲 2 (阔)圣堂武士外袍 2 (精)地狱锻甲 4 哥德战甲 4 (阔)凸纹战甲 4 (精)漆甲 4 高级战甲 4 (阔)混沌战甲 4 (精)阴影铠甲 4 古代装甲 4

(精)神圣盔甲 4 盾

圆盾 1 (阔)防御盾 1 (精)防寒圆盾 2 小盾牌 2 (阔)圆型盾 2 (精)月精灵护盾 2 大盾牌 3 (阔)鳞盾 3 (精)亥伯龙盾 3 轻盾 3 (阔)龙盾 3 (精)统治者大盾 4 尖刺盾牌 2 (阔)倒刺护盾 2 (精)刀刃刺盾 3 塔盾 3 (阔)大盾 3 (精)塔盾 4 白骨盾牌 2

(精)洞穴巨魔巢穴骨盾3 哥德盾牌 3 (阔)古代之盾 3 (精)保护盾牌4

头盔

帽子 2 (阔)战帽 2

(精)军帽 2

骷髅帽 2 (阔)轻便头盔 2 (精)九头蛇头盖骨圆帽2 头盔 2 (阔)无颊头盔 2 (精)活动头盔 2

高级头盔 2 (阔)轻钢盔 2 (精)巨贝头盔 2

卓越头盔 3 (阔)翼盔 3 (精)螺旋头盔 3

面具 3

(精)恶魔头盖骨面具3 皇冠 3 (阔)巨皇冠 3 (精)头冠 3

白骨头盔 2 (阔)残酷头盔 2 (精)骸骨面罩 3

亚马逊弓

男性之弓 5 (阔)灰木之弓 5 (精)女族长之弓 5 反射之弓 5 (阔)祭典之弓 5 (精)大院长之弓 5

亚马逊枪

女士之矛 6 (阔)祭典之矛 6 (精)女族长之矛 6

刺客拳剑

拳剑 2

(精)近身刃 3 腕刀 2 (阔)腕刺 2 (精)腕剑 3 斧手 2 (阔)格斗爪 2 (精)战拳 2 腰刀 2 (阔)手镰 2 (精)斗腰刀 2 爪 3 (阔)巨爪 3 (精)猛禽爪 3 刃爪 3 (阔)巨鹰爪 3 (精)符纹爪 3 剪咬刀 3 (阔)格斗剪 3 (精)近身剪 3 女巫法球

鹰之法珠 2

(精)天堂之石 2 神圣天球 2 (阔)水晶天球 2 (精)怪异之球 2 笼烟之球 2 (阔)云雾之球 2 (精)恶魔之心 2 握扣法珠 2 (阔)闪耀之珠 2 (精)漩涡球 2 杰瑞德之石 3 (阔)涡流水晶 3 (精)次元碎片3游侠盾

小盾 4 (阔)亚克南圆盾 4 (精)神圣小盾 4 轻圆盾 4 (阔)亚克南轻圆盾 4 (精)神圣轻圆盾 4 纹章盾 4

(阔)防守者盾牌 4 (精)库拉斯特之盾 4 艾文之盾 4 (阔)钸金盾牌 4 (精)撒卡兰姆盾牌 4 皇冠之盾 4 (阔)皇家盾牌 4 (精)旋风盾 4

男巫短杖

法杖 1 (阔)烧焦之杖 1 (精)洗练法杖 2 紫杉之杖 1 (阔)净化之杖 2 (精)鬼魂之杖 2 骨杖 1 (阔)古墓 2 (精)巫妖法杖 2 残酷之杖 1 (阔)墓地之杖 2 (精)破隐法杖 2

男巫盾

防腐之首 2 (阔)木乃伊印记 2 (精)随待之骨 2 僵尸之首 2 (阔)物神印记 2 (精)地狱爪之骨 2 揭露者之首 2 (阔)司事印记 2 (精)监视者之骨 2 石像鬼之首 2 (阔)领唱者印记 2 (精)女妖之骨 2 恶魔之首 2 (阔)祭司印记 2 (精)血王之骨 2

德鲁依头具

狼头 3 (阔)阿尔发头盔 3 (精)血腥之灵 3 飞鹰头盔 3 (阔)狮鹫兽头盔 3

(精)太阳之灵 3 鹿角 3 (阔)猎人的伪装 3 (精)大地之灵 3 猎鹰面具 3 (阔)神圣羽毛 3 (精)天空之灵 3 灵魂狼头面具 3 (阔)图腾面具狼盔 3 (精)幽梦之灵 3 野蛮人头具

颚骨帽 3 (阔)颚骨面甲 3 (精)屠杀头盔 3 尖牙盔 3 (阔)狮头尖盔 3 (精)暴怒面甲 3 角盔 3 (阔)狂怒面具刺盔 3 (精)毁灭者头盔 3 突击盔 3 (阔)蛮族头盔 3

(完整版)流量系数的计算

1 流量系数KV的来历 调节阀同孔板一样,是一个局部阻力元件。前者,由于节流面积可以由阀芯的移动来改变,因此是一个可变的节流元件;后者只不过孔径不能改变而已。可是,我们把调节阀模拟成孔板节流形式,见图2-1。对不可压流体,代入伯努利方程为: (1) 解出 命图2-1 调节阀节流模拟 再根据连续方程Q= AV,与上面公式连解可得: (2) 这就是调节阀的流量方程,推导中代号及单位为: V1 、V2 ——节流前后速度; V ——平均流速; P1 、P2 ——节流前后压力,100KPa; A ——节流面积,cm; Q ——流量,cm/S; ξ——阻力系数; r ——重度,Kgf/cm; g ——加速度,g = 981cm/s; 如果将上述Q、P1、P2 、r采用工程单位,即:Q ——m3/ h;P1 、P2 ——100KPa;r——gf/cm3。于是公式(2)变为: (3) 再令流量Q的系数为Kv,即:Kv = 或(4)这就是流量系数Kv的来历。

从流量系数Kv的来历及含义中,我们可以推论出: (1)Kv值有两个表达式:Kv = 和 (2)用Kv公式可求阀的阻力系数ξ = (5.04A/Kv)×(5.04A/Kv); (3),可见阀阻力越大Kv值越小; (4);所以,口径越大Kv越大。 2 流量系数定义 在前面不可压流体的流量方程(3)中,令流量Q的系数为Kv,故Kv 称流量系数;另一方面,从公式(4)中知道:Kv∝Q ,即Kv 的大小反映调节阀流量Q 的大小。流量系数Kv国内习惯称为流通能力,现新国际已改称为流量系数。 2.1 流量系数定义 对不可压流体,Kv是Q、△P的函数。不同△P、r时Kv值不同。为反映不同调节阀结构,不同口径流量系数的大小,需要跟调节阀统一一个试验条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Kv的大小就反映了该调节阀的流量系数的大小。于是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定义为:当 调节阀全开,阀两端压差△P为100KPa,流体重度r为lgf/cm(即常温水)时,每小时 流经调节阀的流量数(因为此时),以m/h 或t/h计。例如:有一台Kv =50的调节阀,则表示当阀两端压差为100KPa时,每小时的水量是50m/h。 Kv=0.1,阀两端压差为167-(-83)=2.50,气体重度约为1 .0×E(-6),每小时流量大约为158 m/h。=43L/s=4.3/0.1s Kv=0.1,阀两端压差为1.67,气体重度约为1 2.2 Kv与Cv值的换算 国外,流量系数常以Cv表示,其定义的条件与国内不同。Cv的定义为:当调节阀全开,阀两端压差△P为1磅/英寸2,介质为60°F清水时每分钟流经调节阀的流量数,以加仑/分计。 由于Kv与Cv定义不同,试验所测得的数值不同,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Cv = 1.167Kv (5)

雷诺数介绍

雷诺数介绍 测量管内流体流量时往往必须了解其流动状态、流速分布等。雷诺数就是表征流体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流体流动时的惯性力Fg和粘性力(内摩擦力)Fm之比称为雷诺数。用符号Re表示。Re是一个无因次量。 一般认为,Re≤2000时,流动型态为滞流;Re≥4000时,流动为湍流;Re数在两者之间,有时为滞流,有时为湍流,和流动环境有关。 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雷诺准数仅与流速有关。本实验是改变水在管内的速度,观察在不同雷诺数下流体流型的变化。 式中的动力粘度η用运动粘度υ来代替,因η=ρυ,则Re=duρ/μ 如下:d 管子内径m;u 流速m/s; ρ 流体密度kg/m3;μ流体粘度Pa·s。 由上式可知,雷诺数Re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参数,即流体的速度、流束的定型尺寸以及工作状态下的粘度。 用圆管传输流体,计算雷诺数时,定型尺寸一般取管道直径(D),则 用方形管传输流体,管道定型尺寸取当量直径(Dd)。当量直径等

于水力半径的四倍。对于任意截面形状的管道,其水力半径等于管道戳面积与周长之比.所以长和宽分别为A和B的矩形管道,其当量直径对于任意截面形状管道的当量直径,都可按截面积的四倍和截面周长之比计算,因此,雷诺数的计算公式为

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雷诺数大,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状态,一般管道雷诺数Re<2000为层流状态,Re>4000为紊流状态,Re=2000~4000为过渡状态。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流体的运动规律.流速的分布等都是不同的,因而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流速υ与最大流速υmax的比值也是不同的。因此雷诺数的大小决定了粘性流体的流动特性。下图表示光滑管道的雷诺数ReD与速度比V/Vmax的关系。 光滑管的管道雷诺数Rep与速度比V/Vmax的关系 试验表明,外部条件几何相似时(几何相似的管子,流体流过几何相似的物体等),若它们的雷诺数相等,则流体流动状态也是几何相似的(流体动力学相似)。这一相似规律正是流量测量节流装置标准化的基础。可见,雷诺数确切地反映了流体的流动特性是流量测量中常用的参数. 2.雷诺数 实验表明真正决定液流流动状态的是用管内的平均流速v、液体的运动粘度ν、管径d三个数所组成的一个称为雷诺数Re的无量纲数,即 上临界雷诺数和下临界雷诺数 临界雷诺数:

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公式与选择数据

1、流量系数计算公式 表示调节阀流量系数的符号有C、Cv、Kv等,它们运算单位不同,定义也有不同。 C-工程单位制(MKS制)的流量系数,在国内长期使用。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kgf/cm2(0.1MPa)压降下,1小时内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Cv-英制单位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60℃F (15.6℃)的水,在1b/in2(7kpa)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的美加仑数。 Kv-国际单位制(SI制)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0Pa(0.1MPa)压降下,1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注:C、Cv、Kv之间的关系为Cv=1.17Kv,Kv=1.01C 国内调流量系数将由C系列变为Kv系列。 (1)Kv值计算公式(选自《调节阀口径计算指南》) ①不可压缩流体(液体)(表1-1) Kv值计算公式与判不式(液体) 低雷诺数修正:流经调节阀流体雷诺数Rev小于104时,其流量系数Kv需要用雷诺数修正系数修正,修正后的流

量系数为: 在求得雷诺数Rev值后可查曲线图得FR值。 计算调节阀雷诺数Rev公式如下: 关于只有一个流路的调节阀, 如单座阀、套筒阀,球阀等: 关于有五个平行流路调节阀, 如双座阀、蝶阀、偏心施转阀 等 文字符号讲明: P1--阀入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 P2--阀出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 △P--阀入口和出口间的压差,即(P1-P2),MPa;Pv--阀入口温度饱和蒸汽压(绝压),MPa;

Pc--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压),MPa; F F--液体临 界压力比系数, F R--雷诺数系数,依照ReV值可计算出;F L--液体压力恢复系数 QL--液体体积流量,m3/h P L--液体密度,Kg/cm3 ν--运动粘度,10-5m2/s W L--液体质量流量,kg/h, ②可压缩流体(气体、蒸汽)(表1-2) Kv值计算公式与判不式(气体、蒸气)表1-2 文字符号讲明: X-压差与入口绝对压力之比(△P/P1);X T- 压差比系数; K-比热比; Qg-体积流量,Nm3/h

(完整版)雷诺数计算公式.doc

雷诺数计算 R e vD 其中 D 为物体的几何限度(如直径) 对于几何形状相似的管道,无论其 ρ、 v 、 D 、 η如何不同,只要比值 Re 相同,其流动情 况就相同 泊肃叶公式 管的半径 R 管的长度 l 两端压强 p 1 , p 2 流体的粘度 ( p p 2 ) r 2 2 rl dv 0 1 dr Q V p 1 p 2 R 4 8 l / p 1 p 2 Q V 8 l R 4 萨瑟兰 公式 Viscosity in gases arises principally from the molecular diffusion that transports momentum between layers of flow.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allows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behavior of gaseous viscosity. Within the regime where the theory is applicable: ? Viscosity is independent of pressure and ? Viscosity increases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James Clerk Maxwell published a famous paper in 1866 using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to study gaseous viscosity. (Reference: J.C. Maxwell, "On the viscosity or

雷诺系数实验

雷诺系数 一、实验目的 1、观测水的层流和湍流的形态、特征和判别准则。 2、学习测量和计算流体的临界雷诺数和雷诺数。 二、实验原理 雷诺实验揭示了粘性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流动状态:层流的湍流。雷诺系数是判别两种流动状态的重要理论依据,它是流体惯性力和粘性力的比值,它是一个无固次化的量。 雷诺系数较小时,粘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动中流速的扰动会因粘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雷诺系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粘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湍流,不规则的湍流流场。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缓慢调节水流控制阀,观察透明水管中红色水流线的变化,观察水的层流态,湍流态的特征;(如图1所示) 图1

3、找出层流和湍流的转换临界点,在临界点测流水的流速,往复测量三次(如图2), 将实验数据记录于表1; 图2 4、 表1 管径d=14.3mm 运动粘度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水的临界雷诺系数; 由连续方程vA=Q 带入第一组数据有=0.249m/s 带入第一组数据有=0.291m/s

带入第一组数据有=0.291m/s 平均雷诺系数为:Re= 四、实验结论 本次试验利用雷诺装置再现了测量雷诺系数的过程。在实验中,我们观察红色水流线在流场中的状态,理解了层流和湍流的流动特征。当水流流速增大时,红色水流线由稳定细小着色流束变到出现波纹最后完全掺杂到水流中。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根据雷诺系数的方程计算出有层流变为湍流的临界雷诺系数Re=3933,此数据与理论值有所区别,由实验误差造成。 误差来源有实验设备本身的系统误差和测量量杯的误差以及读数的随机误差,另外接水时会有水量损失,误差最主要原因在于由层流变为湍流的临界点较难控制,并且此临界系数会随实验条件变化较大。因此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此实验所得的雷诺系数是合理的。

水力计算公式选用

长距离输水管道水力计算公式的选用 1. 常用的水力计算公式: 供水工程中的管道水力计算一般均按照均匀流计算,目前工程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管道水力计算公式有: 达西(DARCY )公式: g d v l h f 22 **=λ (1) 谢才(chezy )公式: i R C v **= (2) 海澄-威廉(HAZEN-WILIAMS )公式: 87 .4852 .1852.167.10d C l Q h h f ***= (3) 式中h f ------------沿程损失,m λ―――沿程阻力系数 l ――管段长度,m d-----管道计算内径,m g----重力加速度,m/s 2 C----谢才系数 i----水力坡降; R ―――水力半径,m Q ―――管道流量m/s 2 v----流速 m/s C n ----海澄――威廉系数

其中大西公式,谢才公式对于管道和明渠的水力计算都适用。海澄-威廉公式影响参数较小,作为一个传统公式,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管网系统计算。三种水力计算公式中,与管道内壁粗糙程度相关的系数均是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参数。 2.规范中水力计算公式的规定 3.查阅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及其他各管道设计规范,针对不同的设计条件,推荐采用的水力计算公式也有所差异,见表1: 表1 各规范推荐采用的水力计算公式

4. 公式的适用范围: 3.1达西公式 达西公式是基于圆管层流运动推导出来的均匀流沿程损失普遍计算公式,该式适用于任何截面形状的光滑或粗糙管内的层流和紊流。公式中沿程阻力系数λ)公式均是 针对工业管道条件计算λ值的着名经验公式。 舍维列夫公式的导出条件是水温10℃,运动粘度1.3*10-6 m 2/s,适用于旧钢管和旧铸铁管,紊流过渡区及粗糙度区.该公式在国内运用教广. 柯列勃洛可公式 )Re 51 .27.3lg( 21 λ λ +?*-=d (Δ为当量粗糙度,Re 为雷诺数)是根据大量工业管道试验资料提出的工业管道过渡区λ值计算公式,该式实际上是泥古拉兹光滑区公式和粗糙区公式的结合,适用范围为4000

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和选择数据

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和选择数据 1. 流量系数计算公式 表示调节阀流量系数的符号有C、Cv、Kv等,它们运算单位不同,定义也有不同。 C-工程单位制(MKS制)的流量系数,在国内长期使用。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kgf/cm2(0.1MPa)压降下,1小时内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Cv-英制单位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60℃F(15.6℃)的水,在IIb/in(7kpa)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的美加仑数。 Kv-国际单位制(SI制)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0Pa(0.1MPa)压降下,1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注:C、Cv、Kv之间的关系为Cv=1.17Kv,Kv=1.01C 国内调流量系数将由C系列变为Kv系列。 (1)Kv值计算公式(选自《调节阀口径计算指南》) ①不可压缩流体(液体)(表1-1) Kv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液体) 低雷诺数修正:流经调节阀流体雷诺数Rev小于104时,其流量系数Kv需要用雷诺数修正系数修正,修正后的流量系数为: 在求得雷诺数Rev值后可查曲线图得FR值。 计算调节阀雷诺数Rev公式如下: 对于只有一个流路的调节阀,如单座阀、 套筒阀,球阀等: 对于有五个平行流路调节阀,如双座阀、 蝶阀、偏心施转阀等

文字符号说明: P1--阀入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 P2--阀出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 △ P--阀入口和出口间的压差,即(P1-P2),MPa;Pv--阀入口温度饱和蒸汽压(绝压),MPa; Pc--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压),MPa; FF--液体临界压力比系数, FR--雷诺数系数,根据ReV值可计算出; QL--液体体积流量,m3/h ν--运动粘度,10-5m2/s FL--液体压力恢复系数 PL--液体密度,Kg/cm3 WL--液体质量流量,kg/h, ②可压缩流体(气体、蒸汽)(表1-2) Kv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气体、蒸气) 表1-2

流体力学计算公式word版本

流体力学计算公式

1、单位质量力:m F f B B = 2、流体的运动粘度:ρ μ=v (μ[动力]粘度,ρ密度) 3、压缩系数:dp d dp dV V ρρκ?=?- =11(κ的单位是N m 2)体积模量为压缩系数的倒数 4、体积膨胀系数:dT d dT dV V v ρρα?-=?= 11(v α的单位是C K ?1,1) 5、牛顿内摩擦定律: 为液体厚)为运动速度,以应力表示为y u dy du dy du A T (,μτμ== 6、静止液体某点压强:为该点到液面的距离)h gh p z z g p p ()(000ρρ+=-+= 7、静水总压力: )h (为受压面积,为受压面形心淹没深度为静水总压力,A p ghA A p p c ρ== 8、元流伯努利方程;'222 1112w h g p z g u g p z ++=++ρρ('w h 为粘性流体元流单位重量流体由过流断面1-1运动至过流断面2-2的机械能损失,z 为某点的位置高度或位置水头,g p ρ为测压管高度或压强水头,g u ρ2是单位流体具有的动能,u gh g p p g u 22'=-=ρ,u gh C g p p g C u 22'=-=ρC 是修正系数,数值接近于1) 9、总流伯努利方程:w h g v g p z g v g p z +++=++222 221221111αραρ(α为修正系数通常取1)

10、文丘里流量计测管道流量: )21)(41()()(42 122211g d d d k h k g p z g p z k Q -=?=+-+=πμρρμ 11、沿程水头损失一般表达式:g v d l h f 22 λ=(l 为管长,d 为管径,v 为断面平均流速,g 为重力加速度,λ为沿程阻力系数) 12、局部水头损失一般表达式: 对应的断面平均流速)为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v g v h j (22 = 13、圆管流雷诺数:为圆管直径)为运动粘度,为流速,d v (u v ud R e = 14、非圆管道流雷诺数:χA R R v uR R e == 水力半径为水力半径,(A 为过流断面面积,x 为过流断面上流体与固体接触的周界,矩形断面明渠流的水力半径:h b bh R 2+=,b 为明渠宽度,h 为明渠水深) 15、均匀流动方程式:gRJ l h gR gR l gA l h f f ρρ?ρ?ρχ?====000或(R 为水力半径,J 为水力坡度,l h J f =) 16、流束的均匀流动方程:''J gR ρτ=(τ为所取流束表面的剪应力,'R 为所取流束的水力半径,'J 为所取流束的水力坡度,与总水流坡度相等) 17、过流断面上的流速分布的解析式:)(4220r r gJ u -=μ ρ 18、平均流速:20208r gJ r Q A Q v μ ρπ===,断面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的关系:max 2 1u v =

模型及全尺度雷诺数下的船体流场计算

船体流场模型及全尺度雷诺数计算 1.简介 一艘新船的水动力特性通常是通过船模来预报的。这种方法,在反观按照一比一全尺度建模和长时间的多次全尺度雷诺数的数值仿真计算这系列不合理的途径下,还是合乎逻辑的。与船模尺度雷诺数预报相关的问题在于实船与水之间的粘性相互作用效果会估计过高。 只是在今年来进步的计算水平使对于实船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变得可能。欧盟的项目“欧洲全尺度流场试验与技术(EFFORT)对在船体流场的数值仿真的可行性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项目中,由不同的RANS方法获得的一些情况的计算结果相互之间进行了比较。其中一些结果在该论文中有描述,它们反映出RANS方法仿真的可行性并注意到船模尺度与实船尺度雷诺数下船体流场的不同。 在EFFORT项目的工作细目4,Mikkola et al中研究的流经七种不同船型的流场情况。其中三种情况是在赫尔辛基科技大学的船舶实验室计算的。这些情况分别是挖泥船Uilenspiegel,试验船“Nawigator XXI”和集装箱船汉堡测试型。Uilenspiegel的计算是无推进器的船模尺度与实船尺度雷诺数情况下进行的。而关于“Nawigator XXI”的计算包括船模尺度和实船尺度情况下有推进器和无推进器两种状态下进行的。对于汉堡测试型周围的流场则是在船模尺度下无推进器和实船尺度下有推进器两种情况下计算的。 2.关于EFFORT EFFORT计划主要是关于全尺度下船舶的粘性流场,由不同RANS方法计算的可行性。这个计划由六项不同的工作组组成。它们分别是:工作组1,全尺度测量(两艘船);工作组2,模型测试(两艘船);工作组3,CFD改进;工作组4,验证并确定;工作组5,应用与展示;工作组6,合理配位。 工作组1和2为工作组4生成既定数据。在工作组3中,编码被更新至近似于能应用于工作组4中基本工作的水平。工作组4主要是对用于计算船舶周围流场的不同方法准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评估。了解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后,在工作组5中会择优运用。在工作组5中,所选方法会应用于来自建船方项目的案例。 在工作组4中,给定船根据模型尺度和全尺度下的每个已知编码计算。在给定时间里,几何特征和表面物理现象都千差万别。另外,编码数据在不同情况下仍有差异,故可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这样,就得考虑适当的简化和实用性了。 工作组4中多数全尺度仿真都是盲测的,也即是在未知实验结果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针对这些情况的已测结果和仿真计算结果之间的比较预报了对于可仿真情况下所采用方法的完备性。与此同时,不同编码得出的结果之间也会进行比较,以估计不同建模方法,物理学和几何学层面上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3.数值方法 作用在舱室上的力可由下式算得: dT = T e_rd_dr ,

雷诺数 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介绍

雷诺数介绍: Reynolds number 定义1:在流体运动中惯性力对黏滞力比值的无量纲数Re=UL/ν。其中U为速度特征尺度,L为长度特征尺度,ν为运动学黏性系数。 雷诺数(Reynolds number)一种可用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的无量纲数,以Re表示,Re=ρvd/η,其中v、ρ、η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d 为一特征长度。例如流体流过圆形管道,则d为管道直径。利用雷诺数可区分流体的流动是层流或湍流,也可用来确定物体在流体中流动所受到的阻力。例如,对于小球在流体中的流动,当Re比“1”小得多时,其阻力f=6πrηv (称为斯托克斯公式),当Re比“1”大得多时,f′=0.2πr2v2而与η无关。 测量管内流体流量时往往必须了解其流动状态、流速分布等。雷诺数就是表征流体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流体流动时的惯性力Fg和粘性力(内摩擦力)Fm之比称为雷诺数。用符号Re表示。Re是一个无因次量。 式中的动力粘度η用运动粘度υ来代替,因η=ρυ,则 式中: υ——流体的平均速度;λ l——流束的定型尺寸;λ ρ、η一一在工作状态;流体的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λ ρ——被测流体密度;λ 由上式可知,雷诺数Re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参数,即流体的速度、流束的定型尺寸以及工作状态下的粘度。 用圆管传输流体,计算雷诺数时,定型尺寸一般取管道直径(D),则 用方形管传输流体,管道定型尺寸取当量直径(Dd)。当量直径等于水力半径的四倍。对于任意截面形状的管道,其水力半径等于管道戳面积与周长之比.所以长和宽分别为A和B 的矩形管道,其当量直径 对于任意截面形状管道 的当量直径,都可按截面积的四倍和截面周长之比计算,因此,雷诺数的计算公式为 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各质点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雷诺数大,意味着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流动状态,一般管道雷诺数Re<2000为层流状态,Re>4000为紊流状态,Re=2000~4000为过渡状态。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流体的运动规律.流速的分布等都是不同的,因而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流速υ与最大流速υmax 的比值也是不同的。因此雷诺数的大小决定了粘性流体的流动特性。下图表示光滑管道的雷诺数ReD与速度比V/Vmax的关系。 光滑管的管道雷诺数Rep与速度比V/Vmax的关系 试验表明,外部条件几何相似时(几何相似的管子,流体流过几何相似的物体等),若它们的雷诺数相等,则流体流动状态也是几何相似的(流体动力学相似)。这一相似规律正是流量测量节流装置标准化的基础。可见,雷诺数确切地反映了流体

雷诺数计算公式(可编辑修改word版)

2 雷诺数计算 Re = vD 其中 D 为物体的几何限度(如直径) 对于几何形状相似的管道,无论其ρ、v 、D 、η如何不同,只要比值 Re 相同,其流动情况就相同 泊肃叶公式 管的半径 R 管的长度 l 两端压强 流体的粘度 / 萨瑟兰公式 p 1 , p 2 ( p 1 - p )r 2 +2rl dv = 0 dr Viscosity in gases arises principally from the molecular diffusion that transports momentum between layers of flow.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allows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behavior of gaseous viscosity. Within the regime where the theory is applicable: ? Viscosity is independent of pressure and ? Viscosity increases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James Clerk Maxwell published a famous paper in 1866 using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to study gaseous viscosity. (Reference: J.C. Maxwell, "On the viscosity or Q = V p 1 - p 2 R 4 8l p - p 1 2 = Q V 8l R 4

雷诺数计算公式

雷诺数计算 其中D 为物体的几何限度(如直径) 对于几何形状相似的管道,无论其ρ、v 、D 、η如何不同,只要比值 Re 相同,其流动情况就相同 泊肃叶公式 管的半径 R 管的长度 l 两端压强 流体的粘度 / 萨瑟兰公式 Viscosity in gases arises principally from the molecular diffusion that transports momentum between layers of flow.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allows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behavior of gaseous viscosity. Within the regime where the theory is applicable: ? Viscosity is independent of pressure and ? Viscosity increases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James Clerk Maxwell published a famous paper in 1866 using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to study gaseous viscosity. (Reference: J.C. Maxwell, "On the viscosity or ηρvD = Re 2 1 ,p p η 02)(221=+-dr dv rl r p p πη π

internal friction of air and other gas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vol. 156 (1866), pp. 249-268.)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viscosity of a gas Sutherland's formula can be used to derive the dynamic viscosity of an ideal gas a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where: ? η = viscosity in (Pa·s) at input temperature T ? η0 = reference viscosity in (Pa·s) at reference temperature T 0 ? T = input temperature in kelvin ? T 0 = reference temperature in kelvin ? C = Sutherland's constant for the gaseous material in question Valid for temperatures between 0 < T < 555 K with an error due to pressure less than 10% below 3.45 MPa Sutherland's constant and reference temperature for some gases Gas C [K] T 0 [K] η0 [10-6 Pa s] air 120 291.15 18.27 nitrogen 111 300.55 17.81 oxygen 127 292.25 20.18 carbon dioxide 240 293.15 14.8 carbon monoxide 118 288.15 17.2 hydrogen 72 293.85 8.76 ammonia 370 293.15 9.82 sulfur dioxide 416 293.65 12.54 helium 79.4 273 19 Viscosity of a dilute gas The Chapman-Enskog equation may be used to estimate viscosity for a dilute gas. This equation is based on semi-theorethical assumption by Chapman and Enskoq. The equation requires three empirically determined parameters: the collision diameter (σ), the maximum energy of attraction di vided by the Boltzmann constant (?/к) and the collision integral (ω(T*)). ? T*=κT/ε Reduced temperature (dimensionless) ? η0 = viscosity for dilute gas (uP) ? M = molecular mass (g/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