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

从一无所有,到整个世界得到《梁宁·产品思维30讲》学习笔记

序发刊词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

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

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获得回报。

根据观察和判断,建立系统能力,向用户交付确定性

运用交互的能力,在连接和迭代中,深化与用户的关系

01

同理心训练愉悦/不爽愤怒/ 恐惧

用户潜意识角色化生存

怎样观察判断一个人或产品?

?日常对接大多基于角色,无法建立深层关系?资源结构让我们走向不同系统、不同角色

?存在感是触发情绪和行动的开关?为了强化存在感,人们会去扩充能力圈

存在

能力

资源

角色

感知

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

靠什么满足,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

什么让你持续满足,什么让你永远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乔布斯改来改去,朝同事发脾气,

不是因为他要追求卓越,而是因为极度不爽。

满足

一个人需要时间和思考,才能调用后天学的知识

但是,情绪却是一瞬间的体验

认识用户,先读懂他们的情绪

愉悦

不爽

恐惧

愤怒

拉动你玩游戏的,就是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的确定性满足,就会成瘾。

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关系服务用户,本质是让用户满足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

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

做让人愉悦到爽的产品或是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恐惧是人的边界和动力,也是产品痛点

产品是被动的艺术,要顺应潜意识人的每个动作,70%是潜意识的选择

一旦让用户思考,就会抬高门槛,降低转化率

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靠愉悦驱动的人,往往自我

靠恐惧驱动的人,往往自律

放弃角色化预期,发现真实的用户角色化生存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

但是只有做到去角色化,才能做好产品

01

机会判断点线面体/趋势痛点痒点爽点两套用户画像产品的场景

1、产品抓手:解决了什么问题?是痛点、痒点,还是爽点?

2、用户画像:为谁解决这个问题?他得到即时满足了吗?

3、市场规模:多少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4、竞争分析:目前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5、趋势判断:谁为我赋能,我为什么能在竞争中胜出?

6、找到场景: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触发情绪?

7、起好名字:当用户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想到哪个名字?

人的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做成一件事,本质上不在于你有多强

而是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巅推动千钧之石

如果从没享受过线性周期回报

这就叫穷人勤奋的一生

你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看到切入点在怎样的线上

这条线在什么样的面上,以及这个面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体上

痛点人的恐惧爽点

即时满足

痒点

虚拟自我

第一套用户画像模型

第一只羊/头羊/狼

先要让第一只羊活下去,让它得到即时满足;

然后出现头羊管羊群,代表着开始拥有网络效应;如果你的商业模式是向B端收费,那B端就是“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