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HJT 166-2004)练习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HJT 166-2004)练习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HJT 166-2004)练习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HJ/T 166-2004)

一填空题

1.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时,采集表层土的采样深度为。如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分层取样。

答案:0~20cm 土壤剖面层次

2.土壤的梅花形采样法适用于。

答案: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污染程度相对较均匀的地块

3.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

答案:用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

4.在土壤背景值研究中,采用了土壤试样的全分解方法。所谓“全分解”就是把土壤的彻底破坏,使土壤中的全部进入试样溶液中。

答案:矿物晶格待测元素

5.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答案:对角线采样法梅花形采样法棋盘式采样法蛇形采样法

6.无论采用新鲜土壤样品或风干土壤样品,都需测定土壤以便计算土壤中各成分按烘干土为基准时的。一般土壤分析结果单位以表示。

答案:含水量(率)校正值mg/kg(烘干土)

7.土壤样品的粗磨方法:风干后的土样,用有机玻璃棒或木棒碾碎后,用法取压碎样过筛。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 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

答案:四分0.85mm(20目)尼龙

8.常用的土壤样品布点方法有网格法又称,一般适用于的地区。

答案:简单随机抽样法地形平缓、土地情况简单、工作面积较小

9.野外采集回来的土样,一般要经过以下处理程序:、、、,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满足各种分析要求。

答案:风干磨细过筛混合

10.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通常采用的模式有、、、等。

答案: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综合污染指数法

11.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方法,必须使用酸,因为它是唯一能分解和的酸类。

答案:氢氟SiO2硅酸盐

12.土壤样品全分解方法可分为和两种。

答案:酸分解方法碱熔融法

13.土壤样品所用网筛材质,在测定金属时使用,测定有机污染物时使用。

答案:尼龙制品铜(金属)制品

14.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新鲜土壤样品要选用盛装,在下保存并尽快进分析。

答案:玻璃容器低温冷冻

15.库存的土壤样品要永久保存,分析取用后的样品一般保留,预留样品一般保留。

答案:密封半年2年

16.土壤或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和四种。

答案: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

17.在农田耕作层采土壤混合样时,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答案:5~20

18.土壤样品在研磨过程中的分样,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一般不少于g)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约g。

答案:500 100

19.土壤样品经酸法消解完全后,其消解液一般应呈色或色(含铁量较高的土壤),没有明显沉淀物。

答案:白淡黄

20.采集土壤样品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和原则。

答案:随机等量

21. 土壤测定不确定度来源于、、样品稀释定容及由标准与测定仪器响应的拟合直线。

答案:称样样品消化(或其他方式的前处理)

22. 土壤剖面采样次序是,先采剖面的样品,最后采样品。

答案:自下而上底层上层

23. 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布点,灌溉水污染和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布点,单元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布点。

答案:放射状均匀带状

24. 机械干扰土的采样方式有采样、采样和采样。

答案:随机深度分层随机深度规定深度

25. 土壤中的重金属以和的活性毒性最大,的活性毒性

最小,其他的活性毒性居中。

答案:有效态和交换态残留态结合态

26. 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一般保留位有效数字,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数据一般只取位有效数字。

答案:3 1

27. 在土壤标准分级中,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执行标准。

答案:二级

28、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cm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答案:0~30 30~60

29、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三种。

答案:系统随机法

30、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cm的表层土。

答案:0~20

31、土壤颜色可采用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三角表进行描述。

答案:门塞尔比色卡

32、土壤背景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m以上。

答案:300

33、土壤样品测定,除等项目需用新鲜土样外,多数项目需用土样。

答案:挥发酚风干

34、土壤混合样是指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答案:5~20

3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的常规监测项目中的基本项目包括和。

答案:pH值阳离子交换量

3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的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频次为年一次。

答案:3

37、对于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和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可采样。

答案:直接

38、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时,采样点可采或土壤剖面样。

答案:表层样

39、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层土样,种植一般农作物采cm,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cm。

答案:耕作0~20 0~60

40、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时,大中型建设项目应不少于个柱状样采样点。

答案:3

41. 土壤监测平行双样(含量范围10~100mg/kg)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为% 。

答案:10

42.土壤样品分析中,对数据质量评价,通常采用、、、等质量评价方法。

答案:精密度准确度检出率定量水平

4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样的每个柱状样取样深度都为。

答案:100cm

44、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表层5 cm 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个。

答案:3

45、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

答案:均方差和绝对偏差

46、测试项目需要新鲜土壤样品时,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装,并且在℃以下保存。

答:4

47、固体废物样品制样时,粒度大于筛孔尺寸、不能筛过的样品应该不多于总量的%。

答:5

48、平行双样测定的精密度用表示。

答:相对偏差

二单选题

1.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测定,应采用。(B )

A土壤全分解法B土壤浸提法C土壤熔融法

2.对于含易分解等不稳定组分的土壤样品在实验室放置较长时,应在冷冻柜保存。(C )

A、0℃以下

B、-10℃以下

C、-20℃~-40℃

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的柱状样采样深度为cm。

A.20 B.60 C.100 D.120

4.固体废物样品制样时,粒度大于筛孔尺寸、不能筛过的样品应该不多于总量的%。(A )

A.5 B.10 C.20

5.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缩分时,将样品混匀后,采用二分法,每次减量一半,直至试验分析用量的倍为止。( C )

A.2 B.5 C.10 D.20

6.土壤样品全分解时,若采用酸分解,则必须使用。(C )

A.硝酸B.高氯酸C.氢氟酸D.盐酸

7.土壤监测误差可分为采样误差(SE)、制样误差(PE)和分析误差(AE)三类,通常情况下。( C )

A.SE>PEAE C.SE>PE>AE D.都不是

8.测定一般土壤pH值时,浸提液应选用。( A )

A.无二氧化碳的水B.1 mol/L氯化钾C.0.0lmol/L氯化钙

9.测定酸性森林土壤pH值时,应选用作为浸提液。( B )

A.无二氧化碳的水B.1mol/L氯化钾C.0.01mol/L氯化钙

10.重铬酸钾容量法适用于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以下的土壤。(C )

A.5 B.10 C.15 D. 20

11.在进行土壤常规监测项目分析时,应考虑土壤对其结果的影响。(B )

A.酸度B.含水量C.土壤粒径

12. 酸消解土壤样品所用的坩埚应为。(D )

A.瓷坩埚B.镍坩埚C.铂金坩埚。D.聚四氟乙烯坩埚

13.土壤中的艾氏剂和狄氏剂化学性质稳定,易在环境介质中累积,它们属于农药。(B )

A.有机磷B.有机氯C.菊酯D.氨基甲酸酯

14.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土壤样品采集后用四分法缩分,取样量一般不少于g,缩分后的样品应经风干干燥或冷冻干燥后全部粗磨。( C )

A.300 B.400 C.500 D.1000

15.氢氟酸会腐蚀玻璃和硅酸盐材质容器,因此在用氢氟酸分解样品时不能用玻璃或陶瓷等器皿,而最常用的是以为材料的烧杯、坩埚等器皿,其最高使用温度为℃。( C )

A.铂金,160 B.聚氯乙烯,250 C.聚四氟乙烯,250 D.镍,200

16 反映了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同时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A.单项污染指数 B. 累积污染指数 C. 内梅罗指数 D. 污染物超标倍数

17、分析土壤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在,且样品要样品瓶。(D)

A.透明玻璃瓶,装满B.棕色玻璃瓶,不装满

C.透明玻璃瓶,不装满D.棕色玻璃瓶,装满

18、土壤中有效态金属是指。(A)

A. 能被植物生长利用的部分

B. 有机质部分

C. 无机质部分

19、对于污染事故监测土壤的采样,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表层cm土样。(A)

A. 5

B. 10

C. 15

D. 20

20、土壤样品制作过程中,用于细磨的样品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筛,用于土壤农药、有机质或全氮量等项目分析。(B)

A. 40目

B. 60目

C. 80目

D. 100目

21、在进行土壤样品保存时,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年。(A)

A. 0.5

B. 1

C. 1.5

D. 2

22、由于土壤组成的复杂性和理化性状的差异,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形态的多样性,其中以有效态和的毒性最大。(C)

A. 残留态

B. 结合态

C. 交换态

D. 游离态

2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该指数是土壤污染物实测值与土壤的比值。(B )

A. 污染物背景值

B. 污染物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实测值与污染物质量标准之差

D. 污染物实测值与污染物背景值之差

24、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的规定,土壤监测中常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监测频次,但不得低于年一次。(D )

A. 2

B. 3

C. 4

D. 5

25、在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布点时,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个采样点。(B )

A. 2

B. 3

C. 4

D. 5

26、在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一般采集表层样,采样深度为cm。(C )

A. 0~10

B. 10~20

C. 0~20

D. 0~60

27、在对草甸土区域进行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若需采集剖面样,则一般在A层5~20cm、B层cm、C2层100~120 cm处采样。(B)

A. 30

B. 50

C. 60

D. 80

28、在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则应先采剖面的样品。(C)

A. 上层

B. 中层

C. 底层

29、在进行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时,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采样点自纳污口起布设。(A)

A. 由密渐疏

B. 均匀

C. 由疏渐密

30、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样时,采集耕作层土样,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采cm 土样。(C)

A. 0~20

B. 5~20

C. 0~60

D. 20~60

31、在进行农田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时,蛇形法适宜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设分点约个左右。(C)

A. 5

B. 10

C. 15

D. 20

32、进行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时,每100公顷占地应设置不少于个的采样点。(C)

A. 3

B. 4

C. 5

D. 6

33、城市土壤采样时,监测点以网距m的网格布设为主,每个网格布设一个采样点。(C)

A. 1000

B.1500

C.2000

D.2500

34、城市土壤采样时,一般分层采样。(A)

A.两

B.三

C. 四

35. 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2~3 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kg 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B )

A. 0.5

B. 1

C. 1.5

D. 2

36. 环境监测每批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D )

A. 5

B.10

C. 15

D.20

37. 土壤监测平行双样(含量范围>100mg/kg)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为% 。(A )

A. 5

B. 10

C. 15

D.20

38、土壤混合样是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不少于个。(D)

A、2

B、3

C、4

D、5

39、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的土壤样品,一般须研磨到全部过孔径为目的筛。(D)

A、20

B、60

C、80

D、100

4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用于分析氰化物的新鲜土样在<4℃的储存环境条件下能保存天。(B)

A、1

B、2

C、7

D、10

41、土壤常规监测项目监测频次一般年一次,也可按当地实际适当降低监测频次,

但不可低于年一次。(C)

A、1,3

B、2,3

C、3,5

D、4,5

42、农田土壤采集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中,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对角线分5等份,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A)

A、对角线法

B、梅花点法

C、棋盘式法

D、蛇形法

4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589-2010)规定,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装样。(B)

A、2~3,细口瓶

B、2~3,广口瓶

C、3~5,细口瓶

D、3~5,广口瓶

4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589-2010)规定,土壤样品测定一般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含量较低的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注明检出限数值。(A)

A、镉和汞

B、钙和镁

C、铅和锌

D、砷和铬

45、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B)

A、1~2

B、2~3

C、2~4

D、3~5

三、多选题

1、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包括等主要类型。(ABCD)

A.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B. 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

C. 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

D. 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2、下列哪些指标属于土壤环境监测重点项目?(AC)

A.铜

B. 阳离子交换量

C. 滴滴涕

D. 有机质

3、土壤环境监测调查时,有哪几种布点方法?(ABD)

A. 简单随机

B. 分块随机

C. 抽签随机

D. 系统随机

4、土壤样品采集分为哪几个阶段?(BCD)

A. 预备采样

B.前期采样

C. 正式采样

D. 补充采样

5、下列哪些情况可以直接采样?(AC)

A. 面积较小的土壤污染调查

B. 面积较大的土壤污染调查

C. 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

D. 持续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

6、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监测点位应符合下列哪些原则?(AB)

A. 采样点选在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

B. 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不宜设采样点

C. 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200m以上

D. 在水土流失严重处设采样点

7、在进行土壤环境监测调查时,样品标签应注明哪些内容?(ABCD)

A. 采样时间

B. 采样地点

C. 监测项目

D.采样深度

8、根据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土壤质地分为(ACD)。

A. 砂土

B. 矿土

C. 壤土

D. 粘土

9、对于农田土壤监测单元的点位布设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 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均匀布点

B. 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

C.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

D. 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10、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耕作层土样,采样深度说法正确的是(AB)。

A. 种植一般农作物采0~20cm

B. 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0~60cm

C. 种植一般农作物采0~60cm

D. 种植果林类农作物采0~20cm

11、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时,点位布设情况为(ABD)。

A. 小型建设项目设1个柱状样采样点

B. 大中型建设项目不少于3个柱状样采样点

C. 特大性建设项目不少于4个柱状样采样点

D. 对土壤环境影响敏感的建设项目不少于5个柱状样采样点

12、对于非机械干扰土,每个柱状样取样深度都为100cm,分层取土样,正确的是(AD)

A. 表层样(0~20cm)

B. 表层样(5~20cm)

C. 深层样(50~100cm)

D. 深层样(60~100cm)

13、关于城市土壤的监测采样,说法正确的是(ACD)

A. 分两层采样

B. 分三层采样

C. 监测点以网距2000 m的网格布设为主

D. 各层单独取样监测

14、对于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的事故土壤监测,采样点位需满足(AC)。

A. 打扫后采集表层5 cm土样

B. 打扫后采集表层20 cm土样

C. 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

D. 采样点数不少于5个

15、土壤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中项目的分析。(ABC)

A. pH值

B. 阳离子交换量

C. 元素有效态含量

D. 有机质

16、对于土壤细磨样,全部过孔径0.25mm(60目)筛的可用于项目的分析。(ABC)

A. 有机质

B. 农药

C. 土壤全氮量

D. 土壤元素全量

17、下列关于土壤样品保存时限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 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保留半年

B. 预留样品保留2年

C. 有争议样品保留5年

D.仲裁样品永久保存

18、对于土壤样品风干室,需满足下列哪些要求?(BCD )

A. 方向朝南,确保阳光照射土壤

B. 通风良好

C. 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D. 整洁无尘污染

19、对于测定项目的土壤样品应装满装实采样瓶并密封。(BC)

A. 氰化物

B. 挥发性有机物

C. 半挥发性有机物

D. 硫化物

20、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可采用哪些方法?(ABCD)

A. 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

B. 超标率评价

C. 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

D.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21、农田土壤环境监测中,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ABCD)。

A、对角线法

B、棋盘式法

C、蛇形法

D、梅花点法

2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新鲜土样在<4℃的储存环境条件下保存一周后还能用于

项目的分析。(AB)

A、汞

B、砷

C、六价铬

D、氰化物

23. 土壤监测常规项目中的重金属包括、铬、汞、砷、、铜、锌、镍。(CD)

A. 铊

B. 烷基汞

C. 镉

D. 铅

四、判断题

1.底泥样品测定金属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暴晒或在高温下烘干,而应采取的干燥方法是自然风干。(√)

2.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方法,必须使用高氯酸,因为它是唯一能分解SiO2和硅酸盐的酸类。(×)

3.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系统随机法三种。(√)

4.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0~30cm的表层土。(×)

5.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6.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沙砾和植物残体。(√)

7.除了特殊的污染纠纷调查或污染事故调查外,一般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样点应尽量避开污染源,特别是工业污染源的影响。(√)

8.土壤样品加工过程中,不用挑除草根和石块等非土部分,以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组成。(×)

9.底质监测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及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监测,还包括工业废水排污河(沟)道的底部表层沉积物。(×)

10.土壤颜色可采用门塞尔比色卡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三角表进行描述。(√)

11.测定森林土壤pH值时,土壤样品需通过1mm筛孔;测定一般土壤的pH值时,土壤样品需通过2mm筛孔。(×)

12.为防止空气中氨、二氧化碳及酸碱性气体的影响,土壤样品应贮存在密闭玻璃瓶中。(√)

13.测定一般土壤pH值时,水土比应固定不变,以1:1或2.5:1为宜。(√)

14.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时,使用的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易受空气氧化,使用时必须每天标定一次。(√)

15.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

16.测定水分后的土壤样品,可以用于金属的浸出毒性试验测定。(×)

17.在进行土壤样品全量测定时,在消解土样的同时应做一份空白试验。(×)

18.测定土壤中某组分含量时,若组分含量太高,不能直接测量,可以用空白溶液适当稀释,使样品中组分含量保持在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内。(×)

19.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缩分后的土样经风干后,除去其中的石子和动植物残体等异

物,使用玛瑙棒研磨,直至全部通过4mm尼龙筛。(×)

20.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石油类时,浸提时间对土壤中石油类的提取效率影响较大。(√)

21.土壤剖面采样次序是自上而下,先采剖面的上层样品,最后采底层样品。(×)

22.特定的调查研究需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时采集土壤剖面样。(√)

23.棋盘式法采集农田土壤混合样时设分点5个左右。受污泥、垃圾污染的土壤分点应在10个以上。(×)

24.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的监测可采混合样。(×)

25.城市土壤分两层采样,上层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厚度为0~30cm。(√)

26.污染事故土壤监测的采样点不得少于5个,同时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

27.库存的土壤样品是经过20目尼龙筛的粗磨样品。(√)

28.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

29.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采样点应选在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

30.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200m以上。(×)

31.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一般采集柱状样品。(×)

32.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则每个剖面采集三层土样。(√)

33.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应自上而下采集样品。(×)

34.土壤样品加工过程中,不用挑除草根和石块等非土部分,以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组成。(×)

35.农田土壤采样时,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均匀布点。(×)

36.农田土壤采样时,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均匀布点。(√)

37.对于种植一般农作物的农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时应采集耕作层0~20cm土样。(√)

38、梅花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

39、棋盘式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

40、蛇形法适宜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多用于农业污染型土壤。(√)

41、对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对土壤环境影响敏感的建设项目应设置不少于5个柱状样的采样点位。(√)

42、对于城市土壤,一般分三层采样:表层(0~20cm),中层(20~60cm),深层(60~100cm)。(×)

43、对于爆炸污染型的污染事故土壤监测,爆炸点周围采0~30cm表层土。(×)

44、对于污染事故的土壤监测,应设置背景对照点。(√)

45、土壤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

46、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的样品,用新鲜土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即可。(√)

47、土壤中金属以多种形态存在,其中以残留态的毒性最小。(√)

48. 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的样品,需研磨到粒径小于0.25mm。(×)

49. 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时,一般采集土壤的剖面样。(×)

50、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时,采样点应避开水土流失严重区域。(√)

51、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时,一般采集0~20cm的表层土样。(√)

52、对于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也需进行样品的前期采集与现场调查,从而制定监测方案。(×)

53、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54、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过程中,取小块土壤,加水潮润,然后揉搓,能搓成完整的细条,弯曲成圆圈时容易断裂的土壤称为中壤土。(×)

55、土壤细磨样中,研磨到全部过孔径60目筛的样品可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

56、土壤制样过程中,采样时的土壤标签与土壤始终放在一起,严禁混错,样品名称和编码始终不变。(√)

57、背景土壤剖面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58.环境监测每批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5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

59.土壤中样品的全消解方法,是将土壤样品用酸或碱,在高温下,将其品格破坏的方法。(√)

60.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1~2公斤(湿度),若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少,可予酌减。(√)

61.底泥样品测定金属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暴晒或在高温下烘干,而应采取的干燥方法是自然风干。(√)

6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对角线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对角线分5等份,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

63、污染事故监测土壤采样时,如果是液体倾翻污染型,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的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每个点分层采样,事故发生点样品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品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采样点不少于5个。(√)

64、土壤样品制备时,风干室多用阳光直射土样,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65、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或可萃取有机物无需风干和磨样,用新鲜样按特定的

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66、在土壤样品监测过程中,当出现停水、停电、停气等,凡影响到检测质量时,全部样品重新测定。(√)

五、简答题

1.土壤元素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案:①原子吸收光谱法;②原子荧光光谱法:

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④X射线荧光光谱法;

⑤中子活化分析法;⑥离子色谱法;

⑦电化学分析方法;. ⑧化学分析法。

2.土壤样品酸分解(全分解)有哪几种体系?

答案:①HNO3-HClO4-HF ②HCI-HClO4-HF

③王水-HClO4-HF ④逆王水-HClO4-HF

3.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环境土壤监测的常规项目有哪些?

答案:常规项目包括基本项目和重点项目。基本项目有:pH和阳离子交换量;重点项目有:镉、铬、汞、砷、铅、铜、锌、镍、六六六和滴滴涕。

4.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土壤环境质量分为哪三类?

答案: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它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动物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III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5.土壤样品加工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①使样品能较长时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变质发霉;②挑除其非土壤部分,使分析结果能代表土壤本身的组成;③将样品适当磨细,并混合均匀,使样品具有代表性,减少称样误差;④将样品磨细,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完全和均匀。

6. 土壤环境监测时,布点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①简单随机布点法;②分块随机布点法;③系统随机布点法。

7. 对于大气污染型农田土壤,在进行土壤监测单元布点时,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

答案: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在主导风向和地表水的径流方向适当增加采样点位。

8. 在进行农田土壤环境调查时,采集混合样的布点方法有哪几种?简述每种方法的适

用范围。

答案:

①对角线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对角线分5等份,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

②梅花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设分点5个左右;

③棋盘式法:适宜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设分点10个左右;受污泥、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分点应在20个以上;

④蛇形法:适宜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设分点15个左右,多用于农业污染型土壤。

六、论述题

1. 简述液体倾翻污染型事故中,土壤监测现场采样的要点。

答案:(1)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的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采样点不少于5个。(2)每个点分层采样,事故发点周围样品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3)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4)各点(层)取1 kg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时,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2、进行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时,对采样点的选择有哪些要求?

答:1、首先采样点的自然景观应符合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的要求;

3、采样点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

3、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的地点不设采样点;

4、城镇、住宅、道路、沟渠、粪坑、坟墓附近等处人为干扰大,失去土壤的代表性,不宜设采样点,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300m以上;

5、采样点以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无侵入体为准,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采样点;

6、选择不施或少施化肥、农药的地块作为采样点,以使样品点尽可能少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7、不在多种土类、多种母质母岩交错分布、面积较小的边缘地区布设采样点

非标自动化设备技术协议

甲 (买)方: 杭州天马时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乙 (卖)方: 广州天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组成 二、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1、设备结构为立式模式,设备高度要便于人工添加工件,可调范围10cm 左右。通过振动盘送料装置,完成工件的传递。 2、操作面板的位置要合适,便于操作工操作及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3、在工件传递过程中和检测工件定位是否正确时,要设置故障报警并在操 作面板上提醒具体故障位置。配备三色声光报警灯和急停自锁按钮。 4、安装空气压缩气压力可调式油水分离器,各动作气缸配备可调式节流 阀。 5、三台设备的工作节拍900/m,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相关的参数详见附件图 纸。

6、设备电气配线应有标号,并与图纸一致。标号要求为打印方式,长期使 用不脱色,并能防水、防油。另外,同一电线两端的标号必须相同,接到同一端子上的电线的标号相同。 7、设备电气配线接点要压接专用接线端子和线鼻,不得直接和端子板或元 件连接。 8、设备易损件随机配送2套。 三、设备图纸和资料 甲方有义务给乙方提供与设备相关的技术图纸和数据,乙方需提供以下技术图纸和资料。 1、设备使用、维修、安装调试说明书要求提供四套:两套存档,一套用于现场设备维修;一套用于设备技术消化分析研究。 2、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器件、插头接点连接)、电器元件清单(包括型号、厂家、数量等)、设备点检说明。 3、工装夹具的制作图纸和气动元件清单,以及设备易损件清单(包括型号、厂家、数量等)。 4、 PLC的电气原理图、带单点注释的梯形图、地址表一式四份。 四、设备培训 乙方有义务对甲方的设备操作工和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如下项目的培训。 1、设备操作的步骤和设备日常保养的要点。 2、设备控制原理和结构的培训。 3、设备特殊控制系统的操作、编程、设置、监控的方法。 4、必要的维修保养常识。 五、设备验收 1、设备预验收工作内容

太阳能光伏电池标准_IEC_61427-2005(中文版)

国际标准IEC61427 第2版 2005.5 光伏太阳能系统(PVES) 储能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目录前言 1.适用范围 2.标准性参考文献 3.术语和定义 4.使用条件 4.1光伏能源系统 4.2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4.3通用运行条件 5.一般要求 5.1机械耐受性 5.2充电效率 5.3深放电保护 5.4标记 5.5安全 5.6文件 6.功能特性 7.通用试验条件 7.1测量仪表精度 7.2测试样品的准备和维护 8.试验方法 8.1容量实验 8.2循环耐久试验 8.3荷电保持试验 8.4光伏用途循环耐久试验(极端条件)9.试验的推荐采用 9.1型式试验 9.2验收试验

前言 1)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是一个全球性的、包括所有国家的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的标准化组织。 IEC的目的是推进所有电气和电子领域有关标准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了其它的活动之外,IEC出版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报告、公开可获得的规范和指导(下称IEC出版物)。出版物的准备都是委托各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IEC 国家委员会对于所涉及的出版物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准备工作。在出版物的准备过程中,与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参加。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按照两个组织一致同意的条件密切合作。 2)IEC对于技术问题所作出的结论和决议都尽可能地代表了相关问题国际上的一致意见,因为每一个技术委员会都有来自所有感兴趣的IEC国家委员会的代表。 3)IEC出版物的形式为国际上推荐采用,而且在这个意义上也已被IEC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尽管已经尽力做到IEC出版物的技术内容准确无误,但IEC不能对其使用的方式或最终用户的误解负责。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一致性,所有IEC国家委员会都承诺在其国家的或地区的出版物中尽最大可能的明确使用IEC出版物。IEC出版物和国家的或地区的出版物之间的任何差异都需要在后者的出版物中予以明确标明。 5)IEC不提供其认可的程序,也不对任何声称符合IEC出版物的设备负责。 6)所有用户都应确保他们所持有的是最新版本。 7)对于由于使用或信任本出版物或其它IEC出版物所导致的任何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任何性质的损害――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地――或者其它的费用(包括法律费用)和开销,都与IEC或其经理、雇员、服务人员或代理――包括个体的专家和技术委员会以及IEC国家委员会的委员无关。 8)注意该出版物引用的参见标准。对于正确使用本出版物,使用这些参见出版物是必须的。 9)注意本出版物的某些内容可能是专利权的标的。IEC没有责任标明任何或所有这些专利权。 IEC61427标准由IEC21技术委员会――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准备。 该第2版取代了1999年公布的第一版。该版本包括了一些技术方面的修改。 第二版在该文件第一版本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在使用条件、一般要求、功能特性、通用试验条件、试验方法以及试验的推荐采用等方面更加清晰,目的是让最终用户更容易理解。试验方法在两种不同的技术――铅酸和镍镉――方面都给予了详细清楚地解释。 该标准的内容以下述文件为基础: 关于该标准的批准投票详细情况可以在上表中示出的投票报告中去查找。 该出版物的起草根据ISO/IEC Directive Part2进行。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图)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 一:首先计算出电流: 如:12V蓄电池系统; 30W的灯2只,共60瓦。 电流=60W÷12V=5A 二:计算出蓄电池容量需求: 如:路灯每夜累计照明时间需要为满负载7小时(h); (如晚上8:00开启,夜11:30关闭1路,凌晨4:30开启2路,凌晨5:30关闭) 需要满足连续阴雨天5天的照明需求。(5天另加阴雨天前一夜的照明,计6天) 蓄电池=5A×7h×(5+1)天=5A×42h=210AH 另外为了防止蓄电池过充和过放,蓄电池一般充电到90%左右;放电余留20%左右。 所以210AH也只是应用中真正标准的70%左右。 三:计算出电池板的需求峰值(WP): 路灯每夜累计照明时间需要为7小时(h); ★:电池板平均每天接受有效光照时间为4.5小时(h); 最少放宽对电池板需求20%的预留额。 WP÷17.4V=(5A×7h×120%)÷4.5h WP÷17.4V=9.33 WP=162(W)

光伏发电系统计算方法 光伏系统的规模和应用形式各异,如系统规模跨度很大,小到几瓦的太阳能庭院灯,大到MW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家用、交通、通信、空间应用等诸多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光伏系统规模大小不一,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 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各部分的作用为: (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三)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四)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220VAC、110VAC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为能向220V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注意,不是简单的降压)。 光伏系统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容量设计和硬件设计。 在进行光伏系统的设计之前,需要了解并获取一些进行计算和选择必需的基本数据:光伏系统现场的地理位置,包括地点、纬度、经度和海拔;该地区的气象资料,包括逐月的太阳能总辐射量、直接辐射量以及散射辐射量,年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最长连续阴雨天数,最大风速以及冰雹、降雪等特殊气象情况等。 蓄电池的设计包括蓄电池容量的设计计算和蓄电池组的串并联设计。首先,给出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基本方法。 (1)基本公式

初中生物课堂听课记录

初中生物课堂听课记录 引言 1、人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有哪些? 学生活动: 请学生像游泳时练习憋气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 多长时间? 2.气体的进入是由哪个系统来完成的?通过生活常识来设问,激 发了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自然引出课题, 新知识学习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设问: 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学生活动: 学生自学教材,观察教材中的系统模式图,观察人体模型,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忆,提醒三点: ①看书和看模型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联系外界气体进入自己肺部的 通路。 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观察 ③注意喉、气管与食道的位置关系。 合起书看投影图,依次回答各器官名称。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实际来学习,使学生感到能为自己的健康服务,从而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的兴趣。

提醒学生观察图形、模型时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观察,使观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条理和细致的特点,进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重点突出肺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辩证观点;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设问: 1、呼吸系统各组成器官有何特点? 2、鼻涕和痰是怎样产生的? 3、为什么呼吸道有清洁气体的作用?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上述问题,各小组汇报结果,教师小结。设问: 1、肺的功能是什么? 2、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猪肺实物,观察肺的层层放大图,自学肺的结构特点,开展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教师评价。 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示媒体动画一

我们进行呼吸,外界气体进入体内的什么器官? 那么气体是如何进入肺的呢? 学生活动: 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如何变化。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什么关系呢?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获取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学习有得必先有疑”,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也是人的一项重要素质。 教学 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新知识学习示媒体动画二、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 观察动画,演示实验,思考为什么手拉橡皮膜,气球就扩大?而松手,橡皮膜回缩,气球则缩小? 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胸廓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胸廓缩小——→肺内气体排出通过形象直观的媒体动画和教师演示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完整word版)非标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规范

非标自动化设备机械技术规范 为了在今后设备前期管理过程中,加强非标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改善设备初期状态,确保设备在生产服役过程中有良好的开动率,特制定本规范。希望参与前期管理的技术人员参照执行,使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严密。 一、技术要求 一)、结构要求 1).机械机构设计需符合人机工程学,方便人员操作与维修; 2).机械结构设计需经过计算,达到正常使用的强度要求,并在安全余量之内; 3).机械结构设计需根据我方具体要求,对关键点进行FEMA分析和验证; 4).机械结构总体设计需考虑经济、环保、安全的原则。 二)、材料要求 1).结构件、面板类钢材要求Q235,传动件、一般零部件材料要求45#、需热处理部件材料要求20-40Cr或指定其他材料,各类型材必须是国标型材,特殊要求根据设备设计需求具体提出来; 2).所有材料必需有相应的合格证或符合质量要求的检验证书; 3).对于特殊部件的材料,需同时提供检测报告,报告内容主要涉及:成分、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 三)、钢构表面要求 1).钢结构件表面需经喷砂处理,除锈等级Sa2.5;若手工进行表面处理,需介于St2与St3之间。 2).喷砂后需喷涂底漆为红丹防锈漆一遍,面漆为醇酸调和漆两遍,总干膜厚度为125μm;附着力达到ISO等级1级或ASTM等级4B级; 3).结构件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变形、划伤、撞伤、凹槽、凸现、缺失、分层等缺陷。四)、焊接要求 1).所有焊接都需有相应的焊接规范和标准,并进行焊接工艺验证;

2).现场焊接时,需满足焊接规范的要求; 3).焊缝表面不能有裂纹、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虚焊、形状缺陷及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 4).主梁受拉区的翼缘板、腹板的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超声波探伤不低于11345中的I级,并提供报告的复印件。 五)、传动要求 1).传动设计需考虑传动效率最优化; 2).传动机构要求简单合理,以最少的环节实现功能; 3).传动设计需考虑现场噪音控制,尽一切可能降低噪音的产生; 4).变速箱(SIEMENS或SEW)、电机(SIEMENS或SEW变频电机)、轴承(SKF或NSK)等部件要求指定厂家或品牌; 5).变频电机采用的范围:风机、需调速的传动机构、需要和传动机构配合的传动系统。 六)、液压系统 1).液压系统应确保其安全性、系统的连续运行能力、可维护性和经济性,并能保证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 2).系统的所有部件应在设计上或以其他保护措施,防止压力超过系统或系统任何部分的最高工作压力及各具体元件的额定压力; 3).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调整,应使冲击压力和增压压力减至最低。冲击压力和增压压力不应引起危险; 4).应考虑由于阻塞、压降或泄漏等原因影响元件安全工作的后果; 5).无论是预期的还是意外的机械运动(包括加速、减速或物体的提升/夹持),都不应造成对人员有危险的状态; 6).系统设计需尽可能减少管路、管接头; 7).液压系统需实现防尘、防爆功能; 8).所有执行元件、管接头、阀门等部件需易于接近,且方便操作;

太阳能电池计算完整版

太阳能电池计算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铝合金边框,钢化玻璃面板 拍前请确认货期。 详细参数: 多晶硅太阳能板100W可充12V/24V 净重:11KGS 工作电压: 工作电流: 开路电压: 短路电流: 蓄电池:24V/12V 二、产品特点: 采用平均转换效率在15%以上的优质单晶硅太阳电池单片,具有优良的弱光响应性能,符合IEC61215和电气保护II级标准。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而且太阳能电池板阵列一次性性能佳。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表面采用高透光绒面钢化玻璃封装,气密性、耐候性好,抗腐蚀。 阳极氧化铝边框:机械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风性和防雹性,可在各种复杂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使用,便于安装。 太阳能电池板在制造时,先进行化学处理,表面做成了一个象金字塔一样的绒面,能减少反射,更好地吸收光能。 采用双栅线,使组件的封装的可靠性更高。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抗冲击性能佳,符合IEC国际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层之间采用双层EVA材料以及TPT复合材料,组件气密性好,抗潮,抗紫外线好,不容易老化。 直流接线盒:采用密封防水、高可靠性多功能ABS塑料接线盒,耐老化防水防潮性能好;连接端采用易操作的专用公母插头,使用安全、方便、可靠。 带有旁路二极管能减少局部阴影而引起的损害。 工作温度:-40℃~+90℃ 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衰减小于20%。 三、问题集锦: 1、什么是太阳能电池 答:太阳能电池是基于半导体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现在商品化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目前还有碲华镉电池、铜铟硒电池、纳米氧化钛敏化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有机太阳能电池等。 晶体硅(单晶、多晶)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原料,一般要求纯度至少是%,也就是一千万个硅原子中最多允许2个杂质原子存在。硅材料是用二氧化硅(SiO2,

太阳能光伏电池标准 iec 61427-(中文版)讲课教案

太阳能光伏电池标准I E C61427-2005(中 文版)

国际标准 IEC 61427 第2版 2005.5 光伏太阳能系统(PVES) 储能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目录前言 1.适用范围 2.标准性参考文献 3.术语和定义 4.使用条件 4.1 光伏能源系统 4.2 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4.3 通用运行条件 5.一般要求 5.1 机械耐受性 5.2 充电效率 5.3 深放电保护 5.4 标记 5.5 安全 5.6 文件 6.功能特性 7.通用试验条件 7.1 测量仪表精度 7.2 测试样品的准备和维护 8.试验方法 8.1 容量实验 8.2 循环耐久试验 8.3 荷电保持试验 8.4 光伏用途循环耐久试验(极端条件)9.试验的推荐采用 9.1 型式试验 9.2 验收试验

前言 1)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是一个全球性的、包括所有国家的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的标准化组织。 IEC的目的是推进所有电气和电子领域有关标准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了其它的活动之外,IEC出版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报告、公开可获得的规范和指导(下称IEC出版物)。出版物的准备都是委托各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IEC国家委员会对于所涉及的出版物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准备工作。在出版物的准备过程中,与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参加。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按照两个组织一致同意的条件密切合作。 2)IEC对于技术问题所作出的结论和决议都尽可能地代表了相关问题国际上的一致意见,因为每一个技术委员会都有来自所有感兴趣的IEC国家委员会的代表。 3)IEC出版物的形式为国际上推荐采用,而且在这个意义上也已被IEC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尽管已经尽力做到IEC出版物的技术内容准确无误,但IEC不能对其使用的方式或最终用户的误解负责。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一致性,所有IEC国家委员会都承诺在其国家的或地区的出版物中尽最大可能的明确使用IEC出版物。IEC出版物和国家的或地区的出版物之间的任何差异都需要在后者的出版物中予以明确标明。 5)IEC不提供其认可的程序,也不对任何声称符合IEC出版物的设备负责。

有关太阳能电池板的数据计算(1)

一,太阳能光电产品计算 下面以1k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介绍一下计算数据: 1.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 通常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国内企业研制的大功率光伏逆变器最高转换率 已达98.8%),则当输出功率为P 1=1kW时,则实际需要输出功率应为P 2 =1kW/90% =1.11kW;若按每天使用6小时,则耗电量为W 1 =1.11kW*6小时=6.66kWh。 2.蓄电池的选择: 按照蓄电池一次充满后连续放电(非浮充状态下)可供负载一天(6小时)使用 蓄电池采用规格: 2400WH/12V。 蓄电池容量:2400WH/12V=200AH,蓄电池每日放电量 6.66kw/12v=555Ah,即每天(6小时使用时间)的用电量为12V555Ah。蓄电池的最大放电深度最好保持在70%以内, 所以输入应为:W 2 =W 1 /0.7=6.66kwh/0.7=9.51kWh。 总共容量的计算:555Ah/0.7=792.85Ah≈800Ah,实际没有800AH的容量,可以用200AH四组就可以了. 3.太阳能电池容量的计算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太阳辐射、气侯等因素有关。首先计算标准辐照度下当地的年平均日照时数H(h) H=年辐射总量(kcal/cm2)×1.63(Wh/kcal) 365×0.1(W/cm2) 式中0.1W/cm2是25℃,AM1.5光谱时的辐照度,也是太阳能电池的标准测试条件。 表1 我国各类地区太阳能年辐射量 将年总辐射量代入公式,可得到各地区标准辐照度下当地的年平均日照时数H (h),结果如表1 按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为H小时计算,再考虑到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功率为70%。 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为P 3 =9.51kWh/H/70%=13.585/H(W)。 太阳能峰值功率WP是在标准条件下:辐射强度1000W/m2,大气质量AM15,电池温度25℃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太阳能电池的额定输出功率与转换效率有关,一般来讲,单位面积的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越高,其输出功率越大。太阳能电池目前的转换效率一般在14-17%之间,每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功率约140-170WP. 面积功率*面积=功率 我们按照面积电池(m2)光电转换效率为15%计算,假设此时太阳光的总功率为 1000W/m2组件的功率为P 3 =13.585/H(kW)

太阳能光伏电池标准 IEC 61427-2005(中文版)

国际标准 IEC 61427 第2版 2005.5 光伏太阳能系统(PVES) 储能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目录前言 1.适用范围 2.标准性参考文献 3.术语和定义 4.使用条件 4.1 光伏能源系统 4.2 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4.3 通用运行条件 5.一般要求 5.1 机械耐受性 5.2 充电效率 5.3 深放电保护 5.4 标记 5.5 安全 5.6 文件 6.功能特性 7.通用试验条件 7.1 测量仪表精度 7.2 测试样品的准备和维护 8.试验方法 8.1 容量实验 8.2 循环耐久试验 8.3 荷电保持试验 8.4 光伏用途循环耐久试验(极端条件)9.试验的推荐采用 9.1 型式试验 9.2 验收试验

前言 1)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是一个全球性的、包括所有国家的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的标准化组织。 IEC的目的是推进所有电气和电子领域有关标准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了其它的活动之外,IEC出版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报告、公开可获得的规范和指导(下称IEC出版物)。出版物的准备都是委托各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IEC 国家委员会对于所涉及的出版物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准备工作。在出版物的准备过程中,与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参加。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按照两个组织一致同意的条件密切合作。 2)IEC对于技术问题所作出的结论和决议都尽可能地代表了相关问题国际上的一致意见,因为每一个技术委员会都有来自所有感兴趣的IEC国家委员会的代表。 3)IEC出版物的形式为国际上推荐采用,而且在这个意义上也已被IEC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尽管已经尽力做到IEC出版物的技术内容准确无误,但IEC不能对其使用的方式或最终用户的误解负责。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一致性,所有IEC国家委员会都承诺在其国家的或地区的出版物中尽最大可能的明确使用IEC出版物。IEC出版物和国家的或地区的出版物之间的任何差异都需要在后者的出版物中予以明确标明。 5)IEC不提供其认可的程序,也不对任何声称符合IEC出版物的设备负责。 6)所有用户都应确保他们所持有的是最新版本。 7)对于由于使用或信任本出版物或其它IEC出版物所导致的任何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任何性质的损害――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地――或者其它的费用(包括法律费用)和开销,都与IEC或其经理、雇员、服务人员或代理――包括个体的专家和技术委员会以及IEC国家委员会的委员无关。 8)注意该出版物引用的参见标准。对于正确使用本出版物,使用这些参见出版物是必须的。 9)注意本出版物的某些内容可能是专利权的标的。IEC没有责任标明任何或所有这些专利权。 IEC 61427 标准由IEC 21 技术委员会――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准备。 该第2版取代了1999年公布的第一版。该版本包括了一些技术方面的修改。 第二版在该文件第一版本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在使用条件、一般要求、功能特性、通用试验条件、试验方法以及试验的推荐采用等方面更加清晰,目的是让最终用户更容易理解。试验方法在两种不同的技术――铅酸和镍镉――方面都给予了详细清楚地解释。 该标准的内容以下述文件为基础: 关于该标准的批准投票详细情况可以在上表中示出的投票报告中去查找。 该出版物的起草根据ISO/IEC Directive Part 2 进行。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

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配置计算公式 一:首先计算出电流: 如:12V蓄电池系统; 30W的灯2只,共60瓦。 电流=60W-12V= 5A 二:计算出蓄电池容量需求: 如:路灯每夜累计照明时间需要为满负载7小时(h); (如晚上8:00 开启,夜11:30 关闭1 路,凌晨4:30 开启2 路,凌晨5:30 关闭) 需要满足连续阴雨天5 天的照明需求。(5 天另加阴雨天前一夜的照明,计6 天) 蓄电池=5A X7h X(5 + 1)天=5A X42h= 210AH 另外为了防止蓄电池过充和过放,蓄电池一般充电到90%左右;放电余留20%左右。 所以210AH也只是应用中真正标准的70%左右。 三:计算出电池板的需求峰值(WP): 路灯每夜累计照明时间需要为7小时(h); ★:电池板平均每天接受有效光照时间为小时(h) ; 最少放宽对电池板需求20%的预留额。 W- = (5A X7h X120%— WP-= WP=162(W)

光伏发电系统计算方法 光伏系统的规模和应用形式各异,如系统规模跨度很大,小到几瓦的太阳能庭院灯,大到MV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家用、交通、通信、空间应用等诸多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光伏系统规模大小不一,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 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各部分的作用为: (一)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二)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 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三)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四)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220VAC 110VAC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 都是12VDC 24VDC 48VDC为能向220VAC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 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注意,不是简单的降压)。光伏系统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容量设计和硬件设计。

非标自动化设备常用材料

非标自动化设备常用材料 AL6061:(以镁、硅为主要合金元素)55-65/KG,中等强度<270Mpa,抗腐蚀性和机加工性好,1.镀镍;2.阳极氧化HRC42-55(a:阳极本色氧化,厚度8-15u;b:阳极黑色氧化,厚度20-30u;c:硬质阳极氧化,厚度12-20u;d:硬质阳极氧化黑,厚度20-30u)。 6063:(以镁、硅为主要合金元素)60/kg,强度<200Mpa。 7075:(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65/kg,高强度,是6061的2倍,可淬火但脆性抵其余性能和表面处理和6061同。 2A12:(以铜为主要合金元素)35/kg,老标准LY12,强度470Mpa,耐热,制作高负荷零件,是硬铝合金中最常用。 5A02:(以镁为主要合金元素)35/kg,老标准LF2,日本A5052,典型防锈合金,耐腐蚀性高、焊接性好、塑性高,强度245Mpa,制作中等负荷和焊接构件。 Q235A:老标准A3钢,碳素结构钢,7/kg,易生锈,一般钣金件做烤漆处理,步骤:a:如果生锈,先除锈;b:作漆前经过“脱脂-磷化-钝化”处理;c:喷底漆晾干,喷表面漆;d:对喷涂的工件进行烘烤,形成漆膜保护工件。处理喷漆,还可以“喷粉”“喷塑”喷粉和烤漆差不多;但喷塑比烤漆厚,里硬外软,但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小均匀性差。 脱脂:除油脂;磷化:使金属与磷酸或磷酸盐化学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磷酸盐膜的处理方法,防腐蚀;钝化:化学清洗,为了材料的防腐蚀。 SUS304:52/KG,做钝化处理、表面拉丝;不建议做机加件,因为切削性不好、粘刀;钝化处理:对不锈钢全面酸洗钝化处理,清除污垢,处理后表面变成均匀银白色,大大提高不锈钢抗腐蚀性能。 SUS303:45/kg,切削性好,耐腐蚀性好,强度为6061的2倍。*SUS440C:160/kg,含碳量高,淬火HRC >55,加工后做退磁处理,耐磨、耐腐蚀。退磁:SUS440C冷加工后带有磁性,用大功率的退磁器退磁。 S136(H):35/kg,(瑞典)淬火硬度HRC45-55,表面可加工成镜面,加工后做退磁,耐腐蚀性和硬度比440C低;S136H是预加硬了的,硬度HRC30-35)。 SUS316:不锈钢塑性、韧性、冷变性、焊接工艺性能良好,316高温强度好,316L高温性能稍差,但耐蚀性好于316,由于含碳量低且含有2%-3%的钼,提高了对还原性盐和各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碱、盐类的耐腐蚀性能,同时高温性强度。 45钢:碳素结构钢中的中碳钢,8-12/kg,强度:600Mpa,为防锈,做氧化处理,俗称:发蓝、发黑。轴类零件用,如要求淬硬更高可用50钢。

太阳能电池板标准测试方法

太阳能电池板标准测试方法(模拟太阳能光) 一、开路电压: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直接测试值为开路电压; 二、短路电流: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直接测试值为短路电流; 三、工作电压: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正负极并联一个相对应的电阻,(电阻 值的计算:R=U/I),测试值为工作电压; 四、工作电流:用500W的卤钨灯,0~250V的交流变压器,光强设定为3.8~4.0万LUX,灯与测试平台的距离大约为15-20CM,串联一个相对应的电阻,(电阻值的计算:R=U/I),测试值为工作电流。 问:太阳能电池板在阴天或日光灯下能产生电吗? 答:准确的说法是产生很小的电流.基本上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问:在白炽灯下或阳光下能产生多大电流? 答:在白炽灯下距离远近都是有差别的.同样阳光下上午,中午,下午,产生的电流也是不同的. 问:太阳能测试标准是什么?在白炽灯下多大灯泡多远距离测试算标准呢? 答:太阳能测试标准光照强度为:40000LUX,温度:25度.我们做过测试一般白炽灯100W, 距离0.5-1CM,这样测试和标准测试相差不大. 问:太阳能电池板寿命是多长时间? 答:一般封装方式不同使用寿命会不同,一般钢化玻璃/铝合金外框封装寿命20年以上. 环氧树脂封装15年以上. 问:为什么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底下和出厂测试参数不同? 答: 99%工厂用流明计测出的是光通量的数值.但是实际上太阳能电池板是根据照度来 转换电能的,照度越强功率值越大 迅速增长的太阳能产业对太阳能电池及电池板测试有极为紧迫的需要。如今的解决方 案大体又有两种:一是全套专用的系统,二是利用现有标准化仪器及软件进行系统 集成。集成的方案能建造更低成本的测试系统,并可根据测试要求的变化修改测试系统。例如,如果您的测试要求更高精度或更宽电流范围,需要更换的就只是测试系统 中的个别仪器,而不是整个系统。此外,标准化的硬件和软件也可用于其它的测试系统。太阳能电池在研发、质量保证和生产中都需要测试。虽然对于不同的行业和应用,

太阳能电池板日发电量简易计算方法

太阳能电池板日发电量简易计算方法 太阳能电池板日发电量 简易计算方法 太阳能交流发电系统是由太阳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共同组成;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则不包括逆变器。为了使太阳能发电系统能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源,就要根据用电器的功率,合理选择各部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Q1、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哪里使用?该地日光辐射情况如何? Q2、系统的负载功率多大? Q3、系统的输出电压是多少,直流还是交流? Q4、系统每天需要工作多少小时? Q5、如遇到没有日光照射的阴雨天气,系统需连续供电多少天? 下面以(负载)100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介绍一下计算方法: 1. 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 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则当输出功率为100W时,则实际需要输出功率应为100W/90%=111W;若按每天使用6小时,则耗电量为111W*6小时=666Wh,即0.666度电。 2. 计算太阳能电池板: 按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为5小时计算,再考虑到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为666Wh÷5h÷70% =190W。其中70%是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功率。 3. 180瓦组件日发电量 180×0.7×5=567WH=0.63度 1MW日发电量=1000000×0.7×5=3500,000=3500度 例2:安10w灯,每天照明6小时,3个连雨天,如何计算太阳能电池板wp?以及12V 蓄电池ah? 每天的用电量: 10W X 6H= 60WH, 计算太阳能电池板: 假设你安装点的平均峰值日照时数为4小时. 则:60WH/4小时, = 15WP 太阳能电池板. 再计算充放电损耗, 以及每天需要给太阳能电池板的补充: 15WP/0.6= 25WP, 也就是一块25W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够了. 再计算蓄电池. 60WH/12V=5AH. 每天要用12V5AH的电量. 三天则为12V15AH.

细胞的增殖 评课案例评析

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评课 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生物组李燕华具体内容标准: 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活动建议: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通过问题探讨和探究实验对细胞分裂的意义进行明确。 在细胞周期上,课标要求是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值的周期性。从知识目标上,教师能够通过分析图、表的方式突出知识目标。在能力方面,通过实验操作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从情感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细胞的增殖过程。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通过一张图片,将教材中问题探讨中的象与鼠的资料来分析生物个体细胞大小的问题。再通过个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研究生物体的长大与细胞数量、体积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利用教材上的材料。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充分利用实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与细胞直径的类比,不仅利用了原有

教材的探究,同时结合事实进行了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了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在有丝分裂的讲解过程中,分解各时期的图像,结合教材明确各时期分裂细胞的特点,突出教学重点,同时也能够解决难点。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一)、教学思路上 从教学内容上看,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对于教学重点以及难点细胞的增殖过程,从细胞形态、染色体变化、相关结构的数量变化等方面,全面分析此过程。 从学生水平上看,学生能够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知识的学习,首先从身边的现象入手,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将探究实验的难度降低,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体会实验的目的认识细胞的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从教学思路上看,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紧贴课标与学生的程度;教学设计有独创的方面,并不是单纯的实验,结合细胞的相关知识将实验与事实相结合;教学思路的层次清晰从实验入手引入有丝分裂的过程;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性。 (二)、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教学实践的分配合理,大致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大小的探究上占用十五分钟左右,第二阶段放在重点内容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的分析。 教师授课与学生活动的配比:学生实验在十二分钟左右,其余时间都是老师讲解结合设问以及学生回答,因为本节课重点是知识的讲解,所以讲授的比例加大比较合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完整word版)非标自动化设备电气安装规范

非标自动化设备电气安装规范 a) 按电机运动工艺要求,确定主控元件并编写《电气控制路》; b) 依据电控图和元器件端子的分布位置,编写《电气接线图》,并根据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绘出《电气布置图》;(电气接线图中务必标出电气元件的型号并和明细表一一对应,以及导线的粗细,颜色及线号) c) 也附出该设备所用《电气元件明细表》。 (2) 常用材料、工具和测量仪表以及电气元件的准备 a) 导线及线号标识的准备:严格按《电气接线图》准备导线;对于电控箱内导线均要求电压不低于55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中用于控制回路线截面不得小于0.75mm平方(一般考虑到导线的机械强度通常是箱外1mm平方,箱内0.75 mm平方),用于弱电电子线路不应小于0.2 mm平方。敷设于电器安装板上的导线均采用硬线,可动部位的过渡线用多股软铜线。 b) 紧固件的准备:所用紧固件应为不锈件。(除环境特殊外) c) 工具的准备:万用表、兆欧表、断线钳、剥线钳、尖嘴钳,压线钳、钢直尺、钢卷尺。 d) 依据《电气元件明细表》准备各元器件。 二电气检查: (1) 一般检查 a) 对各元器件进行清扫,检查接触器、继电器等可动器件的动作是否灵活,接线头是否牢固、是否有漏接、错接。 b) 检查主电路接线,注意极性。 c) 检查各种控制与保护电器,如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等的整定值是否符合线路要求,熔断器的熔体是否合适等。 d) 检查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等的、触头使用是否正确,转动是否灵活及内部有无异物。 e) 检查保护接地系统是否规范。接地线应牢固并保证接触良好。 (2) 绝缘检查 a) 清洁灰尘、油污及碎物。 b) 检查导电部位对地绝缘,如电器的金属外壳、底座、支架或铁心等;两个不同电路间,如交流电路的各相之间、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保护显示电路之间及交直流电路间。各绝缘应不小于0.5兆欧。 (3) 控制电路检查(主电路断开,接通控制电路空载试验) a) 检查各电路及元器件的动作顺序是否正确。 b) 检查连锁环节及联动装置、各保护环节等信号装置的动作是否正确。 c) 检查行程开关、限位开关,并调整使其动作在准确位置。 d) 检查各元器件触头接触的可靠性、动作的灵活性、应无卡住、粘住或停滞现象,且无过大的噪声及线圈过热现象。 (4) 主电路检查

太阳能电池计算(苍松参考)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铝合金边框,钢化玻璃面板 拍前请确认货期。 详细参数: 多晶硅太阳能板100W 可充12V/24V 净重:11KGS 工作电压:33.5V 工作电流:2.99A 开路电压:41.5V 短路电流:3.57A 蓄电池:24V/12V 二、产品特点: ●采用平均转换效率在15%以上的优质单晶硅太阳电池单片,具有优良的弱光 响应性能,符合IEC61215和电气保护II级标准。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 而且太阳能电池板阵列一次性性能佳。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的表面采用高透光绒面钢化玻璃封装,气密性、耐候性好, 抗腐蚀。 ●阳极氧化铝边框:机械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风性和防雹性,可在各种复杂 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使用,便于安装。 ●太阳能电池板在制造时,先进行化学处理,表面做成了一个象金字塔一样的 绒面,能减少反射,更好地吸收光能。 ●采用双栅线,使组件的封装的可靠性更高。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抗冲击性能佳,符合IEC国际标准。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层之间采用双层EVA材料以及TPT复合材料,组件气密性 好,抗潮,抗紫外线好,不容易老化。 ●直流接线盒:采用密封防水、高可靠性多功能ABS塑料接线盒,耐老化防水 防潮性能好;连接端采用易操作的专用公母插头,使用安全、方便、可靠。 ●带有旁路二极管能减少局部阴影而引起的损害。 ●工作温度:-40℃~+90℃ ●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衰减小于20%。 三、问题集锦: 1、什么是太阳能电池 答:太阳能电池是基于半导体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现在商品化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目前还有碲华镉电池、铜铟硒电池、纳米氧化钛敏化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有机太阳能电池等。

非标自动化设备电气安装规范

非标自动化设备电气安装 规范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非标自动化设备电气安装规范 a)按电机运动工艺要求,确定主控元件并编写《电气控制路》; b)依据电控图和元器件端子的分布位置,编写《电气接线图》,并根据各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绘出《电气布置图》;(电气接线图中务必标出电气元件的型号并和明细表一一对应,以及导线的粗细,颜色及线号) c)也附出该设备所用《电气元件明细表》。 (2)常用材料、工具和测量仪表以及电气元件的准备 a)导线及线号标识的准备:严格按《电气接线图》准备导线;对于电控箱内导线均要求电压不低于55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中用于控制回路线截面不得小于平方(一般考虑到导线的机械强度通常是箱外1mm平方,箱内mm平方),用于弱电电子线路不应小于mm平方。敷设于电器安装板上的导线均采用硬线,可动部位的过渡线用多股软铜线。 b)紧固件的准备:所用紧固件应为不锈件。(除环境特殊外) c)工具的准备:万用表、兆欧表、断线钳、剥线钳、尖嘴钳,压线钳、钢直尺、钢卷尺。 d)依据《电气元件明细表》准备各元器件。 二电气检查: (1)一般检查

a)对各元器件进行清扫,检查接触器、继电器等可动器件的动作是否灵活,接线头是否牢固、是否有漏接、错接。 b)检查主电路接线,注意极性。 c)检查各种控制与保护电器,如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等的整定值是否符合线路要求,熔断器的熔体是否合适等。 d)检查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等的、触头使用是否正确,转动是否灵活及内部有无异物。 e)检查保护接地系统是否规范。接地线应牢固并保证接触良好。 (2)绝缘检查 a)清洁灰尘、油污及碎物。 b)检查导电部位对地绝缘,如电器的金属外壳、底座、支架或铁心等;两个不同电路间,如交流电路的各相之间、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保护显示电路之间及交直流电路间。各绝缘应不小于兆欧。 (3)控制电路检查(主电路断开,接通控制电路空载试验) a)检查各电路及元器件的动作顺序是否正确。 b)检查连锁环节及联动装置、各保护环节等信号装置的动作是否正确。 c)检查行程开关、限位开关,并调整使其动作在准确位置。 d)检查各元器件触头接触的可靠性、动作的灵活性、应无卡住、粘住或停滞现象,且无过大的噪声及线圈过热现象。 (4)主电路检查 按电气原理图要求的参数对主电路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