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无菌更衣确认的方案

(完整版)无菌更衣确认的方案
(完整版)无菌更衣确认的方案

验证标准文件

文件编号:无菌更衣确认方案

目录

1验证立项的申请 (2)

2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与批准 (3)

3目的 (4)

4范围 (4)

5职责 (4)

6相关文件确认 (5)

7验证内容 (5)

8偏差处理 (10)

9验证周期 (11)

10日常更衣管理 (11)

11结果分析和评价 (11)

12最终批准 (12)

13附件 (12)

14变更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验证立项的申请

验证立项申请表

编号:

2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与批准

验证方案审批表

3目的

本次验证是为了证明受训人是否已掌握了更衣程序、污染控制和无菌技术,是否会穿无菌衣,是否可以正常更衣进入无菌室。

4范围

进入无菌室各类人员无菌更衣操作过程的无菌性确认。

进入冻干粉针剂百级生产区域的操作工、QA、维修人员、相关管理人员均需要参加本次验证本验证方案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及无菌药品附录》、《2010年药品GMP 指南》、及《中国药典》2010版制订。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件1),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5职责

5.1 本无菌更衣验证工作由生产部负责组织,质量部、冻干车间、工程部有关人员组成验证小组参与实施。

5.2 验证领导小组职责

5.2.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5.2.2 负责整个验证工作的协调,以保证顺利实施本验证方案规定的项目。

5.2.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5.2.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5.2.5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5.3 生产部

5.3.1 负责组织、安排和实施本验证方案。

5.3.2 负责起草和修改验证方案中相关的操作程序和文件。

5.3.3 负责起草和修改验证方案中产品生产工艺的相关技术参数和文件。

5.3.4 负责对与验证方案相关的药品生产部门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5.3.5 负责对验证方案文件做汇编并进行最终确认。

5.4 质量部

5.4.1 负责选择培养基并进行促生长实验、检验规程及取样程序。

5.4.2 负责在验证各环节样品的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5.4.3 负责现场环境的检测和原始数据的收集。

5.5 生产车间

5.5.1 负责组织、安排本车间的员工参与本验证工作。

5.5.2 提供与本次验证有关的主要工艺参数,协助起草验证方案和实施。

5.5.3 负责拟订与生产车间工艺操作有关的操作程序,报验证领导小组审核。

5.5.4 负责按照相关的标准操作程序操作、清洁和维护保养生产设备。

5.5.5 负责验证中各种试验材料的准备工作.

5.6 工程部职责

5.6.1 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6.2 负责仪器、仪表的校正。

5.6.3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报验证领导小组。

6相关文件确认

7验证内容

7.1 验证方法

7.1.1 取样计划

7.1.1.1 采用微生物试验法在每个受训人的3次更衣过程中取样;

7.1.1.2 每次取样点如下(任取以下5个点(其中手套必取)):

——每个手套(5指手指)

——胸口处(在拉链中心)

——口罩

——帽兜额头处

——鞋子与工作裤接口处(左右各一点)

——前臂(左右各一点)

——肘(左右各一点)

——防护眼镜;

7.1.2 检验方法:待无菌穿衣结束后,受试人员进入无菌区穿无菌外衣后的缓冲间;QA人员对其穿衣效果进行确认,如果合格,再用Rodac碟进行表面接触取样。取样结束后,取样人员及时在Rodac 碟上标注被取样人、取样部位、取样日期;并及时将已取样的Rodac碟及相应的记录送至QC。取样后Rodac碟在30-35℃条件下倒置培养3天,微检室每天进行菌落计数并及时填写记录。

7.2 验证合格标准

7.2.1 已证明受训人经过了相关培训及考核。

7.2.2 受试者3次更衣试验的程序都是正确的。

7.2.3 资料和录像显示出受训人三次试验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在合格范围内。

7.2.4 微生物检测结果合格范围如下:

7.3 验证过程

7.3.1 验证条件确认

7.3.1.1 培训确认:进入无菌室前,每个受训者事先必须先经过无菌操作的培训,如无菌衣穿着的SOP,表面接触法取样的方法,污染控制和无菌操作技术等。检查实施人员的培训档案,确认实施人员已接受验证方案及相关SOP的培训。

小结:经确认,受试者相关内容培训情况

。 小结人: 日期: 7.3.1.2 无菌衣的无菌确认

----工作服按SOP 清洗、烘干后,拿至洗衣间内的百级层流罩下整衣台上整衣、入袋,放入洗衣房内的蒸汽灭菌柜内热压灭菌121℃,20分钟。 ----无菌衣的无菌检查

取灭菌后的无菌衣,用表面接触碟法在以下取样点取样:在灭菌柜的验证最冷点取一件无菌衣,在叠好的无菌衣外、中、里三层分别用无菌棉签擦拭取三个样,样签于30-35℃条件下倒置培养3天,然后计数,结果应<1 (cfu /皿)。 ----无菌性时限检查

各无菌衣的无菌确认结果见下表

小结:灭菌后无菌衣无菌结果均 。 小结人: 日期:

7.3.3 更衣程序执行

7.3.3.1每个受试者按《人员进出生产区标准操作规程》更衣,

进入无菌区更衣程序如下:

人员进入更鞋间N1101,面向外坐在鞋柜上,脱去自己鞋放入鞋柜外侧鞋柜格内,然后转身180度,从鞋柜内侧鞋柜格中取出一般区工作鞋穿上;进入更衣间在更衣柜前脱下外衣(帽)和其它与生产无关的私人物品(饰品),放入自己的衣柜中;带上一般区工作帽(头发完全包裹在帽中),穿上一般区工作服。进入N1104洗手间,洗手,烘干,再进入N1105一般区走廊。

人员经走廊进入N1310更鞋间脱去一般区工作鞋放入鞋柜外侧鞋柜格内然后转身180度,从鞋柜内侧的鞋柜格中取出周转鞋穿上。

进入N1429洗手脱衣间,从下往上脱去一般区工作服帽,放入指定的更衣柜内,洗手(要求完全洗净指尖、手指、手掌和手腕)、烘干。

进入无菌内衣N1501室:开门前观察门上方警报灯是否报警闪烁,如警报灯亮,则不能开门,待警灯熄灭,放可开门进入;在鞋柜外侧脱去周转鞋穿,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取出无菌分体内衣,展开(注意不得将无菌内衣拖到地面)。先戴帽子,再穿上衣,最后穿裤子。整理(确保除面部外,其它均被无菌连体内衣包裹),进入鞋柜内侧,进行手消毒(将消毒剂均匀喷洒、湿润无菌手套全部表面)。

进入N1502室穿无菌外衣:先戴口罩,再戴无菌外帽,再取出无菌连体外衣,在踏衣板前展开(注意不得将无菌外衣拖到地面),先套上一条腿,此腿踩在踏衣板上面,再套上另一条腿,双脚站

在踏衣板上,继续套上连体上装,拉好拉链,并整理(确保除眼部外,其它均被无菌连体外衣包裹),戴一次性无菌手套(要求手套将无菌外衣袖包住),进入踏衣板内侧。

进入N1504手消毒间,手消毒(将消毒剂均匀喷洒、湿润无菌手套全部表面)。

经N1504室进入N1507灌装间。

7.3.3.2每人更衣确认3次中录像更衣过程至少一次,各受试者更衣执行结果见表格。

7.3.4 微生物试验

7.3.4.1 每个受试者完成以上7.3.3.1操作后,现场按受擦拭取样。

7.3.4.2无菌更衣验证微生物检测结果见表格。

无菌更衣验证微生物检测结果

小结:各受试者更衣程序执行。

小结人:日期:

小结:各受试者微生物试验。

小结人:日期:

8偏差处理

8.1 本次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本次方案和标准操作程序、检测操作程序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判定。

8.2 如果检验结果阳性对照为阴性,本验证应重新进行验证。

8.3 如果检验结果阴性对照为阳性,本验证应重新进行验证。

8.4 若属验证方案运行方面的原因,必要时报验证领导小组,调整验证运行参数或对进行处理。在确认中发现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关键项目存在,必须进行调查,作出合理解释,并对采取的纠正行动加以记录,对纠偏行动的结果作出评价,归入最后的报告。

9验证周期

9.1 如新进、或变更人员时必须进行验证。

9.2 正常情况下,每一年验证一次。

9.3 产品出现重大污染现象,必要时可采用此法进行污染点和污染菌确认。

10日常更衣管理

10.1更衣确认频率及放行原则

对于首次进入无菌区域的人员必须按照以上方法经过3次更衣确认,并且每次确认的结果都符合标准,才允许进入无菌区域进行相应的操作。若3次中有1次更衣确认不合格,可重新补充1次更衣确认,结果合格,判定为通过穿衣确认符合要求。若3次中有2次及以上更衣确认不合格或补充进行的1次更衣确认不合格,必须重新对更衣程序进行培训并于实际更衣操作培训合格后,重新进行3次更衣确认,结果合格,判定为通过无菌穿衣确认符合要求。

10.2常年从事无菌操作人员(包括无菌区域生产操作人员、车间无菌区现场QA),待首次穿衣确认合格后,无需进行再确认;关注其在生产过程中无菌服取样监控结果,如某操作人员监控结果有不良趋势出现,立即按照首次验证方式对其进行穿衣确认。

10.3对于非首次进入无菌区域的工程维修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及其他需要进入无菌区域的人员,应于近有效期时按照本确认方案进行更衣确认。

10.4无菌区人员更衣确认有效期为1年。

10.5 QA经理最终确认更衣确认人员是否合格,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布名单。

10.6 所有人员的更衣确认结果保存在质量管理部。

10.7 质量部文件管理员汇总所有经过穿衣验证及日常被取样人员的情况以备查阅(内容涉及:姓名、工作内容、被确认日期、合格与否)。

11结果分析和评价

11.1 验证资料收集汇总

根据上述检查与测定结果,由生产部和工程部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根据验证、试验结果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领导小组。

11.2 综合评审

11.3 验证领导小组召开验证小组讨论会,对验证结果以及相关操作文件进行综合评审,确定验证结果是否达到本方案的合格标准,如某项指标达不到,应讨论决定改进方法,实施后,按本方案对该指标重新验证,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11.3.1 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

11.3.2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11.3.3 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11.3.4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12最终批准

根据验证报告,由质量部、生产部出具审核意见,上报公司验证小组审批后签署验证证书。13附件

13.1 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及批准书。

13.2 验证报告

13.3 验证证书

更衣验证方案

粉针剂车间洁净区更衣程序 验证方案 2011年07月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验证小组成员 部门人员职责 粉针剂车间李海龙负责验证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粉针剂车间黄仁春负责验证方案的拟定、验证报告的起草设备部霍育生负责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QA部宋新莉负责验证过程中的监控和取样 QC 部张华负责验证过程中环境和样品的检测 方案起草 部门起草人日期 方案审核 审核签名日期 验证委员会 进行审阅会 签 方案批准 批准人批准日期 方案实施日期: 目录 1 验证概述 (4)

2 验证目的 (4) 3 风险评估 (4) 4 验证标准 (5) 5 验证范围 (5) 6 验证周期 (6) 7 验证职责 (6) 8 验证实施的前提条件 (6) 9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7) 10 验证时间安排 (7) 11. 验证 (7) 12 偏差处理 (11) 13 风险的接收与评审 (11) 14 验证结果评审和结论 (11) 15 方案修改记录 (11) 16.附件 (13)

1 验证概述 人员进入无菌区既不能灭菌、除菌,也不能消毒,以致成为污染洁净室环境的主要威胁,进入 (文件编号为SOP-02-SC-014/01)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均应按相应的《人员进出生产车间管理规程》 更衣和洗手,以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污染或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区,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 2 验证目的 ①对C级更衣程序的验证,其目的是证明人员按照现行批准的更衣程序进入C级洁净区,更衣效果符合要求,且不影响洁净区的环境,保证药品的质量。并对C级人员更衣进行确认。 ②对A/B级更衣程序的验证,其目的是保证进入A/B级洁净区的所有人员能按《人员进出生产车间管理规程》进行更衣,且所有人员更衣操作具有重现性,不会因不同人员理解不一致而在更衣操作中有何不同,造成个体差异,确保更衣程序及更衣效果符合要求,且不影响洁净区的环境,保证药品的质量。 3 风险评估 按照《质量风险管理规程》,并从进入A/B级、C级洁净区的人员更衣程序的综合因素出发,发现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来确定风险识别。 3.1 经验证小组人员共同对更衣程序验证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了预防和纠正措施建议,具体见下表1:

最新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参考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方案参考

验证方案编码:STP-YZ-04702 A A A A药业有限公司 验证方案 项目名称培养基模拟灌装 方案日期

验证方案审批表

验证进度计划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方案

目录 验证方案审批表 1. 验证目的 2.适用范围 3.职责 4.有关背景资料 5.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结果 6.漏项与偏差 7.审阅本验证方案,并确认验证结果 8.验证总结 9.SOP的修订 10.再验证时间 11 证明 1.验证目的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是用与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液体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无菌工艺过程的可靠性。证明在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线中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同时评价生产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性。 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于2011年3月5-6日进行过三批培养基无菌灌装验证,验证结果符合要求。由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于2011年8-10进行了改造和验证,关键生产设备如超声波洗瓶机、隧道干燥杀菌机、安瓿拉丝灌封机也于2011年9月进行了改造和验证,为充分验证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故拟再次进行三批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2.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培养基模拟灌装生产验证,当上述条件改变时,应重新验证。 3.职责 3.1验证领导小组 3.1.1负责验证方案会审 3.1.2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 3.1.3负责对验证方案修改稿的批准 3.1.4负责验证报告审核、批准 3.2 验证小组 3.2.1 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和审核。 3.2.2负责按验证方案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3.2.3负责组织、协调本验证方案的实施。 3.2.4负责收集、整理和审核验证数据,起草验证报告(如方案执行有偏差,要完成OOS调查报告)。 3.3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 3.3.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3.3.2 负责组织培训岗位操作人员。 3.4生产部 3.4.1协助验证方案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无菌衣更衣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进出无菌生产区更衣操作规程,保证人员更衣过程正确,降低人员对无菌生产区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 2.范围: 适用于进出无菌生产区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取样人员及维修人员。 3.责任: 所有进出无菌生产区人员执行,车间质检员监督。 4.规程: 4.1进无菌生产区 4.1.1换鞋、洗手、烘干: 坐在鞋柜上脱掉一般区工作鞋,放入指定鞋柜内,从指定鞋柜内拿出工作拖鞋并换上,按照《洗手、烘干、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对双手进行清洁、消毒。4.1.2二更: 进入二更,核对无菌内衣袋编号,取出无菌内衣,穿无菌内衣上衣并将所有头发用无菌内衣帽包裹,不得外露。穿上无菌内衣洁净裤并将无菌上衣掖到洁净裤内,将整衣袋放入周转桶内,对手部进行消毒。 4.1.3三更: 4.1.3.1用肘部按住三更门把手打开三更门,从鞋套架上拿起一只鞋套套在脚上,并顺势将套好鞋套的脚越过黄线,迈进三次更衣室,按照同样的方法穿上第二只鞋套,穿戴好后再用肘部或背部将门关闭,将拖鞋留在二更内进入三次更衣室,进入三更后的双脚不得再退回二更。 4.1.3.2按照《洗手、烘干、消毒标准操作规程》对双手进行6步消毒。 4.1.3.3待消毒液挥发后戴手套:首先将手套的外包装撕开,取出内包装放在整理台上,分清左右手手套(标注“L”的为左手,标注“R”的为右手),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右手手套折叠部分,将无菌手套从无菌袋中取出,戴在右手上,用戴有无菌手套的右手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折叠部分的褶皱内,取出手套并戴在左手上并顺势将折叠部分展开,套住内衣的袖口,再用左手手指插入右手折叠内将折叠部分展开套住内衣的袖口。 4.1.3.4核对无菌袋编号及灭菌有效期至(48小时内),确认是自己的无菌衣及

除菌过滤后消毒剂无菌验证方案

消毒剂除菌过滤后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目录 1.0 概述 (3) 1.1 目的 (3) 1.2 范围 (3) 1.3 职责 (3) 2.0 可接受标准 (4) 3.0 确认前条件 (4) 1.1 人员确认 (4) 1.2 文件确认 (5) 4.0 文件记录要求 (5) 5.0 程序 (5) 5.1 仪器的确认 (5) 5.2 菌株、培养基及试剂 (5) 5.3 验证步骤 (7) 5.4 验证总结 (9) 6.0 再确认 (9) 7.0 偏差 (9) 8.0 变更 (10) 9.0 术语 (10) 10.0 参考文件 (10) 11.0 修订历史 (10) 12.0 附录列表 (10)

1.0概述 1.1目的 2010版GMP附录无菌第九章第四十四条A/B级洁净区应当使用无菌的或经无菌处理的消毒剂和清洁剂。本公司在A/B级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有75%乙醇、过氧乙酸消毒液PAA,清洁剂为注射用水。 按2010版GMP第七章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对该除菌方式进行验证。 1.2范围 本确认方案时应用于江苏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消毒剂除菌过滤后检验方法验证工作。 1.3职责 1.3.1QC检验员职责 QC检验员,同时作为验证实施部门,职责如下: 1.3.1.1起草验证草案,完成验证报告; 1.3.1.2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验证工作按方案进行; 1.3.1.3负责本方案的实施,验证数据的收集及数据分析; 1.3.1.4协调进行验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的调查、完成变更的书面记 录、完成验证报告; 1.3.1.5负责向QC部门经理及时报告验证中出现的问题。 1.3.2QC部门经理职责 1.3. 2.1QC经理审核本验证方案与验证报告; 1.3. 2.2负责指导验证中发生的偏差的调查及审核验证期间发生的 偏差; 1.3. 2.3负责安排具有资格的操作人员开展验证工作; 1.3. 2.4负责验证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等其它工作。 1.3.3QA职责 1.3.3.1负责确认工作实施的监督; 1.3.3.2协调进行验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的调查、完成变更的书面记 录; 1.3.3.3为制定和实施本验证方案提供相关程序等必要文件、技术支 持;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 2011年08月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起草 验证委员会审阅会签 方案批准 目录 1概述 (3) 2.验证目的 (3) 3风险评估 (4) 4验证参考标准 (5)

5.验证范围 (4) 6.验证职责 (5) 7验证前提条件 (5) 8 验证批次和时间 (7) 9 验证步骤 (8) 10培养基的培养和检查 (14) 11试验结果评价 (14) 12试验结果分析 (15) 13风险的评估与接受 (15) 14验证结果评审和结论 (15) 15方案修改记录 (14) 16再验证周期 (14) 17附件 (14) 1概述 本次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是以灭菌的乳糖粉末分装到10ml西林瓶中,整个过程模拟正常的粉针剂品种的分装状态,在盖塞前将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灌入瓶内,压塞轧盖后进行培养,确认无菌分装工艺的无菌可靠性。 2.验证目的 在各种干扰和最差条件下,评估灭菌工艺、人员更衣、行为习惯、A/B级气流模式、无菌环境的建立、消毒维持方法和物料的传递控制等整个流程的无菌保证水平。

3风险评估 经验证小组人员共同对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了预防和纠正措施建议,具体见下表: 评估人年月日 4.验证参考标准 4.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4.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指南 4.3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4.4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 5.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粉针车间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人员更衣、各房间的清洁消毒、物料传递、容器工具的处理、内包材的处理、中控取样、动态下环境监测、无菌分装、轧盖过程,并在分装过程中模拟正常与非正常干扰活动。方案中还规定瓶子、胶塞和铝盖灭菌后存放有效期的验证。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及报告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 验证方案 编号:VMP-XZGY-YZFA-001 ****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1 概述 (1) 2 验证目的 (1) 3 验证范围及要求 (1) 4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2) 4.1 验证小组成员 (2) 4.2 相关职责 (2) 5 验证前提条件 (2) 5.1 厂房和空调系统验证情况检查 (2) 5.2 设备和公用系统确认情况检查 (2) 5.3人员和物料情况检查 (3) 5.4检验仪器确认情况检查 (3) 5.5环境监测结果检查 (3) 6 验证标准 (3) 7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4) 7.1无菌性检查 (4) 7.2灵敏度检查 (4) 8 验证内容 (4) 8.1 取样及检测 (4) 8.2 验证程序 (7) 9 验证偏差和变更 (8) 10 再确认周期 (8) 11 确认结果评定及结论 (8)

共9页第1页 名称: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 验证方案 编号VMP-XZGY-YZFA-001版本号00 替代版本号—— 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制定部门生产部印数1份执行日期 颁发部门质量部存档部门质量部 分发部门生产部、质量部 变更记载: 版本号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变更历史及原因: 1、概述: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是指由掌握了无菌操作的人员在一个有控制的环境中将培养基按工艺配制,并经除菌过滤后灌装于灭菌的容器中,并在适当条件下培养,确认没有菌生长,以证明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的过程。本试验是在与无菌灌装生产过程有关的其他验证合格后,且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了岗位操作规程后进行的。培养基灌装作为无菌灌装的模拟实验,可以直观、方便、准确地反映出无菌灌装过程的污染情况及问题。 2 、验证目的 通过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证明灌装用的安瓿瓶、过滤器、灌注器等的染菌率是否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确认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洁净环境及进行无菌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和规程的可行性,从而为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提供依据。 3、验证范围及要求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新建或生产工艺进行过重大更改后的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液的无菌灌装过程的验证。必须经连续三批合格的培养基灌装试验后方可证明被验证工艺的可靠性。不同批次的模拟灌装应在同一条生产线不同的工作日内进行。如实际生产中有不同的班次,则应对实际生产操作的每个班次进行培养基灌装试验,每班次连续进行3次合格试验。

更衣程序确认方案

验证项目申请表

验证项目计划书

验证方案审批表

个人更衣程序检验验证方案 目录 1 引言 1.1 验证小组成员及责任 1.2 概述 1.3 验证目的 1.4 相关文件 2 验证内容 2.1 原理 2.2 执行的清洁程序 2.3 确认取样位置 2.4 取样条件 2.6 取样方法 2.7 有效期确认 3 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4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5 附件 6 再验证

1.引言 1.1验证小组成员及责任; 验证小组成员 责任 验证小组组长-负责验证方案起草,验证方案实施全过程的组织和写出验证报告。 验证小组组员-负责验证方案实施过程的具体工作,并填写验证记录。 1.2概述 根据GMP要求,在人员进入洁净区前,应对人员进行微生物和更衣程序的培训以及监测,为正确评估更衣程序的效果,需定期对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进行更衣程序的检测。 1.3验证目的 更衣程序的人员验证是指采用化学试验等手段来证明人员按规定的更衣程序更衣后,洁服上无可见残留物,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要求,消除了生产产品受更衣过程中人员所带来污染的风险,从而给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 为达到上述验证目的,特制定本验证方案,人员更衣后进行更衣程序

验证。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件1),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1.4相关文件: 相关文件 2.验证内容 2.1原理:试验物料:接触碟 该验证方法选择人员更衣后,用接触碟法洁服表面取样,对取样接触碟样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将所得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如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要求,则可证实更衣程序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也可证实人员通过了更衣程序的培训。 2.2执行清洁程序:执行《进入洁净区人员更衣程序操作规程》,《棉球擦拭法标准操作规程》 2.3取样位置: 每次挑战性实验用Rodac直接接触法取样,取样点如下: ——每个手套(5只手指); ——胸口处(在拉链中心至少有1点); ——口罩: ——帽兜额头处;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浙江红雨医药用品有限公司 无菌检验方法 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申请人: 日期: 年月日验证方案审核人: 日期: 年月日验证方案审批人: 日期: 年月日

1. 概述: 无菌检查法是为了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医疗器械产品是否无菌而建立的检查法,是作为批准无菌产品放行的检验或监督部门对无菌产品质量监督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是根据用于实验的培养基中是否有微生物生长来判定样品的无菌性,液体培养基变浑浊一般表明样品受微生物的污染。基于微生物污染的不均匀性,使无菌检查法结果的可信度受许多因素制约,如抑菌因素、检查法、检验量、检查用的培养基质量、操作环境、无菌技术等。检验方法的验证是现代质量保证体系中关系到质控技术、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准确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检验结果的公正、科学、准确的基础。 2. 验证目的: 验证所采用的方法和条件是否适合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即确认供试品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以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 3. 验证范围: 适用于创可贴无菌检查法的验证。 4.验证人员及职责 5. 文件准备和培训 检查验证所需的各类文件资料,应齐全;相关的文件草案是否已具备。 6. 验证条件 6.1. 仪表量器经过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6.2. 供试品:随机抽取浙江红雨医药有司生产的3个批次医用无菌创可贴

6.3. 培养基及试剂: 6.3.1. 试剂试液: 0.9%氯化钠、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配制记录见附件1 6.3.2. 培养基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生产厂家: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40221-00 改良马丁培养基生产厂家: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31118-00 营养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50428-03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40322-00 蛋白胨生产厂家: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40417-00 培养基配制记录见附件2。 6.4. 验证用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生孢梭菌【CMCC(B)64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 黑曲霉【CMCC(F)98003】 标准菌株购自: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中心 各验证用菌种传代记录见附件3。 6.5. 无菌检验仪器及相关设备: 压力蒸汽灭菌器 型号:YXQ-LS-50S11 生产厂家:上海博讯仪器有限公司 校验日期:2015-05-25 有效期:2016-05-24 生化培养箱(细菌培养) 型号:SPX-250 生产厂家: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 校验日期:2015-05-25 有效期:2016-05-24 生化培养箱(霉菌培养) 型号:SPX-250B 生产厂家: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 校验日期:2015-05-25 有效期:2016-05-24

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 (征求意见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二〇一六年十月 目录 1.目的 (1) 2.定义 (1) 3.范围 (1) 4.原则 (2) 5.无菌制剂生产工艺及模拟范围 (2) 6.模拟试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过程要求 (3) 6.1.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前提条件 (3) 6.2.基于风险的方案设计 (4) 6.3.模拟介质的选择与评价 (4) 6.4.灌装数量及模拟持续时间 (8) 6.5.容器装量 (9) 6.6. 模拟试验方法的选择 (9) 6.7. 最差条件的选择 (10) 6.8.干预 (12) 6.9.容器规格 (13) 6.10.培养与观察 (14) 6.11. 计数与数量平衡 (15) 6.12. 环境(包括人员)监控 (15) 6.13. 人员因素 (16) 6.14. 不同剂型应考虑的特殊因素 (16) 6.15. 方案的实施 (19) 7.可接受标准与结果评价 (20)

8.污染调查及纠正措施 (21) 9.模拟试验的周期与再验证 (21) 10.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局限性 (212) 11.术语 (23) 12. 参考文献 (24)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指南(无菌制剂) 1.目的 为指导和规范无菌制剂生产企业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充分评价无菌制剂产品生产过程的无菌保障水平,确保无菌制剂的安全性,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及附录,制定本指南。 2.定义 本指南所述的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是指采用适当的培养基或其他介质,模拟制剂生产中无菌操作的全过程,评价该工艺无菌保障水平的一系列活动。 3.范围 3.1.本指南涵盖了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基本要求、不同工艺模式的相应要求、试验的基本流程等内容,适用于无菌制剂的无菌工艺验证。 3.2.本指南所述条款是在现有无菌工艺技术基础上提出的相 关要求,旨在规范企业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活动。在科学的基础上,鼓励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进一步提高无菌制剂的无菌保障水平。 4.原则 在对无菌生产工艺充分认知和生产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应结合工艺、设备、人员和环境等要素定期开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

无菌更衣确认的方案

验证标准文件 文件编号:无菌更衣确认方案

目录 1验证立项的申请 (2) 2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与批准 (3) 3目的 (4) 4范围 (4) 5职责 (4) 6相关文件确认 (5) 7验证内容 (5) 8偏差处理 (10) 9验证周期 (11) 10日常更衣管理 (11) 11结果分析和评价 (11) 12最终批准 (12) 13附件 (12) 14变更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验证立项的申请 验证立项申请表 编号:

2验证方案的起草审核与批准 验证方案审批表

3目的 本次验证是为了证明受训人是否已掌握了更衣程序、污染控制和无菌技术,是否会穿无菌衣,是否可以正常更衣进入无菌室。 4范围 进入无菌室各类人员无菌更衣操作过程的无菌性确认。 进入冻干粉针剂百级生产区域的操作工、QA、维修人员、相关管理人员均需要参加本次验证本验证方案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及无菌药品附录》、《2010年药品GMP 指南》、及《中国药典》2010版制订。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件1),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5职责 5.1 本无菌更衣验证工作由生产部负责组织,质量部、冻干车间、工程部有关人员组成验证小组参与实施。 5.2 验证领导小组职责 5.2.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5.2.2 负责整个验证工作的协调,以保证顺利实施本验证方案规定的项目。 5.2.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5.2.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5.2.5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5.3 生产部 5.3.1 负责组织、安排和实施本验证方案。 5.3.2 负责起草和修改验证方案中相关的操作程序和文件。 5.3.3 负责起草和修改验证方案中产品生产工艺的相关技术参数和文件。 5.3.4 负责对与验证方案相关的药品生产部门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5.3.5 负责对验证方案文件做汇编并进行最终确认。 5.4 质量部 5.4.1 负责选择培养基并进行促生长实验、检验规程及取样程序。 5.4.2 负责在验证各环节样品的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5.4.3 负责现场环境的检测和原始数据的收集。 5.5 生产车间 5.5.1 负责组织、安排本车间的员工参与本验证工作。

无菌检验验证方案样本

类别:编号: 部门:页码: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 版次:□新订口替代: ________________ 制定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H H 日审批会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确认所用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一次性活检钳的无菌检查。 1.2 确认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及检查方法的完整 性。 2. 验证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活检钳无菌检验。 3. 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附录无菌检查法 ISO11737-2: 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一部分: 确认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 GB/T14233.2-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 生物学试验方法 4. 验证器材 4.1 检验环境: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 区域内进行操作。 4.2 设备: 医用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无菌检查膜过滤器、电动吸引器、 电热干燥箱、霉菌培养箱、数显生化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pH 计、冰箱、恒温水浴锅、显微镜等。 4.3 培养基及稀释液: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pH7.0 氯化钠- 蛋白胨缓冲液、0.1% 蛋白胨水溶液、营养琼脂。 4.4其它实验材料:微孔滤膜(孔径w 0.45um,直径约50mm)、无菌过滤杯、无 菌剪刀、无菌镊子、无菌钳子、无菌手套、吸管(1ml和10ml)、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培养皿。

5.1 原理: 活检钳的形状为不溶物, 为微生物转移更彻底, 特选用无菌检查法中的 薄膜过滤法。 5.2 设备器材: 验证中所用器材、设备已经过国家计量单位鉴定合格并有鉴定证书。 5.3 培养基: 验证中所用培养基以经过培养基灵敏度实验检测合格。 5.4 操作步骤: 5.4.1 供试品的取样按照GB/T 2828.1- 相关规定进行逐批取样。 5.4.2 将所需物品, 供试品表面消毒, 经过传递窗, 紫外线照射半小时. 无菌室紫 外线消毒半小时。 5.4.3 操作人员用洗手液、自来水清洗双手, 关闭紫外灯, 换拖鞋, 脱外衣放入衣 柜, 穿洁净白大衣, 进入缓冲间, 再用洗手液、纯化水清洗双手, 用75% 乙醇对手进行消毒, 穿戴无菌衣、帽、口罩、手套等。 5.4.4 进入菌检室, 打开医用洁净工作台风机, 运行至少15分钟以上。 5.4.5 将所需物品由传递窗取出, 两只消毒液桶分别放置于菌检洁净工作台一侧, 其余物品放置于传递窗一侧的方形桌上, 剥去牛皮纸外包装。 5.4.6 医用洁净工作台内点燃酒精灯。打开3个养琼脂平板, 置于医用洁净工作 台的不同位置。 5.4.7 取供试品, 在医用洁净工作台内, 打开包装袋, 小心将供试品取出, 将其剪成 约10cm的小段,浸入500ml 0.1%无菌蛋白胨水溶液中,充分振摇作为供 试液。 5.4.8 将供试液平均转入三个薄膜过滤器的滤杯中, 开启电动吸引器开关进 行过滤,用pH7.0蛋白胨-氯化钠缓冲液每次100ml冲洗滤膜三次,用平口镊子夹取滤膜(过程保持滤膜的完整性) , 一张转移到100ml 改

GMP洁净服洗涤效果验证方案

GMP洁净服洗涤效果验证方案 1简介 1.1概述 我公司粉针剂(青霉素类)车间为专业生产青霉素类无菌粉针剂生产线,采用洗瓶、分装、轧盖的联动生产线,青霉素类药品为致敏性产品,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这对清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定洁净服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清洁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此项验证。 本验证和工艺验证同时进行,每批工艺验证后的洁净服清洁后,进行此项验证。 1.2验证批次:连续进行3次试验。 2一般事项 2.1验证目的 粉针剂(青霉素类)车间A/B级洁净区洁净服在使用后,按照经批准的清洁方法操作后,能够达到清洁要求,生产时,操作人员穿着清洁后的洁净服生产产品时,没有来自上批产品所带来污染的风险。 3依据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10版) 《药品GMP指南》(2010版无菌药品)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 2.2验证类型 本验证为洁净服洗涤效果的首次验证,即前验证。 2.3验证条件 验证实施前,洁净区环境应符合要求,A/B级洁净服已按照规定的方法清洁完成,与验证相关的取样方法、检验方法已经过验证且合格;涉及到的文件、记录草案均起草完成,

参与验证的所有人员均已培训并考核合格。 2.5执行原则 2.5.1执行验证时,必须按本方案的前后顺序一致,不得随机选项。 2.5.2必须修改本方案所列的方法,应经验证领导小组批准,并说明修改理由。 2.5.3执行过程中如出现偏差,要及时进行记录,并按偏差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3验证进度 验证实施小组提出完整的进度计划,经验证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清洁验证第一批:2013年2月19日 清洁验证第二批:2013年2月20日 清洁验证第三批:2013年2月21日 起草验证报告:2013年2月19日至2013年2月25日 4验证内容 4.1相关人员进行的培训确认 验证实施前,检查确认与本验证相关人员是否经过验证方案及相关操作规程的培训,将确认结果记录在《人员培训检查确认记录》(附件1)中。 合格标准:与本验证相关人员已经过验证方案及相关操作规程的培训,且考核合格。4.2验证用文件的确认 4.2.1验证实施前,检查确认验证所需使用的规范、标准及操作规程齐全,将确认结果记录在《文件资料确认记录》(附件2)中。 4.2.2合格标准:验证所需使用的规范、标准及操作规程齐全,满足验证需要和GMP的要求。 4.2.3验证所需文件

人员进入洁净区更衣效果验证方案

一、目的 证明不同级别微生物人员着装和更衣操作程序是否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二、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室人员着装和更衣操作程序效果验证。 三、内容 1概述 对微生物室人员按进出洁净区SOP操作培训,受训者先要进行更衣实践,培训结束后进行着装和更衣操作程序的试验,检查更衣操作是否符合要求,连续三次更衣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微生物室。 2验证项目 验证项目技术标准 A级洁净区更衣效果确认微生物数量<1CFU,连续三次更衣试验符合要求为验证合格B级洁净区更衣效果确认微生物数量≤5CFU,连续三次更衣试验符合要求为验证合格C级洁净区更衣效果确认微生物数量≤25CFU,连续三次更衣试验符合要求为验证合格 3验证时间安排 3.1 年月日至年月日制订、审核及批准验证方案; 3.2 年月日至年月日实施验证 3.3 年月日至年月日写出验证报告 3.2 验证用物品确认 洁净服、口罩、手套。

4验证过程 4.1洁净服准备 4.1.1洁净服、口罩、手套灭菌按湿热灭菌121℃30min见表1 5.1.2 A级洁净服清洗烘干、一次性口罩、手套,B级A级洁净服、一次性口罩、手套灭菌。 5.1.3 对准备好不同级别同批洁净服、口罩、手套试验前取样微生物限度检查见表3 5.2 更衣操作程序效果试验确认 5.2.1 洗手消毒见表4 洗手消毒按洗手7步骤清洗烘干手用75%的乙醇消毒,晾干后取样检查连续三次都要符合要求。 取样方法:接触碟法 判定标准:A级每碟小于1cfu ,C级不作规定。 5.2.2 洁净服更衣效果确认见表5 洁净服采用反折叠方式,洗手消毒后按更衣程序更衣、戴手套、口罩连续三次。 取样方法:接触碟法 取样点:洁净服(帽、前胸、前臂)、手套(左、右)、口罩 判定标准:3次试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在合格标准内,资料和录像显示出受训人3次更衣 试验的程序都是正确的,已证明受训人掌握了更衣程序及污染控制。 6. 偏差及漏项的处理 6.1 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出现偏差,应做出合理解释或针对相应的偏差项目进行整改,并进 行再验证。 6.2 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出现漏项,应及时对遗漏项目进行补验证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目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适用范围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4 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5 编制依据6 验证计划7 风险评估分析8 9 验证内容 10验证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1验证周期 页 28共页 1 第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页 28共页 2 第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页 28共页 3 第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1、概述 1.1我公司小容量注射剂车间2号生产线,按GMP2010版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因无法进行F≥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故采用除≤108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1.2培养基灌装验证是用和实际生产工艺相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包括生产环境),向安瓿内灌装经除菌过滤的培养基,然后将此模拟制品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以确认工艺过程的可靠性。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维生素C注射液(5ml:0.5g)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3验证次数 按2010版GMP附录1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设施,本次为规格为5ml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首次验证,故需进行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2、验证目的 2.1证明无菌生产区的设计及其设备布局,环境及卫生状态、人员无菌操作等各方面因素均能保证产品的无菌性。 2.2确定生产最差条件下仍能保证产品的无菌性。 2.3通过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法规要求。 3、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灌装生产线(二线)正式投入使用前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验证。 4、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 页 28共页 4 第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1.目的: 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并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2.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3.规范性引用文件: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由于某些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在建立微生物检查方法或产品的组分发生改变或原检查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4.验证实施: 4.4.1 试验前的准备: 4.4.1.1 试验用具的准备:将试验需用的试管、刻度吸管、薄膜过滤器、滤膜(孔径0.22um、直径50mm)、平皿、空三角瓶、称量纸等,用牛皮纸包扎好后,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30 min,在3天内使用。 4.4.1.2试验用培养基的制备:取适用性检查合格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等脱水培养基,按照相应的配制说明,用纯化水配制、分装后,在2小时内,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15 min,在3周内使用。 4.4.1.3试验用稀释剂/缓冲液、冲洗液的制备:取在有效期内的试剂,按照相应的配制方法,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等,用纯化水配制,加热使溶,过滤,分装,在121℃,灭菌15 min,在3周内使用。 4.4.2 试验菌的制备和稀释: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页眉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10ml) 2011年08月 (10ml)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方案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页脚

页眉验证小组成员 方案起草 方案批准

录目.......................................................................................................................................... 3 . 1概述.. (4) 验证目的2.页脚 页眉 3风险评估 (4) 4验证参考标准 (5) 5.验证范围 (5) 6.验证职责 (5) 7验证前提条件 (6) 8 验证批次和时间 (7) 9 验证步骤 (8) 10培养基的培养和检查............................................................................................................. 14 11试验结果评价........................................................................................................................ 14 12试验结果分析........................................................................................................................ 15 13风险的评估与接受................................................................................................................. 15 14验证结果评审和结论............................................................................................................. 15 15方案修改记录........................................................................................................................ 15 16再验证周期............................................................................................................................ 15 17附件....................................................................................................................................... 15

PET线无菌验证方案(WORD版)

PET包装 生产线 无菌验证方案 批准:审核:编制:

1.目的及要求 1.1本方案规定了PET设备无菌验证的必备程序。 1.2本方案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2.1新安装PET线无菌验证时; 1.2.2PET线大修后无菌验证时; 1.2.3PET线与无菌环境相关联部位进行改造、更换时; 1.2.4PET线出现严重质量问题需要重新验证时。 1.3本方案包括S1-S7过程,只有在新PET线安装后无菌验证时需要全部完成,其余情况适用时可根据设备维修情况减少过程。 1.4所有过程及结果必须记录,报告品控经理,并存档备查。 2.实验前准备 2.1无菌验证执行之前,需制定验证流程及时间进度表,并告知所有相关方。必要时需与外方工程师确认合同中规定的验证内容。验证前需对以下情况进行确认: 2.1.1了解机器安装进度 a.确认微生物方面内容 b.微生物实验室内部确认 c.微生物仪器确认(液体取样器,气体取样器,超净台,移液枪,振荡器等) 2.1.2确认水处理参数,保证供水质量稳定(主要为硬度,微生物,电导率,pH等) 2.1.3设备安装、大修完毕后,关注CIP/SIP/COP/SOP的运作,主要为化学品浓度(CIP,COP,SOP实验,连续三次化学品浓度稳定在范围之内),SIP温度参数确认,取样时间,顺序以及取样 点要与生产、设备部门、外方共同确认。 3.实验程序 S1着色测试(如设备存在自动COP系统功能时) 目的:验证灌装机内部清洗是否无死角 共18页第2页

进行着色测试前,运行COP/SOP,记录下喷头类型以及位置。 a.对比以往SOP喷头与现时喷头位置 b.通过图纸对比,来确认可能喷不到的点,以及关键区域的点,加以关注 c.准备染色溶液,进行着色实验,并且准备电筒,纸巾,对可能着色不到的地方进行确认。 染色溶液准备:52g可溶性淀粉(可用其它增稠剂替代),2g胭脂红(可用其它色素替代,数量 可调整,以清晰着色为准),2L纯净水溶解,煮沸后待用。 对微生物实验室中的杀菌锅,灌注系统,UHT系统(如有)的SIP温度,以及UHT保持管末端温度使用温度测试条进行验证。 实验过程:用背负式喷雾器将灌装机内装有自动COP喷头的所有区域进行均匀喷雾着色,操作不 方便的部位采用喷壶手动喷雾,确保所有区域均匀着色。之后启动设备自动COP过程,待设备自 动COP结束后观察有颜色残留的地方。检查喷头位置,调整到最佳状态,再次进行着色试验。新 线无菌验收时,请外方工程师将喷头调整到无着色残留为止。大修时,有颜色残留点作为手动泡 沫清洗之重点,并以文件形式规定这些重点,专人验证。 以上任务完成后,确认钢片位置,钢片位置必须包括着色残留点。 S2贴片测试(当设备具备SOP功能设定时) 目的:检验灌装机SOP效果 事先准备材料:移液枪(如图一)(1ml,0.1ml,0.01ml,推荐另配一把1-9ml)以及枪头各100 个,细菌悬浊液(除特殊说明,本方案中所提到的细菌悬浊液全部使用枯草芽孢杆菌),钢片50 片(如图二),钢片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制,自制规格为长×宽×厚=50×20×(1~2)mm,一端带 孔,孔径为6mm。100ml塑料圆盒(洗脱液盒)50个,不锈钢托盘3个,锡箔纸5卷,平皿(塑料 /玻璃均可),TSA培养基(胰酪胨大豆琼脂,枯草芽孢杆菌检测专用琼脂),3M胶带,扎带, 针筒(1ml,10ml各一个),振荡器(如图三)(可选),摇床(可选),三角瓶以制备培养基 以及无菌水,以及其他微生物实验室仪器耗材等。 接种环境: 确定一间远离生产区域和实验室的房间作为接种室,内部有恒温设施,温度计,湿度计,生 石灰(作为干燥剂),桌、椅各一张。出入此房间人员必须严格控制。钢片接种、空瓶、空盖接 共18页第3页

(整理)制药无菌更衣室设计图含压差值.

据此,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更衣通道,应根据生产性质、产品特性、产品对环境的要求等,设置相应的工艺设施,并且合理设计气流组织、设定压差和监控装置,以满足药品GMP 对净化更衣的要求。更衣房间的设置 将更衣的不同阶段用房间加以分开,如按换鞋(脱外衣),穿洁净衣(穿无菌内衣、无菌外衣)、气锁(洗手、手消毒)等分几个房间、最后一间气锁,起到隔离更衣区和生产区气流的作用。 更衣的分级 新版GMP要求“更衣后段的静态级别与其相应洁净区的洁净级别一致”。而更衣的后段,指的是穿洁净衣(穿无菌外衣)及随后的气锁。这些区域的洁净级别与其服务的生产区级别一致。而更衣前段区域,作为净化更衣的辅助区,需送入经过HEPA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有一定的换气次数,有一定的压力梯度,但属于不分级区。FDA有一个专有名词是CNC(即Controled not classified),又称不分级区。 更衣区的压差值 更衣区域作为人员进出洁净生产区的通道。其压差(气流方向)基本从级别较高区域向级别较低区域流动,各相邻气锁房间的压差以5Pa为宜,这样累计后,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不会太高,只要将不同洁净区域以及洁净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控制在大于10Pa即可,如压差太大,会造成空气通过门缝泄漏量的增大,同时对建筑隔断的强度要求也要增大。 关于更衣区压差监测 由于更衣的后段(穿衣+气锁)的洁净级别与生产区相一致。所以这两个区域必须监控其压差,故压差计将设置在这两个房间与其他区域之间。另外,根据洁净与非洁净区压差必须大于10Pa的要求,该区域与更衣前段区域的压差值应该大于10Pa。 关于退出通道设置 无菌药品,按GMP第32条,“必要时,可将进入和离开洁净区的更衣间分开设置”。退出通道的气流方向、洁净分区、压差控制等见典型更衣布置4。 强效药品的生产,如高致敏性、高活性、高毒性或LD50很小的药品,如需要限制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