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命制试题的策略》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命制试题的策略》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命制试题的策略》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命制试题的策略

《农村中小学科学命制试题的策略研究》试题组

【摘要】为使教师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命制试题的意义,制定命题考试管理制度,保障命题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命制试题的方向、目标,按照自主命题的六项原则,依照命题的十一个步骤有序开展中小学科学命制试题的工作,加强反思总结,自主命制出科学合理的高质量的试卷。

【关键词】自主命题命题方法策略

一、科学命制试题的意义

科学合理的命题不仅仅在期中、期末检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平时的知识检测、课课练、周周清、月月考等也有积极作用,对于教师实施分层教学也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能较好掌握科学命题。那么教师对教材分析、研究和深层次把握能力将大幅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对日常的教学进行课后反思,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做下去,全体教师的业务素养将得到质的提升,对全乡教育质量也将有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礼记·学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所以说,科学命制试题是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教法、学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重要方法。

科学命制试题是教学检查的前提,是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筛选、正确评价、有效命制试题的能力是广大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试题命制能力与有效作业、有效测试、有效复习等密不可分。

二、制度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对学校工作而言,就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制订《平村乡教育办公室考试管理制度》,可以健全、规范学校的命题及考试

工作,提高学校、乡教办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三、明确检测的性质、级别

明确检测的级别(课堂、单元、模块)、测试对象是谁、测试范围、测试时间、试卷的题型组成结构(填空、选择、判断、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根据检测的级别选定试卷的难度系数。

四、命题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考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目的不同,试卷编制的结构和试题的难度也应有所不同。平时的月考、单元检测、期中主要是诊断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及学业水平测试则主要是检查考生的学习水平,而高考、竞赛等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关注的是考试信度和区分度,目的各有侧重,命题要求自然不同。

2.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原则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和巩固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有用的基础科学知识。因此,命制的试题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题目本身绝对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同时语言表述要严谨规范,尽可能采用相应的学科语言。

科学性是命题的灵魂,命题要反映学科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应用性,力避“繁、难、偏、旧”,要兼顾新课程教材的融合,语言准确规范,设问指向明确。试题的设置切不可违背“科学性”原则。试题在语法和标点的使用上应该正确无误,按法定要求使用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从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可设计一些能充分体现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理论水平和科学精神等内容的试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人文性是指命题时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方面,应具有善心和爱心,在整体构思(包括难度分布、题型设置等方面)与具体题目的设计上,应面向全体学生,考虑他们的实际水平与思维方式,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利于他们发挥水平,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同时在材料背景与试题原型的选择与设计上应体现

公平性。另一方面,应适当结合社会生活中人文性的题材,编拟合适的数学试题,引导教学关注人类、关心社会,重视联系实际,发挥试题的育人作用。

科学性与人文性在中考命题中起着基础的作用,只有实现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层次性原则

试题的覆盖面要宽要全面,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重点知识重点考察,要保证试题在所测内容上具有典型性,杜绝偏题、怪题和超纲题。要做好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试题难度设计上,应根据考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性,按照教材内容的难易度,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编制具有一定梯度的不同层次的试题。试题本身要具有层次性,这主要体现在问答题中,即每一题中的各个小问题难度应有区别,要有一定的梯度,即使作为综合题呈现的难度大的题目,一般在其第1、2小题也应设计成较容易的问题(包括送分题),再往后面的小题,难度可逐渐增大:另一方面,整卷试题难度的分布要有层次性,通常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4.稳定与创新相统一原则

稳定性原则是指命题应从学生受教育的实际出发,在难度、方向、结构等方面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不宜一时一个花样,作过大的变化,命题改革应渐变而不宜突变,这有利于继承多年以来所积累的长处与形成的特色,有利于教学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试题改革的稳定进行,有利于逐步推进素质教育。

但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创新才是不断的、永恒的。创新意味着不满足现状、始终不渝的一种追求, 意味着内容、形式、结构、情景、设问方式等方面与以往的不同,它可以是新瓶装新酒的形式,也可以是新瓶装老酒或老瓶装新酒的形式,它给试卷带来活力,给教师带来喜悦、带来启发、带来冲击,看到新颖的试题有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如:设计良好的新情景题、开放题、探索题、综合题与小巧别致的填空选择题等等,是教师学生喜欢接受的。

命题思维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无论所选试题还是新编试题,都凝结了他人或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作为一种命题模式,往往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因此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试题的新颗性而试题的新颗性则主要反映在取材的新颖性、创设情景的新颖性和灵活性、设问的创新性以及考查知识、能力所占角度的独到性等方面。严格来讲,从大型考试的命题情况来看,在一份试卷中,至少应有30%的试题是新命题,才算较好地体现了创新性原则。

5.精炼与开放性相统一原则

试题语言表达精炼,即每道试题应该清楚地提出一个或几个独立而明确的问题,学生阅读题干后能够明确要求命题人的要求,即不存在理解题意的障碍。语干要简单明确表述一个问题,任何能够放在题干内的单词或陈述,避免在每个选项中出现。

开放性试题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自主探究留有可发挥的空间,开放性试题的优点是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学生在探究中的猜想,合情推理,直至演化为演绎推理,逻辑证明,这-过程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学精神的培养。开放性试题通过增加问题中的某些要素的不确定性( 条件开放,或结论开放,或设计思想开放),考核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水平,区别学生的认知层次和对知识的领悟程度,开放性试题内涵丰富,涉及科学知识面较广泛,且分值区分度明显。命题内容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试题的精炼与开放并不矛盾,精炼主要指题意的表达,开放主要指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具有包容性。

6.规范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原则

规范性原则是指成品试卷应符合试卷的规范,题头、登分表、说明、页尾标注等应正确规范,不缺漏,在题目的表述上应符合知识的规范与语言文字的规范,适当控制文字的数量,做到叙述简洁流畅易懂,标点正确,字母的斜体正体使用得当,图文匹配,题目不跨页等。

艺术性原则是指卷面布局合理,排列美观,要与小、中、高考相吻

合,试卷显露出质量上的优与排版上的美,它既表现为形式上的美观,图形上的对称,也表现为结构上的合理、表达上的简明,还表现在设问上的精巧,逻辑关系的自然融洽。和谐、优美既是一种整体性上的要求,也是一种风格上的追求。只有风格上的简洁、和谐、新颖、优美,才有可能创造出新而不怪、和中有致、有品位的高质量试卷。

五、按步骤自主命制试题

1.明确考试目标

学校的各种考试都有一定的目的,但“能力立意”是其灵魂。从考试目的上来说,考试分成三大类:普通基础过关性考试、常规的阶段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由于各种性质的考试,其目的不同,那么命题的难易程度、各类知识的比例、试题形式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命题前必须明确考试目的,把握难度及区分度。

例如:选拔性考试的小升初、中考、高考,因为含有一定的选拔性质,所以试题难度和区分度都要加大。

2.遵循教学目标,了解并熟悉考纲

遵循《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命题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要求依据教材提供的材料和能力培养进行命题,即不超纲。通过考试强化教与学,强化教学目标得到具体落实。按照课程标准以及考试说明等,依照不同考试种类命制试卷。

由于每年的考纲和教材都有有一些变化,所以教师要避免犯经验主义错误,仔细研读新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根据新形势下的考题特点,出高质量的试题。

3.列出命题的考点与能力要求层次的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由考试考查及目标检测命题过程中,为了保证命题题目在内容上全面、准确,在能力目标分配上得当,而根据考查内容、时间及能力权重要求制定的一个测量认识目标达成度的命题蓝图设计;同时也分析测量结果的一-个重要工具。

从操作来看,双向细目表就是对考试大纲的细化研读,明确每一道小题的考点、分值和是否紧扣课本。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的整张试卷不会

出现考点重复和遗漏的问题。

具体来说,命题者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细目,制定出命题、制卷的具体计划,如检测内容、题量、题型、时限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对考什么,怎样考,列出考点与能力要求层次,以便试题评讲更有利于考点复习,以达到学生知识巩固的目的。

4.编制试卷内容,符合教学实际

首先,要明确出题的范围。例如我们数学学科,六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与圆有关的周长和面积;通过介绍圆周率,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所以,先明确范围,才能真正做到“教什么就考什么”。

然后,我们要研读教材,积累素材,紧跟时事,命制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情的试题。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原题,影响考试的公平性。最后,我们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要从教学水平的实际出发,本着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命题梯度、由单项到综合的顺序编排,使应试者在答题时能较好地发挥。

5.组配试卷

试题拟好或选取好后要根据题型安一定的顺序进行编排,如数学按: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综合实践、解决问题的顺序排列;每各大题又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形成梯度,组配成卷。并且将试卷的内容划分成一定结构,如语文的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习作。并编排一定的卷首、卷尾语、指导语,如:“小小神算手”、“小小操作家”、“生活小能手”、“亲爱的小朋友们,请轻轻地对自己说:‘我能行!’请认真答题,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6.审查,修改,筛选、复核试卷

试题拟好后要逐题进行审查,修改,筛选,复核。防止出现考点重复现象,重点难点及热点知识最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试的类型去检查

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但答案要科学、准确、合理。

审查时应重点关注各试题内容的彼此独立,不能出现有答案暗示或引导答案线索的问题。在试题文字表述上,要力求简明,寓意明确,用词准确,解答要求清楚具体,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明白答题思路,从哪几个方面去思考,答案用什么形式表述。试题所提问题的方式、设置解题任务的情景要新颖,不落俗套;试题的形式要多样,但活而不怪,多而有序,是非清楚。试题的正确答案要有定论,涉及内容不应有争议。可以设计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这样符合新课程提倡的开放性、可选择性的原则。

7.预测难度

组卷完成后,根据前面预测的试题的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再结合考试目的,适当调整若干试题的难度、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使全卷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与考试目的的难度系数相符。

8.试答试题

命题结束后,命题人或命题组成员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一般情况下,用于学生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试卷时间的2倍左右。

9.调整试题内容

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可根据答题实际时间的需要,对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作出必要的调整,制定评分标准。

10.制定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要包括参考答案、分值比例等,答案的难度与长度应该与配置的分数对等。

11.完善修改、积累实测数据,编制教研简讯

老师对每道试题试做后,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学生水平做出预估,写出预测分数。操作时候,最好是几个老师独立评判,最后合并分数取平均值。在考试实施后,应该采集实测数据并与预测数据对比,分析吻合与差异的原因并写出。这样,就为将来命题留下十分可贵的实验数据

作为参考,有利于准确把握未来命题的尺度。

试卷检测结束,阅卷结束,收集教师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仔细研读试卷质量分析报告,找出与命题有关的内容,写出本次试卷命制的工作总结或反思,差缺补漏,使下一次试卷命制更上一次楼。长此以往,命制试卷的能力、经验、质量将不断的提升。

六、根据指标衡量试卷质量

衡量试卷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

1.信度

试卷的信度是表示试卷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影响试卷信度的因素有:①试题的难度。过难或过易的试题都会降低试卷的信度。

②题目的数量。试卷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因为题目数量增多,尤其是同质题目增多,在每道题目上的随机误差将会互相抵消。③题目用语的准确性。题目用语不标准、不准确也会降低试卷的信度。试卷的信度值必须在考后才能计算出来,而且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为提高试卷的信度,教师在命题时应尽量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使试卷的信度值尽可能高。

2.效度

试卷的效度是衡量考试结果与预定要达到的考试目标相符合的程度,效度反映了试卷的有效程度。我们要关注试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反映的是试卷是否按《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各部分内容特别是教学重点内容得到合理的分配:结构效度反映的是试卷中的图文结构、题型结构和试卷的排版印刷质量是否合理等。

3.难度

难度是指试题或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试题或试卷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适合程度的指标。试卷难度应该根据考试的目的来选定,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检查性的考试,难度不宜过大,- -般控制在0.8~0.9 为宜: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全卷难度一般为0.75左右:对于选拔性考试,全卷平均难度在0.6左右能够产生较好的选拔效果:而数学竞赛试卷,难度应控制在0.3-0.5为宜。难度适当的试卷分数应呈近似正态分布。

4.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或试卷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区分度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控制试题难度来实现的。如果试题太难,优生和差生都答不出来,就没有区分度可言:如果试卷太容易,优生和差生都能答出来,同样没有区分度。只有合适的难度才会有很好的区分度。实践证明,,难度值为0.5的试题具有最好的区分度。但在实际编制试卷时,不可能要求所有题目的难度值均为0.5.所以,当我们要求考生的成绩呈正态分布时,试题难与特别容易的试题较少,接近中等难度的试题较多,此时全卷难度接近0.5,这样的试卷才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附:试题的区分度计算步骤。区分度指数在0.3~0.7之间,则表示难易适度,区分性较强。区分度计算公式为: DI=(U-L)/N

U:高分组答对题目人数;L:低分组答对题目人数;N:每组人数

总之,学校、教师应提高对科学命制试题的正确认识,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命题的意义与价值,行为上充分掌握命题的方法与技巧。不断加强命题研究,提高命题能力,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带领学生跳出题海,有的放矢地精讲精练,轻负高效地达成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教师命题技能的培养——教师科学化自主命题调查报告《化学教育》王换荣陈德坤陈国学2012年第11期72-76 共5页

2.自主命题,提升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之友》赵立春 2020年第8期80-82 共3页

3.一线学科教师自主命题要领的研究——以小学语文为例——作者胡昌升《第二课堂(D)》2020年第2期64-65 共2页

4.张同君.中学数学解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任子朝.高考能力测试与试题设计(数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6.王兴宇.数学竞赛的命题方法初探[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5(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