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中国近代160多年的历史回顾,更是当代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性质要求课程教学必须突出其对高校学生的科学历史观的培养功能;任课教师也应当以唯物史观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最终使高校学生能够学会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来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真正深刻地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和人民作出“三个选择”历史必然性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历史观
1 “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
尽管课程开设已有几年时间,但当前高校许多学生仍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历史课程,即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这160多年的时间里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课程。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并不是单纯的以它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这门课程的名称为依据,而是要看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开设的一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为了强化“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基本任务,并将“纲要”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等列为该学科的的研究范围。从这门学科的增设及其研究范围以及“纲要”课程教学目的来看,“纲要”课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政课。
当代高校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兴起,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四个多样化”的局面,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四个多样化”,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它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纲要”课程是向学生传播唯物史观的重要渠道和阵地,有助于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唯物史观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才可以使青年学生们在纷乱繁杂的信息时代分辨出是与非、对与错,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同时也为那些立志从事史学研究的青年初步奠定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史学理论研究方法。
总之,当前“纲要”课程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纲要”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所必需的,应当以唯物史观作为其根本教学任务;第二,是实现“纲要”课程具体教学任务所必需的,“纲要”课程若要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和“三个选择必然性教育”,必须同时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第三,是实现高校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因为唯物史观教育能为高校学生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当前“纲要”课程教学中在科学历史观方面的问题
2.1 教材信息简略、抽象,重复性高,基本线索单一化,为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培养设置了数道无形障碍。
“纲要”课程囊括了中国近现代160多年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历史发展规律,涉及的内容信息量如其说过大,还不如说过于简略;其内容与中学的历史课本的教学内容相对照,应该说重复的内容较多,致使很多学生认为中学已经学过的知识,现在没必要再学一次,在思想意识上不经意间筑起了唯物史观培养的无形路障;从“纲要”课本内容剪辑和编排上,基本线索高度中心化或单一化,也很难寻觅出明确的科学历史观的叙事分析思路。因此,当前“纲要”课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方面
的需要。
2.2 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信息量大,难以承载培养学生科学历史观之重任
高校是当前中国社会唯物史观教育的主要场所,“纲要”课程是当前高校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与“纲要”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相反,目前“纲要”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四门必修课数“纲要”学分和课时配置最少。因为大多数高校的“纲要”课的学时安排为36课时,在书本内容多,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时间短的情况下,授课老师很难进行合理的安排,更难以组织有效的唯物史观实践教学活动。现实中“纲要”课程的教学,要么任课教师为了赶时间而教学,要么在已经高度被压缩的“纲要”教材内容基础上再次压缩、剪裁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以面对课时紧张的现实;而唯物史观的实践教学安排,如果不是在课内组织学生看一场有关近现代史的教学影片,就是泛泛地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地参观革命遗址或纪念场馆
以充当实践教学活动。
2.3 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和培养自身科学历史观的兴趣
如上所述,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很多老师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在较少实践教学安排的情况下,侧重于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对历史观点的评价,削弱了课程的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对“纲要”课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大班授课,和概念、实事、观点记忆性的结课考试,很多高校学生都是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在平时几乎忽略了这门课的存在。可以说当前现存的教学方式,降低了这门课的实效性,无法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
2.4 授课老师知识结构不完善,有关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当前,部分授课老师缺少唯物史观明确的教学目的,甚至忽略了以唯物史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也有一些老师往往墨守教材中的一些过时观点,对近些年史学界有关唯物史观的探讨和新论点置若罔闻;也有一些老师出于对唯物史观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而偏好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前近现代史领域一些偏离唯物史观的观点没有应有的态度。
3 加强“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学的若干思考
3.1 适当调整、取舍授课内容,增强科学历史观培养方面的针对性
有专家指出,授课老师必须坚持“突出主线,把握核心,认识规律”的原则,正确地把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项根本性的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授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或者方向,联系高校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问题,针对经济全球化和人文多样化的特点与趋势有选择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特别是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更好地发挥授课老师个性化教学的优势,以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科学历史观培养方面的针对性。
3.2 明确教学目的,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运用科学历史观分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