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考前心理辅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生考前心理辅导

对于我们学生来讲,考试似乎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竞争与考验。考试不仅仅是文化素质的角逐,也是身体素质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然而在现实中有许多同学一临近考试就会出现心悸紧张、食欲不振、精神体力极度疲劳、学习效率低下等“考试综合症”现象,尤其在中考这种以一次性分数为标准的选拔性考试中更是如此。所谓“十年寒窗苦”,经过顽强、甚至是痛苦的拼搏,站在中考的十字路口,心理负荷自然加大,不产生心理压力是不现实的,心理压力过大,会使一个人处于—种不安、焦急、烦躁、恐惧的情绪状态之中,导致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心理学上曾设计过一个实验,叫走迷宫。请来一些志愿者,把他们的眼睛蒙上,要求用一根带有反馈效应的木棒,根据迷宫的设计路线慢慢地凭自己的触觉走出去,一旦进入死胡同,木棒就会发出警醒的声音。其实,要走过这个迷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常规也需要30分钟左右,但对其中的一组被试声称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了,并时不时地提醒他们时间。当那些被试在实际操作中屡屡发生错误时,他们开始出现焦虑情绪,而且越急出错越多,直到40分钟也没有走出来。接着,又请了一些志愿者,这次没有向他们提出时间要求,只是说尽他们各自的最大能力就可以了。没想到,最快的只用了17分钟就顺利地走出迷宫,而且大多数人都在30分钟内完成了任务。最后一组什么要求也没有提,只是让他们自己通过迷宫,平均也用了35分钟时间。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三组完全不同的结果?当然就是心理压力!

那么什么时候个体的潜力能发挥得最佳呢?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

实践研究得出了作业绩效与焦虑水平的曲线关系图。他们认为焦虑水平太低或太高时,作业绩效都不好,只在中等的焦虑水平时,作业绩效最佳!走迷宫实验中那一组被鼓励“尽最大努力”就是一种中等压力,可见,适度焦虑是提高应试能力的“催化剂”,而过度焦虑则会形成考试焦虑症,它是影响应试能力的“拦路虎”。也就是说:正常范围内的心理压力或适度焦虑往往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促进思维的活跃程度。处于“零压力”的思想状态下,只能是懈怠松弛,创造性的发挥更无从谈起了。

(一)考试动机过强,

有些同学对考试看得过重,把考试当作赌注,过分担心自己的出路问题,似乎在眼前只有两条道路,一条通往天堂,一条通往地狱。在这种“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思想指导下必然存在着患得患失的心理,这种心理较多发生在学习成绩较好、自我要求甚严的同学身上,他们自尊心、上进心强,比较敏感,动辄联想到一旦考试失败后的悲惨结局。这种心理还较多出现在平时学习非常刻苦但是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身上,他们长期经历失败,一心想“出人头地”,结果考试动机过强,功利性过强,反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限制了自己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二)期望值过高

过高的期望值来自各方面:有父母的殷切期望,老师的严格要求,同学的激烈竞争,还有自己的迫切的内在心理要求。对自己要求高,本来是好事,但过犹不及,“我一定要考上某某重点中学”、“这门学科我—定要考到多少分”诸如此类的军令状只能陷入自己设计的心理陷阱中去,给自己徒添无尽的烦恼,、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平时单科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得分却不是很高,究其原因,单科成绩突出的学生往往对该科抱有很高的期望值,特别希望这个“拳头产品”能给自己的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一旦在考试中遇到一点困难或意外,容易陷入急噪、焦虑、失落的情绪中,可见,考试焦虑症产生的主

要原因是同学对考试的认识、对自我的评价不当。当然还有其它一批原因,如考试准备不充分,少数同学缺乏认认真真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考前并没做到胸有成竹,还存在知识和能力上的漏洞,必然心虚气短,容易紧张、忧虑;此外还有身体或生理的原因等等。考试要考好关键还在平时的努力,还有考前心理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