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之比较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之比较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之比较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之比较

班级:五年制一班学号:201602010148 姓名:龚亮宇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均是温病治疗的方剂,均用于温病后期,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的治疗,两方又有什么渊源呢?

一、从药物组成看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

(一)黄连阿胶汤(引《温病条辨》)

黄连四钱黄芩一钱阿胶三钱白芍一钱鸡子黄三枚

本方为《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只是用药剂用量有所变化。方中以黄连、黄芩苦寒清热,泻心火,坚真阴;鸡子黄交通心肾,养心而滋肾,安中焦,补精血;阿胶、白芍滋肝肾,养真阴,抑亢阳。诸药配伍,上泄心火,下滋肾水,为泄火育阴、攻补兼施之方。吴鞠通分析该方“以黄芩从黄连,外泻壮火而内坚真阴;以芍药从阿胶,内护真阴而外捍亢阳。名黄连阿胶汤者,取一刚以御外侮,一柔以护内主之义也”。

(二)连梅汤(《温病条辨》)

黄连二钱乌梅三钱(去核)麦冬三钱(连心)生地黄三钱阿胶二钱本方由《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去黄芩、芍药、鸡子黄加乌梅、生地黄、麦冬而成。方中以黄连苦寒清心火,阿胶、生地黄滋肾液;麦冬甘寒滋阴。方中乌梅与黄连相合,有酸苦泄热之效;乌梅与生地黄、麦冬相合,有酸甘化阴之功,充分体现了暑温后期“再用酸泄酸敛”的治疗原则。诸药合用,可使心火清而肾水复,即所谓“泻南补北”之法。

(三)总结

黄连阿胶汤证与连梅汤证均系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部位同在心肾,但二者主症不同,故治法亦异。黄连阿胶汤证之主症为心烦不得卧,即以失眠为主,此因本证真阴亏损,邪热扰心所致,故黄连,黄芩同用,以加强泄火之力;而连梅汤证之主症为消渴不已,其邪热较之上方证弱而阴伤显著之故,因此,生地麦冬、乌梅与黄连同用,侧重酸苦泄热,酸甘化阴而生津止渴。

二、从临床应用看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

(一)黄连阿胶汤的临床应用

1、精神神经系统疾患

其治疗范围包括神经官能症、抑郁证、焦虑证、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症、老年痴呆等等。这些疾患临床上多伴有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失眠表现。苏氏用此方加夜交藤、酸枣仁、五味子、炙远志治疗顽固性失眠64例,1剂即效者47例,最多服3剂,均获近期治愈。周氏用此方加生地治疗顽固性失眠18例。谭氏治疗42例焦虑患者,痊愈10例,显效23例,好转8例。李氏用此方治愈一抑郁症患者及一阿狄森氏病患者。现代名医朱师墨治疗一七旬狂躁患者,运用此方加龙胆草、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生地滋阴凉肝。清心宁神,取得显著疗效。由日夜不眠到服药三剂即能睡2—3小时。陈氏等用黄连阿胶胶囊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并与尼尔雌醇组比较,前者较后者疗程短,副作用小,并且远期疗效好。邓氏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8例,并与服西药都可喜组7例对照,结果证明疗效可代替都可喜,且价廉经济。此外,某些患者精神紧张或惊恐后,可表现为心悸,心律失常亦可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刘氏报道用此方加味戒断阿片瘾8例。经治疗后,烦躁、精神不振、夜不能寐等瘾发症状得到

完全控制。

2、各种出血性疾患

黄连阿胶汤所治疗出血性疾患范围亦较广,包括咳血、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紫癜、崩漏、血精症等几乎所有的出血性疾病。其中以治疗脓血痢、崩漏方面报道较多。近代名医陆渊雷用此方治疗“淋沥症,小便热如汤,茎中掀痛而血多者。”陈亦人亦用此方治“诸失血,心悸身热,腹痛微利,身体困惫,面无血色或面热潮红。”杨氏用此方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马氏等用此方加生地、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治疗青春期子宫出血58例,痊愈38例,显效29例,好转9例。陈氏、万氏用此方治疗肠伤寒出血,阎氏用此方加山药,焦查,滑石等治疗小儿阴痢35例,94%在一周内痊愈。此外,还有报道用此方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咯血及血精症。日人报道曾用此方治愈眼球出血三例。

3、热性疾患

外感病方面,游氏用此方治疗麻疹后期心中烦,如灼如绞多例。此外有用本方治疗风温、温热证的报道。日人汤本求真用此方治疗痘疮烦渴不寐者有奇效。乔氏用此方合自虎人参汤化裁治疗50例糖尿病,有23例症状消失,空腹血糖及尿糖定性正常。亦有用此方加生她、枸杞子治疗一消渴病下肢破溃者,烦躁,烘热,口苦,不寐,七剂后烦躁感消失,夜已能寐,下肢沉重感减轻。后以新四妙散( 怀牛膝、丹参,赤芍,石斛) 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一年余,血糖恢复正常,下肢活动自如。临床上此热证还经常表现为口腔咽喉部疾患。陈氏等运用此方治疗慢性口疮50例。宁氏等用此方加肉桂治疗慢性咽炎85例疗效观察,对慢性单纯性咽炎疗效最好,近期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9%,

对慢性肥厚性咽炎疗效较差,近期治疗总有效率80.6%。现代报道中关于口疮、舌炎、失音证的报道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此外,还有用于治疗产褥热,现代名医刘医刘渡舟曾用此方治愈一真热假寒之下肢厥冷症患者。4、其它

此方还可用于治疗性功能障碍及某些免疫性疾患,姬氏报道用此方加减治疗阳萎早泄80例,治愈36例,好转40例,无效4例。王氏用此方治疗白塞氏综合症。

此外,某些皮肤病亦可用此方治疗。如顽固性皮炎、银屑病、掌跖脓疱病等。

综上所述,黄连阿胶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二)连梅汤的临床应用

1、消渴(糖尿病)

连梅汤治疗的主症是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的消渴,故连梅汤对于临床2型糖尿病具有极佳的疗效。韩笑、朴春丽用此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40例,其中显效14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达87.5%。现取一病例如下:杨某,女.43岁.1993年4月26日初诊。夙患“糖尿病”五载,经常服用“逍逍丸”,“优降糖”“D-860”等,病情时有反复,本人精神颇为苦恼,有厌世轻生之念。刻下,口干渴欲饮,小瘦频多,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红少律,苔薄黄,脉沉细数,查尿糖(+++)、空腹血糖18.4mmol/L,责之素体阴虚,燥热律伤,精微不固投连梅汤加味。处方:黄连g乌梅1,生地25g,麦冬20g、天花粉20g英肉12g 牛膝15g。5剂药后口渴大有好转、尿量基本正常,复查尿糖(+),苔脉同前,守方继进10剂,精神转佳,烦热已除,口渴,查尿糖(-)空腹血糖7.2mmol/L,

嘱取猪胰三具焙干,研粉装胶囊,每粒,1日3次,注意饮食忌宜,定期检查血、尿糖,追访半年,一切正常。

2、各种炎性疾患

针对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凡属阴虚火旺证者,连梅汤的使用也具有良好的疗效。黄霞平曾用此方治疗80例口灼综合征,显效22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80%。韦子章也用此方治疗慢性咽炎50例,其中治愈25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88%。此外,还有用连梅汤治疗外伤所致胞睑肿胀的病例,这些证型多属火热内盛,劫伤阴液,3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6%。

针对胃炎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阴虚证,连梅汤的应用具有不错的疗效,吕欣华用连梅汤加味治疗54例胃炎患者,加味:脾虚气滞型加党参15克,广木香6克,获苓10克,炙甘草5克;肝肾阴虚型加北沙参、石斛各15克,川楝子10克,生甘草5克;脾胃湿热型黄厚朴各10克,生甘草5克,肝胃不和型加柴胡、白芍、枳壳各10克,炙甘草5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1.1%。除此以外,连梅汤配合自我点穴治疗慢性结肠炎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其总有效率高达95%。

3、细菌性痢疾

连梅汤对于细菌性痢疾效果极佳。对于细菌性痢疾,其基本方为:乌梅20g,白芍、沙参、生地、石斛各15g,黄芩12g,木瓜、太子参各10g,黄连、阿胶(烊化)各9g。腹胀厌食加枳壳木香各9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服药3~6d 统计治疗结果。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此方对于细菌性痢疾效果突出,总有效率高达100%。

(三)总结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均善于清心火,滋肾水,现代应用于各自热性疾患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黄连阿胶汤更善于治疗失眠不寐等精神疾患,对出血性疾患亦有良好疗效;而连梅汤善于治疗消渴病,对细菌性痢疾效果极佳。

参考资料:

1、连梅汤加味治疗灼口综合征80例临床观察 [期刊论文] 黄霞萍- 《口腔医学》2007年11期

2、连梅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 [期刊论文] 吕欣华- 《浙江中医杂志》1996 年期

3、连梅汤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40例 [期刊论文] 韩笑,朴春丽,仝小林- 《中医研究》2010年6期

4、连梅汤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SREBP-1c、FAS表达的实验研究 [会议论文] 朴春丽,韩笑-2013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中德代谢综合征高层论坛

5、连梅汤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On T2DM treated by LianMei decoction [期刊论文] 韩笑,朴春丽,仝小林- 《中医临床研究》2010年3期

6、连梅汤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36例 [期刊论文] 蔡安和,黄艳辉- 《中国中医急症》2008年6期

7、黄连阿胶汤现代临床应用概况 [期刊论文] 刘畅,霍红,田明,关健,韩瑞伟- 《医药前沿》2012年10期

导赤散

导赤散 英文名称:daochi powder 定义:同名方约有24首,现选《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组成:生地黄、甘 草(生)、木通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导赤散是清心利水养阴的中成药,应用广泛,由于剂量小,也相对适宜小儿服用。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等等症状。 目录 方名

导赤散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 异名 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分类 清热剂-清脏腑热 组成 生地黄(6克)木通(6克)生甘草梢(6克) 竹叶(6克) 【方组趣味记忆】草地通竹。解:草(生甘草梢),地(生地黄),通(木通),竹(竹叶)。 功用 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之。)亦可用治腋下汗出症(左腋下汗出较多). 用法 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禁忌 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方歌 1.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2.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方论 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方解 该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心火上炎而又阴液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化裁 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阴虚较甚,加麦冬增强清心养阴之力;小便淋涩明显,加扁蓄、瞿麦、滑石之属,增强利尿通淋之效;出现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 附方 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附注 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1)本方在《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运用范围,用治小便赤涩淋痛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导赤散。”可见本方理论与运用,皆是逐步发展而成。 (2)本方证病机,钱氏只言及“心热”,或“心气热”,未言及虚实,可见不宜以虚火或实火言之;再者,他在《小儿药证直快·脉证治法》中虽提到“心气实”一证,但用方泻心汤仅提到黄连一味,与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不同,说明本方证不应是实火。另一方面他在该书卷三之“目内证” 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说明本方证

黄连阿胶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黄连阿胶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在不同年龄层次中或多 或少存在睡眠质量下降,甚至有失眠的现象存在。笔者通过在大量的临床患者中 发现出现失眠年龄多在55岁左右,尤其以阴虚火旺型多见。通过用养阴为主的 治疗方法对这类型的失眠起到了显着的疗效。 关键词:黄连阿胶汤合六味地黄汤;阴虚火旺型失眠;临床观察 临床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用黄连阿胶汤和六味地黄汤效果显着,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的相关标准自拟包括症 状体征:心悸不安、心烦不寐、腰膝酸软伴头昏耳鸣、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2)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在3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9岁。 (3)排除标准: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心悸不安、心烦不寐等类似症状如心脏病、 恶性肿瘤等继发性失眠等。 2、治疗方法 (1)方剂黄连阿胶汤和六味地黄汤治化裁 (2)组成:黄连6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阿胶15克鸡子黄2枚熟地30克山萸 肉15克山药15克丹皮15克泽泻10克 临证加减:大便不畅、小便黄加大黄1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竹叶10克 乏力汗多加玉屏风散: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胸闷加瓜蒌15克薤白10克 3、疗效标准和治疗效果 (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的相关标准,严格对照。(2)治疗结果: 疗程最长28天,治愈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0% 4、病案举例:患者张某男68岁。2013年6月20日在门诊就诊。患者诉:腰膝 酸软、头昏乏力、出汗心烦,每当夜幕降临心中就无名烦乱入夜不寐,就寝后辗 转反侧,随之即频繁小便,有时折腾至天明,即使间断小睡亦是做梦连连,甚者 淫梦频频,睡眠质量差,醒来后时时感疲劳乏力,精神萎靡不振。曾口服黛立新、安定等药物,疗效不明显。可见舌红少苔脉细数。 综合症状及主诉,诊断为心肾不交证。其为肾阴不足心火亢盛引起。“腰为肾之府”,肾阴虚腰府失去濡养就引起腰膝酸软乏力。心火亢则火扰心神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尤其是春梦连连。给予黄连阿胶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十剂后临床症状明显 改善,后续巩固2周后患者安然入睡,诸症豁然,随访1年未见复发。 方解:六味地黄丸中熟地甘柔补血治肾填精为君药,枣皮滋养肝肾而固肾气,山药健脾益胃以助气化,泽泻淡泄肾浊茯苓淡利脾湿,二味合用以引浊邪下行起 推陈出新之用。丹皮凉泄肝火,以利枣皮养肝。综观全方补写结合,治疗肾阴虚 之经典方剂。黄连阿胶汤中黄连配伍黄芩以泄心火,阿胶为驴皮熬制而成,为血 肉有情之品能够大补真阴,鸡子黄为生鸡蛋蛋黄亦为血肉有情之品,具有滋养肾 阴的作用,取用时将蛋黄与蛋清分离,将蛋黄另盛搅匀备用,芍药用白芍一可养 阴帮助阿胶、鸡子黄滋养肾阴,另一方面白芍性寒,可以帮助黄连、黄芩清心火。 体会:二方之中阿胶、鸡子黄均为血肉有情之品,上两味皆不入药煎。先将

8中医儿科口诀

中医儿科口诀(刘文澄编) 2007-05-25 10:00:23 中医儿科学口诀 1咳嗽 风寒咳嗽,咳嗽频作痰白稀,喉痒声重鼻流涕,恶寒无汗身酸痛,金沸草散方无欺。风寒夹热咽喉痛,宣肺清热三拗汤加黄芩。风热咳嗽痰粘稠,口渴咽痛流浊涕,头痛发热身微汗,疏风清热桑菊饮。痰热咳嗽多粘稠,面红目赤口苦渴,溲短便干脉滑数,清肺化痰清宁散。阴虚燥咳咳无痰,口渴咽干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润燥沙参麦门冬汤。 2肺炎喘嗽 风热闭肺轻证银翘散,重症麻杏石甘汤。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阴虚肺热沙参麦门冬汤。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 3哮喘 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合葶苈丸。外寒内热定喘汤。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4鹅口疮 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5口疮 脾胃积热,凉膈散。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 6泄泻 伤食保和丸。风寒藿香正气散。湿热葛根黄芩黄连汤。脾虚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伤阴连梅汤。伤阳参附龙牡汤。 7厌食 脾虚失运,曲麦枳术丸。胃阴不足,养阴增液汤。 8积滞 乳积,消乳丸。食积,木香大安丸。脾虚夹积,健脾丸。 9疳证 疳者甘,过食肥甘。疳者干,肌肤枯瘦。疳气,面萎黄,毛发稀疏脾气强,资生健脾丸。疳积肚膨胀,毛发也稀黄,疳积散是方。干疳,皮肤干,皮包骨头大肉脱,腹凹如舟有低热,益气补血八珍汤。兼证还有疳肿胀,身肿溲短面无华,温阳利水五苓散。 10惊风 急惊风感受风邪,感受风热咽必红,咳嗽流涕又头痛,神昏惊厥当清热,熄风镇惊银翘散。湿热疫毒起病急,突然壮热神志昏,惊厥抽搐又腹痛,呕吐惊厥便腥臭,方用黄连解毒汤。惊恐惊厥面时青,惊惕痉厥大便青,震惊安神抱龙丸,或者安神丸也可。慢惊身疲面色黄,嗜睡露睛大便稀,不欲饮水面浮肿,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阴虚风动面潮红,虚烦神疲手心热,舌光无苔津液亏,方选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三甲复脉汤。 11肠道虫证 蛔虫使君子散。蛔厥证乌梅丸。 12小儿水肿 风水相搏,水肿多从眼睑始来势迅速遍全身,恶风、发热肢酸痛,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湿热内侵小便黄稍有浮肿不明显,三妙丸合导赤散。肺脾气虚面少华,倦怠乏力浮肿轻,参苓白术玉屏风。脾肾两虚,全身浮肿腰下甚,便溏脘胀神倦冷,腰酸怕冷尿清频,温肾健脾真武汤。水气凌心肢浮肿,心悸胸闷不能卧,口唇青紫指甲绀,己椒苈黄合参附汤。水毒内闭全身肿,尿少或闭头晕痛,恶心呕吐又昏迷,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13感冒 风寒感冒轻证葱豉汤,重者荆防败毒散,风寒咳嗽用杏苏散。风热感冒热重银翘散,咳嗽明

中药名方:阿胶滋补治病

中药名方:阿胶滋补治病 【黄连阿胶汤】 本方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全方由阿胶、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组成,治阴虚血少,心阳亢盛,心火上炎所致之心中烦,不得卧。 阿胶补阴,滋阴和阳;黄连、黄芩清心中烦热;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之中收敛阴气;鸡子黄佐黄连、黄芩,于泻心火之中补养心血。全方配伍心肾交合,水升火降,心火下降,心阴心血得养而心神安宁。 本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重要方剂,治疗阴血不足,心火独亢所致的虚烦不得眠,疗效显着。 【芎归胶艾汤】 芎归胶艾汤,首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本方由阿胶、川芎、甘草、艾叶、当归、干地黄、芍药等七味组成,治妇人冲任虚损,月经过多,甚则崩漏不止,或妊娠胎动不安、下血、腹痛,或产后下血淋漓不断。 本方以阿胶补血止血,艾叶温经止血,二药相伍为君,调经安胎,治崩止漏;地黄、芍药、当归、川芎(即四物汤)为臣、佐药,补血调经,兼活血调血以防日久留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血止血,调经安胎之功。 【黄土汤】 黄土汤,载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本方由阿胶、灶心黄土(一名伏龙肝)、生地、黄芩、炮附子、甘草、白术等七味组成。临床用

于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而见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不鲜,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黄土汤可治疗诸出血证,尤其以便血为主。 本方以灶心土为君,温中止血;以白术、附子为臣,温脾阳、助中气,以恢复脾统血之功;佐以阿胶、生地滋阴养血止血,合黄芩可制约白术、附子的温燥之性,合白术又免阿胶的滋腻呆滞碍胃;甘草调中为使。诸药配合,寒热并用,标本兼治,刚柔相济,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阳。本方疗效确切,深受后世医家之推崇。在唐、宋时期的大型方剂类专着中都有同类方剂的记载,可供现代医家参考。 【茯苓丸】 南宋医家杨士瀛指出: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肠道,阿胶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肠道的服之则能平安。由此可知,大便泄泻、下痢皆可以阿胶配伍其他药物组方论治,尤宜于脾气虚寒和产后泄痢。 茯苓丸,见唐《外台秘要》引《必效》方。本方由阿胶、黄连、茯苓组方,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等证。 泄痢久则伤阴,故以阿胶养血补阴以扶正;黄连苦寒,燥湿止泄痢,合阿胶则燥而不伤阴;茯苓健脾和中。合用之,燥而不伤阴,润而不滞脾。 【补肺阿胶汤】 补肺阿胶汤由阿胶、牛蒡子、甘草、马兜铃、杏仁、糯米六味组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 文章目录*一、黄连阿胶汤概述*二、黄连阿胶汤功能主治*三、黄连阿胶汤服用方法*四、黄连阿胶汤副作用*五、黄连阿胶汤注意事项*六、黄连阿胶汤药典记载 黄连阿胶汤概述 1、定义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为安神剂-交通心肾剂。具有扶阴散热之功效。主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邪火内攻,热伤阴血,下利脓血。 2、别名黄连阿胶汤。 3、组方黄连3克、阿胶9克、黄芩9克、鸡子黄2枚、白芍9克。 4、制法水煎2次,阿胶烊入,用生鸡子黄调入药汁。 5、性状水状,色黄褐,味苦。 黄连阿胶汤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养阴泻火,益肾宁心。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方中黄连泻心火,阿胶益肾水,黄芩佐黄连,则清火力大;芍药佐阿胶,则益水力强。妙在鸡子黄,乃滋肾阴,

养心血而安神,数药合用,则肾水可旺,心火可清,心肾交通,水火既济,诸证悉平。 2、临床应用本方临床常用于顽固性失眠症、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慢性溃疡性口腔炎、失音、支气管扩张咯血、青春期子宫出血、肺结核、梦遗、阳痿等证属阴虚火旺者。 黄连阿胶汤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先煎三物,取600毫升,去滓,入阿胶烊尽,稍冷,入鸡子黄,搅匀,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若肾阴虚甚者,可加枸杞子、女贞子以育阴滋肾;若心胸烦热较甚者,加栀子、竹叶以清心火;如大便干者,加麻仁、麦冬以滋阴润燥生津;若失眠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以滋补阴血安神;整夜不寐或稍人眠即多梦者,加朱茯神、菖蒲、远志以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黄连阿胶汤副作用尚不明确。 黄连阿胶汤注意事项方中鸡子黄为血肉有情之品,擅长养心

温病背诵条文

《温热论》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轻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5)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在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10)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之比较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之比较 班级:五年制一班学号:201602010148 姓名:龚亮宇 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均是温病治疗的方剂,均用于温病后期,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的治疗,两方又有什么渊源呢? 一、从药物组成看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 (一)黄连阿胶汤(引《温病条辨》) 黄连四钱黄芩一钱阿胶三钱白芍一钱鸡子黄三枚 本方为《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只是用药剂用量有所变化。方中以黄连、黄芩苦寒清热,泻心火,坚真阴;鸡子黄交通心肾,养心而滋肾,安中焦,补精血;阿胶、白芍滋肝肾,养真阴,抑亢阳。诸药配伍,上泄心火,下滋肾水,为泄火育阴、攻补兼施之方。吴鞠通分析该方“以黄芩从黄连,外泻壮火而内坚真阴;以芍药从阿胶,内护真阴而外捍亢阳。名黄连阿胶汤者,取一刚以御外侮,一柔以护内主之义也”。 (二)连梅汤(《温病条辨》) 黄连二钱乌梅三钱(去核)麦冬三钱(连心)生地黄三钱阿胶二钱本方由《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去黄芩、芍药、鸡子黄加乌梅、生地黄、麦冬而成。方中以黄连苦寒清心火,阿胶、生地黄滋肾液;麦冬甘寒滋阴。方中乌梅与黄连相合,有酸苦泄热之效;乌梅与生地黄、麦冬相合,有酸甘化阴之功,充分体现了暑温后期“再用酸泄酸敛”的治疗原则。诸药合用,可使心火清而肾水复,即所谓“泻南补北”之法。 (三)总结 黄连阿胶汤证与连梅汤证均系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部位同在心肾,但二者主症不同,故治法亦异。黄连阿胶汤证之主症为心烦不得卧,即以失眠为主,此因本证真阴亏损,邪热扰心所致,故黄连,黄芩同用,以加强泄火之力;而连梅汤证之主症为消渴不已,其邪热较之上方证弱而阴伤显著之故,因此,生地麦冬、乌梅与黄连同用,侧重酸苦泄热,酸甘化阴而生津止渴。 二、从临床应用看黄连阿胶汤与连梅汤 (一)黄连阿胶汤的临床应用 1、精神神经系统疾患 其治疗范围包括神经官能症、抑郁证、焦虑证、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症、老年痴呆等等。这些疾患临床上多伴有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之失眠表现。苏氏用此方加夜交藤、酸枣仁、五味子、炙远志治疗顽固性失眠64例,1剂即效者47例,最多服3剂,均获近期治愈。周氏用此方加生地治疗顽固性失眠18例。谭氏治疗42例焦虑患者,痊愈10例,显效23例,好转8例。李氏用此方治愈一抑郁症患者及一阿狄森氏病患者。现代名医朱师墨治疗一七旬狂躁患者,运用此方加龙胆草、珍珠母、酸枣仁、麦冬、生地滋阴凉肝。清心宁神,取得显著疗效。由日夜不眠到服药三剂即能睡2—3小时。陈氏等用黄连阿胶胶囊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并与尼尔雌醇组比较,前者较后者疗程短,副作用小,并且远期疗效好。邓氏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8例,并与服西药都可喜组7例对照,结果证明疗效可代替都可喜,且价廉经济。此外,某些患者精神紧张或惊恐后,可表现为心悸,心律失常亦可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刘氏报道用此方加味戒断阿片瘾8例。经治疗后,烦躁、精神不振、夜不能寐等瘾发症状得到

中医治疗心火肝火胃火肺火的方药

中医治疗心火肝火胃火肺火的方药 一、心火 心火的症状:失眠、心烦、焦虑(舌尖会比较红、长口疮),容易失眠 上火的原因:着急、劳心 降心火的方法:连子心茶、黄连阿胶汤、牛黄清心丸、导赤散 中医助眠药:中医没有治失眠的药物,它只是把导致失眠的原因祛除,所以这些药不会在失眠药里面出现,但是它们确实能够助眠。 天王补心丹:有口唇、舌尖都很红,失眠健忘、手脚出汗的症状,就适合吃天王补心丹。 朱砂安神丸: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精神抑郁 柏子养心丸:柏子养心丸,说到养,它里面有黄芪,所以柏子养心丸治失眠的同时,还适合那种胆小心虚,一惊一乍的症状。 牛黄清心丸:心火烧、昏沉、心烦、大便干。 七叶安神片:胸痛、胸闷、有冠心病者,更适合年纪较大、有血瘀问题的病人。 二、肝火 1、肝火旺的症状:眼干、血压高、长斑、肝淤 2、肝火的原因:心思过重 3、降肝火的方法:天麻钩藤、舒肝丸、加味逍遥丸 天麻钩藤:是中成药,当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有高血压症状的时候,天麻钩藤能够平息上亢的肝阳、降高血压。 加味逍遥丸:适合压抑、胸闷、两肋胀、总喜欢长舒气的症状。女性中年的时候,会有黄褐斑、雀斑等问题,这些班都叫肝斑,是肝瘀所致。一些美容(如:去死皮、光子亮肤等)外科治法,肝瘀本身不能被根除,所以最多维持二十天,就又会长出新的斑来。所

以,这种情况下,中医会讲,需要加味逍遥丸做基础,调节自身心态,彻底放松,这个斑就不长了。到一定年龄的女性,往往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的压力大,所以加味逍遥丸有点像抗压丸的效果,能减压。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心态平衡,佟彤小妙招教你快速降血压:血压高分为泻着降和补着降,其中腰腿发酸的血压高就属于补着降的种类,这就要吃地黄丸系列了。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非常平和的药,它能够补肾阴,同时不会上火。因为六味地黄丸里面含有三种补药,三种泻药,非常平和,所以很多中医专家会建议四十岁以上的男性,如果有一点阴虚症状的话就有事没事吃点六味地黄丸,这种药长期吃没坏处。 杞菊地黄丸中添加了枸杞和菊花。某人眼睛干涩,时常耳鸣,且耳鸣的声音很轻很细,这就应该是阴虚的症状了,这时候就应该吃杞菊地黄丸。如果耳鸣是那种嗡嗡隆隆的,很粗重的声音,就要吃泻着降的药了。 知柏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系列中清热作用最明显的一种药,它清虚火的作用很大。如果有腰膝酸软,手脚心下午会热、怕热盗汗的现象,这就是明显的阴虚症状,那六味地黄丸的清火功效对它而言就太小了,知柏地黄丸更适合。 对于肥胖的人,如果要减肥首先要补肾,一般小孩和老人容易发胖,就是因为小孩肾阳还没长起来,老人的肾阳已经虚了。补肾阳来减肥就是通过加快新陈代谢来消耗脂肪达到变瘦的目的。所以很多人吃了补肾的药会发现皮肤变得紧致了,这就是因为通过补肾增加了脂肪的代谢。 三、胃火 1、胃火旺的症状:口臭、口腔溃疡、反胃、长痘 2、胃火的原因:吃肉、辣、油、甜口味太重而导致 3、治疗药物: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片 四、肺火 1、肺火的症状:咳嗽、发烧、痰浓 2、肺火的原因:吃得太饱或穿得过厚 3、药物治疗: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丸、养阴清肺糖浆

薛一涛教授应用黄连阿胶汤治疗冠心病验案_李秋实

中国中医急症2013年10月第22卷第10期JETCM.Oct.2013,Vol.22,No.10 ·专家经验· 薛一涛教授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其用黄连阿胶汤治疗冠心病有良效。现将病案举隅如下。 1案例1 刘某,女性,53岁,因“胸闷、胸痛1月余”,于2012年12月3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喝酒,次日心慌,血压高达200/110mmHg(1mmHg=0.133kPa),就诊于当地医院,口服降压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和营养心肌类药物,症状好转后出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史2年。现患者偶尔胸闷、胸痛,心慌,心情烦躁,盗汗,以上半身为主,口淡。纳可,寐差,难入睡,时睡时醒,二便调,舌红,苔黄,脉细。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肾不交证)。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药:黄连12g,黄芩15g,阿胶11g(烊化),白芍15g,炮附子12g,黄柏15g,砂仁9g,磁石30g,夜交藤30g。7剂。2诊:患者服用上方效果明显,1周内未出现明显胸闷、胸痛及心慌,仍时感烦躁,盗汗,晨起后干呕,纳可,睡眠较前好转,二便调,舌红,苔黄,脉细。上方去附子,加制半夏15g,紫苏叶9g,合欢花15g,给予7剂。3诊:患者烦躁感、盗汗减轻,白天易出汗,干呕未再发生,纳可,睡眠一般,睡眠时间4h左右,二便调,舌红,苔黄,脉细。加浮小麦30g,远志15g,给予7剂,另以上方4剂配丸剂,9g/丸,早晚各服2丸。 按:本病例患者有基础疾病,并且又处于围绝经期阶段,此阶段正是阴精亏虚之时,肾水不足,引起心阳相对旺盛,心火旺,心阴血得耗,心失濡养,所以夜间阳无所归则夜间烦躁感明显,阳迫阴出,夜间盗汗,方中以黄芩、黄连泻其心火,阿胶、白芍养阴补血;《御药院方》云“若缩砂者,以其味辛性温,善能入肾,肾之所恶在燥,而润之者惟辛,缩砂通三焦,达津液能纳五脏六腑之精,而归于肾,肾家之气纳,肾中之髓自藏矣”。考虑其病程较久,可能会阴病及阳,遂加以少量附子补其心肾之阳,磁石以镇静安神,夜交藤以养心补血安神,二诊因其烦躁未减轻,遂去附子,加制半夏、紫苏叶以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合欢花以解郁安神;三诊后加浮小麦以增强其固表敛汗兼以除热,远志有交通心肾、安神定志之功。2案例2 周某,男性,67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慌5年余加重3d”于2011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夜间时突发胸闷、心慌伴有气短,自服硝苯地平10mg,每日3次,症状有所缓解,现患者胸闷、心慌伴有气短多在夜间发作,平素有乏力感,偶有盗汗,口苦,心情烦躁,纳可,睡眠差,难入睡,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弦。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冠心病史10余年。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中医诊断:胸痹(心阴亏虚,心火扰神证),治宜养阴降火,除烦安神兼以活血。处方:黄芩12g,黄连15g,杭芍15g,阿胶11g,丹参30g,当归15g,黄柏15g,炒酸枣仁30g,合欢花12g,生龙骨、牡蛎各30g。二诊,患者睡眠较前明显改善,盗汗减轻,胸闷、心慌、气短稍微减轻,乏力感明显减轻,仍口苦,心情烦躁,纳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细。处方:上方基础上加栀子15g以增强其泻火除烦之功。三诊患者1周内未再发作胸闷、心慌、气短,烦躁感、口苦明显减轻,体力尚可,盗汗亦未再发生,纳寐可,大便偏稀,小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嘱患者不必再服中药,可以适当锻炼,西药常规服用。 按:此患者基本病机为心阴不足,心失所养,以致“不荣则痛”,又因其病程较久,心火旺盛,煎熬阴血,其心血运行不畅,又兼有“不通则痛”,苦乃火之味,苦又所属于心,《金匮要略》云“焦苦入心”,气分阴阳,阴血亏虚,血载气,气随血亏,因此本方中以黄芩、黄连、黄柏以泻三焦之火,白芍、阿胶以养阴补血,泻火以助滋阴,丹参、当归以补血活血通络,酸枣仁、龙骨、牡蛎、合欢花共以养心镇静安神;牡蛎还有止汗除烦之功,。全方以降心火为主,火得降阴血才得以生,兼以养心补血安神。 3结语 《伤寒论》用其治疗少阴病,心肾同属少阴,而胸痹病位在心,多累及肝、脾、肾,薛师精读《伤寒论》,认为胸痹可归属少阴病,因此薛师不拘一格,每应用少阴病之方治疗心系病症效果甚佳。 (收稿日期2013-03-30) 薛一涛教授应用黄连阿胶汤治疗冠心病验案 李秋实1赛佳洋2宗文静3指导薛一涛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10;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010) 中图分类号:R24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13)10-1721-01 【关键词】黄连阿胶汤冠心病验案 1721··

辨证用药

辨证用药 阴阳 阳盛清热使白虎,阴盛理中四逆阻,阳虚八味地黄丸,知柏地黄利阴虚。阴盛格阳假热象,四逆白通急煎服,阳盛格阴四肢厥,承气荡热须急图。亡阳大汗参附暖,亡阴独参饮自苏。 表里 表寒荆防为败毒,表热银翘脉数浮,表虚桂枝能解肌,表实麻黄恶寒除。里寒附子理中汤,里热口渴用白虎,里虚十全可大补,里实承气能通腑。半里半表小柴胡,表里俱病喘汗出,葛根黄芩黄连驱。 寒热 实寒腹冷用良附,虚寒理中四逆扶,实热白虎或承气,大补阴丸虚热服。虚实 气虚扶正用四君,血虚补血四物寻,虚实夹杂降气汤,真虚假实香砂君,真实假虚蜇虫存。 伤寒六经辨证汤证诀 六经太阳属麻黄,中风有汗桂枝汤,阳明经证使白虎,腑实日晡承气荡。少阳宜和小柴胡,太阴入脾理中乡,少阴阳虚四逆暖,阴虚阿胶鸡子黄,厥阴乌梅安蛔方。 温病汤证诀(卫气营血) 卫分银翘用辛凉,入气渴烦白虎挡,肺热壅盛为麻杏,腑室宜攻承气汤。热扰胸膈栀子豉,入胆蒿芩泄少阳,入营清营为转气,入血犀角兼地黄。三焦辨证汤证诀 上焦入卫桑菊使,肺热银翘和麻石,邪陷心包厥神昏,清宫送服安宫治。热入中焦白虎清,热结腑实承气攻,湿热中焦热不扬,雷氏芳香化湿证。下焦伤肾劫真阴,复脉加减可回春,虚风内动多瘛从,大定风珠是福音。脏腑辨证汤证诀*心、小肠 心气不足宜养心,心阳不振加附温,心血不足多怔忡,四物合入酸枣仁。心阴不足补心丹,心火亢盛使泻心,痰迷心窍神志呆,导痰菖蒲和郁金。痰火扰心多狂妄,礞石滚痰可宁神,心血瘀阻胸窒闷,薤白失笑四物寻。饮遏心阳多头晕,苓桂术甘温化饮,心脾两虚归脾汤,黄连阿胶交心肾。心火小肠导赤散,小肠虚寒茱萸跟,气痛天台乌药亲。 脏腑辨证汤证诀*肝、胆 肝气郁结须疏肝,肝火上炎使龙胆,阳亢天麻钩藤饮,肝风羚羊钩藤攀。肝血不足四物汤,寒凝疝痛暖肝煎,肝阴亏虚用一贯,虚阳上亢使镇肝。肝肾阴虚杞菊丸,肝火犯肺黛蛤散,肝胆不宁酸枣仁,肝脾不和逍遥丸。心肝火旺烦不寐,泻青泻心自能眠,胆热蒿芩清胆汤,虚热温胆惊自安。脏腑辨证汤证诀*脾、胃 中气不足宜补中,归脾统血血归经,脾阳虚弱理中汤,寒湿困脾用胃苓。脾虚水泛实脾饮,湿热黄疸使茵陈,脾胃不和痛胀满,方选香砂称六君。脾湿犯肺多喘闷,二陈燥湿化痰饮,脾肾阳虚五更泻,附子理中合四神。胃脘灼热清胃散,胃中实寒良附暖,食滞胃脘痛拒按,保和导滞消胀满。胃阴不足应益胃,黄芪建中胃虚寒。 脏腑辨证汤证诀*肺、大肠 风寒束肺用麻黄,风热桑菊变辛凉,热邪壅肺石甘汤,痰浊二陈三子养。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30讲-脏腑之间关系(二):脏与脏之间关系

第30 讲脏腑之间关系(二):脏与脏之间关系 现在上课,我们接着往下讲心与脾的关系。心和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和血液运行方面,就是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把它抽象出来心和脾的关系集中表现为,我们在这里集中讲它表现为血的关系。 一、在血液生成方面,说心主血,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为脾发挥正常功能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而脾将水谷精微通过升清转输作用上输到心肺,由灌心脉而化心血,化为血,将水谷精微化赤而为血,通过这样一个生理作用把心和脾连接起来。反之,脾运化水谷功能正常,生血统血功能正常,保证血液充足,血液运行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两者彼此相须,相辅相成,这就是心与脾的关系。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失调,常常表现为血液的生成和运行障碍。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临床课,学习方剂学的时候认真去读人参归脾丸这个方子,这个方子的思想就体现了心和脾在血的生成运行方面的关系。 第三讲心与肝。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行血与藏血,二表现在神志上,就精神情志的调节。首先讲在血液方面,注意心和肝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体现在调节血液的循行。心主血脉,主持血液的循行,为血液循行的动力。而肝藏血,一它贮藏血液,随着人体生理活动的变化,随时调节血液的分配,将血液运于诸经。通过什么运于诸经呢?通过心主血脉这个动力运于诸经,从而建立起在血液的运行上心和肝的关系。因此,心主血,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在病理上会出现血液循行障碍。将来同学们在学习诊断学,学习临床,后面我们学习病机学,学脏腑病机的时候,那么心肝火旺,或者心肝火旺,就会出现血液运行失常,其中表现为一种出血性的病理改变。它的理论依据在生理上就源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表现为神志上,就是它们调节精神情志方面的关系。我们在讲中医的神志学说的时候,讲五脏藏神,心为主导,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那么心主神志,它对全身的神志活动具有主宰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讲了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在调节神志活动当中,在五脏之中心为主导,发挥主宰作用,肝仅次于它。我们反复强调心通过调畅气机来调节精神情志,那么心和肝之间,通过心主神志和肝主疏泄这个机制来相辅相成,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协调人的神志活动,使人的神志活动能够正常的进行。因此,在病理上,心肝之间的关系失调不仅可以表现为血液循行障碍,也可以表现为精神情志的异常。将来在学习病机学的时候,心肝关系失调,或者是有的可以表现为血液循行障碍,有的表现为精神情志的异常,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将来在学习中医诊断学证候学的时候大家通过心肝关系失调所反应出来的证候,那些症状,就可以进一步体会为什么心肝关系失调所反应出的证候,它们在症状的构成上既有血液循行的症状,异常的症状,又有精神情志异常的症状,它的理论依据就在于此。 第四、讲心和肾的关系,这在脏与脏之间的关系里面是一个难点。到现在为止有多种学说解释心和肾的关系,我们把目前学术界得到共识的学说一一介绍给大家。心和肾的关系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一个名词,把心肾之间在生理上的处于阴阳和合这样一种状态称之为心肾相交,这是第一个概念,心肾相交。二叫水火既济,是心属火,肾属水,所以心肾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正常状态下,可以用心肾相交这个术语来表达,也可以用水火既济或者水火相济这样的术语来表达。第一、我们介绍,注意我前提讲心肾之间处于阴阳和合状态,两者之间处于和谐状态,即处于正常的状态,把它规定为心肾相交。根据它们的五行属性又说它们是水火既济,水火相济。注意这个概念的外延大,而讲第一个学说来论述心肾之间的关系时候,这个心肾既济,请大家注意,心肾既济,从传统经典来解释要比我刚才说它们俩之间的关系这个内涵要小,等到后面我们要讲的时候再进一步给大家解释。用水火既济这样一个原理来解释心肾之间的关系,怎样来解释呢?它的理论依据是根据阴阳、五行、气机升降的理论把它们统一起来,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阴阳学说来说明心和肾之间的关系,那么心属火,肾属水,心为阳,肾为阴。用五行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在五行一水一火。用气机升降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心在上,在上者宜下,肾在下,在下者宜升,心肾之间,就是通过阴阳水火升降的理论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阴阳升降水火处于和谐状态,这个和谐状态称之为既济、相济。在既济、相济的条件下意味着心和肾之间的关系处于正常状态,把这个状态称之为心肾相交。看这里面第一个论据,从水火讲,从升降讲,从上下讲,一阴一阳讲,我们把阴阳省掉,我们讲心火气机不断的下

黄煌教授应用黄连阿胶汤的经验

黄煌教授应用黄连阿胶汤的经验 陈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29) 关键词黄煌黄连阿胶汤经验中图号R249.7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原主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303条),此方组成为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我校黄煌老师经常用此方调治内、妇科常见疾病,屡收良效。现收侍诊过程中所录部分验案,摘录一二,以飨读者。 1烦躁失眠案 患者薛某,女,62岁,1997年4月3日初诊。主诉烦躁不安,夜不通寐月余。其后背自觉有蒸笼感,伴有头晕、耳鸣,饥不欲食,大便干结,矢气多,舌质干,有裂纹,脉细数。继往患者有胆结石病史。此患者失眠乃因烦躁而起,且在失眠的同时伴有头晕、耳鸣、大便干结等症状,其舌质干,有裂纹,症属肝肾阴虚,阴虚阳亢之失眠。治疗既不可清热平肝,亦不可潜阳温肾,而宜用养阴清热之黄连阿胶汤。拟方黄连3g,黄芩6g,白芍12g,阿胶12g(烊化),党参12g,生甘草3g,山栀10g,生鸡蛋1枚(冲)。服以7剂,烦躁自除,夜寐乃安,且胃中嘈杂亦有改善。继服药半月后未再复发。 2崩漏案 朱某,女,48岁,有糖尿病史10年。1997年4月月经净后复来,淋沥不尽,专科医院欲作诊刮,遭拒绝,改服中药。此时月经已经半月未净,色暗红,挟有血块,患者睡眠障碍,每夜仅3h左右,头昏,口干苦,舌质红苔剥,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有痞闷重压感,按之疼痛。用黄连3g,黄芩12g,白芍12g,阿胶15g(烊化),生地30g,生甘草3g。2剂而血止,睡眠也好转。后常服此方,血糖值亦趋正常。 3失语案 朱某,80岁,1998年5月头晕头痛,自服止痛片无效来诊,形体消瘦,面色虚浮,而舌质红绛无苔,嘱CT检查,经医院检查发现两处脑梗塞,即入院治疗,经使用抗凝、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近1月,无明显疗效,进一步发展为失语,遂改服中药。其舌质依然如故,思维尚清晰,但无法言语。询得患者食欲全无,入夜难寐,整日焦躁不安,给与黄连阿胶汤加生地、麦冬、甘草,1周后复诊,睡眠改善,烦躁明显好转,食欲也增加,又以此方续服半月,能简单言语。后持原方回归故里无锡。 4讨论 心肾不交,阴虚阳亢所致之烦躁是应用黄连阿胶汤的重要指征,以上3则验案病情不一,表现各异,但均出现了烦躁症状。案1患者烦而焦虑,心下痞;案2患者烦而月经不调,出血不止;案3患者烦而失语。以上3者表现为烦躁不安的同时多见精神萎靡,脉细数,舌红少苔,且有入夜烦躁,而白昼稍安的特点。前人认为此烦躁是为少阴病烦,乃君火热化为阴烦,非阳烦也。黄连阿胶汤乃少阴泻心汤也。黄煌老师归纳黄连阿胶汤方证如下:①心中烦,不得眠。②出血倾向或诸血证。③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耳鸣头昏,小便短黄,口舌糜烂。④心下痞,腹痛。⑤舌质红或深红,苔薄黄或花剥、起裂,脉细数。本方应加减应用,治疗血证时,黄老师多与大剂量生地30~60g配用。生地味甘,性微寒,生地、阿胶、甘草配用,其凉血止血,养阴清热的作用

温病学方歌

温病方歌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犀角丹玄连地麦,银翘竹叶服之康。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柑桔蓝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 或加人参及大黄,大头天行力能御。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躁实服之消。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降枣研,轻宜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咽燥身微热,清宣凉润法相益。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麦冬生地同煎服,甘凉滋润生胃津。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三甲复脉蛎龟鳖,地芍麻仁胶草麦,温邪伤阴肢痉挛,息风潜阳又养血。犀地清络翘茅灯,丹皮赤芍桃仁通,沥姜菖蒲汁豁痰,气血两燔证危重。薛氏参麦加石斛,木瓜谷芽鲜莲子,甘草一同来加入,余邪自去养气阴。清络饮是条辨方,荷叶扁豆鲜银花,丝瓜取皮来通络,竹叶翠衣清余邪。清宫汤用莲子心,犀角麦冬与玄参,竹叶连翘透心热,或加沥胆菖郁金。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新加黄龙用人参,增液海参大补阴,调胃承气加姜汁,当归活血效力神。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温邪泄毒亦滋阴。三石汤用石膏寒,竹茹银花金汁添,滑石通草杏仁配,暑湿弥漫病可痊。神犀丹中犀玄参,芩蒲地银板蓝根,翘豉金汁天花粉,紫草合治热毒深。三甲二鳖与穿山,柴胡桃仁与僵蚕,痰瘀阻络后遗症,通络化痰理气先。雷氏清宣金脏法,川贝兜铃与枇杷,桑蒡桔杏瓜蒌壳,清暑止咳效堪夸。芳香化浊藿佩兰,厚朴腹皮荷叶鲜,陈皮半夏化湿浊,暑秽伤人病可痊。藿朴夏苓三仁添,猪苓泽泻豆豉全。湿温身热肢体倦,胸闷舌腻宜煎尝。菖蒲郁金紫金片,栀翘通竹沥灯丹,湿热酿痰心包蔽,送服苏合至宝丹。达原草果厚槟榔,知芩芍草四味襄,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茯苓皮送苏香丸,猪苡通腹竹叶添,膀胱湿阻心包蒙,吴氏出方治未谙。宣清导浊二苓淡,蚕沙皂荚水石寒,湿滞大肠舌苔腻,化湿清热气机宣。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枳实导滞用小承,连槟楂曲翘紫通,甘草调和三焦治,湿滞热除大便行。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导赤清心重滋阴,生地麦冬辰茯神,童便丹竹益元散,木通灯心莲子心。阿胶黄芩治肺肠,杏仁车前白芍桑,甘蔗甘草糯米水,燥咳热泻功效良。清咽栀豉药分三,牛蒡马勃蝉衣蚕,桔梗甘草薄荷角,银翘芦竹灯心添。余氏清心凉膈散,薄荷石膏山栀全,连翘桔梗竹芩草,咽喉红肿丹痧显。锡类散用壁钱象,珠黛甲冰合牛黄,清热解毒吹入喉,祛腐生肌外用良。凉营清气犀地斛,栀连膏翘荷茅芦,丹芍竹玄金汁草,竹沥安宫亦可入。清咽养营洋参地,茯神二冬花粉知,玄参炙草白芍入,阴损邪少脉来细。宣透膜原病有湿,寒甚热微重四肢;身疼有汗脘闷夏,槟芩果朴草藿姜。

温病条辨方歌

1.桂枝汤 桂枝大枣草姜芍,必备稀粥稻米煞。风温温热冬温疫,初恶风寒信可疗。霍乱湿伤吐利后,身痛不休小和调。冷汗自出温病者,身凉似水效还高。有汗却无咳呕痛,伤燥如寒甚推敲。 2.桑菊饮 辛凉轻剂桑菊饮,薄草芦根桔杏翘,疏风清热宣肺气,风温咳嗽辅之妙。 3.银翘散 辛凉平剂银翘散,薄草芦根豉蒡煎,芥穗桔梗淡竹叶,透表清热解毒先。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太阴温病巳非轻,气血燔时两不平。玉女煎方原可变,石膏知母地玄冬。牛膝趋下无从取,熟地偏温须易生。咽病血伤虽未见,但防邪热入其营。 4.五汁饮子 五汁饮子味甘甜,梨藕芦根荸荠鲜。更取麦冬同捣滤,冷服热饮善驱痰。又疗瘅疟阴先病,阳气独发热不寒。即或微寒亦多热,舌干口渴亦能安。温病后期肌肤燥,溲时茎痛燥咳兼。敹热脉数面微赤,皆当饮用莫迟延。 6.清营汤及其加味 清营犀地元银麦,连翘丹黄竹叶心,能疗烦渴目欠利,寐难舌赤暑厥阴;更医暑痫忽痉厥,还治邪烧老幼身;阳明温病舌黄燥,质绛不渴也当循;寸大舌绛不渴者,除去黄连效更矜。 6.清宫汤·加味清宫汤 清宫汤方治谵昏,误汗偏多用五心。玄冬竹翘莲同没,尖磨犀角可清神。血分热搏苔少绛,胸中大热早清金,须加三位知银沥,驱尽三焦邪暑温。 7.三黄二香散 三黄二香散谁传?乳没将军又柏连。茶水香油先后敷,宜时应以水仙穿。 8.翘荷汤 翘荷汤方草梗齐,黑栀绿豆取干皮,缘为燥火伤清窍,症见龈咽耳目疾。 9.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药拾柒,升葛芪姜冬柏执。曲泽青陈参归枣,二术五味草煎汁。发热恶寒身重病,中暍脉弦细芤迟。气弱肢冷前齿燥,汗下温针不可施。 10.清络饮 清络鲜鲜竹叶心,荷边银扁两花分,丝瓜皮配西瓜翠,不了头邪戡暑温。 11.银翘马勃散 银翘马勃散,牛蒡射干攻。湿温咽痛解,心胆两经清。 12-1.宣痹汤(一) 宣痹汤方通草轻,射干杷叶豉郁金。气分痹郁而为哕,湿温上受太阴经。 12-2宣痹汤(二) 宣痹杏翘己蚕砂,赤豆皮栀薏夏滑。灰苔黄目湿中热,骨骱烦疼经络辖。 13.桂枝姜附汤 桂枝姜附有白术,互证湿温是两途。不渴舌白寒脉缓,经拘络束岂能无。 14.杏仁汤 杏仁汤内翘滑桑,苓蔻梨芩取法凉。渴饮舌白伏暑致,嗽频背冷速煎汤。 15.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汤可贵,玉竹花粉豆桑甘,燥伤肺胃咳或热,久咳须加骨皮三。 16.清燥救肺汤 清燥甘桑膏杏参,救肺阿麦杷麻仁。痰多贝蒌血枯地,热甚犀羚一并吞。 17.化症回生丹 化症回生血搏坚,乳没丁茴降麝研;香附元胡苏木子,良姜阿魏两头尖;红花益母姜黄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