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知识培训内容

疟疾知识培训内容
疟疾知识培训内容

疟疾知识培训内容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25种乙类传染病中的一种。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遍布于北纬60度至南纬40度之间的广大地区。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

态势非常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 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

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家庭的安宁,加

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我省地处边疆地区,与疟疾高度流行国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历史以来均为疟疾高发区。

经过积极的综合防治,疟疾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发病率大为降低。但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经

济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抗氯喹恶性疟的扩散和蔓延,致使疟疾发病在

边境地区和元江沿岸地区有增多和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点状暴发。如果再不及时采取

有效的控制措施,则疟疾流行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势必继续扩大。

为了使您及您的家人更好地预防疟疾,本文向您介绍了有关疟疾防治的基本知识,希望对您

及您的家庭防止疟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方面有所帮助。请您立即行动起来,关爱自己,关注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您的贡献。

一、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疟疾是以按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通过蚊子叮咬吸血进入人体的。

1 ?疟疾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疟疾的发生和流行必需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染媒介和易感人群。传染源即带有

疟原虫配子体的疟疾病人;传染媒介是吸疟疾病人血后带有感染子抱子的按蚊;易感人群即为健

康人,被有感染性的按蚊叮咬后即可得病。三者的关系好比种子、播种者和土壤,三者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三个环节同时存在,疟疾流行才有可能发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疟疾流行即告终止。

2 ?人们是如何感染疟疾的

当蚊子叮咬某个人的时候它吸人的血,如果这个人是疟疾病人,他(她)血中的疟原虫将被吸进

蚊子体内。

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增殖和发育,10-14天后发育成熟,并准备去传播给其它的人。如果蚊子这时

咬了一个建康人,疟原虫将进入健康人的机体。使这个健康人变成疟疾病人。

以中华按蚊传播疟疾为例,疟疾的传播过程是这样的:

(1)当雌性按蚊叮咬病人或带虫者的血液时,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随红细胞进入蚊子胃部。此时,处在发育期的疟原虫除雌、雄配子体继续发育外,其余各期均被蚊子消化。在蚊子胃内,雌、雄配子体发育为雌、雄配子,雄配子钻进雌配子体内,受精形成合子。合子变长,能动,成为动合子。动合子穿过蚊胃壁,在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园球形的卵囊。卵囊长大后,囊内的核和胞质反复分裂,进行抱子增殖,生成成千上万的子抱子。子抱子随卵囊破裂而释出,或由囊壁上的微孔逸岀,再随血淋巴集中在按蚊的唾腺中。当受感染的蚊子再度吸血时,子抱子就可以随唾液

进入人体。

(2)子抱子随唾液进入人体血液后,约经30分钟,就随血流侵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发育为肝细胞内的裂殖体。最后因裂殖体增殖而导致肝细胞破裂,裂殖子释入血流。

(3)从肝细胞释放岀来的裂殖子进入血液后,一部分被吞噬细胞所消灭,一部分在数分钟内

侵入红细胞,摄取红细胞内的各种营养,进一步发育成裂殖体。裂殖体发育成熟后,红细胞破裂,

裂殖子进入血液,并引起人体疟疾病症的发作。红细胞破裂后,进入血液的裂殖子一部分被吞噬

细胞清除,一部分再侵入新的红细胞,开始新的发育。经过数次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后,一部分进入红细胞内的裂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逐渐发育成为雌雄配子体。当蚊子叮人吸血时,疟原虫又随着血液进入蚊胃,重复上述在蚊体内的繁殖过程。

二、传疟媒介——按蚊

1 ?传疟媒介一按蚊:蚊子有许多种,但只有按蚊可传播疟原虫。按蚊的主要传病蚊种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都是云南省的传疟媒介。

我们平时在傍晚能见到的叮人或动物的蚊子是按蚊和库蚊,其区别是:

库蚊一停留在物体上时身体与物体平行,翅膀上大多无斑点。

按蚊一停留在物体上时身体与物体成角度,所有按蚊的翅膀上都有黑、白色斑点。

2 .蚊虫生活史:蚊虫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前3个时期均生活在水中,

变成成蚊后才生活在空间。

仅只雌蚊会叮人吸血。雄蚊不会吸血,所以不会传播疟原虫。雌蚊吸血后才会产卵。这种蚊卵非常小,你很不容易看见它们。它们漂浮在不流动的或缓慢流动的水面上。叮过你的蚊子通常

在离叮你的地方两公里以内的水体内产卵(大约 1.25英里)。

约2-3天,产在水里的每一粒卵就变成一条蚊子幼虫。这些幼虫以捕食水里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为生,慢慢长成蚊蛹。蛹仍然在水里生活,但不吃食。几天以后蛹就变成成蚊飞离水体。如果是雌蚊,它就会去叮人并吸血。卵、幼虫和蛹体内没有疟原虫寄生。叮咬过疟疾病人的成蚊体内才会有疟原虫寄生,但只有在叮人时才会传播疟原虫。

三、疟疾的发作过程

典型的疟疾发作过程分为发冷期或寒战期,发热期,岀汗期和间歇期。发作前几天,每天或隔天可有程度不同的发烧,同时拌有疲劳、头痛、腰背通、肌肉酸痛、厌食、全身或腹部不适、轻度腹泻和怕冷等前驱症状。

1 ?发冷期或寒战期:此期长约数分钟至 1 - 2小时不等。病人先觉四肢及背部发冷,逐渐漫

及全省,同时肌肉及关节酸痛,颜面苍白,口唇及指甲发绀,皮肤起鸡皮疙瘩。随着冷感的进展,四肢甚至全身发抖,牙齿格格打颤,虽是三伏盛夏,盖上二三床棉被仍感寒冷难受。此时脉搏细速有力,小便多而清。常见有头痛、恶心和呕吐,体温迅速上升,多已超过380。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2 ?发热期:在发冷的感觉消失以后,口唇指甲紫绀消失,面色由白转红,全身皮肤灼热、干

燥、结膜充血,口渴思饮。脉搏宏大快速,呼吸急促,头昏,头痛剧烈,常岀现呕吐。可见口唇疱疹或寻麻疹。此时体温高达400以上,病人烦躁不安,甚至处现谵妄。小便短赤,有时亦见轻

度咳嗽。虽欣开棉被,袒胸露背,仍感高热难受。此期持续 1 —8小时,一般为3 —4小时。

3 ?岀汗期:高热期以后,先是颜面和双手岀现微汗,渐至大汗淋漓,衣被尽湿。此时体温迅速下降,降至35.50 C或35oC者也屡见不鲜。发热期的各种症状随之消退,病人顿感轻快,仅感

疲劳及头晕等症状,往往就此入睡。此期长约1-5小时。发热低者岀汗也少,在天气较冷时,

或发热期受大风吹拂时,在体温已在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岀汗期可以不明显,数小时后病人即可

恢复正常生活。发热期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

4 ?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间隙期而言,恶性疟病例很不规则,短仅数小时,长达24 - 48小时,间日疟和蛋形疟约为48小时, 三日疟为72小时。镜检所见疟原虫岀恶性疟外,以大滋养体为主。

四、凶险型疟疾的临床表现

恶性疟疾病人(其他三种疟疾极少见到凶险型)若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诊断,延误了治疗,抵抗力锐减,原虫数剧增,则可岀现凶险型症状而危及病人生命。此型疟疾的特点是来势凶猛,病情险恶,病死率高。常见的有如下几型:

1 ?脑型:多见于无免疫力而又未及时治疗者。临床上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昏迷又有深、浅之分。此症变化快,或一开始即进入深度昏迷状态,或始终处于嗜睡状态而无昏迷直至死

亡。病情一时缓解后可再度昏迷死去。恢复健康后残留的一些后遗症通常在4个月内恢复。脑型

疟抢救的成功率与严重程度有关,殊难比较。年龄越小,昏迷程度越深,治疗越迟,并发症也越多,病死率越高。凡合并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深度黄疸者,预后不良。

2 ?超高热型:以起病较急,体温迅速上升至410C以上并持续不退为特点。病人皮肤绯红、

干燥、呼吸迫促,烦躁不安、出现谵妄,并迅速转入深度昏迷。脑型疟亦可在病程中转为超高热型而死亡。

3 ?厥冷型:病人软弱无力,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可有阵发性上腹剧痛,常伴有顽固性呕吐或水样便,很快虚脱直至昏迷,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发病原因与肾上腺机能瘴碍有关。

4 ?胃肠型:有明显的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感。初为水样便,后渐见血液、粘液、上皮细胞和坏死组织。伴弛张型高热,易误诊为急性痢疾、肠胃炎或阑尾炎。症状持续存在,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厥冷有冷汗,很象厥冷型。该型患者往往出现少尿或无尿,终因尿毒症而死亡。本型是重症疟疾中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的一型。

五、孕妇和婴幼儿疟疾

疟疾不仅威胁着一般人的健康,尤其对孕妇和婴幼儿的影响更为严重。孕妇得了疟疾会造成严重贫血、并能促进子痫等疾病的发生,还可造成流产、早产、死胎,甚至引起胎儿先天性疟疾。

即使侥幸顺产的婴儿亦不健康,生下来就有贫血、不规则的发热、脾肿大等,老百姓称之为大肚子病,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生命。因此患疟疾的孕妇必须采取全程足量治疗一一否则一些疟原虫

将会在血中存活,并使她再一次发病。这样对婴儿非常不利。因此她必须服足3天氯喹治疗!

一些孕妇不想服氯喹,因为她们认为它对胎儿是有害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孕妇作如下耐心细致的解释:

疟疾对胎儿是非常危险的!

氯喹对孕妇是非常安全的,而且它对腹中的胎儿没有危险。

孕妇得了疟疾后有些什么表现呢?孕妇疟疾与平常人相似,但症状特别严重,发作时怕冷寒战继之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有时有腹泻、呕吐,最后岀汗热退。发作具有定时性、规律性。

婴幼儿疟疾除较易发展成重症型外,与成人不同的其它特点是:逐渐起病,患儿不活泼、懒动或哭闹不安,不吃东西,呕吐、腹痛伴气胀或腹泻。呈不规则的发热。仅有畏寒而无寒战,退热后半数不岀汗。高热者可见惊厥和抽风,易发展成脑型疟疾。贫血发展快。可有咳嗽和肺部罗音。病死率远较成人高。

六、疟疾的诊断

常见的有临床诊断、血涂片镜检疟原虫和血清免疫学检查等方法。

1 .临床诊断: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诊断:

(1)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

(2)间歇性定时发作,每天、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岀汗等临床症状。发作多次可岀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岀现昏迷等症状)。

(3)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2 ?血涂片镜检疟原虫:此法是通过涂制厚薄血膜染色镜检疟原虫的的方法确诊疟疾。

3 ?血清学实验:有间接荧光抗体实验(IFAT)、间接血凝实验(IHA)、免疫沉淀方法、酶联

免疫吸附实验(ELASA )等方法。

4 . DNA和RNA探针:目前还有如澳卡、Optimal等一些新型的免疫学诊断卡,正在逐步用

于现场疟疾诊断。

七、疟疾的治疗

请始终按正确治疗的剂量和时间表进行治疗。如果服不足疗程和剂量,病人就不会被治愈。如果给的药量太多也会伤害健康。

1、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

氯喹1.2?1.5g (基质)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 )加伯氨喹90?180mg (基质)4?8日分服(每日22.5mg )。

2、恶性疟治疗

2 . 1对氯喹未产生或低度抗药性地区恶性疟可选用下列方案之一治疗:①、氯喹 1.2?1.5g (基质)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 ),加伯氨喹45mg 2日分服;②、哌喹1.5g (基质)3日分服(第1日0.

3 g X2次,第2、3日各0.45g ),加伯氨喹45mg 2日分服。

2 . 2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任选以下方案之一:①、青蒿唬酯片600mg 5日分服(第

1日100mgx 2次,第2?5日每日各100mg ),加伯氨喹45mg (基质)2日分服;②、蒿甲醚片

600mg 5日分服(第1日100m X 2次,第2?5日每日各100mg ),加伯氨喹45mg (基

质)2日分服;③、双氰青蒿素480?640mg 5?7日分服(第1日80mgx 2次,第2?5日或

2?7日每日各80mg ),加伯氨喹45mg (基质)2日分服;④、咯萘啶1.2g (基质)3日分服

(第1日0.3g X2次,第2、3日各0.3g ),加伯氨喹45mg (基质)2日分服。

3、重症疟疾和高危人群的治疗

重症疟疾指前边叙述过的有重症疟疾临床表现的病人;高危人群主要指孕妇、幼儿及其它无

免疫力患者,治疗可任选下列 3.1中的一种方案。血内有配子体者加伯喹3片(22.5毫克基质)

连服两天(孕妇除外)。

3.1①、青蒿琥酯针剂(60mg/支):首次120mg , 2?5日各60mg,用5%碳酸氢钠1毫

升溶解,5%葡萄糖液稀释至5毫升,静脉缓慢注射,可口服者3?5天改为口服,每天口服50 mg :②、蒿甲醚针剂(80mg/支):首次160mg肌注,2?5天各80mg :③、咯萘啶针剂(8 0mg/支):首次160mg肌注或溶于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500毫升内静滴,2?3天各80mg ;

④、奎宁(盐酸盐)针剂(250mg/支):首次500mg溶于500毫升5%葡萄糖液内静滴,每1 2小时可重复1剂,病人可口服后改用青蒿素类药物用至5天。

3.2输液,补充维生素,并作支持和辅助治疗。

3.3对症治疗和并发症处理。

4、疑似病例假定性治疗

氯喹0.6g顿服,在氯喹抗性地区用哌喹0.6g顿服。确诊后按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或恶性疟"治疗。

注意:患疟的孕妇必须象所有病人一样服完全程足量的氯喹,氯喹不会伤害未出生的婴儿,但是

如果疟疾得不到合适的治疗,将会损伤腹中的孩子。但要记住孕妇不能服用伯喹和奎宁,怀孕早期要慎用青蒿素类药物。

八、怎样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止蚊子叮咬,因此预防疟疾主要是针对蚊虫进行防制。蚊虫防制

的目标主要是传病媒介的蚊虫种群。防制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

环境治理包括环境改造和环境处理,例如搞好环境卫生、通过翻盆倒罐、用沙填平村庄周围

的水池或水塘、移开可能积水的废弃容器、清除沟渠边缘杂草使水的流速加快等方法消灭蚊子的

孳生地等。

物理防制是利用各种机械、热、光、声、电等手段以逋杀、隔离或者驱赶蚊虫的方法。人们

在睡眠时挂蚊帐,就是一种物理防蚊的方法。家里装纱门、纱窗可以有效防止蚊子进入室内。

化学防治是使用杀虫剂、驱避剂等化合物杀灭和驱赶蚊虫。积极参与卫生机构开展的活动,

例如使用杀虫剂喷洒房子的内墙去杀死蚊子、睡觉前使用杀虫剂喷洒房间;黄昏时用驱蚊剂涂在

皮肤上驱避蚊子离开、烧蚊香熏蚊等。

记住,只有把您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团结在一块开展工作,才能在您生活的辖区内有效地控制疟疾。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疟疾防治知识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5分) 1. “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B ) A 1月3日 B 4月26日 C 6月8日 D 12月8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 ( A ) 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B根据临床症状 C拍摄X线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 D ) A蚊虫叮咬 B输血 C胎盘 D飞沫 4.我省流行哪种疟疾( A ) A间日疟 B三日疟 C恶性疟 D卵形疟 5.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 B ) 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B安徽、云南、海南 C福建、广西、山东D江苏、安徽、湖南 6.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C ) A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感 B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 C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 D ) A黑热尿 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 C疟疾性紫癜 D白血病 8.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D )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肿大 D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9.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B ) A乙胺嘧啶 B伯氨喹 C氯喹 D哌喹 10.间日疟的临床治疗方案(现症病人治疗)( A ) 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蒿甲醚7日疗法 C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 D青蒿素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11.疟原虫的生活史是 A A 蚊唾腺---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B 蚊唾腺----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 C 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人红细胞----蚊唾腺 D 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蚊胃---蚊唾腺 E 人肝细胞---蚊唾腺----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12.疟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E A仅在肝细胞B仅在红细胞C有核细胞D脾细胞E肝细胞和红细胞 13.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疟疾的传染源为 E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1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疟疾测试题(答案)

XXXX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 试题 姓名: 分数: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 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 B ) B 4月26日 D 12月8日 2. 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 A 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 B 根据临床症状 C 拍摄X 线 3. 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D 飞沫 4. 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 5. 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 A 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感 B 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 ”型 C 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 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D 心电图 A 蚊虫叮咬 B 输血 C 胎盘 A 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B 安徽、 云南、海南 C 福建、广西、山东 D 江苏、安徽、湖南

6.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D ) A黑热尿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 C疟疾性紫癜D白血病 7. 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D )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肿大 D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8. 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B ) A乙胺嘧啶B伯氨喹 C氯喹D哌喹 9. 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疟疾的传染源为(D ) A外周血内有裂殖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B外周血内有环状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C外周血内有滋养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D外周血内有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10 ?疟原虫的生活史是(A ) A 蚊唾腺---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B 蚊唾腺----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 C 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人红细胞----蚊唾腺 D 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蚊胃---蚊唾腺

疟疾测试题答案图文稿

疟疾测试题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x x x 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 “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 B ) A 1月3日 B 4月26日 C 6月8日 D 12月8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A?) 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 B根据临床症状 C拍摄X线 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 D ) A蚊虫叮咬 B输血 C胎盘 D飞沫 4.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 B ) 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B安徽、云南、海南 C福建、广西、山东 D江苏、安徽、湖南 5.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C ) A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感 B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 C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6.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 D ) A黑热尿 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 C疟疾性紫癜 D白血病 7.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 D )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肿大 D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8.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B ) A乙胺嘧啶 B伯氨喹 C氯喹 D哌喹 9. 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疟疾的传染源为 ( D ) A 外周血内有裂殖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B外周血内有环状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C外周血内有滋养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D外周血内有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10.疟原虫的生活史是 ( A ) A 蚊唾腺 ---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B 蚊唾腺 ----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 C 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 ----人红细胞----蚊唾腺 D 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 ----蚊胃---蚊唾腺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半日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国的疟疾大多是间日疟,但从非洲传染的多为恶性疟疾。 二、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三、到非洲务工人员尤应注意感染疟疾 我区已连续三年没有本地感染疟疾疟疾病例,但由于目前我区外出和出国劳务人员较多,每年都有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发生.因此,必须重点防范在外地感染疟疾。目前最容易感染疟疾的地区,国内主要是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国外主是非洲和东南亚。我区近年发生的疟疾病人都是在非洲国家感染的病人。因此,到非洲国家打工的劳务人员尤应

注意防范疟疾。 四、得了疟疾怎么办? 曾到非洲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您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要尽快去当地疾控中心找医生,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疟疾治疗有特效药,只要按医生嘱咐服药就能把病治好。“求神拜佛”、“躲疟子”既损害自己的身体治不好病,还会把疟疾传给别人。 五、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 1、疟疾蚊子传,防蚊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人人使用蚊帐。 2、得了疟疾找医生,查血可见疟原虫,发现疟疾要报告。 3、疟疾传播危害大,春季休治很重要,一人得病全家预防,多人得病全村预防。

疟疾测试题答案修订稿

疟疾测试题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x x x 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 “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 B ) A 1月3日 B 4月26日 C 6月8日 D 12月8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 (A) 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 B根据临床症状 C拍摄X线 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 D ) A蚊虫叮咬 B输血 C胎盘 D飞沫 4.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B ) 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B安徽、云南、海南 C福建、广西、山东 D江苏、安徽、湖南 5.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C ) A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感 B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 C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6.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 D ) A黑热尿 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 C疟疾性紫癜 D白血病 7.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 D )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肿大 D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8.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B ) A乙胺嘧啶 B伯氨喹 C氯喹 D哌喹 9. 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疟疾的传染源为 ( D ) A 外周血内有裂殖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B外周血内有环状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C外周血内有滋养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D外周血内有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10.疟原虫的生活史是 ( A ) A 蚊唾腺 ---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B 蚊唾腺 ----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 C 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 ----人红细胞----蚊唾腺 D 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 ----蚊胃---蚊唾腺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间日疟爆发点处理时,对病发率超过10 %的村要进行全民预防用药。(√) 2.间日疟爆发点处理时,对病发率超过3%的村要进行重点人群预防用药。(√)3制作血片时最佳采血部位为耳垂、手指、足趾或足跟。(√) 4.疟疾属于乙类传染病。(√) 5.可以治疗疟疾药物包括伯喹、氯喹和青蒿素类等。(√) 6.评价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好坏,主要依靠血片制作、染色和清洁度的合格率来判定。(×) 7.疟疾发热期所见的原虫以大滋养体为主。(×)

2020年疟疾培训答案及试题(最新)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5分) 1. “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B ) A 1月3日 B 4月26日 C 6月8日 D 12月8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 ( A ) 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 B根据临床症状 C拍摄X线 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 D ) A蚊虫叮咬 B输血 C胎盘 D飞沫 4.我省流行哪种疟疾( A ) A间日疟 B三日疟 C恶性疟 D卵形疟 5.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 B ) 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B安徽、云南、海南 C福建、广西、山东 D江苏、安徽、湖南 6.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C ) A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感 B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C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 D ) A黑热尿 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 C疟疾性紫癜 D白血病8.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D )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 病例同时见肝肿大 D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9.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B ) A乙胺嘧啶 B伯氨喹 C氯喹 D哌喹 10.间日疟的临床治疗方案(现症病人治疗)( A ) 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蒿甲醚7日疗法 C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 D青蒿素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11.疟原虫的生活史是A 蚊唾腺 ---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B 蚊唾腺 ----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 C 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 ----人红细胞----蚊唾腺 D 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 ----蚊胃---蚊唾腺 E 人肝细胞---蚊唾腺----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12.疟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A仅在肝细胞 B仅在红细胞 C有核细胞 D脾细胞 E肝细胞和红细胞 13.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疟疾的传染源为 A 外周血内有裂殖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B外周血内有环状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C外周血内有滋养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D外周血内有子孢子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E外周血内有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 14.疟原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是 A 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期 B红细胞外期裂体增殖期 C 配子体 D 卵囊 E 子孢子

疟疾知识培训内容

疟疾知识培训内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疟疾知识培训内容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25种乙类传染病中的一种。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遍布于北纬60度至南纬40度之间的广大地区。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我省地处边疆地区,与疟疾高度流行国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历史以来均为疟疾高发区。经过积极的综合防治,疟疾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发病率大为降低。但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抗氯喹恶性疟的扩散和蔓延,致使疟疾发病在边境地区和元江沿岸地区有增多和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点状暴发。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则疟疾流行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势必继续扩大。 为了使您及您的家人更好地预防疟疾,本文向您介绍了有关疟疾防治的基本知识,希望对您及您的家庭防止疟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方面有所帮助。请您立即行动起来,“关爱自己,关注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您的贡献。 一、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疟疾是以按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通过蚊子叮咬吸血进入人体的。 1.疟疾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疟疾的发生和流行必需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染媒介和易感人群。传染源即带有疟原虫配子体的疟疾病人;传染媒介是吸疟疾病人血后带有感染子孢子的按蚊;易感人群即为健康人,被有感染性的按蚊叮咬后即可得病。三者的关系好比种子、播种者和土壤,三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三个环节同时存在,疟疾流行才有可能发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疟疾流行即告终止。 2.人们是如何感染疟疾的 当蚊子叮咬某个人的时候它吸人的血,如果这个人是疟疾病人,他(她)血中的疟原虫将被吸进蚊子体内。 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增殖和发育,10-14天后发育成熟,并准备去传播给其它的人。如果蚊子这时咬了一个建康人,疟原虫将进入健康人的机体。使这个健康人变成疟疾病人。 以中华按蚊传播疟疾为例,疟疾的传播过程是这样的: (1)当雌性按蚊叮咬病人或带虫者的血液时,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随红细胞进入蚊子胃部。此时,处在发育期的疟原虫除雌、雄配子体继续发育外,其余各期均被蚊子消化。在蚊子胃内,雌、雄配子体发育为雌、雄配子,雄配子钻进雌配子体内,受精形成合子。合子变长,能动,成为动合子。动合子穿过蚊胃壁,在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园球形的卵囊。卵囊长大后,囊内的核和胞质反复分裂,进行孢子增殖,生成成千上万的子孢子。子孢子随卵囊破裂而释出,或由囊壁上的微孔逸出,再随血淋巴集中在按蚊的唾腺中。当受感染的蚊子再度吸血时,子孢子就可以随唾液进入人体。

疟疾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5年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判断题 1.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否) 2.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是)3.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是)4.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是)5.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否)6.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给胎儿。(否)7.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是)8.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是)9.疟疾的再燃是指由于血液中少量的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而再度发作。(是)10.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是)二、选择题(答案打对勾) 1.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A.6小时 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2.疟疾传播给人是生活史的那个阶段 A.配子体B.子孢子C.合子D.裂殖子3.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哪里 A.肌肉细胞 B.消化道内C.脑细胞内D.红细胞内 4.经输血感染疟原虫后,以下哪个提法不正确 A.没有复发B.不通过红外期 C.不会增殖D.可以有再燃 5.恶性疟发热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多起病急,无寒战B.常伴有咳嗽 C.热型不规则D.可伴有腹痛及腹泻6.以下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哪一项检查结果不可作为疟疾的实验室确诊依据 A.血片检查B.RDT检测 C.PCR检测D.抗体检测 7.以下哪一组是治疗间日疟的首选药物 A.氯喹片加伯氨喹B.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C.双氢青蒿素哌喹片D.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8.在治疗从国外感染疟疾病人的同时,还因注意什么A.让家人一起来检查B.让一同回国的人来检查 C.让同村的人也来检查D.不要注意什么

疟疾知识培训内容

疟疾知识培训内容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25种乙类传染病中的一种。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遍布于北纬60度至南纬40度之间的广大地区。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我省地处边疆地区,与疟疾高度流行国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历史以来均为疟疾高发区。经过积极的综合防治,疟疾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发病率大为降低。但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抗氯喹恶性疟的扩散和蔓延,致使疟疾发病在边境地区和元江沿岸地区有增多和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点状暴发。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则疟疾流行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势必继续扩大。 为了使您及您的家人更好地预防疟疾,本文向您介绍了有关疟疾防治的基本知识,希望对您及您的家庭防止疟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方面有所帮助。请您立即行动起来,“关爱自己,关注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您的贡献。 一、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疟疾是以按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通过蚊子叮咬吸血进入人体的。 1.疟疾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疟疾的发生和流行必需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染媒介和易感人群。传染源即带有疟原虫配子体的疟疾病人;传染媒介是吸疟疾病人血后带有感染子孢子的按蚊;易感人群即为健康人,被有感染性的按蚊叮咬后即可得病。三者的关系好比种子、播种者和土壤,三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三个环节同时存在,疟疾流行才有可能发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疟疾流行即告终止。 2.人们是如何感染疟疾的 当蚊子叮咬某个人的时候它吸人的血,如果这个人是疟疾病人,他(她)血中的疟原虫将被吸进蚊子体内。 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增殖和发育,10-14天后发育成熟,并准备去传播给其它的人。如果蚊子这时咬了一个建康人,疟原虫将进入健康人的机体。使这个健康人变成疟疾病人。 以中华按蚊传播疟疾为例,疟疾的传播过程是这样的: (1)当雌性按蚊叮咬病人或带虫者的血液时,在红细胞内的疟原虫随红细胞进入蚊子胃部。此时,处在发育期的疟原虫除雌、雄配子体继续发育外,其余各期均被蚊子消化。在蚊子胃内,雌、雄配子体发育为雌、雄配子,雄配子钻进雌配子体内,受精形成合子。合子变长,能动,成为动合子。动合子穿过蚊胃壁,在弹性纤维膜下形成园球形的卵囊。卵囊长大后,囊内的核和胞质反复分裂,进行孢子增殖,生成成千上万的子孢子。子孢子随卵囊破裂而释出,或由囊壁上的微孔逸出,再随血淋巴集中在按蚊的唾腺中。当受感染的蚊子再度吸血时,子孢子就可以随唾液进入人体。

疟疾培训试题及答案

疟疾培训试题及答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2015年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判断题 1.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否) 2.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是) 3.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是) 4.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后来才寄生于红细胞内。 (是) 5.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 (否) 6.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给胎儿。 (否) 7.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是)

8.恶性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发展为重症疟疾。(是) 9.疟疾的再燃是指由于血液中少量的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而再度发作。 (是) 10.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是) 二、选择题(答案打对勾) 1.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 D.48小时 2.疟疾传播给人是生活史的那个阶段? A.配子体B.子孢子 C.合子 D.裂殖子 3.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哪里? A.肌肉细胞B.消化道内 C.脑细胞内 D.红细胞内 4.经输血感染疟原虫后,以下哪个提法不正确 A.没有复发B.不通过红外期 C.不会增殖D.可以有再燃

5.恶性疟发热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多起病急,无寒战B.常伴有咳嗽 C.热型不规则 D.可伴有腹痛及腹泻 6.以下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哪一项检查结果不可作为疟疾的实验室确诊依据 A.血片检查B.RDT检测 C.PCR检测D.抗体检测 7.以下哪一组是治疗间日疟的首选药物 A.氯喹片加伯氨喹B.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C.双氢青蒿素哌喹片D.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8.在治疗从国外感染疟疾病人的同时,还因注意什么? A.让家人一起来检查B.让一同回国的人来检查 C.让同村的人也来检查D.不要注意什么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一、第一讲 什么是疟疾?疟疾的潜伏期有多长?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内所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吸血时传播,多见于夏秋季节。 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造成大量劳动力丧失;由于当时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疟疾病死率也很高。历代战争史实表明疟疾对军事行动影响颇巨,低疟区部队进入高疟区,常发生大量非战斗减员,对左右战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近几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疟疾发病在局部地区尤上升趋势,加强疟疾防治、防止其卷土重来具重要意义。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二、第二讲 疟疾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间日疟 多急起,复发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长者一周,随后转为典型发作。疟疾发作多在午后、典型临床症状分为三期。

1.发冷期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全身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后,体温迅速上升2.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紫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有的辗转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喝,欲冷饮。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 3.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疲乏困倦,常昏昏入睡,3~4小时,一觉醒来,精神状态有所恢复,食欲恢复,此刻进入间歇期。 整个发作过程约6~12小时,典型者间歇48小时又重复上述过程。一般发作5~10次,因体内产生免疫力而自然终止。 多数病例早期发热不规律,可能系血内有几批先后发育成熟的疟原虫所致。部分病人在几次发作后,由于某些批疟原虫被自然淘汰而变得同步。 疟疾反复发作数次以后,患者常有体弱、贫血、肝脾肿大。发作次数愈多,脾脏肿大愈明显,贫血愈显著。部分病人可由自身免疫力的改变,疟疾发作暂时停止,但非自愈,一旦抵抗力下降,病人可因再燃而再次发作。 (二)三日疟:发作与间日疟相似,但为三日发作一次,发作多在早晨,持续4~6小时。脾大贫血较轻,但复发率高,且常有蛋白尿,尤其儿童感染,可形成疟疾肾病。三日疟易混合感染,此刻病情重很难自愈。 (三)卵形疟:与间日疟相似,我国仅云南及海南有个别报道。 (四)恶性疟:起病缓急不一,临床表现多变,其特点:①起病后多数仅有冷感而无寒战;②体温高,热型不规则。初起进常呈间歇发热,或不规则,后期持续高热,长达20余小时,甚至一次刚结束,接着另一次又发作,不能完全退热;③退热出汗不明显或不出汗; ④脾大、贫血严重;⑤可致凶险发作;⑥前驱期血中即可检出疟原虫;无复发。 (五)凶险型疟疾:88.3~100%由恶性疟疾引起,偶可因间日疟或三日疟发生。在暴发流行时5岁以下的幼儿,外来无免疫力的人群发生率可成20倍的增长;即便当地人群,治疗不及时也可发生。临床上可观察患者原虫数量作为监测项目,若厚片每视野达300~500个原虫,就可能发生;如每视野600个以上则极易发生。临床上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疟疾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5年内埠卫生院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村名:得分: 一、是非题(对的在后面括号中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40分) 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2.能感染人的有5 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3.间日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全年流行。() 4.疟疾的发作是由于疟原虫破坏红细胞后释放出大量的代谢产物所引起的。() 5.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 小时。() 6.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 7.疟疾的再燃是指由于血液中少量的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而再度发作。() 8.脑型疟多见于儿童。() 9.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10.血片中查到疟原虫还不能确定患者就是疟疾病例。() 11.及早规范治疗可以防止恶性疟发展为凶险型发作。() 12.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 13.RDT 是快速诊断试验的简称。() 14.中国到2015 年消除疟疾。() 15.得了疟疾应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6.疟疾属于乙类传染病。() 17.疟原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红内期。() 18.孕妇患间日疟可采用氯喹和伯氨喹治疗。() 19.我国政府提出,到2015 年,全国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20 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20.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二、单选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A.2 种B.3 种C.4 种D.5 种 2.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A.6 小时B.12 小时C.24 小时D.48 小时 3.疟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的?()A.蚊子叮咬B.吸入飞沫C.苍蝇污染食物D.性交 4.蚊子吸人血时,通过疟原虫生活史的哪个阶段被感染的?() A.配子体B.子孢子C.合子D.裂殖子 5.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细胞或组织是()A.肌肉细胞B.消化道内C.脑细胞内D.红细胞内 6.我国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是:() A.中华按蚊B.微小按蚊C.嗜人按蚊D.大劣按蚊 7.以下哪个因素不影响疟疾的流行?()A.温度B.雨水C.战争D.饮食习惯 8.以下哪个症状不是疟疾的典型临床表现?()A.发冷B.腹痛C.发热D.出汗 9.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是()A.12 小时B.24 小时C.48 小时D.72 小时 10.疟疾的诊断依据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家族史B.流行病学史C.临床表现D.实验室检查 11.疟疾病人的隔离治疗有什么要求?() A.没有要求B.需注意防蚊措施 C.需带口罩,防治呼吸传播D.要穿戴隔离衣,防治接触传播 12.对疟疾病人早治疗的目的不包括:()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疟疾防治知识测试题 姓名分数选择题(每题1.5分) 1. “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 天? ( B ) A 1月3日 B 4 月26日 C 6 月8日 D 12月8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 (A ) 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B根据临床症状C拍摄: X线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D ) A蚊虫叮咬 B 输血 C 胎盘 D 飞沫 4.我省流行哪种疟疾(A ) A间日疟 B 三日疟 C 恶性疟 D 卵形疟 5.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 B ) 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B 安徽、云南、海南 C 福建、广西、山东D江苏、安徽、湖南 6.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C ) A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感 B 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 C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 D ) A黑热尿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C疟疾性紫癜D白血病 8.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D )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肿大 D 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9.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B ) A乙胺嘧啶 B 伯氨喹 C 氯喹 D 哌喹 10.间日疟的临床治疗方案(现症病人治疗)(A ) 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 蒿甲醚7日疗法 C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 D 青蒿素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11.疟原虫的生活史是一A __________ A 蚊唾腺---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B蚊唾腺----蚊胃---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唾腺 C人肝细胞---蚊胃---蚊唾腺----人红细胞----蚊唾腺 D 人红细胞----人肝细胞---蚊唾腺----蚊胃---蚊唾腺 E 人肝细胞---蚊唾腺----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疟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 E A仅在肝细胞B仅在红细胞C有核细胞D脾细胞E肝细胞和红细胞 13?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疟疾的传染源为 _________ E ________

2018年疟疾培训答案及试题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

2018年疟疾培训答案及试题疟疾防治知识培训测试题疟疾防治知识测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5分) 1. “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B ) A 1月3日 B 4月26日 C 6月8日 D 12月8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方法是什么? ( A ) 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 B根据临床症状 C拍摄X线 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 D ) A蚊虫叮咬 B输血 C胎盘 D飞沫 4.我省流行哪种疟疾( A ) A间日疟 B三日疟 C恶性疟 D卵形疟

5.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 B ) 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 B安徽、云南、海南 C福建、广西、山东 D江苏、安徽、湖南 6.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C ) A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感 B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 C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床表现( D ) A黑热尿 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 C疟疾性紫癜 D白血病 8.疟疾的临床诊断要点不包括(D )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畏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 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度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 病例同时见肝肿大 D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9.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B ) A乙胺嘧啶 B伯氨喹 C氯喹 D哌喹 10.间日疟的临床治疗方案(现症病人治疗)( A ) 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 B蒿甲醚7日疗法 C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 D青蒿素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11.疟原虫的生活史是A 蚊唾腺 ---人肝细胞---人红细胞----蚊胃----蚊唾腺

疟疾培训试题及答案

疟疾培训试题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的哪一天?() A1月3日B4月26日C6月8日D12月8日 2、确诊疟疾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 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B根据临床症状C拍摄X线D心电图 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A蚊虫叮咬B输血C胎盘D飞沫 4、我省流行哪种疟疾() A间日疟B三日虐C恶性疟D卵形疟 5、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 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B安徽、云南、海南 C福建、广西、山东D江苏、安徽、湖南 6、典型间日疟临床表现() A突然发病,无寒颤,仅有畏寒B间歇期极短,体温曲线呈“M”型C周期性发冷、发热和出汗,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体征。 D发热常在深夜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7、下列哪项不属于疟疾的特殊临场表现() A黑热尿B类白血病反应与何杰金氏病样反应 C疟疾行紫癜D白血病 8、疟疾的临床诊断药店不包括() A多数病例在发作前有长短不一的寒颤或胃寒 B发作有定时性、发热与无热期交迭出现且有规律C有溶性贫血症状,其程序与发作次数呈正相关;脾肿大,其程序与病程相关,部分冰露同时见肝肿大D发热特点呈稽留热、一般超过39度 9、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 A乙胺嘧啶B伯氨喹C氯喹D哌喹 10、间日疟的临床治疗方案(现症病人治疗)() A氯喹/伯氯喹八日疗法B蒿甲醚7日疗法C氯喹/伯氯喹四日疗法D青蒿素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 二、判断题 1、间日疟暴发点处理时,对病发率超过10%的村要进行全民预防用药 A正确B不正确 2、间日疟爆发点处理时,对病发率超过10%的村要进行重点人群预防用药 A正确B不正确 3、制作血片时最佳采血部位为耳垂、手指、足趾或足跟 A正确B不正确 4、疟疾属于乙类传染病 A正确B不正确 5可以治疗疟疾药物包括柏奎、氯喹和青蒿素类等 A正确B不正确 三、填空题 1.间日疟早期往往表现为贫血是因为间日疟主要侵犯,贫血的轻重跟、 、及造血系统代偿能力有关。 2.特殊疟疾的类型有:、先天性疟疾、输血后疟疾、孕妇疟疾、婴幼儿疟疾、机场疟疾 3.疟疾治疗一般原则:、、、对症治疗和护理 4.疟疾暴发疫情的调查内容:、流行病学调查、媒介调查 5.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期:前驱期、、发热期、、间歇期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考核试题科室: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 5 分) 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 A.属地管理原则 B.异地管理 C 。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 )类. A. 甲类和乙类 B. 甲类和丙类 C. 甲类、乙类和丙类 D.乙类和丙类 3。传染病防治法新增传染病达到()种 种 B. 35种种种 4. 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 A. 1 B.2 C.3 D.n 5.传染病防治法从()年实施。 年1月1日年10月1日年1月1日年12月1日

6. 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小时 7.发现其他乙类、丙类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进行网络直报。 小时 B。 10小时 C。 24小时小时 8.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年。 年 B. 15 年年年 9.以下是甲类传染病的有() A.鼠疫和霍乱 B.炭疽 C. 艾滋病 D.梅毒 10.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淋病 C.麻疹 D.狂犬病 二、多选题(每题5分)

1.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遵循() A 分级负责 B.属地管理 C.异地管理 D.户籍管理 2。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为()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教育机构 3。传染病信息报告报告人包括() A.患者 B.传染病防治执行职务的人员 C.乡村医生D个体开业医生 4。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有() A.甲型H1N1流感 B. 手足口病 C.细菌性痢疾 D.流行性腮腺炎 5.传染病信息报告需要分型报告的疾病有() A.炭疽 B.病毒性肝炎 C.梅毒 D.疟疾E、肺结核 6。发现以下()疾病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疟疾培训试题

疟疾防治知识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是非题(对的在后面括号中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50分)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2.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3.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依法进行网络报告或其他方式上报。() 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传染病的义务报告人,发现疟疾或疑似疟疾病例,均应报告当 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 5.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 6.间日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完成一个增殖周期需要48小时。() 7.发冷、发热和出汗的周期性发作是间日疟病人的典型症状。() 8.进入间歇期,疟疾患者还会有发热。() 9.在对脑型疟的救治过程中,对症治疗也非常重要。() 10.疟疾的诊断依据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三个方面。()11.及早规范治疗可以防止恶性疟发展为凶险型发作。() 12.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 13.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应首选氯喹/伯氨喹九日疗法治疗方案。()14.一般的疟疾病例用口服给药就可以了。() 15.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后,就可以不用继续治疗了。() 16.休止期抗复发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氯喹。()

17.氯喹是一种预防疟疾的药品,口服2片可以预防7-19天。()18.对发热病人开展血片的疟原虫检测或RDT检测是发现病人的主要途径。()19.由于人群对疟疾没有有效的免疫,所以出国旅游、到高疟区活动的人是高危人群()20.中国到2015年消除疟疾。() 21.4月25日是全国疟疾日。() 22.各种疟疾都需要休止期抗复发治疗。() 23.预防疟疾服药的方案成人剂量为磷酸哌喹每月服2次,每次600mg,饭前服。()24.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简称ACT)进行治疗。() 25.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热带和亚热带。() 二、单选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1.疟疾俗称?()A.感冒B.打摆子C.发烧D.腹泻 2.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 A.2种B.3种C.4种D.5种 3.以下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 A.弯曲疟原虫B.间日疟原虫C.恶性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 4.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对此是如何管理的?() A.甲类传染病管理B.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理 C.乙类传染病管理D.丙类传染病管理 5.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1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6.以下哪个地区有疟疾流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