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师领进门

1、老师领进门
1、老师领进门

1、老师领进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老师引导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联系上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

1、谈话:无论多么伟大的任务,都从学习识字、学习简单的加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

2.板书课题:老师领进门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老师是谁?老师领谁进什么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课题提出的问题

(随机形成板书:)领进

田老师———→(文学创作之门)

刘绍棠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介绍作者(课件)

3、引入: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三、研读课文田老师讲故事部分

1、找到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讲的故事部分(第5—10自然段),快速的轻

轻读一读,想想,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师是一位讲故事高手?

2、交流:你觉得田老师讲故事的本事怎样?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3、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交流出示句子。

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组织讨论:

A、问: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哪个词语来写的?(入迷)“入迷”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哪些词语生动的表现了“我”入迷的样子?

B、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会入迷?

C、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深、身临其境;我喜欢听田老师讲的故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被田老师的文学艺术吸引了,感染了,从此我爱上了文学,形成了从事文学的愿望。)

②小结过渡

一首小诗就有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粒文学的种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

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A、“门下受业”是什么意思?(跟老师学习)这是个什么句子?从那里看出的?(比喻)

(明确这是个比喻句,重点词语是“春雨点点入地”)

B、都是些什么故事?从动人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想象力丰富。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C、小组讨论:田老师讲故事和“春雨点点入地”有什么联系?

(田老师那上千个故事不仅把作者引入令人神往的境地,而且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发了他编故事的欲望,这样也就把他领入了一扇文学创作之门。田老师的教学方法真高明!)

作者为什么要用“春雨”来比喻呢?闭上眼睛想象:当种子受到春雨的滋润会是怎样的情景?它会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感受作者内心的舒畅、欣喜以及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个别朗读句子将作者的舒畅、欣喜、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D、田老师像“春雨入地”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到了孩子的心田,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一首古诗(出示)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田老师就是这样渐渐地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的。

三、研读课文感谢老师部分

1、正因为这些,当我功名成就,衣锦还乡的时候,看到我阔别四十年老师,我还像小学生一样向老师鞠躬。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2.师:回到现在,作者再次看到田老师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

生:感激之情

3.(师白):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了。)

2、面对学生的深深感谢,田老师是怎样做的?

老人家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出示)

(1)理解“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意思。

(学生交流后出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反映了什么?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修行靠自身)

齐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3、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如何理解?

(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这句话大家来读读,你读出了作者对田老师的什么感情?

(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旧对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

4、感情朗读

——当作者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讲述着那娓娓动听的故事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情感流淌于笔端,写下这样一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回到家乡路遇恩师,感激之情涌上心头时,他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语——(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功成名就,在文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时,他还时时想起这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真是“师恩难忘,难忘恩师”啊!(板书: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5、刘绍棠认为,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所以一直以来在他的作品里有很赞美老师的话,让我们来轻轻吟诵吧—— (大屏幕出示)(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四、小练笔:写几句表示祝福和赞美老师的话。

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他的恩师念念不忘。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肯定也有难忘的老师,请你写几句话向老师表示祝福或赞美。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真是师恩难忘啊!有一天,当你长大成人,面临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正是由于当年的一位老师激发了你对于某一专业的兴趣才决定了你今天的选择。当然,有句话说得好,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走进门后,想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还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六、朗诵诗歌:感谢您,老师!

板书设计

领进

田老师———→文学创作之门)

刘绍棠

插终

柳生

之难

恩忘

上千个故事

(口才好、文笔好、想象力丰富)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回忆往事之老师领进门 部编版

2.指导生读通难读的句子,结合语句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预设:1、红摹(mó)纸娓(wěi)娓动听戛(jiá)然而止 炊(chuī)烟衣襟(jīn)(注意读音) 2、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通过读课文,你们对文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们一定很好奇刘绍棠是怎样成为这样一名大作家的?是什么样的老师运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作者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谁领谁进什么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门? 预设:田老师领我进门,进入文学创作之门。 2、通过读课文田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田老师的故事打动了孩子 们吗? 预设:田老师最擅长的就是讲故事。 3、小组交流:找出文章中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的成语和句子并分析。预设:成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句子: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入迷来写,句中恍如、发呆、惊醒等词语生动的表现了“我”入迷的样子,这句话表现了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盛、身临其境;“我”喜欢听田老师讲的故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被田老师的文学艺术吸引了,感染了,从此“我”爱上了文学。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听老师讲故事比作春雨,体现了田老师故事的动人以及口才好,文笔好,想象力丰富。 4、田老师讲故事真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成了作家。“我”深深感谢田老师,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是怎样的?课件出示: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

10《老师领进门》教案

《老师领进门》教案 教材分析: 《老师领进门》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它是训练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一个延伸。文章语句优美,思维训练点多,是一篇让学生朗读、感悟、练笔的好文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学懂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2、学生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相互探究解决。 3、能写师生相逢的动人场面、对话。 学习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 学习难点: 写师生相逢的动人场面、对话。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一)课前播放《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 (二)学生认真听歌,说说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感受? 导语:同学们,老师像园丁,默默耕耘着这片神圣的乐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老师的课文《老师领进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一)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正确,把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作者40年来一直记忆犹新的情景和深藏在内心的感激之情;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二)交流阅读中最让人感动的句子,要求叙述简洁、有条理。 (三)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学间相互解答。 三、拓展延伸,表达运用。 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刘绍棠。介绍作者在文学上创作取得成就,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青少年时代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山楂的歌声》、《中秋节》、《瓜棚记》、《私访记》和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夏天》。后有长篇小说12部,中篇小说等40余部和《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系列》等出版。他的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十多部作品荣获

1.老师领进门

1、老师领进门 教学目标: 1、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 2、学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造句。 3、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2节。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 借助字典认识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 1、今天老师第一次到我们班上课。谁能说一个带“一”的成语? 2、老师也带来了一首“一”字开头的诗,送给大家。 二、注重积累,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请大家自读。集体吟诵。 (2)请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它背下来。(检查:谁第一个背?) 3、这首看似简单的古诗,要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记住我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一位老师却巧妙地将它编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还造就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位老师是谁?他怎样造就一位著名作家?这节课的学习也许能够找到答案。看老师写课题(教师板书:老师领进门)齐读。 4、这位老师是谁?(板书:田老师)他造就的作家是谁?知道吗?老师查找了有关资料,现在推荐给大家。 (课件出示)自读。(板书:刘绍棠) 作家刘绍棠简介:刘绍棠,1936生,北京通县人,农民出生,当代著名作家,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他发表的作品有几百万字,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蒲柳人家》。他的作品贴近农村乡土生活,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被誉为“京郊风俗画家”。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生字,集体识字。

(1)告诉学生识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课后没有列出生字,以后的课文也都没有列出生字。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请一名学生简单说说)还因为呀,有的字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就已经认识了,有的字教过了一些同学已经忘了。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字是不同的。怎么办呢?自己找生字、自己学生字。 (2)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然后查阅字典读准字音(老师巡视)。 (3)检查。 出示词语:后殿红摹纸娓娓动听戛然而止衣襟 学生提问考同学。 2、指名读课文 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 流利(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 (教师随时板书读错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3、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 4、读课文中上课时的情景,田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门的? 作业: 1、会读本课的生字词。(部分同学) 2、能够默写本课的生字词。(有一定基础的同学) 后记: 这是我第一次面对这群五湖四海的孩子,之前我已经作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节课,我将门槛设置得很低,主要扫清字词的障碍。上课了,出人意料,有几个同学预习得很好,比如,林伟翔,金太铉等。但是同时也发现有几个同学上课习惯不太好,不能坚持很长时间听课,课后要找其谈心。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走进人物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老师领进门》这篇文章,了解到作者刘绍棠在这篇回忆录中,记叙了他在回乡省亲途中,偶遇小学老师田老师的情形,并引发了他对往事的深情回忆。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走近刘绍棠笔下那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走进刘绍棠的内心世界…… 2.请齐读课题——(生读课题)

老师领进门说课稿

2012年大姚县小学骨干教师大姚教学范式“标杆教学”提升培训 《老师领进门》说课稿 龙街乡中心学校:李培银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老师领进门》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感至深的阅读课文。文中讲述了小时候教他国文的田老师口才文笔皆好,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培养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引导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领进门”不仅仅是将学生领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更是为学生缔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2、作者曾是我国五十年代初,中国文坛上被誉为“神童”的作家刘绍棠。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清新朴实。本文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1选材有点有面,详略得当,详写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四年受业一笔带过。2语言委婉,含义深刻,运用了大量的俗语、谚语,有较强的表达效果。3人物形象鲜明,文中刻画了田老师循循善诱,博学多才,口才好,文笔好,而且善于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的好词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田老师的怀念、感激之情。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自读、引读、交流等方法,帮助学生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名人尊师爱师的事例中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品悟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感悟田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的。 2、理解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句子含义。 四、说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预习要求:⑴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作者简介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作者简介 原文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40人。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田老师执教40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今年70岁,退休已经十多年了。 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与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同座。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轮到给一年级上课时,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

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________ 本文作者刘绍棠,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作者介绍 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现代作家。1936年2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岸边儒林村的一个普通

《老师领进门》教案

老师领进门 象山文峰学校翟飞卫 一、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个词语的意思;能用“身临其境”、“引人入胜”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感受田老师的形象,能说出田老师是怎样一个老师,作者通过哪些语言文字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5、摘录描写“我”听课入神的词句和尊敬老师的词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难点:推敲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认识人物的品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教师简介刘绍棠,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 2、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心情如何?(激动不已)他们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谢谢、感谢) 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出示) 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3、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4、齐读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二)、老师领进门。 1、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2、同学们,田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3、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还可以从哪看出来? ①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谈体会、朗读指导。

老师领进门 (1)

《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老师引导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联系上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 1、谈话导入新课。 让学生谈谈对自己启蒙老师的印象。 2、这节课是一位大作家写的,他也是回忆自己的启蒙老师的。(板书课题:老师领进门)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老师是谁?老师领谁进什么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的朗读课文。 2、交流读课题后提出的问题(随机形成板书:) 领进 田老师------------ (文学创作之门) 作者 3、“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介绍作者(课件) 4、引入: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培养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师到

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三、研读课文田老师讲故事部分 过渡:田老师真的很会讲故事,文中就举了一个例子。 1、交流田老师是怎么样教一年级小朋友学习诗的。(念一遍,串讲一遍,编一个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起来。) 2、请学生模仿田老师讲故事,学习“田老师讲故事部分” (1)学生模仿“念故事” (2)学生模仿娓娓动听地“讲故事” (3)理解娓娓动听地意思,利用“娓娓动听”造句 3、交流:你觉得田老师讲故事的本事怎样?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妮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4、交流:“我”听完故事之后什么感受? 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组织讨论: A、问: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哪个词语来写的?“身临其境”“入迷”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哪些词语生动的表现了“我”入迷的样子?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课文原文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40人。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涯。田老师执教40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今年70岁,退休已经十多年了。 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与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同座。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轮到给一年级上课时,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________ 本文作者刘绍棠,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作者介绍 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现代作家。1936年2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岸边儒林村的一个普通农家。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中学读书时开始发表独创作品。1951年曾经在河北省文联工作。195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本命年的回想》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翌年退学。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被称誉为“神童作家”。1958年被划成“右派(最初,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右派”是指坐在议会右侧,拥护君主制与贵族特权的人士。今日,则是用来指强调民族主义、传统和宗教。部分人则用“右派”来称呼支持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人。)”,并开除党籍。1979年恢复名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务。曾多次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2、在老师引导下,能联系上下理解并说出课文中部分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一)过渡谈话,引入新授内容 (二)阅读理解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出示投影画面:此时我向老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 3、组织讨论后读课题:提问讨论:老师把我领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文中哪一节告诉了我们讨论板书:文学创作大门 4、句子中的'这个方面指什么( 从事文学创作、丰富的想象力) 5、小结: 6、出示文中小诗:(投影) 7、谈话:这首诗没有故事情节,可是通过田老师合理丰富的想象,同时自然巧妙地用诗中1-10的数字,构成一个完美,有情趣,

又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8、听故事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故事情节) (三)重点理解句子含义。 1、投影出示句子: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2、理解句子含义(提示谈理解方法,出示小黑板)组织讨论小结:理解这句话,应该抓住入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体会我听故事时入迷的程度。这个句子说明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十分精彩,我听得如痴如醉。 3、投影出示句子: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组织讨论小结。 4、过渡谈话,全班齐读13、14节。 5、出示投影句子: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6、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个树和两个数量词:十年、百年。组织讨论小结:说明培养人才比培养树木更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田老师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 7、提问加深理解:上文的柳成荫是什么意思?讨论小结:这是一篇文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说明师恩难忘,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附板书 8、老师领进门文学创作大门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培养丰富的想象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1 老师领进门 课文阅读练习与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 导语 无论是家人轻声细语的叮咛,还是老师意味深长的教诲;无论是默默无言的呵护,还是体贴入微的挚爱,都给我们以温馨的慰藉。相信你一定能够体会到:关怀,是我们生活中最令人心醉的风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练习朗读。我们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感情。 1 老师领进门 一基础知识 1 看拼音,写汉字 wěi wěi dòng tīng shēn lín qí jìng jiá rán ér zhǐyǐn rén rù shèng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2 解释下列词语及带点的词 1) 娓娓 ..动听: 2) 戛然 ..而止: 3) 恍如: 4) 受业: 5) 滋润: 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7) 炊烟袅袅 ..: 8)引人入胜:

3、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正.(zhēng zhèng)月喝.(hē hè)住教.(jiāo ji ào)书 立正.(zhēng zhèng)喝.(hē hè)水教.(jiāo ji ào)师 4、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戛.()然而止衣襟.() 5、选择填空 ○1的○2得○3地 清晨,可爱()小红兴高采烈()来到金灿灿()葵花园。她兴奋()东瞧瞧,西看看,一会儿轻轻()摸摸,一会儿细细()闻闻,情不自禁()翩翩起舞。 呀!怎么变成红色()天啊?小红兴奋()手舞足蹈,高兴()跳了起来。她情不自禁()大喊:“我要飞!” 机灵()猴子在宁静()湖边尽情()玩耍,它笑()多甜,跑()多快,都忘记了回家了。 二阅读理解(思考问题,完成填空) 老师领进门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去读书。 学校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只有40人。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 开学第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 红摹纸上是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轮到给一年级上课,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串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有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有人家,家家炊烟袅袅。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正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她想折一枝来,戴在耳丫上。妈妈喝住了她,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后来,这里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

老师领进门优秀教案

老师领进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真读文,感受田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感悟其教书育人的润物无声。 2、在阅读中理解“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的意思;学习用“娓娓动听”或者“恭恭敬敬”造句。 3、在读文中提升情感,理解“插柳之恩”的意思,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深深的感恩情怀。 教学重点 1、感悟体验田老师教书育人的润物无声; 2、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影响力巨大。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田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老师领进门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教师简介刘绍棠,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 2、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心情如何?(激动不已)他们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谢谢、感谢) 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3、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4、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5、同学们,田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6、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还可以从哪看出来? ①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谈体会、朗读指导。 二、修行靠自身 1、同学们,田老师讲故事真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成了作家。“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可老人家却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出示)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老师领进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字典认识本课生字;会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造句。 2、娓娓动听地朗诵小诗的大意部分,背诵课文最后两节。 3、以“谢师、感恩”为主线,通过读诗、听故事、理解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恩情怀,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2.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的意思;深入阅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恩情怀。 2、理解句子“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恩情怀。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诗歌激趣。 1、课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小诗。 2、自由轻声地读一读,细细地品味,诗中描绘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试着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生交流) 3、这样一首描写乡间美景的小诗,到了田老师的口中,却幻化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位田老师究竟是何许人也,会有如此了得的本事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老师领进门》。 齐读课题。 4、课文的作者刘绍棠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轻声地读读这段话。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尽管与田老师阔别40多年,刘绍棠却仍对这位小学老师念念不忘。当他回到家乡,再次走到老师的面前,他的心中——激动不已;在与恩师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词语是——谢谢、感谢。 2、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来读一读这段话吗? 3、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板书课题)那么田老师领他进的到底是什么门呢?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同时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交流: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交流学生自学的生字新词。 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试着将他那份浓浓的尊师、爱师之情读出来。 三、交流,字词学习。 1、再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 2、全班交流找到的生字学习。 3、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与指导课文朗读。 5、齐读课文。 四、课堂作业。 (一)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事物美好动人,非常吸引 人。() 2、亲身来到那个地 方。( ) 3、善于言谈,说话生动,使人爱 听。()

1老师领进门

1.老师领进门 教学目标: ⒈按课后要求自主地认识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词的意思;会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造句。 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 ⒊感受田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谦虚的处世态度,体会“我”对田老师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难点: ⒈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 ⒉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含义,感受作者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课前预习: ⒈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并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⒉通过课后注释以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本文作者。 ⒊思考“阅读芳草地”2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⒈揭示课题,齐读。 ⒉根据课后注释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作者当代作家刘绍棠。 刘绍棠:当代著名作家。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他13岁发表小说,15岁成名。著有《蒲柳人家》《瓜棚柳巷》《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运河的浆声》、《小河才露尖尖角》、《春草》、《地火》等27部作品。 ⒊导入课文:这样一位有成就的作家,却念念不忘自己的第一位语文老师。他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抽读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课题中的“门”指的是什么?“领进门”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预习反馈,交流自主识字情况。 ⑴告诉学生识字新要求:自己找生字,自己学生字。 ⑵小组交流: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新词。 ⒉思考:课题中的“门”指的是什么?“领进门”指的是什么? (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板书:文学创作)(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 ⒊了解主要内容:作者主要从哪两方面回忆自己的启蒙老师? (开学第一天上课的情景;40年后相逢的情景) 过渡:那么,这位启蒙老师是如何将作者领进文学创作的大门的呢? 三、学习课文,理解:田老师怎样把“我”领进门。 ⒈课文通过那件具体的事情,说明老师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把一首小诗,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我听的入迷。) ⒉读课文,了解田老师上第一堂语文课的情景。

老师领进门_教案教学设计

老师领进门 本文是关于老师领进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老师领进门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能猜测一下作者的身份吗?(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教师简介刘绍棠,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 2、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心情如何?(激动不已)他们的交谈中,大作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谢谢、感谢) 你能用激动、感谢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3、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4、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田老师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5、同学们,田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6、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还可以从哪看出来? ①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②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材料《老师领进门》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材料《老师领进门》知识点、图文解读 课文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市人。他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成员,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主要作品:《京门脸子》《柳敬亭说书》《蒲柳人家》《蛾眉》等。 二、近义词 桃李——学生娓娓动听——绘声绘色 身临其境——身入其境恭恭敬敬——必恭必敬 三、反义词 娓娓动听——索然无味戛然而止——连续不断 恭恭敬敬——骄傲自大

四、理解词语 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临:到。境:境界,地方。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指风景或作品等) 。 恭恭敬敬:对长辈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无心插柳柳成阴:无心插的柳枝,竟长成了参天大树。比 喻不经意的事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 五、文本解读 1.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培植一棵树,只要十年的时间就可以了;而要培养、教育一个人,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所以哪怕是像插柳这般的小恩情,也永远不要忘怀。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 (2)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 2.启蒙老师对人的一生影响真大啊!你的启蒙老师是谁?请说说你与你的启蒙老师的故事吧。 难忘的启蒙老师 我的启蒙老师是陈如深老师,他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前途是不可预测的,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陈老师很幽默,天天带着开心的表情来上课,可有时他也会发大火,他发火的时候我们看都不敢看他一眼,只看着黑板一动不动。 以前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怎么样,自从陈老师来带我们数学后,我的数学成绩立即直线上升。陈老师上课的时候如果看到哪个同学做错题目了,他肯定就会去鼓励那个同学:有一次我们在做老师布置给我们的练习题,陈老师忽然走到我旁边来看我做出来的答案。我心想:“我肯定错了许多题。我估计老师看见我错了那么多题肯定会说我几句的。”可我却全部想错了,老师对我说:“吕维希,这次练习做的不错嘛,不象以前那样老是错了,有很大的进步嘛!不要骄傲自满啊,继续努力啊!”陈老师还让全班为我进步而鼓掌,我听到后,整个人傻了,真没有想到老师会这样做!整一节数学课我都沉浸在愉快当中。 下课后,老师又叫我去他的办公室,我心想:“难道我昨天的作业做错了?还是我犯了什么错误啊?”。进了办公室,来到老师身边,陈老师对我说:“你最近学习进步很大,要继续努力,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是你不肯努力,要记住:人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老师领进门》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老师引导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联系上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 1、谈话:“记得诗歌《爸爸的老师》吗?”(出示这一课文,齐声朗诵)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任务,都从学习识字、学习简单的加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 2.板书课题:老师领进门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老师是谁?老师领谁进什么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课题提出的问题 (随机形成板书:)领进 田老师—————→(文学创作之门) 刘绍棠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介绍作者(课件) 3、引入: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三、研读课文田老师讲故事部分

1、找到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讲的故事部分(第5—10自然段),快速的轻轻读一读,想想,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师是一位讲故事高手? 2、交流:你觉得田老师讲故事的本事怎样?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3、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交流出示句子。 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组织讨论: A、问: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哪个词语来写的?(入迷)“入迷”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哪些词语生动的表现了“我”入迷的样子? B、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会入迷? C、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深、身临其境;我喜欢听田老师讲的故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被田老师的文学艺术吸引了,感染了,从此我爱上了文学,形成了从事文学的愿望。) ②小结过渡 一首小诗就有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粒文学的种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 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A、“门下受业”是什么意思?(跟老师学习)这是个什么句子?从那里看出的?(比喻) (明确这是个比喻句,重点词语是“春雨点点入地”) B、都是些什么故事?从动人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

《老师领进门》教案

《老师领进门》教案 一、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同学们,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默默耕耘着这片神圣的乐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写老师的课文《老师领进门》。板书课题,齐读,正音“领”,再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前面三个自然段,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老师让大家查了查资料,你知道刘绍棠是什么人吗? 刘绍棠,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青少年时代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山楂的歌声》、《中秋节》、《瓜棚记》、《私访记》和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夏天》。后有长篇小说12部,中篇小说等40余部和《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系列》等出版。他的作品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十多部作品荣获全国奖,多部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让学生自由读)师: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是怎样走进文学的殿堂的呢?请大家把课文默读一遍,用铅笔画出表示作者对他的老师表示感激之情的句子。 生1: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生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学生回答出这两句之后,出示小黑板。生朗读感受这种感激之情。注“深深感谢”、“终身难忘”。再齐读一遍。 师:终身难忘啊,这位当代著名的作家,他是那么的感激他人生的第一位给他带来很深的影响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我把他叫做启蒙老师。那这样的一位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什么法宝,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将我领进了文学殿堂之门呢?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读一读,将这些法宝找出来吧。 5、8、9段中的句子都可以。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都说对了,这个方法就是,用三个字来说:讲故事(板书)。 师:田老师讲的故事真的那么好听,那么有趣吗?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第几自然段(第7自然段)。 师:现在啊,我也想回到作者6岁那年了,你们也可以摇身一变,变回到6岁的时候,闭上眼睛想一想,也来听一听“田老师”讲故事吧。 指名不很会讲的生1读第7段,其他人听(不好,不吸引人),再请讲得好的生2,(讲得好听了,值得表扬)师范讲,注语调变化。 师:张老师有没有一点田老师的味道了?故事讲得好不好听?我们课文中有一个词是形容故事讲得好的,大家找一找。-------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讲故事,使人喜欢听)你能用这个词来造个句子吗?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

《老师领进门》教案设计 教学简述: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鲜活的生命之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学生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 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教学时间中持续地去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持续地培植这种柔弱的人性,使之慢慢地滋生起来,强壮起来,挺立起来。以前看过一篇文章给我感受颇深,作者 在评析中有这样一段话:“探究性阅读教学难道仅仅为了生硬、呆板地解决疑问吗……不 难想象,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教学的 是生命……”。读罢此文,我对自己要上的课《老师领进门》作了深刻的剖析,深深感到 课文中作者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感悟使情感真正地在孩子的心中流淌。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深恩 难忘”的理解。 2、学会9个生字,理解18个词之意;用“身临其境”、“引人入胜”造句。 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田老师的形象,能说出田老师是怎样一个老师,说说作者是 通过哪些语言文字表达出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的。 5、摘录描写“我”听课文入神的词句和尊敬老师的词句。 教学重点: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田老师循循善诱、博学多才,而且善于教学,深受学生喜爱,让学生充分感知田老师的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老师领进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其实是一份埋藏在大作家记忆深处40年的真实表白,是一位著名学者对一个乡村私塾老师的真情流露,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课题。 2、这位作家就是刘绍棠。(出示人物介绍)作家刘绍棠,1936年2月生,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出版长篇小说11部,中篇、短篇小说集8部等。在他上中学的青少年时代,即发表文学作品。他上高中时,作品《青枝绿叶》就被选为语文教材。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指名读一读)

1.老师领进门(2)

1.老师领进门(第2课时) 一、复习引入,学习第八节 1.复习内容引入: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田老师的? 2.是啊,听田老师的课仿佛在听一个个充满想像力,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他娓娓动听的讲述中,“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 3.过渡:一年级时的那首小诗,就让作者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而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作者在田老师门下学习四年,常年累月,田老师那上千个故事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作者把这样影响的过程形象地比喻成——点点春雨。 4.运用方法,理解句子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 (1)指名读句子。 (2)什么叫“春雨点点”?春雨点点入地之后会怎样?(春天到了,春雨下起来了,象牛毛、花针、细丝。细细柔柔的,一滴一点,落到土里。不知不觉中泥土汲取了充足的水分,幼苗俏无声息地破土而出。) (3)作者把田老师的故事比作——,意思是说—— 春雨滋润(),培育()。在田老师门下授业四年,听到了上千个()的故事。它们如点点春雨,()。 (4)再读句子 二、回顾总结,克服难点 1.田老师像“春雨滋润”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到了孩子的心田,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就是这样渐渐地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的。难怪这位知名作家在阔别老师40年以后,还能像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行礼。当我深深地向恩师表达感激之意后,老人怎么说,我又是怎么看待老师的回答的?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最后两节,分别用曲线和直线划出来。

2.理解句子 (1)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出示句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句话怎么理解?(比喻有心做的事办不成,无意做的事却获得成功) 田老师的意思是说——(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正所谓老师领进门,修行——(在课题后板书:修行靠自身)齐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过渡:虽然老师非常谦虚,不认为学生成才是自己的功劳,。但在作者眼里,即使是无心插柳,这插柳之恩也是终身难忘的。 板书:终身难忘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什么意思?(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如何理解?(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让我受益终身,我永生难忘;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要铭记一生) 3.小结: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起码需要10年的时间,而培育一个人才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更不容易。作者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恩师点点滴滴的栽培、关怀。所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4、朗读理解 让我们一起把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化作朗朗的读书声,一起读最后两节吧。(1)在田老师的启蒙下,我爱上了文学创作,13岁就发表作品,成为一个著名作家。46岁那年,我回到家乡在村边遇到老师,老师已经满头白发,皱纹爬满了脸,腿脚也不灵便了,走路也要拄拐杖了。我激动及了——,师读:老人摇摇头说:“……” (2)10年过去了,3650个日子过去了,20年过去了,7300个日子过去了,30年过去了,10950个日子过去了,40年过去了,14600个日子过去了,我心中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启蒙老师——田老师,没有忘记田老师的音容笑貌,没有忘记老师娓娓动听的故事,没有忘记老师故事中的深刻道理。此刻见到田老师我满怀感激!我——,师读:老人摇摇头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