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音乐人物谱

莆仙戏音乐人物谱

李珠林文水黄贤春林桂华郑牡丹郑秋声林国梯龚凤藻彭文淼谢宝燊黄文栋黄宝珍陈开杨王国金陈启星许秀莺郑清和陈先镐陈承恩林国城李尚清王少媛箫焕栋

1、莆仙戏音乐人物谱:李珠

李珠(1865一1933)又名李能春,仙游县城东镇宝峰村人。当地有个麻疯院,其周遭村落俗称“院里”,李珠生长在院里,兄弟姐妹九人,家赤贫。据传其父求梦于九鲤湖,仙人指点:“在石狮嘴谋生”,醒来不得其解。一天到邻村看戏,见戏棚上打鼓师傅的鼓面压着一只小石狮,用以调整音量、音节。他心里一亮,回家后立即送第五和第七的儿子李珠、李错到同村“院里俊”戏班学习司鼓。1888年二兄弟满师后,因为人正派,技艺精良,被戏班高薪聘用。几年后,自己陆续筹资组建了“聚春楼”、“宴春楼”、“庆春楼”、“庆仙楼”、“嫦娥楼”五个戏班。他们既是班主,又是音乐总指挥,又兼谱曲,还能给教戏的师傅提示舞台调度和行当动作。他们不但鼓艺精湛,而且人事和艺术管理得当,优秀演员云集,故戏班名声远播,鼎盛时期一家兄弟叔侄祖孙九人当鼓手和司锣。其鼓艺自成流派,人称“院里教”。李珠之子李文豹鼓艺尤精。他打大吹(用一对大唢呐吹的曲子)《大开门》,连续打几小时,锣鼓千变万化,绝无雷同。同行惊服。“院里教”擅长于莆仙戏古老剧目(即宋元南戏的遗响)的司鼓,如《咬才》、《孟道》、《陈光蕊》等等。这些剧目的锣鼓经独特、繁难,有些濒临失传。但李家祖辈口传心授,因而十分拿手,既娴熟又到位。特别是仙游《目连》戏里,未见于其他剧目的古老曲牌很多,即使是平常曲牌,鼓的打法也不尽相同。如果不是自幼师承,根本无法司鼓。仙游《目连》戏保留有我国早期南戏目连戏的艺术风格、特色,引起我国戏曲研究专家的高度重视,它的剧本、全部锣鼓经、音乐以及演出习俗、表演科介流传至今,全靠院里教传承之功。此外,院里教擅长于大棚戏的司鼓,如《十八条》(隋唐演义)、《西游记》、《三国》等。莆仙戏大棚戏往往要几个戏班凑合演出,而他家戏班最多,可以统一指挥,联合献演。莆仙戏大棚戏以仙游县最常演,而仙游县大棚以李家独擅。李家大棚戏以艺术风格粗犷、豪放,锣鼓喧嚣、舞台激荡著称,草台演出最使观众称意。李家大棚戏的独特鼓艺“阴阳锤满锣”,是莆仙戏打击乐的瑰宝。它十分难打,打时按曲牌唱腔的旋律,运用一套又一套的锣鼓经,十分严谨,不可改移,不能稍有差错。其特点是大大加强戏曲舞台节奏,指挥调动演员的舞蹈化动作和演出情绪,渲染和活跃舞台气氛,使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为之振奋、激动。这李家秘传鼓艺赖李珠侄儿李金华传给徒弟郑牡丹,得以延续至今。还有李家收藏传统剧目最丰富。直到1962年,李家后人还一次献出传统剧目3O0多本,大都是南戏剧目,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作了贡献。

李珠家班活动到1949年,前后历时八十多年,随后子孙另谋职业。不过,“院里”的司鼓艺术,却一直被继承发扬光大,至今仍是莆仙戏鼓艺的主要流派之一。

2、莆仙戏音乐人物谱:林文水

林文水(1886-1965)仙游县榜头镇人,原籍云庄村,姓王,家贫,小时进戏班学戏。云庄王姓,系望族,世代簪缨,族规不允许子弟当剃头匠、轿夫、戏子。因时世维新,再难约束,对同族子弟以此谋生者姑且容忍。谁知王文水戏越唱越红,其名气成为族里的精神负担。一日,邻村演戏,点《真珠衫》,由王文水扮演蒋兴哥妻子王氏。文水擅花旦,王氏不守闺范的戏,

唱得勾人魂魄,演得活灵活现。王姓认为这是邻村故意羞辱他们,恼怒之下把文水捉回吊在祠堂里,后虽允许戏班主用钱赎出,但不准他姓王,不准居留本村。文水从此招赘在邻村,并改姓林。其名字也远播他方,各戏班争聘他,观众以争睹他演的戏为快。文水擅演花旦、青衣。除了《真珠衫》外,《田氏劈棺》(饰田氏)、《蔡伯喈》(饰赵五娘)、《目连》(饰刘四真),其艺、其声、其情皆称绝一时,特别以唱工见长。1957年,他以70多岁高龄,刮掉白须,扮演《目连》中的刘四真,观者人山人海,皆为其演唱所折服。l967年,在福州为专家内部演出《目连》,由他传艺给朱石凤演出,受到专家一致好评。此外,他在大棚戏《三国》中,反串诸葛亮,极为人所称道。他的高徒陈金兰、染元兰皆是莆仙颇负名气的教戏师傅。他自己五、六十年代亦受聘仙游县艺训班执教。

林文水的唱腔,保持浓厚的传统特色。他唱本嗓,行腔有力,声音洪亮,夜间声达数里之外。其唱法保持古朴的、近于吟说的调韵。对悲剧中如泣如诉的词句,他的唱法近于讲说,带有俚巷歌谣的特点,不能被以管弦,只能以笛管辅奏。唱时词句尾音喜欢加感叹词“呃”(读阴平,代号爻),而且注意在唱词中轻唱衬字,如“我必"、“奴必”等。这是莆仙戏老艺人自古相传的传统唱法。他重视唱工,讲究吐字咬音,唱得从容投入、悦耳。他开口一唱,观众凝神屏息。为同辈艺人所不及。

3、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黄贤春

黄贤春(1909-1991)莆田市城厢区人。毕业于上海艺术专科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在学时是位高材生,高音京胡、弹拨拉吹,样样俱精,十分全面。毕业后,回省立莆田中学执教,20世纪40年代,去涵江中学教书。其时为加强抗战的宣传力度,莆田县成立民众艺术社,深入街头乡村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经费由大华侨程文铸承担,缙绅林剑华、陈兆俊任正副社长,宋湖民当总干事,成员由各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员担任。其活动颇有成效。郭沫若、巴金、丰子恺皆先后到社参观指导并题词。

音乐组主要骨干为黄贤春、张文明,还有宋风樵、郑紫园、宋祖梅、林秀峰、林雁、林蕴章、卓尔黄、黄作楫、吴奋霖、方文雄、林少凯等,除了演奏抗战歌曲,鼓舞抗战斗志外,对广东音乐情有独钟,于是也开始注意本地音乐,深入民间采风,搜集民间音乐素材,莆仙戏音乐就进入他们的视野。

黄贤春、张文明对之产生浓厚兴趣,着手把莆仙戏音乐化作简谱,并给以加花,使用过渡音符,注意感情术语和速度术语,并对莆仙戏的某些曲子的调式、调性,作了比较科学的界定。他们用简谱写成《访友》乐谱,并加以出版、推广。这是莆仙地区第一本莆仙戏音乐简谱。

1984年,黄贤春以耆耄之年,与陈长城一起,编写了一万多字的《莆仙戏音乐》,为《中国戏曲志·福建卷》提供资料。此文后在海外发表。

4、莆仙戏音乐人物谱:林桂华

林桂华(1912-1966)工文丑,莆田县西天尾人。从小卖给戏班学丑角,其表演、唱工在莆仙一带颇有名气。35岁(1947)那年,他所在的“赛凤凰”戏班赴南洋新加坡、吉隆坡演出。由当地莆仙籍华侨李阿九、林玉书承包,交班主阿榜管理。有萧焕章(鼓手)、姚玉坤(生)、林桂华(丑)、姚献鼎(老生)、阿雇(老旦)、孙元春、阿栋(武旦)等,女旦有曹元治(闺门)、郭妹娥(青衣)、黄宝珠(小旦)等。开头演出《佛门得子》、《正德君》、《王昭君》、《少林寺》等戏,当地莆仙籍华侨奔走相告,观者如潮。全体演员卖力献艺表演,颇得佳评。而林桂华的丑角,更受喜爱。尤其他反串武功高强的年轻和尚铁珠(武生),以及《借东风》中的孔明(老生),极受赞誉。门票收入很好,但因分配戏金产生纠纷,于是转

手给庄天树承包。这时原有的剧目已演熟,于是就排演新剧目,如连台本《清宫秘史》、《陈琳救主》、《正德下江南》等等,当日即排即演,演出效果大不如前,致使戏场门前冷落,不久停止演出活动。戏班回国时,前后在南洋已整整一年。在南洋期间,演员于演出空隙观看了很多外地赴新加坡演出团体的表演,其中有闽剧、越剧、潮剧以及电影、浪音(现代歌舞)等等,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演出技巧。回国后,林桂华、姚玉坤、孙元春演技大进,名噪一时。

莆仙戏世代相传,每场戏必演三出,第一出为折子戏,通常做《访友》、《千里送》、《果老种瓜》、《卖画》、《百花亭》等等大家熟悉的戏,一般半小时多;第二出为正戏,一般演二小时半左右;第三出为短戏,通常演滑稽调笑、丑角打诨的微型剧,一般10至20多分钟。林桂华最擅长演头折戏和尾出戏。他演的《李斯吃屎饼》、《纟祭筐戽水》、《三人五目》等滑稽调笑的闹剧,极受观众的欢迎。他扮演弱智者的傻里傻气,堪称一绝。他的丑角,以唱腔见长,唱的曲调,字句清晰,板眼分明,音韵优美,情感充沛,观众听得十分过瘾。如《访友》中他扮士久,唱[剔银灯头]、[望故乡]等就十分出色。建国后,他进莆田县实验剧团,是该团五丑(林桂华、陈金榜、陈文水、蔡文廉、陈恶仁)中的第一丑。当时的县长原鲁山(山东省人,据说是京剧票友)看了他的表演,特为他提升一级工资。1966年“文革”开始,他身患绝症郁郁而终。死后在梅峰寺火化。

5、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郑牡丹

郑牡丹(1913-1995)莆仙戏鼓师。仙游县榜头镇人。14岁那年,其父货郎担生意箫条,他是长子,为替父分忧从私塾退学,向“院里派”开山鼻祖李珠的侄儿李金华学司鼓。要学鼓,先要学司锣(沙锣)。他天资聪颖,记忆力惊人,不久,锣、鼓的演奏技艺突飞猛进,因而深受师傅器重。16岁那年,师父把“院里派”单传的《目连尊者》锣鼓经和整套演出习俗通通传授给他。四十年代末,李家诸鼓师李文豹、李文熊、李金华等相继谢世,他成为“院里派”独一无二的传人。他在七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为“鼓珠三”、“钰梨园”、“溪头云”等十多令戏班司鼓,演出二百多个剧目。其中莆仙戏大棚戏《目连尊者》、《西游》、《三国》、《隋唐》(亦称《十八条》),以及南戏遗响《王魁》、《伯喈》、《陈光蕊》、《吕蒙正》等等,最为拿手。从二十年代起,莆仙戏大多数戏班抛弃本剧种特色,照搬闽剧的音乐与表演,大多数观众赶时髦趋之若鹫。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五十年代初,1951年郑牡丹与陈志、陈金溪等人把受冷落的老戏班新生和、新泉春、新协和、庆升平等合并成群声剧团,辗转在山旯旮里,在逆境中坚持演出传统艺术。不久,县里贯彻中央戏改政策,组织专业剧团。为了使群声剧团能占有一席之地,他变卖家产,无偿投资。并在他的倡议下,请陈仁鉴先生进团编戏,与他通力合作。在上级大力扶持下,整改成闻名省内外的仙游县鲤声剧团。他是该团主要的创始人之一。

他对莆仙戏的继承发展贡献卓著。1954年莆仙演剧界组成莆仙戏代表队赴华东参加戏曲会演,他担任《双条汉》、《虎牢关》、《单刀会》、《百花亭》的鼓师,在剧本、表演、音乐诸方面都充分保留和展现了宋元南戏遗响的风貌。1957年开放剧目时,也是他为演员、乐队提供唱腔并掌鼓,演出了《目连尊者》、《王魁》、《活捉三郎》、《公背婆》、《大娘教子》、《三国》等二十多个古老剧目,使观众大开眼界。也为县戏曲训练班提供了不少教材。1959年《团圆之后》晋京为国庆十周年献演和1960年春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舞台艺术片时,他都参加了唱腔设计。1962年鲤声剧团在福州八一礼堂演出《目连尊者》时,国内戏剧专家云集榕城,给予很高的评价。特别是“打地狱门”那场戏,目连唱[破狱词]时,郑牡丹手执三枝鼓槌,以“双槌”、“阴阳槌”的鼓介交替运用,自如流畅,确为鼓中绝技。1980年他在仙游艺校任教时,带了三个学生,因教学成绩显著,由莆田市文化局授予模范教师的称号。1981年他为仙游鲤华剧团《寻妃记》设计的音乐荣获省戏剧会演音乐设计奖。1992年2月鲤声

剧团为“国际南戏暨目连戏学术讨论会”展演《目连尊者》选场23出,由郑牡丹将司鼓技艺传授给弟子朱明志,演出后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赞扬,都说:“很特别,很有研究价值。”

他最可贵的精神,还是对自己所掌握的莆仙戏音乐遗产,能够毫不保留地奉献出来。经常是利用休息时间给记谱者提供方便,将濒临失传的唱腔曲牌,一句一板一遍又一遍地唱出来,并把各种唱腔的用途和特点逐一讲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谢宝燊就是其中受益最多的一位,也是一位最忠实的徒弟,曾向他记的曲谱有500多首。1983年后仙游师范高级音乐讲师游天菁向他记谱的有《目连尊者》三本计287首唱腔曲牌,还记录了莆仙戏“双槌”、“阴阳槌”、“阴阳槌满锣”的锣鼓经三百多种,为后代留下珍贵的莆仙戏音乐资料。

由于他得“院里教”的真传,而且一生所经历的剧目极多,身上蕴藏的莆仙戏音乐艺术堪称博大精深。他在编曲方面造诣尤深,一曲多变运用之法极其精通,即是根据人物性格、行当、表演准确地选择唱腔,并变化运用;对组成套曲更是得心应手,能灵活运用集曲的方法,哪怕戏中主角的唱词再多,他都能有条有理地编出动听悦耳的大段唱腔,并能充分发挥传统表演艺术,其代表作有《团圆之后》、《莲花庵》、《追鱼》,《寻妃记》等。所以陈仁鉴先生称他为莆仙戏之宝。

他曾任莆田市剧协、音协以及仙游县鲤声剧团顾问。

6、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郑秋声

郑秋声(1923-2003),莆仙戏著名“吹生”,莆田县西天尾镇人。祖父焰八三被人雇用往返建阳肩挑茶叶为生。家贫,其父郑凤英自小随舅舅吴南一、吴妹十五学“吹”艺。莆仙戏于上世纪20年代前,后台仍保留南戏“锣、鼓、吹”建制。“吹生”吹奏笛管(筚篥的一种),大、中、小唢呐。凤英艺成名声大噪,谋生有术,遂把秋声送至私塾读书。至秋声12岁时,社会混乱、匪盗横行,戏班不景气,家庭陷入困境,秋声辍学在家,一心想学艺,凤英不让,只得暗中跟父亲徒弟学。初露峥嵘,使凤英决心传艺与他。15岁出山,进新歌舞、世歌舞、赛金英、新乐园戏班吹奏。建国后在莆田县劳动剧团任主奏,并任副团长。1957年赴上海参加中央文化部举办的戏曲讲习会。上世纪60年代起,兼学编戏。他根据闽剧改编的《慧姑警嫂》,成为保留剧目,至今盛演不衰。1981年退休。

秋声父子传统音乐功底深厚,技术精湛。凤英除继承舅父之艺外,善于吸收其他艺师长处,并曾与陈文星(锣星)结拜兄弟,切磋交流。故深得传统音乐底蕴。秋声则深得其父真传。他们为人不保守,时常提供濒临失传的曲题给同行,如[状元游]被运用于九莲灯舞蹈中,[扑灯蛾]经萧祖植变革后,变成了著名舞蹈伞舞的音乐旋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抢救传统艺术时,他们积极配合,努力奉献。如古老剧目《姜诗》中的[降黄龙](唐宋大曲)、[香遍满]、[香柳娘];《叶里娘选本》中的[慢锦廷芳]、[叨叨令];《王十朋》中的[玉菱枝]等。这些曲牌,有的已无人会唱,有的唱法与其他剧目同名曲牌不同。他家藏有清末手抄唱本,这些唱本,把当时名剧的唱词汇集起来,旁注以板眼(0··)保留了不少失传的古南戏剧目唱腔。如早期南戏《赵贞女》写“马踏赵贞女、雷打蔡伯喈”的故事,上世纪20年代莆田熙春台戏班常演,后失传。只有[五娘贤]、[莺啼序]和一些散曲在莆仙十番中流行,并发展演变。而秋声父子唱的[桂陶金]、[琵琶词](俗称“新弦旧弦”),都是当时《赵贞女》的舞台唱腔,这是十分宝贵的。在黄文栋、谢宝燊分别记谱整理的二部《莆仙戏音乐》中不少曲艺题,是由他们父子唱的。1988年南戏展演时,他把莆仙戏排场[大且喜]音乐全部奉献出来。

上世纪90年代王耀华、刘春曙编著的《福建民间音乐简论》,以及《福建民间音乐集成》搜集素材时,郑秋声提供了大量的莆仙民间音乐素材(共150多支曲题),其中筵下音乐最难唱的“九扣”、“九怪”、“五料”等曲集,也已由他与曾炳良合奏录音,由郑清和、林金清、卢士杰记谱,得以保留。其中“金刚宝卷”、“善根成熟”、“乞食归来”、“公案现成”、“恶经谁

作”、“道本无言”、“法功非我”、“重层七宝”、“四十九年”,以及“本师释”、“云来集”、“南科”、“紫金钻”、“观音钻”、“倒拖船”、“归名实”等等,对研究古南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渊源、流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资源。

秋声不但承传大量的莆仙戏剧和民间音乐遗产,而且不计名利,奖掖后辈。如他无私地协助陈玉棋设计晋京剧目《状元与乞丐》的唱腔,并担任该剧音乐顾问。

秋声吹的笛管,除师承其父外,有所变革。莆仙文戏笛管连续吹,音色含蓄、柔和,使人神往心驰,特别悲剧人物出场,能营造一种悲怆的艺术气氛,动人魂魄,如《敫桂英》中的桂英鬼魂上路,十分凄凉;小丑曲用舌的活动吐吞配合,其音能吹奏成口语化效果,诙谐有趣。这其中的技巧,他独步剧坛。

7、莆仙戏音乐人物谱:林国梯

林国梯(1926-1997)原籍莆田县常太镇,迁到西天尾镇定居。小时,师从陈文星司鼓,得乃师真传,各戏班争聘以高薪。上世纪50年代初,进莆田县实验剧团司鼓,不久,任副团长。1957年赴上海参加中央文化部举办的戏曲讲习会。1970年之后,又任莆田县文化工作队及文艺宣传队队长,1979年任莆田县莆仙戏一团副团长等,1986年退休。

林国梯对于艺术从不打马虎眼,不论何时何地,皆全身心投入。排练场上,他又司鼓又唱曲,又提示道白,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去感染带动演员,使他们认真排练。演出时,他更是精神抖擞,鼓点愈打愈精湛,使演员愈演愈来劲、使观众愈看愈有味。特别是剧情骤变或帝王将相出场,他用双锤司鼓,节奏明快,情感强烈,使场上气势磅礴,高潮迭起。他以鼓出戏,以鼓煽情,确有一套本领,以致不少演员,非他司鼓戏就演不过瘾。他打的鼓,鼓点细致、繁密,具有浓厚的传统特色。南戏剧目《孟道》、《姜诗》、《瑞兰走雨》、《彦明嫂》、《果老种瓜》等等,他都十分拿手。

他对简谱和乐理也很娴熟,与萧祖植搭档设计了不少演出剧目的音乐,其中受到人推崇的有1978年上演的《白蛇传》,具有浓郁的古典色彩,优美动听。此外,他还在上世纪60年代与林炳良、郭祖龙、郑洁和等乐师共同研究发明一个打击乐乐架,使原来由台上下场的演员轮流兼打的大钹、小钹、吊钹、大锣、小锣、高音锣等全部装挂在架上,使本来由几个人打击的武乐,变成只由一个人打击。这种创造发明,很受演剧界欢迎,许多剧团沿用至今。

8、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龚凤藻

龚凤藻(1926-2003),莆仙戏笛子吹奏师,兼四胡。莆田市涵江区人。家贫,只念两年私塾。隔壁有十音师傅阿度生、粗丕教馆,他被深深吸引住,背后偷着学,十音师傅发现他的音乐天份后,免费收为正式学徒。17岁开始出乡教徒。后进“新歌舞”戏班当演奏员。几经辗转进“庆长春”戏班,与萧祖植共事,两人很投契。萧的演奏技巧以及他对莆仙戏曲牌的改革,使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从中学习很多功夫。1952年,他进莆田县前进剧团(后改名跃进剧团)。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莆田县莆仙戏二团、三团。1980年退休。

龚凤藻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为演出剧目谱曲。他对莆仙戏音乐虽有十分深厚的功底,又师事萧祖植善于“变通”(改革),但面对常演常新的戏曲舞台,仍然犯了难。因为其时全面停演古装戏,舞台上演的全是近、现代的事件和人物。而产生于宋元时期的曲牌体莆仙戏音乐,要用它表现现代生活和英雄人物(这是当时十分强调的),似乎存在着不协调,两者有较大的反差。他接手革命现代戏《江姐》的音乐设计,确是熬费苦心。首先是主题曲“红梅赞”如何谱写?因为宋、元南戏虽然有副未开场,先唱出剧情大意的曲子,那毕竟不是贯串全剧的主旨音乐“主题曲”,莆仙戏现代舞台上有幕前、幕间与幕后的合唱,那也是与“主题曲”不同质的音乐。还有当时所谓的写好“核心唱段”,即一剧中主要人物的关键唱段,以及其他一些新的音乐语境。他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乐员,面对新的课题,用毅力拼搏,居然大

获成功。

首先,他使用自度曲[荷花令]谱写“红梅赞”,其亲切而又深沉的旋律,照亮了剧情,撼动了剧场。其次,他改写传统曲牌[古太揽]、[雁儿舞],运用到[江姐]狱中绣红旗唱段,由当时的名女演员陈金珠(乌珠)扮江姐演唱,唱来感情真切、催人泪下。其时许多中、小学包场,大半学生为之感动得伏椅而泣,情景极为动人。之后,莆仙戏《白毛女》中的“北风吹”;《洪湖赤卫队》中的“手打碟儿唱起来”,都是他的自度曲或改写的莆仙戏曲牌,在演唱中风靡全县。

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教曲乐师。他对演员演唱时曲调的情感发挥,节奏把握,唱词的发音吐字,要求十分严格。他要求演员行腔时要字清韵明,如江姐唱“红岩上,红梅开”拖腔时韵脚要准确地落到十八韵中的“四皆”之上,改变以往戏班演唱拖腔时“有腔无字”的习气。他教曲时不厌其烦,反复示范。他对曲题的唱法时常有独特的处理,如在改编本《千里送》中,京娘唱[江头金桂]:“你这绣花鞋好不端,委曲了兄罪何当。我今骂你全不懂,却原来既哑又且聋。”当唱到“骂你”时,停顿休止四拍。这唱法对传统是个突破,取得极好的舞台效果。他对莆仙戏的唱腔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他为主谱写的《东海神鹰》、《靖边记》、《中秋月圆》、《出路》等戏的音乐,皆受到省、县专家与观众的极大好评。他是省剧协会员,市剧协理事。

9、莆仙戏音乐人物谱:彭文淼

彭文淼,约1927年出生,台湾省台北市人。祖籍城厢区华亭镇霞皋村。其父彭金福是莆仙戏名鼓手。有一年正月初五,其父所在戏班锣生突然辞走,他被叫去替代司锣。莆仙戏有句行话“正锣假鼓”,说明司锣对于舞台演出的重要性。文淼临场的不凡身手,使戏班艺人刮目相看。那年他12岁,正在小学读书。戏班非但不让他走,还把他同村另外两个12岁的孩子郑仁焕和翁金丕招来,一同充当后台。他们三人皆生长在莆仙戏音乐世家,显露出的音乐才华让人惊奇。所到之处,观众围观,称为神童。

文淼不久就学会司鼓。三年后,才回校继续升学直至高中毕业。

1948年,“新汉宫”戏班赴台湾演出,彭文淼受聘为班主助理与副司鼓,飘洋过海前往宝岛。不久,戏班回莆,他却单独留下,在台北升学深造,后成为一名资深小学校长。

几十年两岸隔绝,强烈的思乡之情使他对充满乡音乡情的莆仙戏十分着迷。他本是行家里手,执教之余与同乡组织兴安剧团在宝岛乡亲旅居地巡回演出。之后,又倡建兴安乐府社,在兴化同乡会年节庆典上演奏,还在某电台播放。这些活动,对于扩大莆仙戏的影响力、凝聚乡情起了很好的作用。如俞胜中夫妇及其女儿俞懿芳小姐,是迁台第七代的乡亲。莆仙戏的传播,激起他们寻根认祖的强烈愿望,从中坜找到台北莆仙同乡会,融入其中,本来莆仙话都不会讲,如今莆仙戏已唱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了。

兴化乐府社的演唱,还引起台湾学术界的注意。台中师范学院徐丽纱女士,把莆仙戏音乐列为她的研究课题,上门向彭文淼虚心求教。彭氏除了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奉献之外,还引荐她到莆田市实地考察。她来大陆时,受到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和莆仙戏音乐家谢宝燊、李尚清的鼎力相助,写成了《莆仙戏音乐研究》一书出版。可见,彭文淼对扩大莆仙戏在宝岛的影响,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不少贡献。

彭文淼以耄耋之年,对莆仙戏除了言传身教之外,还伏案笔耕,写成《保棚忆往》一书。记叙其少小时在故乡戏剧舞台上司锣、司鼓的亲身经历,对莆仙戏的价值与内涵、习俗与班规、戏谚与戏神、内部体制与外围环境,既有宏观描述,又有细微阐发,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一定的学术价值。

10、莆仙戏音乐人物谱:谢宝燊

谢宝燊,1931年出生,仙游县鲤城镇人。原籍游洋镇。出身书香门第,受家庭音乐氛围的熏陶,孩童时就学习鼓艺,善吹笛子、洞箫,弹奏琵琶。中学时代是学校军乐队、演剧队的中坚分子。1951年参军,1956年转业进仙游县鲤声剧团从事音乐工作。

时值文艺界大力抢救传统艺术,省文化局拨款指定他对莆仙戏音乐进行调查、挖掘、记录、整理。他用三年时间,走访了莆仙两县近40位莆仙戏老艺人。通过艺人们口头演唱,用纸笔临场记录(其时没有录音设备),并马上演奏反馈给对方,其记谱的快速与准确,使艺人们惊奇与敬佩。他对于老艺人的尊重被他们视为知己,无保留地奉献出许多濒临失传的乐曲。如古南戏剧目《荆》、《刘》、《拜》、《杀》的失传曲题,经他搜集、补充,现已完备无缺。其他一些失传古曲,也得到及时挖掘抢救。1959年,他把记录了近千首的唱腔曲谱印装订为四册。加以理论总结,写成《莆仙戏音乐介绍》,呈送省文化局和莆田、仙游两县文化局存档。

他始终把自己的工作定位为“音乐设计”。在保持传统曲牌框架结构、音乐风格、韵味的基础上,去挖掘其中所包含的现代思维因素。既继承传统又激活传统。这种写作方法,使他在莆仙戏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不论是唱腔设计,场景音乐器乐曲的编写,乐队的组成,乐器的演奏风格和编配等方面,他都能遵循戏曲音乐从渐变到突变的发展规律去实践,作品在保持浓厚的传统艺术基础上,提高其现代的艺术品位。如唱腔设计方面,不但着手解决男女同腔同调的矛盾和唱腔的加工润色,还注重唱腔的性格化与行当表演的结合。更突出的是对“组成套曲”方法的研究和发展。对主要人物重点唱段的设计,非常重视词情与声情的结合,他认为一定要做到“腔随情转,情随意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在唱腔设计中就有意增强曲牌体音乐中的板腔变化因素,为塑造主要人物的音乐形象手段上有了新的升华;并重视锣鼓经的运用,为表演留下广阔的空间。在场景音乐的编写方面也同样注重剧种特色。主要是以传统乐曲为基础进行改编,写成前奏曲、幕间曲、伴奏曲等,渲染不同主题、不同情趣的气氛。唱腔中的过门,则运用唱腔中的特性音调改编为长短不同、情趣各异的过门,做到小过门有语言,中过门有层次,大过门有形象,并与唱腔融为一体,使歌舞结合更为完美,剧种音乐特色更为突出。在乐队的组成、乐器演奏风格和编配等方面,除了突出剧种特性乐器笛管、四胡、尺胡、沙锣及其演奏风格之外,也注意适当吸收其他民族乐器,以丰富乐队的表现力。

莆仙戏音乐理论研究方面,他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对其历史渊源、艺术规律、内涵特质等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写成了颇有份量的文章。这些文章对莆仙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论证,对戏曲音乐史学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如从1988年起,他为福建省文化厅主编的《民间器乐曲集成》、《曲艺音乐集成》、《戏曲音乐集成》有关莆仙卷的概述的编写并提供大量的曲谱。他还应台湾施合郑艺术基金会的邀请,注释仙游县郑牡丹藏本《目连尊者》。他参加重大的学术活动有: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1988),南戏暨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1991),闽台传统音乐交流会(2006)。他的著作在海外产生影响,台湾学者徐丽纱认为他是莆仙戏音乐研究的佼佼者。

四十多年来,他为莆仙戏的专业、业余剧团二百多个剧目谱曲,代表作有《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晋宫寒月》、《阿桂相亲记》等(包括与人合作),获省市音乐设计奖的有十多个,其中《乾佑山天书》、《叶李娘》获省戏剧会演优秀音乐设计奖。《春》、《晋》、《团》等剧被中国唱片社和省音像出版社录音,在全国发行。

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莆仙戏音乐家。他曾任鲤声剧团艺委会主任、副团长、团长。现为国家二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音乐家协会理事、莆田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1、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黄文栋

黄文栋,1931年出生,笔名海燕,莆田市城厢区人,原籍涵江区白塘乡。其父原在城里经营布行兼办“庆乐天”戏班。后因戏班被土匪郭楼古劫持敲诈而破产。他小时随父挑橄榄担到各处戏棚下兜售,棚上的锣鼓音乐给他带来无穷乐趣。他外公林永连(人称十六孙)是个民间乐师兼傀儡戏师傅,发现他的音乐素质而有意灌输有关知识;他家几次搬迁,给他提供了接触更多的艺人的机会,戏曲音乐改革者尚绪、民间乐师眇目,都是他的启蒙老师。十三岁时他住的詹巷里,是县戏班改良委员会考核全县戏班唱腔、演技的所在地,使他不断拓宽眼界,提高鉴赏能力。进中学读书后,音乐老师蓝穗兰把他当尖子培养,推荐到教会去学习西洋音乐。之后他勤奋自修大学音乐理论。这些都为他毕生从事音乐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951年他担任莆田县典型剧团艺术指导时,把莆仙戏曲牌写成简谱。这一工作前人虽也尝试过,仅是少量的,且并未在演剧界应用。他有意在乐师和演员中广泛应用并全面推广,从而改变了莆仙戏演员唱腔世代口传心授、唱法带有随意性、旋律不严格的局面。他教给演员乐理知识和科学的演唱方法,提高了莆仙戏的演唱技艺。

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他在教育界工作,但依然关注并参与戏剧界的各种活动。他利用业余时间,或奔波各剧团,或四处拜访,或延请上门,一共向三十多位在职或流散民间的名老艺人讨教,搜集、记录、广收精选莆仙戏传统音乐1100支曲题,编成《莆仙戏音乐》三部,于1962年由晋江专区剧协莆田县分会内部出版其中的生、旦部。在收集和采访过程中,他自掏腰包,津贴艺人的路费、食宿费、工资补贴,没有向公家要过一分钱。

他善于把民间音乐吸收到戏曲舞台上;又擅于把戏曲音乐改编为曲艺,使两者相得益彰,异彩纷呈,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如莆仙戏《状元与乞丐》中丁花实夫妇讨乞的“乞丐歌”,就是根据莆仙民间音乐《咚鼓唱》加工而成,艺术效果极佳。又如由陈金标编舞的优秀舞蹈节目《伞舞》乐曲,也是他和萧祖植从戏曲音乐中提取素材改编的。此外,还有曲艺《出海歌》、《月光谣》、《朝阳花》等,皆在省“武夷音乐之春”获奖。

名乐师萧祖植是他的亲密合作伙伴。他们生活上互助,艺术上互补,共同切磋,大胆革新莆仙戏音乐,为其输送新鲜的血液。

一、把流传于涵江哆头一带的文十番民间音乐改编移植到戏曲音乐中去。文十番二百多年前在当地很流行,后日渐式微。至1954年,只剩下七十六岁的老艺人郑老嘟还会演奏三十六支曲子。其曲不用锣鼓,用檀板击节,乐器为洞箫、横抱琵琶、四弦胡、塍(俗名枕头琴、枕子,八十年代黄文栋改革后命名文枕琴)等。这些音乐与莆仙戏音乐锣、鼓、吹大相径庭。他们把其曲调变革后融入莆仙戏音乐。如“苏州歌”在《春江》一剧中运用;“二犯泣颜回”在《百花亭》一剧中运用;“北寄生草”在《果老种瓜》和《西厢记》中运用。这些曲子现在演剧界颇为流行。

二、采纳乐师尚绪的部分曲题应用到莆仙戏舞台上。尚绪是个三十年代的乐师,早年浪迹江湖,回莆后专注于莆仙戏音乐改革,比较生硬地吸收了京剧、闽剧、越剧的音乐到莆仙戏音乐中。开始时颇为风行,后来就逐渐被艺人所摒弃。艺人们把他所写的曲子称为“上四”(与其名谐音)曲。大多数为杂曲、小题曲。如《十八姜》、《南板》、《礼曲》、《海底鱼》、《燕双飞》、《美酒歌》、《孝顺歌》等。黄文栋与萧祖植一起把它们加以调整、改造,变成了舞台上常用的曲题。如今这些曲题已毫无痕迹地融化进莆仙音乐大家族中去,为之增添妩媚、柔和的色彩。而其中伴奏曲《秋月圆》成为最常用、效果极佳的曲子。

三、乐队编制和配器方面,前人二、三十年代引进十番乐器四胡、尺胡、三弦等,他和萧祖植一起,增加了二胡、木大胡(俗称“和尚胡”)等多种中、低音乐器,以使演奏音色更柔和、浑厚,增加了表现力。

1979年他受上级委任组织莆田县老艺人排演传统折子戏《张协状元》等十多个选段,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录相录音。他还辅导黄宝珍演唱《琴桃》、《春江》、《访友》等唱段,由中

国唱片公司录制发行。他写的《黄宝珍唱腔艺术特色》一文被收入《表演艺术家唱腔选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莆田市音乐家协会顾问、莆田县音乐家协会主席。

12、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黄宝珍

黄宝珍,1934年出生,又名阿妹丕,工闺门、青衣。莆田市城厢区人。家贫,小时给大户人家作童养媳。十二岁进“新移风”戏班,起先因长得瘦小被拒收,因嗓子极佳被名鼓师雷澄清赏识,遂留班学戏。师事吴金松(乌松)学青衣、闺门,后入“新凤英”戏班。一九五零年组织家庭剧团,几经改组为莆田县实验型剧团,她担纲主演。之后,多方向名老艺人陈金标、车盛春、陈天良、陈细、陈国珍求艺,演技大进,戏路进一步拓宽,演出的各种角色,皆有个性、神采,极受观众欢迎。

黄宝珍对唱腔十分讲究,她不满于传统唱法中词句唱不亮、拖腔不落韵、观众听不懂的弊病,下苦功夫,提高演唱技巧。她向前清举人、教育界名流陈唐彬学音韵学知识,并在演唱中加以实践。她要求自己演唱时,不但要唱出声,而且要唱出情,要声情并茂、唱做俱佳。为此,她经常接近、虚心请教编剧者(如朱国福等),对剧情充分理解,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性格、情感,细心琢磨。戏排练时又经名乐师萧祖植逐句推敲、开导。萧祖植说,唱曲行腔,就像牵牛过山。山就在对面,但峰回路转、上岭下坡,很费功夫。唱曲也不能贪图省力。应该讲究迂回宛转、高低曲折,才经得起咀嚼品味。她牢记这个秘诀,平时总是反复推敲、习唱。如同是唱古曲《太子游四门》她就唱得特别有韵味,别人总是唱不赢她。正因为如此,她的演唱就有质的飞跃,在同辈的莆仙戏演员中,进入了更高档次。二十岁时,在华东戏曲会演中,扮演《琴挑》中的陈妙常,荣获二等演员奖,由中国唱片公司灌了唱片,发行全国。一九五七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戏曲演员讲习会,周信芳、袁雪芬、严凤英等大师和名家的授课和演唱,使她有很大收获。此后,演唱更臻于成熟,在《王十朋》、《朱弁回朝》、《孟道休妻》、《碧血红花》等剧中有脍炙人口的演唱。一九六三年任实验剧团副团长。一九六五午到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归来后在现代剧《沙家浜》、《八一风暴》、《红色风暴》、《社长女儿》等担任主角,演唱十分精彩传神,大获赞誉。一九八二年退休,任莆田县艺校顾问。目前还时常被邀清唱,备受广大观众欢迎。

黄宝珍的嗓音得天独厚,音域宽广,音色甜润,吐字清晰,情感委婉细腻、舒展自如,且极具醇厚的地方韵味,给人以山遥水远的悠扬绵长之感。故她在《琴挑》剧中的一曲《犯懒画眉》,从一九五四年到现在,一直被各级电台播放,还有如《高文举》中的《催拍》、《访友》中的《四朝元》、《望故乡》等,许多观众购买录音带,逢年过节、婚丧喜庆,就在家庭、街头、工地播放。她的声音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人不由得驻足而听,心旌激荡。

她的唱段与梅兰芳、周信芳、常香玉、红线女、严凤英等全国名家一起被收入《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由中国唱片社出版、中国唱片发行公司发行。她现为福建省剧协常务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3、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陈开杨

陈开杨,1934年出生,泉州市肖厝区南埔镇人。该地属莆仙方言区。他6岁时,父母双亡,由兄嫂收留。进小学40天便辍学。12岁时,繁重的家务、农活使他逃离兄嫂家,到当地“新雅音”莆仙戏戏班学戏。启蒙师傅为莆田老附凤班名角靓妆文辉。先攻武生,后改学老生。之后,又拜莆田名演员陈玉麟为师。福州闽剧师傅品官、凤琴曾到该班教戏,打开了他的眼界,使他后来能不拘一格,吸收兄弟剧种的优点。1953年,戏班被仙游县文化馆接收重新组建,命名为仙游县青年剧团,他在该团挑大梁,在《王宫春梦》、《三闯白虎营》、《杨家将》等戏中担任主角。其时青年剧团的导演为闽剧师傅庄邦国(郑奕奏的入室弟子),受他的薰陶、

启发,演技大进。1956年,在现代戏《大牛与小牛》中扮饰安奇伯,在省二届现代戏会演中获大奖。1959年该团首演《春草闻堂》,他扮演胡进,在晋江地区青年会演中受好评。1962年,他调入仙游县鲤声剧团,在《嵩口司》中扮演曾康永,《新春大吉》中扮演桂林生,《红灯记》中扮演鸠山,《南京路上好八连》中扮演罗克文,皆受到观众的赞赏。1979年,他在《春草闯堂》中扮演知府胡进,在国庆三十周年晋京献礼演出中,深得京、沪、杭专家和观众的好评。1986年在晋京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新亭泪》中,他扮演的王导,再次受到京都观众普遍赞誉。1994年退休。

陈开杨为提高演唱技巧,每天坚持练音。即使是草台流动演出,他也能因陋就简,练音不辍。凡有人的地方必有井,每天清晨,他把头伸到井中,从丹田中运气发音。井是天然的音箱,对于练好声音大有裨益。倘若附近没有井,他便用浓茶洗涤室外墙壁,使之洁净。次日晨,面壁练音。庄邦国师傅见他刻苦努力,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艺术经验,其中许多演唱口诀他至今仍熟记于心,如“擒字如擒兔,每字圆如珠。一字走了调,满盘都要输。”等等。七十年代,蔡永靖先生又对他的演唱加以启发指导,使之更臻于成熟。

他善于吸收溶化兄弟剧种的唱腔优点,化为自己既有地方韵味又颇具个性的唱腔。特别是莆仙戏的小题,俗称粗曲,如《五更子》、《四边静》、《雁过沙》等等,结构简朴,节奏急促,旋律少变化,但经他演唱,就变得有情、有味,优美动听,具有特殊的韵致,唱时他不囿于原曲谱,比较跳脱,随意增饰,即兴发挥,但与整体音乐演奏又和谐、融洽,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他认为,好的唱腔不仅自己要唱出人物本身的强烈感情,而且要感染全台演员的演出情绪,还要使观众动容倾倒。他的唱腔,音域宽广、声音洪亮,注重演唱技巧,能在高低、强弱、刚柔、缓急等声调感情节奏的变化中,匠心独运,充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新亭泪》第八场,王导膝行伯仁尸前,哭一声“伯仁兄呀!”唱:“可怜你忠魂一缕随风散,致使我血泪千行洒新亭……”,他建议后台停奏,以干唱处理。他唱得一字一泪,观众为之震憾。

他多次获省优秀演员奖,唱腔被灌成唱片发行。他是个多面手,能演奏多种乐器,时常演完角色后就在后台演奏。退休后他为民间剧团导演过许多戏。

他是中国剧协会员,省剧协理事。

14、莆仙戏音乐人物谱:王国金

王国金(1940一)仙游县赖店镇人,从小送给人做童养媳,十二岁从涵头(涵江)逃回。十四岁到鲤声剧团探亲,艺委会主任陈仁鉴发现她的艺术潜质,说服领导留下她。先学小生,不久拜陈金兰、朱石凤为师,学旦角。她对艺术悟性很高,且勤学苦练,不到两年便艺压群芳。1957年参加文化部在上海举办的戏曲演员讲习会,观摩了潘金利的《夫妻观灯》,越剧《碧玉簪》,盖叫天的《武松》等,听了张庚、俞振飞等专家的讲课,眼界大开,归来后演技大进。在《尼姑下山》(饰晓月)、《红霞》(饰红霞)、《夫妻红》(饰妻子)等戏中的演唱征服了广大观众,出现了一批追星族。1959年晋京献礼剧目《团圆之后》中扮柳氏,一路上受到好评。被拍成舞台艺术片。l963年鲤声剧团在本省各大中城市巡回演出,她在《春草闯堂》中扮演李半月,其时正是她艺术上的黄金时期,所到之处,受到观众和专家的极高评价。1979年晋京演出《春》剧,她扮的李半月仍受赞赏。

王国金属女中音,从本身条件出发,她在演唱技巧上下功夫。为此,她学习借鉴其他剧种的名家唱段,也向本剧种妹丕学咬字、乌珠学韵致,揉各家之长为己所用。她认为,戏曲演员,唱与做不可偏废,不但要唱出声,更要唱出情;不仅做个动作演员、更要当个性格演员。要使观众听唱时听出人物性格,听出曲文理趣。如《尼姑下山》中的晓月,情窦初开、春情难遣,遇到小和尚,含情脉脉,说话嗲声嗲气,唱曲就要唱得娇慵而具有媚意(但忌放

荡)。《春草闯堂》中的李半月,是端庄羞涩的千金小姐,无奈认婿,曲要唱得富贵缠绵,旖旎典雅。《团圆之后》中的柳氏,是个受尽委屈的初婚少妇,曲要唱得幽怨凄惶,呜咽悠扬。总之,她的唱腔委婉细腻,声甜腔润,感情丰富,个性鲜明,具有浓郁的传统韵味。不少唱段被中国唱片社灌成唱片,发行全国。

她曾任鲤声剧团副团长,是中国剧协会员,省剧协常务理事。退休后曾受聘福建省艺校莆仙戏分校任教。

15、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陈启星

陈启星(1943-1991)仙游县鲤城镇人。1956年考入仙游县艺训班,先学小生,后攻丑角,拜林元、陈金板为师。主演剧目《齐王求将》(饰齐王)、《活捉三郎》(饰三郎)、《十五贯》(饰娄阿鼠)、《红灯记》(饰鸠山)、《江姐》(饰沈养斋)、《鸭子丑小传》(饰鸭子丑)等。他的演唱深受观众所欢迎。在省历次会演中,屡获优秀演员奖,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八十年代晋京剧目《鸭子丑小传》中他扮演的鸭子丑,活在首都舞台上。当他诙谐、风趣地唱着《得意曲》:“长大读书无成就,抡起锄头修地球。如今养鸭展身手,挥竿牧鸭沿溪游。任人喊我鸭子丑,无怨无尤也无羞。小草不跟花竞秀,自谢春风乐悠悠。”其乐天派无拘无束的性格,唱得活灵活现。特别《审妻》一场戏的演唱,在戏曲表现现代生活上,确为上乘功夫,赢得了观众的叹服。

陈启星的演唱极注重人物身份、性格的刻划和气质、感情的表达。他演鸭子丑这类小人物时,唱得幽默滑稽、轻松自如,让人喜爱;而当他扮演反派角色的“大人物”时,其音质、声调、神态、动作皆为之一变。如《江姐》中的沈养斋,就唱得深沉、阴险,鼻音重、城府深,闻其声就让人毛发悚然。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与他对艺术的热烈追求与不断探索分不开。

他创造小人物时,常在莆仙戏小题曲的唱腔基础上加小3度的滑音以及倚音、衬字,使曲情更活泼、新鲜,使词情和声情结合很绝妙,观众听了很开心;当扮演大人物时,他往往在莆仙戏大题曲华丽的唱腔基础上,把音符加以简化,使曲情显得生硬、严肃,给人一种压抑、阴森的感受。他的演唱感情充沛、字正腔圆,举重若轻、山高水低,让人回味无穷。

他注重平时演唱经验的积累,很少有临场即兴的发挥,故其唱得老道、稳健,深受观众喜爱。

他是中国剧协会员,省剧协理事,市剧协常务理事。

16、莆仙戏音乐人物谱:许秀莺

许秀莺,1944年出生,仙游县鲤城镇人,原籍郊尾镇。从小卖给人当丫头,12岁时被鲤声剧团收为艺徒,后经县艺训班严格的基本功训练。由于她一心学艺,努力拼搏,很快地学会旦角的各行当(闺门、青衣、刀马旦、小旦、花旦)的技艺,脱颖而出,担纲主演。她演的《敬德画像》(饰武旦黑洞云)、《王怀女归宋》(饰武旦王怀女)、《百花亭》(饰文武旦百花公主)、《王老虎抢亲》(饰生角周文宾)等,风靡一时,为观众所称道。1959年,《团圆之后》拍摄舞台艺术片,她扮演青年叶氏。之后,在连台本戏《鸡爪山》(扮闺门旦白玉霜)、《齐王求将》(饰武旦无盐)、现代戏《红珊瑚》(饰珊妹)、《洪湖赤卫队》(饰韩英)、《江姐》(饰江姐)、《红灯记》(饰铁梅)等等,在几十台戏中,扮演主角。在那个勇挑重担、不计报酬的年代里,她有时累倒在舞台之上。而她不但未垮下来,反而越唱越红,名气越来越大。她擅于塑造古代俊美、威武、武艺高强的女性和现代女性英雄人物,以其唱腔嘹亮铿锵、刚劲激越、悠远清新而征服广大观众。1979年,她在晋京献演剧目《春草闯堂》中扮演春草,把这个胆大心细,调皮活泼,敢于戏弄权贵,天塌也敢顶的小丫头,演得活灵活现。在中央文化部举行的颁奖大会上,她被推举为得奖剧组的代表,上台发言。剧目载誉京、沪、杭,

她的表演一路上受到好评与赞誉。

莆仙戏的唱腔以往比较自由,高8度与低8度可以即兴随意演唱。从许秀莺这一代起,开始被严格要求按照旋律发展的规律演唱。许秀莺音质极佳,行家认为有金属之声。而她又是莆仙戏中较早地自觉接受声乐训练的演员。她拜省艺校教师林亚萍为师,对丹田运气、共鸣位置、换气吐声,进行刻苦练习。因为她演的戏多,唱的都是莆仙戏大题曲,可谓“唱遍大题三百六”,这种实践与磨练,使她的唱腔嘎玉鸣金,声遏行云,一口气唱它几十句,越唱越打动观众的心扉,紧扣观众的心弦。如她演唱的《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以及在狱中绣红旗的唱段,当时在莆仙地区几乎家喻户晓,流行一时。她的不少唱段被中国唱片公司灌成盒带,发行全国。

她曾获得省优秀演员奖,系中国剧协会员,省剧协理事,市剧协常务理事。

17、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郑清和

郑清和,1944年出生,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人。60年考进莆田戏曲学校,师承名鼓师雷澄清,以及林炳原,65年分配县实验剧团二队司鼓,在《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洪湖赤卫队)等剧目中,吸收溶化京剧锣鼓,突破了传统的技法,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

他司鼓节奏明快、结构严谨,鼓点处理手法既有传统风格,又有个人特色,一板一眼皆有讲究。他司鼓的《孟丽君》,已由省音像公司灌制盒式磁带,他参与音乐设计并司鼓的《刘贺登基》获十五届省戏剧汇演音乐设计奖;他司鼓的现代戏《涨潮》以及古装戏《风雪潼关》也分别获省演出奖;他司鼓并作曲的由民间职业剧团演出的《雨亭记》、《藩王府轶事》分别获省民间职业剧团调演优秀演出奖。由于他的基础功底扎实,阴阳槌鼓点音色柔和悦耳;双捶粗犷雄厚、庄重而不噪耳;战鼓堂铿锵有力,故能推进舞台表演,提高演出质量。其司鼓的技巧,受行家和观众的赞赏。

他是福建省剧协会员,莆田市音协理事。

18、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陈先镐

年轻时的陈先镐

陈先镐,1945年出生,莆田市城厢区人。曾用名陈星火,艺名叮咛。生父姓林,养父姓陈。1959年考进福建省艺校莆田县分校,1964年毕业。专攻生角行当,是黄文狄嫡传关门弟子,极受黄文狄器重,毫无保留地传艺给他。传统生角的重头戏《百花亭》、《访友》、《千里送》、《春江》等等。他深得乃师艺术堂奥。1960年黄文狄著《莆仙戏传统科介》出版,省、地、县文艺界召开现场会议,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刘念兹等参加,艺校献演《西厢记》,他扮演的张珙,以基本功扎实,扮相俊秀,唱腔优雅,神态温存,性格鲜活而倾倒所有观众,并为专家所激赏。之后在莆仙巡回演出中,所到之处,声誉鹊起,观众为莆仙戏生角有如此难得的后起之秀,黄文狄有优秀的艺术传人而高兴。此后,他又成功地在《杜鹃山》、《沙家浜》、《白蛇传》、《雨亭记》、《秋风辞》等戏中担纲主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晋京剧目《状元与乞丐》中他演丁文龙,唱做俱佳,饮誉京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离开剧团到政府部门工作。九十年代,他回到演剧界。

他刻苦学习传统演技,发布日期:2007-8-3 来源:侨乡时报责任编辑:含笑

年轻时的陈先镐

陈先镐,1945年出生,莆田市城厢区人。曾用名陈星火,艺名叮咛。生父姓林,养父姓陈。1959年考进福建省艺校莆田县分校,1964年毕业。专攻生角行当,是黄文狄嫡传关门弟子,极受黄文狄器重,毫无保留地传艺给他。传统生角的重头戏《百花亭》、《访友》、《千里送》、《春江》等等。他深得乃师艺术堂奥。1960年黄文狄著《莆仙戏传统科介》出版,省、地、县文艺界召开现场会议,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刘念兹等参加,艺校献演《西厢记》,他扮演的张珙,以基本功扎实,扮相俊秀,唱腔优雅,神态温存,性格鲜活而倾倒所有观众,并为专家所激赏。之后在莆仙巡回演出中,所到之处,声誉鹊起,观众为莆仙戏生角有如此

难得的后起之秀,黄文狄有优秀的艺术传人而高兴。此后,他又成功地在《杜鹃山》、《沙家浜》、《白蛇传》、《雨亭记》、《秋风辞》等戏中担纲主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晋京剧目《状元与乞丐》中他演丁文龙,唱做俱佳,饮誉京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离开剧团到政府部门工作。九十年代,他回到演剧界。

陈先镐先生

陈先镐先生但对传统的演唱方法持保留态度。凭着天生的嗓音条件,他决心要闯出自己的声乐天地。他受乐师方逸鸿的启蒙,又有名乐师萧祖植的具体指导,领悟到古老的莆仙戏是曲牌体音乐,字少腔多,应讲究摆字落音,反复推敲其板眼结构。在旋律上下苦功夫,从细微处入手,对于乐曲加以润饰,用滑音、加花和发音的轻重节奏的强弱使演唱悦耳动听;而更重要的则必须把握剧目的意境,抓住戏剧情境,贴近人物心理,表达准人物的精神状态,才能常唱常新,百听不厌。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郑瑞霖的帮助,涂永梅的指导,使他的演唱

更上一层楼。

他的演唱多次在省会演中获奖,并被灌成唱片发行。福建前线广播电台还录制了《陈星火演唱专辑》对台湾播放。

他是原莆仙戏莆田县一团团长,福建省艺校莆仙戏分校校长,中国剧协会员,省、市剧协常务理事。

陈先镐先生(右一)与黄宝珍(中)、黄秀莺(左一)合影

19、莆仙戏音乐人物谱:陈承恩

陈承恩,1946年出生,莆田市城厢区人,原籍渠桥乡。十三岁进莆田县戏曲学校学司鼓,受业名鼓师雷澄清和林国梯。1964年毕业后进莆田县实验剧团。鼓手必须精通莆仙戏音乐。为此,他又师事名乐师萧祖植。之后,又受其时正遭厄运的省艺校教师林雁(林金榜)先生的启蒙和指教,自修乐理,并开始学习作曲。先后在莆田县莆仙戏一、二、三团工作。1980年进省艺校大专班修业二年,回来后成为专职的莆仙戏音乐设计与作曲者。几年后,名气大振。如今荔城区专业剧团和莆仙民间职业剧团的多数剧目,皆由他谱曲并设计音乐。他是莆仙戏音乐界的中坚分子。

陈承恩幼入梨园,与艺人相处融洽且虚心求教,故深得莆仙戏音乐的奥旨,尤其娴熟锣鼓经,对传统音乐一整套程序领会颇深,又接受新的专业作曲理论知识,对莆仙戏音乐的继承与改革,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莆仙戏传统曲牌,即使是同一题曲,由不同演员演唱,除共性外而各具个性特色。又经不同乐师加工润色,细微处各见功夫。他能整合各家优点,溶于一炉,使之较为完善,而被演剧界认可并得以风行;他善于把观众熟悉的曲题“陌生化”,使之既不失原有韵味,又有新颖感;其唱腔设计,根据戏剧情境、人物性格、感情发展变化选

择相应的传统曲牌,在速度、节奏、旋律上加以变化再现,并在原风格基础上,使之更能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许多剧目的总体音乐设计,大胆采用交响乐作曲法,以莆仙戏曲调作为素材,用并置性主题和对比性主题,进行扩展、对比、紧缩、分裂等,使不同格调的剧目,具有不同个性。如《刘贺登基》一剧,以伴奏曲《海底鱼》和传统曲牌《诗》做对比性主题音乐,进行变奏发展,使全剧处于较浓郁的喜剧气氛中。又利用传统曲牌《香罗带》音调中小三度的特点,加以改造,组成性格化多段体唱腔,增强抒情效果。再如《秋风辞》的主题曲,以传统伴奏曲牌《水青龙》为基调,进行并置性处理,以伴奏、间奏、独奏、帮唱等形式组成内涵丰富的音乐形象,贯串全剧,使其具有富丽恢宏、庄严肃穆的宫廷意味和压抑、凄凉、悲怆的悲剧色彩。实践证明,上述手法的艺术效果是好的。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为填补传统曲调对特定情境表现力不足,他常常以传统曲调为基础翻成新曲,如《鹧鸪啼》、《红叶儿》、《乌啼夜月》等,他还设计了大量的伴奏音乐、间奏音乐、场景音乐,被莆仙戏舞台广泛应用。此外,他还摸索出一条遵循莆仙戏古典旋法、适合莆仙戏锣鼓经节奏的配器手法,并运用和声、织体、复调等手法使莆仙戏音乐立体化。在乐器的运用上,他突出传统乐器,如笛管、四胡、尺胡;又吸收其他民族乐器;如古筝、笙……以点缀情景,加强气氛。还曾尝试把古埙这种中国最古老的乐器运用于戏曲舞台上,极有效地渲染了戏剧氛围。

他设计的《刘贺登基》获得省第十五届戏剧会演音乐设计奖,因而被邀请参加1983年省首届戏曲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刘贺登基〉的音乐设计随想》在大会印发并被安排发言。中国《人民音乐》报导该会时提及他的发言。他写作的论文《从〈目连〉戏中管窥莆仙戏音乐渊源》参加南戏暨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1991),并发表于《福建目连戏研究文集》。他配器的《状元与乞丐》以及设计的《秋风辞》(与人合作)音乐晋京演出时受到好评。获省戏曲音乐设计奖的还有《烛影摇红》、《葫芦湾》(配器)等。《雨亭记》、《孟丽君》(与人合作)由省音像公司录制为盒式磁带出版发行。

他是国家二级作曲,省音协会员、剧协会员,市音协常务理事,市剧协理事,县音协副主席。

20、莆仙戏音乐人物谱:林国城

林国城,1949年出生,莆田市荔城区人,原籍涵江区。初中毕业后辍学。1965年进入原莆田县跃进剧团当乐员,师从名乐师龚凤藻。师傅渊博的戏曲音乐功底和敏捷的音乐思维,使他十分钦佩,也使他对莆仙戏传统音乐产生强烈的探究精神。

师傅的谆谆教诲和自身的艰苦拼搏,使他的学识和胆识都快速增长,由一个熟练的演奏员转型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工作者,参加了《智取威虎山》、《白毛女》、《打金枝》、《陈若霖斩皇子》、《慧姑警嫂》等一大批剧目音乐的创作。从中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也深化了对莆仙戏音乐工作的认识。尤其是如何继承与革新,成为他经常思考与不断探索的问题。他认为,明王骥德在《曲律》一书中说:“世人腔调,每三十年一变。”说明古代之戏曲声腔,总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总是寻求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艺术方法和手段来表达更具时代气息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以不断拓展自身的视野和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因而,革新应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要把握一个“度”。他就是以这种理念来指导自己的音乐工作。

当前,剧作家的写作手法也打破传统框框寻求超越。比如,《江上行》不以故事的曲折与冲突的激烈取胜,而以行云流水般的叙事方式和构建诗情画意的意境见长。为了准确体现这一风格,他特意选用莆仙民间俚歌———“山里歌”为主题歌乐曲。这种看似与曲牌音乐不协调的半散板式的旋律结构乐曲,作为该剧的主旋律,营造出作者所追求的淡雅、清新的戏剧氛围。

在细节处理上,他针对剧中的剧情起伏、感情变化、情节跌宕等各个方面,经过认真的琢磨,分别采取了或伴唱、或变奏、或独奏等手法,形成了全剧多变的音乐旋律与气氛。

在唱腔的选择方面,除了保持莆仙戏唱腔的原汁原味外,并着重着力于主要人物的重点唱段中的个性化的凸现。如女主角宜春在[哭笠]等中心唱段“只见斗笠不见人……”中,则用本剧种曲牌中常用的犯调来处理,并利用本剧种所匮乏的拖腔旋律来细腻人物的内心情感的抒发,果然取得了较好的剧场效果。

《第二十七名进士》一剧,作者有意削弱传统戏曲创作中类型化、行当化的人物刻划,以揭示丰富细腻的人物内心世界来凸现人物性格,因而,在音乐设计上,只选取那些不含强烈的行当化曲牌加以改造,而且运用了较多的声部组合和多重唱处理,来烘托剧情和表现角色,受到行家和观众的认可。

在《公章记》音乐中,他注意到现代戏的人物性格和剧情的现代气息,把尺胡、笛子与电子琴的重奏作为多次出现的主奏乐器,而在选材方面则多采用明快的易为现代观众接受的曲牌。而在《土筛记》一剧的音乐处理中,用笛管加大提琴的低音处理来渲染全剧的悲情。

《第二十七名进士》音乐,获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音乐设计奖。《江上行》音乐,获全国第六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音乐设计一等奖。乐队还获得了“优秀乐队伴奏奖”。《白玉锁》音乐,获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音乐设计奖。

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他撰写了多篇音乐写作体会文章与剧评在省、市报刊上发表,还编写为数不少的戏曲剧本供剧团上演。

他曾任原莆田县二团团长,一团代团长,现任荔城区戏剧研究室副主任,国家二级作曲,福建省剧协、音协会员。

21、莆仙戏音乐人物谱:李尚清

李尚清,1953年出生,莆田市城厢区人,原籍涵江区。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考评专家、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福建分会副会长、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自幼受莆仙戏曲和民间音乐的薰陶,擅长吹、拉、弹、打诸类乐器。198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1985年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作曲、指挥;1989年起担任莆田市文化局副局长、研究馆员,现任莆田市文化广播、出版局局长。1995年被授予“福建省优秀专家”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李尚清是一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民族音乐学家、音乐组织家、活动家,被称为“弘扬民族音乐的奇才”、“乐坛三栖怪才”。他曾出访日本,还率中国少儿艺术团出访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俄罗斯等国家。

在戏曲音乐领域,他的造诣颇深,作为莆仙戏曲一代宗师萧祖植的关门弟子,大学毕业后,朝夕与萧先生相处,整理、记录了大量的传统曲牌,并与其合作为《祝枝山嫁女》、《百花公主》、《父与子》、《盗仙草》等剧作曲、配器。还与著名鼓师萧焕栋合作、整理、记录了莆仙戏曲锣鼓经一千多段。此外,还博取众长,长期与谢宝燊、林太崇、陈玉棋、林国城等人合作,为莆仙戏《吓桂相亲记》、《涨潮》、《逃难记》、《乾佑山天书》、《叶李娘》配器,并担任乐队指挥,还为潮剧《白莲之恋》作曲、配器。这些剧目,在参加福建省第17、18、20、21届戏剧调演中均获得优秀音乐设计奖,个人还荣获唯一的配器单项奖。1998年,他随仙游县鲤声剧团赴台湾文化交流,担任乐队指导兼演奏;并率该团代表福建省古老剧种晋京出演,参加全国“文化奖”和“梅花奖”的角逐,反响强烈。

他的戏曲艺术特点是,能对莆仙戏曲音乐的旋法特征、旋律形态、锣鼓、节奏型等深入研究,应用作曲技法灵活变通,无论在作曲或配器领域,做到既有原汁原味,又丰富拓展了戏曲音乐的表现力,并为同行和观众所赞赏。

22、莆仙戏音乐人物谱:王少媛

王少媛,1964年出生,仙游县鲤城镇人,原籍盖尾镇。1978年由盖尾民间职业剧团招进鲤声剧团。其时剧团艺术人才济济,行当齐全。非正规科班出身的她,有一种自卑感,在充当丫头、女兵等跑龙套角色的空隙,毫无怨言地拉大幕、搬布景。鉴于她音质不错,每逢规格较高的演出,都分配她去后台帮唱。她则分外欣喜,唱得十分投入。自己认为唱不好时,还主动向领导道歉。于是就有了《李铁拐》中扮演李妹(小旦)的机会,虽演得稚嫩些,但也挑不出大毛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使某些演员不安于舞台生涯,临时找人顶替角色的事时有发生。凡是女角,不管何种行当,她都自告奋勇上台。1983年,省青年演员演唱比赛,她主动提出唱《魂断鳌头》主角陈玉娥,这个角色原是许秀莺扮演的,临时匆匆为她排练,获得了铜牌奖。这得力于她平时留心去观察、领悟别人演的角色,并在背地一一自学到手。她的这种敬业精神和自我推销术感动了大家。师傅朱石凤决定收她为入室弟子,无保留地传艺给她。1984年,莆田市首届戏剧节,她在《晋宫寒月》中扮演骊姬获得巨大成功。在第二天的音乐演唱会上,她的演唱更倾倒北京和省内外的专家。由于她的艺术成就,几天后被增补为市政协常委。

从此,她成为剧团的顶梁柱,也成为最受观众欢迎和喜欢的演员。不管为乡下草台或城镇剧院,不论是一般上演剧目或省、市会演剧目,她都一丝不苟,创造好每一个角色,演好每一场戏。在《长街轶事》、《要离与庆忌》、《目连》、《戏巫记》、《乾佑山天书》等戏中担纲主演,且不论闺门、青衣、花旦、小旦、老旦、泼旦统通扮演。

她扮演的骊姬(青衣兼泼旦),通过唱腔把她激情似火压抑难伸,满腹委屈、无穷怨恨、反复无常,狠毒且工于心计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获得省优秀演员奖;她扮演的刘四真(老旦),形象憎恶、暴戾,动作粗犷、夸张,唱腔高亢、凄厉,《花园诅咒》一场,把刘四真垂死挣扎之态,唱得恐怖生动,赢得该年度福建省召开的《国际南戏、目连戏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她扮演寇准侍妾倩桃(闺门旦),轻盈婀娜、柔情似水,她的唱腔典雅蕴籍、清新绵远,余韵袅袅,似甘泉沁入心脾,赢得观众热烈的赞赏,被评为省会演优秀演员奖。《叶里娘》一剧中她扮演的叶里娘(青衣),全剧七场戏,演出二个多小时,几乎由她一个唱到底(只有一场戏未出台),其中不只有许多极繁难唱段,还有许多高难度的演技,她居然轻轻松松地演好,在京演出时,专家们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换一个演员,换一个剧种,就将无法演出。她获得全省会演唯一的最佳女演员奖。

她有一副金嗓子,更有一股犟劲。排练场上,每个表情动作总是认真推敲,反复排练,唱不到位不算数,演不到家不罢休。她虚心向专家求教演唱方法,1987年聘请厦门大学声乐系寿龄副教授来团教唱,她学得认真,唱得好。平时,总是留心中外歌唱家的演唱,收音机、耳机不离身。把他们的演唱技艺和方法,吸收溶化到自己所唱的莆仙戏唱段中去。这使她的唱腔不但具有地方特色,而且有一种时代气息,一种特殊韵味。

由于她全力拼搏,获得我国演员的最高奖赏“梅花奖”。她曾任鲤声剧团团长,支部书记,现为福建省职业艺术学院莆田分校校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省、市剧协常务理事。

附:王少媛简介

王少媛,女,1965年出生,福建仙游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副院长。

王少媛,1979年进鲤声剧团,师从朱石凤、王国金、许秀莺,擅长青衣、闺文、花旦

等行当。表演典雅细腻,唱腔优美动听,富有浓厚的莆仙戏韵味。在《晋宫寒月》中扮演骊姬一角,以精湛的演技而一举成名,续后曾多次在各类会演中获奖:1989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金牌奖和福建第二届“水仙花”优秀戏曲唱腔奖;1990年获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演员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十届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1997年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1999年获福建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最佳女演员奖;2000年荣获中国第十七届戏剧“梅花奖”,并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3、莆仙戏音乐人物谱:箫焕栋

箫焕栋(1928—)莆田市涵江区埭里人。祖父箫钰,人称钰二八,傀儡戏鼓师,原姓林,招赘箫家,为箫家带来传家宝———一家三代皆司鼓营生;其父箫文铸,莆仙戏著名鼓师,他幼承父业,还拜在当时莆田最负盛名的鼓师翁广泰、翁广福门下,学得过硬本领,并一直在名班蓬莱馨(曾往南洋演出)司鼓。箫焕栋与其兄箫焕章念完私塾后,相继投身梨园界。箫焕栋从11岁开始,先后在超群英、珍宝班、赛凤凰、新歌舞、赛承平等戏班当学徒,其间还用一年时间拜涵江十番师傅朱粗丕为师,学习民间音乐。他前后用八年时间学艺,积累了相当深厚的莆仙戏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功底。出师后,在新民风戏班司鼓。建国后,在莆田县大众剧团当鼓手。大众剧团以演宫廷大戏为主,戏剧情节多跌宕起伏,音乐锣鼓密集,气势恢宏,箫焕栋的鼓艺,为剧目增强了神采与魅力。1959年莆田县晋京献演剧目《三打王英》,就是由他为主谱曲,并由他司鼓。该剧的成功,与他的贡献是分不开的。1979年之后,被聘为福建省艺校莆仙戏班教师,1985年退休。

退休后,他依然为莆仙戏艺术而自强不息。其一,2001年他辅导并参与徒弟李朝阳的《莆仙戏锣鼓》节目,参加省剧协举办的水仙花奖比赛,获一等奖;其二,莆仙戏鼓手不断有人登门求教,他皆倾其所知,悉心教诲;其三,耄耋之年,一边照顾有病的妻子,料理家务,一边把以往积累的莆仙戏约四、五佰套锣鼓经的资料逐一整理,伏案写成文字。为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这样做,是出于艺术家的良知与责任感。他痛感莆仙戏传统遗产逐年丢失,年青一代鼓师所掌握的锣鼓经越来越少。而锣鼓经与舞台表演是连成一体的,戏曲表演的程式化、舞蹈化,是在锣鼓的指挥下完成的。锣鼓经丢失了,戏曲的表演也就消失了。相似于话剧加唱或外国歌剧的样式,戏曲的个性、特点也就失去了,戏曲就自然消亡了。戏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莆仙戏更是宝中之宝。为此,他在晚年要为振兴莆仙戏尽心尽力。

他这样做,也是秉承其父箫文铸和上辈名师陈文星的遗志。箫文铸一生诚心待人,真心传艺,箫焕栋克绍箕裘,衣钵相传。陈文星是一位艺德高尚、诲人不倦的长者。凡是受过他传授与指点的人,无不心存感激。在他逝世的前二年(1957年),莆田县实验剧团排演传统老戏《孟道休妻》,但不少曲题与鼓点失传了,于是特地用轿子把他从常太家中抬到城关(他的关节严重变形)授艺。他的师兄弟与徒弟们从各地赶来慰问。这是莆田县莆仙戏鼓手济济一堂的大聚会。有:陈文星、陈天麟、箫文铸、郑凤英、雷澄清、林传灯、鼓头庆、郑秋声、柯九四、九古、林宗云、许锦林、陈玉书、林仲辉、陈玉细、欧玉、邱松、箫焕栋、陈九老、林炳源、林国梯、郭祖木梁共二十二人。箫焕栋至今还保留此次盛会的合影,并以陈文星作为楷模,时时鞭策自己,做一个为传承莆仙戏艺术而无私奉献的人。这也是他奋力著述莆仙戏锣鼓经使之传世的另一原因。他写完的书稿已被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复印收藏,莆田市政协已将其收入《莆仙戏丛书》之中,即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前不久,福建省艺术研究所、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莆田市戏剧家协会三家单位赠他一块匾额,题为:“授予莆仙戏著名乐师箫焕栋先生:声震莆邑鼓动京师”以表彰他一生艺术勋业。

(注:本资料整理于网络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