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基本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基础

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三层含义: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3)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开放的条件下,任何组织都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复杂的环境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管理具有双重属性,既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从根本上讲,管理之所以具有双重属性,是因为其对象——社会生产过程本身就具有双重性,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一定得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生产额过程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这就决定了对生产过程所进行的管理相应的具有双重属性。

一方面,管理是适应共同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管理具有组织、指挥与协调生产的功能,是社会劳动过程的普遍形态,只要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就必然需要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管理的自然属性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的社会化程度,不取决于生产关系,自然属性为管理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适应一定生产关系的要求而产生的,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因此社会属性为管理的特殊属性。

3.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科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成为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理论体系,使得管理活动能够在一系列体现管理客观规律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管理亦是一门艺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目的在于让管理者意识到,管理科学并不能为人们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统一的、互补的。管理者想要实施有效的管理,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必须以管理科学提供的一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指导,根据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的将抽象的管理理论与具体的管理实践相结合起来,采用适当的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片面的强调哪一方面都可能导致管理的失败。如果只讲管理的科学性,不讲管理的艺术性,难免导致僵化管理;相反,只讲管理的艺术性,而不讲管理的科学性,则难免犯经验主义错误,缺乏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后劲。

4.管理的作用

①协调、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组织效率,实现“1+1>2”的效应。

②科学决策、适应环境,拓展组织的生存发展空间。

5.管理的职能

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率先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继法约尔之后,人们对管理职能的认识基本统一,认为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①计划职能管理者对要实现的目标和应采取的行动方案作出选择和具体安排。其内容涉及:分析内外环境、确定组织目标、制定组织发展战略、提出实现既定目标和战略的策略和作业计划、规定组织的决策程序等等。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②组织职能对组织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人们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其内容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建立管理体制、分配权力、明确责任、配置资源、构建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等等。

③领导职能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目标向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其具体途径包括激励下属、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冲突等等。

④控制职能管理者运用事先制定的标准,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寻找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的过程。

❤管理的这四项基本职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理论上讲,这些职能是按一定顺序发生的,计划职能是首要职能,其他职能都是为了执行计划职能即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和保证计划方案的实施,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权力体系和信息沟通渠道,因而产生了组织职能;在组织保证的基础上,管理者必须选择适当的领导方式,有效地指挥、调动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解决组织内外的冲突,最大限度的发挥组织效力,于是产生了领导职能;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者还需要根据预先制定的计划和标准对组织员工的工作状态与结果进行衡量,并及时纠正偏差,即实施控制职能。这体现出了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从不断持续将新的实际管理过程来考察,管理过程又是一个各种职能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种职能之间经常相互交叉。

6. 管理者

❤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带领其他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人。管理者分为:

①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战略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②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基层管理者主要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

❤管理者的角色

1955 彼得.F.德鲁克率先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的概念(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人和工作)

20世纪60年代末期亨利.明茨伯格进一步提出了管理者扮演着十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这些角色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

①人际角色:代表人、联络者、领导者

②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③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着、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技能:又称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指管理者纵观全局,把组织看成一个整体,认清左右形势的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据此准确地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在当今社会,决策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概念技能又是影响决策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因素,拥有出色的概念技能,可以使管理者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所以越是高层管理者越要有较强的概念技能。

(2)人际技能又称人际交往技能,指的是与人共事,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联络、处理、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创造一种使人感到安全并能畅所欲言的氛围,从而激励和诱导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能力;正确地指挥和指导组织成员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管理者都很重要。

(3)技术技能指的是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的工作时运用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知识及其熟练程度。越是基层管理者越要有较强的技术技能。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荀子的“性恶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强调“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

(2)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以德待人”“谦虚礼让”“和为贵,交相爱”“不偏不倚”“中庸平和”)

(3)“利”“义”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小人远之,君子近之)

(5)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修己”而后“安人”“其身不正不令则正”“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不但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企业管理模式的演进,而且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古为今用,既有利于提高中国管理思想在整个世界管理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也有利于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变革与创新。

2.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1776年《国富论》一、劳动分工的观点二、经济人的观点(2)巴贝奇的管理思想一、对分工的作用作更全面地解释(1832 《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二、设计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制度

(3)欧文的管理思想,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出版了有关管理的著作,被誉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3.西方古典管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管理比较系统的加以阐述的称谓---

(1)科学管理理论

❤创始人:美国泰勒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主要内容:研究如何提高但个工人的生产率问题

(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匹配,只眼这样,他就恩更为一流的工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