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爱玲小说与改编剧的传播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8553248.html,

浅析张爱玲小说与改编剧的传播差异

作者:杨耐寒

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05期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素有“纸上电影”之称,近些年再次掀起改编为电视剧的热潮。张爱玲的小说与改编后的电视剧在传播的表达方式、叙事角度、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

些也成为评价改编电视剧优劣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在全面认识张爱玲小说及其改编电视剧传播特点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忠实原著”说,结合改编电视剧的当代性,给电视剧改编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与空间。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电视剧传播差异

随着近些年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电视剧艺术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小说改编为电视剧的

趋势有所加强。其中,一代才女张爱玲的小说在被改编的过程中,更是受到社会、媒体及其文学爱好者的持续关注。从2003年拍摄的《金锁记》,到同年9月上映、令人印象深刻的《半生缘》,再到2009年在央视取得较好收视率的《倾城之恋》,由张爱玲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与其原著传播不同的特点与效果。本文分析比较两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差异,以期为电视剧的改编提供参考。

一、张爱玲小说与改编的电视剧的传播特点

小说与电视剧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着文学艺术和视听艺术的差异和特殊性,两者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段、叙事角度、人物塑造以及情节构造等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表达方式

众所周知,小说以文字为媒介。故事的传达需要读者在阅读中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

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电视剧是以影像和声音为媒介,直接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个具象的故事。

在小说叙事中,语言文字具有较大的伸缩性与包容性,决定了故事传达的多义性与复杂性。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另一方面,文字的抽象性使它只易从共性上处理对象,很难具体触及个体。在张爱玲的笔下,无论是人性严重扭曲的七巧、命运无常的曼桢还是柔弱

外表下具有战斗精神的白流苏,其人物性格和心理只有经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才能产生形象感并形成完整的故事。而电视剧传播借助摄影机和录音设备将故事直接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那些模糊、间接的人物形象,在红木漆的家具、银白色的旗袍、老上海的霓虹灯和阁楼等

视觉性的冲击下,在同一瞬间撞击着人的整体机能,其间无需任何语符的转译。“视觉在我们的感官中是最重要的,通过我们的眼睛,我们可以比通过耳朵更了解和熟悉周围的世界”。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