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科研手段的变革、农业科研协同的实现、农业成果转化的创新和农业科研管理的进步。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农业将迈入智慧农业的发展阶段,农业信息科学的研究也呈现出智能化、精确化、标准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文章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进行解读,综述了农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农业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状况,对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障碍提出了主要解决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应用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我国农业的各个领域,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带来了生机和活力[1]。信息技术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世界发达国家正在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也逐步地走向农业现代化之际,农业信息化己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关键,它是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容,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并主导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2]。

1农业信息技术的涵义、作用

所谓信息技术从广义上讲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从这一定义出发,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实现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发布等方面的相关技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都可以在农业中找到相应的应用领域,或者可以与传统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相结合,通过交叉渗透,实现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创新。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围和丰富的容[3]。

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技术,农业信息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4]①信息、知识和智力资源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农业信息系统成为发挥该战略性资源强大功用的核心平台。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传统的高耗、低效型的产业结构将被新兴的低耗、高效的产业结构所代替。③农业信息系统是农业增长的技术基础,是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突破口,它将改变农业科研的方式方法,大大缩短农业科研的周期。

2 农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及特点

2.1农业信息系统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2.1.1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信息产业在农业领域得到迅速成长,开创了农业信息新时代,这将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跨越[5]。1994年12月,“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从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金农工程,目的是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其结构的核心是金农工程的国家中心。其主要任务:一是网络的控制管理和信息交换服务,包括与其它涉农系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二是建立和维护国家级农业数据库群及其应用系统;三是协调制定统一的信息采集、发布的标准规,对区域中心、行业中心实施技术指导和管理;四是组织农业现代化信息服务及促进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金农工程系统结构的基础是国家重点农业县、大中型农产品市场、主要的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各农业专业学会、协会。

2.1.2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现状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宏观概况:1994年5月,中国作为第71个国家级网加入了Internet。目前,Internet已经在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IC)2004年7月的统计报告显示[6],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8700万(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为[8167万,9233万]),WWW站点达626600个,上网主机3630万台,在CN下注册的域名总数382216个,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量为53941M。

(2)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发展及应用: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起步较晚。1986年,农业部提出了《农牧渔业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组建了农业部信息中心。在20世纪90年代,又先后提出了《农业部电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八五’计划及十年设想》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这些设想和政策促进了农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加速了农业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农业部1995年建立了“中国农业信息网”,并通过DDN方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该网现已初具规模,农业部与地方政府联合,在31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全国已有1千多个市县入网。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县级农业信息中心正逐步建立。农业部为1000多个基层信息采集点、2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点配备了计算机,同时与中国农业信息网联网。实现了与国际和国各省、市的网上信息交换,每天向全国发布电了信息快讯、市场动态分析和农业气象通报等重要信息。中国农业信息网已成为农业综合信息发布的权威。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于1997年10月开始运行。目前,大部分农业高校已经进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生产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的效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在中国农业部门和农村已开始发挥作用,有些已取得显著的效果。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的建成使中国的草地资源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将过去由常规方法自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用该系统只需7天既可完成,运行三年,节约经费1669万元。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2中国农业的类型与特点

中国农业从主办者属性分类大体可以分为3种:各级政府部门农业信息、农业科研和教育信息、涉农企业和机构信息。中央、省市、地县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纷纷建立了各白的农业信息,对本地区的农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宣传农业政策法规、介绍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等信息服务。这些是具有信息权威性,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围地域性的共同特点。农业科研和教育部门建立的各种农业科研教育信息,除了具备专业权威性和服务围地域性的特点外,还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特点,因此其网络用户具有专指性,一般大多是为本系统、本行业服务,同时还具备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特点。涉农企业和赢利机构的信息一般是围绕企业经营围,进行白身产品及技术服务的宣传与推销,以及开展电了商务活动,其主要的特点是以服务为宗旨,以企业自身赢利为最终目的[7]。

3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具体应用

3.1国外信息农业概况

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60%~80%是靠信息取得的。以1979~1989年为例,依靠信息技术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3%,德国提高88%,法国提高90%,日本提高130%[8]。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农业的生产能力、决策支持与环境控制条件、技术含量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2国应用情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利用农业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3S技术(GPS、GIS、RS)、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技术,在农业资源利用、环境监测与保护、灾害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2.1 农业信息资源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尚属起步阶段,缺乏宏观的规划和布局及必要的资金支持,信息网络的管理设施与人才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如此,从国家到地方,都已开始重视并逐步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农业部局域网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 200多个农业生产与管理用户实现了远程通讯、信息传递与共享。“九五”期间,农业与农村经济信息化的重点工程——“金农工程”启动,正逐步使“农业信息快速路”与国家信息高速公路(CNII)接轨。全国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业或涉农,如以发布部颁公告、新闻为主,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农业信息网;以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为主,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还有中国北方农业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b503064.html,)、金农网(.agrie.)、农业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b503064.html,)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9]。同时,我国还相继建立了100多个农业数据库,如由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包括141种作物,27万份种质信息,1 259万个数据项,总数据量590兆[10]。

3.2.2 作物模拟系统

作物模拟技术于1965年由美国W.G.Duncan与荷兰C.T.De Wit二人首创,是以计算机为载体,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过程进行模拟的一项新型技术。其主要的学科基础是作物生理学和作物生态学。我国在作物模拟研究方面起步较迟,进度较快。1983年高亮之等在美国发表了“苜蓿生产的农业气象计算机模拟模式(ATFAMOD)”。1992年,省农科院将水稻栽培的优化原理与作物模拟技术相结合,建成了“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11]。

3.2.3 专家决策系统

我国的农业专家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中科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和省农科院合作研制了“砂黑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并在的10多个县推广应用,成果获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12]。20世纪末,又成功地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为在大围应用推广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铺平了道路。省在确定的35个民族贫困县推广农业专家系统,1998年,应用水稻、玉米、小麦、甘蔗、烤烟、苹果等粮经作物面积12.67万hm2,单位产量增加率8%以上,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年份,增产粮食8 400多万kg,新增产值1亿多元[13]。

3.2.4 多媒体技术

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多媒体技术。这种技术可以生动地将农业信息、农业技术迅速地传播出去,为农业生产社会化奠定基础,也为农业技术快速普及、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智慧农业的发展,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控制农业生产精确性。GPS、GIS、RS的融合发展,构成了一个功能完整且强大的空地采集处理系统,是快速获取农业数据的重要手段,也为农业的精确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14]。1996年,省在实施“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工程”过程中研制出“多媒体玉米生产智能系统MIS-MAP”软件,并示应用,使示区3 a增产玉米约5 000万kg,增加效益5 000余万元。

4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策

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信息的利用能力差;信息农业成本过高;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我国虽已建成一批农业信息资源库,但其数量和质量均远不足以形成信息产业,信息农业体系整体服务水平不高。都成为信息农业实施的障碍,使信息农业普及难度加大。

面对这些困难,政府应承担起农业信息化的引导责任,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广大农民及社会其它力量的作用进行农业信息开发。普及计算机及计算机知识,培育农业信息市场和信息产业,促进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为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及推广提供良好环境。大力加强国家信息网络建设,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基地,加强信息技术的示推广,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发展步伐[15]。

5结语

信息技术的出现,拉近了科研人员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为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使得多年传统的成果转化模式得以突破,实现了多方面的创新[16]。21世纪的农业是信息化的农业,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农业信息系统势在必行,农业信息技术将发挥其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农业数据库对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促进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加快成果的研究和转化步伐,创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许松琴.浅谈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08,25(4):113-114.

[2]易启洪.论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信息界,2010年第1-2期,总第137-138期

[3] 雪,肖淑兰,文忠.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报,2008,39(3):125~128.

[4]车明诚,王慧颖,大勇.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3,(3):38~ 40.

[5]春云.中国农业实践概论[M].:人民,中国农业,2001.244-265.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5b503064.html,/download/2004/2004072002.pdf, 2004-08-01.

[7]涛. 中国农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第21卷第2期2005年2月

[8]忠富.工厂化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www.360docs.net/doc/5b503064.html,,2000-02-04:2.

[9]钱平.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计算机与农业,2001,(1):4-6.

[10]章练红.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农业上应用的现状[J].计算机与农业,1999, (3):3-6.

[11]高亮之,金之庆,黄光翟,等.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M].:中国农业科技,1992.1-2.

[12]晓燕.回顾与展望[J].计算机与农业,1997,(1):1.

[13]文.利用多媒体电脑建立农业专家系统[N].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9-04-13(3).

[14]罗朝斌,赖钢.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北方蚕业,2005,4:3-5.

[15]周丽娜.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 第28卷第3期2008年 6月

[16]孟鹤.信息技术条件下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推广的实践与创新[J].农业科学, 2009, 37(32):

16055-16057.

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软件功能简介

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安全性强,稳定性好,用户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易学易懂,功能齐全实用,适应当前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国内同类系统软件中具有领先水平(依据2005年科技部科技成果鉴定及科技查新报告)。太阳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对规范农村经济管理秩序,提高农村经济工作效率,服务农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对农业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的了解,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功能模块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包含的功能模块十分全面,包含:账务管理、财务政务公开、固定资产管理、自定义报表、税费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财务资产年报、农民负担管理、乡村债权债权统计、农业部农户收入预报、农业部农户收入调查、农业部农经统计报表、农业信息网等管理模块,基本包含了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的方方面面。二.升级维护方面:太阳农村信息管理系列软件,基本包含了农村信息管理的各个领域;包含的各类农村信息管理软件,或已通过农业部、科技部专家领导的推广应用鉴定及科技成果鉴定,或正是农业部目前在全国统一推广使用的软件;太阳农村信息管理系列软件基本满足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用户不需购置多家软件公司的产品,方便进行软件统一的升级、维护、服务等工作。 三.性能稳定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国内最早研发的农村经济专业化软件(1992年),十多年来在农业部及各省市农经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下,该软件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升级,性能优越,稳定性强,安全性高,服务维护量极少,用户使用放心。 四.易用性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画面,通俗易懂的操作流程,使基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者能够轻松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 五.兼容性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公司研发农村经济信息化软件的数据库信息数据全面兼容,上级单位可轻松的实现对本地区所有农村经济信息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六.多级别管理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多级别(村-乡-县-市-省)组织单位的农经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各级别单位以树型结构进行排列,有层次性,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各下级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 七.多账套管理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管理的账套数量没有任何限制,可以管理成千上万个村集体财务账套;上级主管部门可通过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对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市或乃至一个省所有农村集体财务及其他农村经济信息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八.数据库安全性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采用的数据库是美国大型管理数据库,可以对成千上万个村集体财务账套的财务数据进行安全管理,性能稳定、安全性高。九.网络化管理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无论基层版、乡镇版、区县版、省市版,均具有较强的数据自动上传,自动接收,自动汇总与分析功能;无论上下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的网络专线建设情况如何(光纤、DDN专线、ADSL、Modem等),上级单位均可轻松实现对各下级单位自动上传的农经信息数据进行自动接收管理。 十.汇总分析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汇总与分析功能,上级单位足不出户便可对各下级单位代管的所有村集体财务及其他农经信息的情况进行超级汇总与数据分析,极大的提高了上级主管部门对本地区农村集体财务及其他农村经济信息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 十一.安全备份方面:太阳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安全的自动备份功能,系统会定时自动对系统中所有财务数据及其他农村经济信息数据进行备份;用户也可利用组织单位数据

农业信息化技术试题样本

当代农业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注:所有答案都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农业信息技术》(李军主编)一书上,请自己看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是指获取、解决、传递、存储、使用信息技术,是可以扩展人们信息功能技术。 2.信息采集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指能有效地扩展人类感觉器官感知域、敏捷度、辨别力和作用范畴技术,涉及传感、测量、辨认和遥感遥测技术等,但当前广泛使用重要是传感技术、遥测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 3.信息传递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也称通信技术,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延伸,涉及数字程控互换技术,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光纤通讯、数字移动通信、卫星通讯、信息高速公路等,用于迅速、精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4.信息解决技术:信息解决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播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性辨认,信息与互换码之间转换,信息整顿、加工、生成,以及运用数据库、知识库实现信息存储和积累技术。 5.信息控制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功能是依照输入指令信息(决策信息)对外部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实行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扩展延伸。重要涉及显现技术、人机接口技术、遥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6.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贮、传递、解决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征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技术总称。 7.农田气候:农田气候普通指距农田地面几米内空间气候,是各种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赖以生存空间气候。 8.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指在采用各种材料建成、具备一定温度和其他环境因子调控设施半封闭式空间里进行农业生产办法,分为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两大类。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A1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一、供应商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供应商的资质要求:无 二、技术要求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为实现农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山东省农业厅规划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和提升改造,构建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建成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云”的基本框架,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 1.2.项目目标 整合种植业、经管、畜牧、农机、农村“三资”管理等信息资源和业务数据,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全省农业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构筑集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用集成、多维度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业务信息系统通过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二.建设原则 1.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对农业厅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梳理,建立农业数据资 源库和接口规范;建立统一平台框架,现有系统和将来新建的系统可以通 过接口实现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管理、数据共享等功能。 2.统筹规划,逐步实施。从农业发展和农业工作实际出发,先期完成农业综 合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建设、整合及应用建设,后期随着业务的开展和平 台的运行再继续建设其它相关应用系统建设。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重点加强农业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关联分析等方面 工作。 三.建设内容 3.1.总体要求 3.1.1.总体框架 山东省农业厅农业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依托山东省政务云平台提供的云资源环境,以“一个平台、四个系统、十项标准、十二个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总体建设框架。 1、一个平台 实现全省农业相关数据在农业信息数据管理服务交换平台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分析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摘要:在现代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凭借其快速的发展和极其广泛的适用性,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合理高效的管理就能使企业在无法预测快速变化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发展并扩大竞争优势,最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于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指导我国的物流管理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的企业管理和政务管理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信息管理;物流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系统;政务系统;信息化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with its rapid development and extremely broad applicability.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economy, making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ffici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survive in the fierce and unpredictable competition and then exp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finally be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Thus, on the one hand,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n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Key words:information management;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E-government system; informatization

{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1世纪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经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实施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必须充分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这壹管理和传播手段。 第壹节什么是农业信息技术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从那时起到今天的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共经过了三次产业革命。和此相对应的三个历史时代被称为蒸气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今天,我们正进入壹个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电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融合为特点的信息时代,也就是说人类正面临第四次产业革命。 于信息时代里,信息作为壹种新颖的资源于社会生产的经济发展中起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将逐渐减少同以物质资源为代表的自然打交道,而更多的和信息资源打交道。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这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运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第二节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

农业信息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当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 ②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指导农业生产、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③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 ④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⑤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⑥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第三节主要农业信息技术介绍 根据信息技术于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自动化技术等。 壹、气象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就是通过遥感卫星或飞行器对地面、海洋、空气等进行监测的壹项新技术。我国从80年代就开始研究用遥感手段监测和评估洪涝灾害。从最开始时用诺阿气象卫星的AV I RR数据,发展到用陆地卫星的T M影像,用全天候的机载和星载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 A R)来监测洪水。于遥感数据传输方面,也于“八五”期间研制成功了实时传输机载S A R图像的“机-星-地”系统。此外,

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简介模板

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安全性强,稳定性好,用户界面友好,可操作 性强,易学易懂,功能齐全实用,适应当前农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国内同类系统 软件中具有领先水平(依据2005年科技部科技成果鉴定及科技查新报告)。农业信息化 管理系统,对规范农业信息管理秩序,提高工作效率,服务农民,促进农产品经济的发展,增加种植员对农业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的了解,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和作用。 一.功能模块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包含的功能模块十分全面,包含:养殖业、栽培业、水果、谷物等信息网管理模块,基本包含了农业信息管理的方方面面。 二.升级维护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系列软件,基本包含了农业信息管理的各个领域;包含的各类农业的信息管理软件,或已通过农业部、科技部专家领导的推广应用鉴定及科技成果鉴定;农业信息管理系列软件基本满足农业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用户不需购置多家软件公司的产品,方便进行软件统一的升级、维护、服务等工作。 三.性能稳定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国内最早研发使用物联网专业化软件,经过大家的钻研以及农业方面的各个专家大力支持下,该软件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升级,性能优越,稳定性强,安全性高,服务维护量极少,用户使用放心。 四.易用性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画面,通俗易懂的操 作流程,使管理工作者能够轻松掌握软件的操作技能。 五.兼容性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极强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公司 研发农业信息相关方面的化软件数据库信息数据全面兼容,上级单位可轻松的实现对 本地区所有农业信息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六.多级别管理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多级别(村-乡-县 -市-省)组织单位的农业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各级别单位以树型结构进行排列,有 层次性,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各下级单位的各项农业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 七.数据库安全性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采用的数据库是美国大型管 理数据库,可以对成千上万个村集体的所有农业信息数据进行安全管理,性能稳定、 安全性高。 八.网络化管理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无论基层版、乡镇版、区县版、省市版,均具有较强的数据自动上传,自动接收,自动汇总与分析功能;无论上下各 级管理部门的网络专线建设情况如何(光纤、DDN专线、ADSL、Modem等),上级 单位均可轻松实现对各下级单位自动上传的农业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自动接收管理。 九.汇总分析方面:汶川芤山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汇总与分析功能, 上级单位足不出户便可对各下级单位代管的所有农业信息及其他有关农业方面的信息

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正文)

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孙英筠 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2015.3

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孙英筠2015年 【论文摘要】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这个方针充分表明了教育在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而信息技术是构成这种战略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革新不仅影响教育战略地位的实现,亦关系到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 本文依据信息技术的特点与学校管理的实质与过程,阐述了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中应用研究的必然性与其价值、效能,并通过构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能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机系统。)这一平台,极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在教育信息化、管理规范化、信息处理智能化、文档资料标准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化的实践中,看到了信息技术对学校的发展和飞跃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也只有在学校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才能使学校管理信息处理得准确、及时,才能使学校现代化管理思想与方法有效地实现,才能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应用 当今,信息技术已广泛地被运用于教学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作为学校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的学校管理在信息技术面前则显得无所适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与学校管理手段的陈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学校管理人员不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状况越来越明显。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目前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学校管理人员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偏低,主要指其不能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取、分析、处理和传送学校管理信息。其二,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系统的建设滞后,主要指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及其相应的软件建设不能满足学校管理的要求。而这一切又可归结为学校管理人员的观念陈旧,即对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效能认识不足。鉴于此,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清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效能,唯有此才能让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在财力、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农业生产力鲜大炜-10页文档资料

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农业生产力进入21世纪,人类将进入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革命性的重大科学突破不断涌现的新时代。农业作为一个最古老、最基础的产业,在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主导的农业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也将发生质的改变。 信息传播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传播信息的最重要媒介,互联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由于网络根本地改变了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的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它必然带动社会整体的变迁,把人类带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传播是信息的基础,而沟通信息是传播是关键,可以说,传播与沟通是相互相成的。 一.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1.1 精细农业 1.1.1 精细农业的概念精细农业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 化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1.1.2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长期以来,农业生产都是以田块生产为基础,把田块看作是作物均匀生长的地块进行统一的管理。但实际上,在同一田块内,土壤类型、肥力、苗情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对作物栽培实施定位管理,按需变量投入。“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即卫星定位系统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的大量时空

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农田土地管理、自然条件、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数据库,并对作物苗情、病虫害、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在获取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指导农田管理,促进田块内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1.1.3 精细农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1.1.3.1 3S技术。3S 技术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简称。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实时定位和导航能力,能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利用GPS定位引导定量获取农田内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信息;RS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或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GIS 是一个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与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系统,在GIS中利用各种空间分析方法生成差异性信息分布图,通过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原因,制定经济、合理的生产决策方案,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指导农田定位作业。还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能实现快速、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研究。三者有机结合集成了空间、电子、计算机、数据库、信息、通讯、人工智能和地球科学等众多学科的发展成就,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 1.1.3.2 DSS(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持系统)。DSS 实现了由计算机自动组织和协调多模型的运行以及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取与处理,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辅助决策能力。决策支持系统包括模型库、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等。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被引入决策

农业信息管理与应用

农业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学院名称: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农业信息化学号:20159060504 姓名:刘畅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技术与产品应运而生,但如今的智能家居系统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重复建设、系统功能和性能受限、扩展性差以及后期维护难度较大等等,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本论文试图采用云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数据处理和软件设计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并做了示范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有智能家居和云计算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借鉴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本课题采用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室内进行无线组网,搭建室内无线局域网络,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采集室内各项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智能家居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并利用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的现有设备,采用Hadoop的技术,搭建了智能家居系统的云端平台。在云平台设计与实现的过程中,参考物联网的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六层模型,并对云计算平台的核心部分信息融合与处理层进行了详细设计。 最后,作为对智能家居云平台管理系统的应用与验证,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可以提供的一项服务一一智慧家居花卉管理。在这个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首先从系统结构出发对系统作了整体规划,然后从软件、硬件和云计算平台三个方面实现了系统功能。通过子系统的实现验证了云计算智能家居管理系统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家居,云计算,Hadoop 一、绪论 1、物联网智能家居概述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一项应用,它通过传感技术、传输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家具设备,比如照明、窗帘、空调、冰箱、电视、安防设备等连接到一起,通过传感网络、无线传输网络和智能处理设备,为用户提供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灯光控制、智能防盗报警、家居环境监测等智慧化的家居服务。 智能家居系统一般具有5项基本功能,其中包括家居安防、灯光控制、环境控制、家电控制、多终端管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功能配置,在这5个基本功能中,家居安防系统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居家环境的安全性,包含防盗、防燃气泄漏、防火等功能,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家中情况,做到对家庭安全的保护,灯光控制和家电控制系统是通过传感器检测室内的光照情况、家电的运行情况,然后根据结果控制灯光的强弱、家电设备的开启与关闭,环境控制系统是对室内的各种环境参数进行监测,比如室内的温湿度情况、室内有毒气体的含量等,并且通过智能化的处理后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而多种途径控制功能可以让用户在任何地点通过多种方式对家中的情况进行监控、操作与管理,提高了智能家居系统使用的便捷性。 2、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以传统互联网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方式提供动态且易扩展的虚拟化资源等相关服务的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计算的概念是对传统互联网和网络的抽象说法,它既包括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又包括具体的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云计算,传统意义上的计算能力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了,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和流通,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完成一切需要处理的任务,计算能力通过网络传递,从而摆脱硬件和软件资源的限制,真正做到全网协作、按需计算。云计算的核心目的是满足用户对计算能力不断提高的需求。 云计算提供的资源是可以动态生成的虚拟化资源,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这些资源。与传统的IT技术不同,资源的使用者并不需要掌握云计算本身的技术,而是根据实际

南京农业大学数据库与信息管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管理信息:指那些以文字、数据、图表、音像等形式描述的,能够反映组织各种业务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和时间上的变化程度,并能给组织的管理决策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情报资料。 2、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3、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是适用于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通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该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现代化办公环境,以使领导决策、业务部门处理、个人事务处理建立在更为现代化、信息化的工具与手段之上。 4、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就是在网上开展商务活动,当企业将它的主要业务通过企业内部网(Intranet)、外部网(Extranet)以及Internet与企业的职员、客户、供销商以及合作伙伴直接相连时,其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就是电子商务。 5、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关系模型: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也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数据模型。常用表的集合来表示数据和数据间的联系,每个表有多个列,每列有唯一的列名 层次模型: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层次模型:1. 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2. 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网状模型: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网状模型。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2)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6、元组: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其中每一行称为元组。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全码:若关系中只有一个候选码,且这个候选码中包括全部属性,则这种候选码为全码。 7、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流程图内所包含的数据元素(数据存储、数据流、数据项)的定义及说明的集合。 U/C矩阵:U代表use,C代表create,U/C矩阵是通过一个普通的二维表来分析汇总数据,表的横坐标定义为数据类变量,表的纵坐标定义为业务过程类变量。 8、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9、E-R方法:即实体-联系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10、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

农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的系统需求,对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数据库、基本功能等进行了具体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具备数据综合管理、多样化信息展示、数据共享、开放式接口等功能特点,为GIS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应用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方案。 【关键词】GIS 现代农业;信息化;数据共享 0.概述 当前,农业正朝着集约化、现代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随之产生了大量与地理属性相关的空间数据,使得传统数据管理系统逐渐暴漏出其在管理和应用上的局限性[1]。地理信息技术GIS是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2],其特有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加工能力为农业的专题信息数据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GIS技术已应用在农作物估产研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精确农业”等方面[3]。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GIS技术构建现代农业信息管理体系,本文利用WebGIS 技术,通过网络将分散的数据整合为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统一地理信息资源,通过调用在线服务的方式,将地理信息数据引入到农业综合信息系统中,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解决数据的获取、更新、应用整合、管理以及空间分析等问题。 1.系统需求分析 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信息网络建设突飞猛进[4],各类办公、业务系统如雨后春笋般的建设起来。在满足用户办公、业务应用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数据共享问题,系统间无法进行数据交互。 同时,农业局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既有独立性,又有很强的关联性。工作人员希望依靠系统完成本部门的日常工作以及部门间交叉工作,包括对各部门业务数据的浏览、定位、查询、分析、统计、编辑以及输出,通过系统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领导希望能够宏观了解各类农业信息现状及发展情况。 基于上述情况,系统应满足农业综合数据整合与统一管理、业务系统应用集成、多样化的信息展示效果、提供多种信息检索查询方式、数据共享、开放式应用系统接入接口设计、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等功能需求。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S结构,基于ArcGIS Server10平台研发,其逻辑架构如下图1

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

姓名:祖孝岩班级:计算机1班学号:201020721242 论述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的信息化 一、农业生产管理呼唤信息技术 ??? 1.作物栽培技术是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基础 ??? 建国以来,作物栽培技术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注重研究影响作物生育的各种环境因子及其变化规律,形成经验,示范和推广。60年代至70年代初,主要研究作物的外部形态指标,重点研究作物的株高、分蘖、叶面积等数量性状同栽培措施的关系,探讨群体的合理结构,全国出现了研究作物群体结构热。70年代至80年代末,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指标化栽培、高产数学模型以及模式化栽培,90年代以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体系及其优化调控理论研究为主,突出质量型栽培,使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明显提高。这些理论和技术基本定量了各种环境因子对作物生育的影响;明确了作物某些基本生理过程及其相互影响,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定性描述了一些农艺措施如施肥、灌溉等对作物生育的影响;制订了一系列定量或定性描述作物系统行为的指标。这些成果为建立数据库、专家系统和作物生长模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依据。 ??? 2.信息技术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 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子系统,受气象、土壤、作物及栽培管理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综合考虑这些多因子的互相作用、预测和分析作物生长趋势等方面,信息技术有其它工具不可替代的优势。数据库能储存多年、多种作物的生产和生育资料,便于查询;专家系统能模仿专家的思维,解决生产问题;作物模拟模型能快速决策农艺措施的效应和进行目前在大田无法实施的试验研究,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等。??? 3.发展市场农业和调整农业结构需要信息技术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灵活组织和安排农业生产,不断调整经营方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因此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必须有充分、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依据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社会需求和当地资源优势加以调整,调整农民种植作物的种类,生产丰富的农产品,满足市场的各个层次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作物种类的增多,迫切需要相关的栽培、加工、储藏等新技术和营销新信息,农业信息技术能可推进市场农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 4.信息技术是农业新技术的高度浓缩与传播载体 ??? 我国农业的发展,最终必须依靠科技。因此,如何使科学技术在广大农业区得以迅速推广,关系到农业的长远发展。而我国目前还缺少一种合适的途径,来实现农业科技的快速传播和推广。技术传播过程分为技术需求、革新、确认、销售、应用和评价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频繁的信息交流,都有可能因为信息不畅而延缓下一阶段的到来,从而减慢技术传播进程。信息技术在这里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将一些科技成果、高产经验总结归纳形成软件,制作成光盘,推广和普及,既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保证了推广的质量,又能根据不同条件灵活运用而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 二、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兴未艾 ??? 农业信息技术是收集、存贮、传递、处理、分析和利用与农业有关的信息的技术,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可建成农业信息数据库、农业生产管理系统、专家决策系统,可进行不同方式的模拟和预测,目前应用得比较多的有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作物生长模拟、多媒体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doc 10页)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doc 10页)

农业远程专家服务指导平台建设 一、项目背景 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 徽省合肥市,是以安徽省种子总公司为核心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280 万元,,主营种业, 拥有全国种子经营许可证,信用资 信等级为AAA级,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3 年被评为中国种业50强,同年被评为“质量信得过企业”,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省农业委员会授予“诚信种子企业”称号。公司现有职工88人,其中博士4人、研究生15人、推广研究员8人,高级农艺师18人,国家级、部级专家3人,中、高级科技和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以上。拥有现代化的种子仓库 l2000㎡,其中常温库800O㎡, 低温库4000㎡,加工间300O㎡,现代化的种子加工流水线4

中国种业第一苗。安徽博微广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基于公司的信息化站虐建设目标,在滨湖现代农业示范园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实际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为天禾种业提供具有高端性、前瞻性,并能缝补试试的整体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二、系统框架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先进的“3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一个集RS、GIS、GPS、MIS、ES等技术于一体,准确、高效、快速、全面、规范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GIS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使农业资源信息采集、信息发布、动态监测、分析、管理、决策与空间信息管理融为一体,直观、形象、动态地显示各种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变化趋势

等。 1总体框架 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农业管理需要 设计,包含农业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管理、服务、应用分析等内容。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如图所示: 建设服务平台信息服务中心?标准化信息采集中心?标准化信息发布中心 ?专家指挥服务中心 ?农村科技教育服务中心 ?网上贸易交易中心?农业协会 ?专业合作社?政府涉农机构?示范田地 ?知识农民培训?农民经纪人培训?农民科普教育 ?标准化信息传播演示中心?广大农户服务对象?省级综合管控中心 ?市县级综合服务中 心 ?乡镇级综合服务站?村综合信息服务点?合作社、农业大户

关于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建设的探讨

关于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建设的探讨 课程名称:农业信息化导论 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信息化建设在促进农业发展,存进农村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下将对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做重点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技术机器视觉技术 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的生产、供销、管理和相关服务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信息运用水平,更好的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实现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发布等方面的相关技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都可以在农业中找到相应的应用领域,或者可以与传统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相结合,通过交叉渗透,实现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创新。信息技术广泛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串通农业向现代信息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 农业信息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当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 ②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指导农业生产、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自然灾 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③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 ④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⑤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⑥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目前国际上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结合称之为农业信息技术,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含农业信息网络、农业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信息化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细农业、生物信息学、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国家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等诸多领域。 二、机器视觉技术 在农业科研与生产的许多方面,大量的工作都是通过对农作物或农产品外观的判断进行的,诸如水果和种子品质的检测、果实成熟度的判别、作物病虫害的 监测、作物生长状态的识别以及杂草辨别等等。这些过去主要依靠人类视觉 进行辨别与判断的工作,可以利用机器视觉技术部分地替代,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与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来代替人眼做测量和判断的系统,它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传感器自动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并由图像处理设备根据所得图像的像素分布、

管理信息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校园一卡通 管理信息系用,即MIS,是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理论和人组成的人—机系统。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 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管理信息系统也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 方面面,给大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我们天天都在跟管理信息系统打交道。在大学里,我们离不开小小的一卡通,吃饭、买水果,去机房上网,甚至是在学校澡堂洗澡,都要用到 它,相比之下,使用现金则显得麻烦了许多。随着校园的数字化、信息 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校园内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已经进入全面规划和 实施阶段,校园一卡通以结合学校正在进行的统一身份认证、人事、学工等MIS和应用系统等建设。通过共同的身份认证机制,实现数 据管理的集成与共享,使校园一卡通系统成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有机的 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有机结合,可以避免重复投入,提高建设进度, 为系统间的资源共享打下基础。校园一卡通系统最根本的需求是“信 息共享、集中控制”,因此系统的设计不应是各单个功能的简单组合, 从统一网络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数据传输安全、 各类管理系统接口、异常处理等软件总体设计思路的技术实现考虑,使各管理系统,各读卡终端设备综合性能的智能化达到最佳系统设计。 子系统详情 一卡通管理中心: 一卡通管理中心主要包括:平台管理、人事中心、卡务中心、结算中 心四个子系统模块。平台管理:系统参数设置,操作员管理,卡类设置, 结算账户,工作站的管理等. 人事中心:部门、人员资料的导入导出,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照片管 理等,也包括人像卡的打印。 卡务中心:用户卡片的发卡、主钱包及小钱包充值、挂失解挂等操作, 以及对一些管理卡如:系统卡、设置卡等的发行管理。 结算中心:生成用户所需要的多种财务报表,如:资金收支、个人对 帐、消费统计、月(天)结算报表。 消费管理子系统: 消费管理子系统是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成功应用将对 该校园师生的就餐、校园餐饮、小卖部、超市管理提供极大的方便,

农业信息管理06章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第一节气候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特点与作用:多要素性、综合性、时空变异性 作用;农业科学研、农业生态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农业资源信息 (二)农业其后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指在一定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下,表示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气象参数特征值。他是评定地区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气候规律,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对农业技术措施进行其后评价的依据。 指标分类:光照资源指标、热量资源指标、降水资源指标 (三)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目的 2、准备工作 3、数据库的建立、 4、空间分布模型与分析 5、成果输出 (四)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研究开发应用明显落后,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交重视,应用GIS 技术则较少 二、气候起源信息系统模型 GIS与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的专业信息系统,气候资源各要素空间变化特征与模型是建立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 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因素:宏观地理因素,微观地理因素。

三、浙江省龙游县气温空间分布模拟 1、气温推算数学模型 2、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3、TG分布图的生成 4、气温空间分布图的生成 第二节土壤资源信息系统 一、概述 (一)概念: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土壤资源属性和空间内涵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二)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1、促使土壤数据向规范化和全球化发展,加强数据交流和共享 2、向实用化和多用途化发展 3、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应用系统 二、应用模型 (一)土壤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 1、目的与原则 目的:为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调查制图,以及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分区及规范服务 原则:充分体现分布的自然属性及其利用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反映出资源的内在结构与特征,并坚持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

【农业信息化技术】

【农业信息化技术】 以有线电视利用为中心的地域农业信息系统,通过有线电视播放、自由播放、村内电话、调频广播等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并以计算机和多功能传真等作为补充,传递农户和农协之间的发货和销售信息; 农产品电子商务由企业运作,形式多种多样,有利用大型综合网上交易市场和综合性网上超市的规模、品牌优势销售农产品的,也有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农产品电子交易所和农产品网上商店。 六韩国韩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系统。新型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为农民和公众提供新的农业技术信息。农业土壤环境信息系统为农民提供详细的原始土壤图的制备、土壤详图数据库、稻田和早地土样分析等信息。农场信息技术系统主要向农场主、农户发布作物生长条件、农场全方位技术、害虫预测信息、农业标准设备的设计规划、特殊地点农户实用技术和农村生活等信息。农场生产环境信息系统提供实时天气预报信息。牲畜出口产品管理系统提供畜产品价格动态分析信息。农民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开发和提供农业管理项目。此外,韩国农业电子商务也极为发达。 第二节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普及、发展和提高阶段。 起步阶段(1979-1985):解决农业领域中的科学计算和数学规划问题。1981年,建立了第一个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 普及阶段(1986-1990):主要以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信息管理为主,农业专家系统成为热点,农业模拟研究相继开始。 发展阶段(1991-1995):农业专家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列入863计划的重点课题,专家系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获得应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