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艺术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摘要:文化情感在设计中有重要作用,设计是表达和传播文化的载体。文化情感属于人的内在心理机制,李泽厚认为情感对形式规律的把握是因为社会的历史的内容累积沉淀为个体感性的可理解的内容。传统文化可以表现为设计的形式符号,就设计实践而言,需要从形式文化体验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本义指耕作土地和培育动植物,引申为广义的人类实践经验。当代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媒介实现,在各种媒介形式中,人们可以通过日常使用的产品媒介体现文化价值和传播文化思想。从这个视角看艺术设计,无论是高科技的产品,还是传统家具用品,都不仅作为日常使用物,还可以成为文化品味和审美趣味的象征,它们超越了作为使用的工具限制,体现了文化传播的主旨。
一、文化情感的解释
文化情感属于人的内在心理机制,艺术设计呈现了作为表象的视觉形式。那么设计形式如何引发人们的情感?目前较多学术理论作出解释,比如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从人的心理场结构出发进行分析,得出很多具有说服力的观点,但无法有效解释感知的社会文化差异问题。近代感性工学尝试对形式进行问卷量化的数据分析,然而数据只能说明有限条件下的人群反映,对诸多无法量化的心理现象难以作出解释。沃林格对艺术风格的形成问题进行了分析,用艺术意志的理解模式,提出对抽象形式的心理研究。李泽厚提出“积淀说”,他
关注社会文化传统在艺术形式传承中的有效作用,认为情感对形式规律的把握是因为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内容累积沉淀为个体的、感性的可理解的内容。“社会性通过艺术形式层诉诸感知,构造着某一时代社会的心理本体,同时反过来说,这一时代社会的心理情感本体也就凝冻地呈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感知层中,又不断流传下来,不断影响着、决定着人们的心理和感知。这就构成了艺术形式层的传统。”
根据李泽厚的理解,艺术形式和人的心理感觉互为影响,形式产生之初融入了人们的心理希望和文化定式,艺术形式在传播过程中,被一次次解读,又反过来强化了对人们心理的文化影响。这体现了社会文化环境在形式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形式意义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才能被有效解读。比如,中国造型艺术中对线的审美,线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中体现为大屋顶角椽飞扬翘起的翼角,直屋檐形成横向线型,支撑柱形成纵向线型。明式家具外轮廓变化呈现了线条美,比如明式家具的圈椅设计,椅圈是圆形环抱状的圆材曲线,靠背为S形弧形板,扶手、椅腿表现为直线或带有弧度的线的特征。正如贡布里希所认为的,形式的创造者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社会语境表现形式的意义,对造型中其它要素比如体量、空间、颜色的感知,中外不同历史文化语境形成的理解具有很大差异。
二、设计的文化符号
卡西尔在《人论》中认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能创造并使用各种“符号”,“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以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以外,在人那里还可以发现可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
它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这个新的获得物改变了整个的人类生活。”符号的存在使各种有效的信息交流得以实现。文化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从艺术的角度考察,它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实现了文化信息的交流。从字面意思上看,这个思想已经体现在中国古人的造字艺术中,中国古代“文”通“纹”,“纹”就是在某物上做记号,比如甲骨上纹理纵横交错的记号形式,后来泛指纹理、花纹,这说明文化活动和艺术符号形式密不可分,形式表现为文化的载体。艺术形式承载文化还体现在中国古人的造物观点,物被认为是工艺,中国人曾经藐视西方的技术机器,认为复杂的机器只是巧技,而精神力量也就是“道”的展现被认为是重要的,器物应该体现道的精神。
如果说艺术形式承载了文化,那么传统的文化符号如何表现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观呢?如李泽厚所言,中国人的价值观受儒、释、道的影响,儒要求体现君臣之分,遵从等级和礼仪,释强调内在修为,道强调法自然,体现为天人合一的精神。因此中国人形成天圆地方的形式观点,讲究材质的地域性,强调天有时、地有利、人有巧、材有美的造物观。比如中国明式家具的座椅设计,它以敦厚的造型、完美的尺度,既体现了坐的舒适,又展现了中国人坐的思想。坐姿讲究礼仪规范,外扩内敛式的椅圈强调中庸气质,步步枨的设计代表了礼法有度的精神,当身正坐直时,姿态自然儒雅。太极图两部分形式互补呼应互为转化,蕴含了无穷智慧,包含古人对自然变化的理解,世事万物转化迂回的思想。
文化的视觉表现形式还包括各种文化图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类
型丰富,比如历史故事、花草鱼兽、抽象几何图形等,形成世代相传人们对图案的历史解读,从形式上赋予图案以文化生命。比如云气纹、回字纹、如意纹等,大量出现在中国传统器物、建筑等艺术设计形式中,现代设计可以将它们作为设计的装饰元素或形式构成方式,当这些抽象图案或具象图形在现代设计中呈现,由于视觉符号的历史直观性和可识别性,现代设计物就具有了容易理解的文化感。
三、实践策略
设计行为在当下文化背景中展开,它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是照搬和复制,更不是形式的简单临摹,而是理解基础上再继承。通过造型表现传统文化意蕴,是当下产品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能够引发文化情感的现代产品,一方面是现代的,另一方面又具有浓厚的传统气质,现代表现在采用先进的工业工艺和信息技术解决方式,传统在于造型承载了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
然而现代设计发展之始就确立了造型的功能主义原则,信息的传达和文化表现是附加意义,这对设计实践产生新的要求。设计实践应该从文化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在设计中尝试将使用问题置后,将个人的主观感受置于设计过程的前端,从主观体验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当设计师创造性的意图不同时,设计的结果也不同,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形式的视觉要素如直线、曲线、空间、结构张力、装饰、材质的感觉体验等,从中抽象出对文化的理解。主题性设计可以作为一种设计实践方式,先选择或拟定某个主题,将文化主题所对应的形式意象表现出来,从形式的感觉而不是从功能开始进行设计,在形式
的框架内再深入功能设计,考虑功能实现的有效性并对形式进行调整。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设计而言,还需要结合委托方要求、成本、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当今设计民族化思潮寻求设计的文化差异,要求设计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这也是中国设计在设计的世界格局内取得认可的一个重要方向。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有效地结合文化精神进行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