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中学

语文论文

还原妙解,深品文味——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有感

王晓青

近日来读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笔者认为读孙先生的书,重要的不是参照他现有的解读,而是要思考:这样精辟又合理的解读从何而来?这样我们才不是“无劳收鱼”,而是“有幸获渔”!那这个“渔”究竟是什么?读至目前,笔者感受最真切,并且自认为最具可操作性的是“还原解读法”。

“还原解读法”在孙先生那里是有系统的,大致可分几个层次:1.“艺术感觉的‘还原’”(把作者省略了的,被感知和想象排除了的,变异了的,用推理和想象还原出来);2.“情感逻辑的‘还原’”(情感逻辑还原为理性逻辑,并加以比较);3.“审美价值的‘还原’”(超越善与真的审美还原);4.“历史的‘还原’”(把作品放到产生的时代的还原,并给予历史的评价);5.“流派的‘还原’”(作家所属流派艺术创作特征的还原);6、“风格的‘还原’”(把作品与作家的风格联系起来解读的还原)。就是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通过还原,“找到其中的矛盾,进入分析的层次”,获得对作品分析理解的操作性,并沿着文学鉴赏的正确轨道去获得作品的真实情感与艺术价值的六条有效的途径。这些方法,无论在我国语文界,抑或在西方文论中都是无人发现、无人论及的,因而更能体现其原创的价值。

正因为具有这样系统的方法,孙先生的分析往往出奇制胜。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关于“乐园”这两个字,按原生语义,乐园,令人想到美好的天堂,至少是风景极其精彩的地方吧。如果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把它当作“乐园”,可能回给人以用词不当的感觉。但是,鲁迅在开头第一段却强调说: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这里关于“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正透露了一个孩子的童心,离开了孩子天真的心灵是不能得到解释的。这里的乐园,具有双重含义,一重和字典里的含义有关,肯定是一种美好的场所,但同时还有另外一重含义,用来形容一种并不美好的场所,但可以和读者分享童年美好的回忆。

综观以上解读,主要是运用了“情感逻辑的还原”和“审美价值的还原”。

又如学生讨论“花木兰”,大抵就是“英勇善战”、“女英雄”之类的话语,“表面上看,这样的讨论似乎很活跃,但是老师是否可以引导学生作更深层次理解:花木兰是个女英雄,在古代,女性不承担保卫国家的责任,因此这个词也突出“雄”字,花木兰从战场回来后没有接受封官,而是回家恢复女儿身,她没有男人的政治野心。

因此,把文中人物放到所在时代,赋予时代的特征,那就不难看出木兰是一位勇敢地承担国家的责任,却也注重亲情的女英雄。

这样经过“历史的还原”,木兰的真实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再谈《背影》。现在很多师生揪住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和“买橘形象不够潇洒”等问题做文章。这样的问题看似现实,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却破坏了作品的美感。我们只要想到父亲执意自己去买橘,越是不顾交通规则,越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朱先生这篇是抒情散文,以情动人。越是没有实用价值和情感的审美价值,反差越大,越是动人。

所以,《背影》的经典经过如此的“审美还原”,那便毫无异议!

当然,以上几种还原法往往都是相互融合,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去认清某一种。带着这样的“还原惯性”,我重读了《社戏》。

我在教《社戏》时,自觉“挖掘”许多,讲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但是,让我具体说出其中的缘由,却又无法和盘托出!现在,我用孙先生的“还原”思维再去琢磨,便有些“顿悟”了!举其中几个小例。

关于阿发主动邀“偷”情节。

我们用“还原”的方法进行破解,把这幅场景还原到现代社会,还原到我们这一代有点小自私的城市独生子女身上。

很多学生直言不讳:“如果我是阿发,才不会如此犯傻呢!怎么可能主动要求偷自己家的豆?自家的东西少了不说,还有可能被家长来一顿“皮带炒肉丝”!何苦来哉?”

“如果我是双喜,我也不会这么自找麻烦。既然阿发自己都主动让我们偷了,那就偷呗!干吗还要提议到六一公公那自找麻烦,说不定被他知道还要挨一顿骂呢?”

这些发自肺腑的言论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认同。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正是有了这种还原的比较,我们才越发真切地感受到以“阿发”为代表的乡村孩子的淳朴和率直!感受到他们的“他人意识”,感受到与城市孩子的截然不同。也正是如此,我们从“大市镇里”出来的“迅哥儿”才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刺激感!才会念念不忘那并不怎么样的“豆”,念念不忘那段快乐却已逝去的童年生活!作品的主题在这个小细节上便得到了极为巧妙的彰显和深化!我理想地认为,鲁迅在创作这篇文章时,细酌这个小节可谓“四两拨千斤”,用心良苦咯!

再举一小例。文中的“六一公公”这个人物也很值得推敲。当他卖了豆回来,碰见这帮小鬼的时候,说:“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地摘,踏坏了不少。”我们通过想象设法将此番情景还原到当时的境况。猜想,六一公公此时的表情会是怎样?很多学生冥思苦想一番后,回答出了这么一个词——嗔怒!为什么是“嗔怒”而不是“真怒”呢?按道理来说,自家辛辛苦苦种的豆被偷了,怎么还“嗔怒”呢?我们试着还原他说的这几个关键词“小鬼”、“好好摘”、“不少”。没有称呼什么难听甚或恶毒的词,而是有点近乎昵称的“小鬼”;“不肯好好的摘”,潜台词是不是说如果能“好好摘”,他也不会介意;并且老人家用的是“不少”,而不是气急败坏地说“那么多”。从这些当时情景的还原分析来看,六一公公确是“佯怒”,而非“动了真气”。这说明什么?还是说明乡下人的淳朴、宽容、不斤斤计较!再往下看,当他看见“我”时,“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我们注意到这里的“笑”,注意到这里的破折号,再将情形还原到当时的境况,六一公公“笑”是因为“我”是从“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这个字折射出他对像“我”这类人的由衷尊敬和讨好。而“请客?”后面为何又加上一个破折号?通过还原,我们不难推想出,“请客”是接着上面双喜那帮孩子的话音,后面本应该接上“你们请客,偷我的豆,像什么话?”而正因看到了我,转念一回,便立刻变成“这是应该的。”所以,这个破折号应该是表示六一公公经过了短暂或者说是瞬间的思考,然后才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应该的。”这么一还原推想,六一公公那淳朴、宽厚而又有点“势利”的形象就被塑造得丰满且真实了!也更加衬托出我在那里受到的“优待”!

由此,我们逐渐明晓,正是因为这些可爱、淳朴又真性情的人们,才使得“迅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