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安装作业指导书

自动化安装作业指导书
自动化安装作业指导书

自动化安装作业指导书

本指导书用于本公司工业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的安装,共分取源部件的安装、仪表盘(箱)的安装、仪表设备的安装、仪表供电供气、供液系统的安装、仪表用电气线路的敷设、仪表用管路的敷设、工业集散计算机安装、红外线扫描仪安装、仪表调校。

本指导书采用标准及资料如下:

(一)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三)SCANGX型扫描仪手册。

1 取源部件的安装

1.1 检验数量:取源部件安装的检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 用于高压、负压、高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取源部件,必须全部检验。

1.1.2 用于中低压、常温无害介质的取源部件,必须按取源的种类分别抽检30%,并不应少于一个。

1.2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

1.2.1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及检查

1.2.1.1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

(1)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坐标点取定,无设计坐标点时,应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量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

(2)温度取源部件在设备(或工艺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与设备(或工艺管道)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b 在设备(或工艺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轴线应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c 在设备(或工艺管道)倾斜安装时,宜逆着介质流向,取源部件与轴线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d 在有保温层的取源部件安装应在保温前安装完成,且保温后元件易于装卸。

e 在砌筑上安装时,应先把测量部件预埋在砌筑体内,测温保护管应大于温度元件2mm,取源部件在金属体安装时采用焊管式。焊接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1.2.1.2 温度取源部件安装质量检查应符合下表:

温度取源部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3 压力取源部件安装

1.3.1 压力取源部件安装要求

1.3.1.1 压力取源部件安装部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⑴按设计图坐标点定位;

⑵安装压力取源部件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开孔及焊接工作必须在设备(或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试压、试验前进行;

⑶压力取源部件在水平和倾斜的设备(或工艺管道)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在设备(或工艺管道)的上部;

⑷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面不应超过工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

⑸压力取源部件必须与气流及物料成锐角,并宜选在介质流速稳定的地方。

1.3.1.2 取压部件安装

(1)在砌筑和浇注体上安装时,应在砌筑或浇注的同时埋入,并堵好取件端口,当无法做到与砌筑或浇注同时进行时,应预留安装孔,预留孔应满足取压部件的安装尺寸;

(2)取料管的焊接或连接应符合《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不能漏气。

1.3.2 取压部件安装质量应符合下表

取压部件安装质量标准和检验办法

1.4 流量取源部件

1.4.1 流量取源部件安装

1.4.1.1 流量取源部件安装部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按施工图的座标点定位;

b 安装节流件所规定的最小直管段,其内表面应清洁无凹坑;

c 在节流件的上游侧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温度计套管直径小于或等于0.03倍工艺管道内径时,不小于5(或3)倍工艺管道内径;

⑵当温度计套管的直径在0.03到0.13倍工艺管道内径之间时,不小于20(或10)倍工艺管道内径。

注:采用括号内的数字时,流量的附加极限相对误差为±0.5%。

d 在节流件的下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距离不应小于5倍工艺管道内径。

1.4.1.2 流量取源部件的法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法兰与工艺管道焊接后管口与法兰密封面应平齐;

(2)法兰面应与工艺管道轴线相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度;

(3)法兰应与工艺管道同轴,同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t≤0.015D(1/β-1)规定;

(4)采用对焊法兰时,法兰内径必须与工艺管道内径相等。

1.4.1.3 流量取源部件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气体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测量液体压力时,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

(2)测量蒸汽流量时,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0-45度夹角的范围内。

1.4.2 流量取源部件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表:

1.5.1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

1.5.1.1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部位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不使检测元件受到物料冲击的地方。

b 内浮筒液面汗及浮球面计采用导向管或其化导向装置时,导向管或导向装置必须垂直安装;并应保证导向管内液流畅通。 1.5.1.2 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

a 双室平衡容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前应复核制造尺寸,检查内部管路的严密性; (2)

应垂直安装,其中心点应与正常液位相重合。 b 单室平衡容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衡容器宜垂直安装;

(2) 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规定。

1.5.2 物位取源部件的质量检验应符合下表:

1.6 分析取源部件

1.6.1 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

1.6.1.1 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压力稳定、灵敏反映真实成分,具有代表性的被分析介质的地方。

1.6.1.2 在水平或倾斜的设备或工艺管道上安装的分析取源部件,其安装方位应在设备或工艺管道的上部。

1.6.1.3 被分析的气体内含有固体或液体杂质时,取源部件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仰角应大于15度。1.6.2 分析取源部件的质量检验如下表:

1.7 仪表盘柜

1.7.1 仪表盘柜的安装

1.7.1.1 仪表盘(操作台)型钢底座的制作尺寸应与仪表盘(操作台)相符,其直线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mm,当型钢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毫米。

1.7.1.2 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1mm/m,当型钢底座的总长超过5米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

1.7.1.3 仪表盘(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应在二次抹面前安装找正,其上表面应高出地面。

1.7.1.4 仪表箱(板)、保温箱、保护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垂直、平正、牢固;

(2)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箱(板)的高度大于1.2m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mm;

(3)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3mm。

1.7.1.5 单独的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垂直、平正、牢固;

(2)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5mm;

(3)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1mm/m。

1.7.1.6 成排的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7.1.5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邻两盘(操作台)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

(2)当盘间的连接处超过两处时,其顶部高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3)相邻两盘(操作台)接缝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mm;

(4)当盘间的连接超过5处时,盘正面的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5)相邻两盘(操作台)间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mm。

1.7.2 仪表盘柜安装的质量检验

1.8.1 一般规定

1.8.1.1 电缆(线)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5兆欧;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1.8.1.2 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1.8.1.3 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或屏蔽措施。

1.8.1.4 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

1.8.1.5 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处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应加防火措施。

1.8.1.6 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1.8.1.7 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1.8.1.8 架空敷设的线路从户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措施。

1.8.1.9 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1.8.1.10 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1.8.1.11 敷设线路时,不宜在混凝土梁、柱上凿安装孔,在防腐蚀的厂房内不应破坏防腐层。

1.8.1.12 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标号,并按本规范第1.8.1.1条的规定,测量绝缘电阻。

1.8.1.13 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仪表设备及元件断开。

1.8.1.14 在线路的终端处和地下人井处,应加标志牌;地下埋设的线路,应在其正上方地面上加标桩;标志牌和标桩应坚固、明显、防腐蚀,其上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1.8.2 支架的安装

1.8.

2.1 制作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平直。切口处不应有卷边和毛刺。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正、尺寸准确。

1.8.

2.2 安装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在金属结构上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

⑵在混凝土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⑶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工艺管道上,应采用“U”型螺栓或卡子固定;

⑷在允许焊接支架的金属工艺设备、管道上,可采用焊接固定。当工艺设备、管道与支架不是同一种材质或需要增加强度时,应预先焊接一块与工艺设备、管道材质相同的加强板后,再在其上面焊接支架;

⑸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

⑹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构架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物构架的坡度相同;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构架上时,其安装弧度应与设备或构架的弧度相同。

1.8.

2.3 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液滴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以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

1.8.

2.4 水平安装的汇线槽及保护管用的金属支架间距宜为2m;在拐弯处、终端处及其他需要的位置可适当减小间距;垂直安装时可适当增大间距。

1.8.

2.5 电缆支架间距宜为:当电缆水平敷设时为0.8m,垂直敷设时为1.0m。

1.8.3 汇线槽的安装

1.8.3.1 制作好的汇线槽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刺,加工尺寸准确。

1.8.3.2 汇线槽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牢固,不应有显著变形。

1.8.3.3 汇线槽采用螺栓连接或固定时,宜用平滑的半圆头螺栓,螺母应在汇线槽的外侧,固定应牢固。

1.8.3.4 汇线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其上部与天花板(或楼板)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垂直排列的汇线槽拐弯时,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1.8.3.5 槽与槽之间、槽与仪表盘(箱)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

1.8.3.6 汇线槽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宜在工艺管道的侧面或上方。

1.8.3.7 汇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

1.8.3.8 当直接由汇线槽内引出电缆时,应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并采用合适的护圈保护电缆。

1.8.3.9 汇线槽应有排水孔。

1.8.3.10 汇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50米时,宜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1.8.4 电缆(线)保护管的敷设

1.8.4.1 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1.8.4.2 埋入混凝土内的保护管,管外不应有涂漆。

1.8.4.3 弯制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保护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度;

⑵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当穿无铠装的电缆且明敷设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当穿铠装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

⑶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

⑷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

1.8.4.4 当保护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米或弯曲角度的总和超过270度时,应在其中间加装拉线盒。

1.8.4.5 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带护线箍或打成喇叭形。

1.8.4.6 金属保护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明敷设时宜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的1/2;

⑵埋设时宜采用套管焊接,管子的对口处应处于套管的中心位置;焊接应牢固,焊口应严密,并应做防腐处理;

⑶镀锌管及薄壁管应采用螺纹连接;

⑷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可能有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或潮湿气体进入管内的地方敷设的保护管,其两端管口应密封;

⑸保护管连接后应保证整个系统的电气连续性。

1.8.4.7 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应用金保护管有可能属软管连接,并有防水弯。与就地仪表箱、分线箱、接线盒、拉线盒等连接时应密封,并用锁紧螺母将管固定牢固。

1.8.4.8 埋设的保护管应选最短途径敷设,埋入墙或混凝土内时,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

1.8.4.9 保护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用管卡固定时,管卡间距应均匀。

1.8.4.10 保护管有可能受到雨水或潮湿气体浸入时,应在其可能积水的位置安装排水设施。

1.8.4.11 埋设的保护管与公路或铁路交叉时,管顶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m;与排水沟交叉时,离沟底净距离不应小于 1.5m,并应延伸出路基或排水沟外1m以上;与地下管道之间的净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1.8.5.12条的规定。

1.8.4.12 穿墙保护管段(或保护罩)两段延伸出墙面的长度不应大于30mm,

1.8.4.13 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明敷设电缆的保护管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1m。

1.8.4.14 埋设的保护管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箱)时,宜高出盘(箱)内地面50mm。

1.8.4.15 敷设在电缆沟道内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

1.8.4.16 在户外和潮湿场所敷设的保护管,引入分线箱或仪表盘(箱)时,宜从底部进入。

1.8.4.17 现场分线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周围环境温度不宜高于45℃;

⑵到各检测点的距离应适当,箱体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5m;

⑶不应影响操作、通行和设备维修。

1.8.4.18 拉线盒、接线盒和分线箱均应密封,分线箱应标明编号。

1.8.4.19 采用硬质塑料管作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弯管时加热应均匀,管子不应有明显变形与烧焦;

⑵用套管加热连接时,管子插入套管内的深度宜大于其外径的1.5倍;当使用粘合剂连接时,应大于1.1倍;

⑶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m,对直径小于25mm的管子不宜大于1m;

⑷在管端及连接部件的两侧300mm处应加以固定;

⑸管的直径长度大于30米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⑹与未绝热的高温工艺设备、管道表面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1.8.4.20 采用混凝土排管作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排管的内壁和管口应光滑;

⑵排管应有不小于1:1000的泄水坡;

⑶排管对口连接时,相对两孔中心线的偏差不宜大于5mm;接口处应用水泥密封;

⑷排管在改变方向、分支及进口处,应筑电缆井,并应垫砂;

⑸埋入地下的深度及与地下管道之间的净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1.8.4.11条的规定:埋在人行道下时不小于500mm;

⑹排管上表面宜涂红色耐腐蚀的颜料作为明显标记。

1.8.5 电缆的敷设

1.8.5.1 敷设电缆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⑴交链聚乙烯电缆0℃;

⑵低压塑料电缆-20℃;

⑶橡皮及聚氯乙烯保护套橡皮绝缘电缆-15℃;

⑷裸铅包橡皮绝缘电缆-20℃;

⑸其它外护套层橡皮绝缘电缆-7℃。

1.8.5.2 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摩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度。

1.8.5.3 塑料绝缘、橡皮绝缘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值:

⑴有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10倍;

⑵无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6倍。

1.8.5.4 仪表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1.8.5.5 在同一汇线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对于交流仪表电源线路和安全联锁线路,应用隔板与无屏蔽的仪表信号线路隔开敷设。

1.8.5.6 电缆引入或引出建筑物、隧道、地面,穿过铁路、公路、沟渠、楼板、墙壁时,应安装一段保护管,保护管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1.8.4.11、1.8.4.12、1.8.4.13、1.8.4.14条的规定。

1.8.5.7 电缆沿支架或在汇线槽内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固定牢固:

⑴当电缆倾斜坡度超过45度或垂直排列时,在每一个支架上;

⑵当电缆倾斜坡度不超过45度且水平排列时,在每隔1-2个支架上;

⑶在线路拐弯处和补偿余度两侧以及保护管两端的第一、二两个支架上;

⑷在引入仪表盘(箱)、供电盘(箱)前300-400mm处;

⑸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300mm处。

1.8.5.8 数条汇线槽垂直分层安装时,电缆应按下列规定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⑴仪表信号线路;

⑵安全联锁线路;

⑶仪表用交流和直流供电线路。

1.8.5.9 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米;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保护管以及在汇线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米。

1.8.5.10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其上下应铺100mm厚的砂子,砂子上面盖一层砖或混凝土护板,复盖宽度应超过电缆边缘两侧50mm;电缆应埋在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损坏电缆的措施,但埋入深度不应小于700mm。

1.8.5.11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与建筑物地下基础间的最小净距离宜为0.6m,与电力电缆间的最小净距离应为0.5m;

1.8.5.12 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不应沿任何地下管道的上方或下方平行敷设。当沿地下管道两侧平行敷设或与其交叉时,最小净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与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平行时为1.0m,交叉时为0.5m;

⑵与热力管道平行时为2.0m,交叉时为0.5m,当电缆周围土壤温升超过10℃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⑶与水管道或其他工艺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均为0.5m。

1.8.5.13 电缆在隧道或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汇线槽内。当电缆进入建筑物后,电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1.8.5.14 电缆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

1.8.5.15 制作电缆头时,绝缘带应干燥、清洁、无折皱、层间无空隙,抽出屏蔽接地线时,不应损坏绝缘;在潮湿或有油污的场所,应有相应的防潮、防油措施。

1.8.6 补偿导线和电线的敷设

1.8.6.1 补偿导线应穿保护管或在汇线槽内敷设,不应直接埋地敷设。

1.8.6.2 当补偿导线和测量仪表之间不采用切换开关或冷端温度补偿器时,宜将补偿导线直接和仪表连接。

1.8.6.3 当补偿导线进行中间和终端接线时,严禁接错极性。

1.8.6.4 补偿导线不应与其他线路在同一根保护管内敷设。

1.8.6.5 电线宜穿保护管敷设。

1.8.6.6 补偿导线和电线穿管前应清扫保护管,穿管时不应损伤导线。

1.8.6.7 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以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1.8.7 仪表盘(箱、架)内的配线

1.8.7.1 仪表盘(箱、架)内的线路可敷设在小型汇线槽内,也可明敷设;当明敷设时,电缆、电线束应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扎带扎牢,扎带间距离宜为100m。

1.8.7.2 电线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3倍。

1.8.7.3 本质安全型仪表的信号线和非本质安全型仪表的信号线应加以分隔。当仪表有特殊要求时,应按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配线。

1.8.7.4 仪表盘(箱、架)内的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其绝缘护套不应有损伤。

1.8.7.5 仪表盘(箱、架)内端子板两端的线路,均应按施工图纸标号。

1.8.7.6 每一个接线端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

1.8.7.7 接线端子板的安装应牢固;当其在仪表盘(箱、架)底部时,距离基础面的高度宜为250mm。在顶部或侧面时,与盘(箱、架)边缘的距离宜为100mm。多组接线端子板并列安装时,其间隔净距离宜为200mm。

1.8.7.8 剥去外部护套的橡皮绝缘芯线及接地线、屏蔽线,应加设绝缘护套。

1.8.7.9 导线与接线端子板、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适当余度。

1.8.8 仪表用电气线路的质量检验评定详见《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开口销装配作业指导书

开口销装配作业指导书 1范围 适用于使用开口销固定带孔圆柱销或带槽螺母等的装配操作。 2开口销的选择 按图样尺寸选择开口销,见图1、图2、表1。禁止重复使用开口销 D mm 圆柱销孔径d'1 1.2 1.62 2.5 3.245 6.3 开口销的直径d0.91 1.4 1.8 2.3 2.9 3.7 4.6 5.9未尽圆柱销孔径的情况,在选择开口销直径时,在现有开口销的规格中 (详见附录一开口销规格表),应选用最接近圆柱销孔径大小的开口销。 3开口销的标准长度 3.1开口销的长度L(mm)。 L=1.5D (D>12) L=D+6 (D < 12) D —圆柱销的直径

3.2应使用剪切钳剪断开口销 3.3被剪断部位必须清理干净,切勿残留在装置内 4开口销安装校正方法 开口销安装校正方法见图3 不不不不 注意:禁止使用钳子的齿刃部夹开口销,见图 3 (b )。 5开口销的装配,开口方法 5.1用手或钳子将开口销插入圆柱销内,不能用榔头将开口销打进去。 5.2用螺丝刀将开口销掰开。 5.3掰开开口销的角度,原则上为60°,见图4。若与工件相碰时,可将开口 销按图5卷起来。 不不 不不不 不不 不不不不不 -A A-A

5.4 开口销在打开时,注意使分开的部分平直、对称, 齐(图6a )、带R 形(图6b )和上下空档(图6c )。 当拧卷几圈。但与周围有妨碍或绝缘距离不够时要将开口销卷起来见图 60 ° (a ) 5.5 不不 固定带槽螺母时,开口销的打开角度原则上是 不不 不不 60。,且如图7所示,适 如图 4。不允许长短不

5.6开口销插入圆柱销必须方向一致,不能方向相反,见图9 ◎? 7^~K a不不不不不不不

自动化仪表操作规程

自动化仪表操作规程 一、一般安全规定 1.仪表工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2.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3.在尘、毒作业场所,须了解尘、毒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4.进入塔、槽等罐内作业应按罐内作业安全规定执行。 5.非专责管理的设备,不准随意开停。 6.仪表工工作前需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以及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工作。 7.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8.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送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得到允许,方可进行。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9.仪表检修时,应将设备余压、余料泄尽,切断水、电、气及物料来源,降至常温,并悬挂“禁止合闸”及“现在检修”标志,必要时要有专人监护。取下保险。 10使用电烙铁,不准带电接线,应接好再送电,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易产生火花的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时要办理动火证。 11.仪表及其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 12.任何仪表和设备,在未证实有无电之前均应按有电对待。凡尚未弄清接线端的接线情况时,都应以高压电源对待。 13.仪表、电气及照明设备等的导线不得有破损、漏电情况 14.仪表电源开关与照明或动力电源开关不得共用,在防爆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开关。 15.仪表及其附属设备,送电前应检查电源、电压的等级是否与仪表要求相符合,然后检查绝缘情况,确认接线正确、接触良好后,方可送电。 16.在仪表和电气设备上严禁放置导体和磁性物品。 17.供电后的变压器的任何端子严禁触动。 18.严禁带电拆装仪表,须带电作业时,由现场工作人员与有关部门或人员联

自动化仪表安全操作规程(2020年)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自动化仪表安全操作规程(2020 年)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自动化仪表安全操作规程(2020年) 本规程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分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1、仪表工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2、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3、在尘毒作业场所,须了解尘毒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作业人员应会使用防毒防尘用具及穿戴必要的防毒尘个人防护用品。 4、非专责管理的设备,不准随意开停。 5、仪表工作前,须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以及设备性能是否良好,方可开始工作。

6、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7、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得到允许,方可进行。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8、检修或排除故障时,须与工艺操作人员联系,并落实安全措施,填写好《检修工作票》,密切配合。对重要环节、联锁控制系统等危及装置停车者,须与车间和调度联系后方可进行工作。 9、仪表维修过程中,要使用专用工具和专用校验台。 10、处理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若有联锁必须先切除,将调节器由“自动”切至“手动”,但不得将调节器停电或停气,以保证“手动”正常工作。 11、若确定故障是出自调节器或执行机构本身,按前项规定的程序处理完毕,即让操作工进行现场手动操作,然后进行故障排除。 12、维修人员必须对工艺流程、自动系统、检测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清楚,端子号与图纸全部相符,方可进行处理。故障处理前要做好安全准备,重大故障排除必须经调度或车间值班人员批准,并

作业指导书(LS-16941-ST1)自动化SOP)

Form D221 Revision 1

作业指导书 产品型号 2901002181000 (LS-16941-ST1) 工作名称绕线N1(PIN5-2)工作站别100-01 作业动作说明生产╱安全注意事项 1.启动机器,调试好对应程序(详情见机器操作指导书). 2.手拿BOBBIN目视检查BOBBIN是否有破损、成型不良等, OK品放入治具,放置位置和方向如下图,按START键启动 或打连续绕线N1(PIN5-2)(绕线9圈*3)(包带2圈) 放置位置和方向(PIN6-10面向外)按START键 3.绕线完成后取出线圈,检查漆包线结线位置是否正确, 不可有偏离,结线处不可松散,BOBBIN不能有损伤. 4.OK品流入下一工序. 1.BOBBIN是安规部品,投入时要检查 BOBBIN是否有破损、成型不良等,不良 品放入红盘中. 2.BOBBIN边缘ML不可翻卷翘起,如下图: NG 3.注意BOBBIN放置位置和方向. 物料设备 / 治工具 名称料号规格用量 自动绕线机 纱剪 BOBBIN 0202000640000 BOBBIN-S EE16 PM9820 H 8P 1S 1EA 漆包线349305-4 M-WIRE 0.24 CU 2 MW75 130D YEL 可直焊9T*3 胶带1101000470003 TAPE ML 1mil 8.3 YEL SYMBIO 35660Y 110M 粘 2T 东莞立德电子有限公司 DONG GUAN LEADER LEADER. INC MANUFACTURER & EXPORTER TANG XIA CHINA DRAWN BY 制图 CHECK BY 审查 APPROVED BY 核准 REV 版本 李红姣 2013/11/28 -2.1-

自动化仪表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自动化仪表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自动化仪表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本规程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 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分 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 等。 1、仪表工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害物 质的安全知识。 2、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3 、在尘毒作业场所,须了解尘毒的性质和对人体的 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作业人员应会使用防毒防尘用具 及穿戴必要的防毒尘个人防护用品。 4 、非专责管理的设备,不准随意开停。 5 、仪表工作前,须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

以及设备性能是否良好,方可开始工作。 6、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7、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得到允许,方可进行。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8、检修或排除故障时,须与工艺操作人员联系,并落实安全措施,填写好《检修工作票》,密切配合。对重要环节、联锁控制系统等危及装置停车者,须与车间和调度联系后方可进行工作。 9、仪表维修过程中,要使用专用工具和专用校验台。 10、处理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若有联锁必须先切除,将调节器由“自动”切至“手动”,但不得将调节器停电或停气,以保证“手动”正常工作。

接触网支柱装配作业指导书

支柱装配作业指导书 编制孙正成 审核 批准

支柱装配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程支柱装配(腕臂安装、定位安装和拉线制作安装)的施工。 2. 作业准备 熟悉设计文件,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对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编制专项的作业指导书并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检查支柱状态符合设计要求且已稳定,腕臂计算软件已进行初始化调试、试验和验证;以设计(或线路开通时)的线路轨道标高为基准在支柱上标注轨面红线,轨道线路中心已达标或者已取得线路中心标准交桩测量资料;支柱已按要求整正到位;配备测量人员、技术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准备好梯车、滑轮、线坠、钢卷尺、丁字尺、支柱倾斜仪、道尺、水平尺、扭矩扳手、电工工具、安全带、微机或手提电脑等工器具。所有支柱装配施工所需材料全部进场,检测合格并对绝缘子做耐压试验。 3. 技术要求 3.1电力金具、接触网零配件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通用技术条件》(TB/T2073)和《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TB/T2075)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3.2腕臂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

紧固力矩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紧固件要按设计要求配齐螺帽、垫片、止动垫片、弹簧垫圈等,新产品应符合该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3.3开口销安装后的劈开角度不应小于60°,开口后不得有裂纹、断裂现象。销钉安装时垂直放置的应钉帽在上,水平放置的两销钉头应相互倒置安装。 3.4锚柱拉线宜设在锚支的延长线上,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当地形受限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3.5板型号、抗压极限强度、埋设深度及锚板拉杆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板拉杆与拉线在一条直线上,锚板垂直于拉线。锚板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o,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大于60o,但锚板埋设深度应按设计要求相应加深。 3.6拉线角钢水平,应与支柱密贴,连接件镀锌层无脱落和漏锌现象,钢绞线拉线无锈蚀现象并涂防腐油防腐。回头绑扎牢固。 3.7锚柱拉线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7规定。 表3.7 锚柱拉线允许偏差(mm)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标准化验收作业指导书

编号:Q/孔目江500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竣工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写: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20年月日时至20年月日时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1、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孔目江500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竣工验收作业。 2、引用文件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30号令,2002年5月电网与电厂自动化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 DL/T 860-2006《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 DL/T 1372远动终端设备 DL/T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线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49-2001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测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得接地 DL/T 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各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协议子集得IEC60870-5-101网络访问DL/T63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 476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T5003—2005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江西电网DL/T179-2000 电力系统电能量计量传输实施细则(试行)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 IEEE Std 1344—1995(R2001)IEEEStandard for Synchrophasors forPower Systems Q/GDW 131-2006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IEEEStdC37.118—2005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标准 Q/GDW 273-2009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 3、验收前准备 3、1 人员要求:

自动化仪表工安全操作规程

自动化仪表工安全操作规程 1、作业前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安全用具齐备,功能完好,定期检查、检验; 2、自动化仪表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相关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在现场作业,必须两人以上同行。 3、自动化仪表工应熟悉所维护区域内的工艺流程,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的性能、结构和原理及操作技能,对不熟悉或不属于维护范围内的设备应禁止操作。 4、自动化仪表工应全面了解有关煤气、氧气、氮气、氩气、蒸汽以及其他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及有放射线测量的一般安全防护知识。 5、在处理或校准重点仪表时(如报警、联锁系统在联锁状态下、控制系统在自动状态下、调节阀等),除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还需征得现场操作工及检修人员的同意并解除原有功能后,方可操作,操作结束时,应及时恢复原有功能并通知现场操作工及检修人员,严禁擅自操作。 6、涉及煤气管道的仪控设备设施检修时,对有可能会出现煤气泄漏的情况必须办理好煤气区域工作计划表,现场浓度高于50PPM带好空气呼吸器作业,现场至少二人以上,专人监护,注意风向操作,检修过程过程应避免出现火花。 8、任何涉及仪控管道、阀门、容器等均不准带压处理故障。 9、仪控系统的各项报警、联锁参数的设定值应由各分厂提供,不

得擅自改变,如分厂需要改动的,必须由书面通知,并报自动化仪表科征得设计厂家同意并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设定值的变更,其书面通知书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10、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未经批准,严禁修改。 11、进入煤气作业区域必须二人以上,带好CO报警仪,严禁携带火种,并防止碰撞产生火花,必要时准备好空气呼吸器,作业时站于上风口; 12、登高作业中,必须办理好登高手续,按规定佩戴好安全带,实行专人监护; 13、有动火作业时,作业前必须办理好各项手续,现场查看是否有可燃物及电缆,防止放生火灾及电缆设备事故,并备好灭火器材; 14、作业当中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忙而不乱,妥善处理并逐级汇报; 15、对有可能会发生触电的检修作业,必须可靠切断设备电源,验明无电压,挂好警示牌和检修人员的操作牌,作业结束后遵守谁挂谁取的原则,不得擅自挂取警示牌和操作牌; 16、使用电气移动工具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有金属飞溅物时戴好防护眼镜,旋转设备作业时,不得戴手套。

自动化岗位作业指导书

版号:1.7自动化岗位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减少环境污染,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设备工程部自动化室办公区域内及维护区域内作业活动的管理。 3 作业操作程序 3.1作业准备 3.1.1作业前,穿戴好劳保用品。 3.1.2检查所用工具、安全防护用品是否完好。 3.1.3岗位人员必须掌握消防工作中的“四懂”(懂火灾的危险性;懂预防措施;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逃生自救),“四会”会报火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险情事故;会疏散逃生,禁止在禁烟区域吸烟。 3.2作业过程 3.2.1办公室作业 3.2.1.1室内物品定置摆放整齐规范,定期清扫,保持作业环境整洁,通道畅通。 3.2.1.2使用电气设备前,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待处理正常后方能使用。在用电过程中不要用湿手触摸带电设备设施,避免触电。 3.2.1.3 严禁带电插拔计算机设备,严禁随意移动相关设备。 3.2.1.4 日常清洁卫生,擦窗户等高处作业时,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坠落。 3.2.1.5 更换或清扫电器设备时要先停电,确认无电后再作业。 3.2.2现场作业 3.2.2.1 进入生产现场注意了解现场环境情况,要走安全通道,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做好安全互保。不要在吊物下行走或停留,以防吊物坠落伤人。 3.2.2.2上下楼梯及高处作业,防止物品坠落伤人和高处坠落。 3.2.2.3在现场检查或处理故障时必须和现场相关人员联系沟通好,严禁触动维护工作范围外的设备。 3.2.2.4 遵守生产单位的区域安全管理制度,注意观察现场安全标识。 3.2.2.5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同行并携带完好的煤气报警仪,并留意观察报警仪显示的浓度,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在煤气区域作业时,CO浓度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CO浓度超过50 mg/m3(40PPm)时,连续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

自动化仪表安全操作规程(2021版)

自动化仪表安全操作规程 (2021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55

自动化仪表安全操作规程(2021版) 本规程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分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1、仪表工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2、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3、在尘毒作业场所,须了解尘毒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作业人员应会使用防毒防尘用具及穿戴必要的防毒尘个人防护用品。 4、非专责管理的设备,不准随意开停。 5、仪表工作前,须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以及设备性能是否良好,方可开始工作。

6、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7、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得到允许,方可进行。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8、检修或排除故障时,须与工艺操作人员联系,并落实安全措施,填写好《检修工作票》,密切配合。对重要环节、联锁控制系统等危及装置停车者,须与车间和调度联系后方可进行工作。 9、仪表维修过程中,要使用专用工具和专用校验台。 10、处理自动控制系统故障时,若有联锁必须先切除,将调节器由“自动”切至“手动”,但不得将调节器停电或停气,以保证“手动”正常工作。 11、若确定故障是出自调节器或执行机构本身,按前项规定的程序处理完毕,即让操作工进行现场手动操作,然后进行故障排除。 12、维修人员必须对工艺流程、自动系统、检测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清楚,端子号与图纸全部相符,方可进行处理。故障处理前要做好安全准备,重大故障排除必须经调度或车间值班人员批准,并

调度自动化专业标准化作业手册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委员会名单 主任:董恩伏 副主任:蔡宏毅 委员:马明焕王树声张树东贾宏智郎培英郝德智唐敬军杨正盛高显军陈学宇

调度自动化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制人员:杨松石钰单学坤张慧莉宋柏岩 审核人员:马立新杨松刘阳陈克俭段文宝 调度自动化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目录

1、调度自动化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卡)使用讲明 (1) 2、调度自动化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地区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新建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5) 2)地区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改造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1) 3)集控站监控系统新建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7) 4)集控站监控系统改造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24) 5)变电所远动装置新建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31)

6)变电所远动装置改造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38) 7)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新建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45) 8)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改建工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51) 3、调度自动化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1)××kV××变电所远动装置全部定检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57) 2)××kV××变电所远动装置部分定检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59) 3)××kV××变电所新上远动回路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61)

4)××kV××变电所远动遥信回路对试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63) 5)××kV××变电所远动遥测回路精度测试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65) 6)××kV××变电所远动遥控回路对试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67) 7)××kV××变电所远动遥调回路对试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69) 8)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库维护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70) 9)调度模拟屏系统维护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71) 10)调度自动化系统电源系统维护标准化作业指导

自动化仪表施工方案

1项目的单位工程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 1.1仪表施工主要施工方法 1.1.1概述 本仪表施工方案为伊拉克卡尔巴拉精炼项目编制,编制依据为业主招标文件、中国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和我公司多年来施工过的类似工程的成熟经验,经报业主、监理审核认可后用于指导施工。 1.1.2编制依据 业主提供的相关图纸、设计说明 该工程的招标文件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2013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 3521-200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SH/T 3543-200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 3503-2007 1.1.3本工程仪表专业主要工作量如下: 序号项单位数量 1盘柜个 2操作台个 3现场仪表个 4现场变送器个 5液位计套 6储气罐个

1.1.4施工准备 1.1.4.1组织参加施工的专业人员审阅自控图纸及相关的工艺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图纸要求。 1.1.4.2根据施工图纸及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1.1.4.3及时主动与业主、监理单位沟通,熟悉监理程序,明确监理的要求,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相关资料。 1.1.4.4认真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及质量计划,对各质量控制点的工期要求、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并统筹安排,使各项工作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1.1.4.5所有到场设备、材料要组织业主、监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确认,不合格的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予入库。 1.1.4.6制订好施工机具的进场计划,及时组织施工机具进专场,做好机具的检查、保养、维修工作。 1.1.5.施工流程图及质量控制点 1.1.5.1施工流程图

SOP标准作业程序与作业指导书

SOP标准作业程序与作业指导书 标准作业程序与作业指导书 我常常在咨询或者辅导企业的时候有人问到:“如何才能够增强执行力”,这个问题并不难; 其实一个人先有了想法,才会有看法、说法和做法,您必须让执行作业的人,知道自己的岗 位职责需要做哪一些事情?那就是想法;做好的标准那就是看法;执行业务的人能够很清楚 地说出来以上要做的事流程、步骤、注意事项等等以及标准那就是说法,进一步现场去执行 做好,那就是做法,从想法、看法、说法到做法,一个主管部门到底如何培育与培训员工? 需要那一些资料?培训?工具呢?如何做好绩效考核?怎样才能够完善呢?我在之前写的博 客有提到任何一个部门体系建立都需要建立在五个方面:1、制度标准化(System Standardization)、 2、专业手册化(Specialized handbook)、3、培训标准化(Training standardization)4、考核量化(Inspection quantification)5、完善工具化 (Perfect tool)。 建立体系需要的两个基本的概念与技术,那就是标准作业程序SOP与作业指导书,这两个工具与技术很简单,但是很多人不想去彻底做好它,所以导致执行力弱或者低下,当然做好之 后的培训更是重要,让我们先看看看怎么做,下一篇文章再告诉大家怎样来培训与怎么做好

执行力的培训? 标准作业程序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什么是SOP(标准作业程序) 所谓SOP,是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 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SOP的精髓,就是将细节进行量化,用更通俗的话来说,SOP就是对某一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 SOP的由来 在十八世纪或作坊手工业时代,制做一件成品往往工序很少,或分工很粗,甚至从头至尾是一个人完成的,其人员的培训是以学徒形式通过长时间学习与实践来实现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兴 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日益复杂,分工日益明细,品质成本急剧增高,各工序的管理日益困难。如果只是依靠口头传授操作方法,已无法控制制程品质。采用学徒形式培训已不能适应 规模化的生产要求。因此,必须以作业指导书形式统一各工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SOP的作用 1) 将企业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记录在标准文件中,以免因技术人员的流动而使技术流失; 2) 使操作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快速掌握较为先进合理的操作技术; 3) 根据作业标准,易于追查不良品产生之原因; 4) 树立良好的生产形象,取得客户信赖与满意。

206P型转向架中央悬挂装置组装作业指导书

206P型转向架中央悬挂装置组装作业指导书

安全风险提示 转向架组装时须正确穿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砸皮鞋等防护用品;使用行车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及时避让,防止高空物体坠落;

类别: A2、A3修 系统:转向架 部件:206P 型转向架 206P 型转向架中央悬挂装置组装作业指导书 适用车型:22B 、25B 、25G 等型客车 人员工种:车辆钳工 作业时间:20分钟/辆 作业材料: 作业场所:检修大库 环境要求:通风、自然采光良好 工装工具 : 1. 风动扳手、管钳、手锤、钩引、扁铲、二锤、检点锤、撬棍; 2. 防护眼镜、安全帽、口罩; 3. 托盘,扭力扳手。 操作规程: 编制依据: 1.《铁路客车段修规程(试行)》.(铁总运〔2014〕349号). 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 1. 警告——转向架组装时必须正确穿戴安全帽、防护眼镜等劳动保护用品,防止异物溅入眼睛;

2. 警告——使用行车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及时避让,防止高空物体坠落; 3. 警告——有力矩要求的均须用力矩扳手紧固。 基本技术要求: 1.有力矩要求的防松螺母均须用扭力扳手紧固,各紧固件须紧固良好,无松动; 2.各圆销安装时,竖孔须由上向下装入,横向孔须由里向外装入(受结构限制者除外); 3.同一转向架油压减振器等配件同部位原则上要求一致;构架、摇枕原则上原车原套原位装,油压减振器安装时大端在上, 小端在下,油压减振器用防松螺母须更新; 4.金属配件组装结合面(配合面除外),在组装前均须涂刷防锈漆,各磨耗部位组装前须涂抹润滑脂; 5.各开口销分解时更新,开口销须双向劈开,角度为60°~90°,劈开后受结构限制,不能转动1周时须卷起; 6.全车摇枕弹簧外圈、轴箱弹簧(外圈)旋向须一致,并按试验载荷高选配。 7.各销、套间隙不大于2mm,窜动量不大于3mm,窜动量大于3mm时加垫调整。 8.横向缓冲器与构架间隙:206 (P)型转向架每侧为(25±5)mm,两侧之和为(50±2)mm。

仪表控制室盘柜安装作业指导书

控制室仪表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机电工程分公司 二O一二年十一月

控制室仪表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1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1 编制目的 1.1.1 依据现行的施工标准规范、规程,总结公司成熟的控制室仪表设备安装施工工艺,结合公司仪表工程施工特点,编制《控制室仪表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1.1.2 使控制室仪表设备安装作业过程质量控制和安全风险控制达到规范化、程序化,保证全过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1.1.3 作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和依据; 1.1.4 作为职工培训、学习教材,以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1.1.5 为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1.2 编制依据 本施工作业指导书依据有关施工现行规范、仪表工手册及多年施工经验等编制而成。 GB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21-2007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GB50131-2007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Y4205-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 GB50484-2008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T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仪表工手册》乐嘉谦(主编) 1.3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承揽工程中的自控专业的中央控 制室仪表设备安装及电缆敷设、接线等方面的施工。 2 作业内容及流程 2.1 作业流程

2.2 施工准备 2.2.1 施工前应准备好施工用工具、计量器具及手段用料。 2.2.2 详细审核施工图(I/0表、索引表及联锁等室内图纸),准备仪表系统调试记录表。 2.2.3 中央控制室及现场机柜间施工前由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对所有参与施工安装及调试的人员分别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2.4 土建验收:室内地面平整,各种孔洞及预埋件按设计图纸预留,墙体粉刷、室内照明等各项设施均已完工。 2.3 设备验收、运输 2.3.1 清点箱数,核对箱号,检查包装箱外观质量,按装箱清单逐箱开验。 2.3.2 检查盘柜出厂资料,应具备产品装箱单、产品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证明书)、安装使用说明书及随机图纸、厂家试验报告等。 2.3.3 按照装箱单、图纸、技术资料等对盘柜进行外观检查,并核对盘柜主要部件、附件、备品备件、随机工具等的名称规格、型号和数量。 2.3.4 对暂不能安装的设备和配件应分箱保存并做好标识工作,保存期间应防止腐蚀、丢失、损坏及混杂。 2.3.5 DCS 、SIS 等系统机柜中所装的仪表控制设备都是结构非常精密和灵敏的,且比其它设备更易破碎和损坏,因此,在出库搬运时,应阅读供货商提供的关于搬运储存的说明和建议,并应小心轻放,以免受到震动、冲击和机械损伤。 2.3.6 DCS 、SIS 等系统机柜从库房领出时,不要拆开包装箱,应连同包装箱一起运输到安装现场;出库运输时,应选择平整的运输道路,运输过程中,车速不宜快,并应防止剧烈冲击与震动。 2.3.7 由于机柜体积较大,包装箱较重,因此,在出库搬运、装车、运输、卸车过程中 施工准备 设备材料验收 基础制作安装 盘柜 安装 电缆敷设接线

仪表调校作业指导书

仪表调校作业指导书 一.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 1.编写依据 1.1仪表调校作业指导书系按照电装公司《质量程序》的相关要求,GB 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50131-200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十一章以及中国石油锦西石化设计院和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相关图纸进行编制。 1.2质量检验评定参见GB50131-2007第十一章的相关要求,同时以仪表回路试 验和系统试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为评定标准,并认真填报此表。 2适用范围 该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中钢鞍山热能院煤系针状焦8万吨/年一期仪表系统调校分项工程。其中主要包括五部分:其一为原料及成品罐区系统仪表的调校。其二是原料预处理系统仪表的调校。其三是延迟焦化系统仪表的调校。其四是煅烧系统仪表的调校。其五是:附属系统仪表的调校。 二.工程概况与施工要求 1.工程概况 针状焦工程的检测仪表数量多,其中温度检测仪表224台,压力检测仪表166台,流量计及节流装置仪表94台,液位检测仪表97台,调节阀115台,料位检测仪表14台,皮带秤2台,可燃气体检测探头37个等。在调校时确保现场检测元件与柜内端子接线一一对应。 2.施工要求 仪表调校工作必须严格依据设计图纸的相关内容并结合GB50131-200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三.施工工艺及仪表调校 1.施工工艺: 1.1仪表单体调校→仪表系统调校 2.仪表调校设备及工具 2.1设备:标准信号发生器、数字压力校验仪、数字双向恒流源、标准电阻箱、手压泵及标准压力表、直流电位差计、数字万用表。 2.2工具:校线器、尖嘴钳子、偏口钳子、手板一字型螺丝刀、十花型螺丝刀、6寸搬手、12寸搬手、管钳子、剥皮刀、配线钳等。 3仪表调校 3.1一般规定 (1)仪表在安装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校准和试验,确认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产品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技术性能。 (2)仪表安装前的校准和试验应在室内进行。试验室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室内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无对仪表及线路的电磁场干扰;

自动化仪表作业指导书

永钢集团岗位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作业前准备岗位工具数量单位 ①劳保用品穿戴做到“三齐四紧”(三齐: 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四紧:领 口紧、袖口紧、下摆紧、帽带紧); ②工具按现场5S要求摆放在规定位置。万用表个仪表工工具套煤气报警器个对讲机部 岗位使用物料名称物料编号数量单位 ---- ---- ---- ---- ---- ---- ---- ---- ---- 作业步骤标准作业时间:分安全、质量控制点1.测点点检(1次/班) 1.1高炉本体测点的点检,询问当班操作工高炉测点有无异常,执行机 构运转是否正常,并让当班操作工签字确认。 1.2热风炉测点的点检,询问当班操作工热风炉测点有无异常,执行机构运转是否正常,并让当班操作工签字确认。 1.3槽下及炉顶测点的点检,询问当班操作工槽下及炉顶测点有无异常,执行机构运转是否正常,并让当班操作工签字确认。 1.4中心泵房测点的点检,询问当班操作工中心泵房测点有无异常,执行机构运转是否正常,并让当班操作工签字确认。 1.5渣处理测点的点检,询问当班操作工渣处理测点有无异常,执行机构运转是否正常,并让当班操作工签字确认。 1.6矿槽除尘测点的点检,询问当班操作工矿槽除尘测点有无异常,执行机构运转是否正常,并让当班操作工签字确认。 1.7出铁场除尘测点的点检,询问当班操作工出铁场除尘测点有无异常,执行机构运转是否正常,并让当班操作工签字确认。 1.8布袋除尘测点的点检,询问当班操作工布袋除尘测点有无异常,执行机构运转是否正常,并让当班操作工签字确认。 1.9高炉煤气脱氯系统测点的点检,询问当班操作工脱氯系统测点有无异常,执行机构运转是否正常,并让当班操作工签字确认。 1.10 高炉水温差测点的点检,询问当班操作工水温差测点有无异常,并让当班操作工签字确认。●进入主控室须登记 ●如无异常,请操作工填写“一切正常”;并签字确认,注明时间。 ●出现异常,请操作工填写故障点及现象;并签字确认,注明时间。仪表工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在备注栏填写“已完成”;如无法处理,在备注处填写处理意见。 岗位编号:岗位名称: 自动化点检部门: 炼铁三厂 版本号: 关联文件:

制动梁组装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制动梁组装

目次 一、作业介绍 (3)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4)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5) 1.班前准备 (5) 2.开工准备 (5) 3.工序控制 (5) 4.制动梁组装 (5) 5.设备故障处置 (8) 6.质量反馈处置 (8) 7.完工要求 (9) 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10)

一、作业介绍 作业地点:检修车间转向架组检修线。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段修转向架制动梁的组装作业。 上道工序:减振装置组装。 下道工序:杠杆拉杆圆销组装。 人员要求:本岗位作业须由车辆钳工完成,作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并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 作业要点: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开工前全面检查工具、材料状态确认性能良好无故障;工作中注意周围作业人员状况,并做好呼唤应答;完工进行整理,清扫场地。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1. 班前准备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参加班前点名会。 2. 开工准备 按《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及材料》清单检查工装工具,须齐全、良好,发生异常情况时通知工长处理。 3.工序控制 确认减震装置组装完毕。 4. 制动梁组装 4.1确认配件标识 4.1.1确认每根制动梁支柱上涂打“合”字标记,梁体上检修车间和检修年月油漆标记涂打清晰,制动梁弓形杆上涂打有“D”制动梁滑块探伤合格标识。 4.1.2 同一辆车制动梁及闸瓦型式须一致,不得混装。 4.2组装制动梁 4.2.1转K2、转K4、转K5、转K6型转向架制动梁组装时,须使用组合式制动梁、新品高摩合成闸瓦,并须安装闸瓦插销环(图1)。

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区别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过程"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1.1)。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5)。 2.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3.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最好,最实际"原则 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数量应满足-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装配工艺指导书

篇一:装配作业指导书 篇二:装配作业指导书(精典) 编制:审核:第1页,共13页 编制:审核:第2页,共13页 编制:审核:第3页,共13页编制:审核:第4页,共13页 编制:审核:第5页,共13页 篇三:装配作业指导书(全) 整机装配作业指导书整机装配作业指导书整机装配作业指导书整机装配作业指导书整机装配作业指导书 篇四:装配作业指导书 装配作业指导书 装配钳工的定义: 把零件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并经过调整,检验和试车等,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设备。操作机械设备或使用工装、工具,进行机械设备零件、组建或成品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基本要求 1.1 必须按照设计、工艺要求及本规定和有关标准进行装配。 1.2 所有零部件(包括外购、外协件)必须为检验合格的方能进行装配。 1.4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砂粒、灰尘和油污等,并应符合相应清洁度要求。 1.5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划伤和锈蚀。 1.6 油漆未干的零件不得进行装配。 1.7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1.8 各零、部件装配后相对位置应准确。 1.9 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机操作,特殊部位必须上机操作时应采取特殊措施,应用防护罩盖住被踩部位,非金属等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2.2.1 螺钉。螺栓联接联接方法的要求 2.1.1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板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及螺栓头部不得损伤。 2.1.2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录2的规定。 2.1.3 同一零件用多个螺钉或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顺时针、交错、对称逐步拧紧,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钉或螺栓开始。 2.1.4 用双螺母时,应先装薄螺母后装厚螺母。 2.1.5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螺钉、螺栓一般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 2.1.6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件贴合。 2.2 键连接 2.2.1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2.2.2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3.滚动轴承的装配 3.1 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是清洁的。 3.2 对于油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后一般应注入约二分之一空腔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3.3 用压入法装配时,应用专门压具或在过盈配合环上垫以棒或套,不得通过滚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力或打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