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问题心理因素综合分析

大学生自杀问题心理因素综合分析
大学生自杀问题心理因素综合分析

大学生自杀问题心理因素综合分析

【摘要】近年来,正值花季的大学生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其危害与后果极为严重。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建设祖国未来的人,正值青春年华的他们从此步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给家人和周围朋友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自杀原因、行为征兆,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针对性的加以防范,是我们不可忽视和回避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原因,自杀征兆,对策

一、自杀及其原因

自杀指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不包括吸毒酗酒等带有我毁灭性质的慢性自杀行为;不包括无自杀意念,而由误服药物等原因误伤致死的行为;不包括有意识地采用割腕吞服过量药物等手段伤害自己,但自知不会造成致死后果的行为,后者称为自伤或自残行为。自杀行为也不包括为抢救他人或集体而自觉献身的行为。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觉醒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各种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显著。这些影响带来的过多过强的压力对个体承受能力是一种严峻考验。而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学生自杀的频繁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的看来,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个人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两大类。

1、个人内部因素

现在学术界认为自杀行为是一种病态行为,大多数自杀者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于一种心理疾患——抑郁症。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部分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挫折、家庭的变故等刺激后,在心理上无力承受由此而来的压力出现的情绪反应,在行为上表现为丧失学习兴趣和工作动力,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拒绝交往,回避朋友,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大多数学生都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体验的时间比较短,随着时过境迁就消失了。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孤僻、自尊心强、怀疑心重、承受挫折能力低的学生容易长期陷入抑郁状态.导致抑郁性精神症的出现。患者中有的可能认为人生无味而有过自杀的念头,甚至采取过自杀行为。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关键看个人如何调节,如何释放。做的好则问题迎刃而解,反之则会引向极端。当大学生在生活或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挫折。有的可以自我调节成功,但有些则不能,这些人往往在心理上出现觉得无能力、无希望、无帮助的“三无”心理疾病。如果此时仍没人分解其问题,就会产生自杀的冲动。每个人都会产生冲动,这就需要有冲动控制或者冲动引导机制,或者由于外部事物将构成冲动的精神能量释放,反之,则易发生自杀情况。

我们大部分人无生理问题,但无法避免这种人的存在,大部分天生的疾患是无法改变和治愈的。其中有些人顶着别人异样的眼光,跨过高考的羁绊,进入了大学。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这种压力会逐渐增大。他(她)可能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卑,觉得命运的不公平,既而产生轻生的念头,最终酿出悲剧。

2、外部因素

(1)恋爱失败

高校里流行“在校时恋爱,毕业就分手”的快餐式爱情。有的人在分手后感到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欺骗和伤害,特别是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的大学生易钻死胡同,试图以死的方式让对方承受道义或良心上的谴责。也有人因求爱不成,内心无法抑制的挫败感而选择了轻生。

(2)学习压力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大部分大学生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果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如:某高校专接本大三女生常某,因考试不及格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精神崩溃,于2005年12月9日溺水自杀身亡,遗书称:“活的太累,想休息”。

(3)家庭原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有关。如父母长期患病、早逝和离异,父母的教育不得法,纵容、溺爱或粗暴打骂等都容易在学生心理上投下阴影,造成学生心理畸形发展。进入大学后,上述问题在一定环境下逐渐暴露出来,并迅速发展加剧。一旦遇到一点不如意,他们便感到自己像被抛弃的羔羊,异常委屈,

难以承受心理打击,只好一死了之。

二、掌握自杀的征兆

没有任何人100% 想自杀,有自杀意念的人通常是非常矛盾的,他们总是在茫然之中,想紧紧抓住生命,因而通常会提供多种线索和呼救信号,这给我们实行救助提供了机会把握自杀过程,准确识别自杀征兆是预防自杀和救助的关键。大学生自杀的征兆具体表现为:

(1)精神病患者而有自责、自罪、指令性幻听强制性思维等病理现象。

(2)近期发生亲人去世等重大生活事件,有严重的躯体和心理创伤。

(3)语言——通过话语表现出厌世念头,或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如“人生意义何在”、“人活着真没意思”、“人是不是真的有来世”等等这实际上是有自杀意图的大学生发出的自杀信号,表明其正处于生与死的两难选择中另外,一般情况

下,大学生自杀者会在自杀前与最亲近的人(一般是父母)联系,对后事作交待,此时,如果能及时通过这些信息发现其自杀意图并予以有效的帮助,很可能促使其放弃自杀。

(4)行为——明显的行为改变如突然整理自己的物品,将自己有用的物品赠送他人;个人喜好发生改变,对以前关心的事物漠然处之;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逃学旷课;夜不归宿,等等

(5)心理——在情绪等方面,发生较大改变。人们在自杀前,会处于复杂的心理矛盾中,会有一些明显的表现,如情绪不稳定,忽悲忽喜;或平时乐观开朗,突然郁郁寡欢;或平时寡言少语,突然爱说爱笑等等。

(6)生理——突然的身体不适。一个人想自杀,在生理方面会有所反映,如呼吸急促疼痛出汗颤抖失眠体重下降等等有的自杀者本身没有生理疾病,但在自杀前常常感到身体不适,其实这是心理冲突在生理上的反映。

三、大学生自杀预防措施

1、开设生命教育课

要持久有序地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就要开设生命教育课,这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最基本的措施。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联系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及生活事件的相互渗透、相关学科的结合,充分阐述生命教育的内涵,使大学生理解生命的

价值和意义,识别心理危机,有效自助、他助与求助。但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单独设立生命教育课的还不多。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些有益的方法,同时还需要这方面的师资培训。有些学校把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们对生活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培养大学生自立、自爱、自强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意识。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进行专业辅导

心理咨询为大学生提供了倾诉机会,为大学生摆脱心理困扰提供了专业帮助,对防止自杀具有明显作用。一是个别心理咨询。二是电话咨询。电话咨询具有隐蔽性特点,尊重了个人隐私,克服了面对面咨询的不足,可以让大学生畅所欲言,倾诉内心痛苦,并从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使教育者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有明显个性缺陷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矫正,对那些有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高危学生,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这项工作应由专业人员来承担,从学生进校就开始进行除长期观察记录大学生的心理情况外,还有必要进行一些心理测试,以便比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心理测试的结果应客观慎重地解释,并严格保密。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 摘要: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处在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位大学生都离不开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调适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通过自己努力积极主动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的心理.行为过程。自我心理调适是大学生学业与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自我心理调适 现阶段,大学生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变迁剧烈、震荡激烈、发展迅速、改革不断的社会,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或者将会承受如此社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机遇与发展、成功与失败;随时都会面临新的适应,把握好社会上的无数选择或被选择的机会。需要走出墨守成规这一变革的误区。抛弃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诸如孤独、忧郁、失落、沮丧、自卑、退缩、恐惧、逃避、浮躁、烦恼,紧张、焦虑、愤怒,冲动、空虚、怠卷等心理行为问题)和与之相应的自我心理调适对策逐步受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人士的重视,因为自我心理调适是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去的那种只重视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技术掌握,而忽视自我心理调适的做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适者生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在现实社会生活过程中,大学生的适应性往往被看作影响一个大学生社会生活成败的主要个性特征。一个大学生能够科学地而不是非科学地(例如迷信地或带有邪教色彩地)、有意的二不是无意的、积极的二不是消极的调适自己的心理活动,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使其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们生活幸福化、工作高效化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内涵自我心理调适这一概念在心理学界特别是在心 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其定义目前尚未统一。要探讨自我心理调适就不能忽视与自我心理调适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适应,目前,从心理学角度解释适应概念比较权威的定义是:“适应是来源干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整合现有资料,我们认为自我心理调适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积极主动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的心理、行为过程。即大学生在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形成既满足个大学生需要又符合社会生活条件的积极的 心理、行为过程。这里是从心理学范畴论述自我心理调适,所以自我心理调适的概念既不同干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适应(如大学生的感官对光、声、味等物理刺激的适应),又不同干狭义的心理上的适应(即遭受挫折后的自我调节过程),也不同干社会学意义上的适应(如为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为发展而努力改变环境等)。生物科学上的适应是指所有活着的有机体都要随着它们环境中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括动。即生物在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对于不能满足需要的环境情况进行适应是动物和大学生生存的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在受到挫折时有效地化解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郁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挫折心理,常见的方法有: 其一,暗示调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引起或抑止人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如提醒自己“不要灰心”、“不要着急”、“一切都会过去的”、“事情并不像我相象的那么糟”等等,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 其二,放松调节。 大学生还可学习身体放松的方法来调节挫折所引起的紧张不安感。放松调节是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抑制伴随紧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头痛、手脚冒汗、腹泻、睡眠等生理反应,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 放松调节首先要学会体验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注意体验其感觉;然后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感觉。 呼吸调节也是放松调节的一种。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比如,紧张时,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减缓紧张感。平时也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大自然中去做呼吸训练。

其三,想象调节。 受挫心理调节能力并非要等到受挫后再来培养,而是在平时就要训练。想象调节法即是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并使之迁移,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情境和紧张的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想象调节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学会有效的放松;其次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紧张的等级由低到高排列出来,制成等级表;然后依据等级表由低到高逐步进行想象脱敏训练。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英文信管邱鸿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与其她群体的相似性,又有其特殊性。由于这一时期正处于青春后期与成年初期阶段,所以,学生们正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的重要阶段,不仅有着明显的生理与心理的成熟转变,而且由于学校生活的特殊性,更使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有明显的独特色彩。下面就是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调试方法。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许多同学还远离家乡,衣食住行学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差异。而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大大加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多。此外,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社团等组织活动增多。很多学生一时不能从高三的极度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转变过来,对于新的事物有恐惧感,不能适应新生活,导致空虚、失落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因此,大学生应该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过去没有做过的事,需要学着去做。 2、难以忍受的学习压力。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就拿我自己来说,进入广外后,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在的确处在下游,这时心理会有一点自卑。毕竟高中时代一直被老师捧在手里。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等纷至沓来,各种论文与调研充斥于脑海,压力甚大。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要放宽自己的心胸,敢于接纳一切,敢于挑战一切,不沉沦,不堕落。其实有时候我们的成绩不如别人,并不就是能力不如别人,而就是大学以后,自己的惰性增强了,在城市的花花绿绿之中迷失了自己。有时我们又放不下架子,去向其她同学、老师求教。只要虚心加勤奋,一切问题都不就是问题。 3、无法正确处理社团与学习的时间关系。 在大学中,社团林立。而且每个部门都会有许多工作,琐碎且繁多。每周的例会,连绵不断的总结与策划,让大学生们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用于学习的时间急剧减少,会直接造成第二点心理问题。 因此,学生们在加进社团之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要懂得舍弃,明辨主次,制定详细的计划表。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首先,能考广外的贫困生,在家乡就是众人注目的对象,心里充满了自豪,但进入大学后,在家境优越的孩子面前,原本没在意的“贫困”二字就显得特别刺眼。这种矛盾敏感的心态调整不好,就易导致自卑,从自豪到自卑这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产生失意、失落、抑郁等症状。其次,有许多贫困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哪怕就是别人一句不经意的玩笑也可能让她们敏感地认为就是在小瞧自己。她们往往以自我封闭等方式逃避交往,从而维护自己的尊严。最后,一部分贫困生不愿意多与别人交往,于就是把学习作为自己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

大学生心理调适

大学生心理调适 12月1日,我们荣幸的邀请到顾宁老师加入到我们的主题班会中,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大学生的心理调试”顾宁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解,给我们分析了大学新生可能遭到的压力与不适,使我们了解到问题的原因,进而更加容易的解决问题,缓解压力,做出正确的心理调适。 顾老师给我们做了如下的讲解: (1)我们大学新生可能在大学里遇到的各种的不适与问题。饭难吃,人难处,事难做,学习很轻松,貌似有很多的课余时间,感觉对 专业无从把握,这些都是我们遇到的情况。 (2)语言方面的不一样会有很多的误会,例如南方的人说话带有很重的地方口音,令我们很难的理解。 (3)1、入学适应问题 2、竞争的压力带来的学业问题 3、人际交往的困惑 4、就业的压力,择业中的问题 (4)家长意志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认为学习是主要的、也是惟一的目的,想方设法阻止孩子的一切业余爱好。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受家长压抑的学生,除学习外,无一技之长,会很自卑。有的家 长强迫孩子上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以至上学后对大学没感情, 对学习没兴趣,甚至有的想退学。 (5)恋爱方面对爱情,大学里找不到关于恋爱的 明文规定 这些都是我们在大学里面遇到的的问题,当然我们要有一定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给大学的生活做一些规划: ★学会独立生活 ★学会结交朋友,学会与人相处 ★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丰富课余生活,有利身心健康发展 ★英语过级的问题 ★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应用计算机 由这次主题班会我感到有一些东西需要去适应,大学不只是知识的增长,也是人格的完善,去适应大学的生活,一定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大学是我们人生真正的开始,自己去生活的开始。为了自己的将来,不能荒废大学,为自己的幸福努力吧!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例如: 以自我为中心;性情孤僻,自我封闭;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讨好行为,功利主义;个性张扬,无拘无束;还有些人性格比较小器,对什么事情都斤斤计较;或者因为自身的生活习惯,对任何人都过于挑剔,对同学的生活习惯都过分要求;或者性格比较高傲,看不起被自己差的人;或者性格过分的独立,有自己的想法,不屑于与同学的交往,缺少集体观念。 二)现在提取其中几个我认为主要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性情孤僻,自我封闭。有些人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或者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不关心周围的同学,冷眼看世界,周围的同学也很难与他交谈,对班里的事情表现的很冷淡,对任何事情不发表意见,也不表示赞同。 调适方法: 这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若发现周围存在有这种心态的人,同学们首先应该理解他的性格,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若果能了解该同学产生这种性格的原因则可以对症下药;如果不知道原因,他周围的同学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与之相处,经常陪同他/她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到校外走走,分散他的注意力,引领他更多地接触外部世界。而拥有这种心态的本人也应该意识到这种心理的害处,积极地改正。 第二: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有些人经常在待人处事时很容易偏激,对他人言行敏感、多疑与不信任,猜疑是大学生之间进行交往的大敌。有些人因为他人的长处、成绩会有偏见而产生嫉妒的心理,会心怀不满,甚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和采取不道德行为;有些人会因为别人的家庭情况比自己好进而产生嫉妒,在生活上处处针锋相对,不能与同学和平相处。调适方法: 从具有这种心理问题的本人来看,对人有偏见,有嫉妒心理,其实是一种自己不具有那种优秀的能力的自卑的体现。所以,他本人必须首先不断地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努力达到那

大学生心理调适方法

大学生心理调适方法 08服装张理仙122632008010 心理调适是实现心理健康的手段。为了维护心理健康,大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心理调适的途径和方法,不断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勇敢地迎接挑战。 1.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影响着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决定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事物持正确的态度,就能正确地体察和分析事物,从而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事情。 (2)客观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 对自己采取辨证的评价,防止极端主义评价是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的核心。一个人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有自知自明,才能保持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3)调整自我认知方式 一个人对事物错误的认知方式将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大学生要学好各种知识,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2.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1)自觉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对于大学生而言,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身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认识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 (2)培养兴趣,丰富生活。 注意培养和发展一些业余兴趣和爱好,可以有助于松弛身心,清除疲劳,保护健康;有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助于开阔眼界、锻炼能力;有助于拓展知识,提高效率;有助于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3)乐于交往,协调关系。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的成长发展离不开集体,人的身心健康也离不开人际交往。

(4)学会控制情绪。 生活中人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情绪反应。情绪反应强而失去理智,就会做出许多过激行动,甚至会带来难以弥补的诸多不良后果。所以,一个人应该在自己情绪剧烈发展的进程中及时予以控制。(5)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是专业的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与来访者的交流、探讨、协商、解释,对来访者施加心理影响,改变其认知、情感、态度、行为,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帮助来访者达到自助的过程。它可以促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和社会,用新的方式体验和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并可能产生全新的思维方式。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员的帮助,有助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品格的完善,对于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调适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调适方法 [摘要] 大学生面临着入学适应、学习障碍、人际关系及交往、择业与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优良品德,提高学习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要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双管齐下。学校方面,要注重打造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科教学齐抓共管;学生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保持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方法 近年来,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新闻屡见不鲜: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北大学生弑母案……面对这些血淋淋的案件,人们在震惊的同时,也开始深刻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愈加激烈,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入学适应、学习障碍、人际交往、恋爱关系处理、择业与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谈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明确心理健康是什么。在广义上说,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

义上说,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保持同步。 从定义看,心理健康涉及面比较宽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至今没有定论。综合各方观点,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点:智力正常、情绪反应适度、品质意志健全、人格完整统一、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优良、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在具体的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一般遵循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在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的同时,应尽量将目光投向发展过程中的健康观,因为学生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学生本身也是不断成长的个体。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调节、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处于心理矛盾中的学生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减少大学生的偏激行为,减少各种校园违法犯罪事件,维护学校、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人有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身体也会感冒一样。只是在现实中,人们身体有问题就会去看医生,而心理问题往往不会注

论述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方法

论述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方法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活动之一。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从校园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和创造性,而且是他们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实现个性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要素,是大学生未来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 1.自卑心理。 自卑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可能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 要战胜自卑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存在。我们应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其次,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交往来认识新的事物,通过交流来获得新的体会。再者,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进行自我鼓励,增强自信心。 2.嫉妒心理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嫉妒心理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使我们结交不到知心朋友。 要克服嫉妒心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我们应要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学会欣赏自己。二、学会接受他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过人之处,客观看待他人的长处,才能化嫉妒为竞争,从而提高自己。三、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

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及自我调适 [摘要]目前,一些心理问题正在影响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大学生心理焦虑的主要原因,同时使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的自我调适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焦虑成因自我调适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复杂。面对着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的过高期望,每名大学生都经历着学业的加重、人际关系的障碍、升学就业的困惑、青春期的烦恼等问题的困扰。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极其严重地影响到了其健康成长。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焦虑的成因,及时予以调整,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调适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一、大学生心理焦虑综合症的成因分析 焦虑是一种在困难、挫折、打击面前出现的,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意外事件的打击、失败感和愧疚感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焦急、郁闷、忧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状态。大学生心理焦虑是指受内外环境的强烈影响或意外事件的打击所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和紧张、痛苦和愤懑,甚至会使人灰心失望、痛不欲生、精神崩溃、一蹶不起,逐渐郁积为焦虑综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1.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焦虑。入学后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有些学生茫然无措,产生失落感、压抑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 2.由于自我认知失调而产生的郁闷焦虑。有些学生在中学时多是学业上的成功者,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为自己设立过高的目标,对自我的认识往往高于实际或别人的评价,由此产生自傲心理,表现为清高自傲,或盛气凌人,或过分地争强好胜。当这些学生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时,强烈的自尊与失落相冲突,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消极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缺少安全感和自信心,表现为胆小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试的方法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试的方法与途径人生是短促的,这句话应该促醒每一个人去进行一切他所想做的事。虽然勤 勉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死亡可能摧折欣欣向荣的事业,但那些功业未遂的人,至少已有参加行伍的光荣,即使他未获胜,却也算战斗过。—约翰逊 经过了半学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在我看来,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既特殊又普通的人群,在心理上自然会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何用合适的方式认识和调节心灵的产物是我们很值得思考的一个方面。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向成才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首先,我认为大学生确实应该了解“应用心理学”的一些概念与理论,因为它比较具有实用性,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所导致的问题时,之所以会产生诸如沮丧、愤怒、烦躁等消极情绪却很难摆脱,在我看来有不小的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目光还陷在这些问题与情绪当中,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就可以对出现的心理感受做一些系统的分析,得出一些体悟,这样做会使自己的境界提高,看问题所处的位置提升,从而让自己受到的消极感受大大削弱。 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疏导方法来缓解和消除一些负面心理影响,也可以将之运用于与他人的交往当中,使其更加和谐。 而在具体的心理应用方面,我觉得,大学生,或更广泛地说人,所要面对的各种心理感受的来源无外乎“自我”和“他人”。 对于“自我”,正所谓“我思故我在”,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通过

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答案全

1.请结合实际谈谈心理健康与学习/工作、生活的关系,大学生应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和通过成功发展的必然需要。心理健康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拥有心理健康也是我们能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前提。反过来,心理健康的塑造贯穿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与之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1. 心理健康所包含的情绪健康,人格完整,社会适应正常等能够使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四年。健康的心理也能感染到周围的人,使氛围更为和谐。 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能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1.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可以通过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等课程学习,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讲座,浏览相应书籍杂志和网络媒体等方式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 2.对自我进行积极调整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充分认识自己与接纳自己,培养良好人格品质 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会管理和调整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积极参加业余活动丰富个人生活。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 3.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帮助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2.结合实际,谈谈你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困扰及应对方法? 主要困扰:有时候许多论文和考试复习等着我去完成,而我却常常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经常觉得时间紧凑但又不知下手,于是许多事情一拖再拖,最后难免草草了事。 应对方法:在通过本课程学习后,我试着尝试以下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首先明确目标。目标要具体,可实现,要规定时限。我会制定每周目标,如这周要将某本书看到第几页,要完成某门课的论文。也会制定一些小目标,比如今天下午要把第五单元的单词背出 2.制定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是我用于规定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计划。比如,计划今天的复习工作主要在图文进行,于是我制定具体的起床时间,要带的物品书本,计划好早上下午的复习科目和形式以及中午的休息时间安排,一切基本按计划实行,当然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烦恼。大学生处于人生阶段的心理瓶颈期,不够成熟,容易浮躁忧虑,情绪动荡多变,这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选择结束字迹生命的现象也不断地攀上新闻头条,这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人通过在同学中(宿舍及班级同学)面谈询问等方式,新闻(倾向于校园,青年新闻,以及相应的评论),大学校园杂志(《大学生》《青年一代》)等,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写成这篇论文。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可分为以下几种: 1人际交往问题,特别是与宿舍与身边的同学的相处问题。对不少大学生而言这相当棘手。宿舍是大学生,特别是跨省学生一个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家”,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是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我们累了倦了时温暖的港湾,精神的寄托地。而在宿舍里就当然会跟宿友经常打照面,如果宿舍关系不和谐,那么处在宿舍理肯定会是一种煎熬,那么我们将找不到可以休息的地方,找不到可以松懈放松心灵的地方,这些摩擦将折磨这我们的神经,更别说专心学习与反复心休憩了。此时唯一的归属地以失去它原有的功能,那么我们还能在哪找到可以安心休息的地方?“使其中不快,将何往而适?”心灵在哪可以卸载防备与压抑?此时大学生心理问题便开始蔓延。 2内心茫然,对未来充满疑虑。繁杂多样的社团活动让人眼花缭乱。当在社团招新面试中失败时,不少学生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出现低落情绪,在一段时间内丧失自信心,这也就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而面试成功甚至在两三个社团工作的学生,同样有他们的疑惑。比如,他们发现,社团占用时间和精力都非常多,自己休息的时间大大减少,而且学习不可避免地落下了,此时这些学生会有疑惑,该如何抉择,如何去协调社团工作与学习?这一系列小压力,逐渐汇合成为一股沉重的压力不时地摧残大学生的神经,心理问题随后而到。 3下意识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心理落差。人难免会进行暗自的较量,而在校园内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打交道,就会受到很多的冲击。如在生活经费,学习,所处位置等,我们都会下意识地拿自己的状况与身边的人进行比较,而且对比自己优越的人会比较敏感。若是得不如别人,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落差感会更容易被我们记在心中,此时自卑感便会产生,或是嫉妒心理的出现。 4还有常见的学业和生活上的压力,会直接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校园恋爱纠缠,专业学习负担,专业就业竞争力重导致大学生对未来过分的恐惧与担忧。 针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大学生所出的环境,我根据探讨得出的结果归纳了以下几种心理调试方法,希望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有所帮助,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调适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及调适方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调适方法 [摘要] 大学生面临着入学适应、学习障碍、人际关系及交往、择业与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优良品德,提高学习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要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双管齐下。学校方面,要注重打造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科教学齐抓共管;学生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保持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方法 近年来,高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新闻屡见不鲜: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北大学生弑母案……面对这些血淋淋的案件,人们在震惊的同时,也开始深刻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愈加激烈,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入学适应、学习障碍、人际交往、恋爱关系处理、择业与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谈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明确心理健康是什么。在广义上说,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

态。狭义上说,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保持同步。 从定义看,心理健康涉及面比较宽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至今没有定论。综合各方观点,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点:智力正常、情绪反应适度、品质意志健全、人格完整统一、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优良、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在具体的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一般遵循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在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的同时,应尽量将目光投向发展过程中的健康观,因为学生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学生本身也是不断成长的个体。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调节、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处于心理矛盾中的学生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减少大学生的偏激行为,减少各种校园违法犯罪事件,维护学校、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人有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身体也会感冒一样。只是在现实中,人们身体有问题就会去看医生,而心理问

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 在大学的时候,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自然脾气也有所不同,难免会有所争吵.当自己脾气上来要跟人争吵的时候,做几遍深呼吸,从一数到十,心情会平和一些.所谓的个人退一步,海阔天空.那样生活就会和谐多了. 那我们应该用哪些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内心世界呢? 一个人在外读书难免会受一些气,却没有爸妈的安抚.切记不要唉声叹气、不要痛哭流涕、不要心灰意冷,要坚强,要放眼未来,要态度积极。钻牛角尖、往窄处想、寻死觅活就太软弱了,对自己对别人都不好。做人就要坚强一点要乐观一点:与老师和同学之间、对待班里的事、参加什么活动,应该主动,不要凡事总让人推着你,大学是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没有人会强求你干什么,人材到处都是,所以要的是自己的主动,主动展现自己。要时刻想到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我该为这事出什么力。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方言、习惯、思维等多有不同,免不了造成误会。这时,与人说话要和气,心平气和地商量着解决问题,不要动不动发脾气。要多使用普通话。读高中很苦,进了大学适当放松一下可以理解,但要自制。通宵上网玩游戏、没完没了聚餐、逃课去旅游玩耍、觉得迟到早退无所谓等,是不可取的。有空大可以去做许多有意义的事,要严格要求自己。中学时期你可能是班里和学校的佼佼者,大学里人才济济,突然发现自己有不少不入他人的地方,心理会产生较大的失落。这时要多看自己的强处,保持信心,不要一味自卑而看不起自己。多学别人的长处、迎头赶上就行了。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好多事情要自己处理。要对自己说:“我能,我行。”不要总有等、靠、要的思想。学长学姐的经验值得借鉴,毕竟上了大学很多事情要自己亲力亲为,自然会有很多烦恼,要是很多事情烦脑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强度较大的运动,放松放松自己的神经,让自己累一点,然后洗个热水澡,好好的睡上一觉. 所以我们应该多一些坚强,少一些软弱;多一点主动,少一点被动;说话多一点和气,少一点脾气; 多一点自制,少一点放纵;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卑.多让自己处于放松的状态,少让自己的精神紧紧绷着.这样就有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大学的种种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