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俨.然(yǎn) 溯.洄(shù) 器皿.(mǐn) 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蓬(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 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4.语言表达(4分)

上联:读《傅雷家书》,时感真挚父爱拳拳育子情。

下联:

5.解释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8分)

(1)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

(2)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隶而从者

(3)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珠可历历数也

(4)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6.理解默写。(24分)

(1)《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2)《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3)《核舟记》中最能说明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是:,

(4)《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

“,”的美好联想;“,”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5)《蒹葭》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

是:,

7.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传统文化竞赛活动,共设置了三道竞赛题和两个奖项。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和

。(4分)

(2)请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并根据要求答题。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的意思。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翩翩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

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鸣耳的啼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儿的美丽与魅力。

(3)你认为诗句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能够表现黄四娘家花儿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下面是一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对联,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重组一副完整的对联。(4分)

传统的中精华学习里经典继承国学

上联:下联:

二、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初极狭,才通人才: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

④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向: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3分)

(二)课外阅读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

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昔有二翁昔:②二人对酌酌:

③)是山余亦未登是:④越钱塘,绝长江绝: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4)《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4分)

三、习作(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生命链条。

结合上述文字给你的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确定立意。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时,请用化名代替。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B 2.D 3.B

4.观《建国大业》,常怀赤子之心悠悠报国意

5.(1)离开;房屋(2)自;跟从(3)大约;可以(4)奇妙;零数、余数

6.(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1)绝句;律诗(2)C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四娘家花的浓密、艳丽与香气扑鼻,表现了诗人对花的喜爱以及他闲散、快乐的心情。

(4)学习国学里的经典,继承传统中的精华。

二、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阅读(1)仅仅,只;类;对、向;先前的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3)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能实现。

(二)课外阅读(1)从前;饮酒;是;横渡

(2)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3)①甲老翁的妻子、子女离开故乡,只有他自己而已。

②从太阳出来(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

(4)示例: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

三、习作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下面所给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ǎi 时,春天就来到了。 (2)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作dǔ 注。 (3)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wǎng 的沉思。 (4)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shùn 。 (5)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dūn huáng 月牙泉。 2.选词填空,每词只准使用一次。 丰富丰盈丰硕丰美 (1) 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 ),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 生,林木茁壮。 (2)它们这种大迁移是不是因为发生了大饥荒,而试图去寻找一块水草 ( )的新领地而误入歧途呢。 (3)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 )多彩的生命。 (4)天道酬勤,他在事业上取得了( )的成果。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4.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面横线句子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 的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海,;, 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这个时候,请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只要珍惜自 己,坦然接受自己,你会惊喜地发现平凡的你也有自己美丽的风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阴晦.()鄙.夷()撩.逗()戳.破()拮.据()栈.桥() 发窘.()葳蕤.()滑稽.()肇.事()绰.号()匆遽.()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恣睢: (2)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歇斯底里:。 (3)贾里是个爱才的人,因此并不在意被人奚落了一通,相反,很想写一篇这幅漫画的欣赏指南。奚落:。 (4)我们是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呵……真是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 3、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2分) 莫明其妙狼狈不堪见义思迁沤心沥血十拿九稳再接再厉4、文学常识填空。(5分) (1)《故乡》选自。 (2)《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国的短篇小说家 (3)《孤独之旅》的作者是。 (4)《心声》的作者是,主人公是。 (5)《同桌阿伦》的作者是当代家,本文选自。 (6)小说的三要素是、、。 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手法及所塑造的是哪个人物形象。(4分)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2)“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的大轿,还说不阔?”() (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4)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液根寻常不一样。() 6、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是永远不会暗淡的,;在贫瘠中创造出的丰饶,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7、请写出两句有关“青春”的格言。(2分) (1) (2) 8、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5分)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2)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D.处处志之志:标记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D项解释错误,“志”应为“做标记”。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假字的理解能力。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A项“要”通“邀”;B项“诎”通“屈”;C项没有通假字;D项“衡”通“横”。故选C。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大约的数) B.悄怆 ..幽邃(忧伤的样子)

C.斗折蛇行 ..(蛇在爬行) D.俶尔 ..远逝(忽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解释有误,“蛇”在句中是名词用作状语,译为“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晋了。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晋的情况呢?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晋朝呢?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晋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D项解释正确,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今:现在。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xiān)此中人语云(yǔ)为嵁为岩(kān) B.无人问津(jūn)陶后鲜有闻(xiān)卷石底(quán) C.为宫室(wéi)八分有奇(qí)可爱者甚蕃(fán) D.俶尔远逝(chù)窈窕淑女(tiǎo)参差荇菜(xìng)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寻病终寻向所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类/相同;B.都是句末语气助词;C.特殊的/零数;D.随即,不久/寻找。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诎右臂支船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尾横卧一楫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积累与识记。。要确定通假字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通假字的意思。A.“诎”,通“屈”; B.“有”通“又”; C.“衡”,通“横”; D.没有通假字。 4.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诗经.子衿》)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芳草鲜美(2).落英缤纷(3).(2)悠悠我心(4).(3)坐观垂钓者(5).徒有羡鱼情(6).(4)海内存知己(7).天涯若比邻(8).(5)斗折蛇行(9).明灭可见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缤、悠、徒、羡、涯、邻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②④③ 【答案】B 本题应依次填入②④③①,与A项相符。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核舟记》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1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佁然(yí)笔篷(ruò)视端容寂如鸣珮环 B.翕忽(xī)悄怆(cāng)在水之涘伐竹取道 C.假尔(chù)篆章(zhuàn)矫首昂视蒙络摇缀 D.蒲葵(pú)多髯(rán)参差披佛因势象形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一种令人豁然开朗的境界。 B.城市里的商家生意惨淡只能关店停止营业了,市中心的购物区也无人问津。 C.他误吞一根鱼骨,但不以为意,隔天头晕不舒服,送医时发现颈动脉破裂出血,已意识不清。 D.北京和上海是国内当之无愧的引领技术成果转化的策源地,输出技术成果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41.9%。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自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 B.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需要完善治理,让技术创新运行在制度的轨道上。 C.作为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的跨海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使用设计年限首次采用120年的标准。 D.金庸运用的是武侠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春深时节,它才将指甲盖似的蜡黄花儿隐蔽在密叶里,不露色相,什么异味也没有。②它是自然界的最后一抹成熟,是天地间所有绿色卷旗回营的号令。③经夏而入秋,雁唳长空,寒霄里杀下了严霜,碧绿的柿树这才着火一样旺烘起来,蜡黄花儿偷偷结下拳样的青柿子先红,红灯笼一样惹眼,接着是巴掌大的叶儿突然间泗染而红透,整个硕大树冠像是坠接在西海的残阳,泼血一样焚烧,泼血一样红。④柿树,无疑是色调至为沉着的一种果树。⑤火炬在黑夜里最热烈,柿树在秋野上最壮观。 A.①④②⑤③ B.④③①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③②④⑤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关注海洋微塑料 刘诗瑶 ①塑料自发明以来,对环境和生态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在我国近年来开展的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中,均检测出了海洋中的微塑料。 ②海洋微塑料是什么?其危害何在? ③我国的我人潜水器“蛟龙号”去年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体内,竟检出了微塑。 ④今年初,我国研究员在南极鲍威尔海盆进行科学考察时,通过船载泵取得500升表层海水样本,用显微镜观察过滤海水后形成的滤膜时,竟发现上面个小于0.3毫米的微塑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俨.然(yǎn) 溯.洄(shù) 器皿.(mǐn) 豁然开朗(huò) B.垂髫(tiáo) 佁然(yǐ) 箬蓬(ruò) 袒.胸露乳(tǎn) C.窈窕.(tiǎo) 阡.陌(xiān) 参差.(cī) 辗.转反侧(zhǎn) 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 zhuàn) 落英缤.纷(bīng)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4.语言表达(4分) 上联:读《傅雷家书》,时感真挚父爱拳拳育子情。 下联: 5.解释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8分) (1)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 (2)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隶而从者 (3)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珠可历历数也 (4)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6.理解默写。(24分) (1)《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20分)姓名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请珍惜每一次历练的机会吧!面对锻炼自己,施展才智的测试,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相信你一定能按要求去做,在这张试卷上有创意的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豁.然(huò) 翕.忽(xī)俶.尔(chù) 屋舍.俨然(shè) B.垂髫.(tiáo) 邑.人(yì)间.隔(jiàn) 蒙络摇缀.(chuò) C.篁.竹(huáng) 佁.然(yǐ)窈窕 ..(yǎo tiǎo) 犬牙差.互(cī) D.芼.之(mào) 荇.菜(xìng)好逑.(qiú) 悄.怆幽邃(qiǎo)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寂寥器血清冽雕栏相望 B.蒹葭阡陌叹惋落英槟纷 C.朔回篆章问津窈窕淑女 D.寤寐关雎多髯辗转反侧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为字共三十有.四 D.寻.向所志,遂迷/未果,寻.病终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5、下列句子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豁然开朗(huò)。 B.XXX(shū)。 C.卷端(juàn)。 D.寤寐(wù)。 XXX(yí)。

翕忽(xī)。 壬戌(rén)。 溯洄(sù)。 邑人(yì)。 参差(cī)。 缤纷(bīn)。 佁然(yí)。 XXX(xiào)糁之(sǎn)。为坻(chí)。 荇菜(xì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为救国而不顾个人生死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 C.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D.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似与/游者/相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B.XXX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 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C.《核舟记》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先整体后局部。 D.《关雎》是《诗经》的第二首,选自《诗经·周南》。

(完整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1)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 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 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 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任劳任怨缄默胸有成竹 B.自不量力雾蔼鼠目寸光C.苍海桑田迁徒相辅相成 D.前仆后继箫瑟目空一切3.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A.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B.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4.古诗词填空(4分) (1)亭亭山上松,。 (2),天涯若比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敬畏自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④拨动你的心底的弦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7、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4分) ①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 ②我怎么也笑不住,陷入了迷惘的沉思。() ③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 ④啊,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好啦!() 8、读经典,学语文,首先在于读。你读过《西游记》,一定知道“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1)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他是向谁借的?(3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三调芭蕉扇”的结果写出来。(3分)一调:二调:三调:二、阅读·感悟(40分) (一)阅读文段,完成12—16题。(16分)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和生机吗?我问自己。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9.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4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_ 总分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 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 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 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任劳任怨缄默胸有成竹 B.自不量力雾蔼鼠目寸光C.苍海桑田迁徒相辅相成 D.前仆后继箫瑟目空一切3.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A.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B.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4.古诗词填空(4分) (1)亭亭山上松,。 (2),天涯若比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敬畏自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广丰县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四 (第三单元)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咫尺(zh i)鲲鹏(k m)吞噬(sh 1)媲美(b 1) B . 挑衅(x in)迷惘(w Eg)水泵(b eng)和煦(XI) C.蓬蒿(ge)牟取(m du)狩猎(sh eu)缄默(ji m) D . 干涸(g 0迁徙(x i)哂笑(XI)混淆(xi do) 2.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狼籍斑斑精巧绝伦误入奇途胸有成竹B . 相形见绌心安理得焦躁不安鼠目寸光C.苍海桑田相辅相成道听途说及不可耐 D . 前仆后继混然一体莫衷一是众目睽睽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 对于在村子附近建公路确保出行安全的提议,大家莫衷一是..,全体赞成。 C某些食品生产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 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5. 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 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A. 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 B. 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C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D.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 6、下列句子提取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单选题(本大题共 小题,共分) 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意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俨然(y a n )间隔(ji a n 诣太守(y )i 黃发垂 髫(ti B. 篁竹(hu fig ) 清 冽(li )e 为 坻(ch )i 俶尔远逝(sh » C. 糁之(s a n )器皿(m i n )差互(c i )悄怆幽邃(qi a o ) D. 窈窕(y a o )溯回(s 门 寤寐 (w u )在水之 涘(s )i 4. 下列句子中,加画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缘溪行(沿着,顺着)寻向所志(志向,志气) B. 卷石底以出(弯曲)咸来问讯(全,都) C. 径寸之木(径直)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举) D.悠哉悠哉(悠闲的样子)道 阻且长(艰险) 5.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6.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一文,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 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和对现实的不满。 B. 《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之时,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 清丽之景,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 的心情。 C. 《核舟记》一文作者经过细致观察,准确把握了“长不盈寸”的雕刻品的各个 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 描写了船的4个部分一一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高超技艺的赞叹。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 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赋”“比”“兴”三部分。 、默写(本大题共 2小题,共20.0 分) 7. 古诗文默写。 (1)兼葭采采, ______________ 。(《兼葭》) 2.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C.溯游从之,道阻且跻(逆流而上) 3.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C.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 B. 往来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D.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 B.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D.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B.闻水声,如鸣珮环 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址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及运用(共3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参.差/参.加悄.悄/悄.怆幽邃豁.口/豁.然开朗 B.歧.路/岐.黄朔.风/溯.洄从之严.格/屋舍俨.然 C.差.别/参差.了.解/钩画了.了奇.偶/八分有奇. D.叹惋./饭碗.坦.白/袒.胸露乳渗.透/石青糁.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足不足.为外人道也东坡现右足. B.从隶而从.者从.流飘荡 C.曾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寻寻.向所志寻.病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阡陌交通 ..邑人来此绝境 .. B.率妻子 C.无论 ..魏晋 D.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古诗文默写。(8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们想对朋友表达虽然距离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当我们想要达到某个目的却又苦于没有途径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的名著是《____________》,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_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豁.然(huò)篁.竹(huáng)及郡.下(jùn) B.悄怆.(chuàng) 器皿.(mǐn) 刘子骥.(yì) C.衣褶.(zhé) 摇缀.(zhuì) 诣.太守(yì) D.雎.鸠(jū) 溯洄.(huí) 勾画了.了(lě)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寻向所志.( 标记) (2)水尤.清冽( 格外) (3)悄怆 ..幽邃( 忧伤) (4)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5)左右芼.之( 挑选) (6)蒹葭萋萋 ..( 茂盛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 A.便要还家 B.左手倚一衡木 C.诎右臂支船 D.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名句默写。(5分) (1)关关雎鸠,__在河之洲__。__窈窕淑女__,君子好逑。(《关雎》) (2)忽逢桃花林,__夹岸数百步__。(陶渊明《桃花源记》) (3)____山高月小__,水落石出。(魏学洢《核舟记》) (4)四面竹树环合,__寂寥无人__,凄神寒骨,__悄怆幽邃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__芳草鲜美__,__落英缤纷__。 6.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右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按要求作答。(4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的练习,能够让你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字注音。 铆钉( )香蒲( )迁徙( )纠正( )缄默( ) 雾霭( )滑稽( )繁衍( )啮齿( )媲美( ) 2.改正下列错别字。 喜行于色荒凉箫瑟苍皇逃窜难以致信 狼籍斑斑金碧辉煌前扑后继莫钟一是 3.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 (1)难道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觉得有些可惜。( ) (2)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 (3)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 (4)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敢死队差不多。( ) (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6)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 4.揣摩下列句子所包含的感情。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 ) (2)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 (3)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到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 (4)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的神色。( ) 5.选出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敬畏自然》通过写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自然的强大神奇、

人类的愚妄浅薄,告诫人们不要妄想能战胜自然,应该服从自然的规律。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记叙罗布泊消失的过程以及罗布泊的现状,向人们发出警报——应该反省了,不要再破坏美丽的自然了,否则有一天人类将无存身之地。 C.《旅鼠之谜》向作者介绍了北极旅鼠几种奇异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希望人类能从中得到解开这些谜团的线索。 D.《喂——出来》这篇科幻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围绕着神奇的洞发生的故事,剖析了人类的许多愚蠢的做法,探索了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和人性的阴暗之处。 6.仿写句子。 (1)看不厌,看不厌那些跑沙跑水在郊野与草原上奔驰的骏马;看不厌,看不厌________;看不厌,看不厌________。 (2)花的美,不仅美在艳丽的色彩、妖娆的姿态,更美在它装点着大地、点缀着生活;山的美,_________;人的美,_________。 二、课内精典语段阅读 (一)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垂髫.(tiáo) 悄.怆(qiǎo)叹惋阡陌交通 B.翕.忽(xī) 幽邃.(shuì) 清列豁然开朗 C.衣褶.(zhě) 箬.篷(nuò) 椎髻蒙洛摇缀 D.雎.鸠(jū) 溯.游(shuò) 寤寐蒹葭凄凄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B.神情与苏、黄不属 ..(不相类似) 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作为仆役) D.左右流.之(求取)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手倚一衡木 “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为字共三十有.四

D.寻.向所志,遂迷/未果,寻.病终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A.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B.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 D.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运用议论、抒情来发表观点,不用记叙、描写,可用于记人、记事、记物。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7.默写填空。(4分) (1)______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蒹葭》) (2)关关雎鸠,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关雎》) (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写出一句即可) (4)《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给人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同学,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的。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 任务群一 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俨.然(yǎn)豁.然(huō)诣.太守(yì) 黄发垂髫 B.清冽.(liè) 佁.然(yí) 寂寥.(liáo) 悄怆幽邃 C.器皿.(mǐn) 箬.篷(ruò) 多髯.(rán) 蒹葭凄凄 D.雎.鸠(jū) 窈窕.(tiǎo)寤.寐(wù) 辗转反侧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B.神情与苏、黄不属 ..(不相类似) C.其岸势犬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狗的牙齿) D.左右流.之(求取)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便要还家B.左手倚一衡木 C.往之女家D.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 B.在河之.洲能以径寸之.木 C.其.两膝相比者欲穷其.林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5.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A.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B.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

D.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 6.优美的古诗文最能体现景之美,请你结合图片和积累,帮助小杭完成下表。 (8分) 景古诗文填空 湘湖(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 洞庭湖赠张丞相》) 樱花谷芳草鲜美,(3)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动物园(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 雎》) 九龙潭潭西南而望,(6)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柳 宗元《小石潭记》) 感想:春意盎然之时,水木草花、鱼虫鸟兽无不发散着独属于它们的春日魅力。携一两好友出去走走吧,“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__________(填诗人)《钱塘湖春行》],你们也必定能感受到那明媚春光与盎然春趣。 7.班级开展《经典常谈》课外阅读活动,请阅读文段并完成题目。(5分) 【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 【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 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28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 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 (tái)

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 (zhì) 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4分) A、不自量力荒凉箫瑟前扑后继沾沾自喜 B、喜形于色苍皇逃窜胸有成竹狼藉班班 C、相形见拙难以致信鼠目寸光美味佳肴 D、精巧绝伦莫衷一是高深莫测沧海桑田

3、选词填空(8分) 、在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地歌唱着…… A.温暖;高兴B.和煦;欢娱C.灿烂;愉快 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但我总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B.道听途说C.一知半解 .无论是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A.深不可测B.神秘莫测C.高深莫测 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 A.前赴后继B.跋山涉水C.前仆后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和双向细目表-八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考生须知: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请在试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括号内,填空题答案写在 题中的横线上,解答题写在题后的空白处。 ●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语文知识积累(31分) 1.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粗糙(zāo)篁竹(huáng)峨冠(guān)豁然开朗(huò) B.器皿(mǐn)幽邃(suì)衣褶(zhòu)销声匿迹(nì) C.地壳(qiào)俨然(yǎn)清冽(lì)按图索骥( jì) D.沟壑(hè)窈窕(yǎo tiǎo)荇菜(xìng)参差披拂(cēn c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阡陌垂髻悬崖守猎 B.踪迹寂寥叹惋郡县 C.袒露壬戌蒹葭尹人 D.岛屿俏怆假寐砂砾 3.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走过万亩梨田,被十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着。如置身姹紫嫣红,雪花飘舞的 冰雪世界! B.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C.每当太阳落山后,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教育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市教体局一马当先,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 头,汉 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 兴的手法。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动的情态。 C.《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 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D.《核舟记》中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 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清楚明白 B.心乐之乐: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 C.皆若空游无所依空:空闲 D.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6.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3分)() A.细心的读者能够及时修正并发现论文中的错误,这无疑对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修改:将“修正”和“发现”调换位置。 B.为解决网络不稳定,我校教师提前录制了许多教学视频,以供学生下载观看。 修改:在“不稳定”后加“的问题”。 C.在国外制作的电视动画中,有关校园生活等现实题材的作品占比大约为20%左 右。修改∶将“大约”或“左右”去掉。 D.教育部门倡导的“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国的戏曲文化。 修改∶将“弘扬”改为“发扬”。 7. 名句默写。(8分)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周南·关雎》) (3)潭西南而望,,。(柳宗元《小石潭记》)(4),蒙络摇缀,。(柳宗元《小石潭记》) 8.综合性学习(5分) 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