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贮藏生理与影响因素.

甘薯贮藏生理与影响因素.
甘薯贮藏生理与影响因素.

甘薯贮藏生理及影响因素

甘薯薯块在贮藏期间虽然因外界条件关系而强迫休眠,事实它一直进行着比其他粮食作物籽实强度大得多的生理生化活动。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其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通过对贮藏条件的调节,控制薯块内部生理生化变化过程,以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一、甘薯贮藏期的生理生化变化

(一)甘薯的呼吸作用

甘薯在贮藏期间,其呼吸作用强弱与薯块健康程度、所处的环境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呼吸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营养物质的消耗程度,呼吸强度愈大,营养物质的消耗也愈多。人们贮藏甘薯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消耗并保持其鲜度,因此通常都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把呼吸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即所谓强制休眠。甘薯在不同条件下会出现有氧呼吸与缺氧呼吸。正常的呼吸作用消耗着甘薯体内的糖分,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改变了薯窖里的气体正常比率,而释放的热量便成为保持贮藏窖内适宜温度的主要热源。由此可见,薯块的呼吸与贮藏有密切关系。甘薯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强度不同,其释放出的热量也不同。根据窖温变化,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种薯安全贮藏。

1.薯块类别与呼吸的关系

不同类别的薯块,呼吸作用有明显差别。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指出,夏薯的呼吸强度,贮藏前期(50天)略高于春薯,但差异不大,贮藏中期(100天)春薯的呼吸强度明显降低,比夏薯低25%以上,说明夏薯的生活力强于春薯,因呼吸而释放的热量也高于春薯,这在比较冷凉的地区有利于保持贮藏期的适宜温度。黄淮流域春夏薯区,群众习惯用夏薯贮藏留种。春薯生长期较长,生活力较弱,抗拒不良条件的能力较差,且易带病而引起腐烂。但在贮藏技术现代化和无病条件下,春薯同样可以安全贮藏。

2.贮藏时期与呼吸的关系

甘薯在正常的贮藏温度(11~130C)条件下,从收获入窖到贮藏结束这段时期内,呼吸作用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即入窖后的一个月左右,呼吸强度初期迅速达到高峰,而后又几乎呈直线下降,然后进入较长期的相对平稳阶段,到后期呼吸强度又有上升的趋势(图5-1),这

图5-1 贮藏期间薯块的呼吸强度变化(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65)

1.薯窖温度;

2.呼吸强度(毫克/公斤/小时)

条曲线表现贮藏期的三个阶段温度的变化。第一阶段即入窖初期的高温高湿期,此期持续时间不长。第二阶段为入窖20天以后,堆温基本保持平稳,呼吸强度明显减弱,所释放的热量也少。如果堆积方法不当或薯窖保温能力差,很容易导致薯堆因热量不足而遭受低温冷害。这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最长,气温也愈来愈低,是能否保证安全贮藏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为贮藏后期,这时气温已开始回升,薯窖温度也有所升高,从而促使薯堆呼吸作用也略有增强。呼吸强度虽因品种而异,出现回升的时期迟早不一,但总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3.温度与呼吸的关系

甘薯的呼吸强度与温度高低的关系甚为密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与呼吸强度呈正相关,即温度愈高呼吸愈强,反之则愈弱。中国人民大学等试验表明,甘薯在9~150C之间,呼吸强度相差不大,超过15℃则迅速增强,低于90C则明显减弱(表5-2).

表5-2 不同温度调节下甘薯块根呼吸强度的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1958-1959)

注:品种:胜利百号,呼吸强度为每500克鲜薯24小时放出的CO2毫克数。

(二)薯块内含物成分的变化

甘薯在贮藏期间,由于不间断地进行着呼吸作用而消耗其体内的营养物质,使体重有所减轻通常称为自然损耗。自然损耗量的多少受贮藏时间、温度、湿度的变化所支配。一般贮藏时间较短、湿度较大、温度较低时,其自然损耗要低些,反之则高,一般约占总贮藏量

的10%左右。

甘薯在贮藏期间的自然损耗与其内含物成分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分的变化

甘薯在贮藏期间的自然损耗情况,虽因贮藏条件的差别,其损耗的绝对值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相同的。在.总消耗量中包括糖和水分。水分在薯块里的变化,与淀粉、糖有所不同,因为植物细胞为了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必须被水分所饱和,否则将丧失生活能力。甘薯在贮藏时期体内水分的平衡,由淀粉的转化与分解过程中能得到一部分补偿,并且水分的损失与养分的消耗,二者数量接近,因此在全贮藏期内变化不大(表5-3)。有时由于养分耗量较大,使水分有少量的增加,但品种间有差别,淀粉转化快的品种,水分的变化也相应增大。例如徐州941淀粉转化较快,因此在水分变化幅度上比其他品种为大。各品种的共同趋势是,贮藏前期变化较大,与当时温度较高有关。为了降低水分的变化幅度,保持薯块的新鲜程度,适当提高贮藏期的湿度确有明显作用。实践证明,地下式贮藏窖一般湿度较高,薯块的新鲜度高于地上或半地上窖。

表5-3 贮藏期甘薯水分的变化

(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78-1979)

2.淀粉和糖分的变化

甘薯在长期贮藏过程中,薯块内淀粉不断分解转化为糖和糊精,因而淀粉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则明显增加。其变化幅度常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如胜利百号品种经过半年贮

藏,其淀粉含量约比原含量降低9%,52-45品种降低40%以上;相反,可溶性糖含量则相应上升,胜利百号增加88 % , 52-45品种增加接近一倍(图5-2)。

图5-2 贮藏期淀粉、糖含量变化 (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64)

1,4.52-45;2,3.胜利百号;……可容糖;—淀粉。

甘薯淀粉和糖分的变化与贮藏期间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如薯块经低温后继续贮藏,其淀粉含量迅速下降,可溶性糖显著增高,经历的低温时间越长,可溶性糖增加得更多(表5-4;表5-5)。其原因在于植物为抵抗冷害,通过增加可溶性糖来提高细胞液渗透压,并为加强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

表5-4 低温贮藏甘薯淀粉含量的变化(干重%)

(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63)

注:*贮藏终期对照为33.98%;**对照系处理后测定时对照;品种:胜利百号。

表5-5 低温贮藏甘薯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鲜重%)

(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63)

注:*贮藏终期对照为3.23%;**对照系处理后测定时对照;品种:胜利百号。

甘薯在高温(220C)条件下贮藏,由于呼吸作用加强,作为呼吸基质的糖类物质消耗增多,淀粉含量由原来的53.78%下降至43.50%。以原来淀粉含量为100 %,则后来只为80.9%;而可溶性糖由原来的4.11%提高到4.20%,以原来可溶性糖为100 %,则后来为102.1%。这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糖类加速分解,相当数量的糖因呼吸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伴随热能而释放,所以薯体内糖的积累量不多

3.果胶质的变化

甘薯薯块内含有一定数量的果胶质,其作用在于巩固细胞壁,提高薯块组织的硬度,增强对不良条件的抵抗能力。如软腐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薯块中一部分果胶质被病菌分泌的果胶酶分解所致。果胶质的变化与薯块质量有关,甘薯受冷冻或生长时受涝渍危害,薯块常有硬心现象。关于硬心的致因,有不同的报道。这里仅援引中国人民大学等的试验结果加以说明。该校试验证明,受冻薯中心部位的原果胶质比正常薯的含量约高一倍(表5-6),并认为原果胶质含量的增加,不是在冷冻过程而主要是在恢复常温后发生的。由于原果胶质不溶于水,蒸煮时阻碍着水分的进入,使中心部位的细胞壁变硬,从而出现硬心。

表5-6 甘薯果胶质的含量

(中国人民大学,1958~1959)

表5-7 甘薯果胶质的含量

(中国人民大学,1958~1959)

4.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甘薯体内的维生素C在收获时含量较高,贮藏过程中明显减少,贮藏30天损失近10 %,继续贮藏到60天,维生素C含量只相当于刚收获时的70%左右(表5-7).

(三)薯块愈伤组织的形成

愈伤组织的形成,是薯块生理机能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一种反应。甘薯薯皮由木栓细胞所组成,能防止病菌的侵入和减少水分的散失。薯皮受到损伤后,在一定条件下,其伤口处能自然形成愈伤木栓组织,增强薯块的抗性,有利于甘薯安全贮藏。

1.愈伤组织形成的过程

薯皮受伤后,使含有淀粉粒的薄壁细胞外露,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形成愈伤组织。最初是伤口表面的2~3层薄壁细胞失水收缩,细胞变为长形,淀粉粒聚集成团,在干缩细胞之下有1~2层薄壁细胞木栓化,但细胞形状不变,仍呈圆形,且细胞壁加厚。在木栓化细胞下面,有一层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逐渐消失,并在此部位代之以重新分生形成的扁平细胞层。此后连续发生细胞分裂,逐渐形成愈伤周皮。

第一次细胞分裂,形成两层扁平形状的细胞,这两层细胞中的一层为木栓形成层细胞,另一层为木栓层细胞(在木栓形成层的外方)。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内分裂出栓内层细胞,同时在木栓形成层外方排列紧密的扁平细胞逐渐木栓化,成为愈伤木栓层,愈伤木栓层下面为排列整齐的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因此,重新形成的甘薯愈伤周皮自外向内依次分为三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木栓层为3~4层细胞,木栓形成层为1层细胞,栓内层为3~4层细胞,它的解剖结构与原来的周皮相似。

2.愈伤组织形成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愈伤组织形成的快慢,和温度、湿度、空气等条件有关。在高温高湿和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愈伤组织形成速度快,反之则较慢。试验证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愈伤组织形成所需时间相应缩短。据国外资料,湿度不变,温度在21.70C时需要4天才开始形成;31.70C时,2天便开始形成;如超过350C,形成速度反而有减缓的趋势。温度控制在29.0℃不变,湿度在66%时,愈伤组织形成所需时间在11天以上;湿度上升到74%时,则缩短到5天;湿度提高到8 3%时,仅需4天;而在90%时3天便开始形成。又据1963~1964年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以华北117春薯为材料的研究结果,当温度为32~330C、相对湿度

80~90 %时,历时4天,便形成1层木栓细胞,以后每24小时增加1层,至第7天愈伤木栓细胞达到4层(完成愈伤),温度为22~230C,相对湿度80~90%时,历时7天才开始出现1层木栓细胞,第8天2层,第11天3层,至第15天愈伤木栓细胞达4层;温度降低到17~180C,相对湿度不变,历时l5天形成第1层木栓细胞,第20天2层,第27天3层,第30天木栓细胞达到4层。夏薯愈伤组织的形成时间和温度与春薯基本相同。温度在30~32℃条件下,要7天完成,温度在18~22℃条件下,需20天完成,温度降到16~17 0C时,要30天才能完成.

此外,薯块在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如果氧气供应不足,也会延长愈合的时间。薯块受伤程度不同,伤口愈合速度也有差异,一般情况下,轻伤的薯块比重伤的愈合快,但品种不同,愈合的时间也有差异。

二、影响甘薯安全贮藏的因素

甘薯在贮藏期间发生腐烂的原因比较复杂,从育苗、栽插到收获,从收获到窖藏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着导致薯块腐烂的因素。只有在明确了解甘薯安全贮藏与外界条件的关系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影响甘薯安全贮藏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一)温度

温度与甘薯安全贮藏关系极大。甘薯在贮藏期间,维持薯块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温度为9~10℃。如果薯块在低于9℃以下时,就会受到冷害。当温度在一2℃时,薯块内部细胞间隙即结冰,组织受到破坏,发生冻害,迅速引起腐烂。受冷害的薯块,生理活动不正常,细胞原生质活动停滞,细胞渗透性发生变化,细胞中的钾、钙、磷、氯等离子渗漏,尤其是钾离子发生大量漏出,以致不能保持正常的浓度。同时细胞氧化酶和磷酸化酶的作用受到削弱,薯块的新陈代谢作用被破坏,其抗病性和贮藏性大大降低。受冷害严重的,则易招致一些腐生性病菌侵入为害,引起腐烂;受冷害轻的薯块,虽然不立即腐烂,但往往变得僵硬,影响食用。这种薯块如进行温水浸种或高温催芽,则迅速腐烂,不能作种。

薯块遭冷害后,其受害的严重性,与低温的强度以及影响的时间有很大关系。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表明,胜利百号薯块在8℃以下,处理4天的无变化;处理9天的,有7 %的薯块发生冷害病征;处理16天的,则有57%的薯块发生冷害,其中有14 %腐烂。由此可见,薯块受低温时间愈长,冷害程度愈重。有些薯窖保温性能较差,加上管理不善,在贮藏期间受时高时低的温度影响,故薯块受冷害而腐烂所需的时间比恒定低温所需的时间为长。例如在苏北地区,春节左右最易烂薯,事实上受冷的时间则在严冬季节。一般情况下,

窖温下降到7~ 8℃时,需要经过15天左右的时间才开始受害发生腐烂。如果窖温有时在9℃以上,有时降到4~5℃,大约需要30天的时间才会腐烂。其腐烂程度决定于安全温度(9℃以上)和冷害温度(9℃以下)交替时间的长短与变化幅度的大小。薯块受冷害发生腐烂时,伴随着产生高热,导致窖温升高,常被误认为甘薯因遇高温而引起腐烂,这种观点必须澄清。

在生产上,甘薯遭受冷害来自两方面,一是因收获过晚或没有及时进窖而使薯块在田间遭受低温,进窖后发生腐烂;二是因贮藏量不足或薯窖保温性能差,造成贮藏中期窖温过低,使薯块遭受冷害,导致后期发生大量腐烂。

高温同样对薯块安全贮藏不利。贮藏期间窖温长时间超过15℃,薯块呼吸作用加剧,消耗掉大量养分。同时高温还会促使薯块发芽,使薯块贮藏品质降低。此外,高温常伴随高湿条件,助长病害的蔓延。因此,在甘薯贮藏期间,保持适宜的温度(10~15℃)是安全贮藏的基本保证。

(二)湿度

贮藏甘薯与贮藏蔬菜、水果要求基本相同,要保持其鲜度,需有一定的湿度。如果窖内相对湿度低于60%时,薯块的细胞内原生质失水过多,引起酶的活动失常,使薯块抗性减弱,并发生绉缩,薯重亦明显减轻,品质大大降低。此外,窖内湿度过低,薯块伤口不易愈合,会增加病菌感染的机会。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指出,不同窖型因湿度不同,薯体自然失重也有显著差别:深井窖内相对湿度经常保持90%以上,整个贮藏期薯重减轻率约为1~2.5%;地下式浅(棚)窖,深度不超过2米,薯重减轻率约为8%;地上式窖,湿度受气温影响较大,变化也多,湿度偏低,薯重减轻率可达10%,严重的高达15%。说明湿度对甘薯保鲜的重要作用。

湿度对薯块安全贮藏的影响,与温度高低密切有关。在保持正常温度的情况下,湿度虽有些变化,对薯块的安全贮藏尚无显著影响,一旦发生温度超过或低于贮藏适宜范围,湿度的重要性则明显地表现出来。温度高、湿度大,能促进薯块的呼吸作用,从而加速薯体内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有时出现糠心,降低甘薯品质,甚至引起发芽。高温高湿还容易招致病菌的繁殖蔓延,从而发生病变腐烂。如果窖温偏低而湿度也低时,薯块耐低温的能力相对提高。但温度低、湿度高,则会加重薯块受冷害程度。总之,薯窖里湿度过大,保温材料吸湿过多,就会降低其保温效果,对安全贮藏不利。生产实践证明,安全贮藏的湿度,一般以相对湿度85~95 %为宜。

甘薯在贮藏期间,常因薯窖保温性能差,造成薯堆内外或窖内外温差过大,窖内的水汽遇冷凝结成水滴,使窖顶,窖的出入口处或薯堆表层经常发生淋水现象,因湿害而引起薯

块腐烂。另外,贮藏期间雨雪过多,地下水位上升,窖内积水,被水浸的薯块也会发生腐烂。

(三)空气

在正常的贮藏条件下,薯块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窖内氧气逐渐减少,二氧化碳浓度有所增加。如果薯窖长期密闭,不注意通风换气,窖内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不仅不利于薯块伤口愈合,而且薯块被迫进行缺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引起酒精自体中毒而发生腐烂。据试验,甘薯块根正常呼吸转为缺氧呼吸的临界含氧量约在4 %左右。在正常的高温处理中,以氧气含量不低于18%,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为宜。因此,甘薯在贮藏前期,不能过早封窖,而要注意通气。特别是在高温愈合处理期间,更应注意通气,以防因高温缺氧引起闷窖,造成薯块大量腐烂。

(四)病害

甘薯在贮藏期间发生腐烂,大多与病害有关。甘薯在贮藏期间发生的病害种类很多,但为害严重的主要是黑斑病和软腐病。甘薯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与收获、贮藏工作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如旧窖未经彻底消毒,使窖内残存大量病菌;收获时薯块未经精选,将带病、破伤、受过冷害的薯块入窖贮藏;贮藏期间管理不善,前期形成高温高湿条件,导致病菌滋生,中期低温又使薯块遭受冷害。这些都会引起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在生产上薯块因受冷害,并发软腐病所造成的损失,通常占贮藏期总损失的40%以上。

(五)薯块质量

薯块质量的好坏与安全贮藏有密切关系.如果在入窖前选薯不严,把在田间遭受水渍、冷害或冻害、破伤、带病的薯块入窖贮藏,因这些质量差的薯块呼吸作用旺盛,会放出大量热量和水分,形成高温高湿的条件,引起病害迅速发生和蔓延,造成薯块腐烂。试验表明,凡是受伤、带病或受冷害的薯块,其呼吸强度均比健薯为高。这种呼吸强度高、呼吸热值大,并非正常现象,而是薯块抵抗病害或其他伤害所表现出的一种生理性反应。产生这种情况,常大量消耗薯体内的营养物质,缩短其生命过程。由此可知,薯块贮藏品质不好,即使有良好的贮藏条件和管理技术,也很难收到安全贮藏的效果。因此,入窖前严格选薯,确保薯块有良好的品质,是安全贮藏的重要关键。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大全_百度文库.

1、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 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 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 血液 总血量: 65--90ml/kg, 全血比重:男1.054--1.062 女1.048--1.062 血浆:1.024--1.029 渗透(量压 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 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 红细胞数: 男(4.0--5.5×10^12/L(4.0--5.5×10^6/ul 女(3.5--5.0×10^12/L(3.5--5.5×10^6/ul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 红细胞压积: 男0.4--0.5(40--50vo% 女0.37--0.48(37--48vol% 红细胞平均直径: 7.33±0.29um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 29.36±3.43pg(29.36±3.43uug 红细胞平均体积(V: 93.28±9.80fl(93.28±9.80um^3 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 0.31--0.35(31--35% 网织红细胞数: 0.005--0.015(0.5--1.5% 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 在0.44--0.47%(平均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盐液内全部溶解。 白细胞数: (4--10×10^9/L(4000--10000/ul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0.5--0.7(50--70% 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 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 淋巴细胞:0.2--0.4(20--40% 单核细胞:0.01--0.08(1--8%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0.05--0.30×10^9/L(50--300/ul 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ul 出血时间:(Duke法1--3min(lvy法0.5--6min 凝血时间: (毛细管法3--7min (玻片法2--8min (试管法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sec为消耗正常 血块收缩时间: 30--60min开始回缩,18h后明显收缩,24h已完全收缩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5--45sec 凝血酶时间: 13--17sec 复钙时间: 1.5--3min 2、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正常值在4--6min内,基质血浆凝固时间为9--11sec。病人标本与基质血浆混合后的最短时间比正常值>5sec表示不正常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10--15sec 全血凝块溶解试验: 正常人在24--48h内不发生溶解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正常>120min,可疑70--90min,阳性<70min 纤维蛋白溶酶活性:0--15% 纤维蛋白溶酶原:6.8--12.8U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3P试验:阴性

甘薯安全贮藏技术

甘薯安全贮藏技术 甘薯组织柔嫩、水分多,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所以必须抓好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甘薯安全贮藏。 1.适时收获一般地温降至18℃左右开始,在腾茬种麦的“寒露”前后收获,留种用的夏薯在“霜降”前收获,食用薯稍晚些,但一定要在初霜前收完。种用薯和食用薯宜在晴天上午收获,中午在田间晾晒,然后严格选薯,剔除在田间遭受水浸、冷害、冻害、破损和带病的薯块,精选后于当天下午运回窖内贮藏;另外,从收获到贮藏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轻装、轻运,以免碰伤薯皮。 2.贮藏窖的准备不管是哪种窖型,都要有良好的通气设备,较好的保温防寒功能,还要结构坚固,管理方便。窖址要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土质坚实,并且管理、运输方便的地方建窖。甘薯入窖前,将新窖打扫干净,旧窖消毒灭菌。消毒方法是,可将窖壁及窖底刮去3~4厘米,以除掉附在窖壁上的各种病菌,并在窖底撒一层生石灰;也可用硫磺熏窖,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10克,点燃后封闭1~2天,之后

放出烟气。消毒灭菌后,将窖底铺上6~10厘米厚干净细沙,上面再铺放5厘米厚的秸秆或柴草,紧挨窖壁再竖向摆放5~7厘米厚的秸秆,以防湿保温。 3.适时入窖甘薯要随收获随入窖,堆放时要轻拿轻放,不 损伤薯皮,薯堆中间每隔1.5米竖立一个直径10厘米左右的秸秆把,有利于通风、散湿、散热。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 2/3为宜。 4.贮藏期间的管理 (1)贮藏前期管理。从薯块入窖到封窖。此期甘薯呼吸旺盛,温度高,湿度大,管理上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防止薯块糠心、发芽和病害浸染蔓延。薯块入窖后温度保持在20℃左右,促进薯块伤口愈合,7天之后打开窖门及通风口,通风降温散湿,使窖内温度降至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如果白天窖外温度高,可将窖口用苇席或草帘遮盖,也可昼关夜开。若遇霜冻,注意防寒。当窖温稳定在14~15℃时进行封窖。 (2)贮藏中期管理。从封窖到来年气温开始回升。此期经历时间最长,而且正处在最寒冷的季节,同时薯块呼吸减弱,产生热量少,是薯块最易遭受冷害的时期。管理上以保温防寒为主,将窖温保持在12~14℃,不低于10℃,防止薯块遭受冷害。封窖时薯堆表面铺盖30厘米左右厚的干草,有利于薯窖的保温和防寒;也可在通风口正中放一把直径10厘米的秸秆,既有利于窖内外气体交换,又可防止外界冷空气大量侵入。

化工产品的储存安全技术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产品的储存安全技术 要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429-32 化工产品的储存安全技术要求(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化工产品分类储存之必需 化工产品不同于一般物品,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某些化工产品受热、受潮、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曝晒、接触空气、相互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变化,会引起燃烧爆炸、灼伤、腐蚀、中毒等灾害事故。因此在储存保管时,必须在类别上严格限制,并进行必要的监督,以保证安全状态。 二、储存化工产品库房的安全技术要求 应按产品类别不同,采取不同储存措施。规范要求该隔离的必须进行隔离,要求采取恒温措施的一定要有恒温措施,要求隔离火源的一定要杜绝一切火种和可能产生火花的根源。因此,除了对库房提出基本的安全设施要求外,还要满足个别特殊要求的条件。

三、装卸、搬运及储存安全技术要求 对大宗易燃、易爆、有毒的液体产品,应专门修建储藏容器,并要按照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规范、规定建造相应的储存和安全设施。对分装、整装的化工产品,要符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要求有适合产品特点的密闭、防震、防压、防摔等包装措施。搬运、堆放、码放也必须按各产品的不同的具体要求进行,避免招致严重的后果。 四、露天储存安全技术要求 对装卸中转过程中临时性或永久性的露天存放的物质中,怕日晒雨淋、虫鸟侵害的,一定要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否则不得露天存放。 五、重点安全技术要求 (一)应严格进行储存物品分类 化学危险物品的种类划分按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划分为以下十类: (1)爆炸性物品:国家管理的爆炸物品;不属国家管理的爆炸性化学物品。

甘薯贮藏生理与影响因素.

甘薯贮藏生理及影响因素 甘薯薯块在贮藏期间虽然因外界条件关系而强迫休眠,事实它一直进行着比其他粮食作物籽实强度大得多的生理生化活动。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其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通过对贮藏条件的调节,控制薯块内部生理生化变化过程,以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 一、甘薯贮藏期的生理生化变化 (一)甘薯的呼吸作用 甘薯在贮藏期间,其呼吸作用强弱与薯块健康程度、所处的环境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呼吸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营养物质的消耗程度,呼吸强度愈大,营养物质的消耗也愈多。人们贮藏甘薯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消耗并保持其鲜度,因此通常都是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把呼吸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即所谓强制休眠。甘薯在不同条件下会出现有氧呼吸与缺氧呼吸。正常的呼吸作用消耗着甘薯体内的糖分,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改变了薯窖里的气体正常比率,而释放的热量便成为保持贮藏窖内适宜温度的主要热源。由此可见,薯块的呼吸与贮藏有密切关系。甘薯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强度不同,其释放出的热量也不同。根据窖温变化,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种薯安全贮藏。 1.薯块类别与呼吸的关系 不同类别的薯块,呼吸作用有明显差别。中国农业科学院薯类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指出,夏薯的呼吸强度,贮藏前期(50天)略高于春薯,但差异不大,贮藏中期(100天)春薯的呼吸强度明显降低,比夏薯低25%以上,说明夏薯的生活力强于春薯,因呼吸而释放的热量也高于春薯,这在比较冷凉的地区有利于保持贮藏期的适宜温度。黄淮流域春夏薯区,群众习惯用夏薯贮藏留种。春薯生长期较长,生活力较弱,抗拒不良条件的能力较差,且易带病而引起腐烂。但在贮藏技术现代化和无病条件下,春薯同样可以安全贮藏。 2.贮藏时期与呼吸的关系 甘薯在正常的贮藏温度(11~130C)条件下,从收获入窖到贮藏结束这段时期内,呼吸作用是一个变动的过程,即入窖后的一个月左右,呼吸强度初期迅速达到高峰,而后又几乎呈直线下降,然后进入较长期的相对平稳阶段,到后期呼吸强度又有上升的趋势(图5-1),这

人体各项正常生理指标

人体各项正常生理指标 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 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 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 血液 总血量:65--90ml/kg, 全血比重:男1.054--1.062女1.048--1.062 血浆:1.024--1.029 渗透(量)压 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 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 红细胞数:男(4.0--5.5)×10^12/L(4.0--5.5×10^6/ul)女(3.5--5.0)×10^12/L(3.5--5.5×10^6/ul) 血红蛋白: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 红细胞压积:男0.4--0.5(40--50vo%)女0.37--0.48(37--48vol%) 红细胞平均直径:7.33±0.29um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29.36±3.43pg(29.36±3.43uug) 红细胞平均体积(V):93.28±9.80fl(93.28±9.80um^3) 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0.31--0.35(31--35%) 网织红细胞数:0.005--0.015(0.5--1.5%) 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 在0.44--0.47%(平均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盐液内全部溶解。 白细胞数:(4--10)×10^9/L(4000--10000/ul)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0.5--0.7(50--70%) 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 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 淋巴细胞:0.2--0.4(20--40%) 单核细胞:0.01--0.08(1--8%)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0.05--0.30)×10^9/L(50--300/ul) 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ul) 出血时间:(Duke法)1--3min(lvy法)0.5--6min 凝血时间:(毛细管法)3--7min(玻片法)2--8min(试管法)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sec为消耗正常 血块收缩时间:30--60min开始回缩,18h后明显收缩,24h已完全收缩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45sec 凝血酶时间:13--17sec 复钙时间:1.5--3min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甘薯生产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甘薯 第一节概述 一、甘薯生产的重要意义 甘薯又名“地瓜”、“红苕”、“山芋”“红薯”、“白芋”、“白薯”等。 甘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甘薯栽培面积和总产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四位。甘薯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在较好的栽培条件下,能够大面积获得折粮(5:1)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高产。此外,甘薯适应性强,抗旱、耐瘠、抗风、抗雹,在土质差、施肥水平低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鲜薯。因此,甘薯是一种高产、稳产作物。 甘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甘薯块根中淀粉含量占鲜重的15~26%,高的可达30%,可溶性糖占鲜薯重的3%左右,蛋白质约占2%,脂肪占0.2%,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丙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红色薯肉)含量丰富。以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其营养成分除脂肪外,比大米和白面都高。甘薯属“生理碱性”食物,食用甘薯可中和体内因常吃肉、蛋、米、面等酸性食品而产生的过多的酸,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甘薯是发展畜牧业的好饲料。甘薯茎叶含蛋白质1.62%,脂肪0.46%,碳水化合物7.33%,灰分1.65%,纤维2.04%,其营养价值与一般豆科牧草相当,是良好的鲜饲料和青贮饲料。甘薯块根加工后的粉渣等也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因此,种植甘薯对促进畜牧业发展有很大作用。 甘薯是重要的轻轻工业原料。甘薯能加工成多种副食品,如粉条、粉丝等。在工业上,甘薯是制造酒精和淀粉的主要原料,100公斤鲜薯可制造淀粉15~20公斤或酒精6~7公斤。利用甘薯还可制造葡萄糖、柠檬酸、人造丝、味精、饴糖、塑料等。 甘薯是较好的救灾作物。甘薯为无形繁殖作物,块根和茎叶均可作为繁殖器官,而块根又无明显的成熟期,只要条件适宜就可持续生长。因此,甘薯的栽种期和收获期不象其它作物那样严格,能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土地。在因旱、涝灾害其它作物不能播种时,改换甘薯仍可获得一定收成。 二、生产概况 甘薯起源于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18世纪初引人欧洲,16世纪传入亚洲和非洲,1594年引进我国,最初在福建、广东一带栽培,以后传播到长江、黄河流域。 世界上甘薯主要分布在北纬400C以南,以亚洲种植最多,占世界种植总面积的90%。我国 除青藏高原和新疆、内蒙外,全国其它省(市)均有甘薯种植,以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集中。主要产区为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广东等。

甘薯贮藏保鲜操作规程

甘薯贮藏保鲜操作规程 一、收获 (一)适时收获。无明显成熟期,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2℃-15℃时为最佳收获期。(二)注意事项 1.选择晴天收获,避免雨天收获。人工、机械起薯时要发力均匀,避免戳伤和损伤薯块。 2.按照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种薯、鲜食薯和加工薯)分别收获。 3.应去除薯块表面泥土,在粘土地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生长的甘薯,采后应及时除泥;在沙质土壤生长的甘薯,抹去甘薯表面附带的泥土即可,要注意避免伤薯。 4.田间筛选,筛选种薯时,应剔除带病虫、腐烂、损伤、不完整、有裂皮、受冻、畸形及杂薯等;筛选鲜食薯和加工薯时,应剔除带病虫、腐烂、损伤、受冻及畸形薯等。筛选过程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减少转运次数。 5.收获后,应避免暴晒、雨淋和霜冻。 6.收获、运输工具、容器应进行消毒。可使用0.2%-1%的过氧乙酸或0.05%的二氧化氯稀溶液擦拭,或0.1g/m3-0.2g/m3的二氧化氯或6g/m3-10g/m3的硫磺熏蒸等符合食品添加剂要求的化学方法,或采用热烫、紫外线或阳光暴晒等物理方法进行消毒。 二、质量要求 (一)种薯。种薯级别分为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用种,各级种薯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各级别种薯质量要求 项目 允许率,% 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生产用种 纯度100.0 100.0 >99.5 >98.0 薯块整齐度≥90.0 ≥90.0 ≥85.0 ≥85.0 有缺陷薯≤1.0 ≤1.0 ≤3.0 ≤5.0 杂质≤1.0 <2.0 <2.0 <2.0 软腐病0 0 0 <1.0 镰刀菌干腐病和 腐烂 0 0 0 <1.0 茎线虫病0 0 0 ≤1.0 根结线虫病0 0 0 0 甘薯蚁象0 0 0 0 根腐病0 0 0 0 黑斑病0 0 ≤1.0 ≤2.0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整理版).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 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 36-37摄氏度 心率正常是 60-100次 /分钟 血压正常不高于 140/90mmHg,不低于 90/60mmHg 血液 总血量 : 65--90ml/kg, 全血比重:男 1.054--1.062 女 1.048--1.062 血浆:1.024--1.029 渗透 (量压 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 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 红细胞数 : 男 (4.0--5.5×10^12/L(4.0--5.5×10^6/ul 女 (3.5--5.0×10^12/L(3.5--5.5×10^6/ul 血红蛋白 : 男 120--160g/L(12--16g/dl女 110--150g/L(11--15g/dl 红细胞压积 : 男 0.4--0.5(40--50vo% 女 0.37--0.48(37--48vol% 红细胞平均直径 : 7.33±0.29um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H: 29.36±3.43pg(29.36±3.43uug 红细胞平均体积 (V: 93.28±9.80fl(93.28±9.80um^3 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 (HC: 0.31--0.35(31--35% 网织红细胞数 : 0.005--0.015(0.5--1.5%

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 : 在 0.44--0.47%(平均 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 0.31--0.34(平均 0.32%盐液内全部溶解。白细胞数 : (4--10×10^9/L(4000--10000/ul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0.5--0.7(50--70% 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 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 淋巴细胞:0.2--0.4(20--40% 单核细胞:0.01--0.08(1--8%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 (0.05--0.30×10^9/L(50--300/ul 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 /ul 出血时间 :(Duke法 1--3min(lvy法 0.5--6min 凝血时间 : (毛细管法 3--7min (玻片法 2--8min (试管法 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 :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 >20sec为消耗正常 血块收缩时间 : 30--60min开始回缩, 18h 后明显收缩, 24h 已完全收缩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35--45sec 凝血酶时间 : 13--17sec 复钙时间 : 1.5--3min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

甘薯的贮藏方法

一、适时无伤收获 甘薯收获期的早晚与安全贮藏密切相关。收获过早,气温尚高,收后不能下窖贮藏。收获过晚,在田间受霜冻的甘薯易在贮藏中发生冷害。一般在气温降到15℃时便开始收获,霜前要收获完毕。 甘薯皮薄而且脆,收获和搬运时非常容易受损伤,这种损伤极易招致病菌侵染而导致腐烂。所以,甘薯贮藏前需要进行愈伤处理。 愈伤处理的具体作法是:收获后立即给予30~35℃、90%~95%相对湿度条件,并在这种条件下放置4~6天,这样可使受破坏的表面保护结构得以修复。愈伤处理应在甘薯收获后立即进行,相隔时间越短效果越好,愈伤期间还要注意保证足够的通风,防止C0_2的积累或缺氧,或产生凝结水。愈伤应在贮藏室或窖内进行。愈伤一旦结束,即应改为正常贮藏的温度、湿度条件,以后不再搬动,防止造成新的创伤。 二、贮藏条件 甘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13~15℃,相对湿度为85%~90%。甘薯对低温特别敏感,贮于13℃以下就会发生冷害。冷害的症状是甘薯内部变质,呈褐色或黑色,蒸熟后有异味和硬心。 三、贮藏方式与管理 1.室内贮藏可选择严密而温暖的屋子,靠墙根四周围砌一圈火道,搭一炉子用于加温,在地面上砌一囤子,囤高1~1.5米,宽1.5~2米,长度根据屋子大小和贮藏量的多少而定。囤底和四周垫适量的豆叶,起防寒保温作用。囤内摆放甘薯,入囤时一定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剔除有病的甘薯。然后生火加温进行愈伤处理,愈伤后要通过窗上的风斗降温。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封堵门窗,在甘薯上盖6~9厘米厚的豆叶,天气寒冷时,上边再盖一层草帘防寒,并适当生火加温。 2.井窖贮藏选择地势高、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向下挖一井筒,一般直径1米左右,井筒深5~6米。井筒底部正中留一土台,再从井底向两侧水平方向挖宽约1米,高约1.5米的洞,挖进约1米以后再往大扩展成为贮藏室。贮藏室的大小可根据贮藏量多少而定。高1.5米、宽1.5米、长2~3米的贮藏室,一般可贮甘薯1 500~2000千克。井窖口要比平地高出30厘米左右,以防雨水或雪水流入窖内。贮藏室内要垫10~15厘米厚的干沙,其上放置甘薯。甘薯只能装七成满,以便留出换气的地方,否则会因湿、热而加重腐烂。工作人员下井进行管理时,要注意防止井内C02窒息。 3.棚窖贮藏一般挖宽约2米,长3~4米,深2米左右的地窖。如果地下水位过高,也可挖成半地下式,露出地面部分用土打墙。也有的挖成圆筒状,直径约2米。挖出的土垫在窖口四周,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窖口上架以木棍,然后再铺约30厘米厚的秸秆,秸秆上面再覆0.5~0.8米厚的土。在窖的东南角留一出入口,供通风换气使用。将甘薯由底向上逐块堆积,在甘薯与窖壁之间要围垫约10厘米厚的细软草,避免甘薯与窖壁直接接触。按近地表部位围草应加厚一些。薯堆高约1~1.3米,上面约留1米的空间。 贮藏初期采用自然通风的办法散热,但出入口一般要盖上草帘。等到窖温下降到13~15℃时,里面再盖上10~15厘米厚的干豆叶或稻壳。窖底覆土要从窖边四周向外1米远的地方开始,不使窖边土层冻结。在窖底纵横方向挖三条宽和深各约20厘米的通气沟,横沟与纵沟等距离交叉,两端沿窖壁通到薯堆的上面。通气沟上稀排木条或秫秸,注意不要被薯块堵塞。 4.屋窖贮藏屋窖的结构与普遍房屋相似,但墙壁屋顶很厚,四周密封,窗户打开,有加温用的火道,可进行高温愈伤处理。屋窖有大屋窖(贮1万~5万千克)和小屋窖两种。小屋窖的窖体小,省工省料,适合农户贮藏用,一般每窖可贮1 500~3 000千克。 小屋窖可利用旧屋的角落改建,也可以新建。一般长2~3米,宽2~2.3米。如修建半地下式,可向下挖0.7~1米再垒墙。若修建地上式,可自地面向上垒墙,墙厚0.7~1米,要垒成双层墙,中间填土或填碎草。墙高约2米,南边或东边留门。屋顶起脊,瓦顶或草顶皆可,顶厚约0.5米,房檐要包严,不能裂缝透风。前后墙要留对口窗,室内建回笼火道,室外在进火口处修建煤火灶。甘薯入窖前在窖内铺设秸秆或者其他干燥柔软的衬垫物。薯堆中间每隔1米左右放一个通气筒或高粱把。堆高1.3~1.5米,上留约0.5米空间,薯堆四周不可直接靠墙。 高温愈伤处理时,火要大,加温要猛,使窖温在1昼夜内上升至32~35℃。薯堆上、中、下都要放置温度计,每隔1~2小时检查一次温度,保持4~6天高温。高温处理后应打开窖口及对口窗,使窖温迅速

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编号:CZ-GC-00674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 Safety technical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storage of hazardous chemicals

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备注:安全操作规程是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一种保证安全的规定程序。忽视操作规程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导致出现各类安全事故,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终身无法弥补遗憾。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储存 ①仓库应阴凉通风,远离热源、火种,防止日光曝晒,严禁受 热。库内照明应采用防爆照明灯。库房周围不得堆放可燃材料。 ②钢瓶入库验收要注意:包装外形应无明显外伤,附件齐全,封 闭紧密,无漏气现象,包装使用期应在试压规定期内,逾期不准延 期使用,必须重新试压。 ③内容物互为禁忌物的钢瓶应分库储存。例如,氢气钢瓶与液 氯钢瓶、氢气钢瓶与氧气钢瓶、液氯钢瓶与液氨钢瓶等,均不得同 库混放。易燃气体不得与其他种类化学危险物品共同储存,储存的 钢瓶应直立放置整齐,最好用柜架或栅栏围护固定,并留有通道。 易燃液体储存 易燃液体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氧化剂及 氧化性酸类。

1.检查报警系统,是否正常。 2.作业前必须打开仓库前后大门。大门必须栓牢。 3.报警系统出现异常不得进行作业。 4.泄漏危险品不得进入仓库内。取样分析后必须将盖、口封闭,周围清除干净。 5.容器包装应严密无损,否则应转安全地点及时妥善处理。 6.化学危险品入库后,要及时记账、登卡,做到“三清”(规格清、型号清、数量清),“两齐”(库容整齐、摆放整齐),确保账、卡、物一致。 7.物资堆码不得超高、超宽,做到稳固、整齐,便于清点检查。 8.库房内应经常保持整洁,对散落的易燃易爆、可燃物品及时清除,用过的油棉纱、油抹布、沾油的工作服、手套等用品应放在库房外的安全地点。 9.各种机动车辆装卸物品后不得停在库房内或在库房内修理。 10.保管人员离库时,必须安全巡回检查并拉闸断电。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的储存

甘薯安全储藏技术

甘薯安全储藏技术 甘薯收获时是块根,含水量大,组织幼嫩,皮薄易破损,容易受冻和感染病害。根据甘薯特点掌握储藏保鲜技术,最关键的是调整储藏的温度和湿度,只要满足其储藏条件,甘薯可储藏8 个月以上。 1适时收获 甘薯是喜温作物,收获期的早晚与安全贮藏有密切关系,过早收获产量低,过晚收获易受冷害不耐贮藏。当温度降到18C 时,甘薯的生长就会很缓慢,降到15C甘薯生长就停止了,产量不再增加,因此应从15?18C时开始收获,到霜降前结束。甘薯在9?15C情况下能安全储藏,长时间低于7C受冷害,会发生硬心,因为甘薯内部的水溶性果胶质转化为原果胶质,内部组织发生生理变化。一般在10月上旬收获,不能在霜降后。收获时要轻挖、轻运、轻放,减少外伤,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薯皮破损。剔除带病的、虫咬的、破损的、水淹的薯块,在甘薯藏地晾晒3?4d 后入窖。 2入窖前的准备 提前准备好储藏窖,对储藏窖进行消毒灭菌。甘薯窖一般有井窖、棚窖、砖拱窖,各种储藏窖的形式虽然不同,但都能满足冬季储藏甘薯要求的保温、保湿、通风换气等条件。井窖成本低,一般深5m左右,井下的温湿度比较稳定,但通风换气功能较差, 储藏量小,上口0.8m,下口1.5m,两边开挖储藏室,高1.8m,

深3m随着气温降低逐步封盖窖口,以保障窖内的温度。棚窖储藏量大,深2~3m保温较差,要加盖秸秆、塑料等保温物,厚度30cm通过调整顶部的通风孔来调节温湿度。效果最好的是砖拱窖,储藏量大并可利用多年,出入窖方便,顶部土层大于im但建造成本高。有条件的安装土暖气或电暖气,可以大大提高安全储藏性能。甘薯入窖前应对窖内进行消毒,在收获前15d,打开窖门通风,然后将窖内四壁和地面的旧土铲除一层。墙壁刮下3cm,地面刮6cm再用福尔马林 0.5kg加水25kg喷洒四周、地面及屋顶。或用硫磺熏蒸2 次,用硫磺15g/m2 封闭熏蒸2~3d,然后通风换气。这样就会消灭黑斑病、软腐病等病菌。 3入窖时的技术要点 甘薯收获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天气,不要隔夜,应选择光滑、 无破损、无病斑、无冻害的薯块,窖内不能装太满,大约占窖容积的1/2 左右。用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或50%的复方多菌灵稀释成500倍液浸种,以杀灭病菌。入窖后窖温应控制在10?15C, 温度过高会导致病菌的繁殖,引起薯块的腐烂。适宜的湿度为90%?95%,当窖内湿度为80%时,甘薯干缩,品质下降。当湿度高于95%时,微生物活动旺盛易受病害,窖内氧气含量15%,二氧化碳含量5%时,有利于甘薯储藏,适时调节温度、湿度,使窖内成为适合甘薯储藏的小气候。 4入窖后的管理措施 刚收获的鲜薯呼吸旺盛,放出大量的水分和热量,窖内温度高,湿度大。此时要注意通风换气,降温散湿,否则薯块容易出芽,

甘薯耐旱性品种苗期筛选及耐旱性指标研究

甘薯耐旱性品种苗期筛选及耐旱性指标研究 摘要: 为实现甘薯耐旱性品种的快速筛选,本试验采用室内PEG模拟连续干旱法对22个甘薯品种(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济薯21、12057、11001和零9281等品种(系)的根系持水力、根系活力和幼苗成活率较高,具有较强的苗期耐旱性;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根系持水力、薯苗质量和含水量、根系活力等可作为重要的苗期耐旱性筛选指标;干旱胁迫下根系的持水能力和采苗后薯苗状况是影响甘薯苗期耐 旱性的重要因素。在生产上,选用耐旱性品种和采用壮苗是抵御干旱胁迫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甘薯;干旱胁迫;苗期 中图分类号:S531.03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3-0022-06 Seedling Screening of Drought Resistance Varieties of Sweetpotato and Drought Resistance Index Research Yuan Zhen1,Wang Baoqing2,Jiang Yao1,Xie Beitao2,Dong Shunxu2, Zhang Haiyan2,Duan Wenxue2,Wang Qingmei2,Zhang Liming3*

(1.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China;2. Crop Research Institute,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an 250100,China;3.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an 2501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creen drought resistance varieties of sweetpotato rapidly,22 sweetpotato varieties (lines)were studied by indoor simulated continuous drought method with PE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oots water retention,root activity and seedling survival rate of Jishu21,12057,11001 and 09281 were higher,which implied strong drought resistance in seedling stage.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roots water retention,seedling quality,water content of seedling and root activity could be used for important screening indexes of drought resistance in seedling. The water retention capacity of roots under drought stress and seedling status after cutting we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weetpotato seedling drought resistance. In production,selecting drought tolerance varieties and strong seedlings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resist drought stress. Key wordsSweetpotato;Drought resistance;Seedling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广泛分布在世界上111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是世界上第五大食物能源供应作物[1],也

红薯贮藏技术

红薯贮藏技术 地瓜安全贮藏与收获期早晚有密切关系。地瓜属无性繁殖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只要气候适宜,就能继续生长。据已有经验,气温稳定在15℃时开始收刨为宜,收刨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前后,霜降前收完。收刨时要选晴朗的天气,做到“四轻”,即轻刨、轻装、轻运、轻放,尽量不碰伤瓜块,以免病菌从伤口侵入造成烂薯烂窖。茎线虫病较严重的瓜块,收获后在田间用400~500倍辛硫磷溶液喷湿晾干贮藏,入窖后还要单独存放,以控制其危害。瓜块人窖的贮量一般为总容量的60%为宜,最多不能超过70%。要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还要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一、旧窖消毒。一般在地瓜收获前10天左右进行清扫消毒。目前,烟台市使用的地瓜窖主要为井窖、炕下窖和部分大窖(大窖有大屋窖和发券大窖)。方法是:(1)采用浓度为2%的石灰水涂墙壁。(2)用硫磺薰蒸,一般每立方米用硫磺1克,密封窖口2~3天,再打开通气孔。(3)喷洒5%多菌灵400~6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200倍液,以喷湿窖壁为宜。 二、日晒瓜块。将刨出的瓜块三垄合一垄,就地晒,每天日落后用秧蔓或杂草覆盖,次日日出后,揭去覆盖物继续晒,连晒2~3天即可入窖。在地面干燥;阳光较强的情况下,也可以早晨刨,白天晒,傍晚入窖。地湿不能晒,可拉到窖前晒,2~3天后入窖。

三、保证窖内适宜的温湿度。温度最好控制在12~1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入窖后初期,温度可能高些,这时应注意及时开窖口和气眼散热排湿。当窖内温湿度稳定后,应关闭门窗和气眼。当窖内温度低于9℃时,时间一长,瓜块易受冷害,容易导致病菌侵入,发生腐烂。因此,当窖温低于12~13℃时,应在窖壁围草6~10厘米厚,并在地瓜堆上盖草10~13厘米(以盖细软的麦秸、麦糠、豆叶等为宜)。盖草调节窖温要注意做到对地瓜堆中上层的窖温每天测量1次,根据窖温的高低适当增减盖草的厚度。如果贮藏前期温度高、湿度大,为防湿害,要及时用干草换出湿草。贮藏后期,天气虽然转暖,但仍应注意寒流侵袭。 四、适当通风,防止烂窖。这种现象多发生于深井窖。如果封窖过早,装地瓜较满,窖温偏高,瓜块带病或破伤较多,则易发生腐烂现象。因此,在贮藏过程中,应注意晴暖天气适当开窖口或气眼通风,但要防止温湿度超出适宜范围,造成烂薯烂窖。

大豆安全储藏工艺与技术

大豆安全储藏工艺与技术 郑振堂刘忠强陈明峰蒋佰高杨金钟田宝俊冯其伟 (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沂南分库276305) 摘要:在分析大豆主要储藏特性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大豆储藏技术工艺,提出了以控温储藏为主、适时通风为辅的储藏方式将大豆水分、含杂量和储藏温度、湿度 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在储藏各个阶段实现“降温冷却、防热控温、通风排热、散热降 温”的目的。 关键词:大豆安全储藏 在中国,大豆的食用、药用历史已经有5000多年了。目前大豆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经济作物。大豆含有34%-45%的蛋白质、19%-22%的脂肪(转基因大豆含脂肪更高)、25%-28%的糖分和多种维生素,既是一种营养物质平衡的食物,又是优质蛋白质和油脂的重要来源之一,故称为粮食中的“皇后”。 1大豆的主要储藏特性 大豆由于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吸湿生霉、走油赤变、品质劣变、发芽力丧失等不良现象,储藏稳定性较差【1】。 1.1 水分活性高,安全水分标准低 大豆所含的脂肪是疏水性物质,因而籽粒中的水分都集中在脂肪以外的蛋白质亲水胶体部分,致使在整粒大豆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其亲水胶体部分水分含量仍然很高。例如,脂肪含量为20%的大豆,水分含量为13%时,其非脂肪部分含水量可高达16%以上,水分活性高,耐储性较差 1.2 吸湿性强,易发热霉变 蛋白质是一种亲水胶体物质,所含肽键、氨基等极性基团对水分子有很强吸附力,组织结构上,大豆种皮较薄,通透性好,具有特殊吸水构造——发芽孔(珠孔),因而具有很强的吸湿性。若水分12.5%的大豆长时间处在温度20℃,相对湿度90%的状态下,水分可升高20.8%,体积膨胀2-3倍,为此大豆的储藏,特别要做好防潮、防湿工作。 1.3 耐温性差,品质容易劣变 大豆不耐高温,过高的温度会引起大豆的主要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变化,例如,蛋白质变性、脂肪分解等,这些变化会对大豆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商品价值和利

奶牛正常生理指标

奶牛的正常生理指标 (一)体温 38~39.2℃,小犊牛、兴奋状态的牛或暴露在高温环境的牛体温可达39.5℃或更高,若超出这个范围均视为异常。发热可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稽留热是一旦体温升高即高温维持数天或更长时间,弛张热是温度忽高忽低,昼夜间有较大的升、降变化(变化中幅度在1.0℃—2.0℃以上),但不会低至正常范围;间歇热是在一天之内有时恢复到正常温度范围,第二天会重复前一天的温度模式,回归热的特点是发热几天隔1天或数天体温正常,以后又重新升温。发热是机体一种破坏微生物和激发保护性防御机制的手段,不应被抗炎或退热药物所掩盖。 (二)脉搏率 成牛的正常脉搏率为60~80次/分,犊牛为72—100次/分。 多种环境因素和牛的状态(运动,采食等)均可影响脉搏率。热性、代谢性、心脏器质性、呼吸系统、疼痛性疾病及毒血症都引起心动过速,饥饿、垂体肿瘤,迷走神经性消化不良等可以引起心动徐缓,脉搏率、心音、心动节律及其强度变化也可以提示心脏代谢性疾病。 (三)呼吸频率 成牛安静时的正常呼吸频率为18—28次/分,犊牛为20~40次/分。正常呼吸的次数、深度受多种环境因素(气温等)和牛的状态(运动等)影响,呼吸的次数、深度、特性可作为多种疾病的依据,兴奋、运动、缺氧时呼吸的深度增加;代谢性酸中毒会导致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胸、膈、前腹疼痛时,呼吸变得浅表;牛的正常呼吸应该是胸腹式,腹膜炎和腹部膨胀、腹部疼痛等妨碍腹部参与呼吸运动,引发胸式呼吸,同样胸部及肺部疾患则发生腹式呼吸。 (四)消化系统生理指标 健康牛瘤胃蠕动每分钟约1~3次,瘤胃内容物pH5.0~8.1,一般为6~6.8,每昼夜反刍6~8次,每次约4~50分钟,每口咀嚼20多次,每分钟嗳气17~20次。 1/ 1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6—199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29批准2000—04—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为规范化学危险晶中毒害品的储藏管理,保证毒害品在储藏过程中的安全而制定的。 本标准根据多年来毒害品在储藏养护中的经验总结和科研成果,以科学的试验数据为依据,并参照国家对危险货物贮存运输的法律、法规,参考了国际危险品的运输规则,对毒害品储藏养护技术做了具体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国内贸易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国内贸易局、北京市商业储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桂荣、柴保深、陈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毒害性商品的储藏条件、储藏技术、储藏期限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GB6944和GB12268规定的毒害品。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944—1986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11651—1989 劳动保护用品选用规则 GB12268—19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463—1990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2475—1990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3 储藏条件 3.1 库房条件 3.1.1 库房结构完整、干燥、通风良好。机械通风排毒要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3.1.2 库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3.2 安全条件 3.2.1 仓库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 3.2.2 商品避免阳光直射、曝晒,远离热源、电源、火源,库内在固定方便的地方配备与毒害品性质适应的消防器材、报警装置和急救药箱。 3.2.3 不同种类毒品要分开存放,危险程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要分开存放,性质相抵的禁止同库混存,附录A(标准的附录)给出了化学危险物品混存性能互抵表。 3.2.4 剧毒品应专库贮存或存放在彼此间隔的单间内,需安装防盗报警器,库门装双锁。3.3 环境卫生条件 库区和库房内要经常保持整洁。对散落的毒品、易燃、可燃物品和库区的杂草及时清除。用过的工作服、手套等用品必须放在库外安全地点,妥善保管或及时处理。更换储藏毒品品种时,要将库房清扫干净。

甘薯的收获和储藏

甘薯属旋花科甘薯种蔓生性草本植物。它省水、抗旱、耐瘠薄,抗大风、冰雹,稳产性好,适应不良条件气候能力强,是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综合利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都非常高。甘薯全身都是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甘薯品种很多,品种之间产量差异也很大,薯块的品质也各有不同。因此选用良种是甘薯高产栽培和提高薯块品质的重要环节。要根据不同的土壤、肥、水及栽培条件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瘠薄地、旱地宜选用耐旱、耐瘠品种;地势低洼地区,要选用耐湿性强、茎叶不徒长、薯块短期在水渍地也不会腐烂的品种;在肥力较高的条件下,要选用茎叶不易徒长的耐肥品种。饲料用甘薯品种,要求茎叶旺盛、再生力强,生长快,叶大无苦味,薯块产量高,蛋白质、淀粉、胡萝卜素含量均高,并且适宜储藏。如丰收白、北京553等。适宜迁安市的主栽品种有冀薯98、济薯15、豫薯13、卢选1号、苏薯7号、北京553、冀薯4号、无糖1号等。 2 甘薯育苗 2.1 种薯消毒。排好种薯灌透水,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多菌灵1 000倍液喷洒种薯;种薯上床3 ~ 4 d保持35 ℃~ 38 ℃,可预防黑斑病和软腐病发生;拔苗时用杀菌剂浸根。 2.2 温度控制。高温催芽,中温长苗,低温炼苗。种薯上床后3 ~ 4 d高温催芽,保持35 ℃~ 38 ℃,而后降至29 ℃~ 31 ℃;苗高10 cm后降至28 ℃~ 25 ℃,中温长苗;拔苗前5 ~ 6 d降至22 ℃~ 20 ℃进行低温炼苗。 2.3 水分调节。排薯后灌透水,拔苗后喷小水,第2 d要灌透水,其他时间保持床面湿润,不要灌大水造成烂薯闷床。 2.4 空气调节。空气调节要结合温度控制和炼苗进行,通风降温要先开个小口,温度过高时逐步开大通风口。炼苗全部揭开薄膜在早晨进行,避免中午高温时突然降温。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适期栽种。甘薯的栽插期主要由温度、水分和耕作制度等条件确定。春薯须在表土5 cm 处的日平均土温为16 ℃左右时才宜栽插,也就是在晚霜以后达到18 ℃以上栽植,大致在五一节前后为适宜期。地膜覆盖促早栽培的可提前5 ~ 7 d栽植,栽后90 ~ 100 d可上市。 3.2 根据地力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配施化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控氮稳磷增钾。一般亩产3 000 ~ 4 000 kg鲜薯的地块,施有机肥3 000 ~ 4 000 kg、硫酸钾25 kg、过磷酸钙75 kg或磷酸二铵20 kg、碳酸氢铵25 kg作底肥。 3.3 深耕松土,起垄栽培。为甘薯营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耕深20 cm以上,起垄高度15 ~ 20 cm。高水肥地区的大垄双行,垄宽73.3 ~ 80 cm,单垄种植垄宽50 ~ 60 cm;丘陵地则要小垄密植,风沙地可不起垄。起垄加大昼夜温差促进薯块膨大和养分积累,土层松软,减少气生根,一般增产10%以上。 3.4 查苗、补苗。甘薯栽插后3 ~ 4 d查苗,如发现缺苗,必须补苗,以保证全苗。补苗宜早,并要选用壮苗,在阴雨天或晴天午后进行,补苗后要浇透水并及早追肥,以利于早发根、缓苗和尽早长蔓,使苗全苗壮。 3.5 及时中耕、灌溉和排涝。中耕结合除草进行,时间在插后10 d至封垄前,一般进行2 ~ 3次,每隔10 d中耕1次。甘薯抗旱性较强,适宜土壤相对湿度60% ~ 70%,封垄前中耕除草2 ~ 3遍,栽后20 ~ 30 d遇旱浇1次缓苗水。中后期遇旱顺垄轻浇小水。甘薯怕涝,雨水大要排水。 3.6 防治病虫草害。除了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方法,还可穴施神农丹防治根腐病和线虫病。甘薯生长后期防治甘薯天蛾等食叶害虫,可用50%的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甘薯田除草可用氟乐乳油于整地后栽插前喷雾,苗后除草可用精禾草克、稳杀得等喷雾除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