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pdf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pdf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pdf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二、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约9%~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患者。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痛觉超敏 (allodynia) 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 δ及Aβ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1. 疼痛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呈间断,也可为持续性,特点如下:

疼痛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1%。PHN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双侧疱疹。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并存。

疼痛特征:①自发痛:在没有任何刺激情况下,在皮疹分布区及附近区域出现的疼痛。②痛觉过敏: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或延长。③痛觉超敏: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如接触衣服或床单等轻微触碰或温度的微小变化而诱发疼痛。④感觉异常:疼痛部位常伴有一些感觉异常,如紧束样感觉、麻木、蚁行感或瘙痒感,也可出现客观感觉异常,如温度觉和振动觉异常,感觉迟钝或减退。

病程:30%~50% 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更长。

2. 其他临床表现

PHN 患者常伴情感、睡眠及生命质量的损害。45% 患者的情感受到中重度干扰,表现为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研究报道,60% 的患者曾经或经常有自杀想法。超过40% 的患者伴有中-重度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的中-重度干扰。患者还常出现多种全身症状,如慢性疲乏、厌食、体重下降、缺乏活动等。患者疼痛程度越重,活力、睡眠和总体生命质量所受影响越严重。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家属也易出现疲乏、应激、失眠以及情感困扰。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PHN 的诊断步骤见表2。诊断主要依据带状疱疹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无需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

表 1 PHN 的危险因素

--------------------------------------------------------------------------------- 危险因素描述

年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性别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

前驱期疼痛皮疹出现前疼痛明显,发展为PHN 的可能性增大

疱疹期疼痛和皮损疱疹期疼痛程度越严重,发展为PHN 的可能性越大;水泡持

续时间越长或皮疹消退时间越长、水疱越多、皮损范围

越广、皮损区温度越高和感觉异常越明显,越容易发生

PHN

特殊部位的疱疹三叉神经分布区(尤其是眼部)、会阴部及臂丛区者易发生PHN 其他手术、创伤、应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感染、结核、慢性

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免疫功能障碍等都是发生带状疱

疹的危险因素

---------------------------------------------------------------------------------

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颈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脊柱源性胸痛、椎体压缩后神经痛、脊神经根性疼痛和椎体肿瘤转移性疼痛等。

对疼痛的评估,推荐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或数字分级量表(NRS) 评估疼痛强度。ID-Pain、DN4 及Pain DETECT 量表可评估疼痛的性质。McGill 疼痛问卷(MPQ) 及简式McGill 疼痛问卷(SF-MPQ) 等工具可辅助评价疼痛强度。

推荐使用SF-36 量表、Nottingham健康概况(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 或生命质量(QoL)指数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

表 2 PHN 的诊断步骤

--------------------------------------------------------------------------------- 步骤诊断要点

1. 病史问询起病和病程

分散和局部皮肤的疼痛,常表现为某神经分布相关区域内瘙痒性、灼烧性、

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或搏动样疼痛间歇性和慢性疼痛

有明确记录的疱疹史

情感及睡眠情况

日常生活能力改变

重要的个人史

2. 体格检查可见局部有遗留的瘢痕或色素沉着

局部可有痛觉过敏或痛觉减退

局部可有痛觉超敏

局部可有汗多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PHN 的诊断不依赖于特殊的实验室检查

病毒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可用于鉴别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病毒抗体的存在有助于确诊带状疱疹亚临床感染,特别是在发生无疱型带

状疱疹的情况下

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组织病理学和Tzanck 细胞学检查等其他检查有助于

确定带状疱疹感染

---------------------------------------------------------------------------------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显示感觉神经损伤的部位与性质,在PHN病情评估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治疗

PHN 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PHN 的治疗应规范化,其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许多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药物治疗是基础,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 2 周。药物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要监测疼痛强度的改善情况。治疗 1 周后,应对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以便维持或调整现有的治疗方案。使用VAS 或NRS 对疼痛进行评价,通常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基线降低≥ 30% 即认为临床有效,降低≥ 50% 即为明显改善。

有部分临床经验提示疱疹期的抗病毒治疗及使用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可有效减少PHN的发生。

1. 药物治疗

结合2010 年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 (European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EFNS)、2004 年美国神经病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AAN) 对PHN 药物治疗的推荐、2015 年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 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 (NeuPSIG) 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的推荐以及不同药物的临床证据,本共识推荐治疗PHN 的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5% 利多卡因贴剂,二线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和曲马多。

PHN 治疗药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药物的疗效、可能的不良反应、伴随的睡眠及

情感障碍的治疗、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滥用的风险及治疗成本等。药物选择应个体化,单一药物治疗不能获得满意的疼痛缓解时,考虑联合用药,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选择不同机制、疗效相加或协同而不良反应不相加的药物。

(1)钙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可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的α2-δ亚基结合,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抑制痛觉过敏和中枢敏化。加巴喷丁的起始剂量为每日300 mg,常用有效剂量为每日900 ~ 3600 mg,患者有肾功能不全的应减量,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和头晕,需要数周缓慢滴定至有效剂量。加巴喷丁呈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生物利用度随剂量升高而降低,个体间变异为20% ~ 30%,疗效存在封顶效应。

普瑞巴林是第二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增强了与α2-δ亚基的亲和力,能够缓解PHN、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普瑞巴林剂量每日为150~600 mg,滴定期5~7天。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应减量。普瑞巴林的特点是滴定和起效更快,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疗效可预估,不存在封顶效应,生物利用度≥90%且与剂量无关,个体间变异为10%~15%,不良反应与加巴喷丁相似。为避免头晕和嗜睡,两药均应遵循:夜间起始、逐渐加量和缓慢减量的原则。

(2)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α肾上腺素受体,调节疼痛传导下行通路,发挥镇痛作用。药物起效较慢,主要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认知障碍和心脏毒性(窦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心室异位搏动增加、心肌缺血甚至心源性猝死),限制了其临床使用。最常用的药物为阿米替林,首剂应睡前服用,每次12.5 ~25 mg,根据患者反应可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最大剂量150 mg。应注意其心脏毒性,有缺血性心脏病或心源性猝死风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青光眼、尿潴留、自杀等高风险患者应慎用。此外,该药可能导致或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和步态异常。老年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风险高,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监测。

(3)利多卡因贴剂

利多卡因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减少损伤后初级传入神经的异位冲动,从而减少PHN 患者痛觉。利多卡因贴剂起效快(≤4h)。在为期4~12周的临床研究中,有约1/4~1/3 的患者疼痛缓解≥50%。对利多卡因贴剂或普瑞巴林单药治疗无效的PHN 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贴剂和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利多卡因贴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使部位皮肤反应,如短暂瘙痒、红斑和皮炎。

(4)曲马多

曲马多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可同时作用于μ-阿片受体和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受体以达到镇痛效果。曲马多可显著缓解PHN 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现象,但对闪电样、刀割样疼痛效果不明显,其疗效弱于强阿片类药物,而耐受性优于强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尿潴留、嗜睡和头痛等。应遵循低剂量开始,缓慢逐渐加量的原则。起始剂量每次25~50mg、每日1~2 次,每日最大量400mg。应注意选择控释或缓释剂型,并且不与5-羟色胺药物(包括SNRIs)同时使用,以避免5-羟色胺综合征风险。该药滥用率低,但也会发生药物依赖,需逐步停药。

(5)阿片类镇痛药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阿片类镇痛药可以有效治疗PHN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考虑到误用和滥用的风险及耐药的产生,推荐阿片类镇痛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吗啡、羟考酮和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治疗PHN应遵循以下原则:在恰当的治疗目标和密切监测下处方阿片类药物,并严格选择控缓释剂型;小剂量开始治疗,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一旦治疗无效,应立即停药,一般使用不超过8 周。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等,在用药后1~2周内可能发生耐受。

(6)其他药物

临床上还应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SNRIs)来治疗PHN,代表药物有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但缺乏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文拉法辛有效剂量为每日150~225mg,每日1次。度洛西汀的剂量为每日30~60mg,每日1次或2次。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出汗、乏力、焦虑、震颤等。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皮肤炎症提取物、局部辣椒素、其他抗癫痫药(拉莫三嗪、丙戊酸钠、托吡酯)及草乌甲素也被用来治疗PHN。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皮肤炎症提取物的用量为每日4 片(4.0 Neurotropin单位/片),分早晚2次口服。辣椒素的推荐浓度为0.025%~0.1%,不良反应为局部皮肤灼热感。拉莫三嗪剂量为每日50~400 mg,每日1~2次。托吡酯应常用剂量为每日200~400mg,每日2次。拉莫三嗪和托吡酯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等。丙戊酸钠治疗剂量每日250~1000 mg,分3次服用。草乌甲素片0.4 mg,每日3次。

2. 微创介入治疗

微创介入治疗是指在影像引导下以最小的创伤将器具或药物置入到病变组织,对其进行物理、机械或化学治疗的技术。临床用于治疗PHN的微创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神经介入技术和神经调控技术。药物治疗是镇痛的基础,微创介入与药物联合应用治疗PHN可有效缓解疼痛,同时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脉冲射频、神经阻滞及经皮神经电刺激等微创介入方式对PHN 患者疗效肯定。

(1)神经介入技术

主要包括神经阻滞、选择性神经毁损和鞘内药物输注治疗。①神经阻滞:在相应神经根、干、节及硬膜外注入局麻药或以局麻药为主的药物以短暂阻断神经传导功能,既能达到治疗作用,又对神经无损伤。在选择神经阻滞药物时必须要考虑以下问题: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治疗目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的利弊。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神经阻滞用药主要包括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等。②选择性神经毁损:以手术切断或部分切断,或用化学方法(乙醇和阿霉素)或物理方法(射频热凝和冷冻等)阻断脑、脊神经、交感神经及各类神经节等的神经传导功能,神经毁损为不可逆的治疗,可能产生其所支配区域的感觉麻木甚至肌力下降等并发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③鞘内药物输注治疗: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药物输注泵,将泵内的药物输注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直接作用于脊髓或中枢,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常见的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局麻药等,其中吗啡的临床应用最广。吗啡的起始剂量为胃肠外剂量的1%或口服剂量的1/300,根据镇痛效果与副作用及患者的一般情况逐渐调整(滴定),以达到最好的镇痛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另外,硬膜外腔置管连续输注也是控制严重疼痛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

(2)神经调控技术

神经调控技术是通过电脉冲适当地刺激产生疼痛的目标神经,反馈性调整神经的传导物质或电流,或产生麻木样感觉来覆盖疼痛区域,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临床用于治疗PHN的主要包括脉冲射频治疗和神经电刺激技术。①脉冲射频治疗:脉冲射频是一种神经调节治疗,通常使用频率2Hz、电压45V,电流持续时间20ms,间歇期480ms 的脉冲式射频电流进行治疗,脉冲射频可以影响感觉神经ATP代谢以及离子通道的功能,持续、可逆地抑制C纤维兴奋性传入,从而对相关神经的痛觉传导起到阻断作用。脉冲射频对神经纤维结构无破坏作用,能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后也较少发生感觉减退、酸痛、灼痛及运动神经损伤,较多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②神经电刺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神经电刺激方法包括脊髓电刺激(SpinalCord Stimulation,SCS),外周神经刺激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PNS) 和经皮神经电刺激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ENS) 等。

SCS 是将电极置入硬膜外腔,影像证实位置确切后,由刺激电极产生的电流直接作用于脊髓后柱的传导束和背角感觉神经元以及脊髓侧角的交感神经中枢,从而有效缓解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促进病情好转。有临床研究表明SCS是早期PHN(出疹后1~3个月)的有效镇痛方法。PNS 是将电极置入支配疼痛区域的皮下外周神经附近,从而抑制疼痛区域的感觉神经向上传导。TENS 是经过皮肤施行电脉冲刺激,反馈性对传导疼痛信息有关的不同神经进行调整,减少疼痛信息的传导和增加镇痛物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

3. 其他治疗

针刺治疗、臭氧治疗等技术在临床上显示有一定的效果,国内有报道,5年随访臭氧介入治疗顽固性PHN 疗效稳定,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在PHN 患者中很大部分伴有抑郁症或焦虑症,治疗方案中需要重视及联合心理治疗及行为调节。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方 药方一 桃红四物汤:水煎剂150 ml,日2 次, 当归9 g,川芎6 g,白芍9 g,熟地黄15 g,桃仁9 g,红花6 g。疼痛剧烈者: 加延胡索10 g,丝瓜络10 g,土鳖虫10 g,乳香6 g,没药6 g,丹参12 g,鸡血藤12 g。 上肢疼痛明显者:加桑枝10 g,威灵仙12 g; 胸背部疼痛明显者:加瓜蒌10 g; 下肢疼痛明显者: 加牛膝10 g,杜仲10 g; 夜寐欠安者: 加龙骨20 g,牡蛎20 g,酸枣仁10 g, 肝气郁结患者:加香附10 g,柴胡10 g。 药方二 病案一:周女士,66岁,2018年8月左侧胁肋部及背部出现大面积带状疱疹,经西医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疱疹消退。但疱疹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能忍,坐卧难安,疼痛持续3个多月。于2019年1月18日来诊,来时症见左侧胁肋部及背 部疼痛,舌黯,苔白,脉弦细。处四逆散和瓜蒌甘草红花汤,具体用药如下:柴胡12g,

枳实12g,炙甘草6g,白芍10g,瓜蒌30g,红花12g。一周后复诊,自诉全身轻松,立竿见影。乘胜追击,又与中药7付。未再来诊。 药方三 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芍药4.5克,枳壳4.5克,川楝子10克,龙胆草10克,僵蚕10克,蝉衣6克,生大黄5克(后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丹参10克,生地黄30克,茜草10克,红花10克。水煎服。 升降散+柴胡疏肝散的合方,然后又加了几味赵绍琴比较常用的除湿清热、凉血化瘀的药物。 一可以将体内的郁热散出,二可以疏肝理气,祛湿清热,三可以活血化瘀,凉血止痛。

正元疼痛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特效中药酊剂!

正元疼痛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效中药酊剂! 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痛症之一,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10年甚至超过20年,一般病史多在3~5年。主要特征:神经痛、皮肤感觉异常、麻木等。称为带状疱疹治疗留有的“手尾”。多发生于成年人,春秋季节多发,发病率是带状疱疹患者的30%-50%,体质虚弱多病患者多发,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无明显性别区分,是中老人神经痛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危害极大,而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是常见的五大神经痛之一(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这五种神经痛用正元疼痛清涂抹治疗效果非常好)。 了解一下带状疱疹(HZ) 俗称“缠腰龙”“火带疮”“蛇串疮”“蛇丹”“蜘蛛疮”“缠腰火丹”“蛇胆疮”“蛇皮”“飞蛇”“飞蛇丹”“蛇传”。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剧烈神经疼痛及皮肤节段性疱疹(形似带状)为特征的一种最具疼痛特征的病毒性疾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具有亲皮肤性和亲神经性特点,可引起急性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剧烈神经疼痛及皮肤节段性疱疹为特征的一种最具疼痛特征的病毒性疾病。呈现自发性、刀割样、闪电样、针刺样疼痛,常伴有持续性烧灼疼、撕裂样疼痛。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虽然很少有致命,但是危害极大,非常痛苦!严重的耳部带状疱疹会导致耳聋,眼部带状疱疹会导致失明,带状疱疹性脑膜炎、内脏带状疱疹甚至会导致死亡。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部位 人体各部位只要有神经的部位都可能发生,多发生在肋间神经支配的胸部、肋部、腋下,背部、腰部、腿。颈神经支配的颈部。三叉神经支配的面部、眼、耳、嘴唇、脸、额头等。腰骶神经支配的腰腿部位。四肢的手、腿、胳膊等部位,引起继发性肋间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腰间神经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等。发病部位比例:胸背部55%,头面部15%,腰腹部14%,四肢14%,颈部14%,全身1%。 带状疱疹后遗症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发生的? 急性带状疱疹皮损出现前误诊、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当、化脓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特异性体质等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急性带状疱疹患者有30%-50%患者留有带状疱疹后遗症,其中80%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留有感觉异常如痒、紧束感、蚁行感、抽动、麻木等,局部可有色素改变,暗红色、淡红色、黑色、白色凸凹陷形的瘢痕。 博大精深的中医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中医学的络病,风湿热毒侵袭,情志不合,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即现代医学的免疫力低下),湿热毒邪(现代医学称病毒)入络,络脉由滞到瘀,不通则痛。治疗原则:扶正祛

赵炳南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赵炳南·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三个证型:1.因早期湿热重,后期湿热清利不净,致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而痛;2.火热伤阴、余热未清,阴虚而痛;3.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引起肌肉、筋膜、肌腱出现废用性萎缩,故有的患者需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和及时适度患部肢体康复锻炼。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北京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曲剑华教授是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陈彤云教授的大弟子。陈彤云师从赵炳南先生,故曲剑华教授与赵氏皮科亦有很深的渊源,其用药组方亦常体现出赵氏皮科的特点。兹将曲剑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介绍如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蜘蛛疮”的范畴,文献报道,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后遗神经痛,且比较难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指从发病到皮疹消退后3个月仍感到疼痛者。该病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从中医角度来说,其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曲剑华认为,带状疱疹辨证要点在于湿、热、火、

毒、瘀。初期多为湿热交阻,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后期多为湿热搏结,阻遏经络,致经络气血瘀滞;虽经治疗后皮疹消退,但余邪未尽,或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阴虚火旺,不荣而痛;或疼痛日久致正气虚弱,无力驱邪外出;或年老正气不足,脾肾阳虚,气虚无力推动邪气外出,使余毒不清,致经络气血为之阻塞而痛。 带状疱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三脏。疾病初期侧重于清肝经湿热解毒,后期侧重于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止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久病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不止。邪毒稽留不去,伤及阴阳气血,阳失温煦,阴失濡润,则导致“不荣则痛”。总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瘀”与“虚”并存。 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治疗带状疱疹有丰富 的经验,他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和热、湿、毒有很大关系,而其后期疼痛则是因为热、湿、毒阻滞气血、气机,以至气滞血瘀而成,故治疗上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 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里,赵炳南先生记录了四则带状疱疹医案,分别采用清热泻火解毒、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及拔膏疗法。拔膏疗法就是使用黑色和脱色的拔膏棍或稀释拔膏棍,加热软化后外贴、加压包扎,利用药物的温热和活血的

带状疱疹神经痛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神经痛怎么治疗 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在带状疱疹治愈后都会出现患处或周围明显的神经痛现象,这也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医学术语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这种神经疼痛可持续超过一个月,有时甚至长达3个月,主要表现为以下典型特征: ①疼痛在身体的一侧; ②疼痛是跳动性的刺痛; ③疼痛部位不固定; ④疼痛部位有发热感; ⑤痛在夜间12点至零晨3点加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也是皮肤科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种较为常见且治愈率较高的临床用药及治疗手段,与大家一起学习。 西医用药: 当患者经治疗后皮肤受损已愈合,但受损皮肤周围的神经被侵害出现神经疼痛的时候,可采用止痛或抗炎药物治疗,如抗外周神经痛的卡马西平、抗炎药物强的松等。 1,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片被用于临床治疗已经有50余年,除了常规治疗癫痫病之外,它对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此

外,卡马西平片的价格很便宜,口服也较方便。 用法:口服卡马西平片0.1g,每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10d。 2,强的松 用法:每天下午服用强的松20mg,1日1次,共4天;第5天开始减量到15mg,1日1次,共3天;第8天开始减量到10 mg,1日1次,共2天;第9天开始减量到5mg,1日1次,共2天。 在服用强的松期间可加上辅助药物,如维生素B1、甲钴胺片、安定片等。 3,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套管针 复方倍他米松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神经疼痛,还能修复其受损的髓鞘,让患者的神经受损症状得到缓解,从而实现镇痛的目的。它最大的优势还可以有效预防再次神经痛,为患者疼痛改善提供了保障。 用法:给予患者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1ml,连续治疗3周。与此同时联合套管针治疗,即在患者最痛点,以该点上7cm左右位置沿着水平方向进针。 进针把不锈钢针芯抽出,皮下留置塑料软套管,并将软套管用胶布固定,留置24小时后,拔出塑料软套管。 二,中医用药 带状疱疹在中医上又叫做“蛇串疮”,中医认为它与肝气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二、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约9%~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患者。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痛觉超敏 (allodynia) 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 δ及Aβ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1. 疼痛的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呈间断,也可为持续性,特点如下: 疼痛部位:常见于单侧胸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眼支)或颈部,其中胸部占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分别各占10%~20%,骶尾部占2%~8%,其他部位<1%。PHN的疼痛部位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双侧疱疹。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或撕裂样。可以一种疼痛为主,也可以多样疼痛并存。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出头的王伯轻微“感冒”几天后,左腰出现束带样灼痛。到医院看了急诊,疗效欠佳。他又熬了四天,疼痛区域皮肤逐渐开始出现米粒样小疹子,很快转成连片的水疱疮。他再去看病,才知道自己患的是“带状疱疹”。用药治疗十来天之后,疱疮慢慢好了,但是疼痛却更加厉害了,王伯甚至疼痛到夜间无法安睡的程度。再到医院,医生告知王伯,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朋友们,春季是水痘高发季节,要警惕“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后遗神经痛。 身体太劳累,带状疱疹易发作 王伯患的“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我们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携带有这种病毒,大多是儿时被感染的,只是未发病而已。正常情况下,病毒与人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但是,当我们免疫力降低或者过于劳累的时候,病毒就可能活跃起来,引发“带状疱疹”。 王伯的病程很典型。在出疹前几天,有轻微的感冒样不适,有些人还会有头痛、畏光等症状;接着出现身体一侧某个区域剧烈的疼痛和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灼痛、刺痛、搏动痛或电击痛。微小刺激就引发

疼痛和剧烈瘙痒的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一般会在疼痛的皮肤区域出疹。先是出现散在的红斑或斑丘疹,很快汇集成簇,并转变为小水疱,疱液清亮。水疱会很快融合,然后疱液会变得浑浊,逐渐干涸、结痴;痂皮多会在两三周之后脱落。局部淋巴结常常会肿大、有压痛。疱疹病变多呈带状分布,不会越过躯体的中线。但是,带状疱疹的变化比较多,有很多不典型的病程,例如,少数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不出水疱,皮损只有红斑、丘疹,这是所谓的“顿挫型带状疱疹”;还有少数患者只有前驱症状和疼痛,而无皮疹出现,称为“无疹型带状疱疹”;更有少数患者会在全身数个皮区不对称出疹,身体的两侧都可受累。 疱疹可自愈,神经痛难熬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是急性病,其皮损具有自愈性,即使不做治疗,也可以自行修复和好转。当然,极少数免疫缺陷的患者会表现为慢性病程,皮肤会反复出现小疱疹,能持续数月之久。 遗憾的是,皮损好了后却会有后遗症,其中以神经痛最为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疹愈合后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约有20%的带状疱疹患者遗留有神经痛。疼痛特点是在原来疱疹愈后皮肤处,

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导语:目录:第一章: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第二章: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持续多久第三章:带状疱疹神经痛不妨试试毫火针你了解带 目录: 第一章: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 第二章: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持续多久 第三章:带状疱疹神经痛不妨试试毫火针 你了解带状疱疹吗?带状疱疹是什么?带状疱疹的神经痛持续多久?如何治疗带状疱疹?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为何带状疱疹神经痛会诱发抑郁症 看病亲历 我是65岁的患者。我因带状疱疹神经痛多方治疗疗效不负责,求诊北京医院疼痛科赵英主任,经10天理疗加病灶注射,我已完全康复。疼痛中心医师护士工作非常负责,同病相怜者不妨去那里试一试。来自北京的患者 我父亲查出患带状疱疹,疱疹发在头部,非常痛苦,到某大医院皮肤科就诊,一星期的药费就近2000元,而且不起任何作用,老人疼得5天5夜基本没合眼。听朋友介绍,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的黄石玺大夫治疗此病有专长,周一我便带着老人找黄大夫看病。黄大夫的医术果然名不虚传,昨天就扎了一次火针,我父亲的疼痛就明显减轻了。我在陪父亲就诊的过程中,也听到别的患者反映黄主任医术高超,很多患者看病数月不见效,辗转找到这儿才得以康复。来自北京的患者上面是两位带状疱疹患者的看病的亲身经历。的确,患过带状疱疹的人都知道,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痛是最令人无法忍受、又不好治愈的一种疼痛。因为疼痛的折磨,患者往往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甚至有些患者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今天,我们就请上述患者推荐的两位大夫,分别从西医、中医的角度,给我们讲一讲带状疱疹为何会引起神经痛,带状疱疹的神经痛又为何难以治愈,两位专家又有哪些高招来治疗这种疼痛。编者话 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持续多久 虽然每周三不是门诊日,却依然繁忙。 上午,好朋友的朋友患了颈部带状疱疹一周,又痛又痒,还睡不好觉,心情也有点不好来找我;下午,同事找到我,说她父亲一个月前患带状疱疹,现在患疱疹的胸背部还是疼痛难忍,连衣服都不敢穿,别说碰一下了,希望我能去看看他。 生活知识分享

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曲剑华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导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分为三个证型:1.因早期湿热重,后期湿热清利不净,致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而痛;2.火热伤阴、余热未清,阴虚而痛;3.气血两虚,经络瘀阻而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引起肌肉、筋膜、肌腱出现废用性萎缩,故有的患者需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和及时适度患部肢体康复锻炼。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北京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燕京赵氏皮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曲剑华教授是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陈彤云教授的大弟子。陈彤云师从赵炳南先生,故曲剑华教授与赵氏皮科亦有很深的渊源,其用药组方亦常体现出赵氏皮科的特点。兹将曲剑华教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验介绍如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瘀虚并存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蜘蛛疮的范畴,文献报道,有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后遗神经痛,且比较难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般指从发病到皮疹消退后3个月仍感到疼痛者。该病

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从中医角度来说,其病机主要是余毒未清或正气不足,以致气虚或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曲剑华认为,带状疱疹辨证要点在于湿、热、火、毒、瘀。初期多为湿热交阻,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后期多为湿热搏结,阻遏经络,致经络气血瘀滞;虽经治疗后皮疹消退,但余邪未尽,或患者素体阴液不足,或气郁日久化火伤阴,阴虚火旺,不荣而痛;或疼痛日久致正气虚弱,无力驱邪外出;或年老正气不足,脾肾阳虚,气虚无力推动邪气外出,使余毒不清,致经络气血为之阻塞而痛。 带状疱疹病位主要在心、肝、脾三脏。疾病初期侧重于清肝经湿热解毒,后期侧重于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止痛。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久病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不止。邪毒稽留不去,伤及阴阳气血,阳失温煦,阴失濡润,则导致不荣则痛。总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多瘀与虚并存。 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先生治疗带状疱疹有丰富 的经验,他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和热、湿、毒有很大关系,而其后期疼痛则是因为热、湿、毒阻滞气血、气机,以至气滞血瘀而成,故治疗上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以治其果。 在《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里,赵炳南先生记录了四则带状疱疹医案,分别采用清热泻火解毒、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及拔膏疗法。拔膏疗法就是使用黑色和脱色的拔膏棍或稀释拔膏棍,加热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办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办 带状疱疹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带状疱疹患者最好及早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好,则会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早期有效的治疗能降低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因为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缩短疗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当病情发作时,都是疼痛难忍的,因为疼痛程度非常剧烈。据赵建军中医了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具体有以下几种: ①腰部如刀割、针刺、撕裂般持续性疼痛。 ②疼痛的发作频率是每分钟小于10次,每次持续几秒或十几秒。疼痛严重时,发作频率可达每分钟大于10次! ③通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在疼痛时都会有自杀的倾向。所以,如果家中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发病时一定要有人照看,以免患者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④通常患者对疼痛部位有超敏感的特征,只要轻轻触摸疼痛处,就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感! ⑤通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都会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每天心情极度郁闷,甚至对生活没有信心。所以,家人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来对抗病魔。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症状是疼痛。这种神经痛属于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并常合并有心理异常因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改变目前亦未完全明了,但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和出血及瘢痕有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急性带状疱疹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早期有效的治疗能降低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因为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缩短疗程。最好能使疱疹1周到10天内结痂,这样能同时清除湿热毒邪,这一步非常关键。若湿热邪毒稽留体内,易阻气机,与气血搏结而化热,阻于经络。滞于脏腑,湿困脾土,脾失健运。湿热甚则熏蒸肝胆。若能在10天内结痂,湿热被清除,一般是不会留后遗神经痛。若是留后遗神经痛,多是由于早期治疗不当,或化脓感染,或使用刺激疗法,致使疗程大大延长。 带状疱疹的出现危害了很多人,此病要是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好,则会引起其他的病症出现,经过几年的研究实验,赵建军中医治疗方法,此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带状疱疹彻底远离患者,治愈后,永不复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 初期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非常重要,预防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应注意身体锻炼与调养,保持精力旺盛,有逸有劳,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生活规律,饮食营养丰富,心情舒畅,坚持体育锻炼。 3、一旦患病,确诊带状疱疹,应抓紧时间接受正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如疱疹能再7~10日痊愈,为好。若出现并发症,应及时配合治疗。 带状疱疹发病期间的人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尚无特效药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是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年发病率为 3.9~42.0/10 万,9%~34% 的带状疱疹病人会发生PHN。我国城市医院皮肤科、神经科和疼痛科就诊≥40 岁病人中,带状疱疹的总体患病率为7.7%,PHN 的总体患病率为2.3%,两者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目前治疗PHN 的药物包括: ?一线药物: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5% 利多卡因贴剂或凝胶剂; ?二线、三线药物:阿片类药物、曲马多、辣椒素等。 1钙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可与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的α2-δ亚基结合,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抑制痛觉过敏和中枢敏化。 加巴喷丁呈非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生物利用度随剂量升高而降低,个体间变异为20%~30%,需要数周缓慢滴定至有效剂量,疗效存在封顶效应。 普瑞巴林是第二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增强了与α2-δ亚基的亲和力,能够缓解PHN,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普瑞巴林的特点是滴定和起效更快,个体间变异为10%~15%,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疗效可预估,生物利用度≥90% 且与剂量无关。 两种药的不良反应均为头晕和嗜睡,所以两药均应遵循「夜间起始、逐渐加量和缓慢减量」的原则。 2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α肾上腺素受体,调节疼痛传导下行通路,发挥镇痛作用。 药物起效较慢,主要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认知障碍和心脏毒性(窦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心室异位搏动增加、心肌缺血甚至心源性猝死),限制了其临床使用。最常用的药物为阿米替林,使用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利多卡因贴剂 利多卡因阻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减少损伤后初级传入神经的异位冲动,从而减少PHN 患者痛觉。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一种可治愈性疾病,但带状疱疹消退后,患部遗留长时间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治疗比较困难。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较重,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其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患者不仅疼痛异常,而且昼夜不安,难以入睡,还不时伴有难以忍受的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并非十分满意。因此临床上试图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近年来十分活」跃,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祖国医学中医认为PHN多因热毒损伤阴血、经络失养、余邪未尽、痹阻经络,从而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本文着重对近5 年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PHN的临床研究进展概况进行综述。 1 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治疗 1.1 血府逐瘀胶囊淑环等将181例PHN 患者分为治疗组98例,口服血府逐瘀胶囊(第五药厂生产)6粒/次;对照组83例,口服维生素B1 10 mg和维生素E 100 mg,均3次/d。均连续服药 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79例,显效14 例,好转4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 16例,好转10例,无效29例,治

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府逐瘀胶囊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为古典之名方,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纯中药胶囊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扩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供氧量,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黏度,减少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改善人体血流动力学、微循环、代及免疫功能等作用。 1.2 新癀片泽虎用新癀片(中药厂生产)治疗PHN 26例,口服,2片/次,3次/d,共治疗 2周,结果显效20例,有效6例。新癀片是在传统古方片仔癀基础上改制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该药主要成分三七、牛磺酸、去氧胆酸、皂苷、延胡索酸等具有抗菌、抗炎、镇痛、利胆等作用。 1.3 六味地黄丸迎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PHN 64例,口服,8粒/次,3次/d,一周为一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结果治愈30例,有效12例,无效22例。六味地黄丸滋水涵木,使肝阴肝阳趋于平衡,肝气条达舒畅,则疼痛自止。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六味地黄丸具有多方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保护血管皮、保肝、降低痛反应、增加抗疲劳等作用。 1.4 了哥王片顾仲明用了哥王片治疗PHN 30例,口服,3片/次,3次/d。治疗3周后,结果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3例。了哥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 指南与规范?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6.03.00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列) 于生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万有(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万琪(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马柯(上海新华医院疼痛科)、王家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卢振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刘延青(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刘小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疼痛科)、刘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刘若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邓列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李焰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陈向军(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陈军(第四军医大学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张达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郑宝森(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赵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常建民(北京医院皮肤科)、黄东(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疼痛科)、傅志俭(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熊东林(深圳南山医院疼痛科)、樊碧发(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 通讯作者 于生元 yusy1963@https://www.360docs.net/doc/624585221.html,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定义为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 二、流行病学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4]。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5]。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 [6]。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5],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 ,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7,8]。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 患者。PHN 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18]。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18],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18~21]。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 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18~21]。 PHN 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 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18~21]: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痛觉超敏 (allodynia) 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 δ 及 A β 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1.疼痛的临床表现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这个病中西医用药物治疗效果很差,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或者瘙痒,再治疗起来就很麻烦了,但是中医一指禅手法推拿疏通经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最好.这种治疗方法对有其他疾病的人和孕妇最好. 中医一指禅手法推拿疏通经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运行气血,津液的通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不是直接针对病源,而是直接作用于患者患病的部位.以特定手法刺激患者经络,通过皮肤透入,产生信息,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进而激发经络之气,靠经络的调节作用来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通过经络感应传导传递到相应的脏腑,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扶正祛邪,调理脏腑,调节和改善患者患病部位微循环及其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对脏腑进行调理,促进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机能,平衡人体阴阳,进而使人体整个机体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平衡协调,使机体恢复正常和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巧妙的起到了从外治内,治愈疾病的作用.从而解除患者之病痛,亦使疱疹自行消失,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对疱疹后遗神经痛千万不要在患病的部位采用那些陈旧的、盲目的神经破坏性治疗,如神经封闭、切断、阻滞,(电)针灸、拔罐、梅花针、冷冻,激光照射,使用镇痛泵,烤电,脉冲射频损毁治疗,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向神经根(穴位或椎管)内注射激素、麻醉剂、干扰素、营养神经的药、埋线等,造成医源性新病,给患者带来永久性伤害性并发症——麻木、肌肉萎缩等(即使这样也未必能解除患者的疼痛). 治疗带状疱疹一般不要把疱疹弄破,应让其自行消失,大概需要1-2周就会结痂的.疱疹很好治疗,就是西医西药治疗容易留后遗神经痛,一旦留下后遗神经痛就不好治疗了,特别是用西医西药治疗就更不好治愈了,如果西医西药能治愈的话就留不下后遗神经痛了,这时就不要再用西医治疗了,一定要找中医治疗.疱疹是小事,关键是后遗神经痛痛苦是大事,疱疹早一天好,晚一天好,患者痛苦不很,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就要受大罪,吃大苦了,所以在此告诫患者治疗此病一定要找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治疗. 最好一开始治疗此病就用中医治疗,这样就不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了.此病千万不要用西医西药治疗.此病虽然危及不着生命,但是治疗不合适(就是用那些人为破坏神经的方法治疗)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痛苦就大了.特别是头部、眼部、面部的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最好.并且不容易留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又称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丹、蛇丹疮、缠腰龙、蜘蛛疮、蛇串疮、火带疮、皮蛇、生蛇、飞蛇、蛇缠腰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此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为:本病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如儿童)中引起原发感染,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即水痘。水痘症状消失后,感染的病毒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髓神经或颅神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一、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3]。 二、流行病学 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4]。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5]。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6]。带状疱疹和PHN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者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万的PHN患者。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三、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18]。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18~21]。PHN的发生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①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邻近神经元;②中枢敏化: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程。脊髓及脊髓以上水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包括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α2-δ亚基及钠离子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痛觉过敏(hyperalgesia)、痛觉超敏(allodynia)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Aδ及Aβ低阈值机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持续疼痛的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敏感性增加。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经功能异常。 四、临床表现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 遗神经痛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出头的王伯轻微“感冒”几天后,左腰出现束带样灼痛。到医院看了急诊,疗效欠佳。他又熬了四天,疼痛区域皮肤逐渐开始出现米粒样小疹子,很快转成连片的水疱疮。他再去看病,才知道自己患的是“带状疱疹”。用药治疗十来天之后,疱疮慢慢好了,但是疼痛却更加厉害了,王伯甚至疼痛到夜间无法安睡的程度。再到医院,医生告知王伯,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老年朋友们,春季是水痘高发季节,要警惕“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后遗神经痛。 身体太劳累,带状疱疹易发作 王伯患的“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我们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携带有这种病毒,大多是儿时被感染的,只是未发病而已。正常情况下,病毒与人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但是,当我们免疫力降低或者过于劳累的时候,病毒就可能活跃起来,引发“带状疱疹”。 王伯的病程很典型。在出疹前几天,有轻微的感冒样不适,有些人还会有头痛、畏光等症状;接着出现身体一侧某个区域剧烈的疼痛和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灼痛、刺痛、搏动痛或电击痛。微小刺激就引发疼痛和剧烈瘙痒的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一般会在疼痛的皮肤区域出疹。先是出现散在的红斑或斑丘疹,很快汇集成簇,并转变为小水疱,疱液清亮。水疱会很快融合,然后疱液会变得浑浊,逐渐干涸、结痴;痂皮多会在两三周之后脱落。

局部淋巴结常常会肿大、有压痛。疱疹病变多呈带状分布,不会越过躯体的中线。但是,带状疱疹的变化比较多,有很多不典型的病程,例如,少数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不出水疱,皮损只有红斑、丘疹,这是所谓的“顿挫型带状疱疹”;还有少数患者只有前驱症状和疼痛,而无皮疹出现,称为“无疹型带状疱疹”;更有少数患者会在全身数个皮区不对称出疹,身体的两侧都可受累。 疱疹可自愈,神经痛难熬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是急性病,其皮损具有自愈性,即使不做治疗,也可以自行修复和好转。当然,极少数免疫缺陷的患者会表现为慢性病程,皮肤会反复出现小疱疹,能持续数月之久。 遗憾的是,皮损好了后却会有后遗症,其中以神经痛最为常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疹愈合后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约有20%的带状疱疹患者遗留有神经痛。疼痛特点是在原来疱疹愈后皮肤处,出现自发性、阵发性的,似刀割、针刺、电击、烧灼样的剧痛。传统镇痛药物治疗不理想,甚至肌注杜冷丁都难以止痛。有的患者,正常的皮肤触摸、牵拉,甚至衣服的摩擦都会引起疼痛的爆发性发作,导致患者不敢穿衣、走路、洗脸。我们曾接诊过一例患者,因为惧怕疼痛,曾经不穿衣服在家静坐了三年。少数患者由于长期疼痛、情绪抑郁、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低下,会有轻生的念头。40岁以下患者极少并发后遗神经痛,或只有为期不久、较弱的疼痛,且治疗效果较好。而7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 后遗神经痛缘于病毒对神经侵蚀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一、单选题:(护士) 1、带状疱疹是由()引起的A A、水痘 B、病毒 C、细菌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长可持续()A A、数十年 B、数天 C、数月 D、几小时 E、几年 3、带状疱疹()多发D A、儿童 B、婴幼儿 C、青年 D、老年人 E、更年期 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 ) C A、急性疼痛 B、皮肤痛 C、神经病理性疼痛 D、外伤痛 5、皮疹由()疱疹组成,伴有疼痛;B A、单侧性 B、单侧性和集簇性的 C、双侧性 D、集簇性 6、带状疱疹好发于胸背部、腰腹部、头面部,也可累及()D A、上肢

B、下肢 C、额部 D、额部、四肢 7、神经阻滞治疗后首先应注意观察()C A、面部表情 B、生命体征 C、有无头晕、心慌 8、神经阻滞治疗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D A、4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9、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英文缩写是()A A、PHN B、PNH C、THN 10、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典型特点是()B A、慢性疼痛 B、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 C、急性疼痛 D、剧烈疼痛 单选题:(护师) 1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一般潜伏在()C A、神经元中 B、脊髓中 C、脊髓后根神经元中 D、脊髓后根 12、痛觉超敏,轻轻触摸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属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哪种类型()A

A、激惹触痛型 B、痹痛型 C、中枢整合痛型 13、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触痛明显属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哪种类型()B A、激惹触痛型 B、痹痛型 C、中枢整合痛型 14、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前驱症状为()A A、沿神经干支配区疼痛,初期皮肤出现红斑,可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排列成带状 B、多数有持续疼痛,皮疹痊愈疼痛仍不消失。急性期多合并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 C、部分患者水疱融合成大疱,或转变为血疱乃至脓疱,最后覆盖坏死痂皮。常侵犯腰、胸、颈、脸部及大腿内侧面 D、胸及腹部带状疱疹分布明显终止在中线,此为诊断特征。 二、多选题(护师)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特点分类()ABC A、激惹触痛型 B、痹痛型 C、中枢整合痛型 D、跳痛型 E、灼痛型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治疗有()ABC A、全身足量用药 B、神经阻滞治疗 C、镇痛治疗 D、镇静治疗 E、康复治疗 3、带状疱疹早期积极治疗可()ABC A减少病毒复制、 B减轻皮损和神经损害 C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精编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系由水痘-带状疱疹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后根元中。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 累、感染、,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一般有单侧性和按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 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等称。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西医学名 其他名称 蛇胆疮、缠腰龙 主要症状 , 主要病因 病毒 分类 激惹触痛、痹痛、中枢整合痛型 目录 .1? .2? .3? .4? .5? .6?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9? 基本信息 西医学名 其他名称 蛇胆疮、缠腰龙 主要症状 , 主要病因 病毒 分?类 激惹触痛、痹痛、中枢整合痛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介 给患者带来的深切疼痛让很多患者迫切地想了解:什么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哪些临床症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要注意哪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 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 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少儿不明显,青年人略轻,老年人较重。疼痛以胸段肋间神经和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 带状疱疹简介 本病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前阶段,常有、症状,将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本病最常见为胸腹或腰部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